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3889U - 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3889U
CN214543889U CN202120864582.3U CN202120864582U CN214543889U CN 214543889 U CN214543889 U CN 214543889U CN 202120864582 U CN202120864582 U CN 202120864582U CN 214543889 U CN214543889 U CN 214543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excitation winding
brushless motor
bearing
insula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45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登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enhu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enhu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enhu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enhu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45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3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3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3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二壳体通过排风组件连接于第一壳体的内侧,第一壳体内设置有风叶,且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排风组件形成与风叶对应的排风口;励磁绕组,设于第二壳体内,励磁绕组远离风叶的一侧连接有线路板;转动组件,一端与励磁绕组的一侧连接,另一端穿设于励磁绕组的另一侧并延伸至第一壳体内与风叶连接,且转动组件通过励磁绕组进行枢转。本申请通过励磁绕组与线路板连接,使得线路板接入外部电源,励磁绕组产生磁场,进而带动转动组件转动,相对于直流电机提高了转动组件的转速,降低了噪音,使用寿命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排风组件,使得风叶旋转时增大送风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吹风机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能源节约已经必然和社会共识;各种电器越来越朝向节省能源、使用方便、节约空间、安全高效、一机多能等特点的方向发展;吹风机作为人们生活电器当中重要的一员也不例外。
通常的吹风机为直流电机,噪音大,风力小,寿命时间短,大大限制了吹风机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旨在解决现有的吹风机噪音大,风力小,寿命时间短等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包括: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排风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风叶,且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以及所述排风组件形成与所述风叶对应的排风口;励磁绕组,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励磁绕组远离所述风叶的一侧连接有线路板;转动组件,一端与所述励磁绕组的一侧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励磁绕组的另一侧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内与所述风叶连接,且所述转动组件通过所述励磁绕组进行枢转。
本申请通过励磁绕组与线路板连接,使得线路板接入外部电源时,励磁绕组产生磁场,进而带动转动组件转动,相对于直流电机该方式提高了转动组件的转速,降低了噪音,使用寿命长;其次,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排风组件,并通过排风口可使得风叶旋转时增大送风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组件包括多个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周缘的排风板,多个所述排风板沿所述第二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排风板之间具有一个所述排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板呈弧形分布,且多个所述排风板的弧形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风叶的一端设置成具有倾斜度的排风面。
进一步地,所述励磁绕组包括定子、连接于所述定子上的绝缘支架、枢转于所述绝缘支架内的转子以及设于所述绝缘支架内的线圈,所述线圈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支架包括第一绝缘架以及第二绝缘架,所述第一绝缘架设于所述定子靠近所述风叶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架设于所述定子远离所述风叶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绝缘架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绝缘架远离所述第一绝缘架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插针,所述插针与所述线圈连接,所述插针与所述线路板焊接,所述线路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的外侧的周缘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的周缘间隔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卡接的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轴、设于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一卡簧、第二卡簧、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转子,所述转动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绝缘架连接,且所述第二卡簧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绝缘架、第二壳体并延伸至与所述风叶连接,且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卡簧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风筒,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高转速无刷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通过励磁绕组与线路板连接,使得线路板接入外部电源时,励磁绕组产生磁场,进而带动转动组件转动,相对于直流电机该方式提高了转动组件的转速,降低了噪音,使用寿命长;其次,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排风组件,并通过排风口可使得风叶旋转时增大送风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组件;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3、排风组件;104、风叶;200、励磁绕组;201、定子;202、绝缘支架;2021、第一绝缘架;2022、第二绝缘架;203、线圈;204、插针;205、转子;206、线路板;300、转动组件;301、转动轴;302、第一卡簧;303、第二卡簧;304、第一轴承;305、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使用者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述,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包括:壳体组件100、励磁绕组200以及转动组件300,壳体组件100可用于容纳所述励磁绕组200,所述转动组件300一端与所述励磁绕组200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风叶104,当励磁绕组200与外部电源连接时,励磁绕组200会产生电磁场,电磁场可使得所述转动组件300进行运转,相比于直流电机,本申请的无刷电机噪音小,转动组件300转速快,同时使用寿命长。
