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32152U - 中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32152U
CN214732152U CN202120275991.XU CN202120275991U CN214732152U CN 214732152 U CN214732152 U CN 214732152U CN 202120275991 U CN202120275991 U CN 202120275991U CN 214732152 U CN214732152 U CN 214732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boat
conveying
transfer mechanism
conveyo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759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759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32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32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32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中转装置,包括:传送舟组、中转机构及上下料机构。传送舟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包括至少两个传送舟,处于第一状态的传送舟组的每一传送舟的工件均已加工状态,位于第二状态的传送舟组的每一传送舟工件均待加工状态。上下料机构用于对位于上下料位的传送舟进行上下料处理。其中,中转机构用于将位于接送位的处于第一状态的传送舟组的各个传送舟分别输送至多个上下料位的其中之一,且每一上下料位允许放置一个传送舟,中转机构还用于将经上下料处理的所有传送舟送回至接送位。本申请的中转装置占地面积小且中转效率高。

Description

中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硅片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需在硅片表面通过PECVD设备制备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现有的管式PECVD在长膜工序完成后,需拉出石墨舟,并将石墨舟沿同一大行程直线滑轨中转至上下料装置分别进行下料和上料,再原路返回并输入送至PECVD设备。在此过程中,中转装置一次周转相互连接的多个石墨舟,且依次对各个石墨舟进行上下料处理,导致中转装置占地面积大,且中转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中转装置效率低且占地面积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中转装置。
一种中转装置,包括:
传送舟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包括至少两个传送舟,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传送舟组的每一所述传送舟上的工件均处于已加工状态,位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传送舟组的每一所述传送舟上的所述工件均处于待加工状态;
中转机构,沿中转路径输送所述传送舟组,所述中转路径具有接送位和多个上下料位,所述接送位设置于加工设备的出入口,所述传送舟上的所述工件经所述加工设备加工后由所述待加工状态变成所述已加工状态;及
上下料机构,用于对位于所述上下料位的所述传送舟进行上下料处理;
其中,所述中转机构用于将位于所述接送位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传送舟组的各个所述传送舟分别输送至所述多个上下料位的其中之一,且每一所述上下料位允许放置一个所述传送舟,所述中转机构还用于将经所述上下料处理的所有所述传送舟送回至所述接送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转装置包括两组所述传送舟组;
当两组所述传送舟组中的一者位于所述中转路径时,两组所述传送舟组的另一者位于所述加工设备内,且两组所述传送舟组中的一者的所述传送舟与两组所述传送舟组中的另一者的所述传送舟不同时位于所述接送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转机构还用于在所述接送位接收经所述加工设备输出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传送舟组,并将位于所述接送位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传送舟组输送至所述加工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转机构包括第一中转机构、第二中转机构和第三中转机构;
所述第一中转机构用于自所述接送位接收所述传送舟,所述第二中转机构用于自所述第一中转机构接收所述传送舟,并将所述传送舟输入至所述上下料位所述第三中转机构用于自所述上下料位接收所述传送舟,并将所述传送舟输送至所述接送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转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沿第一方向设置,用于自接送位接收所述传送舟;
所述第二中转机构包括连接的第二传送带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传送带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传送带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能够自所述第一传送带接收所述传送舟,并将所述传送舟输入至所述上下料位;
