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94168U -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94168U
CN214594168U CN202021995764.6U CN202021995764U CN214594168U CN 214594168 U CN214594168 U CN 214594168U CN 202021995764 U CN202021995764 U CN 202021995764U CN 214594168 U CN214594168 U CN 214594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buffer structure
porous
atomizer
capill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57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桂林
龚博学
陈周伟
李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57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94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94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94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器包括储液仓,用于储存液体;安装座,包括具有毛细作用力的漏液缓冲结构;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元件;多孔基体与储液仓流体相通,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来自储液仓的液体;发热元件加热雾化多孔基体的液体;其中,雾化芯位于储液仓与漏液缓冲结构之间;漏液缓冲结构与多孔基体抵接,用于接收多孔基体溢出的液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中,漏液缓冲结构能够收集储液仓漏出液体,避免漏液从雾化器的进气口漏出;设置的漏液缓冲结构和雾化芯能够通过毛细作用将漏液缓冲结构中存储的漏液回流至雾化芯上,实现漏液的有效利用,多次循环可以进一步避免雾化器漏液,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将烟油等雾化液雾化的装置,其广泛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和医疗等领域。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中的雾化器在存储烟油后,由于烟弹在温度变化的过程中,储液仓内存在气泡,气泡的热胀冷缩会使储液仓内烟油被挤出,使烟油从雾化器底部的进气道漏出,影响雾化器的整个体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雾化器漏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储液仓,用于储存液体;安装座,包括具有毛细作用力的漏液缓冲结构;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元件;多孔基体与储液仓流体相通,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来自储液仓的液体;发热元件加热雾化多孔基体的液体;其中,雾化芯位于储液仓与漏液缓冲结构之间;漏液缓冲结构与多孔基体抵接,用于接收多孔基体溢出的液体。
其中,多孔基体的毛细作用力大于漏液缓冲结构的毛细作用力,当发热元件加热雾化多孔基体的液体时,漏液缓冲结构接收的液体回流到多孔基体并被加热雾化。
其中,安装座具有雾化腔,雾化芯收容在雾化腔,漏液缓冲结构连接到雾化腔的底部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雾化腔底部的积液。
其中,安装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上座体开设有下液孔,储液仓的液体通过下液孔流到多孔基体,下座体上设置有漏液缓冲结构,多孔基体包括吸液面和雾化面,吸液面与下液孔相连,发热元件设置在雾化面,多孔基体的吸液面和雾化面以外的表面与漏液缓冲结构接触。
其中,漏液缓冲结构包括第一毛细槽,第一毛细槽的一端与多孔基体接触,另一端延伸至雾化腔的底部。
其中,漏液缓冲结构还包括设置于雾化腔的底部的第二毛细槽,第二毛细槽与第一毛细槽连通。
其中,漏液缓冲结构包括毛细孔,毛细孔的一端与多孔基体接触,另一端延伸至雾化腔的底部。
其中,漏液缓冲结构还包括设置于雾化腔的底部的第二毛细槽,第二毛细槽与毛细孔连通。
其中,漏液缓冲结构的材料为多孔材料。
其中,多孔材料为硬质多孔材料,漏液缓冲结构用于支撑雾化芯。
其中,漏液缓冲结构U型结构。
其中,多孔材料为软质多孔材料,漏液缓冲结构通过支撑部支撑,以使漏液缓冲结构的一端与多孔基体接触,另一端延伸至雾化腔的底部。
其中,多孔基体包括传油部和一体成型于传油部一侧的凸起部,漏液缓冲结构与传油部边缘设置且与凸起部间隔设置。
其中,多孔基体为多孔陶瓷、多孔金属中的任意一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储液仓、安装座、雾化芯和电源组件;储液仓,用于储存液体;安装座,包括具有毛细作用力的漏液缓冲结构;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元件;多孔基体与储液仓流体相通,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来自储液仓的液体;发热元件加热雾化多孔基体的液体;电源组件;电源组件用于为雾化芯提供电源;其中,雾化芯位于储液仓与漏液缓冲结构之间;漏液缓冲结构与多孔基体抵接,用于接收多孔基体溢出的液体。
其中,多孔基体的毛细作用力大于漏液缓冲结构的毛细作用力,当发热元件加热雾化多孔基体的液体时,漏液缓冲结构接收的液体回流到多孔基体并被加热雾化。
