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39042U - 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39042U
CN220639042U CN202321483821.6U CN202321483821U CN220639042U CN 220639042 U CN220639042 U CN 220639042U CN 202321483821 U CN202321483821 U CN 202321483821U CN 220639042 U CN220639042 U CN 220639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driving
main transmission
servo
mechanis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8382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赫
王又稳
王晓雷
刘鹏
黄航
王春临
葛序杰
杨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Haoz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Haoz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Haoz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Haoz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8382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39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39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39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板冲压成形工艺关键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为中空底座,在底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上设置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与驱动机构配合的大齿轮,在大齿轮的中心位置设置偏心体连杆机构,在偏心体连杆机构的顶部连接导向柱的一端;在导向柱的外侧设置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端。结构新颖简洁,简化了主传动箱体即底座的结构,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简化了传动层级,去掉了中间减速齿轮及惰轮,增加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配置2套或4套伺服电机,搭配高性能运动控制器,采用自主研发的控制程序协同动态调整,实现位置同步和扭矩同步。

Description

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板冲压成形工艺关键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家电、轻工等行业中,钣金件都是靠冲压完成的,而传统的双点、四点机械压力机的主传动结构,左右都是机械同步结构,一般是齿轮直接啮合。这样的组合方式有以下几个缺点:1、齿轮较多,成本较高;2、左右两侧的同步靠加工精度保证,调整结构微调,存在累积误差,同时由于齿侧间隙的存在导致左右对称存在系统误差,而无法消除;3、对于左右偏载工况,无法主动调整适应,只能通过增加整机刚度硬抗,后果是偏载负荷大的一侧挠度缩小了,偏载负荷小的一侧挠度更小,滑块还是倾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针对双点、四点机械压力机,左右两侧去掉机械硬连接,两侧独立伺服电机协同驱动,根据不同的设计参数分为两套(2台伺服电机)协同伺服驱动和四套(4台伺服电机)协同伺服驱动控制方式,一般是公称力1600t(含)以下采用2台伺服电机协同伺服驱动,公称力2000t(含)以上采用4台伺服电机协同伺服驱动,采用电气控制系统主动动态协同驱动。优点如下:1、左右两侧齿轮不再硬啮合,特别是对于左右大台面压力机不用再配置惰轮,成本较低;2、左右两侧的同步靠电气控制系统动态调整,消除了累积误差,同时避免齿侧间隙导致的系统误差;3、对于左右偏载工况,伺服电机根据具体工况协同动态调整,通过两侧传感器检测发讯,驱动器调整信号发给伺服电机,实现闭环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为中空底座,在底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上设置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与驱动机构配合的大齿轮,在大齿轮的中心位置设置偏心体连杆机构,在偏心体连杆机构的顶部连接导向柱的一端;在导向柱的外侧设置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端。
作为优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伺服电机,在伺服电机上设置高速级齿轮,伺服电机驱动高速级齿轮转动,所述高速级齿轮与所述大齿轮相啮合。
作为优化,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圆柱形的导向套,导向套安装在所述底座顶端;所述导向柱可在导向套内自由上下滑动。
作为优化,所述导向套通过过渡板安装在所述底座顶端。
作为优化,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数量可以为2组,可以为4组,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在底座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1、结构新颖简洁,简化了主传动箱体即底座的结构,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2、简化了传动层级,去掉了中间减速齿轮及惰轮,增加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3、配置2套或4套伺服电机,搭配高性能运动控制器,采用自主研发的控制程序协同动态调整,实现位置同步和扭矩同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4套伺服电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2套伺服电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压力机传统主结构的主视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压力机传统主结构的俯视图。
其中,1、底座,2、大齿轮,3、偏心体连杆机构,4、导向柱,5、伺服电机,6、高速级齿轮,7、导向套,8、过渡板,9、第一底座,10、驱动电机,11、小皮带轮,12、飞轮,13、皮带,14、第一高速级齿轮,15、右中间齿轮组,16、右侧大齿轮,17、第一偏心体连杆机构,18、第一导向柱,19、第一过渡板,20、惰轮,21、左中间齿轮组,22、左侧大齿轮,23、第二偏心体连杆机构,24、第二导向柱,25、第二导向套,26、第二过渡板,27、第一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为中空底座1,在底座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上设置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与驱动机构配合的大齿轮2,在大齿轮2的中心位置设置偏心体连杆机构3,在偏心体连杆机构3的顶部连接导向柱4的一端;在导向柱4的外侧设置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伺服电机5,在伺服电机5上设置高速级齿轮6,伺服电机5驱动高速级齿轮6转动,所述高速级齿轮与所述大齿轮2相啮合。
