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炉二次加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领域,具体涉及单晶炉二次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制约单晶炉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单次拉晶的最大投料量,针对此问题,当前业内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二次加料技术,二次加料技术是首先将指定规格的硅料加入石英加料器内,然后通过石英加料器向单晶炉内添加定量的硅料,二次加料技术的应用直接有效地增加了单晶炉的平均单晶炉投料量,但是由于现有技术采用的石英加料器,在使用过程中碰到周围设备或者硅料冲击易产生碎裂,导致石英碎片掉入炉内,产生杂质,并且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将石英碎片取出才可继续进行晶体拉制工作,延误生产,而不易察觉的细小碎片,还会影响单晶硅的质量;同时二次加料器一旦破裂,整个装置都不能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晶炉二次加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单晶炉二次加料装置,其包括内筒、护筒、保护套、加料杆、锥体、竖直设置的外筒、导向装置,所述外筒的顶端外壁可拆卸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所述导向装置,所述外筒的上部外壁上套设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所述保护套,所述外筒的底端内壁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挡块,所述外筒内部活动设有所述内筒,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外筒的内壁贴合设置,所述内筒的底端端面与所述挡块的顶端端面抵接,所述内筒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所述加料杆,所述加料杆的底端固定有用于封堵所述内筒的所述锥体,所述锥体置于所述内筒的下部,所述加料杆上活动套设有所述护筒,所述加料杆顶端活动贯穿所述导向装置置于所述导向装置的外侧,所述加料杆的顶端设有限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为多段相同的筒单体沿其轴向依次拼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的外侧壁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从下往上向内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为硅质内筒,所述护筒为硅质护筒,所述锥体为硅质锥体,所述外筒为不锈钢外筒。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架与所述外筒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加料杆活动穿设在所述导向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销钉,置于所述导向装置外侧的所述加料杆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连通孔,所述销钉穿设在其中一个所述连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内筒、护筒、锥体为硅材料制成,目的是可以保证硅料的质量,避免二次污染,同时解决了内筒、护筒、锥体碎片掉进单晶炉内影响单晶硅质量的问题;外筒的作用是保护内筒,减少周围设备对内筒的撞击,减少了内筒的碎裂率,提高了内筒的使用寿命;内筒多段设置,增加了内筒的强度,当内筒出现碎裂,只需更换相应位置的筒单体即可,减少了成本,同时将内筒多段设置便于安装,减轻了质量,安装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筒1、护筒2、保护套3、加料杆4、锥体5、螺母51、外筒6、导向装置7、支撑板71、连接架72、螺栓73、导向孔74、倾斜面8、限位装置9、销钉91、连通孔92、挡块10、筒单体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单晶炉二次加料装置,其包括内筒1、护筒2、保护套3、加料杆4、锥体5、竖直设置的外筒6、导向装置7,内筒1为硅质内筒1,护筒2为硅质护筒2,锥体5为硅质锥体5,内筒1、护筒2、锥体5为硅材料制成,解决了内筒1碎片掉进单晶炉内影响单晶硅质量的问题,避免二次污染,外筒6为不锈钢外筒6,外筒6的作用是保护内筒1,减少周围设备对内筒1的撞击,减少了内筒1的碎裂率,提高了内筒1的使用寿命;外筒6的顶端外壁可拆卸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导向装置7,导向装置7的作用是保持加料杆4与内筒1的同心度,导向装置7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71,支撑板71通过连接架72与外筒6的外壁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螺栓73连接,支撑板71上开设有导向孔74,支撑板71的宽度小于内筒1的直径,这样能从支撑板71的两侧向内筒1内添加硅料,加料杆4活动穿设在导向孔74内,加料杆4沿导向孔74上下移动,通过导向孔74对加料杆4定向。
外筒6的上部外壁上套设固定有水平设置的保护套3,保护套3的底端用来与炉体入口卡接,在加料的过程中对该装置进行支撑;在该装置向上提升至副室的过程中,保护套3的外侧壁为倾斜面8,倾斜面8从下往上向内倾斜设置,目的是使该装置在炉筒内提升和下降的过程更加顺畅;
外筒6的底端内壁固定有水平设置的挡块10,外筒6内部活动设有内筒1,内筒1为多段相同的筒单体11沿其轴向依次拼接而成,内筒1多段设置,增加了内筒1的强度,当内筒1出现碎裂,只需更换相应位置的筒单体11即可,减少了成本,同时将内筒1多段设置便于安装,减轻了质量,安装时降低了劳动强度;内筒1的外壁与外筒6的内壁贴合设置,内筒1的底端端面与挡块10的顶端端面抵接,挡块10的作用是支撑内筒1,内筒1内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加料杆4,加料杆4的底端固定有用于封堵内筒1的锥体5,具体的固定方式是加料杆4贯穿锥体5,与锥体5底端的螺母51连接,方便后期更换锥体5;加料杆4在内筒1内部上下移动,通过加料杆4实现锥体5的升降调节,可以很好的控制加料,硅料可以沿着锥体5的锥面缓慢的加入硅液中,防止硅液飞溅现象;锥体5置于内筒1的下部,加料杆4上活动套设有护筒2,护筒2损坏方便更换,加料杆4需要承受的强度比较大,所以考虑其他的材质制成,护筒2的作用是内筒1内的硅料与护筒2的外壁直接接触,避免加料杆4的材质影响到硅料的质量、提高产品品质;加料杆4顶端活动贯穿导向装置7置于导向装置7的外侧,加料杆4的顶端设有限位装置9,限位装置9包括销钉91,置于导向装置7外侧的加料杆4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连通孔92,销钉91穿设在其中一个连通孔92内,限位装置9的作用是调节加料时的最大开度,限制加料杆4的下落量,同时能避免加料杆4滑落到单晶炉内部,在加料杆4向下移动的过程,销钉91卡在支撑板71的导向孔74上,对加料杆4的位置进行固定。
该实施例具体的工作过程:
加料前检查内筒1、护筒2、锥体5是否完好,有损坏的更换合格的部件,检查完毕后,加料杆4的顶端穿设在导向装置7的导向孔74内,并将销钉91穿在相应的连通孔92内,将该装置装配合格;在将硅料装进内筒1内,把副室旋开至合适位置,把籽晶夹头和加料杆4连接,经系统的提升装置把该装置升入副室内部,副室旋入至合炉位置,待副室内真空达到要求后,以一定速度下降该装置,当该装置的保护套3的底端和炉体接触时,外筒6不再下降,因重力作用,籽晶夹头、加料杆4、护筒2、锥体5继续向下移动,使锥体5和内筒1之间打开一个合适的间隙,硅料通过此间隙流入单晶炉内完成一次加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