其中,安装座具有雾化腔,雾化芯收容在雾化腔,漏液缓冲结构连接到雾化腔的底部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雾化腔底部的积液。
其中,安装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上座体开设有下液孔,储液仓的液体通过下液孔流到多孔基体,下座体上设置有漏液缓冲结构,多孔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吸液面和雾化面,吸液面与下液孔相连,发热元件设置在雾化面,多孔基体的吸液面和雾化面以外的表面与漏液缓冲结构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提供的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器包括储液仓,用于储存液体;安装座,包括具有毛细作用力的漏液缓冲结构;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元件;多孔基体与储液仓流体相通,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来自储液仓的液体;发热元件加热雾化多孔基体的液体;其中,雾化芯位于储液仓与漏液缓冲结构之间;漏液缓冲结构与多孔基体抵接,用于接收多孔基体溢出的液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中,漏液缓冲结构能够收集储液仓漏出液体,避免漏液从雾化器的进气口漏出;设置的漏液缓冲结构和雾化芯能够通过毛细作用将漏液缓冲结构中存储的漏液回流至雾化芯上,实现漏液的有效利用,多次循环可以进一步避免雾化器漏液,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在升温过程中的现象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在降温过程中的现象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是图2中A处的放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雾化器10和主机20。雾化器10和主机20可拆卸连接。其中,雾化器10具体包括储液仓4、安装座1和雾化芯2。主机20内设置有电源组件,雾化器10插接在主机20的一端端口,并与主机20内的电源组件连接,以通过电源组件给雾化器10中的雾化芯2供电。当雾化器10需要更换时,可以将雾化器10拆卸并在主机20上安装新的雾化器10,实现主机20的重复使用。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储液仓4、安装座1和雾化芯2和电源组件。其中,储液仓4、安装座1、雾化芯2和电源组件一体设置,不可拆卸连接。
当然,该电子雾化装置100还包括现有电子雾化装置100中的其它部件,比如,咪头、支架等,这些部件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具体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雾化器10包括储液仓4、安装座1和雾化芯2。其中,储液仓4用于储存液体;在本实施例中该液体为烟油。安装座1包括具有毛细作用力的漏液缓冲结构122。雾化芯2包括多孔基体21和发热元件22;多孔基体21与储液仓4流体相通,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来自储液仓4的液体,发热元件22加热雾化多孔基体21的液体。其中,雾化芯2位于储液仓4与漏液缓冲结构122之间;漏液缓冲结构122与多孔基体21抵接,用于接收和存储多孔基体21溢出的液体。
雾化器10还包括密封件3,密封件3设置于安装座1与雾化芯2之间。其中,密封件3可以为密封圈。多孔基体21为多孔陶瓷、多孔金属中的任意一种。
多孔基体21与储液仓4中存储的液体相通,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来自储液仓4的液体;发热元件22用于加热雾化多孔基体21的液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孔基体21包括传油部211和一体成型于传油部211一侧的凸起部212,漏液缓冲结构122与传油部211设有凸起部212的一侧表面周缘接触。凸起部212远离传油部211的表面为雾化面214,传油部211与烟油接触的表面均为吸液面213,漏液缓冲结构122与传油部211设有凸起部212的一侧表面边沿部分接触,即,漏液缓冲结构122与传油部211边缘接触设置而与凸起部212间隔设置,这样可以避免雾化面214的发热元件22的高温损坏漏液缓冲结构122。雾化面214设有发热元件22,具体地,发热元件22可以为发热膜,也可以为发热线路。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发热元件22与电极电连接,电极一端穿出基座121与电源组件连接。具体地,传油部211和凸起部212一体成型,且传油部211和凸起部212均为多孔材料。例如传油部211和凸起部212的材料可以为多孔陶瓷、多孔金属,但不限于这两种材料,只要能通过毛细作用将储液仓4中的烟油传输到发热元件22进行雾化即可。其中,传油部211仅覆盖部分漏液缓冲结构122。其中,多孔基体21的毛细作用力大于漏液缓冲结构122的毛细作用力,当发热元件22加热雾化多孔基体21的液体时,漏液缓冲结构122接收的液体可以回流到多孔基体21并被加热雾化。
安装座1具有雾化腔125,雾化芯2收容在雾化腔125,漏液缓冲结构122连接到雾化腔125的底部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雾化腔125底部的积液。安装座1包括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下座体12包括基座121,上座体11开设有下液孔111,储液仓4的液体通过下液孔111流到多孔基体21,下座体12上设置有漏液缓冲结构122,多孔基体21包括吸液面213和雾化面214,吸液面213与下液孔111相连,发热元件22设置在雾化面214,多孔基体21与漏液缓冲结构122接触。