所述第三中转机构包括连接的第三传送带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三传送带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传送带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三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三传送带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能够自所述上下料位接收所述传送舟,并将所述传送舟输送至所述接送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转路径还具有多个第一中转位,且所述第一中转位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传送舟组中所述传送舟的数量,所述第一中转机构用于将所述接送位上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传送舟组的每一所述传送舟分别输送至所述多个第一中转位的其中之一;
所述第二中转机构用于自所述第一中转位接收所述传送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中转位沿第一方向首尾顺次排布;
所述第一中转机构还用于将每一所述传送舟沿所述第一方向从位于首位的所述第一中转位输送到位于末位的所述第一中转位,所述第二中转机构用于自位于末位的所述第一中转位接收所述传送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转路径还具有多个第二中转位,每一所述第二中转位对应位于一个所述上下料位的上游;
所述第二中转机构用于将自所述第一中转机构接收的每一所述传送舟输送至所述多个第二中转位中的其中之一,且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二中转位的所述传送舟输出至下游的所述上下料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转路径还具有多个第三中转位,每一所述第三中转位对应位于一个所述上下料位的下游;
所述第三中转机构用于在每一所述第三中转位处自位于所述第三中转位上游的所述上下料位接收所述传送舟,并将所述传送舟逐一从所述第三中转位输送至所述接送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中转机构,所述第四中转机构包括多套输送设备,任一所述上下料位上布置有一套所述输送设备,且每一所述输送设备用于自所述第二中转机构处接收所述传送舟,并将经所述上下料处理的所述传送舟输出至所述第三中转机构;
所述上下料机构用于对位于所述上下料位的所述输送设备上的所述传送舟进行所述上下料处理。
上述中转装置,在实际作业时,加工设备将处于第一状态的传送舟组输出至接送位,中转机构从接送位获取各个传送舟后,将各个传送舟分别输送至一个上下料位上,且一个上下料位上只允许放置一个传送舟。此时,上下料机构可以在各个上下料位分别对多个传送舟进行上下料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中转机构分别输送传送舟组的各个传送舟,有助于减小中转装置体积,进而减少中转装置的占地面积。而且,上下料机构能够分别对多个传送舟进行上下料处理,从而缩短了传送舟组整体的上下料时间,进而提高了中转装置的中转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中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中转装置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中转装置的中转路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中转装置;110、传送舟组;111、传送舟;120、中转机构;121、第一中转机构;1211、第一传送带;122、第二中转机构;1221、第二传送带; 1222、第一驱动组件;12221、第一同步带;12222、第一导轨;123、第四中转机构;1231、第四传送带;124、第三中转机构;1241、第三传送带;
1242、第二驱动组件;12421、第二同步带;12422、第二导轨;L、中转路径;a、接送位;b、第一中转位;c、第二中转位;d、上下料位;e、第三中转位;130、上下料机构;140、定位机构、141、第一定位板;142、第一活动板;143、第二活动板;144、第三活动板;200、加工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中转装置100,包括传送舟组110、中转机构120及上下料机构130。传送舟组11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包括至少两个传送舟111,处于第一状态的传送舟组110的每一传送舟 111上的工件均处于已加工状态,位于第二状态的传送舟组110的每一传送舟 111上的工件均处于待加工状态。中转机构120沿中转路径L输送传送舟组110,中转路径L具有接送位a和多个上下料位d,接送位a设置于加工设备200的出入口,传送舟111上的工件经所述加工设备200加工后由待加工状态变成已加工状态。上下料机构130用于对位于上下料位d的传送舟111进行上下料处理。
其中,中转机构120用于将位于接送位a的处于第一状态的传送舟组110 的各个传送舟111分别输送至多个上下料位d的其中之一,且每一上下料位d 允许放置一个传送舟111,中转机构120还用于将经上下料处理的传送舟111送回至接送位a。
上述中转装置100,在实际作业时,加工设备200将处于第一状态的传送舟组110输出至接送位a,中转机构120从接送位a获取各个传送舟111后,将各个传送舟111分别输送至一个上下料位d上,且一个上下料位d上只允许放置一个传送舟111。此时,上下料机构130可以在各个上下料位d分别对多个传送舟111进行上下料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中转机构120分别输送传送舟组110的各个传送舟 111,有助于减小中转装置100体积,进而减少中转装置100的占地面积。而且,上下料机构130能够分别对多个传送舟111进行上下料处理,从而缩短了传送舟组110整体的上下料时间,进而提高了中转装置100的中转效率。
