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1043A - 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 Google Patents

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1043A
TW202121043A TW109139777A TW109139777A TW202121043A TW 202121043 A TW202121043 A TW 202121043A TW 109139777 A TW109139777 A TW 109139777A TW 109139777 A TW109139777 A TW 109139777A TW 202121043 A TW202121043 A TW 2021210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ing element
driving
optical
optical element
co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9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朝彰
蔡昆旺
何亮廷
王照熙
翁智偉
張鶴齡
張哲維
陳聖宗
趙科綸
蔡旻修
陳樹山
柳政錫
徐茂國
蘇冠宇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1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104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3Align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0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pris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了一種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包含一活動組件、一固定組件以及一驅動組件。活動組件配置以連接於一光學元件。活動組件可相對固定組件運動 驅動組件配置以驅動活動組件相對固定組件於一運動範圍運動。光學元件驅動機構更包括一定位組件,配置以在驅動組件未作動時將活動組件相對固定組件定位於一預定位置。

Description

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本揭露係關於一種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特別係關於一種具有鎖固結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今許多電子裝置(例如智慧型手機或數位相機)皆具有照相或錄影的功能。這些電子裝置的使用越來越普遍,並朝著便利和輕薄化的設計方向進行發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選擇。
本揭露提供了一種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包含一活動組件、一固定組件以及一驅動組件。活動組件配置以連接於一光學元件。活動組件可相對固定組件運動 驅動組件配置以驅動活動組件相對固定組件於一運動範圍運動。光學元件驅動機構更包括一定位組件,配置以在驅動組件未作動時將活動組件相對固定組件定位於一預定位置。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定位組件包括一第一卡合元件、一第二卡合元件以及一驅動單元。第一卡合元件與第二卡合元件分別設置於活動組件與固定組件上。驅動單元用以驅動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運動。當驅動單元驅動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一釋放位置時,活動組件可相對固定組件運動。當驅動單元驅動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一鎖附位置時,活動組件固定於固定組件。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驅動單元包括一第一導磁元件、一第一線圈、一磁性單元、一第二導磁元件以及一第二線圈。第一導磁元件具有導磁性材質。第一線圈設置於第一導磁元件。磁性單元對應第一線圈且具有一第一N極與一第一S極沿著一第一假想線排列。第二導磁元件具有導磁性材質。第二線圈設置於第二導磁元件。第一線圈纏繞於第一導磁元件。第一導磁元件具有長條結構之一第一段部,第一線圈纏繞於第一段部。磁性單元更包括一第二N極與第二S極沿著第一假想線排列。第一S極位於第一N極以及第二N極之間。第一導磁元件更包括一第一本體、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位於第一本體之兩側。第一段部位於第一本體。驅動單元用以驅動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以一第一方向為軸心轉動。在一第二方向上,第一導磁元件之最大尺寸大於磁性單元之最大尺寸。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垂直。當沿著一第三方向觀察時,在第二方向上,磁性單元未超出第一導磁元件。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互相垂直。當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皆重疊於磁性單元之至少一部分。第一導磁元件更包括一第一固定結構,用以固定第一線圈。第一固定結構具有一突起結構,朝向與第一段部之延伸方向不平行之一方向突出。當沿著第三方向觀察時,第一固定結構位於第一線圈與磁性單元之間。第二導磁元件更包括一第二本體、一第三端部以及一第四端部,第三端部與第四端部位於第二本體之兩側。當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磁性單元位於第一導磁元件與第二導磁元件之間。第一端部以及第三端部沿著第三方向排列。當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一端部以及第三端部之間具有一間隔。當沿著第一方向觀察時,磁性單元之中心位於第一端部以及第三端部之間。 在第二方向上,第二導磁元件之最大尺寸大於磁性單元之最大尺寸。當沿著第三方向觀察時,在第二方向上,磁性單元未超出第二導磁元件。第二線圈纏繞於第二導磁元件。第二導磁元件具有長條結構之一第二段部,第二線圈纏繞於第二段部。第一段部與第二段部之延伸方向相同。第二導磁元件更包括一第二固定結構,用以固定第二線圈。第二固定結構具有一突起結構,朝向與第二段部之延伸方向不平行之方向突出。當沿著第三方向觀察時,第二固定結構位於第二線圈與磁性單元之間。當沿著第三方向觀察時,第一線圈之中心與第一端部的最短距離不同於第一線圈之中心與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當沿著第三方向觀察時,第一線圈之中心與第一端部的最短距離大於第一線圈之中心與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當沿著第三方向觀察時,磁性單元之中心與第一端部的最短距離不同於磁性單元之中心與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當沿著第三方向觀察時,磁性單元之中心與第一端部的最短距離小於磁性單元之中心與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第二端部連接第四端部。第一導磁元件與第二導磁元件具有一體化結構。當驅動單元未驅動第一卡合元件時,磁性單元與第一導磁元件間之一第一作用力使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一第一位置。第一位置為釋放位置或鎖附位置。定位組件更包括一第一阻擋元件,用以限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於一限定範圍運動。當驅動單元未驅動第一卡合元件時,第一阻擋元件對第一卡合元件產生一第二作用力,第一第二作用力與第二作用力使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第一位置。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假想線與第二方向不平行。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第一位置時,沿著第一方向觀察時,第一假想線穿過第一導磁元件。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第一位置時,沿著第一方向觀察時,第一假想線穿過第二導磁元件。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驅動組件用以驅動活動組件相對固定組件沿著一第四方向運動。當沿著一第五方向觀察時,固定組件具有一多邊形結構。當沿著第五方向觀察時,固定組件之一第一側邊之長度與固定組件之一第二側邊之長度不同。當沿著第五方向觀察時,固定組件之第一側邊之長度小於固定組件之第二側邊之長度。第一側邊與第二側邊之延伸方向不平行。第一側邊沿著一第六方向延伸,第二側邊沿著第四方向延伸。第四方向、第五方向以及第六方向互相垂直。當沿著第五方向觀察時,驅動單元位於第二側邊。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第一方向與第四方向平行。第三方向與第六方向平行。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第三方向與第四方向平行。第二方向與第五方向平行。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第二方向與第四方向平行。第一方向與第五方向平行。當沿著第五方向觀察時,驅動單元位於固定組件之一第一角落。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當驅動單元未驅動第一卡合元件時,磁性單元與第二導磁元件間之一第三作用力,使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一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為鎖附位置。第二位置為鎖附位置。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不同。定位組件更包括一第二阻擋元件,用以限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於限定範圍運動。當驅動單元未驅動第一卡合元件時,第二阻擋元件對第一卡合元件產生一第四作用力,第三作用力與第四作用力使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第二位置。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一假想線與第二方向不平行。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第二位置時,當沿著第一方向觀察時,第一假想線穿過第一導磁元件。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第二位置時,當沿著第一方向觀察時,第一假想線穿過第二導磁元件。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釋放位置時,第一假想線與第三方向平行。
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當驅動單元未驅動第一卡合元件時,磁性單元與第二導磁元件間之一第三作用力使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一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為鎖附位置。第二位置為釋放位置。定位組件更包括一第二阻擋元件,用以限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於限定範圍運動。當驅動單元未驅動第一卡合元件時,第二阻擋元件對第一卡合元件產生一第四作用力,第三作用力與第四作用力使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第二位置。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一假想線與第二方向不平行。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第二位置時,當沿著第一方向觀察時,第一假想線穿過第一導磁元件。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第二卡合元件位於第二位置時,當沿著第一方向觀察時,第一假想線穿過第二導磁元件。。
本揭露提供一種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在一些實施例中,定位組件可包含一第一卡合元件、一第二卡合元件以及一驅動單元。第一卡合元件與該第二卡合元件是可分別設置於該固定組件以及該活動組件上。驅動單元可控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於第二卡合元件至一鎖附位置。基於本揭露的結構設計,當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受到衝擊時,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卡合元件脫離第二卡合元件。另外本揭露之結構設計也可以節省成本,並且達成小型化的目的。
為了讓本揭露之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示做詳細說明。其中,實施例中的各元件之配置係為說明之用,並非配置以限制本揭露。且實施例中圖式標號之部分重複,係為了簡化說明,並非意指不同實施例之間的關聯性。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揭露。
此外,實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對性的用語,例如「較低」或「底部」及「較高」或「頂部」,以描述圖示的一個元件對於另一元件的相對關係。能理解的是,如果將圖示的裝置翻轉使其上下顛倒,則所敘述在「較低」側的元件將會成為在「較高」側的元件。
在此,「約」、「大約」之用語通常表示在一給定值或範圍的20%之內,較佳是10%之內,且更佳是5%之內。在此給定的數量為大約的數量,意即在沒有特定說明的情況下,仍可隱含「約」、「大約」之含義。
[第1實施例]
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的立體圖。應先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例如為快門機構,且可設置於具有照相功能之電子裝置(未圖示)內,並可透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來驅動光學元件。藉由控制光學元件的位置,可使光線通過或遮擋光線,且可控制電子裝置的攝像模組的曝光時間。在其他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所驅動的光學元件也可以是鏡頭、稜鏡、反射鏡、感光元件等其他與光學相關的元件。
第2圖繪示根據第1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的爆炸圖。如第2圖所示,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可包括:第一活動部1-M1、固定部1-F、第一驅動組件1-E1、第二活動部1-M2以及第二驅動組件1-E2。在本實施例中,固定部1-F包括:本體1-110、頂蓋1-120以及底蓋1-210。頂蓋1-120和底蓋1-210連接至本體1-110,且本體1-110可位於頂蓋1-120和底蓋1-210之間。本體1-110可配置以承載第一活動部1-M1(及連接於第一活動部1-M1上的光學元件1-S),且連接光學模組1-L。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部1-F和光學模組1-L可固定地設置於一基板(未圖示)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與光學模組1-L未直接接觸,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在平行於光軸1-O的方向上,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之最大尺寸大於光學模組1-L之最大尺寸。舉例而言,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沿光軸1-O之高度大於光學模組1-L沿光軸1-O之高度。此外,光學元件1-S可包括檔板,其包括SOMA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遮光材料。光學模組1-L可包括攝像模組,其包括透鏡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透光材料,以使光線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1-O的方向通過,進而達到攝像的功能。然而,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第一活動部1-M1可用以連接光學元件1-S,其中光學元件1-S可用以遮擋光線(例如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1-O的方向行進的光線)。第一活動部1-M1可相對固定部1-F大致沿X軸(即第一方向)運動。第一驅動組件1-E1用以驅動第一活動部1-M1相對固定部1-F大致沿X軸(即第一方向)運動。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1-E1包括第一導磁件1-140、第一線圈1-150以及對應於第一線圈1-150的第一磁性元件1-16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1-E1可使第一活動部1-M1(及所連接的光學元件S)在第一位置(亦可稱作第一極限位置)和第二位置(亦可稱作第二極限位置)之間移動。舉例而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沿X軸排列(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可大致上平行於X軸)。亦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與光軸1-O(Z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例如X軸)與光軸O(例如Z軸)大致垂直。
第二活動部1-M2可用以將光學元件1-S相對固定部1-F固定於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二驅動組件1-E2可用以驅動第二活動部1-M2大致上沿Z軸(即第二方向)相對固定部1-F運動。由此可知,第二活動部1-M2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1-S之運動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活動部1-M2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1-S之運動方向大致垂直。第二驅動組件1-E2可包括第二導磁件1-170、第二線圈1-180以及對應於第二線圈1-180的第二磁性元件1-19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活動部1-M2可將光學元件1-S相對固定部1-F固定於前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部1-F在第一線圈1-150之第一繞線軸1-C1的方向(例如X軸)上之最大尺寸大於固定部1-F在第二線圈1-180之第二繞線軸1-C2的方向(例如Y軸)上之最大尺寸。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更包括至少一彈性元件1-200,抵接第二活動部1-M2且可驅動第二活動部1-M2相對固定部1-F運動。彈性元件1-200可設置於底蓋1-2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彈性元件1-200可驅動第二活動部1-M2相對固定部1-F於第二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上運動。更具體而言,彈性元件1-200可持續對第二活動部1-M2施加平行於前述第二方向(例如朝向頂蓋1-120)的彈力。
第3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的立體圖。應說明的是,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的內部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未繪示出頂蓋1-120。如第3圖所示,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更包括電路組件1-130,設置於固定部1-F(例如本體1-110)上。電路組件1-130包括複數個第一接點1-131和複數個第二接點1-132,其中第一接點1-131可電性連接至第一驅動組件1-E1,且第二接點1-132可電性連接至第二驅動組件1-E2。應理解的是,本實施例所示第一接點1-131和第二接點1-132的配置僅作為說明性的範例,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根據需求調整第一接點1-131和第二接點1-132的配置,以下將不再詳細說明。可在第一接點1-131和第二接點1-132上分別設置複數個絕緣材料(未圖示),藉以保護第一接點1-131和第二接點1-13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接點1-131上的絕緣材料和第二接點1-132上的每個絕緣材料會彼此分隔開。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接點1-131上的絕緣材料和第二接點1-132上的每個絕緣材料會彼此互相連接。
第4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的內部結構的立體圖。應說明的是,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的內部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未繪示出本體1-110、頂蓋1-120及光學元件1-S。如第4圖所示,第二線圈1-180之第二繞線軸1-C2(例如平行於Y軸)與第一線圈1-150之第一繞線軸1-C1(例如平行於X軸)不平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線圈1-180之第二繞線軸1-C2與第一線圈1-150之第一繞線軸1-C1大致上垂直。