其中,当储液仓4压力增大,储液仓4的压力大于雾化腔125的压力,储液仓4与雾化腔125之间的压差挤压储液仓4的液体至多孔基体21,致使多孔基体21溢出多余液体,漏液缓冲结构122接收并锁住溢流出的多余液体;当储液仓4压力减少,储液仓4的压力小于雾化腔125的压力,储液仓4与雾化腔125之间的压差使漏液缓冲结构122中的液体通过毛细作用回流至与其接触的多孔基体21,多孔基体21将其中的液体回流至储液仓4。
在本实施例中,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一体制成,也可以在上座体11上设置卡槽112,下座体12的外侧壁上设有卡件124,用于与上座体11上的卡槽112卡接,使下座体12与上座体11固定连接。
漏液缓冲结构122的材料为多孔材料,该多孔材料可以为硬质多孔材料,也可以为软质多孔材料。
当漏液缓冲结构122的材料为硬质多孔材料。为了节省空间,该漏液缓冲结构122可以同时用于支撑雾化芯2。该硬质多孔材料为多孔陶瓷、多孔金属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为其它具有支撑能力和吸液能力的材料。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漏液缓冲结构12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子漏液缓冲件1221,子漏液缓冲件1221的材料为硬质多孔材料,例如可以为多孔陶瓷、多孔金属等具有支撑能力和吸液能力的材料,因此可以用作支撑雾化芯2的支撑件。可以理解,如果雾化芯2通过其它部件固定,子漏液缓冲件1221可以不用于支撑雾化芯2。在储液仓4压力大于雾化腔125的压力时,子漏液缓冲件1221可以收集从多孔基体21漏出的烟油;储液仓4压力小于雾化腔125的压力时,可以使子漏液缓冲件1221中存储的烟油回流至与其接触的多孔基体21,进而实现对漏油的有效利用,使漏液缓冲结构122能够实现多次循环收集和回流烟油。其中,制成漏液缓冲结构122的多孔材料的吸液能力小于制成传油部211的多孔材料的吸液能力。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漏液缓冲结构122为U形且材料为硬质多孔材料。具体地,漏液缓冲结构122包括子漏液缓冲件1221以及连接子漏液缓冲件1221远离多孔基体21端部的连接部1222。子漏液缓冲件1221和连接部1222的材料为多孔材料,例如可以为多孔陶瓷、多孔金属等具有支撑能力和吸液能力的材料。连接部1222上设置有与基座121上设置的进气孔126相匹配的孔道。连接部1222用于吸收漏液缓冲结构122与雾化芯2形成的雾化腔125中雾化烟油冷凝后的冷凝烟油,避免冷凝烟油通过进气孔126漏出。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座体12上设有本体123,该本体123包括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第一子本体1231与第二子本体1232间隔且对称设置。第一子本体1231与第二子本体1232可以平行且垂直设置于基座121。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子本体1231与第二子本体1232可以倾斜且对称设置于基座121上,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远离基座121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连接基座121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的材料为致密陶瓷、致密金属或玻璃材料,也可以为其它具有支撑能力且不具有吸液能力的材料。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漏液缓冲结构122设置于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远离基座121的端部,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远离基座121的端部通过漏液缓冲结构122与传油部211连接。其中,漏液缓冲结构122可以为具有支撑能力和吸液能力的多孔材料。例如漏液缓冲结构122的材料可以为多孔陶瓷、多孔金属等具有支撑能力和吸液能力的材料,漏液缓冲结构122可以将传油部211漏出的烟油收集在漏液缓冲结构122中,也可以使漏液缓冲结构122中存储的烟油回流至与漏液缓冲结构122接触的传油部211,进而实现对存储烟油的有效利用,实现多次循环收集和回流烟油。漏液缓冲结构122的材料也可以为棉、纤维、吸液树脂等具有吸液能力且不具有支撑能力的材料。其中,制成漏液缓冲结构122的多孔材料的吸液能力小于制成传油部211的多孔材料的吸液能力。
漏液缓冲结构122的材料为软质多孔材料,该漏液缓冲结构122通过支撑部支撑,使漏液缓冲结构122的一端与多孔基体21接触,另一端延伸至雾化腔125的底部。该软质多孔材料为棉、纤维、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为其它具有吸液能力且不具有支撑能力的材料。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的俯视图。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漏液缓冲结构122的材料为软质多孔材料。防漏吸液件1227通过支撑部127支撑,使漏液缓冲结构122的一端与多孔基体21接触,另一端延伸至雾化腔125的底部。支撑部127包括第一子支撑件1271和第二子支撑件1272。第一子支撑件1271和第二子支撑件1272上设置有导流通道1233,导流通道1233中设有漏液缓冲结构122,漏液缓冲结构122一端与多孔基体21中的传油部211接触,另一端延伸至下座体12的基座121。导流通道1233可以为凹槽结构,导流通道1233的凹槽尺寸大于第一毛细槽1223的尺寸。导流通道1233一端开口设置于第一子支撑件1271和第二子支撑件1272的内侧壁上,另一端开口处于远离基座121的第一子支撑件1271和第二子支撑件1272的端面上,导流通道1233内填充的漏液缓冲结构122与传油部211接触。第一子支撑件1271和第二子支撑件1272上远离基座121的表面设置的凹槽横截面尺寸不小于传油部211与第一子支撑件1271和第二子支撑件1272的接触尺寸。