其中,传送舟组110中传送舟111的数量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下料位d 的数量,当传送舟111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上下料位d的数量时,每一上下料位d 可以只接收一个传送舟111,各个传送舟111可以分别在各个上下料位d上进行上下料处理。当传送舟111的数量大于上下料位d的数量时,则部分传送舟111 率先被输送至上下料位d,在完成上下料处理后从上下料位d输出,剩余部分再输入至上下料位d进行上下料处理。
其中,工件处于已加工状态是指工件已经被加工设备200加工完毕,工件处于待加工状态是指工件等待加工设备200加工。对传送舟111进行上下料处理,是指卸下传送舟111上处于已加工状态的工件并重新装载处于待加工状态的工件。在实际应用时,传送舟组110装载的工件可以为硅片,传送舟组110 的传送舟111可以为石墨舟,加工设备200可以为镀膜设备。当然,传送舟111 也可以为其他载物容器,工件为其他类型的构件,加工设备200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加工设备。本申请并不对传送舟111的类型及其装载的工件类型,以及加工设备200的类型进行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转机构120包括两组传送舟组110,当两组传送舟组 110中的一者位于中转路径L上时,两组传送舟组110中的另一者位于加工设备 200内,且两组传送舟组110不同时位于接送位a。
此时,利用两组传送舟组110装载工件,且两组传送舟组110的传送舟111 不同时出现在接送位a也不同时出现在加工设备200,既能够实现加工设备200 在不同时间输入和输出传送舟组110,而且能够避免两组传送舟组110所处的位置发生干涉。当两组传送舟组110中的一个位于中转路径L时,另一个在加工设备200中接受加工处理。此时,通过两组传送舟组110交替处理工件,提高了上下料机构130和加工设备200的利用率,进而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在实际作业时,两组传送舟组110的使用情况至少存在以下几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其中一组传送舟组110上的工件在加工设备200中被加工时,另一组传送舟组110位于中转路径L上。第二种情形是,其中一组传送舟组110 处于第一状态且输送至接送位a,另一组传送舟组110的传送舟111位于上下料位d且已完成上下料处理,即将被中转机构120输送至接送位a;第三种情形是,其中一组传送舟组110的传送舟111处于第一状态且全部离开接送位a,同时另一组传送舟组110处于第二状态且其所有传送舟111离开上下料位d并到达接送位a。同时第四种情形是,其中一组传送舟组110的所有传送舟111位于上下料位d,而另一组传送舟组110的所有传送舟111位于加工设备20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中转机构120包括第一中转机构121、第二中转机构122和第三中转机构124。第一中转机构121用于自接送位a接收传送舟111。第二中转机构122用于自第一中转机构121接收传送舟111,并将传送舟111输入至上下料位d。第三中转机构124用于自上下料位d接收传送舟 111,并将传送舟111输送至接送位a。如此,通过第一中转机构121、第二中转机构122、第三中转机构124的配合实现了传送舟111在中转路径L上中转循环,且第一中转机构121、第二中转机构122、第三中转机构124能够同时进行各自的运送,节省了中转时间,提高了中转效率。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中转机构121包括第一传送带1211,第一传送带1211 沿第一方向设置,用于自接送位a接收传送舟111。第二中转机构122包括连接的第二传送带1221和第一驱动组件1222,第二传送带1221平行于第一方向设置,第一驱动组件1222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1221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往复移动,第二传送带1221在第一驱动组件1222的驱动下能够自第一传送带1211接收传送舟111,并将传送舟111输入至上下料位d。第三中转机构124 包括连接的第三传送带1241和第二驱动件,第三传送带1241平行于第一方向设置,第二驱动组件1242用于驱动第三传送带1241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三方向往复移动,第三传送带1241在第二驱动组件1242的驱动下能够接收自上下料位d接收传送舟111,并将传送舟111输送至接送位a。
在实际作业时,第一传送带1211从接送位a处接收到一个传送舟111后,第一驱动组件1222驱动第二传送带1221移动至与第一传送带1211对接的位置,此时第二传送带1221能够接收从第一传送带1211处输出的传送舟111。然后,第一驱动组件1222驱动第二传送带1221移动至与上下料位d对接的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二传送带1221自身保持不动,以使得传送舟111稳定地承放于其上。进一步地,第二传送带1221转动,以使得传送舟111移动至上下料位d上。传送舟111在上下料位d完成上下料处理后,第二驱动组件1242驱动第三传送带1241运动与上下料位d对接的位置。然后,第三传送带1241转动以自上下料位d接收传送舟111。第二驱动组件1242驱动第三传送带1241运动至与接送位a对接的位置,在此过程中,第三传送带1241自身不转动。
如此,通过传送带实现传送舟111的运输,有助于简化整机结构,降低整机成本。
其中,第三传送带1241与接送位a对接的位置可以为接送位a本身,此时第三传送带1241运动到接送位a时表示将位于其上的传送舟111输送至接送位 a。或者,第三传送带1241与接送位a对接的位置还可以为靠近接送位a的位置,此时,位于与接送位a对接的位置的第三传送带1241转动时,能够将位于其上的传送舟111输送至接送位a。
