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9879U - 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739879U CN214739879U CN202121163909.0U CN202121163909U CN214739879U CN 214739879 U CN214739879 U CN 214739879U CN 202121163909 U CN202121163909 U CN 202121163909U CN 214739879 U CN214739879 U CN 2147398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t
- sleeve
- template
- place
- support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涉及叠合板浇筑领域,其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模板、螺杆和螺母,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模板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夹持预制板,所述螺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模板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本申请具有降低了混凝土出台可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叠合板浇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叠合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板整体性好,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参照图1,相关技术中,叠合板1包括预制板11和现浇混凝土层12,地面上设置有立杆2,立杆2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托21,顶托21上放置有横梁22;预制板11放置于横梁22上,相邻两个预制板11间空有现浇带23;作业时,需要先将一块模板固定于现浇带下方,然后在现浇带内浇灌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好后,再将模板取走;操作人员经常直接用支撑架将模板固定于两个预制板之间。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用支撑架固定模板时,支撑架放置的地面可能会出现不平整的情况,且浇灌时混凝土会对模板产生压力,各种因素会导致模板无法与预制板紧贴,在浇灌时会出现混凝土出台的状况,使叠合板下方不平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混凝土出台的可能,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模板、螺杆和螺母,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模板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用于夹持预制板,所述螺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模板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制作叠合板时,将模板放置于两个预制板下方且与两个预制板的底壁抵接,第一固定件位于预制板远离模板的一侧,第一固定件与模板通过螺杆与螺母的连接固定于两个预制板上,预制板被夹持于第一固定件与模板形成的夹持空间内;拧紧螺母后螺母与模板抵接,模板与预制板抵接至贴合,使浇灌时的模板与预制板间不易产生间隙,将直接用支撑架支撑模板的方式换成用第一固定件与螺母夹紧的方式,降低了现浇带内的混凝土出台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夹设于所述模板与所述螺母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预制板与模板夹紧至贴合状态时,上紧螺母,螺母与第二固定件抵接,第二固定件与模板抵接,预制板与模板夹紧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降低了转动螺母时螺母对模板造成的损伤,使模板与叠合板间的贴合更加稳定,同时降低了模板从螺杆上脱落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螺杆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螺母设有至少两个,一个所述螺杆上至少螺纹连接有一个所述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螺杆同时对模板和第二固定件进行拉持,使模板与预制板的固定更加稳固,使浇筑时模板与预制板间出现空隙的可能性更小。
可选的,还包括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数量与所述螺杆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套管套设于所述螺杆外,所述第一套管一端与所述模板靠近第一固定件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套管的长度不小于叠合板制成后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现浇带内浇灌混凝土时,第一套管将混凝土隔绝在外,使螺杆可以在第一套管内活动,浇灌完毕后,拉动第一固定件可以将螺杆带出现浇带,使螺杆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工程在材料上的消耗,节省了建造经费。
可选的,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至少设有两个,现浇带两侧的预制板上各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块,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支撑块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第一固定件时,将第一固定件放置于两个预制板上的支撑块上,使第一固定件的两端各与至少一个支撑块抵接,降低了因预制板表面不平整而影响到第一固定件放置的可能,使第一固定件的放置更加平稳。
可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厚度加预制板的厚度不小于叠合板制成后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现浇带进行浇灌时,支撑块将搭放于支撑块上的第一固定件垫高至叠合板预浇筑的高度以上,使第一固定件不易浸入浇筑后的混凝土内,便于浇筑完后对第一固定件进行拆卸,同时也避免了浇筑混凝土时第一固定件对浇筑过程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第一套管为PVC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VC管价格实惠且具有良好的耐挤压性,可以从工地废料中随意拾取,使第一套管的取用更加方便,使材料的准备更加方便,降低了成本,同时可以实现部分废料的再次利用。
可选的,所述支撑块为与现浇带内浇筑的混凝土同标号的混凝土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同标号的混凝土制成支撑块,新的混凝土可以直接浇灌进现浇带内,当浇灌混凝土时,新浇灌的混凝土与同标号混凝土制成的支撑块可以一体成型,使现浇带密度均匀,降低了其他材料制成的支撑块在浇灌后对叠合板的强度、耐久性等方面产生影响的可能。