具体的,导流通道1233在第一子支撑件1271和第二子支撑件1272端面处在第一子支撑件1271和第二子支撑件1272连线方向的开口宽度不小于第一子支撑件1271和第二子支撑件1272与传油部211在第一子支撑件1271和第二子支撑件1272连线方向上的接触宽度。漏液缓冲结构122设置于导流通道1233中,且从导流通道1233的端部延伸出,漏液缓冲结构122的一端与传油部21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子支撑件1271和第二子支撑件1272之间,也可以延伸至基座121的表面,可以收集雾化烟油的冷凝液,避免雾化烟油在冷却液化后从基座121上设置的进气孔126漏出,影响用户的体验感。在储液仓4压力减小时,漏液缓冲结构122还可以将收集的烟液通过毛细作用回流至与其接触的传油部211,进而实现对漏液的有效利用,使漏液缓冲结构122能够循环多次收集和回流烟油。其中,漏液缓冲结构122的吸液能力小于传油部211的吸液能力。具体地,制成漏液缓冲结构122的多孔材料的吸液能力小于制成传油部211多孔材料的吸液能力。其中,漏液缓冲结构122可以为棉、纤维、吸液树脂等吸液材料。
当温度升高时,储液仓4烟油中的气泡体积会膨胀,使储液仓4的压力增大,进而使雾化芯2中的烟油从雾化芯2中传油部211的端部漏出,传油部211漏出的烟油能够流至与传油部211连接的漏液缓冲结构122,漏液缓冲结构122用于收集漏出的烟油,烟油可以沿着漏液缓冲结构122的延伸方向渗透,避免烟油从进气孔126漏出。当温度降低时,雾化腔125中的雾化烟油会冷却形成烟油,流至基座121上,通过延伸至基座121表面的漏液缓冲结构122收集烟油。同时,储液仓4烟油中的气泡体积会缩小,使储液仓4的压力减小,进而由于储液仓4内外存在压差,漏液缓冲结构122中收集存储的烟油通过毛细作用沿着漏液缓冲结构122靠近传油部211的方向流至与漏液缓冲结构122连接的传油部211,实现对收集的烟油的有效利用。
请参阅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漏液缓冲结构122包括本体123以及设置于本体123上的第一毛细槽1223,第一毛细槽1223可以设置于本体123的任意侧表面,开口可以朝向任意方向,只要能够吸收和存储漏液均可。优选地,第一毛细槽1223的开口朝向雾化腔125。该本体123设置于基座121靠近上座体11的表面,且与基座121固定连接,本体123可以与基座121表面垂直设置且一体成型。本体123远离基座121的一端与传油部211接触,使得第一毛细槽1223在本体123上沿着远离雾化腔125底部或基座121的方向延伸且与传油部211接触,另一端沿靠近雾化腔125的底部或基座121的方向延伸。第一毛细槽1223用于存储从传油部211漏出的漏液并将漏液回流至储液仓4,进而避免漏液且能够有效利用存储的漏液。
其中,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靠近雾化腔125的侧壁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毛细槽1223,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毛细槽1223组成漏液缓冲结构122。具体地,第一毛细槽1223的横截面可以为U形,也可以为V形、半圆形、半椭圆形、匚形,其横截面的形状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便于引流和收集的形状均可。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毛细槽1223的尺寸不小于第一毛细槽1223与雾化芯2的接触尺寸。其中,该尺寸为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方向的宽度。
雾化腔125的底部为基座121连有漏液缓冲结构122的表面。基座121连接有漏液缓冲结构122的表面设有第二毛细槽1224,第二毛细槽1224设置于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之间的基座121表面上,且与第一毛细槽1223连通。第一毛细槽1223和第二毛细槽1224形成L型结构的毛细槽。具体地,第二毛细槽1224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一毛细槽1223结构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毛细槽1224的个数可以为一个,即一个第二毛细槽1224与第一子本体1231或第二子本体1232上的所有第一毛细槽1223连通。第二毛细槽1224的个数可以与第一毛细槽1223的个数相同,即一个第一毛细槽1223与对应的一个第二毛细槽1224连通。第一毛细槽1223可以使传油部211端部漏出的烟油沿着第一毛细槽1223延伸的方向流至第二毛细槽1224,将漏出的烟油存储,避免烟油从基座121上设置的进气孔126漏出。其中,第二毛细槽1224还可以收集雾化烟油冷却后的冷凝液,避免雾化烟油在冷却液化以后从基座121上设置的进气孔126中漏出,影响用户的体验感。第一毛细槽1223还可以将收集的烟液通过毛细作用回流至与其接触的传油部211,进而实现对收集的漏液的有效利用。其中,第一毛细槽1223和第二毛细槽1224的吸液能力小于传油部211的吸液能力。具体地,第一毛细槽1223和第二毛细槽1224的吸液能力小于制成传油部211的多孔材料的吸液能力。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漏液缓冲结构122还用于支撑雾化芯2。具体地,为了节省空间,设置有第一毛细槽1223的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还用于支撑雾化芯2。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远离基座121的一端用于支撑雾化芯2。传油部211盖设在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远离基座121的端部,传油部211一侧设置的凸起部212设置于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之间。