此外,第一線圈1-150在平行於第一繞線軸1-C1的方向(X軸)上之最大尺寸與第二線圈1-180在平行於第二繞線軸1-C2的方向(Y軸)上之最大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線圈1-150在平行於第一繞線軸1-C1的方向(X軸)上之最大尺寸大於第二線圈1-180在平行於第二繞線軸1-C2的方向(Y軸)上之最大尺寸。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繞線軸1-C1穿過第一導磁件1-140,且由垂直於第一繞線軸1-C1的方向(例如Z軸)觀察,第一線圈1-150與第一導磁件1-140重疊。第二繞線軸1-C2穿過第二導磁件1-170,且由垂直於第二繞線軸1-C2的方向(例如Z軸)觀察,第二線圈1-180與第二導磁件1-170不重疊。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1-E1(包括第一導磁件1-140、第一線圈1-150以及第一磁性元件1-160)用以驅動第一活動部1-M1相對固定部1-F在第一維度上運動,第二驅動組件1-E2用以驅動第二活動部1-M2相對固定部1-F在第二維度上運動,前述第一維度與第二維度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維度為沿著第一方向(例如X軸)之運動,第二維度為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之運動,且前述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不平行。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二活動部1-M2與第二驅動組件1-E2之排列方向(例如Y軸)與前述第一方向不同。另外,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二活動部1-M2與第二驅動組件1-E2之排列方向與第三方向(例如Y軸)平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垂直,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互相垂直,且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互相垂直。
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第一活動部1-M1的中心與第二活動部1-M2的中心之連線方向與第一方向(例如X軸)不平行。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一活動部1-M1的中心與第二活動部1-M2的中心之連線方向與該第三方向(例如Y軸)不平行。此外,第一活動部1-M1上設有至少一凹槽1-M12,其可用以容納一黏著件(未圖示),藉以使光學元件1-S與第一活動部1-M1固定地連接。
再者,在第二活動部1-M2上設有第一止動元件1-230和第二止動元件1-240。第一止動元件1-230可用以限制第二活動部1-M2相對固定部1-F在第一方向(例如X軸)上的運動範圍。第一止動元件1-230包括複數個第一止動單元1-231、1-232,其中第一止動單元1-231、1-232沿著第一方向排列。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第一止動單元1-231、1-232之中心連線與第一繞線軸1-C1不重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止動單元1-231、1-232之中心連線與第一繞線軸1-C1相互平行。第二止動元件1-240可用以限制第二活動部1-M2相對固定部1-F在第三方向(例如Y軸)上的運動範圍。第二止動元件1-240可包括複數個第二止動單元1-241、1-242,其中第二止動單元1-241、1-242具有沿著第三方向延伸之突出結構。
第5至8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的剖視圖。如第5圖所示,本體1-110具有第一光學孔洞1-111,對應於光學模組1-L。頂蓋1-120具有第二光學孔洞1-121,對應於光學模組1-L及第一光學孔洞1-11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孔洞1-111與第二光學孔洞1-121的形狀不同。舉例而言,第一光學孔洞1-111具有圓形的截面,且第一光學孔洞1-111之邊緣具有朝向頂蓋1-120的斜角。第二光學孔洞1-121具有矩形的截面,且用以對應光電轉換器(例如感光元件等,未圖示)。沿著光電轉換器之主軸方向(例如大致平行於光軸1-O)觀察時,前述光電轉換器具有沿著第五方向延伸之第一邊緣以及沿著第六方向延伸之第二邊緣。前述第五方向、第六方向與前述主軸互相兩兩垂直。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孔洞1-121的長寬之比例與前述光電轉換器的第一邊緣、第二邊緣之長度比例相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孔洞1-121為長寬比16:9的矩形。由光線的行進方向(例如平行於光軸1-O)觀察,第一光學孔洞1-111的面積小於第二光學孔洞1-121的面積。如第5圖所示,光學元件1-S位於第二位置。此時,光學元件1-S與第一光學孔洞1-111、第二光學孔洞1-121完全重疊。如此一來,光學元件1-S可遮擋光線,避免光線經由光軸1-O進入光學模組1-L。
此外,本體1-110具有第一容納部1-113,用以容納第二活動部1-M2。頂蓋1-120具有第二容納部1-123,用以容納第二活動部1-M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1-113的尺寸大致上等於第二容納部1-123的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1-113的尺寸小於第二容納部1-123的尺寸。此外,光學元件1-S具有第三容納部1-S1和第四容納部1-S2,分別對應於第二活動部1-M2。當光學元件1-S位於第二位置時(即與第一光學孔洞1-111、第二光學孔洞1-121完全重疊時),第二活動部1-M2通過第四容納部1-S2。
如第5圖所示,光學元件1-S位於本體1-110和頂蓋1-120之間。由第二活動部1-M2之運動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觀察,第四容納部1-S2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1-113的尺寸或第二容納部1-123的尺寸。如此一來,第二活動部1-M2與光學元件1-S之間的間隙小於光學元件1-S與固定部1-F(例如本體1-110、頂蓋1-120)之間的間隙。藉由此配置,可減少因第二活動部1-M2與光學元件1-S接觸而使第二活動部1-M2無法正常運動的機率。舉例而言,第一容納部1-113具有凹陷結構,以提供第二活動部1-M2運動的空間。舉例而言,第一容納部1-113、第二容納部1-123、第三容納部1-S1以及第四容納部1-S2為矩形,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1-113、第二容納部1-123、第三容納部1-S1以及第四容納部1-S2可以是對應於第二活動部1-M2的任意形狀,只要能容納第二活動部1-M2即可。
另外,本體1-110具有第一開口1-115,用以容納第一活動部1-M1,且第一驅動組件1-E1(包括第一導磁件1-140、第一線圈1-150以及第一磁性元件1-160)驅動第一活動部1-M1於第一開口1-115內運動。頂蓋1-120具有第二開口1-125,用以容納第一活動部1-M1,且第一驅動組件1-E1驅動第一活動部1-M1於第二開口1-125內運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1-115的尺寸與第二開口1-125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1-115的尺寸大於第二開口1-125的尺寸。
光學元件1-S具有第三開口1-S3,對應於第一活動部1-M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活動部1-M1可套設於第三開口1-S3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1-115的尺寸與第三開口1-S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1-115的尺寸大於第三開口1-S3的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開口1-125的尺寸與第三開口1-S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開口1-125的尺寸大於第三開口1-S3的尺寸。由第5圖可得知,第一開口1-115的尺寸與第一容納部1-11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1-115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1-113的尺寸。第一開口1-115具有第一側壁1-116和相對於第一側壁1-116的第二側壁1-117。當第二活動部1-M2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一活動部1-M1抵接第一側壁1-116。
由於彈性元件1-200持續對第二活動部1-M2施加向上的彈力,使得第二活動部1-M2可凸出於第一容納部1-113及第四容納部1-S2,進而使光學元件1-S固定於第二位置,保持遮擋經由光軸1-O進入光學模組1-L的光線。如此一來,可減少因為外力撞擊而使光學元件1-S失效的機率。
接著,如第6圖所示,第二驅動組件1-E2可驅動第二活動部1-M2向下運動,使得第二活動部1-M2離開第四容納部1-S2。更具體而言,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1-180(如第4圖所示),使得第二導磁件1-170產生對應於第二磁性元件1-19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二導磁件1-170會與第二磁性元件1-190產生朝下的作用力,使得第二磁性元件1-190可抵消彈性元件1-200所產生的彈力,驅動第二活動部1-M2向下運動。
接下來,如第7圖所示,第一驅動組件1-E1可驅動第一活動部1-M1及光學元件1-S離開第二位置,抵達第一位置。更具體而言,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1-150,使得第一導磁件1-140產生對應於第一磁性元件1-16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一導磁件1-140會與第一磁性元件1-160產生作用力,驅動第一活動部1-M1及光學元件1-S離開第二位置。此時,光學元件1-S與第一光學孔洞1-111、第二光學孔洞1-121不重疊。如此一來,光線可經由光軸1-O進入光學模組1-L。
為了確保第一活動部1-M1及光學元件1-S是在第二活動部1-M2離開第四容納部1-S2之後才進行運動,可在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1-150之前,先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1-180。舉例而言,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1-150和第二線圈1-180的時間差可介於約1ms至約10ms之間,例如約5ms,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藉由上述設計,可減少因第二活動部1-M2和光學元件1-S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
如第8圖所示,在光學元件1-S抵達第一位置(例如第一活動部1-M1抵接第二側壁1-117時)之後,第二驅動組件1-E2及/或彈性元件1-200可驅動第二活動部1-M2向上運動,使得第二活動部1-M2通過第三容納部1-S1。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關閉第二驅動組件1-E2,使彈性元件1-200所產生的彈力驅動第二活動部1-M2向上運動。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1-180(如第4圖所示),使得第二導磁件1-170產生對應於第二磁性元件1-19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二導磁件1-170會與第二磁性元件1-190產生朝上的作用力,此作用力可搭配彈性元件1-200所產生的彈力,驅動第二活動部1-M2向上運動,而通過第三容納部1-S1。由第二活動部1-M2之運動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觀察,第三容納部1-S1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1-113的尺寸或第二容納部1-123的尺寸。
相似地,為了確保第二活動部1-M2是在第一活動部1-M1抵接第二側壁1-117之後才進行運動,可在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1-150之後,再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1-180。舉例而言,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1-150和第二線圈1-180的時間差可介於約1ms至約10ms之間,例如約5ms,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藉由上述設計,亦可減少因第二活動部1-M2和光學元件1-S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
第9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的仰視圖。應注意的是,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的內部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未繪示出底蓋1-210及光學元件1-S。如第9圖所示,由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彈性元件1-200與第二線圈1-180不重疊。在一些實施例中,由垂直於第二方向的方向(例如Y軸)觀察,彈性元件1-200與第二線圈1-180至少部分重疊。
在本實施例中彈性元件1-200可包括複數個彈性單元1-200,沿著第一方向(例如X軸)排列。換言之,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前述彈性單元互相不重疊。前述彈性單元的彈性係數可分別不同。如此一來,可更容易控制彈性元件1-200驅動第二活動部1-M2的彈力,使得第二活動部1-M2的運動能夠更順暢。
此外,沿著第一線圈1-150之繞線軸(例如第一繞線軸1-C1)觀察時,第一線圈1-150具有沿著第四方向(例如X軸)延伸之側邊1-151。第一線圈1-150具有連接至電路組件1-130之第一引線(未圖示),第二線圈1-180具有連接至電路組件1-130之第二引線(未圖示)。沿著第一線圈1-150之繞線軸的方向觀察時,第一線圈1-150之第一引線和第二線圈1-180之第二引線位於同一側邊1-151。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二引線直接接觸第一線圈1-150。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第三方向(例如Y軸)觀察時,前述第一引線、第二引線至少部分重疊。
此外,第三止動元件1-250包括第三止動單元1-251、1-252,其具有沿著第一方向(例如X軸)延伸之突出結構。第三止動元件1-250可用以限制第二活動部1-M2相對固定部1-F在第三方向上的運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止動單元1-250固定地設置於固定部1-F(例如本體1-110上)。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第三止動單元1-250至少部分位於第二活動部1-M2與第二線圈1-18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止動單元1-230、第二止動單元1-240和第三止動單元1-250可構成止動組件1-220,用以限制第二活動部1-M2相對固定部1-F於一運動範圍內的運動。藉由止動組件1-220的設置,可使第二活動部1-M2相對固定部1-F穩定地運動,有助於降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故障的機率。
第10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0的立體圖。應先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0例如為快門機構,且可設置於具有照相功能之電子裝置(未圖示)內,並可透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來驅動光學元件。藉由控制光學元件的位置,可使光線通過或遮擋光線,且可控制電子裝置的攝像模組的曝光時間。
第11圖繪示根據第10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0的爆炸圖。如第11圖所示,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0可包括:第一活動部1-M3、固定部1-F、第一驅動組件1-E3、第二活動部1-M4以及第二驅動組件1-E4。在本實施例中,固定部1-F包括:本體1-310、頂蓋1-320以及底蓋1-410。頂蓋1-320和底蓋1-410連接至本體1-310,且本體1-310可位於頂蓋1-320和底蓋1-410之間。本體1-310可配置以承載第一活動部1-M3(及連接於第一活動部1-M3上的光學元件1-R),且連接光學模組1-L。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體1-310具有凹陷1-318及凸出於凹陷1-318的凸柱1-319,且凸柱1-319與凹陷1-318之間形成一圓角。如此一來,可使凸柱1-319能有效地設置於頂蓋1-320的定位孔1-329中,進而使頂蓋1-320能夠更精準地設置於本體1-3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部1-F和光學模組1-L可固定地設置於一基板(未圖示)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0與光學模組1-L未直接接觸,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在平行於光軸1-O’的方向上,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0之最大尺寸大於光學模組1-L之最大尺寸。舉例而言,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0沿光軸1-O’之高度大於光學模組1-L沿光軸1-O’之高度。此外,光學元件1-R可包括檔板,其包括SOMA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遮光材料。光學模組1-L可包括攝像模組,其包括透鏡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透光材料,以使光線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1-O’的方向通過,進而達到攝像的功能。然而,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第一活動部1-M3可用以連接光學元件1-R,其中光學元件1-R可用以遮擋光線(例如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1-O’的方向行進的光線)。第一活動部1-M3可相對固定部1-F大致沿X軸(即第一方向)運動。第一驅動組件1-E3用以驅動第一活動部1-M3相對固定部1-F大致沿X軸(即第一方向)運動。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1-E3包括第一導磁件1-340、第一線圈1-350以及對應於第一線圈1-350的第一磁性元件1-36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線圈1-350具有繞線軸1-C3,其大致平行於X軸。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1-E3可使第一活動部1-M3(及所連接的光學元件1-R)在第一位置(亦可稱作第一極限位置)和第二位置(亦可稱作第二極限位置)之間移動。舉例而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沿X軸排列(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可大致上平行於X軸)。亦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與光軸1-O’(Z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例如X軸)與光軸1-O’(例如Z軸)大致垂直。
第二活動部1-M4可用以將光學元件1-R相對固定部1-F固定於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二驅動組件1-E4可用以驅動第二活動部1-M4大致上沿Z軸(即第二方向)相對固定部1-F運動。由此可知,第二活動部1-M4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1-R之運動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活動部1-M4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1-R之運動方向大致垂直。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活動部1-M4可將光學元件1-R相對固定部1-F固定於前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下將配合第16、17圖更進一步說明第二驅動組件1-E4的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0更包括一彈性元件1-400,抵接第二活動部1-M4且可驅動第二活動部1-M4相對固定部1-F運動。彈性元件1-400可設置於底蓋1-4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彈性元件1-400可驅動第二活動部1-M4相對固定部1-F於第二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上運動。更具體而言,彈性元件1-400可持續對第二活動部1-M4施加平行於前述第二方向(例如朝向頂蓋1-320)的彈力。
第12至15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0的剖視圖。如第12圖所示,本體1-310具有第一光學孔洞1-311,對應於光學模組1-L。頂蓋1-320具有第二光學孔洞1-321,對應於光學模組1-L及第一光學孔洞1-31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孔洞1-311與第二光學孔洞1-321的形狀不同。如第12圖所示,光學元件1-R位於第二位置。此時,光學元件1-R與第一光學孔洞1-311、第二光學孔洞1-321完全重疊。如此一來,光學元件1-R可遮擋光線,避免光線經由光軸1-O’進入光學模組1-L(如第11圖所示)。
此外,本體1-310具有第一容納部1-313,用以容納第二活動部1-M4。頂蓋1-320具有第二容納部1-323,用以容納第二活動部1-M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1-313的尺寸大致上等於第二容納部1-323的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1-313的尺寸小於第二容納部1-323的尺寸。此外,光學元件1-R具有第三容納部1-R1和第四容納部1-R2,分別對應於第二活動部1-M4。當光學元件1-R位於第二位置時(即與第一光學孔洞1-311、第二光學孔洞321完全重疊時),第二活動部1-M4通過第四容納部1-R2。
如第12圖所示,光學元件1-R位於本體1-310和頂蓋1-320之間。由第二活動部1-M4之運動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觀察,第四容納部1-R2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1-313的尺寸或第二容納部1-323的尺寸。如此一來,第二活動部1-M4與光學元件1-R之間的間隙小於光學元件1-R與固定部1-F(例如本體1-310、頂蓋1-320)之間的間隙。藉由此配置,可減少因第二活動部1-M4與光學元件1-R接觸而使第二活動部1-M4無法正常運動的機率。舉例而言,第一容納部1-313具有凹陷結構,以提供第二活動部1-M4運動的空間。舉例而言,第一容納部1-313、第二容納部1-323、第三容納部1-R1以及第四容納部1-R2為矩形,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1-313、第二容納部1-323、第三容納部1-R1以及第四容納部1-R2可以是對應於第二活動部1-M4的任意形狀,只要能容納第二活動部1-M4即可。
