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04084U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04084U
CN214504084U CN202022635055.3U CN202022635055U CN214504084U CN 214504084 U CN214504084 U CN 214504084U CN 202022635055 U CN202022635055 U CN 202022635055U CN 214504084 U CN214504084 U CN 214504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element
magnetic
unit
coil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350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朝彰
蔡昆旺
何亮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04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04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3Align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0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pris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含一活动组件、一固定组件以及一驱动组件。活动组件配置以连接于一光学元件。活动组件可相对固定组件运动。驱动组件配置以驱动活动组件相对固定组件于一运动范围运动。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定位组件,配置以在驱动组件未作动时将活动组件相对固定组件定位于一预定位置。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锁固结构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数字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含一活动组件、一固定组件以及一驱动组件。活动组件配置以连接于一光学元件。活动组件可相对固定组件运动。驱动组件配置以驱动活动组件相对固定组件于一运动范围运动。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定位组件,配置以在驱动组件未作动时将活动组件相对固定组件定位于一预定位置。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定位组件包括一第一卡合元件、一第二卡合元件以及一驱动单元。第一卡合元件与第二卡合元件分别设置于活动组件与固定组件上。驱动单元用以驱动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运动。当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一释放位置时,活动组件可相对固定组件运动。当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一锁附位置时,活动组件固定于固定组件。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单元包括一第一导磁元件、一第一线圈、一磁性单元、一第二导磁元件以及一第二线圈。第一导磁元件具有导磁性材质。第一线圈设置于第一导磁元件。磁性单元对应第一线圈且具有一第一N极与一第一S极沿着一第一假想线排列。第二导磁元件具有导磁性材质。第二线圈设置于第二导磁元件。第一线圈缠绕于第一导磁元件。第一导磁元件具有长条结构的一第一段部,第一线圈缠绕于第一段部。磁性单元还包括一第二N极与第二S极沿着第一假想线排列。第一S极位于第一N极以及第二N极之间。第一导磁元件还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位于第一本体的两侧。第一段部位于第一本体。驱动单元用以驱动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以一第一方向为轴心转动。在一第二方向上,第一导磁元件的最大尺寸大于磁性单元的最大尺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当沿着一第三方向观察时,在第二方向上,磁性单元未超出第一导磁元件。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互相垂直。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皆重叠于磁性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导磁元件还包括一第一固定结构,用以固定第一线圈。第一固定结构具有一突起结构,朝向与第一段部的延伸方向不平行的一方向突出。当沿着第三方向观察时,第一固定结构位于第一线圈与磁性单元之间。第二导磁元件还包括一第二本体、一第三端部以及一第四端部,第三端部与第四端部位于第二本体的两侧。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磁性单元位于第一导磁元件与第二导磁元件之间。第一端部以及第三端部沿着第三方向排列。当沿着第二方向观察时,第一端部以及第三端部之间具有一间隔。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磁性单元的中心位于第一端部以及第三端部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第二导磁元件的最大尺寸大于磁性单元的最大尺寸。当沿着第三方向观察时,在第二方向上,磁性单元未超出第二导磁元件。第二线圈缠绕于第二导磁元件。第二导磁元件具有长条结构的一第二段部,第二线圈缠绕于第二段部。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导磁元件还包括一第二固定结构,用以固定第二线圈。第二固定结构具有一突起结构,朝向与第二段部的延伸方向不平行的方向突出。当沿着第三方向观察时,第二固定结构位于第二线圈与磁性单元之间。当沿着第三方向观察时,第一线圈的中心与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不同于第一线圈的中心与第二端部的最短距离。当沿着第三方向观察时,第一线圈的中心与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一线圈的中心与第二端部的最短距离。当沿着第三方向观察时,磁性单元的中心与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不同于磁性单元的中心与第二端部的最短距离。当沿着第三方向观察时,磁性单元的中心与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小于磁性单元的中心与第二端部的最短距离。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二端部连接第四端部。