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36432U - 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636432U CN214636432U CN202121063842.3U CN202121063842U CN214636432U CN 214636432 U CN214636432 U CN 214636432U CN 202121063842 U CN202121063842 U CN 202121063842U CN 214636432 U CN214636432 U CN 2146364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ttle
- cover
- release agent
- kettle cover
- supporting colum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包括一放置台,在所述放置台的中心处固定放置有釜体,所述釜体的顶端开口处活动设置有两块相同形状的釜盖,所述放置台上还设置有一L形支撑柱,在L形支撑柱上设置有穿过釜盖并延伸至釜体内部的搅拌机构。该反应釜能够通过活动连接的釜盖,便于对釜体内部进行清理,同时在使用时能够保证密封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作为常用的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在反应釜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釜体内的材料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实现反应彻底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反应釜,为了提高密封性,防止反应的过程中有害气体排出,通常是将釜体和釜盖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在排出物料时,内部的物料容易沾附在釜体内壁上,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该反应釜采用活动连接的釜体和釜盖连接形式,可便于在排出物料之后打开釜盖对釜体内壁进行清理,同时两个相同形状的釜盖在合上时能够保证一定的密封性,防止有害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包括一放置台,在所述放置台的中心处固定放置有釜体,所述釜体的顶端开口处活动设置有两块相同形状的釜盖,所述放置台上还设置有一L形支撑柱,在L形支撑柱上设置有穿过釜盖并延伸至釜体内部的搅拌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釜体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穿过放置台,所述釜体的顶部向下延伸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放置有加热丝。
进一步的,所述釜盖为半圆板形状,其包括盖体;
连接孔A,竖直开设在盖体的直线端一端部上并通过一销轴穿过该孔与釜体顶部保持转动连接;
连接部,设置在盖体的直线端另一端部上并向外延伸;
连接孔B,开设在连接部上用于与另一釜盖保持连接;
插入孔,为一半圆孔并开设在盖体的直线端中心处用于搅拌机构穿过;以及
凸起,向下延伸开设在盖体的外圆上。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釜盖通过螺栓及螺母穿过对应的连接孔B保持连接,任意一所述釜盖上设置有进料斗,另一釜盖上设置有出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传动装置,设置在L形支撑柱的顶部上;
驱动电机,设置在L形支撑柱的顶部并与传动装置连通;
搅拌轴,一端连接在传动装置上,另一端穿过L形支撑柱和釜盖延伸至釜体内部;以及
搅拌叶片,设置在釜体内部的搅拌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上与釜盖对应的位置上还安装有轴承。
以便于釜盖合上时能够与轴承外圈连接,防止釜盖与搅拌轴直接接触产生磨损。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合理的设计釜体开设的容纳槽可用于放置加热管或者加热丝,便于对釜体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进而便于发生反应。
通过合理的设计釜盖的形状以及安装形式便于对釜盖进行打开和合上,便于对内部进行清理。
通过合理的设计釜盖外圆上设置的凸起不仅能够保证两个釜盖合上时处于釜体顶部正上端,同时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开釜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任意一釜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置台;2、釜体;3、L形支撑柱;4、釜盖;401、盖体;402、连接孔A ;403、连接部;404、连接孔B;405、插入孔;406、凸起;5、进料斗;6、出气孔;7、传动装置;8、驱动电机;9、螺栓及螺母;10、出料管;11、搅拌轴;12、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包括一放置台1,在所述放置台1的中心处固定放置有釜体2,所述釜体2的顶端开口处活动设置有两块相同形状的釜盖4,所述放置台1上还设置有一L形支撑柱3,在L形支撑柱3上设置有穿过釜盖4并延伸至釜体2内部的搅拌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釜体2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穿过放置台1,所述釜体2的顶部向下延伸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放置有加热丝。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釜盖4为半圆板形状,其包括盖体401;
连接孔A402,竖直开设在盖体401的直线端一端部上并通过一销轴穿过该孔与釜体2顶部保持转动连接;
连接部403,设置在盖体401的直线端另一端部上并向外延伸;
连接孔B404,开设在连接部403上用于与另一釜盖4保持连接;
插入孔405,为一半圆孔并开设在盖体401的直线端中心处用于搅拌机构穿过;以及
凸起406,向下延伸开设在盖体401的外圆上。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釜盖4通过螺栓及螺母9穿过对应的连接孔B404保持连接,任意一所述釜盖4上设置有进料斗5,另一釜盖4上设置有出气孔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传动装置7,设置在L形支撑柱3的顶部上;
驱动电机8,设置在L形支撑柱3的顶部并与传动装置7连通;