请参阅10,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在升温过程中的现象示意图。随着温度的升高,储液仓4烟油中的气泡体积会膨胀,使储液仓4的压力增大,进而使雾化芯2中的烟油从雾化芯2中传油部211的端部漏出,传油部211端部漏出的烟油能够流至与传油部211连接的第一毛细槽1223,通过第一毛细槽1223收集漏出的烟油,烟油可以沿着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上设置的第一毛细槽1223流至第二毛细槽1224,通过第一毛细槽1223和第二毛细槽1224收集漏出的烟油,避免漏出的烟油从进气孔126漏出。请参阅11,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在降温过程中的现象示意图。随着温度的降低,第一子本体1231、第二子本体1232、基座121和雾化芯2组成的雾化腔125中的雾化烟油会冷却形成烟油,流至基座121上,通过第二毛细槽1224收集烟油。同时,储液仓4烟油中的气泡体积会缩小,使储液仓4的压力减小,进而由于储液仓4内外存在压差,第一毛细槽1223和第二毛细槽1224中收集存储的烟油通过毛细作用沿着第一毛细槽1223远离第二毛细槽1224的方向流至与第一毛细槽1223连接的传油部211,由于传油部211的吸液能力大于第一毛细槽1223和第二毛细槽1224的吸液能力,传油部211可以将烟油吸附并实现对收集的烟油的有效利用。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液缓冲结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漏液缓冲结构122包括本体123以及设置于本体123上的毛细孔1225。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上设有多个毛细孔1225。毛细孔1225的一端在本体123上沿远离雾化腔125底部的方向延伸且与多孔基体21接触,另一端沿靠近雾化腔125的底部的方向延伸。具体地,毛细孔1225结构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其横截面的形状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便于引流和收集的形状均可。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毛细孔1225在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接触多孔基体21的端面的分布宽度不小于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与多孔基体21的接触宽度。该宽度为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的连线方向。基座121连接有本体123的表面设有第二毛细槽1224,第二毛细槽1224设置于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之间的基座121表面上,且与毛细孔1225结构连通。具体地,第二毛细槽1224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U形,也可以为V形、半圆形、椭圆形、匚形,其横截面的形状在此不作限定,只要便于收集的形状均可。毛细孔1225的个数可以为一个,即一个第二毛细槽1224与第一子本体1231或第二子本体1232上的所有毛细孔1225连通。第二毛细槽1224的个数可以与毛细孔1225的个数相同,即一个毛细孔1225与对应的一个第二毛细槽1224连通。漏出的烟油可以沿着毛细孔1225流至第二毛细槽1224,将漏出的烟油存储,避免烟油从基座121上设置的进气孔126漏出。其中,第二毛细槽1224还可以收集雾化烟油冷却后的冷凝液,避免雾化烟油在冷却液化以后从基座121上设置的进气孔126中漏出,影响用户的体验感。毛细孔1225还可以将收集的烟液通过毛细作用回流至与其接触的传油部211,进而实现对收集的漏液的有效利用,延长第二毛细槽1224的使用时间。其中,毛细孔1225和第二毛细槽1224的吸液能力小于传油部211的吸液能力。具体地,毛细孔1225和第二毛细槽1224的吸液能力小于制成传油部211的多孔材料的吸液能力。
当温度升高时,储液仓4烟油中的气泡体积会膨胀,使储液仓4的压力增大,进而使雾化芯2中的烟油从雾化芯2中传油部211的端部漏出,传油部211漏出的烟油能够流至与传油部211连接的毛细孔1225,通过毛细孔1225收集漏出的烟油,烟油可以沿着与第一子本体1231和第二子本体1232上设置的毛细孔1225流至第二毛细槽1224,通过毛细孔1225和第二毛细槽1224收集漏出的烟油,避免烟油从进气孔126漏出。当温度降低时,雾化腔125中的雾化烟油会冷却形成烟油,流至基座121上,通过第二毛细槽1224收集烟油。同时,储液仓4烟油中的气泡体积会缩小,使储液仓4的压力减小,进而由于储液仓4内外存在压差,毛细孔1225和第二毛细槽1224中收集存储的烟油通过毛细作用沿着毛细孔1225远离第二毛细槽1224的方向流至与毛细孔1225连接的传油部211,由于传油部211的吸液能力大于毛细孔1225和第二毛细槽1224的吸液能力,传油部211可以将烟油吸附并实现对收集的烟油的有效利用。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漏液缓冲结构122包括第一毛细槽1223和软质多孔材料,软质多孔材料填充于第一毛细槽1223中,第一毛细槽1223和软质多孔材料的吸液能力均小于多孔基体21的吸液能力。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漏液缓冲结构122包括毛细孔1225和软质多孔材料,毛细孔1225中填充有软质多孔材料,毛细孔1225和软质多孔材料的吸液能力均小于多孔基体21的吸液能力。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雾化器包括储液仓,用于储存液体;安装座,包括具有毛细作用力的漏液缓冲结构;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元件;多孔基体与储液仓流体相通,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来自储液仓的液体;发热元件加热雾化多孔基体的液体;其中,雾化芯位于储液仓与漏液缓冲结构之间;漏液缓冲结构与多孔基体抵接,用于接收多孔基体溢出的液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中,漏液缓冲结构能够收集储液仓漏出液体,避免漏液从雾化器的进气口漏出;设置的漏液缓冲结构和雾化芯能够通过毛细作用将漏液缓冲结构中存储的漏液回流至雾化芯上,实现漏液的有效利用,多次循环可以进一步避免雾化器漏液,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
