CN214770160U - 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0160U
CN214770160U CN202120261499.7U CN202120261499U CN214770160U CN 214770160 U CN214770160 U CN 214770160U CN 202120261499 U CN202120261499 U CN 202120261499U CN 214770160 U CN214770160 U CN 214770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driving gear
plate
support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614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桃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ata Automated Machiner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ata Automated Machiner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ata Automated Machiner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ata Automated Machiner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614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70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0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0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上设置有可升降的安装组件和可滑动的反支撑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输出端下侧固定有楔子块,所述楔子块的下侧面为倾斜状的第一楔子面;所述反支撑组件的输出端上侧面为倾斜状的第二楔子面,所述第一楔子面与第二楔子面相适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通过齿轮、齿条和电机的配合实现了导向轴的多位置性,而位置传感器、楔子块、气缸和反支撑板又能实现导向轴所停的多个位置的接触配合,从而实现设备的多工种的切换,降低工种更换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轴承座压装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是为了简便操作、降低驾驶疲劳而生的,按齿轮变速系统的控制方式,它可以分为液控液压自动变速器和电控液压自动变速器;按传动比的变化方式又可分为有级式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式自动变速器。因此,无级变速器实际上是自动变速器的一种,但它比常见的自动变速器要复杂得多,技术上也更为先进;无级变速器与常见的液压自动变速器最大的不同是在结构上,后者是由液压控制的齿轮变速系统构成,还是有挡位的,它所能实现的是在两挡之间的无级变速,而无级变速器则是两组变速轮盘和一条传动带组成的,比传统自动变速器结构简单,体积更小。另外,它可以自由改变传动比,从而实现全程无级变速,使车速变化更为平稳,没有传统变速器换挡时那种“顿”的感觉;CVT(CONSTANTVARIABLE TRANSMISSION)技术即无级变速技术,它采用传动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来传递动力,可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从而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常见的无级变速器有液力机械式无级变速器和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VDT-CVT),目前国内市场上采用CVT的车型已经越来越多。
CASE部分作为CVT变速箱的主要载体,而负责支撑传动机构的轴承的安装精度要求又非常高,且装配过程中又不可对工件有任何损伤,因此在压入的过程中就要有个机构来中和压机的压力以避免这些力作用在CASE上损伤工件;CASE部分内部装配主要有差速单元、中间轴单元、输出轴单元等几个大部分,在装中间轴和差速器单元之前要先安装起支撑作用的轴承座,但轴承座安装是过盈配合,因此压入的力是非常大的。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从而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CASE中的轴承座装配线智能化及自动化,满足大批量生产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基板。
所述安装基板上设置有可升降的安装组件和可滑动的反支撑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输出端下侧固定有楔子块,所述楔子块的下侧面为倾斜状的第一楔子面;所述反支撑组件的输出端上侧面为倾斜状的第二楔子面,所述第一楔子面与第二楔子面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四个呈矩形阵列的立柱,四个所述立柱上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支撑板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衬套,所述衬套贯穿支撑板,所述衬套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外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通过销钉固定有齿条,所述衬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齿条位于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内,所述导向轴的上端设有反支撑环,所述楔子块固定于导向轴的下侧端;所述安装基板上还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齿轮组件对齿条进行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上的安装侧板,所述安装侧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的延伸端通过轴承分别固定有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所述安装侧板上开设有调节长孔,所述调节长孔内设置有第三固定轴,所述第三固定轴的延伸端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三驱动齿轮位于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二驱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三驱动齿轮与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安装侧板上旋接有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的延伸端抵接于第三固定轴上;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位于第二开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反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安装基板上的反支撑滑板,所述反支撑滑板位于支撑板的下侧,所述反支撑滑板与安装基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向轴与通孔相适应;所述反支撑滑板上固定有两个相平行的导轨条,所述通孔位于两个导轨条之间,两个所述导轨条之间滑动设置有反支撑板,所述反支撑板的上侧具有向上凸起的接触面,所述第二楔子面位于接触面上;所述反支撑滑板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外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固定有反支撑气缸,所述反支撑气缸的输出端与反支撑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反支撑板的外侧端面还固定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上固定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一端与安装板相适应。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导轨条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反支撑板的两外侧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凸条,所述凸条与滑槽相适应。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侧板上固定有两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固定有用于保护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和第三驱动齿轮的防护罩。