第一导磁元件与第二导磁元件具有一体化结构。当驱动单元未驱动第一卡合元件时,磁性单元与第一导磁元件间的一第一作用力使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一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为释放位置或锁附位置。定位组件还包括一第一阻挡元件,用以限制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于一限定范围运动。当驱动单元未驱动第一卡合元件时,第一阻挡元件对第一卡合元件产生一第二作用力,第一第二作用力与第二作用力使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第一位置。当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假想线与第二方向不平行。当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假想线穿过第一导磁元件。当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假想线穿过第二导磁元件。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活动组件相对固定组件沿着一第四方向运动。当沿着一第五方向观察时,固定组件具有一多边形结构。当沿着第五方向观察时,固定组件的一第一侧边的长度与固定组件的一第二侧边的长度不同。当沿着第五方向观察时,固定组件的第一侧边的长度小于固定组件的第二侧边的长度。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不平行。第一侧边沿着一第六方向延伸,第二侧边沿着第四方向延伸。第四方向、第五方向以及第六方向互相垂直。当沿着第五方向观察时,驱动单元位于第二侧边。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方向与第四方向平行。第三方向与第六方向平行。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平行。第二方向与第五方向平行。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二方向与第四方向平行。第一方向与第五方向平行。当沿着第五方向观察时,驱动单元位于固定组件的一第一角落。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当驱动单元未驱动第一卡合元件时,磁性单元与第二导磁元件间的一第三作用力,使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一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锁附位置。第二位置为锁附位置。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不同。定位组件还包括一第二阻挡元件,用以限制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于限定范围运动。当驱动单元未驱动第一卡合元件时,第二阻挡元件对第一卡合元件产生一第四作用力,第三作用力与第四作用力使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第二位置。当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假想线与第二方向不平行。当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假想线穿过第一导磁元件。当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假想线穿过第二导磁元件。当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释放位置时,第一假想线与第三方向平行。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当驱动单元未驱动第一卡合元件时,磁性单元与第二导磁元件间的一第三作用力使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一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锁附位置。第二位置为释放位置。定位组件还包括一第二阻挡元件,用以限制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于限定范围运动。当驱动单元未驱动第一卡合元件时,第二阻挡元件对第一卡合元件产生一第四作用力,第三作用力与第四作用力使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第二位置。当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假想线与第二方向不平行。当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假想线穿过第一导磁元件。当第一卡合元件相对第二卡合元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当沿着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假想线穿过第二导磁元件。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可包含一第一卡合元件、一第二卡合元件以及一驱动单元。第一卡合元件与该第二卡合元件是可分别设置于该固定组件以及该活动组件上。驱动单元可控制第一卡合元件相对于第二卡合元件至一锁附位置。基于本公开的结构设计,当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受到冲击时,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卡合元件脱离第二卡合元件。另外本公开的结构设计也可以节省成本,并且达成小型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公开可通过之后的详细说明并配合图示而得到清楚的了解。要强调的是,按照业界的标准做法,各种特征并没有按比例绘制,并且仅用于说明的目的。事实上,为了能够清楚的说明,因此各种特征的尺寸可能会任意地放大或者缩小。
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部分结构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磁性单元的放大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8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9与图10分别为第一卡合元件位于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12与图13分别为第一卡合元件位于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6-100、6-100A、6-100B: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6-108:承载座
6-109:镜片
6-111:转轴
6-112:底座
