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26162U - 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26162U
CN214726162U CN202120750232.4U CN202120750232U CN214726162U CN 214726162 U CN214726162 U CN 214726162U CN 202120750232 U CN202120750232 U CN 202120750232U CN 214726162 U CN214726162 U CN 214726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ing plate
insert
push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502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少飞
蒋方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nju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nju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ju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nju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502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26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26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26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包括推板,推板内设有产品型腔,推板的下方依次设有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第一托板上设有第一镶件,第一镶件的一端与第一托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产品型腔内,第二托板上设有第二镶件,第二镶件的一端与第二托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托板后插入产品型腔内;还包括用于限位和驱动推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扣机结构,扣机结构分别与推板、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减少了镶件的数量,降低了模具的安装难度,降低了模具的组装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多孔塑胶制品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在医疗行业,更是必不可少,例如,各类采样管的运输盒等。
如图1-3所示,在生产该类产品时,现有的塑胶模具普遍设计成独立的镶件,在塑件制品脱摸时,整体推板将塑件制品顶出产品型腔。
现有的这类塑胶模具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独立镶件装配运水不方便,且模具安装比较困难,无形了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成本。
2、整体推板的蜂窝结构设计,中间网格间距非常小,通常只有0.3mm,加工难度很大。
3、整体推板中间的网格易变形,导致塑件制品顶出不平衡,不良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并具体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包括推板,所述推板内设有产品型腔,所述推板的下方依次设有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上设有第一镶件,所述第一镶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托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产品型腔内,所述第二托板上设有第二镶件,所述第二镶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托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托板后插入所述产品型腔内;还包括用于限位和驱动所述推板、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的扣机结构,所述扣机结构分别与所述推板、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推板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托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二托板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托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托板的下方设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的下表面连接有顶棍,所述顶针板上设有顶针,所述顶针的一端与所述顶针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托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后插入所述产品型腔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顶针板后与所述第二托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扣机结构包括扣板,所述扣板与所述第二托板固定连接,所述扣板上滑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顶针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托板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端面分别与所述扣板相抵接;所述推杆上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底面能够与所述推杆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底面能够与所述第三卡槽的内壁下表面相抵接;所述扣板上沿所述推杆运动方向上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斜面适配的第四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第一导向块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导向块内设有第一滑块容纳槽,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滑块容纳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导向块滑动限位连接,所述第三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滑块的端面与所述扣板相抵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弹簧孔,所述第一弹簧孔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容纳槽的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包括第二导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导向块内设有第二滑块容纳槽,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滑块容纳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导向块滑动限位连接,所述第四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滑块的端面与所述扣板相抵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二弹簧孔,所述第二弹簧孔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容纳槽的内侧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扣机结构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扣机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托板的中垂线呈左右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镶件和所述第二镶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托板的中垂线往左右两边错位分布,且所述第一镶件和所述第二镶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托板的中垂线呈左右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镶件和所述第二镶件的数量分别有6个,每个所述第一镶件和所述第二镶件插入所述产品型腔的一端均设有8个镶件立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减少了镶件的数量,降低了模具的安装难度,降低了模具的组装成本。