更进一步的,所述反支撑环通过柱塞固定于导向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通过齿轮、齿条和电机的配合实现了导向轴的多位置性,而位置传感器、楔子块、气缸和反支撑板又能实现导向轴所停的多个位置的接触配合,从而实现设备的多工种的切换,降低工种更换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此机构能实现多工种的应用,快速切换,能最大的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模式,减少人工操作,将工人从繁忙沉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了生产效率,全自动生产节拍仅为36秒,可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在批量生产中使用上述装置后,实现了CASE轴承座稳定压装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解决了原有需要人工换型、增加工位和不稳定带来的成本问题,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CASE 轴承座压装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并且可追溯后期产品问题的原因;该机构能很好的保证轴承座压入时不会因为过大的压力而使CASE 部分发生损伤,很好的实现轴承座的安装,继而安装差速器和中间轴部分,实现传动和差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机构的后视图;
图3是该机构的右视图;
图4是该机构中的楔子块与反支撑板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基板1。所述安装基板1上设置有可升降的安装组件和可滑动的反支撑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输出端下侧固定有楔子块2,所述楔子块2的下侧面为倾斜状的第一楔子面;所述反支撑组件的输出端上侧面为倾斜状的第二楔子面,所述第一楔子面与第二楔子面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四个呈矩形阵列的立柱3,四个所述立柱3上固定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支撑板4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衬套5,所述衬套5贯穿支撑板4,所述衬套5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导向轴6,所述导向轴6的外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通过销钉固定有齿条7,所述衬套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齿条7位于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内,所述导向轴6的上端设有反支撑环8,所述楔子块2固定于导向轴6的下侧端;所述安装基板1 上还固定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齿轮组件对齿条7进行驱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组件的设置,使得便于对反支撑环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4 上的安装侧板10,所述安装侧板10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的延伸端通过轴承分别固定有第一驱动齿轮11和第二驱动齿轮12,所述安装侧板10上开设有调节长孔,所述调节长孔内设置有第三固定轴,所述第三固定轴的延伸端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三驱动齿轮13,所述第三驱动齿轮13 位于第一驱动齿轮11与第二驱动齿轮12之间,所述第三驱动齿轮 13与第一驱动齿轮11、第二驱动齿轮12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1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12与齿条7相啮合;所述安装侧板10上旋接有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的延伸端抵接于第三固定轴上;所述第二驱动齿轮12位于第二开口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齿轮组件中的第三驱动齿轮做成位置可调型的,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加工、安装不可调等造成的传动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安装基板1上的反支撑滑板14,所述反支撑滑板14位于支撑板4的下侧,所述反支撑滑板14与安装基板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向轴6与通孔相适应;所述反支撑滑板14上固定有两个相平行的导轨条15,所述通孔位于两个导轨条15之间,两个所述导轨条之间滑动设置有反支撑板16,所述反支撑板16的上侧具有向上凸起的接触面,所述第二楔子面位于接触面上;所述反支撑滑板14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板 17,所述连接板17外侧固定有安装板18,所述安装板18的外侧固定有反支撑气缸19,所述反支撑气缸19的输出端与反支撑板16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反支撑组件的设置,使得反支撑组件能中和抵消安装组件上的正面工作压力,以免对其他部品产生损伤,该反支撑机构要与工件稳定接触并对不同机种实现快速切换或可以满足多机种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支撑板16的外侧端面还固定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上固定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一端与安装板18相适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柱的设置,使得反支撑板在回到初始位置时,不会撞击到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导轨条15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反支撑板16的两外侧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凸条,所述凸条与滑槽相适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与凸条的设置,使得反支撑板不会发生其他方向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侧板10上固定有两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固定有用于保护第一驱动齿轮11、第二驱动齿轮12和第三驱动齿轮13的防护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罩防止不会有异物进入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和第三驱动齿轮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支撑环8通过柱塞固定于导向轴6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支撑环的安装是通过用柱塞配合固定的,这样无论是人工切换还是机器人切换都可以实现不同工种的快速更换,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上述零部件中,对于需要进行滑动的零件进行硬度热处理。