另外,本體1-310具有第一開口1-315,用以容納第一活動部1-M3,且第一驅動組件1-E3(包括第一導磁件1-340、第一線圈1-350以及第一磁性元件1-360)驅動第一活動部1-M3於第一開口1-315內運動。頂蓋1-320具有第二開口1-325,用以容納第一活動部1-M3,且第一驅動組件1-E3驅動第一活動部1-M3於第二開口1-325內運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1-315的尺寸與第二開口1-325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1-315的尺寸大於第二開口1-325的尺寸。
光學元件1-R具有第三開口1-R3,對應於第一活動部1-M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活動部1-M3可套設於第三開口1-R3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1-315的尺寸與第三開口1-R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1-315的尺寸大於第三開口1-R3的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開口1-325的尺寸與第三開口1-R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開口1-325的尺寸大於第三開口1-R3的尺寸。由第12圖可得知,第一開口1-315的尺寸與第一容納部1-31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1-315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1-313的尺寸。第一開口1-315具有第一側壁1-316和相對於第一側壁1-316的第二側壁1-317。第一側壁1-316和第二側壁1-317可構成止動部,用以限制第一活動部1-M3相對固定部1-F於一運動範圍內的運動。當第二活動部1-M4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一活動部1-M3抵接第一側壁1-316。
如第12圖所示,當第一活動部1-M3位於第二位置時,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光學元件1-R完全遮蔽第二光學孔洞1-321,使得第一光學孔洞1-311完全不顯露於第二光學孔洞1-321。此時,第一活動部1-M3可與第一側壁1-316接觸,或者固定部1-F(例如本體1-310)可與第一活動部1-M3上的止動結構接觸。當第一活動部1-M3與固定部1-F直接接觸時,且光學元件1-R與固定部1-F未接觸。如此一來,可減少因光學元件1-R和固定部1-F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1-R與第二活動部1-M4具有不為零之間隙,亦即光學元件1-R與第二活動部1-M4未直接接觸。
由於彈性元件1-400持續對第二活動部1-M4施加向上的彈力,使得第二活動部1-M4可凸出於第一容納部1-313及第四容納部1-R2,進而使光學元件1-R固定於第二位置,保持遮擋經由光軸1-O’進入光學模組1-L的光線。如此一來,可減少因為外力撞擊而使光學元件1-R失效的機率。
接著,如第13圖所示,第二驅動組件1-E4可驅動第二活動部1-M4向下運動,使得第二活動部1-M4離開第四容納部1-R2。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驅動組件1-E4可包括第二導磁件1-370、第二線圈1-380以及第二磁性元件1-390。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1-380,使得第二導磁件1-370產生對應於第二磁性元件1-39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二導磁件1-370會與第二磁性元件1-390產生朝下的作用力,使得第二磁性元件1-390可抵消彈性元件1-400所產生的彈力,驅動第二活動部1-M4向下運動。換言之,第二驅動組件1-E4所產生的最大驅動力大於彈性元件1-400所施加的彈力。
接下來,如第14圖所示,第一驅動組件1-E3可驅動第一活動部1-M3及光學元件1-R離開第二位置,抵達第一位置。更具體而言,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1-350,使得第一導磁件1-340產生對應於第一磁性元件1-36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一導磁件1-340會與第一磁性元件1-360產生作用力,驅動第一活動部1-M3及光學元件1-R離開第二位置。此時,光學元件1-R與第一光學孔洞1-311、第二光學孔洞1-321不重疊。如此一來,光線可經由光軸1-O’進入光學模組1-L。此外,由垂直於光學元件1-R的運動方向的方向(例如Z軸)觀察,第二活動部1-M4與頂蓋1-320部分重疊。
為了確保第一活動部1-M3及光學元件1-R是在第二活動部1-M4離開第四容納部1-R2之後才進行運動,可在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1-350之前,先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1-380。舉例而言,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1-350和第二線圈1-380的時間差可介於約1ms至約10ms之間,例如約5ms,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藉由上述設計,可減少因第二活動部1-M4和光學元件1-R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
如第15圖所示,在光學元件1-R抵達第一位置(例如第一活動部1-M3抵接第二側壁1-317時)之後,彈性元件1-400可驅動第二活動部1-M4向上運動,使得第二活動部1-M4通過第三容納部1-R1。由第二活動部1-M4之運動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觀察,第三容納部1-R1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1-313的尺寸或第二容納部1-323的尺寸。
相似地,為了確保第二活動部1-M4是在第一活動部1-M3抵接第二側壁1-317之後才進行運動,可在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1-350之後,再停止傳送至第二線圈1-180的電訊號。舉例而言,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1-150和停止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1-180的時間差可介於約1ms至約10ms之間,例如約5ms,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藉由上述設計,亦可減少因第二活動部1-M4和光學元件1-R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
如第15圖所示,當第一活動部1-M3位於第一位置時,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光學元件1-R完全不遮蔽第二光學孔洞1-321,使得第一光學孔洞1-311完全顯露於第二光學孔洞1-321。此時,第一活動部1-M3可與第二側壁1-317接觸,或者固定部1-F(例如本體1-310)可與第一活動部1-M3上的止動結構接觸。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一活動部1-M3位於上述止動結構之間,其中上述止動結構沿著第一方向(例如X軸)排列。
相似地,當第一活動部1-M3與固定部1-F直接接觸時,光學元件1-R與固定部1-F未接觸。如此一來,可減少因光學元件1-R和固定部1-F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1-R與第二活動部1-M4具有不為零之間隙,亦即光學元件1-R與第二活動部1-M4未直接接觸。
第16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第二驅動組件1-E4和底蓋1-410的立體圖。應注意的是,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第二驅動組件1-E4的結構,在本實施例中以虛線繪示第二活動部1-M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線圈1-380鄰近第二導磁件1-37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線圈1-380圍繞第二導磁件1-370。第二導磁件1-370具有長條形結構,且第二導磁件1-370之延伸方向(例如Z軸)與第二線圈之繞線軸1-C4平行。此外,第二磁性元件1-390對應第二線圈1-38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1-390具有導磁性材質。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1-390不包括任何永久磁鐵。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1-390具有板狀結構,其包括平板部1-391、1-392,分別沿著不同方向延伸。第二磁性元件1-390至少部分埋藏且不顯露於第二活動部1-M4(以虛線繪示)。
第17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第二驅動組件1-E4和底蓋1-410的俯視圖。沿著第二導磁件1-370之延伸方向觀察時,在第一方向(例如X軸)上,第二線圈1-380之最大尺寸(例如直徑1-D2)大於第二導磁件1-370的最大尺寸(例如直徑1-D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線圈1-380之最大尺寸至少為第二導磁件1-370的最大尺寸的兩倍。彈性元件1-400圍繞第二線圈1-380。由第二活動部1-M4之運動方向(例如Z軸)觀察,彈性元件1-400與第二線圈1-380不重疊。由垂直於第二活動部1-M4之運動方向的方向(例如X-Y平面)觀察,彈性元件1-400與第二線圈1-380至少部分重疊。
綜上所述,本揭露實施例提供一種設有活動部以固定光學元件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藉由設置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不同的活動部,可將光學元件固定於特定的位置,可減少因為外力撞擊而使光學元件失效的機率。此外,將活動部的驅動時間與光學元件的驅動時間設計成具有時間差,可減少因活動部和光學元件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另外,針對活動部設置對應的止動組件,可使活動部相對固定部穩定地運動,有助於降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故障的機率。
[第2實施例]
第18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2-20的立體圖。應先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2-20例如為快門機構,且可設置於具有照相功能之電子裝置(未圖示)內,並可透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來驅動光學元件。藉由控制光學元件的位置,可使光線通過或遮擋光線,且可控制電子裝置的攝像模組的曝光時間。
第19圖繪示根據第18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2-20的爆炸圖。如第19圖所示,光學元件驅動機構2-20可包括:第一活動部2-M3、固定部2-F、第一驅動組件2-E3、第二活動部2-M4以及第二驅動組件2-E4。在本實施例中,固定部2-F包括:本體2-310、頂蓋2-320以及底蓋2-410。頂蓋2-320和底蓋2-410連接至本體2-310,且本體2-310可位於頂蓋2-320和底蓋2-410之間。本體2-310可配置以承載第一活動部2-M3(及連接於第一活動部2-M3上的光學元件2-R),且連接光學模組2-L。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體2-310具有凹陷2-318及凸出於凹陷2-318的凸柱2-319,且凸柱2-319與凹陷2-318之間形成一圓角。如此一來,可使凸柱2-319能有效地設置於頂蓋2-320的定位孔2-329中,進而使頂蓋2-320能夠更精準地設置於本體2-3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部2-F和光學模組2-L可固定地設置於一基板(未圖示)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2-20與光學模組2-L未直接接觸,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在平行於光軸2-O’的方向上,光學元件驅動機構2-20之最大尺寸大於光學模組2-L之最大尺寸。舉例而言,光學元件驅動機構2-20沿光軸2-O’之高度大於光學模組2-L沿光軸2-O’之高度。此外,光學元件2-R可包括檔板,其包括SOMA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遮光材料。光學模組2-L可包括攝像模組,其包括透鏡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透光材料,以使光線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2-O’的方向通過,進而達到攝像的功能。然而,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第一活動部2-M3可用以連接光學元件2-R,其中光學元件2-R可用以遮擋光線(例如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2-O’的方向行進的光線)。第一活動部2-M3可相對固定部2-F大致沿X軸運動。第一驅動組件2-E3用以驅動第一活動部2-M3相對固定部2-F大致沿X軸運動。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2-E3包括第一導磁件2-340、第一線圈2-350以及對應於第一線圈2-350的第一磁性元件2-360。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2-E3可使第一活動部2-M3(及所連接的光學元件2-R)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運動。舉例而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沿X軸排列(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可大致上平行於X軸)。亦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與光軸2-O’(Z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例如X軸)與光軸2-O’(例如Z軸)大致垂直。
第二活動部2-M4可用以將光學元件2-R相對固定部2-F固定於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二驅動組件2-E4可用以驅動第二活動部2-M4大致上沿Z軸相對固定部2-F運動。由此可知,第二活動部2-M4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2-R之運動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活動部2-M4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2-R之運動方向大致垂直。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活動部2-M4可將光學元件2-R相對固定部2-F固定於前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此外,控制組件2-330可設置於本體2-310上,電性連接第一驅動組件2-E3和第二驅動組件2-E4。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2-20更包括一彈性元件2-400,抵接第二活動部2-M4且可驅動第二活動部2-M4相對固定部2-F運動。彈性元件2-400可設置於底蓋2-4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彈性元件2-400可驅動第二活動部2-M4相對固定部2-F於Z軸上運動。更具體而言,彈性元件2-400可持續對第二活動部2-M4施加平行於Z軸(例如朝向頂蓋2-320)的彈力。
第20至24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2-20的剖視圖。如第20圖所示,本體2-310具有第一光學孔洞2-311,對應於光學模組2-L。頂蓋2-320具有第二光學孔洞2-321,對應於光學模組2-L及第一光學孔洞2-311。
此外,本體2-310具有第一容納部2-313,用以容納第二活動部2-M4。頂蓋2-320具有第二容納部2-323,用以容納第二活動部2-M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2-313的尺寸大致上等於第二容納部2-323的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2-313的尺寸小於第二容納部2-323的尺寸。此外,光學元件2-R具有第一卡勾結構2-R1和第二卡勾結構2-R2,分別對應於第二活動部2-M4。光學元件2-R位於本體2-310和頂蓋2-320之間。當光學元件2-R位於第一位置時(即與第一光學孔洞2-311、第二光學孔洞2-321完全不重疊時),第二活動部2-M4通過第一卡勾結構2-R1。
另外,本體2-310具有第一開口2-315,用以容納第一活動部2-M3,且第一驅動組件2-E3(包括第一導磁件2-340、第一線圈2-350以及第一磁性元件2-360)驅動第一活動部2-M3於第一開口2-315內運動。頂蓋2-320具有第二開口2-325,用以容納第一活動部2-M3,且第一驅動組件2-E3驅動第一活動部2-M3於第二開口2-325內運動。光學元件2-R具有第三開口2-R3,對應於第一活動部2-M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活動部2-M3可套設於第三開口2-R3中。第一開口2-315具有第一側壁2-316和相對於第一側壁2-316的第二側壁2-317。第一側壁2-316和第二側壁2-317可構成止動部,用以限制第一活動部2-M3相對固定部2-F於一運動範圍內的運動。當第二活動部2-M4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活動部2-M3抵接第二側壁2-317。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活動部2-M4可能會因外力衝擊而偏離第一位置,且與光學元件2-R的第一卡勾結構2-R1接觸。此時,因為第二活動部2-M4會與光學元件2-R產生摩擦力,第二驅動組件2-E4可能不容易克服此摩擦力來驅動第二活動部2-M4沿Z軸相對固定部2-F運動。
如第21圖所示,控制組件2-330可輸出第一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組件2-E3,以對光學元件2-R產生第一驅動力使光學元件2-R相對固定部2-F以第一方向(例如向右)運動。如此一來,可使第二活動部2-M4遠離第一卡勾結構2-R1,而解除光學元件2-R與第二活動部2-M4之固定關係。換言之,第一卡勾結構2-R1與第二活動部2-M4具有不為零之間隙,亦即第一卡勾結構2-R1與第二活動部2-M4未直接接觸。如此一來,可確保第二活動部2-M4不會與光學元件2-R產生摩擦力,使得第二驅動組件2-E4能夠順利驅動第二活動部2-M4沿Z軸相對固定部2-F運動。
在光學元件2-R抵達第一位置(例如第一活動部2-M3抵接第二側壁2-317時)時,沿著Z軸觀察時,光學元件2-R完全不遮蔽第二光學孔洞2-321,使得第一光學孔洞2-311完全顯露於第二光學孔洞2-321。
接下來,如第22圖所示,控制組件2-330輸出第二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2-E4,以對第二活動部2-M4產生第二驅動力,使第二活動部2-M4遠離第一卡勾結構2-R1。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驅動組件2-E4可包括第二導磁件2-370、第二線圈2-380以及第二磁性元件2-390。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2-380,使得第二導磁件2-370產生對應於第二磁性元件2-39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二導磁件2-370會與第二磁性元件2-390產生朝下的作用力,使得第二磁性元件2-390可抵消彈性元件2-400所產生的彈力,驅動第二活動部2-M4向下運動。換言之,第二驅動組件2-E4所產生的最大驅動力大於彈性元件2-400所施加的彈力。
接著,如第23圖所示,第一驅動組件2-E3可驅動第一活動部2-M3及光學元件2-R以第二方向(例如向左)由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更具體而言,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2-350,使得第一導磁件2-340產生對應於第一磁性元件2-36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一導磁件2-340會與第一磁性元件2-360產生作用力,驅動第一活動部2-M3及光學元件2-R離開第一位置。此時,當光學元件2-R位於第二位置時,光學元件2-R與第一光學孔洞2-311、第二光學孔洞2-321重疊。如此一來,可遮擋經由光軸2-O’進入光學模組2-L的光線。
如第24圖所示,由於彈性元件2-400持續對第二活動部2-M4施加向上的彈力,使得第二活動部2-M4可接近第二卡勾結構2-R2,進而使光學元件2-R相對固定部2-F固定於第二位置,保持遮擋經由光軸2-O’進入光學模組2-L的光線。如此一來,可減少因為外力撞擊而使光學元件2-R失去遮擋光線的功能的機率。應理解的是,以上示範性地說明了使光學元件由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的過程。若要使光學元件由第二位置運動至第一位置,則可依照與上述相反的步驟來進行。
第25至27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圖。以下將參照第25圖所示的圖表2-800來說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控制方法。在本實施例中,圖表2-800的縱軸分別表示控制組件(例如控制組件2-330)的不同接腳PIN1、PIN2、PIN3以及PIN4。應理解的是,所有接腳PIN1、PIN2、PIN3以及PIN4的初始狀態(即時間為0時)皆未傳輸電訊號,而在傳輸電訊號時會產生方波。
