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9799U - 沉降等待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沉降等待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49799U
CN214749799U CN202023136764.3U CN202023136764U CN214749799U CN 214749799 U CN214749799 U CN 214749799U CN 202023136764 U CN202023136764 U CN 202023136764U CN 214749799 U CN214749799 U CN 214749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platform
sedimentation
curved surface
id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367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庆东
陈小明
陈华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j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j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j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j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367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49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49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49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沉降等待切换装置,沉降等待切换装置包括安装架、驱动组件、至少一个惰轮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沉降平台。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惰轮转动,所述惰轮包括环形的引导曲面,至少部分所述引导曲面相对于所述惰轮的回转轴线倾斜,且所述引导曲面在垂直于所述惰轮的回转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呈圆形。所述沉降平台包括对应抵接于所述引导曲面的抵接柱,所述沉降平台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惰轮的回转轴线。惰轮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沉降平台通过抵接柱抵接于惰轮的引导曲面上,以通过高低变化的引导曲面推动沉降平台沿安装架直线滑动,沉降平台的移动平顺且能够方便切换沉降平台所处的高度。

Description

沉降等待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沉降等待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镜检过程中,尿液、白带、粪便等有形成分在置入检测平台前多需要进行有形成分的沉淀或离心操作。在相关技术中,有形成分等到沉降的操作直接在镜检平台上操作,严重影响检测效率。并且,在横向切换等待的步骤中,由于横向切换等待所占空间资源大,运动轨迹大而无法精准平稳定位。直接导致镜检和沉降无法同步协调工作,更无法做到标本的双通道双向供给,从而导致传统的检测方式方法效率较为低下,尤其是在标本量较大的医院患者等待的时间过长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降等待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沉降等待切换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至少一个惰轮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沉降平台,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惰轮转动,所述惰轮包括环形的引导曲面,至少部分所述引导曲面相对于所述惰轮的回转轴线倾斜,且所述引导曲面在垂直于所述惰轮的回转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呈圆形,所述沉降平台包括对应抵接于所述引导曲面的抵接柱,所述沉降平台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惰轮的回转轴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主动驱动轮、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至少一个从动驱动轮及连接所述主动驱动轮和从动驱动轮的同步带,所述惰轮连接于所述从动驱动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驱动轮包括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间隔分布的第二从动轮,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主动驱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惰轮包括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所述第一惰轮连接于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惰轮连接于所述第二从动轮,所述沉降平台的抵接柱对应抵接于所述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惰轮的引导曲面和第二惰轮的引导曲面对称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至少一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朝向所述惰轮,以检测所述惰轮的转动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的支撑架及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滑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沉降平台连接于所述滑动组件,所述惰轮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架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沉降平台的弹性预紧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沉降平台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平台框架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平台框架的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平台框架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至少一条导向槽,所述承载架滑动与所述导向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框架在所述平台框架的滑动方向上间隔分布两条相互平行的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惰轮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沉降平台通过抵接柱抵接于惰轮的引导曲面上,以通过高低变化的引导曲面推动沉降平台沿安装架直线滑动,沉降平台的移动平顺且能够方便切换沉降平台所处的高度。沉降平台能够为有形成分提供沉降平台及通道切换,提高镜检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沉降等待切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沉降等待切换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沉降等待切换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沉降等待切换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架10;底座11;支撑架12;滑动组件13;弹性预紧件14;驱动组件20;驱动电机21;主动驱动轮22;从动驱动轮23;第一从动轮231;第二从动轮232;同步带24;惰轮30;引导曲面31;沉降平台40;抵接柱41;承载架42;平台框架43;导向槽431;定位组件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可以进行组合。