采用低转速、大扭矩的伺服电机5,搭配高性能运动控制器,采用电子齿轮实现主从轴的协同运动。对于左右偏载工况,伺服电机5协同动态调整,通过两侧传感器检测发讯,驱动器调整信号发给伺服电机5,实现闭环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圆柱形的导向套7,导向套7安装在所述底座1顶端;所述导向柱4可在导向套7内自由上下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套7通过过渡板8安装在所述底座1顶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数量可以为2组,可以为4组,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在底座1侧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针对双点、四点机械压力机,左右两侧去掉机械硬连接,两侧独立伺服电机5协同驱动,根据不同的设计参数分为两套(2台伺服电机5)协同伺服驱动和四套(4台伺服电机5)协同伺服驱动控制方式,一般是公称力1600t(含)以下采用2台伺服电机5协同伺服驱动,公称力2000t(含)以上采用4台伺服电机5协同伺服驱动,采用电气控制系统主动动态协同驱动;优点如下:1、左右两侧齿轮不再硬啮合,特别是对于左右大台面压力机不用再配置惰轮,成本较低;2、左右两侧的同步靠电气控制系统动态调整,消除了累积误差,同时避免齿侧间隙导致的系统误差;3、对于左右偏载工况,伺服电机5根据具体工况协同动态调整,通过两侧传感器检测发讯,驱动器调整信号发给伺服电机5,实现闭环调整。
如图4,图5所示的机械压力机传统主传动结构,包括第一底座9,第一底座9为中空的第一底座9,在第一底座9侧面设置驱动电机10,在驱动电机10上设置小皮带轮11,飞轮12依靠皮带13连接在小皮带轮11上,驱动电机10带动小皮带轮11转动从而使飞轮12转动,在飞轮12上设置第一高速级齿轮14,在第一高速级齿轮的一侧啮合右中间齿轮组15,在右中间齿轮组15上啮合右侧大齿轮16,在右侧大齿轮16中间设置第一偏心体连杆机构17,在第一偏心体连杆机构17的顶部连接第一导向柱18的一端;在第一导向柱18的外侧设置第一导向套27,第一导向套27通过第一过渡板19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端;
在第一高速级齿轮的另一侧啮合设置惰轮20,在惰轮20上啮合左中间齿轮组21,在左中间齿轮组21上啮合左侧大齿轮22,在左侧大齿轮22中间设置第二偏心体连杆机构23,在第二偏心体连杆机构23的顶部连接第二导向柱24的一端;在第二导向柱24的外侧设置第二导向套25,第二导向套25通过第二过渡板26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9的顶端。但是这种机械压力机传统主传动结构,1、齿轮较多,成本较高;2、左右两侧的同步靠加工精度保证,调整结构微调,存在累积误差,同时由于齿侧间隙的存在导致左右对称存在系统误差,而无法消除;3、对于左右偏载工况,无法主动调整适应,只能通过增加整机刚度硬抗,后果是偏载负荷大的一侧挠度缩小了,偏载负荷小的一侧挠度更小,滑块还是倾斜。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两侧独立伺服电机5协同驱动,伺服电机5驱动高速级齿轮6,高速级齿轮6上啮合大齿轮2,大齿轮2驱动偏心体连杆机构3,带动导向柱4运动。1、左右两侧齿轮不再硬啮合,特别是对于左右大台面压力机不用再配置惰轮,成本较低;2、左右两侧的同步靠电气控制系统动态调整,消除了累积误差,同时避免齿侧间隙导致的系统误差;3、对于左右偏载工况,伺服电机5根据具体工况协同动态调整,通过两侧传感器检测发讯,驱动器调整信号发给伺服电机5,实现闭环调整。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为中空底座,在底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上设置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与驱动机构配合的大齿轮,在大齿轮的中心位置设置偏心体连杆机构,在偏心体连杆机构的顶部连接导向柱的一端;在导向柱的外侧设置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伺服电机,在伺服电机上设置高速级齿轮,伺服电机驱动高速级齿轮转动,所述高速级齿轮与所述大齿轮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圆柱形的导向套,导向套安装在所述底座顶端;所述导向柱可在导向套内自由上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通过过渡板安装在所述底座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的数量为2组或4组,所述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在底座侧面。
CN202321483821.6U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 Active CN220639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3821.6U CN220639042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3821.6U CN220639042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39042U true CN220639042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9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83821.6U Active CN220639042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39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2759B (zh) 六电机并联驱动机械多连杆伺服压力机
CN220639042U (zh) 一种多点协同伺服驱动压力机主传动结构
CN106855105B (zh) 一种串联式功率分流滚珠关节
CN113910656A (zh) 一种二级齿轮减速机构的闭式双点偏心曲轴冲床
CN101786134A (zh) 十二电机并联驱动机械多连杆伺服压力机
CN2925854Y (zh) 一种变行程双点压力机
CN217191826U (zh) 一种双向弯圆机构及双向弯圆机
CN112519289A (zh) 一种高速冲压压力机
CN102285135A (zh) 双边驱动四点施力压力机
CN211737896U (zh) 一种新型同步带传动装置及三坐标测量机
CN210475122U (zh) 折弯机多点扰度补偿机构
CN202260895U (zh) 用于冲槽机上的全伺服驱动冲槽系统
CN108582830B (zh) 一种伺服机械压力机用对称肘杆式惯性力平衡机构
CN201080552Y (zh) 一种电脑绣花机绣框驱动装置
CN214214836U (zh) 一种高速冲压压力机
CN203510736U (zh) 主被动复合驱动的高速精密数控冲床机构
CN206678428U (zh) 一种伺服压力机
CN106337915B (zh) 关节机器人的随动式平稳减速机
CN220129585U (zh) 一种多工位大行程压力机传动装置
CN217700877U (zh) 一种双动压力机
CN101348014A (zh) 多工位压力机主传动装置
CN219768067U (zh) 曲辊安装调节装置
CN217761941U (zh) 一种同动力输出机构
CN211571002U (zh) 一种缝纫机y轴的双丝杆驱动装置
CN108656593B (zh) 一种对称双肘杆增力式压力机用两级偏振惯性力平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