接腳PIN1、PIN2是電性連接至第一驅動組件2-E3,對接腳PIN2傳輸電訊號可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以上述第一方向運動,而對接腳PIN1傳輸電訊號可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以上述第二方向運動。換言之,對接腳PIN1、PIN2所傳輸的電訊號之電流方向相反。接腳PIN3、PIN4是電性連接至第二驅動組件2-E4。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接腳PIN3傳輸電訊號可使第二活動部相對固定部向下運動,而對接腳PIN4傳輸電訊號可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向上運動。圖表2-800的橫軸則是一時間軸。第26、27圖所示的圖表2-900、2-1000亦可以上述的方式來判讀,以下將不再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控制組件於第一時間點2-801開始持續輸出第一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組件,以對光學元件產生第一驅動力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以第一方向運動。控制組件於第二時間點2-802開始持續輸出第二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以對第二活動部產生第二驅動力,使第二活動部遠離第一卡勾結構。此外,控制組件於第三時間點2-803停止輸出第一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組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時間點2-801與第二時間點2-802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時間點2-801早於第二時間點2-802,且第二時間點2-802介於第一時間點2-801、第三時間點2-803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時間點2-801、第二時間點2-802之間隔與第二時間點2-802、第三時間點2-803之間隔相同。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組件於第一時間點2-801輸出的第一驅動訊號和控制組件於第二時間點2-802輸出的第二驅動訊號之功率相等。藉由上述配置,可在第二驅動組件驅動第二活動部之前,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以第一方向運動。如此一來,可確保第二活動部不會與光學元件的第一卡勾結構產生摩擦力,使得第二驅動組件能夠順利驅動第二活動部相對固定部運動。
接著,控制組件於第四時間點2-804開始持續輸出第三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組件,以對光學元件產生第二驅動力,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以第二方向由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時間點2-803可等於或早於第四時間點2-804。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組件於第一時間點2-801輸出的第一驅動訊號和控制組件於控制組件於第四時間點2-804輸出的第三驅動訊號之電流方向相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訊號、第三驅動訊號之功率相等。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力、第二驅動力之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力、第二驅動力之方向相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平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相反。藉由上述配置,可在第二驅動組件驅動第二活動部之後,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以第二方向運動。
此外,控制組件於第五時間點2-805停止輸出第二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控制組件於第六時間點2-806開始持續輸出第二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控制組件於第七時間點2-807停止輸出第二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藉此可在第二活動部不影響光學元件的運動的情況下,盡可能節省能源的損耗。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時間點2-804早於第五時間點2-805,第五時間點2-805早於第六時間點2-806,且第六時間點2-806早於第七時間點2-807。換言之,第五時間點2-805介於第二時間點2-802與第六時間點2-806之間,且第六時間點2-806介於第五時間點2-805與第七時間點2-807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時間點2-801、第三時間點2-803的間隔與第二時間點2-802、第七時間點2-807之間隔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時間點2-801、第三時間點2-803的間隔小於第二時間點2-802、第七時間點2-807之間隔。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時間點2-802、第五時間點2-805之間隔以及第六時間點2-806、第七時間點2-807之間隔的總和與第五時間點2-805、第六時間點2-806之間隔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時間點2-802、第五時間點2-805之間隔以及第六時間點2-806、第七時間點2-807之間隔的總和大於第五時間點2-805、第六時間點2-806之間隔。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組件可選擇性地於第八時間點2-808開始持續輸出第四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以對第二活動部產生第四驅動力,使第二活動部接近第二卡勾結構。控制組件於第九時間點2-809停止輸出第三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組件。控制組件於第十時間點2-810停止輸出第四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如此一來,可在光學元件抵達第二位置之後,透過第二活動部將光學元件相對於固定部固定於第二位置。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控制組件可不輸出第四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第二活動部可主動地接近第二卡勾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七時間點2-807等於或早於第八時間點2-808,第七時間點2-807早於第九時間點2-809。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八時間點2-808早於第九時間點2-809,且第九時間點2-809早於第十時間點2-81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八時間點2-808、第九時間點2-809之間隔與第九時間點2-809、第十時間點2-810之間隔相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時間點2-801、第三時間點2-803的間隔與第八時間點2-808、第十時間點2-810之間隔相同;以及第二時間點2-802、第七時間點2-807的間隔與第四時間點2-804、第九時間點2-809之間隔相同。
應理解的是,以上示範性地說明了使光學元件由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的過程。若要使光學元件由第二位置運動至第一位置,則可依照與上述相反的步驟來進行,以下將不再贅述。
根據第26圖所示的圖表2-900,在本實施例中,控制組件於第一時間點2-901開始持續輸出第一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組件,以對光學元件產生第一驅動力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以第一方向運動。控制組件於第二時間點2-902開始持續輸出第二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以對第二活動部產生第二驅動力,使第二活動部遠離第一卡勾結構。此外,控制組件於第三時間點2-903停止輸出第一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組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時間點2-901與第二時間點2-902不同。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時間點2-902早於第一時間點2-901,且第一時間點2-901介於第二時間點2-902、第三時間點2-903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時間點2-901、第二時間點2-902之間隔與第一時間點2-901、第三時間點2-903之間隔相同。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組件於第一時間點2-901輸出的第一驅動訊號和控制組件於第二時間點2-902輸出的第二驅動訊號之功率相等。藉由上述配置,可使光學元件在相對固定部以第二方向運動之前先以第一方向運動。如此一來,可確保第二活動部不會與光學元件的第一卡勾結構產生摩擦力,使得第二驅動組件能夠順利驅動第二活動部相對固定部運動。
接著,控制組件於第四時間點2-904開始持續輸出第三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組件,以對光學元件產生第二驅動力,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以第二方向由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時間點2-903可等於或早於第四時間點2-904。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組件於第一時間點2-901輸出的第一驅動訊號和控制組件於控制組件於第四時間點2-904輸出的第三驅動訊號之電流方向相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訊號、第三驅動訊號之功率相等。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力、第二驅動力之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力、第二驅動力之方向相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平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相反。藉由上述配置,可在第二驅動組件驅動第二活動部之後,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以第二方向運動。
此外,控制組件於第五時間點2-905停止輸出第二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控制組件於第六時間點2-906開始持續輸出第二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控制組件於第七時間點2-907停止輸出第二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藉此可在第二活動部不影響光學元件的運動的情況下,盡可能節省能源的損耗。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時間點2-904早於第五時間點2-905,第五時間點2-905早於第六時間點2-906,且第六時間點2-906早於第七時間點2-907。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組件可選擇性地於第八時間點2-908開始持續輸出第四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以對第二活動部產生第四驅動力,使第二活動部接近第二卡勾結構。控制組件於第九時間點2-909停止輸出第三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組件。控制組件於第十時間點2-910停止輸出第四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如此一來,可在光學元件抵達第二位置之後,透過第二活動部將光學元件相對於固定部固定於第二位置。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控制組件可不輸出第四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第二活動部可主動地接近第二卡勾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七時間點2-907等於或早於第八時間點2-908,第七時間點2-907早於第九時間點2-909。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八時間點2-908早於第九時間點2-909,且第九時間點2-909早於第十時間點2-910。應理解的是,以上示範性地說明了使光學元件由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的過程。若要使光學元件由第二位置運動至第一位置,則可依照與上述相反的步驟來進行,以下將不再贅述。
根據第27圖所示的圖表2-1000,在本實施例中,控制組件於第一時間點2-1001開始持續輸出第一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組件,以對光學元件產生第一驅動力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以第一方向運動。控制組件於第二時間點2-1002開始持續輸出第二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以對第二活動部產生第二驅動力,使第二活動部遠離第一卡勾結構。此外,控制組件於第三時間點2-1003停止輸出第一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組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時間點2-1001與第二時間點2-1002不同。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時間點2-1002早於第一時間點2-1001,且第一時間點2-1001介於第二時間點2-1002、第三時間點2-1003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組件於第一時間點2-1001輸出的第一驅動訊號和控制組件於第二時間點2-1002輸出的第二驅動訊號之功率相等。藉由上述配置,可使光學元件在相對固定部以第二方向運動之前先以第一方向運動。如此一來,可確保第二活動部不會與光學元件的第一卡勾結構產生摩擦力,使得第二驅動組件能夠順利驅動第二活動部相對固定部運動。
接著,控制組件於第四時間點2-1004開始持續輸出第三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組件,以對光學元件產生第二驅動力,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以第二方向由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時間點2-1003可早於第四時間點2-1004。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組件於第一時間點2-1001輸出的第一驅動訊號和控制組件於控制組件於第四時間點2-1004輸出的第三驅動訊號之電流方向相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訊號、第三驅動訊號之功率相等。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力、第二驅動力之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力、第二驅動力之方向相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平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相反。藉由上述配置,可在第二驅動組件驅動第二活動部之後,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以第二方向運動。
此外,控制組件於第五時間點2-1005停止輸出第二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控制組件於第六時間點2-1006開始持續輸出第二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控制組件於第七時間點2-1007停止輸出第二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藉此可在第二活動部不影響光學元件的運動的情況下,盡可能節省能源的損耗。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五時間點2-1005早於第六時間點2-1006,第六時間點2-1006早於第七時間點2-1007,且第四時間點2-1004介於第六時間點2-1006和第七時間點2-1007之間。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組件可選擇性地於第八時間點2-1008開始持續輸出第四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以對第二活動部產生第四驅動力,使第二活動部接近第二卡勾結構。控制組件於第九時間點2-1009停止輸出第三驅動訊號至第一驅動組件。控制組件於第十時間點2-1010停止輸出第四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如此一來,可在光學元件抵達第二位置之後,透過第二活動部將光學元件相對於固定部固定於第二位置。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控制組件可不輸出第四驅動訊號至第二驅動組件,第二活動部可主動地接近第二卡勾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七時間點2-1007等於或早於第八時間點2-1008,第七時間點2-1007早於第九時間點2-1009。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八時間點2-1008早於第九時間點2-1009,且第九時間點2-1009早於第十時間點2-1010。應理解的是,以上示範性地說明了使光學元件由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的過程。若要使光學元件由第二位置運動至第一位置,則可依照與上述相反的步驟來進行,以下將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揭露實施例提供一種使光學元件從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控制方法。藉由使光學元件相對固定部以第二方向從第一位置運動至第二位置之前,先使光學元件以相反的第一方向運動。如此一來,可在第二驅動組件驅動第二活動部之前,確保第二活動部不會與光學元件的第一卡勾結構產生摩擦力,使得第二驅動組件能夠順利驅動第二活動部相對固定部運動,有助於降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故障的機率。
[第3實施例]
請參考第28圖至第30圖,第28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3-100之立體圖,第29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3-100之爆炸圖,並且第30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3-100沿第28圖中3-A-3-A線段之剖視圖。光學元件驅動機構3-100可為一光學攝像模組,配置以承載並驅動一光學元件。光學元件驅動機構3-100是可安裝於各種電子裝置或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設置於智慧型手機,以供使用者執行影像擷取之功能。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3-100可包含一固定組件3-FA、一活動組件3-MA以及一驅動組件3-DA。活動組件3-MA是活動地連接固定組件3-FA。驅動組件3-DA是配置以驅動活動組件3-MA相對固定組件3-FA運動。
於此實施例中,如第29圖所示,固定組件3-FA包含一蓋體3-102、一隔板3-104以及一底座3-112,活動組件3-MA包含一第一活動部3-108、一第二活動部3-109、一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以及一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
蓋體3-102是固定地設置於底座3-112上,以容置活動組件3-MA以及驅動組件3-DA,並且隔板3-104是設置於蓋體3-102與底座3-112之間。
如第29圖所示,前述蓋體3-102具有一第一開口3-1021,並且底座3-112上容置有一感光模組3-150(光學模組)。外部光線可沿著一主軸3-AX行進並由第一開口3-1021進入底座3-112後由前述感光模組3-150所接收,以產生一數位影像訊號。
第一活動部3-108配置以連接於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第二活動部3-109配置以連接於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並且驅動組件3-DA配置以驅動第一活動部3-108以及第二活動部3-109相對於固定組件3-FA運動。
於此實施例中,驅動組件3-DA可包含一導磁性元件3-ME、一線圈3-CL、一第一磁性元件3-MG1、以及一第二磁性元件3-MG2。導磁性元件3-ME例如可為一鐵芯,而線圈3-CL對應導磁性元件3-ME。
再者,第一磁性元件3-MG1對應於線圈3-CL以產生一第一驅動力,第二磁性元件3-MG2對應線圈3-CL以產生一第二驅動力。值得注意的是,於此實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3-MG1與第一活動部3-108具有一體化結構,第二磁性元件3-MG2與第二活動部3-109具有一體化結構。
如第28圖所示,當蓋體3-102固定於底座3-112時,固定組件3-FA的兩側會分別形成一開口3-OP。因此當沿著垂直主軸3-AX之一方向(例如Y軸)觀察時,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之至少一部分由固定組件3-FA露出,並且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之至少一部分由固定組件3-FA露出。
再者,如第30圖所示,隔板3-104是位於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與驅動組件3-DA之間,並且隔板3-104是位於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與驅動組件3-DA之間。值得注意的是,隔板3-104與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具有相同材質。