6-1121:轨道
6-113:凸出座
6-BE1:第一阻挡元件
6-BE2:第二阻挡元件
6-CL1:第一线圈
6-CL2:第二线圈
6-D1:第一方向
6-D2:第二方向
6-D3:第三方向
6-D4:第四方向
6-D5:第五方向
6-D6:第六方向
6-DF1:第一作用力
6-DF2:第二作用力
6-DF3:第三作用力
6-DF4:第四作用力
6-DU:驱动单元
6-EE1:第一卡合元件
6-EE2:第二卡合元件
6-FA:固定组件
6-FS1:第一固定结构
6-FS2:第二固定结构
6-IL1:第一假想线
6-MA:活动组件
6-MB1:第一本体
6-MB2:第二本体
6-ME1:第一导磁元件
6-ME2:第二导磁元件
6-MEP1:第一端部
6-MEP2:第二端部
6-MEP3:第三端部
6-MEP4:第四端部
6-MU:磁性单元
6-PA:定位组件
6-S1:第一侧边
6-S2:第二侧边
6-SG1:第一段部
6-SG2:第二段部
6-NP1:第一N极
6-NP2:第二N极
6-SP1:第一S极
6-SP2:第二S极
X:X轴
Y:Y轴
Z:Z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公开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做详细说明。其中,实施例中的各元件的配置为说明之用,并非配置以限制本公开。且实施例中附图标号的部分重复,为了简化说明,并非意指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关联性。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公开。
此外,实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较低”或“底部”及“较高”或“顶部”,以描述图示的一个元件对于另一元件的相对关系。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示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较低”侧的元件将会成为在“较高”侧的元件。
在此,“约”、“大约”的用语通常表示在一给定值或范围的20%之内,较佳是10%之内,且更佳是5%之内。在此给定的数量为大约的数量,意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的情况下,仍可隐含“约”、“大约”的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6-100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6-100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并且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6-100的部分结构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光学元件驱动机构6-100可为一光学摄像模块,配置以承载并驱动一光学元件。光学元件驱动机构6-100是可安装于各种电子装置或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设置于智能手机,以供使用者执行图像提取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6-100可包含一固定组件6-FA、一活动组件6-MA以及一驱动组件。活动组件6-MA是活动地连接固定组件6-FA。驱动组件是配置以驱动活动组件6-MA相对固定组件6-FA运动。
于此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组件6-FA包含一底座6-112,并且底座6-112上形成有一轨道6-1121。活动组件6-MA是设置在底座6-112上并且包含一承载座6-108以及一镜片6-109。承载座6-108是用以承载镜片6-109,并且承载座6-108也可进一步连接其他光学元件,例如快门、光圈、镜头、滤光片、感光元件等与光学相关的元件。
所述驱动组件可包含一驱动线圈以及一驱动磁铁(图中未表示),可分别设置于承载座6-108以及底座6-112上。当驱动线圈通电时,可以驱动磁铁感应产生一电磁驱动力以驱动活动组件6-MA相对于固定组件6-FA于一运动范围移动。具体而言,承载座6-108可沿着轨道6-1121移动。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6-100可还包括一定位组件6-PA,配置以在所述驱动组件未作动时将活动组件6-MA相对固定组件6-FA定位于一预定位置,例如图1所示的位置。
如图1与图2所示,定位组件6-PA可包含一第一卡合元件6-EE1、一第二卡合元件6-EE2以及一驱动单元6-DU。第一卡合元件6-EE1与第二卡合元件6-EE2是分别设置于活动组件6-MA与固定组件6-FA上,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合元件6-EE1与第二卡合元件6-EE2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具体而言,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卡合元件6-EE1为一卡勾,连接于底座6-112上的一凸出座6-113,而第二卡合元件6-EE2可为一沟槽,形成于承载座6-108上。
驱动单元6-DU是用以驱动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运动。当驱动单元6-DU驱动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一释放位置时,例如位于图2中的位置时,活动组件6-MA可相对固定组件6-FA运动。再者,当驱动单元6-DU驱动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一锁附位置时,例如第一卡合元件6-EE1以虚线表示的位置时,活动组件6-MA便会固定于固定组件6-FA。
于此实施例中,驱动单元6-DU包括一第一导磁元件6-ME1、一第一线圈6-CL1、一磁性单元6-MU、一第二导磁元件6-ME2以及一第二线圈6-CL2。第一导磁元件6-ME1具有导磁性材质,第一线圈6-CL1设置于第一导磁元件6-ME1上。
请参考图1至图4,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磁性单元6-MU的放大图。磁性单元6-MU对应第一线圈6-CL1且具有一第一N极6-NP1与一第一S极6-SP1,沿着一第一假想线6-IL1依序排列。磁性单元6-MU还包括一第二N极6-NP2与第二S极6-SP2,沿着第一假想线6-IL1依序排列。第一S极6-SP1位于第一N极6-NP1以及第二N极6-NP2之间。要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N极跟S极的位置可以互换。
第二导磁元件6-ME2具有导磁性材质,并且第二线圈6-CL2设置于第二导磁元件6-ME2上。具体而言,第一线圈6-CL1缠绕于第一导磁元件6-ME1上,并且第二线圈6-CL2缠绕于第二导磁元件6-ME2上。
第一导磁元件6-ME1具有长条结构的一第一段部6-SG1,并且第一线圈6-CL1是缠绕于第一段部6-SG1。第一导磁元件6-ME1包括一第一本体6-MB1、一第一端部6-MEP1以及一第二端部6-MEP2,并且第一端部6-MEP1与第二端部6-MEP2是位于第一本体6-MB1的两侧。第一段部6-SG1是位于第一本体6-MB1上。