搅拌轴11,一端连接在传动装置7上,另一端穿过L形支撑柱3和釜盖4延伸至釜体2内部;以及
搅拌叶片12,设置在釜体2内部的搅拌轴1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11上与釜盖4对应的位置上还安装有轴承。
在使用时,先将釜盖4打开,并将大块物料放入釜体2内部,然后合上釜盖4并通过螺栓及螺母9将其固定(可在釜盖4连接处以及釜盖4的凸起406内侧上增加密封件以提高密封效果),最后将其余物料以及水从进料斗5投入至釜体2内部,同时启动加热丝或者加热管以及搅拌机构对釜体2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和搅拌,以便于发生反应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放置台(1),在所述放置台(1)的中心处固定放置有釜体(2),所述釜体(2)的顶端开口处活动设置有两块相同形状的釜盖(4),所述放置台(1)上还设置有一L形支撑柱(3),在L形支撑柱(3)上设置有穿过釜盖(4)并延伸至釜体(2)内部的搅拌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2)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穿过放置台(1),所述釜体(2)的顶部向下延伸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放置有加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4)为半圆板形状,其包括盖体(401);
连接孔A(402),竖直开设在盖体(401)的直线端一端部上并通过一销轴穿过该孔与釜体(2)顶部保持转动连接;
连接部(403),设置在盖体(401)的直线端另一端部上并向外延伸;
连接孔B(404),开设在连接部(403)上用于与另一釜盖(4)保持连接;
插入孔(405),为一半圆孔并开设在盖体(401)的直线端中心处用于搅拌机构穿过;以及
凸起(406),向下延伸开设在盖体(401)的外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釜盖(4)通过螺栓及螺母(9)穿过对应的连接孔B(404)保持连接,任意一所述釜盖(4)上设置有进料斗(5),另一釜盖(4)上设置有出气孔(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传动装置(7),设置在L形支撑柱(3)的顶部上;
驱动电机(8),设置在L形支撑柱(3)的顶部并与传动装置(7)连通;
搅拌轴(11),一端连接在传动装置(7)上,另一端穿过L形支撑柱(3)和釜盖(4)延伸至釜体(2)内部;以及
搅拌叶片(12),设置在釜体(2)内部的搅拌轴(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1)上与釜盖(4)对应的位置上还安装有轴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63842.3U CN214636432U (zh) | 2021-05-18 | 2021-05-18 | 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063842.3U CN214636432U (zh) | 2021-05-18 | 2021-05-18 | 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636432U true CN214636432U (zh) | 2021-11-09 |
Family
ID=78485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063842.3U Active CN214636432U (zh) | 2021-05-18 | 2021-05-18 | 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636432U (zh) |
-
2021
- 2021-05-18 CN CN202121063842.3U patent/CN2146364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636432U (zh) | 一种中试脱模剂反应釜 | |
CN201424470Y (zh) | 酶解罐 | |
CN210303393U (zh) | 一种石墨烯的生产设备 | |
CN107626264A (zh) | 一种反应精确的反应釜 | |
CN211586201U (zh) | 一种化工搅拌器 | |
CN210332694U (zh) | 一种有利于提高反应效率的反应釜 | |
CN210729455U (zh) | 一种密封式反应釜 | |
CN207655099U (zh) | 一种反应精确的反应釜 | |
CN208649171U (zh) | 一种连续釜式反应生产3,4二氯苯胺的装置 | |
CN216879239U (zh) | 一种甜蜜素反应釜上料结构 | |
CN207533170U (zh) | 一种产品批次质量高的螯合剂生产装置 | |
CN210362006U (zh) | 一种改性塑料粒子加工装置 | |
CN207887158U (zh) | 一种新型反应釜 | |
CN219964821U (zh) | 反应釜固体自动投料器 | |
CN215234216U (zh) | 一种高效聚合反应釜 | |
CN218077882U (zh) | 一种电镀化学品制备用反应釜 | |
CN213791572U (zh) | 一种可自清洁的聚丙烯生产搅拌反应釜 | |
CN207371494U (zh) | 一种可充分搅拌的真空反应罐 | |
CN218107670U (zh) | 一种pp无缝缠绕搅拌反应釜 | |
CN205684013U (zh) | 一种聚合反应釜 | |
CN213222138U (zh) | 一种具有防堵料功能的环保胶黏剂反应釜 | |
CN206355964U (zh) | 一种用于工业规模生产纳米材料的反应釜 | |
CN219964863U (zh) | 一种高分子材料生产用反应釜 | |
CN221192040U (zh) | 一种生物有机肥混均发酵装置 | |
CN216473421U (zh) | 一种锌焙砂制取氧化锌的加热反应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641400 No. 1276, Jianxin Avenue South Road, Jianyang City,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Jianyang Tianfu Demolding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641400 No. 1276, Jianxin Avenue South Road, Jianyang City,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Jianyang Tianfu demoulding material factory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