請參考第29圖至第31圖,第3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3-100的部分結構的上視圖。於此實施例中,驅動組件3-DA配置以驅動第一活動部3-108相對固定組件3-FA以及第二活動部3-109而在一第一維度上運動。其中,在第一維度上之運動可為以一第一轉軸3-RX1為軸心之轉動。
相似地,驅動組件3-DA配置以驅動第二活動部3-109相對固定組件3-FA以及第一活動部3-108在一第二維度上運動。其中,在第二維度上之運動可為以一第二轉軸3-RX2為軸心之轉動。第一轉軸3-RX1與一第一方向3-D1平行,第二轉軸3-RX2與第一方向3-D1平行,並且第一方向3-D1與主軸3-AX平行。
具體而言,驅動組件3-DA配置以產生一第一驅動力3-F1驅動第一活動部3-108,並且驅動組件3-DA配置以產生一第二驅動力3-F2驅動第二活動部3-109。第一驅動力3-F1與第二驅動力3-F2不同,例如第一驅動力3-F1與第二驅動力3-F2相反,並且第一驅動力3-F1與第二驅動力3-F2 可為線性力或是轉動力矩。
如第29圖所示,第一活動部3-108與第二活動部3-109可分別為突出部(一第一突出部以及一第二突出部)。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具有一第一接合部3-1061,對應第一活動部3-108(第一突出部),以使第一活動部3-108穿過第一接合部3-1061。相似地,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具有一第二接合部3-1101,以使第二活動部3-109(第二突出部)穿過第二接合部3-1101。
當第一活動部3-108在第一維度上運動時,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是經由第一活動部3-108的帶動相對固定組件3-FA在一第三維度上運動。相似地,當第二活動部3-109在第二維度上運動時,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經由第二活動部3-109的帶動相對固定組件3-FA在第三維度上運動。
其中,在第三維度之運動包含沿著一第二方向3-D2之運動。第二方向3-D2與第一方向3-D1不平行。具體而言,第二方向3-D2與第一方向3-D1垂直。
值得注意的是,當驅動組件3-DA驅動第一活動部3-108相對固定組件3-FA運動時,驅動組件3-DA同時驅動第二活動部3-109相對固定組件3-FA運動。也就是說,驅動組件3-DA無法單獨驅動第一活動部3-108或第二活動部3-109相對固定組件3-FA運動。
再者,如第29圖所示,在第二方向3-D2上,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之最大尺寸與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之最大尺寸不同。具體而言,在第二方向3-D2上,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之最大尺寸大於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之最大尺寸。
另外,第一活動部3-108(第一突出部)是沿著第一方向3-D1延伸,並且第一接合部3-1061具有長條形結構。具體而言,第一接合部3-1061具有中空結構,並且第一接合部3-1061是沿著與第一方向3-D1不平行之方向延伸。舉例來說,第一接合部3-1061是沿著與第一方向3-D1垂直之方向延伸,例如沿著X軸延伸。
另外,如第29圖與第31圖所示,導磁性元件3-ME具有長條形結構並且沿著一第三方向3-D3延伸。第三方向3-D3與第二方向3-D2平行。
線圈3-CL是纏繞在導磁性元件3-ME上,並且線圈3-CL之一繞線軸3-CX與第三方向3-D3平行。當沿著垂直於第三方向3-D3之一方向(如第一方向3-D1)觀察時,如第31圖所示,導磁性元件3-ME之一第一端3-ME1突出線圈3-CL,並且導磁性元件3-ME之一第二端3-ME2突出線圈3-CL。
再者,如第31圖所示,第一磁性元件3-MG1之N極較第一磁性元件3-MG1之S極靠近線圈3-CL。第二磁性元件3-MG2之S極較第二磁性元件3-MG2之N極靠近線圈3-CL。
第一磁性元件3-MG1與第二磁性元件3-MG2之一中心連線3-CNL與第三方向3-D3平行。當沿著垂直於第三方向3-D3之一方向(如第一方向3-D1)觀察時,線圈3-CL是位於第一磁性元件3-MG1與第二磁性元件3-MG2之間。另外,當沿著第三方向3-D3觀察時,第一磁性元件3-MG1重疊於線圈3-CL之至少一部分。
接著,如第30圖與第31圖所示,其中固定組件3-FA的底座3-112具有一第一容納部3-AC1,配置以容納線圈3-CL。固定組件3-FA的底座3-112也具有一第二容納部3-AC2,配置以容納第一端3-ME1。固定組件3-FA的底座3-112更具有一第三容納部3-AC3,配置以容納第二端3-ME2。如第31圖所示,當沿著主軸3-AX觀察時,第一容納部3-AC1位於第二容納部3-AC2以及第三容納部3-AC3之間。
如第30圖所示,在主軸3-AX上,第一容納部3-AC1之最大尺寸是大於第二容納部3-AC2之最大尺寸。值得注意的是,線圈3-CL未接觸第一容納部3-AC1之一第一表面3-1121。第一表面3-1121與主軸3-AX不平行。具體而言,第一表面3-1121與主軸3-AX垂直。另外,第一端3-ME1與第二端3-ME2是直接接觸固定組件3-FA之底座3-112,以支撐線圈3-CL位於第一表面3-1121上方。
請參考第32圖,第32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3-100之上視圖。為了清楚的緣故,第32圖中的蓋體3-102被省略,而第一開口3-1021是以虛線表示。於此實施例中,如第32圖所示,當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相對於固定組件3-FA之底座3-112位於一第一極限位置時,則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是相對於固定組件3-FA之底座3-112位於一第二極限位置。
當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位於第32圖中的第一極限位置時,並且當沿著主軸3-AX觀察時,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之一第一重疊部3-1063與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重疊。
另外,當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位於第一極限位置時,並且當沿著主軸3-AX觀察時,第一重疊部3-1063由第一開口3-1021露出。再者,當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位於第一極限位置時,並且當沿著主軸3-AX觀察時,如第32圖所示,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與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完全遮蔽第一開口3-1021。完全遮蔽第一開口3-1021指的是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與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完全阻擋由第一開口3-1021進入的光線,以避免光線被感光模組3-150接收。
請參考第32圖與第33圖,第3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第一開口3-1021未被遮蔽時之上視圖。於此實施例中,當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相對於固定組件3-FA之底座3-112由第32圖中之第一極限位置移到第33圖之一第三極限位置時,則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相對於固定組件3-FA之底座3-112由第二極限位置移到一第四極限位置。
當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位於第三極限位置時,並且當沿著主軸3-AX觀察時,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重疊於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之至少一部分。具體而言,當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位於第三極限位置時,並且當沿著主軸3-AX觀察時,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之一第二重疊部3-1065與一第三重疊部3-1067重疊於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
再者,如第33圖所示,當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位於第三極限位置時,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與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形成一第二開口3-OP2。如第33圖所示,當沿著主軸3-AX觀察時,第二重疊部3-1065與第三重疊部3-1067位於第二開口3-OP2之兩側(上下兩側)。
此外,當沿著主軸3-AX觀察時,第二開口3-OP2具有多邊形結構。具體而言,如第33圖所示,當沿著主軸3-AX觀察時,第二開口3-OP2具有非正方形之矩形結構。
請繼續參考第29圖、第30圖與第33圖。如第33圖所示,當沿著主軸3-AX觀察時,第一開口3-1021完全不重疊於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以及第二光量調整元件3-110。
再者,如第30圖所示,固定組件3-FA之隔板3-104更包括一第三開口3-OP3,並且在主軸3-AX上,第二開口3-OP2位於第一開口3-1021與第三開口3-OP3之間。
如第30圖與第33圖所示,在垂直主軸3-AX之一第四方向3-D4上,第一開口3-1021之最大尺寸大致等於第三開口3-OP3之最大尺寸,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開口3-1021之最大尺寸可大於第三開口3-OP3之最大尺寸。
另外,在第四方向3-D4上,第二開口3-OP2之最大尺寸是大於第一開口3-1021之最大尺寸。在第四方向3-D4上,第二開口3-OP2之最大尺寸大於第三開口3-OP3之最大尺寸。
如第30圖所示,光線3-LG是穿過第一開口3-1021、第二開口3-OP2與第三開口3-OP3而到達感光模組3-150(光學模組)。感光模組3-150(光學模組)配置以接收光線3-LG以輸出一影像資訊。如第30圖所示,第三開口3-OP3較第一開口3-1021靠近感光模組3-150(光學模組)。
另外,在第二方向3-D2上,固定組件3-FA之最大尺寸是大於感光模組3-150之最大尺寸。舉例來說,在第二方向3-D2上,固定組件3-FA之最大尺寸至少為感光模組3-150(光學模組)之兩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當驅動組件3-DA未產生第一驅動力3-F1來驅動第一活動部3-108相對於固定組件3-FA運動時,導磁性元件3-ME與第一磁性元件3-MG1之間具有一第一作用力(磁吸力),使得第一光量調整元件3-106經由第一作用力相對於固定組件3-FA位於第一極限位置或第三極限位置。
本揭露提供一種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包含一第一活動部、一固定組件以及一驅動組件。第一活動部配置以連接一第一光量調整元件。第一活動部可相對固定組件運動。驅動組件配置以驅動第一活動部相對固定組件運動。固定組件包括一第一開口,對應於沿著一主軸行進之一光線。第一光量調整元件活動地遮蔽或未遮蔽第一開口。藉此,可防止感光模組從第一開口中露出,可提升當感光模組不使用時的安全性,並且第一光量調整元件可作為感光模組的快門
另外,經由特殊空間配置使光學元件驅動機構能夠達到小型化,元件採用不同材質的特殊搭配可以達到輕量化,同時更可以強化整體的機械強度。再者,經由光量調整元件的特殊配置更可確保當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受到強烈衝擊時可以繼續維持遮蔽第一開口,以確保情報的隱密性。
[第4實施例]
第34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的立體圖。應先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例如為快門機構,且可設置於具有照相功能之電子裝置(未圖示)內,並可透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來驅動光學元件。藉由控制光學元件的位置,可使光線通過或遮擋光線,且可控制電子裝置的攝像模組的曝光時間。在其他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所驅動的光學元件也可以是鏡頭、稜鏡、反射鏡、感光元件等其他與光學相關的元件。
第35圖繪示根據第34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的爆炸圖。如第35圖所示,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可包括:第一活動部4-M1、固定部4-F、第一驅動組件4-E1、第二活動部4-M2以及第二驅動組件4-E2。在本實施例中,固定部4-F包括:本體4-110、頂蓋4-120以及底蓋4-210。頂蓋4-120和底蓋4-210連接至本體4-110,且本體4-110可位於頂蓋4-120和底蓋4-210之間。本體4-110可配置以承載第一活動部4-M1(及連接於第一活動部4-M1上的光學元件4-S),且連接光學模組4-L。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部4-F和光學模組4-L可固定地設置於一基板(未圖示)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與光學模組4-L未直接接觸,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在平行於光軸4-O的方向上,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之最大尺寸大於光學模組4-L之最大尺寸。舉例而言,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沿光軸4-O之高度大於光學模組4-L沿光軸4-O之高度。此外,光學元件4-S可包括檔板,其包括SOMA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遮光材料。光學模組4-L可包括攝像模組,其包括透鏡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透光材料,以使光線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4-O的方向通過,進而達到攝像的功能。然而,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第一活動部4-M1可用以連接光學元件4-S,其中光學元件4-S可用以遮擋光線(例如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4-O的方向行進的光線)。第一活動部4-M1可相對固定部4-F大致沿X軸(即第一方向)運動。第一驅動組件4-E1用以驅動第一活動部4-M1相對固定部4-F大致沿X軸(即第一方向)運動。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4-E1包括第一導磁件4-140、第一線圈4-150以及對應於第一線圈4-150的第一磁性元件4-16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4-E1可使第一活動部4-M1(及所連接的光學元件S)在第一位置(亦可稱作第一極限位置)和第二位置(亦可稱作第二極限位置)之間移動。舉例而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沿X軸排列(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可大致上平行於X軸)。亦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與光軸4-O(Z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例如X軸)與光軸O(例如Z軸)大致垂直。
第二活動部4-M2可用以將光學元件4-S相對固定部4-F固定於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二驅動組件4-E2可用以驅動第二活動部4-M2大致上沿Z軸(即第二方向)相對固定部4-F運動。由此可知,第二活動部4-M2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4-S之運動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活動部4-M2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4-S之運動方向大致垂直。第二驅動組件4-E2可包括第二導磁件4-170、第二線圈4-180以及對應於第二線圈4-180的第二磁性元件4-19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活動部4-M2可將光學元件4-S相對固定部4-F固定於前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部4-F在第一線圈4-150之第一繞線軸4-C1的方向(例如X軸)上之最大尺寸大於固定部4-F在第二線圈4-180之第二繞線軸4-C2的方向(例如Y軸)上之最大尺寸。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更包括至少一彈性元件4-200,抵接第二活動部4-M2且可驅動第二活動部4-M2相對固定部4-F運動。彈性元件4-200可設置於底蓋4-2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彈性元件4-200可驅動第二活動部4-M2相對固定部4-F於第二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上運動。更具體而言,彈性元件4-200可持續對第二活動部4-M2施加平行於前述第二方向(例如朝向頂蓋4-120)的彈力。
第36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的立體圖。應說明的是,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的內部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未繪示出頂蓋4-120。如第36圖所示,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更包括電路組件4-130,設置於固定部4-F(例如本體4-110)上。電路組件4-130包括複數個第一接點4-131和複數個第二接點4-132,其中第一接點4-131可電性連接至第一驅動組件4-E1,且第二接點4-132可電性連接至第二驅動組件4-E2。應理解的是,本實施例所示第一接點4-131和第二接點4-132的配置僅作為說明性的範例,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根據需求調整第一接點4-131和第二接點4-132的配置,以下將不再詳細說明。可在第一接點4-131和第二接點4-132上分別設置複數個絕緣材料(未圖示),藉以保護第一接點4-131和第二接點4-13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接點4-131上的絕緣材料和第二接點4-132上的每個絕緣材料會彼此分隔開。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接點4-131上的絕緣材料和第二接點4-132上的每個絕緣材料會彼此互相連接。
第37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的內部結構的立體圖。應說明的是,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的內部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未繪示出本體4-110、頂蓋4-120及光學元件4-S。如第37圖所示,第二線圈4-180之第二繞線軸4-C2(例如平行於Y軸)與第一線圈4-150之第一繞線軸4-C1(例如平行於X軸)不平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線圈4-180之第二繞線軸4-C2與第一線圈4-150之第一繞線軸4-C1大致上垂直。
此外,第一線圈4-150在平行於第一繞線軸4-C1的方向(X軸)上之最大尺寸與第二線圈4-180在平行於第二繞線軸4-C2的方向(Y軸)上之最大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線圈4-150在平行於第一繞線軸4-C1的方向(X軸)上之最大尺寸大於第二線圈4-180在平行於第二繞線軸4-C2的方向(Y軸)上之最大尺寸。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繞線軸4-C1穿過第一導磁件4-140,且由垂直於第一繞線軸4-C1的方向(例如Z軸)觀察,第一線圈4-150與第一導磁件4-140重疊。第二繞線軸4-C2穿過第二導磁件4-170,且由垂直於第二繞線軸4-C2的方向(例如Z軸)觀察,第二線圈4-180與第二導磁件4-170不重疊。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4-E1(包括第一導磁件4-140、第一線圈4-150以及第一磁性元件4-160)用以驅動第一活動部4-M1相對固定部4-F在第一維度上運動,第二驅動組件4-E2用以驅動第二活動部4-M2相對固定部4-F在第二維度上運動,前述第一維度與第二維度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維度為沿著第一方向(例如X軸)之運動,第二維度為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之運動,且前述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不平行。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二活動部4-M2與第二驅動組件4-E2之排列方向(例如Y軸)與前述第一方向不同。另外,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二活動部4-M2與第二驅動組件4-E2之排列方向與第三方向(例如Y軸)平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垂直,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互相垂直,且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互相垂直。
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第一活動部4-M1的中心與第二活動部4-M2的中心之連線方向與第一方向(例如X軸)不平行。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一活動部4-M1的中心與第二活動部4-M2的中心之連線方向與該第三方向(例如Y軸)不平行。此外,第一活動部4-M1上設有至少一凹槽4-M12,其可用以容納一黏著件(未圖示),藉以使光學元件4-S與第一活動部4-M1固定地連接。
