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70753U - 臭氧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臭氧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70753U
CN214570753U CN202120493788.XU CN202120493788U CN214570753U CN 214570753 U CN214570753 U CN 214570753U CN 202120493788 U CN202120493788 U CN 202120493788U CN 214570753 U CN214570753 U CN 214570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insulating medium
power module
cavity
o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937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明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g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i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ig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i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937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70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70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70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电源模块、臭氧发生模块、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用于容置电源模块的凹腔,凹腔中灌注有密封胶,电源模块包括有设置在凹腔中的线路板,线路板包括有两个延伸至凹腔外侧的延伸部,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两个延伸部之间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管状的绝缘介质,所述第一电极穿设在管状绝缘介质的内孔中,所述第二电极螺旋绕设在绝缘介质的外侧并与绝缘介质之间互不接触,所述延伸部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焊接构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装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防水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臭氧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装置是空气净化设备的常见的组成部分,其产生的臭氧能够对室内或车内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目前小型的空气净化设备上常采用的是片式的臭氧发生装置,其是利用陶瓷绝缘介质表面上的沿面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来实现臭氧发生功能,其结构特点是:电极分别布置在陶瓷基片的两边。这种片式的臭氧发生装置使用寿命通常较短,而且对使用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当其使用在潮湿的环境下时(例如卫生间),陶瓷基片的表面容易附着水雾,水雾容易导致陶瓷基片两边的电极之间产生电弧,进而造成电极烧毁,使臭氧发生功能失效。此外,这种臭氧发生装置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放电体的电极和电源模块之间需要通过导线焊连,导线焊接处容易损坏脱落,在与设备壳体安装时还需要分别对放电体和供电模块进行固定,为生产和装配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防水效果更好的臭氧发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包括电源模块、臭氧发生模块、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用于容置电源模块的凹腔,凹腔中灌注有密封胶,电源模块包括有设置在凹腔中的线路板,线路板包括有两个延伸至凹腔外侧的延伸部,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两个延伸部之间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管状的绝缘介质,所述第一电极穿设在管状绝缘介质的内孔中,所述第二电极螺旋绕设在绝缘介质的外侧并与绝缘介质之间互不接触,所述延伸部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焊接构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得臭氧发生模块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不容易产生电弧,并且电源模块通过密封胶封装在壳体的凹腔中,能够提高整体的防潮性能,使运行更可靠;臭氧发生模块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电源模块的线路板之间直接通过焊接方式实现电连,能够降低成本,方便安装,提高电流传输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介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延伸部构成抵接配合。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提高绝缘介质的定位效果,防止其产生轴向的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其与电源模块构成电性连接的一端和第二电极其与电源模块构成电性连接的一端分别对应绝缘介质的轴向两侧方向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使第一电极其与电源模块构成电性连接的一端和第二电极其与电源模块构成电性连接的一端之间能够尽可能的远离,减少产生电弧的可能性,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潮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有螺旋缠绕段、连接在螺旋缠绕段两端的支撑段,所述螺旋缠绕段的轴向长度小于绝缘介质的轴向长度,并且螺旋缠绕段对应绕设在绝缘介质中间的位置。
通过上述设置,采用螺旋缠绕的结构能够提高与空气之间的接触效果,增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感应范围,进而提高臭氧发生效果,将螺旋缠绕段设置在对应绕设在绝缘介质中间的位置,尽可能的增加其与绝缘介质端部的距离,可进一步的提高防电弧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介质具有厚度均匀的圆周侧壁,第二电极的螺旋缠绕段的轴心和绝缘介质的轴心处在同一直线上。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保证第一电极的螺旋缠绕段和第二电极之间均匀的间距,提高臭氧发生效果以及防电弧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定位耳,定位耳上设置有安装孔。