本申请中的壳体组件100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所述第二壳体102通过排风组件103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内侧,所述第一壳体101内设置有风叶104,且所述第一壳体101、所述第二壳体102以及所述排风组件103形成与所述风叶104对应的排风口。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壳体101、所述第二壳体102以及所述排风组件103可整体压铸成型;所述第一壳体101以及所述第二壳体102均呈圆柱状,所述第一壳体101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轴心线共线,且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前后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风叶104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前端,当风叶104旋转时,风向为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前端吹向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后端,且通过所述排风组件103,可产生旋涡式的送风。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排风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风口分布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外侧的周缘,所述排风口的数量以及所述排风组件103的形状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本方案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排风组件103包括多个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周缘的排风板,且多个所述排风板沿所述第二壳体102的长度方向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排风板之间具有一个所述排风口,所述排风板呈弧形分布,且多个所述排风板的弧形方向一致,比如排风板的中部位置都朝所述第二壳体102的逆时针方向凹陷。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排风板的前端面低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前端面,所述排风板的后端面为倾斜状,且排风板的后端的上方长于所述排风板的后端的下方,在优选的一方案中,所述排风板可设计成阿基米德螺旋曲面,使得风叶104旋转的过程中,可通过所述排风板产生旋涡式的送风,增加了送风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102靠近所述风叶104的一端设置成具有倾斜度的排风面,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内侧的周缘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件;可以理解的是,将所述排风面设计成圆台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送风范围以及减少无刷电机的工作噪音。
其中,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二壳体102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励磁绕组200通过所述连接件可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102内,且所述连接件可保证所述励磁绕组200不易松动、旋转以及脱落,也利于所述励磁绕组200在所述第二壳体102上的装配。
本申请中的励磁绕组200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02内,所述励磁绕组200远离所述风叶104的一侧连接有线路板206。
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所述线路板206与所述励磁绕组200固定连接,且当线路板206与外部电源接通时,所述励磁绕组200会产生电磁场,进而带动转动组件300旋转。
如图3所示,所述励磁绕组200包括定子201、连接于所述定子201上的绝缘支架202、枢转于所述绝缘支架202内的转子205以及设于所述绝缘支架202内的线圈203,所述线圈203与所述线路板206电连接。
示例性的,所述定子201呈圆柱状,所述定子201中空设置,且所述定子201的内侧的周缘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工位,所述绝缘支架202连接于所述连接工位上,所述转子205包括磁铁,所述转子205的轴心线、所述绝缘支架202的轴心线以及所述定子201的轴心线三者共线,可保证所述转动组件300的转速均匀以及减少能量损耗。
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所述绝缘支架202包括第一绝缘架2021以及第二绝缘架2022,所述第一绝缘架2021设于所述定子201靠近所述风叶104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架2022设于所述定子201远离所述风叶104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绝缘架2022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线圈203。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绝缘支架202上设置有多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插接于所述连接工位内,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所述线圈203,所述线圈203与所述容纳腔紧贴,所述绝缘支架202与所述定子201起绝缘作用,保证所述线圈203部短路,其中所述线圈203采用漆包线圈203,且所述漆包线圈203的线头穿过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线路板206电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绝缘架2022远离所述第一绝缘架2021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插针204,所述插针204与所述线圈203连接,所述插针204与所述线路板206焊接,所述线路板206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示例性的,所述线圈203的线头连接于所述插针204上,所述插针204插接于所述线路板206上,且通过焊锡方式进行固定,通过在第二绝缘架2022上设置插针204,可方便线圈203的连接以及线路板206的装配。
在申请中,所述定子201的外侧的周缘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连接件卡接的凹槽;通过凹槽与连接件的匹配连接,可方便定子201的装配、紧固以及不错位。
本申请中的转动组件300的一端与所述励磁绕组200的一侧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励磁绕组200的另一侧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101内与所述风叶104连接,且所述转动组件300通过所述励磁绕组200进行枢转。
本申请通过励磁绕组200与线路板206连接,使得线路板206接入外部电源时,励磁绕组200产生磁场,进而带动转动组件300转动,相对于直流电机该方式提高了转动组件300的转速,降低了噪音,使用寿命长;其次,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之间设置有排风组件103,可使得风叶104旋转时增大送风面积。
