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5452U - 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05452U
CN214505452U CN202120755150.9U CN202120755150U CN214505452U CN 214505452 U CN214505452 U CN 214505452U CN 202120755150 U CN202120755150 U CN 202120755150U CN 214505452 U CN214505452 U CN 214505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cylinder
connecting rod
lea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551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振华
汪逸超
纵雷
陈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ahua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ahua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ahua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ahua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551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05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05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05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ing Of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封装系统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包括:连接杆、限位柱、限位环、气缸垫圈、固定支撑板、挡圈、引线框架压制板、气缸、压制弹簧、第一直线轴承、导柱、法兰导柱、第二直线轴承、卸料固定板、外圈弹簧和活塞,第一直线轴承固定在固定支撑板上,导柱穿过第一直线轴承,它上端固定在连接杆两端,它下端固定在卸料固定板上,在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之间固定支撑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柱,在两个限位柱外侧套装有外圈弹簧,在固定支撑板外侧卸料固定板上分别装有第二直线轴承,法兰导柱下端穿过第二直线轴承并固定在引线框架压制板上,在两个限位柱之间固定支撑板上装有气缸,在气缸内装有活塞,活塞从气缸上端伸出固定在连接杆上。

Description

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芯片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
背景技术:
半导体芯片制造流程中,塑封是不可缺少的工序。自动封装系统在塑封时要将事先排布在预热台上的两片引线框架(leader frame)通过机械手放入塑封压机中进行塑封。因而机械手的作用非常重要。
传统机械手抓取引线框架时是由爪子和引线框架压制机构,互相作用,将引线框架牢牢夹持住,原来的压制机构较简单,由卸料导向板,导柱,弹簧组成。
引线框架的加持力全部由弹簧与卸料导向板的重力提供。偶尔会出现卡涩,导致引线框架不平整,造成塑封中反生产品报废或残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现有装置中会发生卡涩而导致引线框架不平整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
为了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它包括:连接杆、限位柱、限位环、气缸垫圈、固定支撑板、挡圈、引线框架压制板、气缸、压制弹簧、第一直线轴承、导柱、法兰导柱、第二直线轴承、卸料固定板、外圈弹簧和活塞,固定支撑板固定在卸料固定板和引线框架压制板上方,卸料固定板装在引线框架压制板上方,在固定支撑板上方装有连接杆,在靠近固定支撑板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一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位于固定支撑板和连接杆之间,导柱分别穿过第一直线轴承,它的上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杆两端,它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卸料固定板上,在两个第一直线轴承之间的固定支撑板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柱,在两个限位柱外侧套装有外圈弹簧,外圈弹簧的上、下端分别顶在连接杆和固定支撑板上,在固定支撑板外侧的卸料固定板上分别装有第二直线轴承,法兰导柱下端穿过第二直线轴承并固定在引线框架压制板上,法兰导柱上端通过挡圈将其与第二直线轴承固定在一起,其中:在两个限位柱之间的固定支撑板上装有一气缸,在气缸内装有活塞,活塞从气缸上端伸出,活塞的上端通过气缸垫圈和限位环固定在连接杆上,在引线框架压制板和卸料固定板之间装有若干个压制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杆呈品字形对称结构,其中央突出,气缸固定在连接杆的中央。