再者,在第二活動部4-M2上設有第一止動元件4-230和第二止動元件4-240。第一止動元件4-230可用以限制第二活動部4-M2相對固定部4-F在第一方向(例如X軸)上的運動範圍。第一止動元件4-230包括複數個第一止動單元4-231、4-232,其中第一止動單元4-231、4-232沿著第一方向排列。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第一止動單元4-231、4-232之中心連線與第一繞線軸4-C1不重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止動單元4-231、4-232之中心連線與第一繞線軸4-C1相互平行。第二止動元件4-240可用以限制第二活動部4-M2相對固定部4-F在第三方向(例如Y軸)上的運動範圍。第二止動元件4-240可包括複數個第二止動單元4-241、4-242,其中第二止動單元4-241、4-242具有沿著第三方向延伸之突出結構。
第38至4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的剖視圖。如第38圖所示,本體4-110具有第一光學孔洞4-111,對應於光學模組4-L。頂蓋4-120具有第二光學孔洞4-121,對應於光學模組4-L及第一光學孔洞4-11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孔洞4-111與第二光學孔洞4-121的形狀不同。舉例而言,第一光學孔洞4-111具有圓形的截面,且第一光學孔洞4-111之邊緣具有朝向頂蓋4-120的斜角。第二光學孔洞4-121具有矩形的截面,且用以對應光電轉換器(例如感光元件等,未圖示)。沿著光電轉換器之主軸方向(例如大致平行於光軸4-O)觀察時,前述光電轉換器具有沿著第五方向延伸之第一邊緣以及沿著第六方向延伸之第二邊緣。前述第五方向、第六方向與前述主軸互相兩兩垂直。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孔洞4-121的長寬之比例與前述光電轉換器的第一邊緣、第二邊緣之長度比例相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光學孔洞4-121為長寬比16:9的矩形。由光線的行進方向(例如平行於光軸4-O)觀察,第一光學孔洞4-111的面積小於第二光學孔洞4-121的面積。如第38圖所示,光學元件4-S位於第二位置。此時,光學元件4-S與第一光學孔洞4-111、第二光學孔洞4-121完全重疊。如此一來,光學元件4-S可遮擋光線,避免光線經由光軸4-O進入光學模組4-L。
此外,本體4-110具有第一容納部4-113,用以容納第二活動部4-M2。頂蓋4-120具有第二容納部4-123,用以容納第二活動部4-M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4-113的尺寸大致上等於第二容納部4-123的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4-113的尺寸小於第二容納部4-123的尺寸。此外,光學元件4-S具有第三容納部4-S1和第四容納部4-S2,分別對應於第二活動部4-M2。當光學元件4-S位於第二位置時(即與第一光學孔洞4-111、第二光學孔洞4-121完全重疊時),第二活動部4-M2通過第四容納部4-S2。
如第38圖所示,光學元件4-S位於本體4-110和頂蓋4-120之間。由第二活動部4-M2之運動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觀察,第四容納部4-S2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4-113的尺寸或第二容納部4-123的尺寸。如此一來,第二活動部4-M2與光學元件4-S之間的間隙小於光學元件4-S與固定部4-F(例如本體4-110、頂蓋4-120)之間的間隙。藉由此配置,可減少因第二活動部4-M2與光學元件4-S接觸而使第二活動部4-M2無法正常運動的機率。舉例而言,第一容納部4-113具有凹陷結構,以提供第二活動部4-M2運動的空間。舉例而言,第一容納部4-113、第二容納部4-123、第三容納部4-S1以及第四容納部4-S2為矩形,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4-113、第二容納部4-123、第三容納部4-S1以及第四容納部4-S2可以是對應於第二活動部4-M2的任意形狀,只要能容納第二活動部4-M2即可。
另外,本體4-110具有第一開口4-115,用以容納第一活動部4-M1,且第一驅動組件4-E1(包括第一導磁件4-140、第一線圈4-150以及第一磁性元件4-160)驅動第一活動部4-M1於第一開口4-115內運動。頂蓋4-120具有第二開口4-125,用以容納第一活動部4-M1,且第一驅動組件4-E1驅動第一活動部4-M1於第二開口4-125內運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4-115的尺寸與第二開口4-125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4-115的尺寸大於第二開口4-125的尺寸。
光學元件4-S具有第三開口4-S3,對應於第一活動部4-M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活動部4-M1可套設於第三開口4-S3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4-115的尺寸與第三開口4-S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4-115的尺寸大於第三開口4-S3的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開口4-125的尺寸與第三開口4-S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開口4-125的尺寸大於第三開口4-S3的尺寸。由第38圖可得知,第一開口4-115的尺寸與第一容納部4-11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4-115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4-113的尺寸。第一開口4-115具有第一側壁4-116和相對於第一側壁4-116的第二側壁4-117。當第二活動部4-M2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一活動部4-M1抵接第一側壁4-116。
由於彈性元件4-200持續對第二活動部4-M2施加向上的彈力,使得第二活動部4-M2可凸出於第一容納部4-113及第四容納部4-S2,進而使光學元件4-S固定於第二位置,保持遮擋經由光軸4-O進入光學模組4-L的光線。如此一來,可減少因為外力撞擊而使光學元件4-S失效的機率。
接著,如第39圖所示,第二驅動組件4-E2可驅動第二活動部4-M2向下運動,使得第二活動部4-M2離開第四容納部4-S2。更具體而言,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4-180(如第37圖所示),使得第二導磁件4-170產生對應於第二磁性元件4-19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二導磁件4-170會與第二磁性元件4-190產生朝下的作用力,使得第二磁性元件4-190可抵消彈性元件4-200所產生的彈力,驅動第二活動部4-M2向下運動。
接下來,如第40圖所示,第一驅動組件4-E1可驅動第一活動部4-M1及光學元件4-S離開第二位置,抵達第一位置。更具體而言,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4-150,使得第一導磁件4-140產生對應於第一磁性元件4-16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一導磁件4-140會與第一磁性元件4-160產生作用力,驅動第一活動部4-M1及光學元件4-S離開第二位置。此時,光學元件4-S與第一光學孔洞4-111、第二光學孔洞4-121不重疊。如此一來,光線可經由光軸4-O進入光學模組4-L。
為了確保第一活動部4-M1及光學元件4-S是在第二活動部4-M2離開第四容納部4-S2之後才進行運動,可在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4-150之前,先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4-180。舉例而言,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4-150和第二線圈4-180的時間差可介於約1ms至約10ms之間,例如約5ms,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藉由上述設計,可減少因第二活動部4-M2和光學元件4-S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
如第41圖所示,在光學元件4-S抵達第一位置(例如第一活動部4-M1抵接第二側壁4-117時)之後,第二驅動組件4-E2及/或彈性元件4-200可驅動第二活動部4-M2向上運動,使得第二活動部4-M2通過第三容納部4-S1。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關閉第二驅動組件4-E2,使彈性元件4-200所產生的彈力驅動第二活動部4-M2向上運動。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4-180(如第37圖所示),使得第二導磁件4-170產生對應於第二磁性元件4-19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二導磁件4-170會與第二磁性元件4-190產生朝上的作用力,此作用力可搭配彈性元件4-200所產生的彈力,驅動第二活動部4-M2向上運動,而通過第三容納部4-S1。由第二活動部4-M2之運動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觀察,第三容納部4-S1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4-113的尺寸或第二容納部4-123的尺寸。
相似地,為了確保第二活動部4-M2是在第一活動部4-M1抵接第二側壁4-117之後才進行運動,可在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4-150之後,再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4-180。舉例而言,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4-150和第二線圈4-180的時間差可介於約1ms至約10ms之間,例如約5ms,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藉由上述設計,亦可減少因第二活動部4-M2和光學元件4-S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
第42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的仰視圖。應注意的是,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的內部結構,在本實施例中未繪示出底蓋4-210及光學元件4-S。如第42圖所示,由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彈性元件4-200與第二線圈4-180不重疊。在一些實施例中,由垂直於第二方向的方向(例如Y軸)觀察,彈性元件4-200與第二線圈4-180至少部分重疊。
在本實施例中彈性元件4-200可包括複數個彈性單元4-200,沿著第一方向(例如X軸)排列。換言之,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前述彈性單元互相不重疊。前述彈性單元的彈性係數可分別不同。如此一來,可更容易控制彈性元件4-200驅動第二活動部4-M2的彈力,使得第二活動部4-M2的運動能夠更順暢。
此外,沿著第一線圈4-150之繞線軸(例如第一繞線軸4-C1)觀察時,第一線圈4-150具有沿著第四方向(例如X軸)延伸之側邊4-151。第一線圈4-150具有連接至電路組件4-130之第一引線(未圖示),第二線圈4-180具有連接至電路組件4-130之第二引線(未圖示)。沿著第一線圈4-150之繞線軸的方向觀察時,第一線圈4-150之第一引線和第二線圈4-180之第二引線位於同一側邊4-151。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二引線直接接觸第一線圈4-150。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第三方向(例如Y軸)觀察時,前述第一引線、第二引線至少部分重疊。
此外,第三止動元件4-250包括第三止動單元4-251、4-252,其具有沿著第一方向(例如X軸)延伸之突出結構。第三止動元件4-250可用以限制第二活動部4-M2相對固定部4-F在第三方向上的運動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止動單元4-250固定地設置於固定部4-F(例如本體4-110上)。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第三止動單元4-250至少部分位於第二活動部4-M2與第二線圈4-18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止動單元4-230、第二止動單元4-240和第三止動單元4-250可構成止動組件4-220,用以限制第二活動部4-M2相對固定部4-F於一運動範圍內的運動。藉由止動組件4-220的設置,可使第二活動部4-M2相對固定部4-F穩定地運動,有助於降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故障的機率。
第43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20的立體圖。應先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20例如為快門機構,且可設置於具有照相功能之電子裝置(未圖示)內,並可透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來驅動光學元件。藉由控制光學元件的位置,可使光線通過或遮擋光線,且可控制電子裝置的攝像模組的曝光時間。
第44圖繪示根據第43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20的爆炸圖。如第44圖所示,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20可包括:第一活動部4-M3、固定部4-F、第一驅動組件4-E3、第二活動部4-M4以及第二驅動組件4-E4。在本實施例中,固定部4-F包括:本體4-310、頂蓋4-320以及底蓋4-410。頂蓋4-320和底蓋4-410連接至本體4-310,且本體4-310可位於頂蓋4-320和底蓋4-410之間。本體4-310可配置以承載第一活動部4-M3(及連接於第一活動部4-M3上的光學元件4-R),且連接光學模組4-L。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體4-310具有凹陷4-318及凸出於凹陷4-318的凸柱4-319,且凸柱4-319與凹陷4-318之間形成一圓角。如此一來,可使凸柱4-319能有效地設置於頂蓋4-320的定位孔4-329中,進而使頂蓋4-320能夠更精準地設置於本體4-3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部4-F和光學模組4-L可固定地設置於一基板(未圖示)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20與光學模組4-L未直接接觸,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在平行於光軸4-O’的方向上,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20之最大尺寸大於光學模組4-L之最大尺寸。舉例而言,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10沿光軸4-O’之高度大於光學模組4-L沿光軸4-O’之高度。此外,光學元件4-R可包括檔板,其包括SOMA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遮光材料。光學模組4-L可包括攝像模組,其包括透鏡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透光材料,以使光線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4-O’的方向通過,進而達到攝像的功能。然而,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第一活動部4-M3可用以連接光學元件4-R,其中光學元件4-R可用以遮擋光線(例如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4-O’的方向行進的光線)。第一活動部4-M3可相對固定部4-F大致沿X軸(即第一方向)運動。第一驅動組件4-E3用以驅動第一活動部4-M3相對固定部4-F大致沿X軸(即第一方向)運動。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4-E3包括第一導磁件4-340、第一線圈4-350以及對應於第一線圈4-350的第一磁性元件4-36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線圈4-350具有繞線軸4-C3,其大致平行於X軸。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4-E3可使第一活動部4-M3(及所連接的光學元件4-R)在第一位置(亦可稱作第一極限位置)和第二位置(亦可稱作第二極限位置)之間移動。舉例而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沿X軸排列(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可大致上平行於X軸)。亦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與光軸4-O’(Z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例如X軸)與光軸4-O’(例如Z軸)大致垂直。
第二活動部4-M4可用以將光學元件4-R相對固定部4-F固定於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二驅動組件4-E4可用以驅動第二活動部4-M4大致上沿Z軸(即第二方向)相對固定部4-F運動。由此可知,第二活動部4-M4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4-R之運動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活動部4-M4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4-R之運動方向大致垂直。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活動部4-M4可將光學元件4-R相對固定部4-F固定於前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下將配合第49、50圖更進一步說明第二驅動組件4-E4的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20更包括一彈性元件4-400,抵接第二活動部4-M4且可驅動第二活動部4-M4相對固定部4-F運動。彈性元件4-400可設置於底蓋4-4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彈性元件4-400可驅動第二活動部4-M4相對固定部4-F於第二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上運動。更具體而言,彈性元件4-400可持續對第二活動部4-M4施加平行於前述第二方向(例如朝向頂蓋4-320)的彈力。
第45至48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4-20的剖視圖。如第45圖所示,本體4-310具有第一光學孔洞4-311,對應於光學模組4-L。頂蓋4-320具有第二光學孔洞4-321,對應於光學模組4-L及第一光學孔洞4-31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孔洞4-311與第二光學孔洞4-321的形狀不同。如第45圖所示,光學元件4-R位於第二位置。此時,光學元件4-R與第一光學孔洞4-311、第二光學孔洞4-321完全重疊。如此一來,光學元件4-R可遮擋光線,避免光線經由光軸4-O’進入光學模組4-L(如第44圖所示)。
此外,本體4-310具有第一容納部4-313,用以容納第二活動部4-M4。頂蓋4-320具有第二容納部4-323,用以容納第二活動部4-M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4-313的尺寸大致上等於第二容納部4-323的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4-313的尺寸小於第二容納部4-323的尺寸。此外,光學元件4-R具有第三容納部4-R1和第四容納部4-R2,分別對應於第二活動部4-M4。當光學元件4-R位於第二位置時(即與第一光學孔洞4-311、第二光學孔洞321完全重疊時),第二活動部4-M4通過第四容納部4-R2。
如第45圖所示,光學元件4-R位於本體4-310和頂蓋4-320之間。由第二活動部4-M4之運動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觀察,第四容納部4-R2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4-313的尺寸或第二容納部4-323的尺寸。如此一來,第二活動部4-M4與光學元件4-R之間的間隙小於光學元件4-R與固定部4-F(例如本體4-310、頂蓋4-320)之間的間隙。藉由此配置,可減少因第二活動部4-M4與光學元件4-R接觸而使第二活動部4-M4無法正常運動的機率。舉例而言,第一容納部4-313具有凹陷結構,以提供第二活動部4-M4運動的空間。舉例而言,第一容納部4-313、第二容納部4-323、第三容納部4-R1以及第四容納部4-R2為矩形,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4-313、第二容納部4-323、第三容納部4-R1以及第四容納部4-R2可以是對應於第二活動部4-M4的任意形狀,只要能容納第二活動部4-M4即可。
另外,本體4-310具有第一開口4-315,用以容納第一活動部4-M3,且第一驅動組件4-E3(包括第一導磁件4-340、第一線圈4-350以及第一磁性元件4-360)驅動第一活動部4-M3於第一開口4-315內運動。頂蓋4-320具有第二開口4-325,用以容納第一活動部4-M3,且第一驅動組件4-E3驅動第一活動部4-M3於第二開口4-325內運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4-315的尺寸與第二開口4-325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4-315的尺寸大於第二開口4-325的尺寸。
光學元件4-R具有第三開口4-R3,對應於第一活動部4-M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活動部4-M3可套設於第三開口4-R3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4-315的尺寸與第三開口4-R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4-315的尺寸大於第三開口4-R3的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開口4-325的尺寸與第三開口4-R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開口4-325的尺寸大於第三開口4-R3的尺寸。由第45圖可得知,第一開口4-315的尺寸與第一容納部4-31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4-315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4-313的尺寸。第一開口4-315具有第一側壁4-316和相對於第一側壁4-316的第二側壁4-317。第一側壁4-316和第二側壁4-317可構成止動部,用以限制第一活動部4-M3相對固定部4-F於一運動範圍內的運動。當第二活動部4-M4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一活動部4-M3抵接第一側壁4-316。