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降等待切换装置,用于为有形成分提供沉降平台40及通道切换,提高镜检效率。沉降等待切换装置包括安装架10、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0的驱动组件20、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20的至少一个惰轮30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0的沉降平台40,所述驱动组件20驱动所述惰轮30转动。所述惰轮30包括环形的引导曲面31,至少部分所述引导曲面31相对于所述惰轮30的回转轴线倾斜,且所述引导曲面31在垂直于所述惰轮30的回转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呈圆形。所述沉降平台40包括对应抵接于所述引导曲面31的抵接柱41,所述沉降平台40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惰轮30的回转轴线。
驱动组件20用于驱动惰轮30转动,引导曲面31呈环形结构且以驱动组件20的轴线为中心。抵接柱41抵接于引导曲面31,在惰轮30转动过程中,抵接柱41随着引导曲面31的起伏变化而沿安装架10滑动,从而实现沉降平台40在安装架10上的高度变化,位置调节方便。惰轮30设置两个及以上数量时,可以实现多点定位和支撑,提高沉降平台40移动的平稳性。即,惰轮30在驱动组件20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沉降平台40通过抵接柱41抵接于惰轮30的引导曲面31上,以通过高低变化的引导曲面31推动沉降平台40沿安装架10直线滑动,沉降平台40的移动平顺且能够方便切换沉降平台40所处的高度。
见图1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20包括驱动电机21、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21的主动驱动轮2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0的至少一个从动驱动轮23及连接所述主动驱动轮22和从动驱动轮23的同步带24,所述惰轮30连接于所述从动驱动轮23。
主动驱动轮22连接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同步带24成环形带状结构。主动驱动轮22及从动驱动轮23张紧连接于同步带24,以使驱动电机21带动从动驱动轮23转动。可选地,从动驱动轮23设置为一个,并与主动驱动轮22间隔设置,同步带24张紧连接于主动驱动轮22和从动驱动轮23。可选地,从动驱动轮23设置有两个,并与主动驱动轮22间隔设置,三者构成近似于三角分布结构。同步带24张紧连接于主动驱动轮22和两个从动驱动轮23,以使主动驱动轮22同时驱动两个从动驱动轮23转动。惰轮30安装于从动驱动轮23的轴上,并随从动驱动轮23转动,同步性好。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从动驱动轮23包括第一从动轮231和所述第一从动轮231间隔分布的第二从动轮232,所述同步带24连接所述主动驱动轮22、第一从动轮231和第二从动轮232。主动驱动轮22、第一从动轮231和第二从动轮232呈三角分布,以构成主动驱动轮22驱动多个从动驱动轮23的多点驱动结构。可选地,主动驱动轮22的轴线距离所述第一从动轮231的轴线为第一距离,主动驱动轮22的轴线距离所述第二从动轮232的轴线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等于第二距离,以使第一从动轮231和第二从动轮232受力均衡且转动一致。
所述惰轮30包括第一惰轮30和第二惰轮30,所述第一惰轮30连接于所述第一从动轮231,所述第二惰轮30连接于所述第二从动轮232,所述沉降平台40的抵接柱41对应抵接于所述第一惰轮30和第二惰轮30。惰轮30配置两个,以使第一惰轮30和第二惰轮30共同支撑沉降平台40,提供沉降平台40滑动的稳定性。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惰轮30的引导曲面31和第二惰轮30的引导曲面31对称设置,以使沉降平台40的升降一致,同步性好。第一惰轮30和第二惰轮30同步转动,相应地,沉降平台40包括抵接于第一惰轮30的第一抵接柱41和抵接于第二惰轮30的第二抵接柱41。可选地,抵接柱41的表面设置为球面或曲线,以提高滑动的平稳性并减小阻力。
惰轮30在从动驱动轮23的带动下转动,以调节沉降平台40的滑动高度。在一实施例中,沉降等待切换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0的至少一个定位组件50,所述定位组件50朝向所述惰轮30,以检测所述惰轮30的转动角度。惰轮30做圆周运动,定位组件50用于检测惰轮30的转动角度,以标定沉降平台40沿安装架10的滑动高度,从而方便控制沉降平台40的滑动位置。例如,定位组件50包括第一感应组件,第一感应组件用于检测沉降平台40的最低位置。进一步地,定位组件50还包括第二感应组件,第二感应组件用于检测沉降平台40的最高位置。第一感应组件及第二感应组件可配置为传感器、感应开关、行程开关等。
见图2至图3所示:所述安装架10包括底座11、安装于所述底座11的支撑架12及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2的滑动组件13,所述驱动组件20安装于所述底座11。所述沉降平台40连接于所述滑动组件13,所述惰轮30位于所述底座11和所述支撑架12之间。
底座11构成平台构件,其用于安装驱动组件20、支撑架12及其它配件。安装架10连接于底座11并与底座11的平面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纳惰轮30的活动空间。滑动组件13安装于支撑架12,以引导沉降平台40沿支撑架12滑动,滑动灵活性够。例如,滑动组件13包括导向柱和安装于导向柱的滑动轴承,沉降平台40安装于滑动轴承,以提高沉降平台40的滑动灵敏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10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撑架12和所述沉降平台40的弹性预紧件14。弹性预紧件14在支撑架12与沉降平台40之间形成弹性预紧力,以使沉降平台40具有合拢至支撑架12的预紧力。当惰轮30推动沉降平台40沿支撑架12滑动时,沉降平台40通过弹性预紧件14的弹性力及重力共同带动抵接柱41抵紧惰轮30,结合紧密性高且无间隙配合,移动高度精度高。可选地,弹性预紧件14配置为弹簧、波纹管、碟簧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沉降平台40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10的平台框架43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平台框架43的承载架42,所述承载架42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平台框架43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承载架42用于摆放一个或多个收纳有形成分的玻片,承载架42滑动连接于平台框架43,以使承载架42能够在不同高度输入或输出,与其他供料及镜检设备配合顺畅。平台框架43滑动连接于支撑架12的导向柱、导向槽431,或者平台框架43连接于导向组件,继而相对于支撑架12滑动,以构成有形成分的沉降及输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框架43包括相对设置的至少一条导向槽431,所述承载架42滑动与所述导向槽431。