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其中:所述活塞上端装有气缸垫圈,限位环固定在连接杆上,螺钉穿过限位环固定在气缸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其中:所述若干个压制弹簧为三个,其中二个压制弹簧分别装在导柱下方的卸料固定板和引线框架压制板之间,一个压制弹簧装在气缸下方的卸料固定板和引线框架压制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其中:在固定支撑板左右两侧的限位柱和导柱相对于气缸左右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其中:在卸料固定板左右两侧的法兰导柱相对于气缸左右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其中:所述导柱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杆上,导柱下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卸料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气缸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上,复位弹簧依靠导向机构与气缸做往复运动,引线框架压制板安装在复位弹簧的下方。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结构小巧紧凑,能够使引线框架压制板在搬送模具的过程中,充分压制在模具表面进行预热。杜绝了引线框架压制板翘曲,保证了半导体自动封装系统在封装过程中的良品率。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1中,标号1为连接杆;标号2为限位柱;标号3为限位环;标号4为气缸垫圈;标号5为固定支撑板;标号6为挡圈;标号7为引线框架压制板;标号8为气缸;标号9为压制弹簧;标号10为第一直线轴承;标号11为导柱;标号12为法兰导柱;标号13为第二直线轴承;标号14为卸料固定板;标号15为外圈弹簧;标号16为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包括:连接杆1、限位柱2、限位环3、气缸垫圈4、固定支撑板5、挡圈6、引线框架压制板7、气缸8、压制弹簧9、第一直线轴承10、导柱11、法兰导柱12、第二直线轴承13、卸料固定板14、外圈弹簧15和活塞16,固定支撑板5是固定不动的,它固定在卸料固定板14和引线框架压制板7上方,卸料固定板14装在引线框架压制板7上方,在固定支撑板5上方装有连接杆1,连接杆1呈品字形对称结构,其中央突出,在靠近固定支撑板5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一直线轴承10,第一直线轴承10位于固定支撑板5和连接杆1之间,导柱11分别穿过第一直线轴承10,它的上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杆1两端,它的下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卸料固定板14上,在两个第一直线轴承10之间的固定支撑板5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柱2,在两个限位柱2外侧套装有外圈弹簧15,外圈弹簧15的上、下端分别顶在连接杆1和固定支撑板5上,在固定支撑板5左右两侧的限位柱2和导柱11相对于气缸8左右对称。
在固定支撑板5外侧的卸料固定板14上分别装有第二直线轴承13,法兰导柱12下端穿过第二直线轴承13并固定在引线框架压制板7上,法兰导柱12上端通过挡圈6将其与第二直线轴承13固定在一起,在卸料固定板14左右两侧的法兰导柱12相对于气缸8左右对称。在两个限位柱2之间的固定支撑板5上装有一气缸8,在气缸8内装有活塞16,活塞16从气缸8上端伸出,活塞16上端装有气缸垫圈4,限位环3固定在连接杆1的中央,螺钉穿过限位环3固定在气缸垫圈4。在引线框架压制板7和卸料固定板14之间装有三个压制弹簧9,其中二个压制弹簧9分别装在导柱11下方的卸料固定板14和引线框架压制板7之间,一个压制弹簧9装在气缸8下方的卸料固定板14和引线框架压制板7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引线框架压制板7在前道工序中排列完毕之后,有带有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的机械手夹取,夹取时活塞16处于伸出状态,由第一直线轴承10和导柱11组成的导向机构使引线框架压制板7处于上位,机械手下降,引线框架压制板7与引线框架接触,并受到作用力压缩压制弹簧9,夹爪闭合,引线框架压制板7夹持在卸料板固定板14与夹爪之间,机械手携带引向引线框架压制板7进入模具中,夹爪打开放下引线框架,活塞16此时收缩,通过由第一直线轴承10和导柱11组成的导向机构,引线框架压制板7处于下位,充分将引线框架压制与模具表面。引线框架温度升高不再变形后,活塞16再次处于伸出状态,引线框架压制板7在活塞16与由限位柱和外圈弹簧15组成的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回到上位。机械手上升带动整个机构离开模具表面。整个动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引线框架压制板7服帖的放置在模具表面,用于气缸的作用效果优于原先弹簧结构,从而能降低引线框架压制板7防偏位的几率,保证自动封装系统在塑封过程中的良品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它包括:连接杆(1)、限位柱(2)、限位环(3)、气缸垫圈(4)、固定支撑板(5)、挡圈(6)、引线框架压制板(7)、气缸(8)、压制弹簧(9)、第一直线轴承(10)、导柱(11)、法兰导柱(12)、第二直线轴承(13)、卸料固定板(14)、外圈弹簧(15)和活塞(16),固定支撑板(5)固定在卸料固定板(14)和引线框架压制板(7)上方,卸料固定板(14)装在引线框架压制板(7)上方,在固定支撑板(5)上方装有连接杆(1),在靠近固定支撑板(5)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第一直线轴承(10),第一直线轴承(10)位于固定支撑板(5)和连接杆(1)之间,导柱(11)分别穿过第一直线轴承(10),它的上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杆(1)两端,它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卸料固定板(14)上,在两个第一直线轴承(10)之间的固定支撑板(5)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限位柱(2),