该机构中的反支撑气缸带有自锁功能,以便提供更大更稳定的反支撑中和力。
该机构中还和配合使用有至少两个位置传感器,其中一个用于检测反支撑环与工件的接触,其另一个用于检测反支撑板与楔子块的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工件就位后,电机带动齿轮齿条完成导向轴的移动,直到反支撑环与工件接触,到位后传感器给出信号,气缸做伸出动作推动反支撑板,直到反支撑板的楔子面与导向轴下面的楔子块的楔子面接触配合,此时因为两个面的紧密配合触发位置传感器给出信号,这时接受到的正面压力就会通过反支撑环、导向轴、楔子块、反支撑板、反支撑气缸给抵消掉。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基板(1),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基板(1)上设置有可升降的安装组件和可滑动的反支撑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的输出端下侧固定有楔子块(2),所述楔子块(2)的下侧面为倾斜状的第一楔子面;所述反支撑组件的输出端上侧面为倾斜状的第二楔子面,所述第一楔子面与第二楔子面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四个呈矩形阵列的立柱(3),四个所述立柱(3)上固定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支撑板(4)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衬套(5),所述衬套(5)贯穿支撑板(4),所述衬套(5)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导向轴(6),所述导向轴(6)的外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通过销钉固定有齿条(7),所述衬套(5)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齿条(7)位于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开口位于第一开口内,所述导向轴(6)的上端设有反支撑环(8),所述楔子块(2)固定于导向轴(6)的下侧端;所述安装基板(1)上还固定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齿轮组件对齿条(7)进行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板(4)上的安装侧板(10),所述安装侧板(10)的内侧面上固定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的延伸端通过轴承分别固定有第一驱动齿轮(11)和第二驱动齿轮(12),所述安装侧板(10)上开设有调节长孔,所述调节长孔内设置有第三固定轴,所述第三固定轴的延伸端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三驱动齿轮(13),所述第三驱动齿轮(13)位于第一驱动齿轮(11)与第二驱动齿轮(12)之间,所述第三驱动齿轮(13)与第一驱动齿轮(11)、第二驱动齿轮(12)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齿轮(11)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12)与齿条(7)相啮合;所述安装侧板(10)上旋接有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的延伸端抵接于第三固定轴上;所述第二驱动齿轮(12)位于第二开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安装基板(1)上的反支撑滑板(14),所述反支撑滑板(14)位于支撑板(4)的下侧,所述反支撑滑板(14)与安装基板(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向轴(6)与通孔相适应;所述反支撑滑板(14)上固定有两个相平行的导轨条(15),所述通孔位于两个导轨条(15)之间,两个所述导轨条之间滑动设置有反支撑板(16),所述反支撑板(16)的上侧具有向上凸起的接触面,所述第二楔子面位于接触面上;所述反支撑滑板(14)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板(17),所述连接板(17)外侧固定有安装板(18),所述安装板(18)的外侧固定有反支撑气缸(19),所述反支撑气缸(19)的输出端与反支撑板(16)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支撑板(16)的外侧端面还固定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上固定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一端与安装板(18)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轨条(15)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反支撑板(16)的两外侧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凸条,所述凸条与滑槽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侧板(10)上固定有两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固定有用于保护第一驱动齿轮(11)、第二驱动齿轮(12)和第三驱动齿轮(13)的防护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支撑环(8)通过柱塞固定于导向轴(6)上。
CN202120261499.7U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 Active CN214770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1499.7U CN214770160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61499.7U CN214770160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0160U true CN214770160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50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61499.7U Active CN214770160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70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63531B2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planetary gear unit in a precise position
US7284407B2 (en) Reciprocating drive mechanism and press using the same
CN109605540B (zh) 一种全自动陶瓷热压装置
CN112014102B (zh) 一种用于链条的检测机构
CN113814698B (zh) 一种减速器油封压装监测装置
CN214770160U (zh) 一种用于轴承座压装的反支撑机构
CN111409250A (zh) 压合机
CN104015612B (zh) 拖拉机机具动力减速箱
CN216993202U (zh) 精密伺服压力机
CN217293661U (zh) 一种新型多工位压力机
CN209272384U (zh) 一种链条液压式铆头机
CN108655317A (zh) 一种压力机械控制装置
CN109607053B (zh) 汽车天窗传送装置
CN211398461U (zh) 一种可实现大扭矩传递的无级变速装置
CN207172808U (zh) 压片机
CN100377866C (zh) 多连杆机械压力机
CN116690158B (zh) 重载链条扁孔链板与销轴的装配系统
CN110905986A (zh) 一种大扭矩脉动式无级变速器
CN216519526U (zh) 切割机设备用齿条润滑装置
CN216584886U (zh) 一种大型捣固焦炉用成套捣固机组
CN209800681U (zh) 一种齿轮消隙补偿装置
CN212331931U (zh) 重型螺旋压力机滑块双斜面活导轨提升装置
CN220942614U (zh) 一种自动旋转冲压模具
CN220805549U (zh) 一种齿轮轴孔加工用开孔装置
CN220470504U (zh) 一种分动器的离合器压紧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