可选的,还包括堵块,所述堵块与所述第一套管可拆卸连接,当所述堵块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时,所述堵块位于所述第一套管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浇灌完毕后,将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与模板取下,第一固定件将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件上的螺杆从第一套管内拉出,第一套管位于浇筑好的叠合板内,需要向第一套管内填充混凝土将第一套管的管孔封住;将堵块插入第一套管内,堵块位于第一套管靠近地面的一侧,堵块的外壁与第一套管的内壁贴合,降低了向第一套管内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从第一套管内流出的可能性,使堵孔的操作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套管组件还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管插设于所述第二套管外,所述螺杆位于所述第二套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间的配合,使混凝土不易通过第一套管与模板间的缝隙进入第一套管内,降低了浇灌时混凝土与螺杆粘接的可能,便于浇灌完成后从第一套管内取出螺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固定组件便于将模板与预制板夹持至贴合,使浇灌时的模板与预制板间不易产生间隙,降低了混凝土出台的可能;
2.支撑块与套管组件的配合使用,使体系内的第一固定件与螺杆能够反复利用,减少了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工程的成本;
3.堵块便于后期对第一套管的管孔进行封堵,降低了向第一套管内浇灌混凝土时混凝土沿第一套管的内壁流出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的叠合板和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套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叠合板浇筑完成后的状态;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堵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叠合板;11、预制板;12、混凝土层;2、立杆;21、顶托;22、横梁;23、现浇带;3、支撑块;4、固定组件;41、第一固定件;42、模板;421、第一通孔;43、螺杆;44、第二固定件;441、第二通孔;45、螺母;46、夹持空间;5、套管组件;51、第一套管;52、第二套管;6、支撑架;61、嵌设部;62、活动部;7、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相关技术中,叠合板1包括预制板11和现浇混凝土层12,地面上设置有立杆2,立杆2远离地面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顶托21,顶托21上架设有横梁22;预制板11放置于横梁22上,相邻两个预制板11间空有现浇带23,需要向现浇带23内浇灌混凝土至混凝土层12浸没预制板11,以此方式将两块预制板11组合为叠合板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
实施例1
参照图2、图3和图4,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支撑块3、固定组件4和套管组件5。
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支撑块3为一个矩形块,支撑块3的材料为与现浇带23内即将浇筑的混凝土同标号的混凝土;本实施例中,支撑块3设有两个,搭建体系时,两个预制板11上各放置有一个支撑块3,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块3可以为三个,两个预制板11中一个放置有一个支撑块3、另一个放置于两个支撑块3;本实施例中,支撑块3的厚度加预制板11的厚度大于叠合板1制成后的厚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块3的厚度加预制板11的厚度等于叠合板1制成后的厚度。
参照图3、图4和图5,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件41、模板42、螺杆43、第二固定件44和螺母45,套管组件5包括第一套管51和第二套管52;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41为钢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41可以为钢板,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钢筋可以从工地上拾取,材料易得且节约了工程成本;第一固定件41的两端各搭放于一个支撑块3上;地面上放置有两排支撑架6,模板42放置于支撑架6上,模板42与叠合板1远离支撑块3的侧壁抵接;第一套管51与第二套管52均为PVC管,第二套管52设有两个且均一端嵌设于模板42内,第二套管52位于模板42靠近第一固定件41的一侧,模板42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421,两个第一通孔421各与一个第二套管52的管孔连通;第一套管51设有两个,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51的长度大于叠合板1制成后的厚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套管51的长度等于叠合板1制成后的厚度;当体系搭建时,两个第一套管51各套设于一个第二套管52外,第一套管51一端与模板42靠近第一固定件41的侧壁抵接,且第二套管52的外壁与第一套管51的内壁贴合。
参照图3和图4,螺杆43设有两个,两个螺杆43均一端与第一固定件41焊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套管51、第二套管52与模板42延伸至模板42远离第一固定件41的一侧;第一固定件41与模板42间形成夹持空间46,夹持空间46用于夹紧预制板11与支撑块3;第二固定件44位于模板42远离第一固定件41的一侧,第二固定件44设为钢管,第二固定件44上开有两个第二通孔441,螺杆43位于模板42远离第一固定件41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441延伸至第二固定件44远离模板42的一侧;螺母45与螺杆43位于第二固定件44远离模板42的一端螺纹连接,螺母45与第二固定件44抵接。
参照图6,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还包括堵块7,堵块7设有两个,堵块7呈圆柱状且材料与支撑块3相同,当现浇带23浇灌完毕后,将堵块7插入第一套管51内;当堵块7与第一套管51插接时,堵块7位于第一套管51远离第一固定件41的一端,且堵块7的周壁与第一套管51的内壁贴合。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浇灌叠合板1时,用支撑架6将模板42支撑至与预制板11贴合的位置;将支撑块3放置于预制板11上,第一固定件41带动螺杆43依次穿过第一套管51、第二套管52、模板42和第二固定件44,螺母45与螺杆43螺纹连接;拧紧螺母45后,螺母45与第二固定件44抵接,第一固定件41与第二固定件44将模板42与预制板11夹紧,使浇灌时的模板42与预制板11间不易产生间隙,降低了混凝土出台的可能;当浇灌完毕且混凝土凝固后,从第一套管51内抽出第一螺杆43,移走支撑架6,将模板42从现浇带23处取走;此时,将堵块7插入第一套管51远离第一固定件41的一端,向第一套管51内灌入混凝土,使第一套管51封死,多余出的支撑块3和第一套管51用切割机切掉即可,相关技术中需要对出台的部位进行整体打磨,工作量要大于本申请中切掉多余的支撑块3和第一套管51所需的工作量;第一固定件41、螺杆43、螺母45、第二固定件44与模板42均可重复使用。
实施例2
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块3的结构不同。