于此实施例中,磁性单元6-MU是通过一转轴6-111连接于底座6-112与第一卡合元件6-EE1。驱动单元6-DU是用以驱动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以一第一方向6-D1为轴心转动。第一方向6-D1平行转轴6-111。
如图2所示,在一第二方向6-D2上,第一导磁元件6-ME1的最大尺寸大于磁性单元6-MU的最大尺寸,并且第一方向6-D1与第二方向6-D2垂直。
再者,当沿着一第三方向6-D3观察时,在第二方向6-D2上,磁性单元6-MU未超出第一导磁元件6-ME1。当沿着第二方向6-D2观察时,第二端部6-MEP2重叠于磁性单元6-MU的至少一部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部6-MEP1与第二端部6-MEP2皆重叠于磁性单元6-MU的至少一部分。
第一方向6-D1、第二方向6-D2以及第三方向6-D3是由第一卡合元件6-EE1、第二卡合元件6-EE2以及磁性单元6-MU所定义,并且第一方向6-D1、第二方向6-D2以及第三方向6-D3互相垂直。
第一导磁元件6-ME1还包括一第一固定结构6-FS1,用以固定第一线圈6-CL1。具体而言,如图2与图3所示,第一固定结构6-FS1可为一突起结构,朝向与第一段部6-SG1的延伸方向不平行的一方向突出,例如沿着第一方向6-D1突出。当沿着第三方向6-D3观察时,第一固定结构6-FS1位于第一线圈6-CL1与磁性单元6-MU之间。
第二导磁元件6-ME2还包括一第二本体6-MB2、一第三端部6-MEP3以及一第四端部6-MEP4,并且第三端部6-MEP3与第四端部6-MEP4是位于第二本体6-MB2的两侧。当沿着第二方向6-D2观察时,磁性单元6-MU是位于第一导磁元件6-ME1与第二导磁元件6-ME2之间。
第一端部6-MEP1与第三端部6-MEP3是沿着第三方向6-D3排列。当沿着第二方向6-D2观察时,第一端部6-MEP1以及第三端部6-MEP3之间具有一间隔。当沿着第一方向6-D1观察时,磁性单元6-MU的中心位于第一端部6-MEP1以及第三端部6-MEP3之间。
在第二方向6-D2上,第二导磁元件6-ME2的最大尺寸大于磁性单元6-MU的最大尺寸。当沿着第三方向6-D3观察时,在第二方向6-D2上,磁性单元6-MU未超出第二导磁元件6-ME2。
第二线圈6-CL2缠绕于第二导磁元件6-ME2上。第二导磁元件6-ME2具有长条结构的一第二段部6-SG2,并且第二线圈6-CL2缠绕于第二段部6-SG2。第一段部6-SG1与第二段部6-SG2的延伸方向相同。
第二导磁元件6-ME2还包括一第二固定结构6-FS2,用以固定第二线圈6-CL2。具体而言,第二固定结构6-FS2可为一突起结构,朝向与第二段部6-SG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的一方向突出,例如沿着第一方向6-D1或第三方向6-D3突出。当沿着第三方向6-D3观察时,第二固定结构6-FS2位于第二线圈6-CL2与磁性单元6-MU之间。
于此实施例中,第二端部6-MEP2是与第四端部6-MEP4分离,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端部6-MEP2是可连接于第四端部6-MEP4。也就是说,第一导磁元件6-ME1与第二导磁元件6-ME2具有一体化结构。
当沿着第三方向6-D3观察时,第一线圈6-CL1的中心与第一端部6-MEP1的最短距离与第一线圈6-CL1的中心与第二端部6-MEP2的最短距离不同。具体而言,当沿着第三方向6-D3观察时,第一线圈6-CL1的中心与第一端部6-MEP1的最短距离大于第一线圈6-CL1的中心与第二端部6-MEP2的最短距离。
当沿着第三方向6-D3观察时,磁性单元6-MU的中心与第一端部6-MEP1的最短距离不同于磁性单元6-MU的中心与第二端部6-MEP2的最短距离。具体而言,当沿着第三方向6-D3观察时,磁性单元6-MU的中心与第一端部6-MEP1的最短距离小于磁性单元6-MU的中心与第二端部6-MEP2的最短距离。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驱动单元6-DU未驱动第一卡合元件6-EE1时,磁性单元6-MU与第一导磁元件6-ME1间的一第一作用力6-DF1(也就是磁吸力),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一第一位置。
于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为释放位置,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也可以是锁附位置。再者,定位组件6-PA可还包括一第一阻挡元件6-BE1,用以限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于一限定范围运动。限定范围例如为锁附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的范围。
再者,当驱动单元6-DU未驱动第一卡合元件6-EE1时,第一阻挡元件6-BE1对第一卡合元件6-EE1产生一第二作用力6-DF2,第一作用力6-DF1与第二作用力6-DF2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定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当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假想线6-IL1与第二方向6-D2不平行。当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第一位置时,沿着第一方向6-D1观察时,第一假想线6-IL1穿过第一导磁元件6-ME1。当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第一位置时,沿着第一方向6-D1观察时,第一假想线6-IL1穿过第二导磁元件6-ME2。
接着,请参考图1与图5,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6-100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组件(未图示)是用以驱动活动组件6-MA相对固定组件6-FA沿着一第四方向6-D4运动。当沿着一第五方向6-D5(Z轴)观察时,固定组件6-FA的底座6-112具有一多边形结构,例如矩形结构。
当沿着第五方向6-D5观察时,固定组件6-FA的一第一侧边6-S1的长度与固定组件6-FA的一第二侧边6-S2的长度不同。具体而言,当沿着第五方向6-D5观察时,固定组件6-FA的第一侧边6-S1的长度小于固定组件6-FA的第二侧边6-S2的长度。
第一侧边6-S1与第二侧边6-S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具体而言,第一侧边6-S1是沿着一第六方向6-D6延伸,第二侧边6-S2沿着第四方向6-D4延伸。第四方向6-D4、第五方向6-D5以及第六方向6-D6互相垂直。当沿着第五方向6-D5观察时,驱动单元6-DU是位于第二侧边6-S2。
要说明的是,第四方向6-D4、第五方向6-D5以及第六方向6-D6是由底座6-112所定义,并且于此实施例中,第三方向6-D3与第四方向6-D4平行,并且第二方向6-D2与第五方向6-D5平行。