优选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1222包括第一导轨12222和第一同步带 12221,第一导轨12222和第一同步带12221均沿第二方向纵长延伸,第一传送带1211被构造为能够沿第一导轨12222移动且连接于第一同步带12221,第一同步带12221转动时能够驱动第一传送带1211沿第一导轨12222移动。如此,实现了第一传送带1211沿第二方向的移动,也不限制第一传送带1211自身转动,实现传送舟111在第一中转位b和第二中转位c之间的中转。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1242包括第二导轨12422和第二同步带 12421,第二导轨12422和第二同步带12421均沿第三方向纵长延伸,第三传送带1241被构造为能够沿第二导轨12422移动且连接于第二同步带12421,第二同步带12421转动时能够驱动第三传送带1241沿第二导轨12422移动。如此,实现了第三传送带1241沿第三方向上的移动,也不限制第三传送带1241自身转动,以实现传送舟111上下料位d和接送位a之间的中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1222和第二驱动组件1242还可以为电缸、直线模组等驱动机构,具体驱动方式在此不限制。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中转机构121、第二中转机构122和第三中转机构 124还可以采取其他输送方式,例如机械手机构、行吊机构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和图3,中转路径L还具有多个第一中转位b,且第一中转位b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传送舟组110中传送舟111的数量,第一中转机构121用于将接送位a的处于第一状态的传送舟组110的每一传送舟 111分别输送至多个第一中转位b的其中之一,第二中转机构122用于接收自第一中转位b接收传送舟111。
在实际作业时,由于每一传送舟组110中传送舟111的数量为多个,中转路径L还具有多个第一中转位b,第一中转机构121将接送位a的传送舟111分别输送到一个第一中转位b上,然后第二中转机构122自第一中转位b接收传送舟111。如此,能够将输出到接送位a上的处于第一状态的传送舟组110的传送舟111能及时运离接送位a,便于另一套传送舟组110的经接送位a输入到加工设备200,有助于提高中转效率。
其中,第二中转机构122可以自每一第一中转位b处接收传送舟111,第二中转机构122也可以采取下述实施例中的方式接收传送舟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中转位b沿第一方向首尾顺次排布,第一中转机构121还用于将每一传送舟111沿第一方向从位于首位的第一中转位b输送到位于末位的第一中转位b,第二中转机构122用于自位于末位的第一中转位b 处接收传送舟111。
在实际作业时,传送舟组110中的多个传送舟111逐一达到接送位a,并在第一中转机构121的输送下,依次沿第一方向先后经过各个第一中转位b,并在末位的第一中转位b输出到第二中转机构122。此时,各个第一中转位b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相比并排式的传送路径,有助于减少第一中转机构121的占地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少整个中转装置100的占地面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第一中转机构121包括多个第一传送带1211,每一第一中转位b上布置一个第一传送带1211,多个第一传送带1211 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位于首位的第一传送带1211与接送位a对接,第二中转机构122自位于末位的第一传送带1211接收传送舟111。
在实际作业时,传送舟111从接送位a被输送至位于首位的第一传送带1211 后,依次经过位于中间位置的各个第一传送带1211到达位于末位的第一传送带 1211上,再由第二中转机构122自末位的第一传送带1211处接收传送舟111。此时,各个第一传送带1211可以独立输送传送舟111且能够被独立控制,各个第一传送带1211配合时能够完成一个传送舟111从接收位输送到末位的第一中转位b。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各个第一中转位b上设置一个机械臂,通过机械臂与机械臂依次转运传送舟111,以达到上述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和图3,中转路径L还具有多个第二中转位c,每一第二中转位c对应位于一个上下料位d的上游。第二中转机构122用于将自第一中转机构121处接收的每一传送舟111输送至第二中转位c中的其中之一,且用于将位于第二中转位c的传送舟111输出至下游的上下料位d。
在实际作业时,第二中转机构122在接收到一个传送舟111后,将传送舟 111运送到一个第二中转位c,并在第二中转位c上的传送舟111输入到对应的一个上下料位d后,返回重新接收另一传送舟111,将重新接收的传送舟111运送到另一第二中转位c,依次类推。此时,传送舟111从各个第二中转位c到达各个上下料位d之间的路径独立。如此,不仅便于第二中转机构122将多个传送舟111分别输入到不同的上下料位d,也能够加快传送舟111的运输。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中转机构122仅包括一套传送设备,传送设备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222和第二传送带1221,第一驱动组件1222驱动第二传送带1221 移动至第二方向上的多个第二中转位c。此时第二中转机构122仅包括一套传送设备,就实现了传送舟111在多个第二中转位c之间的输送。
当然,第二中转机构122也可以包括多套传送设备,每一套传送设备分别对应将传送舟111输送到一个第二中转位c。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和图3,中转路径L还具有多个第三中转位e,每一第三中转位e对应位于一个上下料位d的下游,第三中转机用于在每一第三中转位e处自位于第三中转位e上游的上下料位d接收传送舟111,并将传送舟111逐个从第三中转位e输送至接送位a。