参照图7,本实施例中,支撑块3包括嵌设部61和活动部62;嵌设部61的材料为与现浇带23内即将浇筑的混凝土同标号的混凝土,本实施例中,活动部62的材料与嵌设部61的材料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部62的材料可以为木制块;支撑块3设有两个,相邻两个预制板11上各放置有一个嵌设部61,嵌设部61的厚度加预制板11的厚度等于叠合板1制成后的厚度,活动部62放置于嵌设部61上;第一固定件41的两端各搭放于一个活动部62上。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当混凝土浇灌完成后,叠合板1形成,拆卸固定组件4后,直接取走活动部62即可,不需要对多余的混凝土块进行清理。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4),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件(41)、模板(42)、螺杆(43)和螺母(45),所述第一固定件(41)与所述模板(42)间形成夹持空间(46),所述夹持空间(46)用于夹持预制板(11),所述螺杆(43)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4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模板(42)后与所述螺母(45)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还包括第二固定件(44),所述第二固定件(44)夹设于所述模板(42)与所述螺母(4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3)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螺母(45)设有至少两个,一个所述螺杆(43)上至少螺纹连接有一个所述螺母(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组件(5),所述套管组件(5)包括第一套管(51),所述第一套管(51)的数量与所述螺杆(43)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套管(51)套设于所述螺杆(43)外,所述第一套管(51)一端与所述模板(42)靠近第一固定件(41)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套管(51)的长度不小于叠合板(1)制成后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块(3),所述支撑块(3)至少设有两个,现浇带(23)两侧的预制板(11)上各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块(3),所述第一固定件(41)与所述支撑块(3)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的厚度加预制板(11)的厚度不小于叠合板(1)制成后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51)为PVC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为与现浇带(23)内浇筑的混凝土同标号的混凝土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块(7),所述堵块(7)与所述第一套管(51)可拆卸连接,当所述堵块(7)与所述第一套管(51)连接时,所述堵块(7)位于所述第一套管(51)远离所述第一固定件(41)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件(5)还包括第二套管(52),所述第二套管(52)与所述模板(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管(51)插设于所述第二套管(52)外,所述螺杆(43)位于所述第二套管(52)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63909.0U CN214739879U (zh) | 2021-05-27 | 2021-05-27 | 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63909.0U CN214739879U (zh) | 2021-05-27 | 2021-05-27 | 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739879U true CN214739879U (zh) | 2021-11-16 |
Family
ID=78624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6390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39879U (zh) | 2021-05-27 | 2021-05-27 | 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739879U (zh) |
-
2021
- 2021-05-27 CN CN202121163909.0U patent/CN21473987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37166B2 (en) | Build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same | |
CN110409811B (zh) | 含钢筋笼免拆成型柱模板、模板结构及建筑工艺 | |
CN110409813B (zh) | 含钢筋笼免拆成型梁模板、模板结构及建筑工艺 | |
CN114108917B (zh)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工法 | |
KR100731593B1 (ko) | 선조립 콘크리트구조물용 거푸집 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 |
CN109695252B (zh) | 一种设备基础预留洞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 |
CN211257811U (zh) | 一种叠合板现浇板带可周转螺杆 | |
CN112761292A (zh) | 一种预制密肋空腔楼板施工方法 | |
CN109610710B (zh) | 一种绿色环保混凝土叠合楼板 | |
CN220538997U (zh) | 一种稳定型装配式叠合楼板 | |
CN214739879U (zh) | 一种用于预制板间现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 | |
CN113530053A (zh) | 一种槽钢加固免桁架钢筋叠合板 | |
CN113323389A (zh) | 一种叠合板后浇板带模板支撑体系及加固方法 | |
CN115262412A (zh) | 一种装配式钢混叠合桥梁的施工方法 | |
CN215368705U (zh) | 一种楼面后浇带浇筑模具结构 | |
CN210918215U (zh) | 一种叠合板现浇板带吊模安装装置 | |
CN210508479U (zh) | 一种历史建筑单元墙体的加固结构 | |
CN113585728A (zh) |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后浇带支模系统 | |
CN219569200U (zh) | 一种免支撑式叠合板接缝结构及施工设备 | |
CN219826116U (zh) |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叠合板的板带模板精准控制支撑工具 | |
CN218881204U (zh) | 一种玄武岩纤维和eps复合建筑模块 | |
CN218881582U (zh) | 一种叠合板后浇带处加固装置 | |
CN218623286U (zh) | 一种叠合板现浇带模板分体式加固装置 | |
CN210659251U (zh) | 含钢筋笼免拆成型梁模板及模板结构 | |
JP2928002B2 (ja) | 柱型枠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