2、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作为顶出零件,加工简单且强度足够,不易变形,大大提高了模具寿命,减少了模具维修和保养成本。
3、在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方分别设有固定板,提高了模具动作的稳定性。
4、采用两次分型分阶段脱模,降低了塑件制品变形的可能性,提高了模具生产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多孔塑胶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推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镶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扣机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扣机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脱模第一次分型完成后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脱模第二次分型完成后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塑件制品脱模完成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际生产中,有各类多孔塑胶产品,且无论是多少数量孔位的塑件制品,都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下面以生产96孔塑件制品的塑胶模具为例,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如图4-7所示,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包括推板1和扣机结构,推板1内设有产品型腔2,产品型腔2内设有热流道和冷却水流道,热流道用于注塑时进料,推板1的下方依次设有第一固定板3、第一托板4、第二固定板5、第二托板6和顶针板7,其中,第一固定板3与第一托板4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5与第二托板6固定连接。扣机结构分别与推板1、第一托板4、第二托板6和顶针板7连接,用于限位和联动推板1、第一托板4和第二托板6和顶针板7。
第一托板4上设有第一镶件8,第一镶件8的一端与第一托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3后插入到产品型腔2内。第二托板6上设有第二镶件9,第二镶件9的一端与第二托板6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固定板5、第一托板4和第一固定板3后插入到产品型腔2内。第一镶件8和第二镶件9各有6个,且每个第一镶件8和第二镶件9插入产品型腔2的一端均设有8个镶件立柱10。第一镶件8和第二镶件9相对于第一托板4的中垂线往左右两边错位分布,且第一镶件8和第二镶件9分布相对于第一托板4的中垂线呈左右对称分布;具体地,第一托板4中垂线的左右两边相邻的均是第二镶件9,即第一托板4中垂线的左右两边均是先有一个第二镶件9,接着一个第一镶件8,以此类推。第一镶件8和第二镶件9共计有96个镶件立柱10,用于模具在注塑生产时塑件制品11的孔位成型。
顶针板7的下表面连接有顶棍12,顶棍12在注塑生产时与注塑机的驱动装置相连,顶针板7上设有顶针13,顶针13的一端与顶针板7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托板6、第二固定板5、第一托板4和第一固定板3后插入到产品型腔2内。顶针13用于在塑件制品11脱模时,从产品型腔2中顶出塑件制品11,便于脱模。
顶针板7的下方依次设有顶针托板14和底板15,顶针托板14与顶针板7固定连接;底板15用于固定第二托板6和第二固定板5,底板15的一面在注塑时与注塑机固定连接,另一面设有导向柱16;导向柱16的一端与底板15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顶针托板14和顶针板7后与第二托板6固定连接。
扣机结构包括扣板17、推杆18、第一限位块19和第二限位块20,扣板17与第二托板6固定连接,扣板17内侧面设有滑槽171,推杆18滑动设置在滑槽171上,推杆18的一端与顶针托板14固定连接。推板1的侧边上设有第一卡槽101,第一限位块19设置在第一卡槽101内,第一托板4的侧边上设有第二卡槽401,第二限位块20设置在第二卡槽401内,第一限位块19和第二限位块20的端面分别与扣板17的内侧面相抵接。推杆18上设有第三卡槽181,当推杆18在滑槽171内滑动时,第一限位块19的底面能够与推杆18的上端面相抵接,第二限位块20的底面能够与第三卡槽181的内壁下表面相抵接。扣板17上沿推杆18运动方向上设有第一斜面172和第二斜面173,第一限位块19上表面设有与第一斜面172适配的第三斜面191,第二限位块20上表面设有与第二斜面173适配的第四斜面201,当推杆18在滑槽171内滑动时,第一斜面172能够与第三斜面191相抵接,第二斜面173能够与第四斜面201相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面172、第二斜面173、第三斜面191和第四斜面201均是平面,在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斜面172、第二斜面173、第三斜面191和第四斜面201也可以是圆弧面或类圆弧的多面结构。
第一限位块19包括第一导向块192和第一滑块193,第一导向块192固定在第一卡槽101内,第一导向块192内设有第一滑块容纳槽194,第一滑块193的一端插入第一滑块容纳槽194内并与第一导向块192滑动限位连接,第三斜面191设置在第一滑块193靠近扣板17这一端的上表面,第一滑块193的端面与扣板17的内侧面相抵接,第一滑块193上设有第一弹簧孔,第一弹簧孔内设有第一弹簧21,第一弹簧21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容纳槽194的内侧壁抵接。第二限位块20包括第二导向块202和第二滑块203,第二导向块202固定在第二卡槽401内,第二导向块202内设有第二滑块容纳槽204,第二滑块203的一端插入第二滑块容纳槽204内并与第二导向块202滑动限位连接,第四斜面201设置第二滑块203靠近扣板17这一端的上表面,第二滑块203的端面与扣板17的内侧面相抵接,第二滑块203上设有第二弹簧孔,第二弹簧孔内设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容纳槽204的内侧壁抵接。
在塑件制品11脱模时,推杆18在滑槽171内运动的过程中,第二斜面173与第四斜面201相抵接可挤压第二滑块203从第三卡槽181内脱离,第一斜面172与第三斜面191相抵接可挤压第一滑块193从推杆18的上端面脱离。
当塑胶模具复位时,推杆18在滑槽171内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21复位,驱动第一滑块193从第一滑块容纳槽194内伸出,直至第一滑块193的端面与扣板17的内侧壁相抵接;第二弹簧22复位,驱动第二滑块203从第二滑块容纳槽204内伸出,直至第二滑块203的端面与扣板17的内侧壁相抵接。
为了使塑胶模具脱模时运动更加稳定平顺,在本实施例中,扣机结构设置有两个,分别相对于第一托板4的中垂线呈左右对称分布。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扣机结构也可以是4个、8个等其他数量。
上述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生产塑件制品的过程如下:
在注塑生产时,底板15固定在注塑机上,推板1、第一固定板3、第一托板4、第二固定板5和第二托板6依次相抵接,顶针托板14与底板15相抵接,顶棍12与注塑机连接。来料从热流道进入到产品型腔2内,冷却固化后,完成注塑。
上述96孔塑胶模具生产塑件制品11注塑完成后,塑件制品11的脱模过程如下:
第一步,如图8所示,注塑机的脱模推力作用在顶棍12上,推动顶针托板14和顶针板7运动S1距离,此时推杆18也在滑槽171内运动S1距离,推杆18在运动过程中,推动第一限位块19,第二限位块20、第一托板4、第一固定板3和推板1运动S1距离,使得第二镶件9脱离产品型腔2内的塑件制品S1距离;当第一托板4运动S1距离后,完成塑胶模具的第一次分型,即第一托板4与第二固定板5分离S1距离;其中,推板1运动S1距离后,第二斜面173与第四斜面201相抵接。
第二步,如图9所示,顶棍12推动顶针托板14和顶针板7继续运动S2距离,通过推杆18推动第一限位块19和推板1运动S2距离,使第一镶件8脱离产品型腔2内的塑件制品S2距离,第二镶件9脱离产品型腔2内的塑件制品S1+S2距离。当推板1运动S1+S2距离后,完成塑胶模具的第二次分型,即第一托板4与第二固定板5分离S1距离,推板1与第一固定板3分离S2距离。其中,推板1运动S1+S2距离后,第一斜面172与第三斜面191相抵接,顶针13与产品型腔2内的塑件制品11相抵接。在此过程中,第二斜面173挤压第二滑块203,使其缩入第二滑块容纳槽204内,使第二滑块203脱离第三卡槽181;因此,在第二次模具分型过程中,第一固定板3和第一托板4是不会动的。
第三步,如图10所示,顶棍12继续推动顶针托板14和顶针板7运动S3距离,通过顶针13推动产品型腔2内的塑件制品11运动S3距离,将其推出产品型腔2,完成产品脱模。在此过程中,第一斜面172挤压第一滑块193,使其缩入第一滑块容纳槽194内,使第一滑块193脱离推杆18的上端面;因此,顶针13在推出塑件制品11过程中,推板1是不会动的。
需要说明的是,前文所述的S1距离、S2距离和S3距离均是注塑机的控制程序根据不同塑件制品的高度预先设定好的;可以理解为,任意的数值均适用于S1、S2和S3。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8)