储液仓,用于储存液体;
安装座,包括具有毛细作用力的漏液缓冲结构;
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元件;所述多孔基体与所述储液仓流体相通,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来自所述储液仓的液体;所述发热元件加热雾化所述多孔基体的液体;
其中,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储液仓与所述漏液缓冲结构之间;所述漏液缓冲结构与所述多孔基体抵接,用于接收所述多孔基体溢出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的毛细作用力大于所述漏液缓冲结构的毛细作用力,当所述发热元件加热雾化所述多孔基体的液体时,所述漏液缓冲结构接收的液体回流到所述多孔基体并被加热雾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具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芯收容在所述雾化腔,所述漏液缓冲结构连接到所述雾化腔的底部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所述雾化腔底部的积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开设有下液孔,所述储液仓的液体通过所述下液孔流到所述多孔基体,所述下座体上设置有所述漏液缓冲结构,所述多孔基体包括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吸液面与所述下液孔相连,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雾化面,所述多孔基体的吸液面和雾化面以外的表面与所述漏液缓冲结构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缓冲结构包括第一毛细槽,所述第一毛细槽的一端与所述多孔基体接触,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雾化腔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缓冲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雾化腔的底部的第二毛细槽,所述第二毛细槽与所述第一毛细槽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缓冲结构包括毛细孔,所述毛细孔的一端与所述多孔基体接触,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雾化腔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缓冲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雾化腔的底部的第二毛细槽,所述第二毛细槽与所述毛细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缓冲结构的材料为多孔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为硬质多孔材料,所述漏液缓冲结构用于支撑所述雾化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缓冲结构为U型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为软质多孔材料,所述漏液缓冲结构通过支撑部支撑,以使所述漏液缓冲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多孔基体接触,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雾化腔的底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包括传油部和一体成型于所述传油部一侧的凸起部,所述漏液缓冲结构与所述传油部边缘设置且与所述凸起部间隔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为多孔陶瓷、多孔金属中的任意一种。
15.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储液仓,用于储存液体;
安装座,包括具有毛细作用力的漏液缓冲结构;
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元件;所述多孔基体与所述储液仓流体相通,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来自所述储液仓的液体;所述发热元件加热雾化所述多孔基体的液体;
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用于为所述雾化芯提供电源;
