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71197U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71197U
CN219671197U CN202320694792.1U CN202320694792U CN219671197U CN 219671197 U CN219671197 U CN 219671197U CN 202320694792 U CN202320694792 U CN 202320694792U CN 219671197 U CN219671197 U CN 219671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duct
motor
groove
wir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47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成山
喻学锋
孙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47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71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71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71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吹风机,包括风扇、电机、机壳、导流锥、涵道壳体和过线槽组件,电机设置在涵道壳体内,过线槽组件包括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形成供电机导线穿过的通道,使导线不裸露在气流风道内,避免高速气流扯断导线,提高吹风机结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出风效率,减小因导线裸露产生的噪音。第一导线槽的一端连接至电机,另一端与涵道壳体连接,第二槽部设置在导流锥上,过线槽组件在装配时便于梳理和收纳电机导线,观察电机导线在过线槽组件内的状态。

Description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风机,尤其是涉及吹风机电机导线引导结构。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一种常用的电动工具,主要利用风扇产生的气流清理落叶、草屑和路面灰尘等。电机导线一般需从涵道壳体延伸至吹风机控制手柄,因此导线需穿过气流风道再与控制板等连接。若将电机导线裸露在气流通道内会产生噪音并降低出风效率,同时高速的气流容易扯断导线,影响吹风机的使用寿命。
可在涵道壳体上的静导叶片内设置供电机导线穿过的通道或者在导流锥上设置一体成型的通道引出电机导线,但上述两种结构均无法拆卸,不利于观察导线的状态,且在装配过程中容易扯坏导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效率高且使用寿命长的吹风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吹风机,包括:
主壳体;
风扇;
电机,驱动所述风扇转动,并容纳于所述主壳体内;
涵道壳体,安装所述风扇和所述电机;
导流锥,可拆卸连接至所述涵道壳体;
过线槽组件,形成供所述电机的导线穿过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过线槽组件包括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和所述第二导线槽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导线槽连接于所述涵道壳体,所述第二导线槽连接于所述导流锥;当所述导流锥与所述涵道壳体分离时,所述第一导线槽与所述第二导线槽分离;当所述导流锥安装于所述涵道壳体时,所述第一导线槽和所述第二导线槽合围形成过线槽。
进一步地,第一导线槽与涵道壳体可拆卸连接,第一导线槽靠近电机轴轴线方向设置限位部,限位部与支架抵接。
进一步地,第二导线槽与导流锥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第一导线槽沿垂直于电机轴轴线方向依次设置限位部、第一引导部和第一装配部,第二导线槽沿垂直于电机轴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第二引导部和第二装配部。
进一步地,第一导线槽与第二导线槽通过限制件配合连接,限制件设置于第一引导部或第二引导部上。
进一步地,涵道壳体上设有槽口,第一装配部与槽口可拆卸连接,第二装配部与槽口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吹风机还包括与涵道壳体连接的压线板,第一装配部通过压线板被固定安装于涵道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沿垂直于所述电机轴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边缘板、连接段和第二边缘板,所述第一边缘板沿所述涵道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出所述连接段的长度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边缘板沿所述涵道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出所述连接段的长度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缘板与所述槽口抵接,所述第二边缘板沿所述涵道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出所述槽口并与所述压线板配合固定所述电机的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吹风机的过线槽组件形成供电机导线穿过的通道,其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第一导线槽与涵道壳体连接,第二导线槽和导流锥一体成型。当导流锥和涵道壳体分离时,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分离,便于在装配时梳理和收纳连接控制板等的电机的导线,在避免扯坏导线的同时提高装配效率。