在实际作业时,第三中转机构124在一个第三中转位e接收到传送舟111 后,先将传送舟111运送到接送位a,再返回至下一个第三中转位e接收传送舟 111,并送回至接送位a,依次类推。此时,相比第三中转机构124在一个位置自各个上下料位d接收传送舟111的方案,第三中转机构124在各个第三中转位e处分别自与各个第三中转位e对应的上下料位d接收传送舟111时,第三中转机构124能够更加顺利接收传送舟111。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三中转机构124仅包括一套传送设备,此时传送设备包括第二驱动组件1242和第三传送带1241,第二驱动组件1242与第三传送带 1241连接且驱动第三传送带1241移动至第三方向上的多个第三中转位e。此时第三中转机构124仅包括一套传送设备,就实现了传送舟111在多个第三中转位e和一个接送位a之间的输送。
当然,第三中转机构124也可以包括多套传送设备,每一套传送设备分别对应在一个第三中转位e和接送位a之间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接送位a和加工设备200之间设置一传送机构,用于在接送位a和加工设备200的出入口之间中转传送舟组100。传送机构可以为机械臂。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中转机构120还用于在接送位a接收经加工设备200 输出的处于第一状态的传送舟组110,且还用于将位于接送位a的处于第二状态的传送舟组110输送至加工设备200。此时,中转机构120除了中转传送舟111 之外,还能够自加工设备200的出入口接收加工设备200输出的传送舟111,且还能够将完成上下料处理的传送舟111输入至加工设备200。如此,提高了中转机构120的利用率,不需要额外增加衔接接送位a和加工设备200的传送机构,有助于降低成本。
需要说的是,传送舟组110能够经加工设备200的出入口进入或离开加工设备200。中转机构120可以将处于第二状态的传送舟组110一次性输入至加工设备200,也可以将处于第二状态的传送舟组110中的各个传送舟111逐个输入至加工设备200。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1242还能够驱动第三传送带1241运动至接送位a,且第三传送带1241正转时能够将位于其上的传送舟111输送至加工设置200的出入口,第三传送带1241反转时能够接收自加工设备200的出入口输出的传送舟111。如此,通过第三传送带1241实现了传送舟111在接收位a和加工设备200之间的运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中转装置100还包括第四中转机构123,第四中转机构123包括多套输送设备,任一上下料位d布置有一套输送设备,且每一输送设备用于自位于上游的第二中转机构122处接收传送舟111,并将经上下料处理的传送舟111输出至下游的第三中转机构124,上下料机构130用于对位于上下料位d的输送设备上的传送舟111进行上下料处理。
此时,利用每一输送设备衔接一个上下料位d与对应的第二中转机构122 和对应的第三中转机构124,有助于保证第二中转机构122输出的传送舟111顺利达到上下料位d,同时保证上下料位d输出的传送舟111顺利达到第三中转机构124。
可以理解地,当第二中转机构122在中转路径L上具有多个第二中转位c 和第三中转机构124在中转路径L上具有多个第三中转位e时(一个第二中转位c对应一个第三中转位e),每一输送设备用于自位于上游的第二中转位c处接收传送舟111,并将经上下料处理的传送舟111输出至下游的第三中转位e。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四中转机构123的各个输送设备均包括第四传送带 1231,一个第四传送带1231布置于一个上下料位d处,第四传送带1231运动时能够自位于所在的上下料位d上游的第二中转位c处接收传送舟111,还能够将经上下料处理的传送舟111输出至对应的第三中转位e,在上下料机构130对位于第四传送带1231的传送舟111进行上下料处理时,第四传送带1231停止输送,以使得传送舟111停留在上下料位d,以便于上下料机构130对传送舟 111进行上下料处理。此时,第四传送带1231既能够运输传送舟111,还能够作为传送舟111在上下料位d的承载平台,有助于简化整个装置,降低成本。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输送设备也可以为行吊或机械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下料机构130包括多个上下料子机构,每一上下料子机构与一个上下料位d对应布设,且用于对位于对应上下料位d的传送舟111 进行上下料操作。此时,多个上下子料机构130能够对多个上下料位d上传送舟111分别独立进行上下料处理,提高处理效率。此时,上下料子机构130可以为机械手。
当然,也可以利用一个上下料机构130对多个上下料位d的传送舟111进行处理,有助于降低设备成本。此时,上下料机构130可以为机械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还包括多个定位机构140,每一上下料位d处布置有一个定位机构140,定位机构140用于定位位于上下料位d的传送舟111。如此,实现传送舟111在上下料位d上的定位,有助于保证上下料处理过程的顺利进行。
具体到实施例中,定位机构140包括第一定位板141和第一活动板142,第一定位板141和第一活动板142沿第四方向相对设置,且能够夹紧或松开传送舟111。其中,由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活动板142移动,以使得第一活动板142 靠近或远离第一定位板141,当第一活动板142靠近第一定位板141时,两者能够夹紧传送舟111,当第一活动板142远离第一定位板141时,两者能够松开传送舟111。如此,能够对传送舟111进行的定位,有助于上下料处理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定位机构140还包括第二活动板143和第三活动板144,第二活动板143与第三活动板144沿与第四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的第五方向相对设置。第二活动板143在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远离或靠近第三活动板144,第三活动板 144在第三驱动件的驱动下远离或靠近第二活动板143,在第二活动板143与第三活动板144彼此靠近时,能够在第五方向上夹紧传送舟111,在第二活动板 143与第三活动板144彼此远离时,能够松开传送舟111。