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9256U - 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29256U
CN214729256U CN202121236733.7U CN202121236733U CN214729256U CN 214729256 U CN214729256 U CN 214729256U CN 202121236733 U CN202121236733 U CN 202121236733U CN 214729256 U CN214729256 U CN 214729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ing piece
automobile body
supporting
mounting bracke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367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2367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29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29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292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涉及出行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后轮的安装架,安装架设置有防止车体摔倒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彼此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减震器,第一支撑杆沿车体倾倒方向倾斜设置,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轮的技术方案,具有安全性能好,保护效果较好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很多两轮车一直采用传统的两轮,在雨天和湿滑路面上极易摔倒,给骑车人带来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特别是对高频率使用两轮电瓶车的外卖人员带来的伤害难以估算。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防车体摔倒的装置,为广大的两轮车使用者带来安全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其能够对上述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具有安全性能好,保护效果较好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其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后轮的安装架,安装架设置有防止车体摔倒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彼此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减震器,第一支撑杆沿车体倾倒方向倾斜设置,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安装架设有紧固卡槽和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固板,加固板的一端与安装架连接,加固板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后轮的安装架,安装架设置有防止车体摔倒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在车体倾倒时能够将车体支撑,防止车体直接倾倒在地面上,给驾驶员反应时间以扶正车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支撑组件包括彼此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减震的减震器,第一支撑杆沿车体倾倒方向倾斜设置,当车体发生侧翻时,第二支撑杆接触路面,支撑住车体,减震器吸收掉车体摔倒时的冲击,提升保护效果;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轮,在车体转弯时,支撑轮接触路面并在同时发生滚动,与车体后轮同步转动,为车体提供侧面的支撑效果,防止车体摔倒,从而避免驾驶员从车体上摔落,能够有效的提升两轮车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轮车防摔倒装置的示意图(左侧);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轮车防摔倒装置的示意图(右侧);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轮车防摔倒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轮车防摔倒的另一视角安装图。
图标:100-安装架,110-紧固卡槽,120-轴孔,200-支撑组件,210-第一支撑杆,220-第二支撑杆,230-减震器,240-支撑轮,300-加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其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后轮的安装架100,安装架100设置有防止车体摔倒的支撑组件200,支撑组件200包括彼此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210和第二支撑杆220,第一支撑杆210和第二支撑杆220之间设置有减震器230,第一支撑杆210沿车体倾倒方向倾斜设置,第二支撑杆220远离第一支撑杆210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轮2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安装架100设有紧固卡槽110和轴孔1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固板300,加固板300的一端与安装架100连接,加固板300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210连接。
如图所示,车体后轮的两侧均安装有两轮车防摔倒装置,位于车轮左右两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杆210分别向左外侧和右外侧倾斜20°,且均与安装架100焊接牢固。
经实践与测算,两轮车左右两侧倾斜20°可保证正常行驶中的弯道和左右转弯。
加固板300的一端焊接在安装紧挨,另一端焊接在第一支撑杆210上,使得第一支撑杆210与安装架100的焊接点位于加固板300的两个焊接点之间;这样就能有效防止车体向左或向右倾倒时造成第一支撑杆210与安装架100的焊接点的折损,从而有效保护第一支撑杆210和安装架100的焊接牢固性。
减震器230直接焊接在第一支撑杆210和第二支撑杆220之间,这样,车体向左或者向右猛一倾倒时可以及时缓冲,有效防止对支撑组件200的损伤,保证了车体两端的支撑组件200的牢固性。
第二支撑杆220的上端与减震器230的下端焊接,经测算,第二支撑杆220下端需要由外向内上倾斜10°,如图所示。