与此同时,过线槽组件还可使电机导线不暴露在气流风道内,避免高速的气流扯断导线,提高风道效率和使用寿命,减小因导线裸露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吹风机涵道组件沿吹风机纵长方向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吹风机涵道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吹风机过线槽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吹风机沿涵道组件径向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吹风机包括涵道组件、容纳涵道组件的主壳体(未示出)、与主壳体连接的吹风管(未示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吹风机涵道组件沿吹风机纵长方向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涵道组件,包括风扇1、驱动风扇1转动的电机2、安装风扇1和电机2的涵道壳体3、连接至涵道壳体3的导流锥4。
吹风管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机壳连接,出风口远离机壳设置,吹风管与机壳配合形成气流风道。电机2驱动风扇1旋转以产生气流,导流锥4引导气流流向出风口,并使气流的走向集中,提升吹风机出风效果。具体的,外界空气从机壳的进风口进入到机壳内部,电机2驱动风扇1旋转并产生气流,气流在导流锥4的引导下流向吹风管进风口,从出风口流出,以吹走地面上的落叶、垃圾等。
本实施方式中,电机2设置在涵道壳体3内,导流锥4和电机2可拆卸地连接。风扇1布置在电机2和进风口之间,即,进风口和电机2位于风扇1的两侧。电机2、风扇1和导流锥4都设置在气流风道内。风扇1转动产生的气流从电机2外围通过,对电机2产生额外的冷却效果,因此不需要额外设置冷却风扇1,电机2散热需求就得到满足,这样的设计使吹风机结构简化。
电机2包括电机支架21、设置在电机支架21上的电机轴22、围设于电机轴22上的转子23、及围设于转子23上的定子24。本实施方式中,电机支架21固定连接至涵道壳体3,并和导流锥4可拆卸地连接,以实现导流锥4和涵道壳体3的连接。关于电机支架21和导流锥4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通过螺钉和螺孔的配合方式连接。
转子23包括套设在电机轴22上的转子芯231、及包围于转子芯231外周的转子磁体232,转子磁体232首尾相接。转子磁体232为圆环状,转子芯231为圆形,转子芯231的外径与转子磁体232的内径对应。转子芯231可为铁芯,转子磁体232可由烧结钕铁硼制成,钕铁硼是磁性较高的永磁材料,具有高矫顽力和高磁能积的优点,因此是制造效能高、体积小、重量轻的磁性功能器件的理想材料,其可在明显减小电机2的整体质量和尺寸的同时,获得更高效的节能效果和电机性能。
电机轴22和转子23位于定子24内,且电机轴22和转子23可同步相对定子24转动。定子24包括定子线圈和定子铁芯,定子线圈设于定子铁芯内,转子23设于定子线圈内。电机2为内转子电机2,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电机2带动电机轴22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风扇1与电机轴22连接并由电机2驱动围绕风扇1的轴线旋转,从而带动空气形成气流,电机轴22的轴线与风扇1的轴线重合。
风扇1可为轴流风扇1或离心式风扇1,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风扇1包括与电机轴22配接的轮毂11和若干围设在轮毂11周向上的叶片12。叶片12为翼型叶片,其沿轮毂11的径向延伸,叶片12的一端连接在轮毂11的周向表面,该端为连接端,与该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叶片12可以与轮毂11一体成型,也可以与轮毂11固定连接。位于连接端和自由端之间的侧边弯曲设置使得整个叶片12呈大致卷曲状,叶片12沿连接端与自由端的连线方向螺旋设置,使得叶片12整体大致呈螺旋阶梯状,连接端和自由端并非位于同一平面。叶片12沿风扇1的周向均匀的分布,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叶片12的数量为11片,当然也可以是9、10、12、13、14等。该若干个叶片12的螺旋方向均保持一致,叶片12随轮毂11一同旋转形成气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吹风机沿涵道组件径向方向的剖面图。具体的说,涵道壳体3包含内环壳体31和外环壳体32和设置在内外环壳体之间的若干静导叶211,若干静导叶211位于内环壳体31和外环壳体32之间的环形的流通空间内,并且大致等间隔地分布,两个静导叶211之间的间隔供气流流通。静导叶211的数量可以为7个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静导叶211相对气流方向倾斜设置,并且倾斜的角度优选为5°至15°,这样利于更好的引导气流通过。静导叶211在径向上至少固定连接内环壳体31或外环壳体32上且可与其一体成型设置。
吹风机还包括设置在机壳内的控制板(未示出)及设置在机壳上的开关件(未示出),控制板分别与电机2和开关件电连接,以通过开关件控制电机2的开启和关闭,优选的,还可以控制电机2的转速等。
为了实现电机2和控制板的电连接,电机2导线的一端连接至电机2的电机支架21上,延伸出电机支架21穿过气流风道,从涵道壳体3的外环壳体33上伸出与控制板连接。
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法的涵道组件的分解图。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连接电机2和控制板的导线裸露在气流风道内产生的噪音,涵道组件还包括过线槽组件5,该过线槽组件5形成供电机2的导线穿过的通道。当导线穿过过线槽组件5形成的通道,提高了吹风机的风道效率和使用寿命,减小因导线裸露产生的噪音。
过线槽组件5包括第一导线槽51和第二导线槽52。第一导线槽51和第二导线槽52可拆卸地对接形成供电机2的导线穿过的通道。
第一导线槽51与涵道壳体3可拆卸连接,第二导线槽52和导流锥4一体成型。具体的,第一导线槽51一端和电机2活动连接,另一端和涵道壳体3的外环壳体32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导线槽52远离导流锥4的一端和涵道壳体3的外环壳体32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导线槽52靠近导流锥4的一端和导流锥4一体成型,以增加了第二导线槽52和导流锥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第一导线槽51连接至电机2上,第二导线槽52连接至导流锥4上,呈上述,电机2和导流锥4可拆卸地连接,当电机2和导流锥4分离时,第一导线槽51和第二导线槽52分离,第一导线槽51的凹槽裸露,便于在装配时梳理和收纳导线,避免扯坏导线,同时方便观察位于过线槽组件5内的导线的状态,防止损坏导线和定子24之间的焊接,将导线收纳完成后,再将导流锥4和第二导线槽52装配至涵道壳体3上,操作简易。
