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72718U - 极片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极片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72718U
CN214672718U CN202120163110.5U CN202120163110U CN214672718U CN 214672718 U CN214672718 U CN 214672718U CN 202120163110 U CN202120163110 U CN 202120163110U CN 214672718 U CN214672718 U CN 214672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axis guide
axis
guide rail
cam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631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锋
郑宇�
邹春红
叶炜
丁昭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libr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libr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libr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libr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631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72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72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72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一种极片搬运装置,包括安装基板、安装基板上设有Y轴导轨以及第一凸轮槽,Y轴导轨上设置有Y向移动滑块,Y向移动滑块适于沿Y轴导轨移动,还设有凸轮随动板,凸轮随动板上设有X轴导轨,沿凸轮随动板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凸轮槽,贯穿第二凸轮槽内设有随动轮柱,随动凸柱的一端为底端,另一端为顶端,随动轮柱的底端嵌入第一凸轮槽内,适于沿第一凸轮槽滑动,随动轮柱的顶端固定有X向移动机构,由于,Y向移动滑块沿Y轴导轨移动时,随动轮柱在第一凸轮槽内滑动带动X向移动机构在X轴导轨上移动,使得使用一个驱动装置便可完成该搬运装置在X,Y两个方向的移动,简化了装置的整体结构,减小了该装置的体积。

Description

极片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片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叠片电池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将制作成极片通过极片上料机械手抓取并进行搬运,并将极片搬运至叠片平台上,进行叠片,形成叠片电池。在对极片进行搬运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完成多个方向上的移动,例如,现有技术中的叠片机中的极片搬运在需要完成X,Y两个方向移动时,则至少需要采用两套电机+丝杠导轨的方式来驱动,才能完成两个方向的运动,然而,通过两组电机模组驱动完成两个方向的运动时,使得极片搬运机构整体结构复杂,体积偏大,影响叠片过程中的整体布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极片搬运装置,使得极片搬运机构的整体结构简化。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极片搬运装置,用于叠片机,包括:
安装基板;
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上的Y轴导轨以及第一凸轮槽;
Y向移动滑块,设在所述Y轴导轨上,所述Y向移动滑块适于沿所述Y轴导轨移动;
以及所述Y向移动滑块上设置的凸轮随动板,所述凸轮随动板上设有X轴导轨,沿所述凸轮随动板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凸轮槽,贯穿所述第二凸轮槽内设有随动轮柱;所述随动轮柱的一端为底端,另一端为顶端,所述随动轮柱的底端嵌入所述第一凸轮槽内,适于沿所述第一凸轮槽滑动,所述随动轮柱的顶端固定有X向移动机构,所述Y向移动滑块沿所述Y轴导轨移动时,所述随动轮柱在所述第一凸轮槽内滑动带动所述X向移动机构在所述X轴导轨上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轮槽的开口轨迹包括沿Y轴导轨方向的第一开口轨迹和沿X轴导轨方向的第二开口轨迹,所述第二开口轨迹在所述第一开口轨迹的端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轨迹与所述Y轴导轨平行,所述第二开口轨迹与所述第一开口轨迹形成夹角。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随动轮柱的顶端与所述X向移动机构螺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X轴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凸轮随动板的两侧边缘,所述X轴导轨与所述Y轴导轨相互垂直。