承载架42的两侧插接架设于平台框架43相对设置的导向槽431上,以使每一组导向槽431引导承载架42滑动,导向性好及连接方便。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框架43在所述平台框架43的滑动方向上间隔分布两条相互平行的导向槽431。导向槽431相互平行,以形成多层结构,用于轮流输送承载架42,提高沉降及检测效率。惰轮30将不同高度的承载架42依次输送,输送平稳性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沉降等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的至少一个惰轮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沉降平台,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惰轮转动,所述惰轮包括环形的引导曲面,至少部分所述引导曲面相对于所述惰轮的回转轴线倾斜,且所述引导曲面在垂直于所述惰轮的回转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呈圆形,所述沉降平台包括对应抵接于所述引导曲面的抵接柱,所述沉降平台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惰轮的回转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等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主动驱动轮、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至少一个从动驱动轮及连接所述主动驱动轮和从动驱动轮的同步带,所述惰轮连接于所述从动驱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降等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驱动轮包括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间隔分布的第二从动轮,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主动驱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惰轮包括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所述第一惰轮连接于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惰轮连接于所述第二从动轮,所述沉降平台的抵接柱对应抵接于所述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降等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惰轮的引导曲面和第二惰轮的引导曲面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等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至少一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朝向所述惰轮,以检测所述惰轮的转动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等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底座、安装于所述底座的支撑架及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滑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沉降平台连接于所述滑动组件,所述惰轮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沉降等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沉降平台的弹性预紧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等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平台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平台框架和滑动连接于所述平台框架的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平台框架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沉降等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至少一条导向槽,所述承载架滑动与所述导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沉降等待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框架在所述平台框架的滑动方向上间隔分布两条相互平行的导向槽。
CN202023136764.3U 2020-12-23 2020-12-23 沉降等待切换装置 Active CN214749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6764.3U CN214749799U (zh) 2020-12-23 2020-12-23 沉降等待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6764.3U CN214749799U (zh) 2020-12-23 2020-12-23 沉降等待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49799U true CN214749799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36764.3U Active CN214749799U (zh) 2020-12-23 2020-12-23 沉降等待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49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8160051A (ja) 鉛直配置された複数のインキュベータを有する分析器
CN201368811Y (zh) 采样针驱动机构
CN219626614U (zh) 一种承载机构
CN214749799U (zh) 沉降等待切换装置
CN2863382Y (zh) 移动定位装置及由其组成的三维直角坐标移动定位装置
CN105800105A (zh)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及其样品试剂存放盘
CN110420604A (zh) 圆盘芯片磁性微粒移动装置及检测装置及其移动控制方法
CN206832827U (zh) 样本架载入管理单元
CN211955523U (zh) 一种全自动尿液分析流水线试管架变轨机构
CN109580594B (zh) 化学发光检测仪、温育装置及反应盘机构
CN217180948U (zh) 具有高紧凑度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07866838U (zh) 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装置
CN101319876B (zh) 六轴测试台
CN216485065U (zh) 试纸条的阻挡机构及传输装置
CN211545130U (zh) 一种试管架移动设备
CN220519388U (zh) 多工位伺服系统
CN217931703U (zh) 一体式变轨检测装置及分析仪
CN212321421U (zh) 多样品装载系统
CN220540238U (zh) 一种用于加样系统中的旋转升降装置
CN219340971U (zh) Pips进样传送机构
CN218885944U (zh) 适用于双通道的样本管交替夹持机构
CN218727369U (zh) 样本盘及样本分析仪
CN217766465U (zh) 换向变轨组合装置及分析仪
CN214953375U (zh) 一种VOCs走航监测系统
CN110261635A (zh)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