请参考图6,图6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6-100的立体图。于此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方向6-D1与第四方向6-D4平行,第三方向6-D3与第六方向6-D6平行,并且第二方向6-D2与第五方向6-D5平行。基于此结构配置,可以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卡合于第二卡合元件6-EE2时更稳固。
请参考图7,图7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6-100的立体图。于此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方向6-D2与第四方向6-D4平行,第一方向6-D1与第五方向6-D5平行,并且第三方向6-D3与第六方向6-D6平行。当沿着第五方向6-D5观察时,驱动单元6-DU是位于固定组件6-FA的底座6-112的一角落(第一角落)。
请继续参考图8至图10。图8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6-100A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9与图10分别为第一卡合元件6-EE1位于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卡合元件6-EE1可为一凸块,而第二卡合元件6-EE2可为相对应的一开孔。当第一卡合元件6-EE1穿过第二卡合元件6-EE2后,驱动单元6-DU的第一线圈6-CL1与第二线圈6-CL2可停止通电。
于是,当驱动单元6-DU未驱动第一卡合元件6-EE1时,磁性单元6-MU与第二导磁元件6-ME2间的一第三作用力6-DF3,驱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如图9所示,第二位置为锁附位置。
再者,定位组件6-PA可还包括一第二阻挡元件6-BE2,用以限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于限定范围运动。
如图8与图9所示,当驱动单元6-DU未驱动第一卡合元件6-EE1时,第二阻挡元件6-BE2对第一卡合元件6-EE1产生一第四作用力6-DF4,第三作用力6-DF3与第四作用力6-DF4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第二位置。
当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假想线6-IL1与第二方向6-D2不平行。当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第二位置时,并且当沿着第一方向6-D1观察时,第一假想线6-IL1穿过第一导磁元件6-ME1。当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第二位置时,并且当沿着第一方向6-D1观察时,第一假想线6-IL1穿过第二导磁元件6-ME2。
相似地,当驱动单元6-DU未驱动第一卡合元件6-EE1时,如图10所示,第一卡合元件6-EE1也可位于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也为锁附位置,并且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不同。
另外,当第一卡合元件6-EE1欲脱离第二卡合元件6-EE2时,如图8所示,驱动单元6-DU可驱动第一卡合元件6-EE1位于图8的释放位置。具体而言,当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释放位置时,第一假想线6-IL1与第三方向6-D3平行。
请继续参考图11至图13。图11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6-100B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图12与图13分别为第一卡合元件6-EE1位于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的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第二卡合元件6-EE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第二方向6-D2(Z轴)。
相似于前述实施例,当驱动单元6-DU未驱动第一卡合元件6-EE1时,磁性单元6-MU与第二导磁元件6-ME2间的第三作用力6-DF3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第二位置,如图12所示。于此实施例中,第二位置为释放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卡合元件6-EE1可穿过第二卡合元件6-EE2或由第二卡合元件6-EE2脱离。
相似地,定位组件6-PA包括第二阻挡元件6-BE2,用以限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于限定范围运动。当驱动单元6-DU未驱动第一卡合元件6-EE1时,第二阻挡元件6-BE2对第一卡合元件6-EE1产生第四作用力6-DF4,并且第三作用力6-DF3与第四作用力6-DF4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第二位置。
如图12所示,当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假想线6-IL1与第二方向6-D2不平行。当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第二位置时,并且当沿着第一方向6-D1观察时,第一假想线6-IL1穿过第一导磁元件6-ME1。当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对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于第二位置时,并且当沿着第一方向6-D1观察时,第一假想线6-IL1穿过第二导磁元件6-ME2。
于此实施例中,当欲锁定活动组件6-MA时,如图13所示,驱动单元6-DU可于第一卡合元件6-EE1穿过第二卡合元件6-EE2后驱动第一卡合元件6-EE1逆时针旋转至第一位置,以达成锁定的目的。其中,第一位置为锁附位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含一活动组件、一固定组件以及一驱动组件。活动组件配置以连接于一光学元件。活动组件可相对固定组件运动。驱动组件配置以驱动活动组件相对固定组件于一运动范围运动。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定位组件,配置以在驱动组件未作动时将活动组件相对固定组件定位于一预定位置。
定位组件可包含一第一卡合元件、一第二卡合元件以及一驱动单元。第一卡合元件与该第二卡合元件是可分别设置于该固定组件以及该活动组件上。驱动单元可控制第一卡合元件相对于第二卡合元件至一锁附位置。基于本公开的结构设计,当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受到冲击时,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卡合元件脱离第二卡合元件。另外本公开的结构设计也可以节省成本,并且达成小型化的目的。