1.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板,所述推板内设有产品型腔,所述推板的下方依次设有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上设有第一镶件,所述第一镶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托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产品型腔内,所述第二托板上设有第二镶件,所述第二镶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托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托板后插入所述产品型腔内;
还包括用于限位和驱动所述推板、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的扣机结构,所述扣机结构分别与所述推板、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二托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推板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托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二托板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托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托板的下方设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的下表面连接有顶棍,所述顶针板上设有顶针,所述顶针的一端与所述顶针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托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托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后插入所述产品型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顶针板后与所述第二托板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机结构包括扣板,所述扣板与所述第二托板固定连接,所述扣板上滑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顶针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托板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端面分别与所述扣板相抵接;
所述推杆上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底面能够与所述推杆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底面能够与所述第三卡槽的内壁下表面相抵接;
所述扣板上沿所述推杆运动方向上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三斜面,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斜面适配的第四斜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第一导向块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导向块内设有第一滑块容纳槽,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滑块容纳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导向块滑动限位连接,所述第三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滑块的端面与所述扣板相抵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弹簧孔,所述第一弹簧孔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容纳槽的内侧壁抵接;
所述第二限位块包括第二导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导向块内设有第二滑块容纳槽,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滑块容纳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导向块滑动限位连接,所述第四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滑块的端面与所述扣板相抵接,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二弹簧孔,所述第二弹簧孔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容纳槽的内侧壁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机结构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扣机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托板的中垂线呈左右对称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件和所述第二镶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托板的中垂线往左右两边错位分布,且所述第一镶件和所述第二镶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托板的中垂线呈左右对称分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件和所述第二镶件的数量分别有6个,每个所述第一镶件和所述第二镶件插入所述产品型腔的一端均设有8个镶件立柱。
CN202120750232.4U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 Active CN214726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0232.4U CN214726162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0232.4U CN214726162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26162U true CN214726162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02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50232.4U Active CN214726162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261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2660A (zh) * 2022-03-02 2022-08-23 上海飞尔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强脱模顶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2660A (zh) * 2022-03-02 2022-08-23 上海飞尔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强脱模顶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7744B (zh) 一种具有后模整段倒扣脱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CN114043675B (zh) 模具和卧式注塑机
CN214726162U (zh) 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
CN109414852B (zh) 底切处理机构、成型用模具及成型品
CN113290791A (zh) 一种两次分型脱模的多孔塑胶模具及其脱模方法
CN216400384U (zh) 一种注塑件加工用注塑模具
CN210679560U (zh) 一种改良高筋位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0911005U (zh) 一种组合式抽芯机构和组合式抽芯模具
CN210047017U (zh) 一种具有倒扣行位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20297721U (zh) 一种用于塑件制品内倒扣的脱模结构
CN216506549U (zh) 一种用于成型双色制品的注塑机用斜顶滑块装置
CN209812951U (zh) 一种加工复杂结构冰箱冷冻抽屉斗的注塑模具
CN217196457U (zh) 一种三板式冷流道卧式模具的顶出复位结构
CN209920457U (zh) 一种洗衣机滚筒模具脱模机构
CN214026903U (zh) 一种注塑用通用模具
CN217834599U (zh) 一种无顶出痕迹的多孔位塑胶零件加工机构
CN215791503U (zh) 一种顶出缩扣脱模注塑模具
CN220841235U (zh) 一种模具
CN209971368U (zh) 一种废粉仓模具
CN215283186U (zh) 一种筒件用脱模机构
CN215969920U (zh) 带延时顶出结构的精密塑胶模具
CN215969921U (zh) 一种脱模装置
CN214026899U (zh) 具有直顶脱模机构rfid内置式大型田字物流托盘模具
CN218111607U (zh) 一种滑块内斜顶二次脱模结构
CN213006371U (zh) 一种可摇摆式顶出产品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