如此,传送舟111定位更加精准,进一步保证了上下料处理的顺利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传送带沿第N方向设置,是指传动带能够带动其承载的传送舟沿第N方向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转装置100,在实际作业时,加工设备200将处于第一状态的传送舟组110输出至接送位a,中转机构120从接送位a获取各个传送舟111后,将各个传送舟111分别输送至一个上下料位d上,且一个上下料位d 上只允许放置一个传送舟111。此时,上下料机构130可以在各个上下料位d分别对多个传送舟111进行上下料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中转机构120分别输送传送舟组110的各个传送舟111,有助于减小中转装置100体积,进而减少中转装置100的占地面积。而且,上下料机构130能够分别对多个传送舟111 进行上下料处理,从而缩短了传送舟组110整体的上下料时间,进而有助于提高中转装置100的中转效率。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舟组(11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包括至少两个传送舟(11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传送舟组(110)的每一所述传送舟(111)上的工件均处于已加工状态,位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传送舟组(110)的每一所述传送舟(111)上的所述工件均处于待加工状态;
中转机构(120),沿中转路径(L)输送所述传送舟组(110),所述中转路径(L)具有接送位(a)和多个上下料位(d),所述接送位(a)设置于加工设备(200)的出入口,所述传送舟(111)上的所述工件经所述加工设备(200)加工后由所述待加工状态变成所述已加工状态;及
上下料机构(130),用于对位于所述上下料位(d)的所述传送舟(111)进行上下料处理;
其中,所述中转机构(120)用于将位于所述接送位(a)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传送舟组(110)的各个所述传送舟(111)分别输送至所述多个上下料位(d)的其中之一,且每一所述上下料位(d)允许放置一个所述传送舟(111),所述中转机构(120)还用于将经所述上下料处理的所述传送舟(111)送回至所述接送位(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装置包括两组所述传送舟组(110);
当两组所述传送舟组(110)中的一者位于所述中转路径(L)时,两组所述传送舟组(110)的另一者位于所述加工设备(200)内,且两组所述传送舟组(110)不同时位于所述接送位(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120)还用于在所述接送位(a)接收经所述加工设备输出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传送舟组(110),并将位于所述接送位(a)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传送舟组(110)输送至所述加工设备(20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120)包括第一中转机构(121)、第二中转机构(122)和第三中转机构(124);
所述第一中转机构(121)用于自所述接送位(a)接收所述传送舟(111),所述第二中转机构(122)用于自所述第一中转机构(121)接收所述传送舟(111),并将所述传送舟(111)输入至所述上下料位(d);所述第三中转机构(124)用于自所述上下料位(d)接收所述传送舟(111),并将所述传送舟(111)输送至所述接送位(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转机构(121)包括第一传送带(1211),所述第一传送带(1211)沿第一方向设置,用于自所述接送位(a)接收所述传送舟(111);
所述第二中转机构(122)包括连接的第二传送带(1221)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二传送带(1221)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1221)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传送带(1221)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能够自所述第一传送带(1211)接收所述传送舟(111),并将所述传送舟(111)输入至所述上下料位(d);
所述第三中转机构(124)包括连接的第三传送带(1241)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三传送带(1241)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传送带(1241)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三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三传送带(1241)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能够自所述上下料位(d)接收所述传送舟(111),并将所述传送舟(111)输送至所述接送位(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路径(L)还具有多个第一中转位(b),且所述第一中转位(b)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传送舟组(110)中所述传送舟(111)的数量,所述第一中转机构(121)用于将所述接送位(a)上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传送舟组(110)的每一所述传送舟(111)分别输送至所述多个第一中转位(b)的其中之一;
所述第二中转机构(122)用于自所述第一中转位(b)接收所述传送舟(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中转位(b)沿第一方向首尾顺次排布;
