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4071U - 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24071U
CN214524071U CN202022247007.7U CN202022247007U CN214524071U CN 214524071 U CN214524071 U CN 214524071U CN 202022247007 U CN202022247007 U CN 202022247007U CN 214524071 U CN214524071 U CN 214524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ssembly
bus
beams
obliqu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4700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鸥栩
高嘉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RRC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RRC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RRC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RRC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4700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24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24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24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段车架总成、前桥车架总成、中段车架总成、后桥车架总成、尾段车架总成;所述前段车架总成包括,若干与所述横梁/纵梁连接的第一斜梁;所述前桥车架总成包括,处于前桥车架总成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轮罩,及处于两个所述第一轮罩之间的第一预留空间;所述中段车架总成包括,若干与所述横梁/纵梁连接的第二斜梁;所述后桥车架总成包括,处于后桥车架总成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轮罩,及处于两个所述第二轮罩之间的第二预留空间。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第一斜梁、第二斜梁、第三斜梁,提高了整个车架的抗拉、抗压及抗扭转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交车车架,尤其是电动的公交车车架,在车辆满载的情况下,车架的强度受到很大的考验;同时,由于电动公交车需要在车架上安装许多电池组,导致车架受力更大,对车身整体架体的整体结构强度,空间利用率及制造成本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然而,现有的电动公交车的车架在上述几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欠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公交车车架强度不够且空间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车架包括横梁及与所述横梁垂直连接的纵梁,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段车架总成、前桥车架总成、中段车架总成、后桥车架总成、尾段车架总成;
所述前段车架总成包括,若干与所述横梁/纵梁连接的第一斜梁;
所述前桥车架总成包括,处于前桥车架总成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轮罩,及处于两个所述第一轮罩之间的第一预留空间;
所述中段车架总成包括,若干与所述横梁/纵梁连接的第二斜梁;
所述后桥车架总成包括,处于后桥车架总成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轮罩,及处于两个所述第二轮罩之间的第二预留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梁与所述横梁/纵梁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斜梁与所述横梁/纵梁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轮罩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后桥车架总成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预留空间的侧壁上设有第三斜梁,所述第三斜梁与所述横梁/纵梁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优选地,所述尾段车架总成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层架和处于所有层架的最上方的斜支撑架。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层架之间具有用于放置电池组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斜支撑架包括若干第四斜梁,所述第四斜梁与最上方的层架连接且夹角呈锐角或钝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有第一预留空间和第二预留空间,用于线束布置和管路的布置,使得线束的走线及管路的更紧凑,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将前桥的线束和管路集中在一处,使得布线等更方便,线路和管路的维修更方便。
2、设置第一斜梁、第二斜梁、第三斜梁,提高了整个车架的抗拉、抗压及抗扭转的性能。
3、尾段车架总成具有多个用于安装电池组的空间,使得整车的电池组数量增加,进而提高了公交车的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公交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公交车车架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公交车车架的俯视图;
图中:100、前段车架总成;110、第一斜梁;
200、前桥车架总成;210、第一轮罩;220、第一预留空间;
300、中段车架总成;310、第二斜梁;
400、后桥车架总成;410、第二轮罩;420、第二预留空间;430、第三斜梁;
500、尾段车架总成;510、斜支撑架;511、第四斜梁;520、层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包括:
依次连接的前段车架总成100、前桥车架总成200、中段车架总成300、后桥车架总成400、尾段车架总成500;
所述前段车架总成100包括,若干与所述横梁/纵梁连接的第一斜梁110;
所述前桥车架总成200包括,处于前桥车架总成200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轮罩210,及处于两个所述第一轮罩210之间的第一预留空间220;
所述中段车架总成300包括,若干与所述横梁/纵梁连接的第二斜梁310;
所述后桥车架总成400包括,处于后桥车架总成400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轮罩410,及处于两个所述第二轮罩410之间的第二预留空间420。
具体的说,前段车架总成100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采用尺寸较小的方管以构建司机驾驶平台,下层采用尺寸较大的方管构建骨架以保证强度。
前桥车架总成200中的第一预留空间220用于制动管路及线束排布,使得线束的走线及管路的布置无需占用第一轮罩210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将前桥的线束和管路集中在一处,使得布线等更方便,线路和管路的维修更方便。
中段车架总成300,设有两根贯穿中段车架总成300两端的横梁,且两根横梁之间还设有若干第二斜梁310,第二斜梁310可使得两根斜梁之间呈多个三角形的车架结构,结构更稳定,抗压、抗拉及抗扭转等性能得到提高。