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公开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从本公开的公开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公开使用。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Claims (9)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活动组件,配置以连接于一光学元件;
一固定组件,其中该活动组件可相对该固定组件运动;以及
一驱动组件,配置以驱动该活动组件相对该固定组件于一运动范围运动;
其中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定位组件,配置以在该驱动组件未作动时将该活动组件相对该固定组件定位于一预定位置;
该定位组件包括:
一第一卡合元件;
一第二卡合元件,其中该第一卡合元件与该第二卡合元件分别设置于该活动组件与该固定组件上;以及
一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运动;
其中当该驱动单元驱动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一释放位置时,该活动组件可相对该固定组件运动;
其中当该驱动单元驱动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一锁附位置时,该活动组件固定于该固定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单元包括:
一第一导磁元件,具有导磁性材质;
一第一线圈,设置于该第一导磁元件;
一磁性单元,对应该第一线圈且具有一第一N极与一第一S极沿着一第一假想线排列;
一第二导磁元件,具有导磁性材质;以及
一第二线圈,设置于该第二导磁元件;
其中,该第一线圈缠绕于该第一导磁元件;
其中该第一导磁元件具有长条结构的一第一段部,该第一线圈缠绕于该第一段部;
其中该磁性单元还包括一第二N极与第二S极沿着该第一假想线排列;
其中该第一S极位于该第一N极以及该第二N极之间;
其中该第一导磁元件还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位于该第一本体的两侧;
其中该第一段部位于该第一本体;
其中该驱动单元用以驱动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以一第一方向为轴心转动;
其中在一第二方向上,该第一导磁元件的最大尺寸大于该磁性单元的最大尺寸;
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其中当沿着一第三方向观察时,在该第二方向上,该磁性单元未超出该第一导磁元件;
其中该第一方向、该第二方向以及该第三方向互相垂直;
其中当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皆重叠于该磁性单元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该第一导磁元件还包括一第一固定结构,用以固定该第一线圈;
其中该第一固定结构具有一突起结构,朝向与该第一段部的延伸方向不平行的一方向突出;
其中当沿着该第三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固定结构位于该第一线圈与该磁性单元之间;
其中该第二导磁元件还包括一第二本体、一第三端部以及一第四端部,该第三端部与该第四端部位于该第二本体的两侧;
其中当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磁性单元位于该第一导磁元件与该第二导磁元件之间;
其中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三端部沿着该第三方向排列;
其中当沿着该第二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三端部之间具有一间隔;
其中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磁性单元的中心位于该第一端部以及该第三端部之间;
其中在该第二方向上,该第二导磁元件的最大尺寸大于该磁性单元的最大尺寸;
其中当沿着该第三方向观察时,在该第二方向上,该磁性单元未超出该第二导磁元件;
其中该第二线圈缠绕于该第二导磁元件;
其中该第二导磁元件具有长条结构的一第二段部,该第二线圈缠绕于该第二段部;
其中该第一段部与该第二段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其中该第二导磁元件还包括一第二固定结构,用以固定该第二线圈;
其中该第二固定结构具有一突起结构,朝向与该第二段部的延伸方向不平行的方向突出;
其中当沿着该第三方向观察时,该第二固定结构位于该第二线圈与该磁性单元之间;
其中当沿着该第三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线圈的中心与该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不同于该第一线圈的中心与该第二端部的最短距离;
其中当沿着该第三方向观察时,该第一线圈的中心与该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一线圈的中心与该第二端部的最短距离;
其中当沿着该第三方向观察时,该磁性单元的中心与该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不同于该磁性单元的中心与该第二端部的最短距离;
其中当沿着该第三方向观察时,该磁性单元的中心与该第一端部的最短距离小于该磁性单元的中心与该第二端部的最短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连接该第四端部;
其中该第一导磁元件与该第二导磁元件具有一体化结构;
其中,当该驱动单元未驱动该第一卡合元件时,该磁性单元与该第一导磁元件间的一第一作用力使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一第一位置;
其中该第一位置为该释放位置或该锁附位置;
其中该定位组件还包括一第一阻挡元件,用以限制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于一限定范围运动;
其中当该驱动单元未驱动该第一卡合元件时,该第一阻挡元件对该第一卡合元件产生一第二作用力,该第一作用力与该第二作用力使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该第一位置;
其中当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假想线与该第二方向不平行;
其中当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假想线穿过该第一导磁元件;
其中当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假想线穿过该第二导磁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活动组件相对该固定组件沿着一第四方向运动;