所述第一中转机构(121)还用于将每一所述传送舟(111)沿所述第一方向从位于首位的所述第一中转位(b)输送到位于末位的所述第一中转位(b),所述第二中转机构(122)用于自位于末位的所述第一中转位(b)接收所述传送舟(11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路径(L)还具有多个第二中转位(c),每一所述第二中转位(c)对应位于一个所述上下料位(d)的上游;
所述第二中转机构(122)用于将自所述第一中转机构(121)接收的每一所述传送舟(111)输送至所述多个第二中转位(c)中的其中之一,且用于将位于所述第二中转位(c)的所述传送舟(111)输出至下游的所述上下料位(d)。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路径(L)还具有多个第三中转位(e),每一所述第三中转位(e)对应位于一个所述上下料位(d)的下游;
所述第三中转机构(124)用于在每一所述第三中转位(e)处自位于所述第三中转位(e)上游的所述上下料位(d)接收所述传送舟(111),并将所述传送舟(111)从所述第三中转位(e)输送至所述接送位(a)。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中转机构(123),所述第四中转机构(123)包括多套输送设备,任一所述上下料位(d)上布置有一套所述输送设备,且每一所述输送设备用于自所述第二中转机构(122)处接收所述传送舟(111),并将经所述上下料处理的所述传送舟(111)输出至所述第三中转机构(124);
所述上下料机构(130)用于对位于所述上下料位(d)的所述输送设备上的所述传送舟(111)进行所述上下料处理。
CN202120275991.XU 2021-01-29 2021-01-29 中转装置 Active CN214732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5991.XU CN214732152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中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5991.XU CN214732152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中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32152U true CN214732152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42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75991.XU Active CN214732152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中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32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36360A (en) Production plant for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s by using the inline method, inline batch transfer device, batch inline transf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a batch process into a multitrack inline production plant for solar cells
KR20120024568A (ko) 웨이퍼를 다루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6588669B (zh) 电芯输送设备、上料方法及检测设备
CN111769064B (zh) 上下料装置
CN214732152U (zh) 中转装置
CN114772235A (zh)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及电芯上下料方法
CN116288231A (zh) 一种pvd自动上下料设备、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
US6283695B1 (en) Tray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2520180A (ja) 工作物を自動的に加工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10223986U (zh) 上下料设备及其载具循环机构
JPH07235360A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供給装置
CN217457829U (zh) 物料转移装置及具有其的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16759487A (zh) 石墨舟装卸片机及硅片装卸方法
CN116853767A (zh) 一种物料输送方法及物料输送设备
CN217788359U (zh) 上下料装置以及电池片用生产线
CN209834829U (zh) 一种ic芯片自动搬运设备
CN212412070U (zh) 上料装置及上下料装置
US9145271B2 (en) Optimization of conveyor belts used for workpiece processing
CN210824351U (zh) 软包电池模组的抓放组件和上料机构
CN208856480U (zh) 一种自动上料系统
CN220208925U (zh) 上下料设备
CN117352448B (zh) 一种石墨舟硅片接驳装卸系统及装卸方法
CN217387108U (zh) 一种转运装置
CN217528320U (zh) 一种测试流水线及测试系统
CN110817401B (zh) 电芯输送装置及其电芯中转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