第一导线槽51沿垂直于电机3的电机轴22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限位部511、第一引导部512和第一装配部513,限位部511和第一装配部513相对位于第一引导部512的两侧,且限位部511、第一引导部512和第一装配部513三者一体成型设置,以增加第一导线槽51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512和第一装配部513也可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限位部511与电机2活动连接。具体的,第一导线槽51设置在涵道壳体3的外环壳体32和电机支架21之间。限位部511与电机支架21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限位部511抵接在电机支架21上,使得第一导线槽51和电机1拆卸和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具体的,限位部511上设置有与电机支架21配合的限位卡槽(未示出),通过卡槽实现限位部511和电机2的限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511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设置在电机支架21上,在此不一一列举,比如,限位部511可通过螺钉固定至电机支架21上。
同时,第一导线槽51和第二导线槽52都和涵道壳体3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第一导线槽51和第二导向槽52的安装,同时方便第二导线槽52和导流锥4同步和电机2分离。本实施例中,涵道壳体3的外环壳体32上设有槽口311,第一装配部513和槽口311可拆卸地连接,以实现第一导线槽51和涵道壳体31的连接。
第二导线槽52包括第二引导部521和第二装配部522,第二引导部521和第二装配部522可一体成型设置,以提高第二导线槽52的强度和使用寿命且降低制备工艺难度。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引导部521和第二装配部522也可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二装配部522与槽口311抵接,以实现第二导线槽52和涵道壳体31的连接。
涵道组件还包括与涵道壳体3连接的压线板33,压线板33和第一装配部513配合以将电机2的导线限位在涵道壳体3的槽口311内。压线板32和涵道壳体3可拆卸地连接。本实施例中,压线板32通过螺钉固定至涵道壳体31上,方便后续拆卸安装。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吹风机过线槽组件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第一装配部513上形成有第一凹槽5131,压线板33上形成有第二凹槽331,当压线板33连接至涵道壳体3上时,第一凹槽5131和第二凹槽331对接形成与过线槽组件5的通道连通的通槽,穿过通道的导线经过通槽后引向涵道壳体3外,使导线可承受150N左右的拉力,提高了吹风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避免因扯拽造成导线和定子24之间的焊接稳定性差。
第一导线槽51和涵道壳体3可拆卸地连接,具体的,第一导线槽51的限位部511和电机支架21活动连接,第一引导部512设置在气流风道内,第一装配部513通过压线板33与槽口311连接以被固定于涵道组件的涵道壳体3上。
如图2、3和4所示,第一装配部513和第二装配部522沿垂直于所述电机轴23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边缘板61、连接段62和第二边缘板63。第一边缘板61沿涵道壳体3的周向方向延伸出连接段52的长度为第一距离D1,第二边缘板63沿涵道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出连接段62的长度为第二距离D2,第一距离D1小于第二距离D2。第一边缘板61与槽口311抵接,第二边缘板63沿涵道壳体3的周向方向延伸出槽口311并与压线板33配合固定电机的导线。具体的,压线板33通过螺钉固定至涵道壳体3的外环壳体32上,压线板33与第二边缘板62抵压将第一导线槽51固定在涵道壳体3上。当第一边缘板61与槽口311插接时连接段62与槽口311之间存在间隙t,第二边缘板63延伸出槽口311,使第一装配部513和第二装配部522与槽口311之间存在空隙,防止气流溢出,提高涵道组件的密封性。
呈上述,第一导线槽51和第二导线槽52可拆卸地对接连接,具体的,第一引导部512与第二引导部521通过限制件配合连接,且有部分重合。第一引导部5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5121,第二引导部5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和第一卡接部5121配合的第二卡接部5211。当导流锥4和电机2连接时,第一卡接部5121和第二卡接部5211配合,实现第一引导部512与第二引导部521的连接,从而连接现第一导线槽51和第二导线槽52并形成收容导线的通道,避免导线裸露在气流风道内。第一卡接部5121和第二卡接部5211可为互相配合的凸起和收容槽等结构。
综上,吹风机的过线槽组件,形成供电机的电线穿过的通道,其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不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且第一导线槽与涵道壳体连接,第二导线槽和导流锥一体成型,导流锥和涵道壳体分离时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分离,便于在装配时梳理和收纳连接至电机的导线,避免扯坏导线且提高装配效率,同时方便观察位于过线槽组件内导线的状态;导线穿过过线槽组件形成的通道,未裸露在气流风道内,可靠性好,避免高速的气流扯断导线,提高了吹风机的风道效率和使用寿命,减小因导线裸露产生的噪音。
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吹风机,包括:
主壳体;
风扇;