在两个限位柱(2)外侧套装有外圈弹簧(15),外圈弹簧(15)的上、下端分别顶在连接杆(1)和固定支撑板(5)上,在固定支撑板(5)外侧的卸料固定板(14)上分别装有第二直线轴承(13),法兰导柱(12)下端穿过第二直线轴承(13)并固定在引线框架压制板(7)上,法兰导柱(12)上端通过挡圈(6)将其与第二直线轴承(13)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两个限位柱(2)之间的固定支撑板(5)上装有一气缸(8),在气缸(8)内装有活塞(16),活塞(16)从气缸(8)上端伸出,活塞(16)的上端通过气缸垫圈(4)和限位环(3)固定在连接杆(1)上,在引线框架压制板(7)和卸料固定板(14)之间装有若干个压制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呈品字形对称结构,其中央突出,气缸(8)固定在连接杆(1)的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6)上端装有气缸垫圈(4),限位环(3)固定在连接杆(1)上,螺钉穿过限位环(3)固定在气缸垫圈(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压制弹簧(9)为三个,其中二个压制弹簧(9)分别装在导柱(11)下方的卸料固定板(14)和引线框架压制板(7)之间,一个压制弹簧(9)装在气缸(8)下方的卸料固定板(14)和引线框架压制板(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支撑板(5)左右两侧的限位柱(2)和导柱(11)相对于气缸(8)左右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卸料固定板(14)左右两侧的法兰导柱(12)相对于气缸(8)左右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1)上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杆(1)上,导柱(11)下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卸料固定板(14)上。
CN202120755150.9U 2021-04-13 2021-04-13 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 Active CN214505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5150.9U CN214505452U (zh) 2021-04-13 2021-04-13 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55150.9U CN214505452U (zh) 2021-04-13 2021-04-13 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05452U true CN214505452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3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55150.9U Active CN214505452U (zh) 2021-04-13 2021-04-13 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05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98789A1 (en) Draw Forming Method and Device
CN214505452U (zh) 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自动下压式卸料板压制装置
CN209835002U (zh) 用于塑胶线盘的自动转移装置
CN211661881U (zh) 一种顶升旋转压机构及定位压紧装置
CN208946362U (zh) 一种用于自动封装系统的下折式去流道装置
CN211990559U (zh) 一种侧压式合金件冲压模具
CN104966795B (zh) 圆柱电池封装机的下模机构
CN210500165U (zh) 注塑件晶片弹匣的顶扣结构
CN219026582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装弹片设备
CN111729968A (zh) 一种电池盒底板侧冲孔模具及工艺
CN111069430A (zh) 一种驱动块在下压料芯上的复合模具结构
CN214920349U (zh) 一种制作模具的快速压点定位设备
CN212821886U (zh) 一种液压校正装置
CN213988849U (zh) 一种基板来料移栽机
CN217475192U (zh) 集装箱加工设备
CN220372454U (zh) 一种用于激光封焊设备的自动压盖装置
CN213469268U (zh) 高端冰箱中梁自动冲压装置
JP2858898B2 (ja) Ic加工機
CN114516535B (zh) 一种用于紧靠放置微型果盒的自动取放装置
CN212831436U (zh) 一种面膜抓取放置机构
CN215467652U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冲压机械手
CN115332095B (zh) 一种qfn大基板的封装模具及方法
CN219309824U (zh) 引线框架单边局部压冲压成型装置
CN209747454U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封装的压平机台
KR970000968B1 (ko) 반도체 팩키지의 분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ie Zhenghua

Inventor after: Wang Yichao

Inventor after: ZONG Lei

Inventor after: Chen Xiaofei

Inventor before: Xie Zhenhua

Inventor before: Wang Yichao

Inventor before: ZONG Lei

Inventor before: Chen Xiao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