后桥车架总成400,两侧的第二轮拱之间设有第二预留空间420,与第一预留空间220同理,可用于制动管路及线束排布,使得线束的走线及管路的布置无需占用第二轮罩410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将后桥的线束和管路集中在一处,使得布线等更方便,线路和管路的维修更方便。
所述第一斜梁110与所述横梁/纵梁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第一斜梁110与横梁/纵梁夹角为锐角或钝角(倾斜设置),在前段车架总成100中的横梁或纵梁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力时,横梁或纵梁会将该力传递至第一斜梁110,而后第一斜梁110将该力分解,以此化解(分担)横梁或纵梁的受力,最终实现提高横梁或纵梁的结构强度,提高前段车架总成100的抗拉、抗压及抗扭转等性能。
所述第二斜梁310与所述横梁/纵梁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与第一斜梁110同理,第二斜梁310与横梁/纵梁夹角为锐角或钝角(倾斜设置),在中段车架总成300中的横梁或纵梁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力时,横梁或纵梁会将该力传递至第二斜梁310,而后第二斜梁310将该力分解,以此化解(分担)横梁或纵梁的受力,最终实现提高横梁或纵梁的结构强度,提高中段车架总成300的抗拉、抗压及抗扭转等性能。
所述第二轮罩410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后桥车架总成400的上表面。
第二轮罩410凸出设置于后桥车架总成400的上表面,使得第二轮罩410 的周侧具有更多的空间,使得后桥车架总成400占用空间更小,结构更紧凑。
所述第二预留空间420的侧壁上设有第三斜梁430,所述第三斜梁430与所述横梁/纵梁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与第一斜梁110和第二斜梁310同理,第三斜梁430同样可增强后桥车架总成400的抗拉、抗压及抗扭转等性能。
所述尾段车架总成500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层架520和处于所有层架 520的最上方的斜支撑架510。
任意相邻的两个层架520之间具有用于放置电池组的空间。
利用各个层架520之间的空间安装电池组,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使得尾段车架总成500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提升,进而增加了车架中电池组的数量,提高了公交车的续航里程。
所述斜支撑架510包括若干第四斜梁511,所述第四斜梁511与最上方的层架520连接且夹角呈锐角或钝角。
斜支撑架510与最上方的层架520同样也可形成用于安装电池组的空间,进而提高电池组的安装数量及公交车的续航里程。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车架包括横梁及与所述横梁垂直连接的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前段车架总成、前桥车架总成、中段车架总成、后桥车架总成、尾段车架总成;
所述前段车架总成包括,若干与所述横梁/纵梁连接的第一斜梁;
所述前桥车架总成包括,处于前桥车架总成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轮罩,及处于两个所述第一轮罩之间的第一预留空间;
所述中段车架总成包括,若干与所述横梁/纵梁连接的第二斜梁;
所述后桥车架总成包括,处于后桥车架总成两侧且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轮罩,及处于两个所述第二轮罩之间的第二预留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梁与所述横梁/纵梁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梁与所述横梁/纵梁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罩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后桥车架总成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留空间的侧壁上设有第三斜梁,所述第三斜梁与所述横梁/纵梁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段车架总成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层架和处于所有层架的最上方的斜支撑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层架之间具有用于放置电池组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架包括若干第四斜梁,所述第四斜梁与最上方的层架连接且夹角呈锐角或钝角。
CN202022247007.7U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 Active CN214524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7007.7U CN214524071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7007.7U CN214524071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24071U true CN214524071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30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47007.7U Active CN214524071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24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8262B (zh) 一种新型电动卡车底盘结构
CN202130495U (zh) 一种重载荷电动汽车底盘
CN106321700B (zh) 一种重型全驱越野汽车用悬架弹性元件的设计方法
CN102001363B (zh) 全承载纯电动客车车身结构
CN102303644A (zh) 一种重载荷电动汽车底盘
CN106314114A (zh) 电动汽车电池包固定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身地板结构
CN111806575B (zh) 新能源汽车的c环结构
CN209929368U (zh) 一种轻型电动车动力电池安装框架结构
CN214524071U (zh) 一种公交车的车架结构
CN109625100A (zh) 一种车厢底板总成
CN202463929U (zh)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集成框架
CN209454543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后置后驱整体结构
CN210478817U (zh) 一种商用车槽型横梁
CN10972041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轻量化底盘结构
CN219134300U (zh) 一种车架结构及车辆
CN204354796U (zh) 混合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CN216545701U (zh) 基于集成电驱桥的电池包布置结构及纯电重卡
CN214028851U (zh) 一种尾段车架结构
CN110350119B (zh) 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US20220371661A1 (en) Rear subframe assembly
CN208867850U (zh) 一种动力电池底置布置的纯电动车型全承载底架设计
CN214524070U (zh) 一种具有双后桥的车架
CN210911987U (zh) 电池包整体式纵梁以及汽车
CN206186942U (zh) 一种汽车的电机控制单元mcu支架及汽车
CN216507851U (zh) 集成电机电驱桥和电池包的维稳电动车底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