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Y向移动滑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Y向移动滑块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底部,在所述Y轴导轨的外侧上具有Y轴驱动槽,所述Y轴驱动槽与所述Y轴导轨平行,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Y轴驱动槽与所述Y向移动滑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Y向移动滑块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X向移动机构上的吸盘搬运支架,所述吸盘搬运支架顶部设有Z轴移动机构,所述Z轴移动机构连接有极片吸盘,所述极片吸盘用于吸住极片,所述Z轴移动机构带动所述极片吸盘沿Z轴方向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Z轴移动机构为沿Z轴方向设置的Z向气缸;所述Z 向气缸上还固定有真空阀和真空检测装置,所述真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极片吸盘内部的真空度,所述真空阀用于配合所述真空检测装置,控制所述极片吸盘内部的真空度;所述X向移动机构与所述吸盘搬运支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用于消除所述凸轮随动板与所述第一凸轮槽之间的间隙。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极片搬运装置,包括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上设有Y 轴导轨以及第一凸轮槽,所述Y轴导轨上设置有Y向移动滑块,所述Y向移动滑块适于沿所述Y轴导轨移动,还设有凸轮随动板,所述凸轮随动板上设有X 轴导轨,沿所述凸轮随动板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凸轮槽,贯穿所述第二凸轮槽内设有随动轮柱,所述随动凸柱的一端为底端,另一端为顶端,所述随动轮柱的底端嵌入所述第一凸轮槽内,适于沿所述第一凸轮槽滑动,所述随动轮柱的顶端固定有X向移动机构,所述Y向移动滑块沿所述Y轴导轨移动时,所述随动轮柱在所述第一凸轮槽内滑动带动所述X向移动机构在所述X轴导轨上移动由于设有该第一凸轮槽,使得该极片搬运装置中Y向移动滑块运动时就会带动所述X向移动机构在X轴导轨上移动,使得使用一个驱动装置便可完成该搬运装置在X,Y两个方向的移动,简化了装置的整体结构,减小了该装置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搬运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搬运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搬运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经研究发现,现有的极片搬运装置在完成X,Y两个方向移动时至少需要两个驱动装置,使得搬运机构的整体结构复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基板上设有Y轴导轨以及第一凸轮槽,Y 轴导轨上设置有Y向移动滑块,Y向移动滑块适于沿Y轴导轨移动,还设有凸轮随动板,凸轮随动板上设有X轴导轨,沿凸轮随动板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凸轮槽,贯穿第二凸轮槽内设有随动轮柱,随动轮柱的一端为底端,另一端为顶端,随动轮柱的底端嵌入第一凸轮槽内,适于沿第一凸轮槽滑动,随动轮柱的顶端固定有X向移动机构,Y向移动滑块沿Y轴导轨移动时,随动轮柱在第一凸轮槽内滑动带动X向移动机构在X轴导轨上移动。由于设有该第一凸轮槽,使得该极片搬运装置中Y向移动滑块运动时就会带动X向移动机构在X轴导轨上移动,使得使用一个驱动装置便可完成该搬运装置在X,Y两个方向的移动,简化了装置的整体结构,减小了该装置的体积。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极片搬运装置,所述极片搬运装置用于叠片机,用于完成叠片机在叠片过程中极片的搬运,例如将阴极片或者阳极片搬运至叠片机中的叠片平台上进行叠片,所述极片搬运装置包括安装基板 100、Y轴导轨200、第一凸轮槽110以及所述Y轴导轨200上设置的Y向移动滑块210。
所述Y轴导轨200和所述第一凸轮槽110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10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Y轴导轨200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100的上表面上,具有左右两条导轨,所述第一凸轮槽110位于所述Y轴导轨200之间的安装基板 100内部。
所述Y向移动滑块210设在所述Y轴导轨200上,适于沿所述Y轴导轨200 来回滑动移动。
所述Y向移动滑块210上还设有凸轮随动板300,所述凸轮随动板300上设有X轴导轨400,沿所述凸轮随动板300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凸轮槽310,贯穿所述第二凸轮槽310内设有随动轮柱301,所述随动凸柱301的一端为底端,另一端为顶端,所述随动轮柱301的底端嵌入所述第一凸轮槽110内,适于沿所述第一凸轮槽110滑动,所述随动轮柱301的顶端固定有X向移动机构410,所述Y向移动滑块210沿所述Y轴导轨200移动时,所述随动轮柱301在所述第一凸轮槽110内滑动,带动所述X向移动机构410在所述X轴导轨400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对称设有两条所述Y轴导轨200,每侧所述Y轴导轨200上具有两块所述Y向移动滑块210,所述凸轮随动板300为方形,所述Y向移动滑块210分别与所述凸轮随动板300的四个角固定连接,使得所述Y向移动滑块210滑动时,带动所述凸轮随动板300移动。