其中当沿着一第五方向观察时,该固定组件具有一多边形结构;
其中当沿着该第五方向观察时,该固定组件的一第一侧边的长度与该固定组件的一第二侧边的长度不同;
其中当沿着该第五方向观察时,该固定组件的该第一侧边的长度小于该固定组件的该第二侧边的长度;
其中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不平行;
其中该第一侧边沿着一第六方向延伸,该第二侧边沿着该第四方向延伸;
其中该第四方向、该第五方向以及该第六方向互相垂直;
其中当沿着该第五方向观察时,该驱动单元位于该第二侧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四方向平行;
其中该第三方向与该第六方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方向与该第四方向平行;
其中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五方向平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方向与该第四方向平行;
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五方向平行;
其中当沿着该第五方向观察时,该驱动单元位于该固定组件的一第一角落。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该驱动单元未驱动该第一卡合元件时,该磁性单元与该第二导磁元件间的一第三作用力,使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一第二位置;
其中该第一位置为该锁附位置;
其中该第二位置为该锁附位置;
其中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不同;
其中该定位组件还包括一第二阻挡元件,用以限制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于该限定范围运动;
其中当该驱动单元未驱动该第一卡合元件时,该第二阻挡元件对该第一卡合元件产生一第四作用力,该第三作用力与该第四作用力使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
其中当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假想线与该第二方向不平行;
其中当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假想线穿过该第一导磁元件;
其中当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假想线穿过该第二导磁元件;
其中当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该释放位置时,该第一假想线与该第三方向平行。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该驱动单元未驱动该第一卡合元件时,该磁性单元与该第二导磁元件间的一第三作用力使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一第二位置;
其中该第一位置为该锁附位置;
其中该第二位置为该释放位置;
其中该定位组件还包括一第二阻挡元件,用以限制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于该限定范围运动;
其中当该驱动单元未驱动该第一卡合元件时,该第二阻挡元件对该第一卡合元件产生一第四作用力,该第三作用力与该第四作用力使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
其中当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假想线与该第二方向不平行;
其中当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假想线穿过该第一导磁元件;
其中当该第一卡合元件相对该第二卡合元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当沿着该第一方向观察时,该第一假想线穿过该第二导磁元件。
CN202022635055.3U 2019-11-15 2020-11-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Active CN21450408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35926P 2019-11-15 2019-11-15
US62/935,926 2019-11-15
US201962944496P 2019-12-06 2019-12-06
US62/944,496 2019-12-06
US201962950520P 2019-12-19 2019-12-19
US62/950,520 2019-12-19
US202062972259P 2020-02-10 2020-02-10
US62/972,259 2020-02-10
US202062986039P 2020-03-06 2020-03-06
US62/986,039 2020-03-06
US202063000604P 2020-03-27 2020-03-27
US63/000,604 2020-03-27
US202063017313P 2020-04-29 2020-04-29
US63/017,313 2020-04-29
US202063041459P 2020-06-19 2020-06-19
US63/041,459 2020-06-19
US202063058932P 2020-07-30 2020-07-30
US63/058,932 2020-07-30
US202063065865P 2020-08-14 2020-08-14
US63/065,865 2020-08-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04084U true CN214504084U (zh) 2021-10-26

Family

ID=7313878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1042.0A Pending CN112882315A (zh) 2019-11-15 2020-11-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022635055.3U Active CN214504084U (zh) 2019-11-15 2020-11-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111340453.5A Active CN113985555B (zh) 2019-11-15 2020-11-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1042.0A Pending CN112882315A (zh) 2019-11-15 2020-11-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0453.5A Active CN113985555B (zh) 2019-11-15 2020-11-13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1409069B2 (zh)