通过上述设置,方便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未灌注密封胶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源模块、臭氧发生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臭氧发生模块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电源模块1、臭氧发生模块2、壳体3,所述壳体3包括有用于容置电源模块1的凹腔31,凹腔31中灌注有密封胶(未示出),电源模块1包括有设置在凹腔31中的线路板11,线路板11包括有两个延伸至凹腔31外侧的延伸部111,线路板11采用PCB板,延伸部111为和PCB板一体的延伸部分,线路板11上印制有集成电路,并焊接固定有例如高压包4等各类常规臭氧发生装置所必备的元器件,装配时将电源模块1插入到壳体3的凹腔31中,并在凹腔31中灌注流体状态的密封胶,将电源模块1的线路板11以及各类元器件封装在凹腔31中,仅延伸部111和臭氧发生模块2露出至凹腔31外侧,所述臭氧发生模块2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两个延伸部111之间的第一电极21、第二电极22以及管状的绝缘介质23,绝缘介质23采用规整的圆筒形状,所述第一电极21穿设在管状绝缘介质23的内孔中并沿绝缘介质23的轴心穿设,所述第二电极22螺旋绕设在绝缘介质23的外侧并与绝缘介质23之间保留一定间隙,保持互不接触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21的两端、第二电极22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两个延伸部111构成定位配合,使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不会产生晃动,第一电极21的其中一端与延伸部111之间、第二电极22的其中一端与延伸部111之间焊接电连,具体为与延伸部111上的集成电路相电连,两者的另一端则和延伸部111之间仅构成焊接定位连接关系,而不构成电连关系。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在释以高压电时会产生放电作用,进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来实现臭氧发生功能。
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电极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延伸部111构成定位配合,第二电极22的两端与线路板11其除两个延伸部111之外的主体部分构成定位配合。
绝缘介质23套设在第一电极21上时利于连接配合处的压紧力或摩擦力能够实现简单的定位,但仍有出现轴向晃动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所述绝缘介质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延伸部111的相对的一侧构成抵接配合。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电极21其与电源模块1构成电性连接的一端a和第二电极22其与电源模块1构成电性连接的一端b分别对应绝缘介质23的轴向两侧方向设置,并分别与两个延伸部111配合连接,能够尽可能的防止电弧产生;所述第二电极22包括有螺旋缠绕段221、连接在螺旋缠绕段221两端的支撑段222,两个支撑段222和第一电极21呈平行设置且保持均匀的间距,所述螺旋缠绕段221的轴向长度小于绝缘介质23的轴向长度,并且螺旋缠绕段221对应绕设在绝缘介质23中间的位置。
所述绝缘介质23具有厚度均匀的圆周侧壁,第二电极22的螺旋缠绕段221的轴心和绝缘介质23的轴心处在同一直线上,使螺旋缠绕段221和第一电极21之间能够均匀放电。
为了方便焊连,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的两端具有折角。
所述壳体3外侧设置有定位耳32,定位耳32上设置有安装孔33,通过螺丝穿设在安装孔33中方便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固定在空气净化设备的基壳上。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臭氧发生模块、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用于容置电源模块的凹腔,凹腔中灌注有密封胶,电源模块包括有设置在凹腔中的线路板,线路板包括有两个延伸至凹腔外侧的延伸部,所述臭氧发生模块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两个延伸部之间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管状的绝缘介质,所述第一电极穿设在管状绝缘介质的内孔中,所述第二电极螺旋绕设在绝缘介质的外侧并与绝缘介质之间互不接触,所述延伸部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之间通过焊接构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延伸部构成抵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其与电源模块构成电性连接的一端和第二电极其与电源模块构成电性连接的一端分别对应绝缘介质的轴向两侧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有螺旋缠绕段、连接在螺旋缠绕段两端的支撑段,所述螺旋缠绕段的轴向长度小于绝缘介质的轴向长度,并且螺旋缠绕段对应绕设在绝缘介质中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具有厚度均匀的圆周侧壁,第二电极的螺旋缠绕段的轴心和绝缘介质的轴心处在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定位耳,定位耳上设置有安装孔。
CN202120493788.XU 2021-03-08 2021-03-08 臭氧发生装置 Active CN214570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3788.XU CN214570753U (zh) 2021-03-08 2021-03-08 臭氧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3788.XU CN214570753U (zh) 2021-03-08 2021-03-08 臭氧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70753U true CN214570753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18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93788.XU Active CN214570753U (zh) 2021-03-08 2021-03-08 臭氧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70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5379B (zh) 高压电路插入型放电元件
CN100492574C (zh) 温度熔断器和使用它的电池
CN214570753U (zh) 臭氧发生装置
EP1117135A3 (en) Led package
CN2911911Y (zh) 双重保护干式自愈式电容器元件
TW200425204A (e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type low-pressure discharge lamp
JP2006100248A (ja) 除電装置
CN112531271B (zh) 一种电池包
CN101364481B (zh) 带整流装置的高压电容器
WO2018173787A1 (ja)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及び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を備える回路基板
CN212786479U (zh) 储能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22546441A (ja) ガス放電を生成する装置
JP4372745B2 (ja) ケーブル接続部
CN217775820U (zh) 一种发热结构及吸锡枪
CN214411429U (zh) 电池模组和筋膜枪
ES2184209T3 (es) Linea electrica de aislamiento gaseoso y con condensador de potencia incorporado.
CN219716593U (zh) 一种接插式壳装型贴片热敏电阻器
CN214588738U (zh) 一种脉冲强光杀菌灯模组和杀菌装置
CN221051579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臭氧发生模块
CN216293065U (zh) 一种电池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00307U (zh) 电连接装置、压缩机、空调系统和车辆
CN216019132U (zh) 电芯连接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
JP2005251825A (ja) コンデンサ
CN218450575U (zh) 一种自热金属蜂窝载体电极组件
CN219982132U (zh) 一种电源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