其中,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储液仓与所述漏液缓冲结构之间;所述漏液缓冲结构与所述多孔基体抵接,用于接收所述多孔基体溢出的液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的毛细作用力大于所述漏液缓冲结构的毛细作用力,当所述发热元件加热雾化所述多孔基体的液体时,所述漏液缓冲结构接收的液体回流到所述多孔基体并被加热雾化。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具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芯收容在所述雾化腔,所述漏液缓冲结构连接到所述雾化腔的底部并通过毛细作用力吸附所述雾化腔底部的积液。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开设有下液孔,所述储液仓的液体通过所述下液孔流到所述多孔基体,所述下座体上设置有所述漏液缓冲结构,所述多孔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吸液面与所述下液孔相连,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雾化面,所述多孔基体的吸液面和雾化面以外的表面与所述漏液缓冲结构接触。
CN202021995764.6U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4594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5764.6U CN214594168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5764.6U CN214594168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94168U true CN214594168U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74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5764.6U Active CN214594168U (zh) 2020-09-11 2020-09-11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941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3483A1 (zh) * 2021-11-24 2023-06-01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03981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超声雾化组件、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3483A1 (zh) * 2021-11-24 2023-06-01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03981A1 (zh) * 2021-12-07 2023-06-15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超声雾化组件、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10337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4594168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US20230210175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having same
WO2022099649A1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4802300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019118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发热组件
CN114568752A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芯
CN114158778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114468365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744667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41604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EP4305983A1 (en) Vapor cartridge
CN115644505A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759109U (zh) 一种端盖、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
CN22108270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96640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184806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7547257U (zh) 冷凝液收纳支架件、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719759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8185198U (zh) 防漏液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220441933U (zh) 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CN21835468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578299U (zh) 发热组件、雾化芯、雾化装置和雾化设备
CN219353051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422192U (zh) 安装座、雾化芯、雾化装置和雾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