如第45圖所示,當第一活動部4-M3位於第二位置時,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光學元件4-R完全遮蔽第二光學孔洞4-321,使得第一光學孔洞4-311完全不顯露於第二光學孔洞4-321。此時,第一活動部4-M3可與第一側壁4-316接觸,或者固定部4-F(例如本體4-310)可與第一活動部4-M3上的止動結構接觸。當第一活動部4-M3與固定部4-F直接接觸時,且光學元件4-R與固定部4-F未接觸。如此一來,可減少因光學元件4-R和固定部4-F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4-R與第二活動部4-M4具有不為零之間隙,亦即光學元件4-R與第二活動部4-M4未直接接觸。
由於彈性元件4-400持續對第二活動部4-M4施加向上的彈力,使得第二活動部4-M4可凸出於第一容納部4-313及第四容納部4-R2,進而使光學元件4-R固定於第二位置,保持遮擋經由光軸4-O’進入光學模組4-L的光線。如此一來,可減少因為外力撞擊而使光學元件4-R失效的機率。
接著,如第46圖所示,第二驅動組件4-E4可驅動第二活動部4-M4向下運動,使得第二活動部4-M4離開第四容納部4-R2。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驅動組件4-E4可包括第二導磁件4-370、第二線圈4-380以及第二磁性元件4-390。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4-380,使得第二導磁件4-370產生對應於第二磁性元件4-39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二導磁件4-370會與第二磁性元件4-390產生朝下的作用力,使得第二磁性元件4-390可抵消彈性元件4-400所產生的彈力,驅動第二活動部4-M4向下運動。換言之,第二驅動組件4-E4所產生的最大驅動力大於彈性元件4-400所施加的彈力。
接下來,如第47圖所示,第一驅動組件4-E3可驅動第一活動部4-M3及光學元件4-R離開第二位置,抵達第一位置。更具體而言,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4-350,使得第一導磁件4-340產生對應於第一磁性元件4-36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一導磁件4-340會與第一磁性元件4-360產生作用力,驅動第一活動部4-M3及光學元件4-R離開第二位置。此時,光學元件4-R與第一光學孔洞4-311、第二光學孔洞4-321不重疊。如此一來,光線可經由光軸4-O’進入光學模組4-L。此外,由垂直於光學元件4-R的運動方向的方向(例如Z軸)觀察,第二活動部4-M4與頂蓋4-320部分重疊。
為了確保第一活動部4-M3及光學元件4-R是在第二活動部4-M4離開第四容納部4-R2之後才進行運動,可在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4-350之前,先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4-380。舉例而言,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4-350和第二線圈4-380的時間差可介於約1ms至約10ms之間,例如約5ms,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藉由上述設計,可減少因第二活動部4-M4和光學元件4-R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
如第48圖所示,在光學元件4-R抵達第一位置(例如第一活動部4-M3抵接第二側壁4-317時)之後,彈性元件4-400可驅動第二活動部4-M4向上運動,使得第二活動部4-M4通過第三容納部4-R1。由第二活動部4-M4之運動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觀察,第三容納部4-R1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4-313的尺寸或第二容納部4-323的尺寸。
相似地,為了確保第二活動部4-M4是在第一活動部4-M3抵接第二側壁4-317之後才進行運動,可在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4-350之後,再停止傳送至第二線圈4-180的電訊號。舉例而言,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4-150和停止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4-180的時間差可介於約1ms至約10ms之間,例如約5ms,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藉由上述設計,亦可減少因第二活動部4-M4和光學元件4-R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
如第48圖所示,當第一活動部4-M3位於第一位置時,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光學元件4-R完全不遮蔽第二光學孔洞4-321,使得第一光學孔洞4-311完全顯露於第二光學孔洞4-321。此時,第一活動部4-M3可與第二側壁4-317接觸,或者固定部4-F(例如本體4-310)可與第一活動部4-M3上的止動結構接觸。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一活動部4-M3位於上述止動結構之間,其中上述止動結構沿著第一方向(例如X軸)排列。
相似地,當第一活動部4-M3與固定部4-F直接接觸時,光學元件4-R與固定部4-F未接觸。如此一來,可減少因光學元件4-R和固定部4-F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4-R與第二活動部4-M4具有不為零之間隙,亦即光學元件4-R與第二活動部4-M4未直接接觸。
第49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第二驅動組件4-E4和底蓋4-410的立體圖。應注意的是,為了更清楚地說明第二驅動組件4-E4的結構,在本實施例中以虛線繪示第二活動部4-M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線圈4-380鄰近第二導磁件4-37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線圈4-380圍繞第二導磁件4-370。第二導磁件4-370具有長條形結構,且第二導磁件4-370之延伸方向(例如Z軸)與第二線圈之繞線軸4-C4平行。此外,第二磁性元件4-390對應第二線圈4-38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4-390具有導磁性材質。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4-390不包括任何永久磁鐵。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4-390具有板狀結構,其包括平板部4-391、4-392,分別沿著不同方向延伸。第二磁性元件4-390至少部分埋藏且不顯露於第二活動部4-M4(以虛線繪示)。
第50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第二驅動組件4-E4和底蓋4-410的俯視圖。沿著第二導磁件4-370之延伸方向觀察時,在第一方向(例如X軸)上,第二線圈4-380之最大尺寸(例如直徑4-D2)大於第二導磁件4-370的最大尺寸(例如直徑4-D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線圈4-380之最大尺寸至少為第二導磁件4-370的最大尺寸的兩倍。彈性元件4-400圍繞第二線圈4-380。由第二活動部4-M4之運動方向(例如Z軸)觀察,彈性元件4-400與第二線圈4-380不重疊。由垂直於第二活動部4-M4之運動方向的方向(例如X-Y平面)觀察,彈性元件4-400與第二線圈4-380至少部分重疊。
綜上所述,本揭露實施例提供一種設有活動部以固定光學元件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藉由設置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不同的活動部,可將光學元件固定於特定的位置,可減少因為外力撞擊而使光學元件失效的機率。此外,將活動部的驅動時間與光學元件的驅動時間設計成具有時間差,可減少因活動部和光學元件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另外,針對活動部設置對應的止動組件,可使活動部相對固定部穩定地運動,有助於降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故障的機率。
[第5實施例]
第5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的立體圖。應先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例如為快門機構,且可設置於具有照相功能之電子裝置(未圖示)內,並可透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來驅動光學元件。藉由控制光學元件的位置,可使光線通過或遮擋光線,且可控制電子裝置的攝像模組的曝光時間。
第52圖繪示根據第51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的爆炸圖。如第52圖所示,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可包括:承載座5-M3、固定部5-F、第一驅動組件5-E3、定位組件5-M4以及第二驅動組件5-E4。在本實施例中,固定部5-F包括:本體5-310、頂蓋5-320以及底蓋5-410。頂蓋5-320和底蓋5-410連接至本體5-310,且本體5-310可位於頂蓋5-320和底蓋5-410之間。本體5-310可配置以支撐承載座5-M3(其可與光學元件5-R構成活動部),且連接光學模組5-L。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體5-310具有凹陷5-318及凸出於凹陷5-318的凸柱5-319,且凸柱5-319與凹陷5-318之間形成一圓角。如此一來,可使凸柱5-319能有效地設置於頂蓋5-320的定位孔5-329中,進而使頂蓋5-320能夠更精準地設置於本體5-3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部5-F和光學模組5-L可固定地設置於一基板(未圖示)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與光學模組5-L未直接接觸,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在平行於光軸5-O’的方向上,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之最大尺寸大於光學模組5-L之最大尺寸。舉例而言,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沿光軸5-O’之高度大於光學模組5-L沿光軸5-O’之高度。此外,光學元件5-R可包括檔板,其包括SOMA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遮光材料。光學模組5-L可包括攝像模組,其包括透鏡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透光材料,以使光線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5-O’的方向通過,進而達到攝像的功能。然而,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承載座5-M3可用以連接光學元件5-R,其中光學元件5-R可用以遮擋光線(例如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5-O’的方向行進的光線)。承載座5-M3可相對固定部5-F大致沿X軸(即第一方向)運動。第一驅動組件5-E3用以驅動承載座5-M3相對固定部5-F大致沿X軸(即第一方向)運動。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5-E3包括第一導磁件5-340、纏繞於第一導磁件5-340的第一線圈5-350以及對應於第一線圈5-350的第一磁性元件5-36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線圈5-350具有繞線軸5-C3,其大致平行於X軸。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驅動組件5-E3可使承載座M3(及所連接的光學元件5-R)在第一位置(亦可稱作第一極限位置)和第二位置(亦可稱作第二極限位置)之間移動。舉例而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沿X軸排列(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可大致上平行於X軸)。亦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與光軸5-O’(Z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例如X軸)與光軸5-O’(例如Z軸)大致垂直。
定位組件5-M4可用以將光學元件5-R相對固定部5-F固定於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二驅動組件5-E4可用以驅動定位組件5-M4大致上沿Z軸(即第二方向)相對固定部5-F運動。由此可知,定位組件5-M4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5-R之運動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定位組件5-M4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5-R之運動方向大致垂直。在一些實施例中,定位組件5-M4可配置在第一驅動組件5-E3未作動時,將光學元件5-R相對固定部5-F固定於前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更包括一彈性元件5-400,抵接定位組件5-M4且可驅動定位組件5-M4相對固定部5-F運動。彈性元件5-400可設置於底蓋5-4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彈性元件5-400可驅動定位組件5-M4相對固定部5-F於第二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上運動。更具體而言,彈性元件5-400可持續對定位組件5-M4施加平行於前述第二方向(例如朝向頂蓋5-320)的彈力。
第53至58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的剖視圖。如第53圖所示,本體5-310具有第一光學孔洞5-311,對應於光學模組5-L。頂蓋5-320具有第二光學孔洞5-321,對應於光學模組5-L及第一光學孔洞5-31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孔洞5-311與第二光學孔洞5-321的形狀不同。如第53圖所示,光學元件5-R位於第二位置。此時,光學元件5-R與第一光學孔洞5-311、第二光學孔洞5-321完全重疊。如此一來,光學元件5-R可遮擋光線,避免光線經由光軸5-O’進入光學模組5-L(如第52圖所示)。
此外,本體5-310具有第一容納部5-313,用以容納定位組件5-M4。頂蓋5-320具有第二容納部5-323,用以容納定位組件5-M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5-313的尺寸大致上等於第二容納部5-323的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5-313的尺寸小於第二容納部5-323的尺寸。此外,光學元件5-R具有第三容納部5-R1和第四容納部5-R2,分別對應於定位組件5-M4。當光學元件5-R位於第二位置時(即與第一光學孔洞5-311、第二光學孔洞5-321完全重疊時),定位組件5-M4通過第四容納部5-R2。
如第53圖所示,光學元件5-R位於本體5-310和頂蓋5-320之間。由定位組件5-M4之運動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觀察,第四容納部5-R2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5-313的尺寸或第二容納部5-323的尺寸。如此一來,定位組件5-M4與光學元件5-R之間的間隙小於光學元件5-R與固定部5-F(例如本體5-310、頂蓋5-320)之間的間隙。藉由此配置,可減少因定位組件5-M4與光學元件5-R接觸而使定位組件5-M4無法正常運動的機率。舉例而言,第一容納部5-313具有凹陷結構,以提供定位組件5-M4運動的空間。舉例而言,第一容納部5-313、第二容納部5-323、第三容納部5-R1以及第四容納部5-R2為矩形,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容納部5-313、第二容納部5-323、第三容納部5-R1以及第四容納部5-R2可以是對應於定位組件5-M4的任意形狀,只要能容納定位組件5-M4即可。
另外,本體5-310具有第一開口5-315,用以容納承載座5-M3,且第一驅動組件5-E3(包括第一導磁件5-340、第一線圈5-350以及第一磁性元件5-360)驅動承載座5-M3於第一開口5-315內運動。頂蓋5-320具有第二開口5-325,用以容納承載座5-M3,且第一驅動組件5-E3驅動承載座5-M3於第二開口5-325內運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5-315的尺寸與第二開口5-325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5-315的尺寸大於第二開口5-325的尺寸。
光學元件5-R具有第三開口5-R3,對應於承載座5-M3。在一些實施例中,承載座5-M3可套設於第三開口5-R3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5-315的尺寸與第三開口5-R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5-315的尺寸大於第三開口5-R3的尺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開口5-325的尺寸與第三開口5-R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開口5-325的尺寸大於第三開口5-R3的尺寸。由第53圖可得知,第一開口5-315的尺寸與第一容納部5-31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5-315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5-313的尺寸。第一開口5-315具有第一側壁5-316和相對於第一側壁5-316的第二側壁5-317。第一側壁5-316和第二側壁5-317可構成止動部,用以限制承載座5-M3相對固定部5-F於一運動範圍內的運動。當定位組件5-M4位於第二位置時,承載座5-M3抵接第一側壁5-316。
如第53圖所示,當承載座5-M3位於第二位置時,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光學元件5-R完全遮蔽第二光學孔洞5-321,使得第一光學孔洞5-311完全不顯露於第二光學孔洞5-321。此時,承載座5-M3可與第一側壁5-316接觸,或者固定部5-F(例如本體5-310)可與承載座5-M3上的止動結構接觸。當承載座5-M3與固定部5-F直接接觸時,且光學元件5-R與固定部5-F未接觸。如此一來,可減少因光學元件5-R和固定部5-F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5-R與定位組件5-M4具有不為零之間隙,亦即光學元件5-R與定位組件5-M4未直接接觸。
由於彈性元件5-400持續對定位組件5-M4施加向上的彈力,使得定位組件5-M4可凸出於第一容納部5-313及第四容納部5-R2,進而使光學元件5-R固定於第二位置,保持遮擋經由光軸5-O’進入光學模組5-L的光線。如此一來,可減少因為外力撞擊而使光學元件5-R失效的機率。
接著,如第54圖所示,第二驅動組件5-E4可驅動定位組件5-M4向下運動,使得定位組件5-M4離開第四容納部5-R2。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驅動組件5-E4可包括具有導磁性材質的第二導磁件5-370、第二線圈5-380以及第二磁性元件5-390。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5-380,使得第二導磁件5-370產生對應於第二磁性元件5-39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二導磁件5-370會與第二磁性元件5-390產生朝下的作用力,使得第二磁性元件5-390可抵消彈性元件5-400所產生的彈力,驅動定位組件5-M4向下運動。換言之,第二驅動組件5-E4所產生的最大驅動力大於彈性元件5-400所施加的彈力。
接下來,如第55圖所示,第一驅動組件5-E3可驅動承載座5-M3及光學元件5-R離開第二位置,抵達第一位置。更具體而言,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5-350,使得具有導磁性材質的第一導磁件5-340產生對應於第一磁性元件5-36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一導磁件5-340會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產生作用力,驅動連接至第一磁性元件5-360的承載座5-M3及光學元件5-R離開第二位置。此時,光學元件5-R與第一光學孔洞5-311、第二光學孔洞5-321不重疊。如此一來,光線可經由光軸5-O’進入光學模組5-L。此外,由垂直於光學元件5-R的運動方向的方向(例如Z軸)觀察,定位組件5-M4與頂蓋5-320部分重疊。
為了確保承載座5-M3及光學元件5-R是在定位組件5-M4離開第四容納部5-R2之後才進行運動,可在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5-350之前,先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5-380。舉例而言,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5-350和第二線圈5-380的時間差可介於約1ms至約10ms之間,例如約5ms,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藉由上述設計,可減少因定位組件5-M4和光學元件5-R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
如第56圖所示,在光學元件5-R抵達第一位置(例如承載座5-M3抵接第二側壁5-317時)之後,彈性元件5-400可驅動定位組件5-M4向上運動,使得定位組件5-M4通過第三容納部5-R1。由定位組件5-M4之運動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觀察,第三容納部5-R1的尺寸大於第一容納部5-313的尺寸或第二容納部5-323的尺寸。
相似地,為了確保定位組件5-M4是在承載座5-M3抵接第二側壁5-317之後才進行運動,可在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5-350之後,再停止傳送至第二線圈5-380的電訊號。舉例而言,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5-350和停止傳送電訊號至第二線圈5-380的時間差可介於約1ms至約10ms之間,例如約5ms,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藉由上述設計,亦可減少因定位組件5-M4和光學元件5-R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