支撑轮240与第二支撑杆220的下端倾斜焊接,在两轮车直立的情况下,使得两端的支撑轮240均向内上倾斜10°,两轮车向左或向右倾斜着地时,两端的支撑轮240与路面呈90°垂直着地,保证支撑轮240在车体向左或向右倾斜受力时不熟损害,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支撑组件200的牢固性。
将安装架100上的轴孔120安装在车体后轮的轴端,左右两端各一个;当车体向左或向右清晰到对应的支撑轮240着地时,就有效地的阻止了车体摔倒。
安装效果如图3所示,车体在向左倾斜20°时,两轮车的支撑组件200易着地。两轮车左侧的支撑轮240与路面还有0.5cm至0.8cm的空间。由此可见,只有两轮车在骑行中继续向左倾斜到22°或23°时,左侧的支撑轮240才会着地,起到向左防摔倒的作用。同理,向右倾斜也是一样。
由图4所示,当两轮车直立时,两轮车的后轮着地,左右两侧的支撑轮240距离地面还有5cm至6cm的距离。正常行驶情况下,两支撑轮240都不会着地,这样就有效增强了左右两侧的支撑组件200的使用寿命。
由图4所示,左右两侧的支撑轮240与两轮车后轮的间距为8cm至15cm,这主要是由两轮车大架后轮叉的宽度决定的,支撑组件200安装在后轮两侧后,都不会超过车辆本身的宽度,不影响正常行驶。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轮240的承重重量为200kg以上,确保支撑效果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轮240可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定向轮,支撑轮240与支撑轮架之间的间隙尽量较小,以增强其稳定性。
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为非标件,改技术方案中各部件可根据、自身车辆的需要做尺寸和规格上的调整,以及对形状上的微改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后轮的安装架100,安装架100设置有防止车体摔倒的支撑组件200,支撑组件200在车体倾倒时能够将车体支撑,防止车体直接倾倒在地面上,给驾驶员反应时间以扶正车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支撑组件200包括彼此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210和第二支撑杆220,第一支撑杆210和第二支撑杆220之间设置有用于减震的减震器230,第一支撑杆210沿车体倾倒方向倾斜设置,当车体发生侧翻时,第二支撑杆220接触路面,支撑住车体,减震器230吸收掉车体摔倒时的冲击,提升保护效果;第二支撑杆220远离第一支撑杆210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轮240,在车体转弯时,支撑轮240接触路面并在同时发生滚动,与车体后轮同步转动,为车体提供侧面的支撑效果,防止车体摔倒,从而避免驾驶员从车体上摔落,能够有效的提升两轮车行驶的安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后轮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有防止车体摔倒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彼此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减震器,所述第一支撑杆沿车体倾倒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防摔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设有紧固卡槽和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防摔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加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
CN202121236733.7U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29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36733.7U CN214729256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36733.7U CN214729256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29256U true CN214729256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27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3673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29256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29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7349B2 (en) Side impact guard device for industrial vehicles, particularly trailers or semi-trailers
WO2008060628A2 (en) Vehicle side under ride guard
CN206887835U (zh) 一种公路弯道气压式防护栏
CN204279321U (zh) 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以及车辆
CN214729256U (zh) 一种两轮车防摔倒装置
US4815756A (en) Terrain vehicle stabilizer
US5961137A (en) Wheel restraint safety system
JP6209556B2 (ja) トレーラーの横転防止装置
CN113650460B (zh) 一种悬架系统摆臂连接件及摆臂组件
CN108263355A (zh) 一种可自动复位的汽车爆胎自救辅助装置
CN212579982U (zh) 一种非公路矿用汽车车轮
CN215726691U (zh) 一种车辆左右侧25%偏置碰撞壁障
CN212446986U (zh) 一种巴士车安全底盘结构
CN202562726U (zh) 用于汽车侧碰试验中的防侧翻装置
CN220616003U (zh) 一种防摔电动车
CN213973936U (zh) 一种易于拆解和安装的车辆侧翻保护装置
CN217553601U (zh) 一种转向桥的锁止结构、随动转向桥及车辆
CN214398349U (zh) 垃圾车后滚轮支撑装置和车厢可卸式垃圾车
CN216508241U (zh)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用后防护装置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CN214930174U (zh) 一种大型货车急转弯防倾护架
CN216731725U (zh) 一种前轴翻转工装
CN219029625U (zh) 一种带自动防跌倒控制系统的电动自行车
CN217804629U (zh) 一种隧道运输车导向机构
CN215398505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监测装置
CN215244914U (zh) 一种减震运输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