所述第一凸轮槽110包括所述Y轴导轨200的方向相同,所述随动轮柱301 与所述凸轮随动板300组成一个可以沿所述第一凸轮槽110自由滑动的随动器,当随动轮柱301在被所述第一凸轮槽110限制的轨道内移动时,与所述随动轮柱301的顶端固定的所述X向移动机构410也随之运动,并带动所述X向移动机构410沿X轴导轨400移动,因此,本实施例中,只需要驱动所述Y向移动滑块210沿所述Y轴导轨200运动,当所述随动轮柱301的方向改变,包括X 轴导轨400的运动轨迹时,所述随动轮柱301带动所述X向移动机构410沿所述X轴导轨400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轮槽110的开口轨迹包括沿Y轴导轨200方向的第一开口轨迹111和沿X轴导轨400方向的第二开口轨迹112,所述第二开口轨迹112在所述第一开口轨迹111的端部,且所述第二开口轨迹112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轨迹111之间具有夹角,当所述随动轮柱301在所述第二开口轨迹112内移动时,所述X向移动机构410沿所述X轴导轨400移动,控制所述夹角的角度,可以控制所述X向移动机构410沿所述X轴导轨400移动时所需的时间。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轨迹112与所述第一开口的轨迹111之间的夹角为45摄氏度。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凸轮槽110的两侧设置所述Y轴导轨200,所述第一开口的轨迹111位于其中一侧的Y轴导轨200,所述第一开口轨迹111与所述Y轴导轨200平行,所述第二开口轨迹112的起点至所述第二开口轨迹112 终点的垂直距离为所述X向移动机构410沿所述X轴导轨400的移动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随动轮柱301的顶端与所述X向移动机构410螺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随动轮柱301的顶端与所述X向移动机构410可以焊接。
本实施例中,具有两条所述X轴导轨400,分别设置在所述凸轮随动板300 的两侧边缘,所述X轴导轨400与所述Y轴导轨200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机构220,所述驱动机构220与所述Y向移动滑块连接210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Y向移动滑块210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220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100的底部,在所述Y 轴导轨200的外侧上具有Y轴驱动槽120,所述Y轴驱动槽120与所述Y轴导轨200平行设置,所述Y轴驱动槽120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100厚度方向上,所述驱动机构220通过所述Y轴驱动槽120与所述Y向移动滑块210连接,用于驱动所述Y向移动滑块210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220与所述Y向移动滑块210通过连接件221 连接,所述连接件221穿过所述Y轴驱动槽120,一端连接Y向移动滑块210,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20,所述驱动机构220带动所述连接件221沿所述Y 轴驱动槽120移动,从而带动所述Y向移动滑块210移动,从而进一步使得随动轮柱301带动所述X向移动机构410移动,即,仅需一个驱动机构220可以完成Y向和X向上的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220为电机。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X向移动机构410上的吸盘搬运支架500,所述吸盘搬运支架500顶部设有Z轴移动机构510,所述Z轴移动机构510连接有极片吸盘501,所述极片吸盘501用于吸住极片,使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吸住极片可以避免夹取极片过程中对极片造成的损伤,提高叠片良率。所述Z轴移动机构510可以带动所述极片吸盘501沿Z轴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得该装置完成极片Z轴方向上的搬运。
本实施例中,所述X向移动机构410与所述吸盘搬运支架500之间通过弹簧320连接,可以消除所述凸轮随动板300与所述第一凸轮槽110之间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所述Z轴移动机构510为沿Z轴方向设置的Z向气缸,所述极片吸盘501的形状可以设置的与极片形状相同,在其上开有真空口。所述Z 向气缸上还固定有真空阀和真空检测装置,所述真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极片吸盘内部的真空度,使得所述极片吸盘501适于吸取极片,保障搬运中的夹取极片的能力,完成真空吸盘升降动作。所述真空阀用于配合所述真空检测装置,控制所述极片吸盘内部的真空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随动轮柱301在第一凸轮槽310内滑动带动X向移动机构410在X轴导轨400上移动,使得使用一个驱动装置便可完成该搬运装置在X, Y两个方向的移动,简化了装置的整体结构,减小了该装置的体积。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极片搬运装置,用于叠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基板;