电机,包括电机轴和支架;
涵道壳体,安装所述风扇和所述电机,并容纳于所述主壳体内;
导流锥,可拆卸连接至所述涵道壳体;
过线槽组件,形成供所述电机的导线穿过的通道;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组件包括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和所述第二导线槽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导线槽连接于所述涵道壳体,所述第二导线槽连接于所述导流锥;当所述导流锥与所述涵道壳体分离时,所述第一导线槽与所述第二导线槽分离;当所述导流锥安装于所述涵道壳体时,所述第一导线槽和所述第二导线槽合围形成过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线槽与所述涵道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导线槽靠近所述电机轴轴线方向设置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支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线槽与所述导流锥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线槽沿垂直于所述电机轴轴线方向依次设置限位部、第一引导部和第一装配部,所述第二导线槽沿垂直于所述电机轴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第二引导部和第二装配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线槽与所述第二导线槽通过限制件配合连接,所述限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引导部或所述第二引导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涵道壳体上设有槽口,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槽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装配部与所述槽口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风机还包括与所述涵道壳体连接的压线板,所述第一装配部通过所述压线板被固定安装于所述涵道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装配部和所述第二装配部沿垂直于所述电机轴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边缘板、连接段和第二边缘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缘板沿所述涵道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出所述连接段的长度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边缘板沿所述涵道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出所述连接段的长度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缘板与所述槽口抵接,所述第二边缘板沿所述涵道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出所述槽口并与所述压线板配合固定所述电机的导线。
CN202320694792.1U 2023-03-31 2023-03-31 吹风机 Active CN219671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4792.1U CN219671197U (zh) 2023-03-31 2023-03-31 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4792.1U CN219671197U (zh) 2023-03-31 2023-03-31 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71197U true CN219671197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20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4792.1U Active CN219671197U (zh) 2023-03-31 2023-03-31 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711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05997B2 (ja) 電動送風機
CN100555810C (zh) 电动机
CN211397958U (zh) 送风装置
CN108306453B (zh) 一种电机和吹风机
CN113027794A (zh) 风机及清洁设备
KR101599710B1 (ko) 냉각유로를 갖는 하우징 분리형 모터
CN211579812U (zh) 无刷吸尘器电机及吸尘器
CN113494465A (zh) 一种干湿两用的吸尘器电机以及吸尘器
CN219671197U (zh) 吹风机
WO2024051359A1 (zh) 电机及高速风机
CN217131523U (zh) 热风枪芯体及具有其的热风枪
CN115492794A (zh) 电机及风机
CN210484130U (zh) 一种直流无刷专用风机
JP2022012979A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気掃除機
US20200381979A1 (en) Blower and vacuum cleaner
CN112879323B (zh) 送风装置
CN215409276U (zh) 一种干湿两用的吸尘器电机以及吸尘器
CN110680229B (zh) 电动风机和搭载其的电动吸尘器
CN111987855A (zh) 定子模块与风扇电机
CN215344168U (zh) 电机外壳以及高速电机
CN216086309U (zh) 电机外壳及高速电机
CN220754511U (zh) 一种高速电机风扇
CN216342950U (zh) 一种无刷风机结构
CN219875221U (zh) 电机以及风干设备
CN113530868B (zh) 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