如图1所示,所述转动组件300包括转动轴301、设于所述转动轴301上的第一卡簧302、第二卡簧303、第一轴承304以及第二轴承305,所述转动轴301穿设于所述转子205,所述转动轴30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305与所述第二绝缘架2022连接,且所述第二卡簧303位于所述第二轴承305的外侧,所述转动轴30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绝缘架2021、第二壳体102并延伸至与所述风叶104连接,且所述转动轴301通过所述第一轴承304与所述第二壳体102连接,所述第一卡簧302位于所述第一轴承304的外侧。
示例性的,所述转动轴301的轴心线与所述转子205的轴心线共线,所述转动轴301的两端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卡簧302以及所述第二卡簧303均位于所述定位槽内,通过所述第一卡簧302、所述第二卡簧303、所述第一轴承304以及所述第二轴承305的共同作用将所述转动轴301紧固在所述第二绝缘架2022以及第二壳体102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高转速无刷电机可应用于风筒中,所述风筒包括但不局限于吹风机,从而扩大风筒的送风范围,降低风筒的噪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使用者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排风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风叶,且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以及所述排风组件形成与所述风叶对应的排风口;
励磁绕组,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励磁绕组远离所述风叶的一侧连接有线路板;
转动组件,一端与所述励磁绕组的一侧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励磁绕组的另一侧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内与所述风叶连接,且所述转动组件通过所述励磁绕组进行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组件包括多个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周缘的排风板,多个所述排风板沿所述第二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排风板之间具有一个所述排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转速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板呈弧形分布,且多个所述排风板的弧形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风叶的一端设置成具有倾斜度的排风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转速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绕组包括定子、连接于所述定子上的绝缘支架、枢转于所述绝缘支架内的转子以及设于所述绝缘支架内的线圈,所述线圈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转速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包括第一绝缘架以及第二绝缘架,所述第一绝缘架设于所述定子靠近所述风叶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架设于所述定子远离所述风叶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绝缘架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转速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架远离所述第一绝缘架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多个插针,所述插针与所述线圈连接,所述插针与所述线路板焊接,所述线路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转速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的外侧的周缘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的周缘间隔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卡接的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转速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轴、设于所述转动轴上的第一卡簧、第二卡簧、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转子,所述转动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绝缘架连接,且所述第二卡簧位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绝缘架、第二壳体并延伸至与所述风叶连接,且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卡簧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
10.一种风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转速无刷电机。
CN202120864582.3U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 Active CN214543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4582.3U CN214543889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4582.3U CN214543889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3889U true CN214543889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77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4582.3U Active CN214543889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3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04595B1 (ja) 二重反転式軸流送風機
CN212163020U (zh) 高速电机及电吹风
CN111478501A (zh) 高速电机及电吹风
CN214543889U (zh) 一种高转速无刷电机及其风筒
KR101312721B1 (ko) 냉각팬의 팬 구조를 개선한 모터 장치
CN217522681U (zh) 一种电机
CN212486233U (zh) 一种高转速无刷吸尘器电机
CN212660018U (zh) 一种分体式风机
KR101587160B1 (ko) 냉각팬의 팬 구조를 개선한 모터 장치
CN219627447U (zh) 大功率鼓风机无刷电机
CN210693620U (zh) 一种电吹风的无刷电机
JP2020088982A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送風装置
CN212486232U (zh) 一种高转速无刷吸尘器电机
CN218829277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CN218276314U (zh) 一种高速电机接线结构
CN218829276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KR20030026485A (ko) 청소기 모터 방열구조
CN216356292U (zh) 一种电机及吹风机
CN219671197U (zh) 吹风机
CN219760726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CN211343428U (zh) 风扇
CN212486267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高转速马达
CN216121985U (zh) 一种发电机转子线架
CN215452628U (zh) 一种电机
CN215009950U (zh) 自散热电机以及电动剪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