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上的Y轴导轨以及第一凸轮槽;
Y向移动滑块,设在所述Y轴导轨上,所述Y向移动滑块适于沿所述Y轴导轨移动;
以及所述Y向移动滑块上设置的凸轮随动板,所述凸轮随动板上设有X轴导轨,沿所述凸轮随动板厚度方向上具有第二凸轮槽,贯穿所述第二凸轮槽内设有随动轮柱;所述随动轮柱的一端为底端,另一端为顶端,所述随动轮柱的底端嵌入所述第一凸轮槽内,适于沿所述第一凸轮槽滑动,所述随动轮柱的顶端固定有X向移动机构,所述Y向移动滑块沿所述Y轴导轨移动时,所述随动轮柱在所述第一凸轮槽内滑动带动所述X向移动机构在所述X轴导轨上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槽的开口轨迹包括沿Y轴导轨方向的第一开口轨迹和沿X轴导轨方向的第二开口轨迹,所述第二开口轨迹在所述第一开口轨迹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轨迹与所述Y轴导轨平行,所述第二开口轨迹与所述第一开口轨迹形成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轮柱的顶端与所述X向移动机构螺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凸轮随动板的两侧边缘,所述X轴导轨与所述Y轴导轨相互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Y向移动滑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Y向移动滑块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基板底部,在所述Y轴导轨的外侧上具有Y轴驱动槽,所述Y轴驱动槽与所述Y轴导轨平行,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Y轴驱动槽与所述Y向移动滑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Y向移动滑块移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X向移动机构上的吸盘搬运支架,所述吸盘搬运支架顶部设有Z轴移动机构,所述Z轴移动机构连接有极片吸盘,所述极片吸盘用于吸住极片,所述Z轴移动机构带动所述极片吸盘沿Z轴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片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移动机构为沿Z轴方向设置的Z向气缸;所述Z向气缸上还固定有真空阀和真空检测装置,所述真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极片吸盘内部的真空度,所述真空阀用于配合所述真空检测装置,控制所述极片吸盘内部的真空度;所述X向移动机构与所述吸盘搬运支架之间通过弹簧连接,用于消除所述凸轮随动板与所述第一凸轮槽之间的间隙。
CN202120163110.5U 2021-01-21 2021-01-21 极片搬运装置 Active CN214672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63110.5U CN214672718U (zh) 2021-01-21 2021-01-21 极片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63110.5U CN214672718U (zh) 2021-01-21 2021-01-21 极片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72718U true CN214672718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517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63110.5U Active CN214672718U (zh) 2021-01-21 2021-01-21 极片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72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9433B (zh) 一种满料托盘输送定位机构
CN112768744B (zh) 电池制造设备
CN115971601A (zh) 一种锂电池与电路板的智能焊接设备
CN113320992A (zh) 双通道拆叠垛机及拆叠垛方法
CN214672718U (zh) 极片搬运装置
KR101968906B1 (ko) 이차전지용 리드탭 모서리 가공장치
CN210908818U (zh) 翻转式带保压的笔记本组装设备
CN217806966U (zh) 一种电芯步进搬运装置
CN109994573B (zh) 电池片规整叠片装置
CN216462951U (zh) 双轨道式板状工件自动机加工设备
CN204172032U (zh) 机械手上下吸料装置
CN110626722A (zh) 一种自动定位运输装置
CN216633009U (zh) 一种自动进料装置及激光焊接设备
CN113682811B (zh) 极片搬运装置及叠片设备
CN210272406U (zh) 太阳能电池串排版设备
TW201914935A (zh) 取放裝置
CN209357848U (zh) 一种基于ccd的电芯二次定位机
CN211457591U (zh) 多工位高效线路板熔合机
CN209896201U (zh) 一种极片上料模组及叠片机
CN210928495U (zh) 用于柔性电路板自动组装线的自动贴合机
CN210084456U (zh) 一种叠合镜板用分层搬离装置
CN110788615A (zh) 组装设备
CN110581199A (zh) 太阳能电池串排版设备及方法
CN220549706U (zh) 取料机构及搬运设备
CN217263241U (zh) 磁性件组合摆放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