EP (1) EP3822684A1 (zh)
CN (3) CN112882315A (zh)
TW (1) TW20212104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423564U (zh) * 2020-02-10 2021-06-11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US11899274B2 (en) 2020-09-15 2024-02-13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US11662649B2 (en) * 2021-08-12 2023-05-30 Plantronics, Inc. Camera privacy shut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803B1 (zh) * 1969-09-17 1975-01-29
JPH0579542U (ja) * 1992-03-27 1993-10-29 株式会社精工舎 カメラ用シャッタ
JP3180201B2 (ja) * 1992-09-14 2001-06-25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シャッタ
SE9700434L (sv) * 1997-02-06 1998-08-07 Hasselblad Ab Victor Elektromagnetiskt förskjutningsorgan
JP4637724B2 (ja) * 2005-11-10 2011-02-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移動装置
CN101266386A (zh) * 2007-03-15 2008-09-17 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小型照相机的光圈快门装置
KR100931721B1 (ko) * 2009-06-29 2009-12-14 동인하이텍주식회사 카메라용 렌즈 도어 개폐장치
US9442281B2 (en) * 2012-06-27 2016-09-13 Sony Corporation Microscope and shutter mechanism
JP2015125430A (ja) * 2013-12-27 2015-07-06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遮光羽根駆動装置
JP2017003742A (ja) * 2015-06-09 2017-01-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2391155B1 (ko) 2018-01-26 2022-04-29 애플 인크. 광학기기를 이동시키기 위한 액추에이터를 갖는 접이식 카메라
US11555981B2 (en) 2019-06-14 2023-01-17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09069B2 (en) 2022-08-09
US20240069299A1 (en) 2024-02-29
TW202121043A (zh) 2021-06-01
US20210149143A1 (en) 2021-05-20
CN113985555B (zh) 2023-08-15
CN113985555A (zh) 2022-01-28
EP3822684A1 (en) 2021-05-19
US11852886B2 (en) 2023-12-26
CN112882315A (zh) 2021-06-01
US20220334338A1 (en) 2022-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04084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1698335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US10721406B2 (en) Lens drive apparatus,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US9304326B2 (en) Lens actuator
CN112764237B (zh) 光学组件驱动装置
JP6602344B2 (ja) 手ぶれ補正装置
CN209928110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及光学组件驱动系统
TWI438543B (zh) 防手震鏡頭驅動裝置
EP2811734B1 (en) Image stabiliz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10356292B2 (en) Optical unit with rolling correction function and optical unit with triaxial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TW201341844A (zh) 光學影像防震裝置之懸吊結構
EP2708937A1 (en) Image stabilizer and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215986657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07277338A (zh) 一种具有抖动补正结构的自动对焦装置
US10379422B2 (en) Pos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stabilization apparatus to which pos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is applied
US20220357554A1 (en) Driving mechanism
JP2012022183A (ja) 振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213365139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0864286U (zh) 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17156912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3715661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US11397303B2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US8147151B2 (en) Shutter device
CN21995799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JP2011027947A (ja) 光学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