如第56圖所示,當承載座5-M3位於第一位置時,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光學元件5-R完全不遮蔽第二光學孔洞5-321,使得第一光學孔洞5-311完全顯露於第二光學孔洞5-321。此時,承載座5-M3可與第二側壁5-317接觸,或者固定部5-F(例如本體5-310)可與承載座5-M3上的止動結構接觸。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承載座5-M3位於上述止動結構之間,其中上述止動結構沿著第一方向(例如X軸)排列。
相似地,當承載座5-M3與固定部5-F直接接觸時,光學元件5-R與固定部5-F未接觸。如此一來,可減少因光學元件5-R和固定部5-F相互撞擊而受損的機率。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5-R與定位組件5-M4具有不為零之間隙,亦即光學元件5-R與定位組件5-M4未直接接觸。
如第57圖所示,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更包括預壓力組件5-420,可配置以在第一驅動組件5-E3未作動時。將活動部(包括承載座5-M3和光學元件5-R)相對固定部5-F定位於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本實施例中,預壓力組件5-420更包括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和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前述兩者皆具有導磁性材質且對應第一磁性元件5-360。如第57圖所示,當活動部相對固定部5-F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產生第一作用力(例如為一磁力),以在第一驅動組件5-E3未作動時將活動部相對固定部5-F定位於此第一位置,進而可避免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不正常的運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與第一線圈5-350固定地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與第一導磁元件5-340固定地連接,且與第一導磁元件5-340直接接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和第一導磁元件5-340為一體成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具有長條形結構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延伸,其中第二方向與第一導磁元件5-340所延伸的第一方向(例如X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垂直。如第57圖所示,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於第二方向不低於第一線圈5-35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於第二方向高於第一線圈5-350。換言之,沿著第一方向觀察時,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超出第一線圈5-350之輪廓。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之中心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之中心不會位於同一水平面(例如X-Y平面)上。換言之,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之中心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之中心的連線不平行於上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且不垂直於上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如此一來,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所產生的第一作用力的方向(大致平行於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之中心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之中心的連線)亦不平行於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且不垂直於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
當活動部位於第一位置時,具有第一間隔件位於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之間,使得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不直接接觸。在一些實施例中,承載座5-M3至少部分位於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和第一磁性元件5-360之間,且上述第一間隔件與承載座5-M3具有一體成形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可顯露於固定部5-F的表面,且當活動部位於第一位置時,承載座5-M3與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可直接接觸。
此外,承載座5-M3可將第一磁性元件5-360至少部分顯露於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藉此可使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所產生的第一作用力能夠將活動部更穩固地定位於第一位置。當活動部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之間具有第一距離。當活動部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與第一線圈5-360之間具有第二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距離可大於或等於第二距離。應理解的是,上述第一距離和第二距離分別為兩元件之間的最短距離。
如第58圖所示,當活動部相對固定部5-F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產生第二作用力(例如為一磁力),以在第一驅動組件5-E3未作動時將活動部相對固定部5-F定位於此第二位置,進而可避免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不正常的運作。
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與第一線圈5-350固定地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與第一導磁元件5-340固定地連接,且與第一導磁元件5-340直接接觸。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和第一導磁元件5-340為一體成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具有長條形結構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延伸,其中第二方向與第一導磁元件5-340所延伸的第一方向(例如X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垂直。如第58圖所示,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於第二方向不低於第一線圈5-35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於第二方向高於第一線圈5-350。換言之,沿著第一方向觀察時,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超出第一線圈5-350之輪廓。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之中心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之中心不會位於同一水平面(例如X-Y平面)上。換言之,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之中心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之中心的連線不平行於上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且不垂直於上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如此一來,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所產生的第二作用力的方向(大致平行於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之中心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之中心的連線)亦不平行於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且不垂直於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作用力的方向與第二作用力的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作用力的方向不平行於且不垂直於第二作用力的方向。
當活動部位於第二位置時,可具有第二間隔件位於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之間,使得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不直接接觸。在一些實施例中,承載座5-M3至少部分位於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和第一磁性元件5-360之間,且上述第二間隔件與承載座5-M3具有一體成形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可顯露於固定部5-F的表面,且當活動部位於第二位置時,承載座5-M3與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可直接接觸。
此外,承載座5-M3可將第一磁性元件5-360至少部分顯露於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藉此可使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所產生的第二作用力能夠將活動部更穩固地定位於第二位置。當活動部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與第一磁性元件5-360之間具有第三距離。當活動部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與第一線圈5-360之間具有第四距離。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距離可大於或等於第四距離。應理解的是,上述第三距離和第四距離分別為兩元件之間的最短距離。
此外,當活動部相對固定部5-F位於第一位置時,定位組件5-M4與光學元件5-R不直接接觸。由於定位組件5-M4與光學元件5-R之間具有間隙,可有利於使定位組件5-M4相對於光學元件5-R運動。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位於第一驅動組件5-E3、第二驅動組件5-E4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第一方向(例如X軸)觀察時,第一驅動組件5-E3、第二驅動組件5-E4至少部分重疊。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第一方向觀察時,第二驅動組件5-E4與第一預壓力元件5-421、第二預壓力元件5-422至少部分重疊,且固定部5-F位於預壓力組件5-420和第二驅動組件5-E4之間。藉由上述配置,可達到使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小型化的作用,或可避免預壓力組件5-420與第二驅動組件5-E4之間產生電磁干擾。
第59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5-20的仰視圖。如第59圖所示,由垂直於第一方向的方向(例如Z軸)觀察,固定部5-F(包括本體5-310、底蓋5-410)至少部分顯露出設置於第一導磁件5-340的第一線圈5-350。更具體而言,本體5-310的第一開口5-315可用以容納第一線圈5-350。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固定部5-F和第一線圈5-350之間(例如在第一開口5-315中)設置一黏著劑(未圖示),以固定且保護第一線圈5-35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線圈5-350位於第一磁性元件5-360與黏著劑之間。
綜上所述,本揭露實施例提供一種設有預壓力組件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藉由預壓力組件與磁性元件所產生的作用力(例如為一磁力),可在第一驅動組件未作動時將活動部相對固定部定位於特定位置,進而可避免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不正常的運作,有助於降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故障的機率。此外,使驅動組件與預壓力組件至少部分重疊,可達到使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小型化的作用。在預壓力組件和驅動組件之間設置固定部,可避免前述兩者之間產生電磁干擾。
[第6實施例]
請參考第60圖至第62圖,第60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之立體圖,第6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之部分結構之側視圖,並且第62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之部分結構於另一視角之立體圖。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可為一光學攝像模組,配置以承載並驅動一光學元件。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是可安裝於各種電子裝置或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設置於智慧型手機,以供使用者執行影像擷取之功能。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可包含一固定組件6-FA、一活動組件6-MA以及一驅動組件。活動組件6-MA是活動地連接固定組件6-FA。驅動組件是配置以驅動活動組件6-MA相對固定組件6-FA運動。
於此實施例中,如第60圖所示,固定組件6-FA包含一底座6-112,並且底座6-112上形成有一軌道6-1121。活動組件6-MA是設置在底座6-112上並且包含一承載座6-108以及一鏡片6-109。承載座6-108是用以承載鏡片6-109,並且承載座6-108也可進一步連接其他光學元件,例如快門、光圈、鏡頭、濾光片、感光元件等與光學相關之元件。
所述驅動組件可包含一驅動線圈以及一驅動磁鐵(圖中未表示),可分別設置於承載座6-108以及底座6-112上。當驅動線圈通電時,可以驅動磁鐵感應產生一電磁驅動力以驅動活動組件6-MA相對於固定組件6-FA於一運動範圍移動。具體而言,承載座6-108可沿著軌道6-1121移動。
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可更包括一定位組件6-PA,配置以在所述驅動組件未作動時將活動組件6-MA相對固定組件6-FA定位於一預定位置,例如第60圖所示之位置。
如第60圖與第61圖所示,定位組件6-PA可包含一第一卡合元件6-EE1、一第二卡合元件6-EE2以及一驅動單元6-DU。第一卡合元件6-EE1與第二卡合元件6-EE2是分別設置於活動組件6-MA與固定組件6-FA上,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卡合元件6-EE1與第二卡合元件6-EE2的設置位置可以互換。具體而言,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卡合元件6-EE1為一卡勾,連接於底座6-112上的一凸出座6-113,而第二卡合元件6-EE2可為一溝槽,形成於承載座6-108上。
驅動單元6-DU是用以驅動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運動。當驅動單元6-DU驅動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一釋放位置時,例如位於第61圖中之位置時,活動組件6-MA可相對固定組件6-FA運動。再者,當驅動單元6-DU驅動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一鎖附位置時,例如第一卡合元件6-EE1以虛線表示之位置時,活動組件6-MA便會固定於固定組件6-FA。
於此實施例中,驅動單元6-DU包括一第一導磁元件6-ME1、一第一線圈6-CL1、一磁性單元6-MU、一第二導磁元件6-ME2以及一第二線圈6-CL2。第一導磁元件6-ME1具有導磁性材質,第一線圈6-CL1設置於第一導磁元件6-ME1上。
請參考第60圖至第63圖,第6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磁性單元6-MU之放大圖。磁性單元6-MU對應第一線圈6-CL1且具有一第一N極6-NP1與一第一S極6-SP1,沿著一第一假想線6-IL1依序排列。磁性單元6-MU更包括一第二N極6-NP2與第二S極6-SP2,沿著第一假想線6-IL1依序排列。第一S極6-SP1位於第一N極6-NP1以及第二N極6-NP2之間。要注意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N極跟S極的位置可以互換。
第二導磁元件6-ME2具有導磁性材質,並且第二線圈6-CL2設置於第二導磁元件6-ME2上。具體而言,第一線圈6-CL1纏繞於第一導磁元件6-ME1上,並且第二線圈6-CL2纏繞於第二導磁元件6-ME2上。
第一導磁元件6-ME1具有長條結構之一第一段部6-SG1,並且第一線圈6-CL1是纏繞於第一段部6-SG1。第一導磁元件6-ME1包括一第一本體6-MB1、一第一端部6-MEP1以及一第二端部6-MEP2,並且第一端部6-MEP1與第二端部6-MEP2是位於第一本體6-MB1之兩側。第一段部6-SG1是位於第一本體6-MB1上。
於此實施例中,磁性單元6-MU是藉由一轉軸6-111連接於底座6-112與第一卡合元件6-EE1。驅動單元6-DU是用以驅動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以一第一方向6-D1為軸心轉動。第一方向6-D1平行轉軸6-111。
如第61圖所示,在一第二方向6-D2上,第一導磁元件6-ME1之最大尺寸大於磁性單元6-MU之最大尺寸,並且第一方向6-D1與第二方向6-D2垂直。
再者,當沿著一第三方向6-D3觀察時,在第二方向6-D2上,磁性單元6-MU未超出第一導磁元件6-ME1。當沿著第二方向6-D2觀察時,第二端部6-MEP2重疊於磁性單元6-MU之至少一部分。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端部6-MEP1與第二端部6-MEP2皆重疊於磁性單元6-MU之至少一部分。
第一方向6-D1、第二方向6-D2以及第三方向6-D3是由第一卡合元件6-EE1、第二卡合元件6-EE2以及磁性單元6-MU所定義,並且第一方向6-D1、第二方向6-D2以及第三方向6-D3互相垂直。
第一導磁元件6-ME1更包括一第一固定結構6-FS1,用以固定第一線圈6-CL1。具體而言,如第61圖與第62圖所示,第一固定結構6-FS1可為一突起結構,朝向與第一段部6-SG1之延伸方向不平行之一方向突出,例如沿著第一方向6-D1突出。當沿著第三方向6-D3觀察時,第一固定結構6-FS1位於第一線圈6-CL1與磁性單元6-MU之間。
第二導磁元件6-ME2更包括一第二本體6-MB2、一第三端部6-MEP3以及一第四端部6-MEP4,並且第三端部6-MEP3與第四端部6-MEP4是位於第二本體6-MB2之兩側。當沿著第二方向6-D2觀察時,磁性單元6-MU是位於第一導磁元件6-ME1與第二導磁元件6-ME2之間。
第一端部6-MEP1與第三端部6-MEP3是沿著第三方向6-D3排列。當沿著第二方向6-D2觀察時,第一端部6-MEP1以及第三端部6-MEP3之間具有一間隔。當沿著第一方向6-D1觀察時,磁性單元6-MU之中心位於第一端部6-MEP1以及第三端部6-MEP3之間。
在第二方向6-D2上,第二導磁元件6-ME2之最大尺寸大於磁性單元6-MU之最大尺寸。當沿著第三方向6-D3觀察時,在第二方向6-D2上,磁性單元6-MU未超出第二導磁元件6-ME2。
第二線圈6-CL2纏繞於第二導磁元件6-ME2上。第二導磁元件6-ME2具有長條結構之一第二段部6-SG2,並且第二線圈6-CL2纏繞於第二段部6-SG2。第一段部6-SG1與第二段部6-SG2之延伸方向相同。
第二導磁元件6-ME2更包括一第二固定結構6-FS2,用以固定第二線圈6-CL2。具體而言,第二固定結構6-FS2可為一突起結構,朝向與第二段部6-SG2之延伸方向不平行之一方向突出,例如沿著第一方向6-D1或第三方向6-D3突出。當沿著第三方向6-D3觀察時,第二固定結構6-FS2位於第二線圈6-CL2與磁性單元6-MU之間。
於此實施例中,第二端部6-MEP2是與第四端部6-MEP4分離,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端部6-MEP2是可連接於第四端部6-MEP4。亦即,第一導磁元件6-ME1與第二導磁元件6-ME2具有一體化結構。
當沿著第三方向6-D3觀察時,第一線圈6-CL1之中心與第一端部6-MEP1的最短距離與第一線圈6-CL1之中心與第二端部6-MEP2的最短距離不同。具體而言,當沿著第三方向6-D3觀察時,第一線圈6-CL1之中心與第一端部6-MEP1的最短距離大於第一線圈6-CL1之中心與第二端部6-MEP2的最短距離。
當沿著第三方向6-D3觀察時,磁性單元6-MU之中心與第一端部6-MEP1的最短距離不同於磁性單元6-MU之中心與第二端部6-MEP2的最短距離。具體而言,當沿著第三方向6-D3觀察時,磁性單元6-MU之中心與第一端部6-MEP1的最短距離小於磁性單元6-MU之中心與第二端部6-MEP2的最短距離。
在本揭露的一些實施例中,如第61圖所示,當驅動單元6-DU未驅動第一卡合元件6-EE1時,磁性單元6-MU與第一導磁元件6-ME1間之一第一作用力6-DF1(也就是磁吸力),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一第一位置。
於此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為釋放位置,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位置也可以是鎖附位置。再者,定位組件6-PA可更包括一第一阻擋元件6-BE1,用以限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於一限定範圍運動。限定範圍例如為鎖附位置與釋放位置之間的範圍。
再者,當驅動單元6-DU未驅動第一卡合元件6-EE1時,第一阻擋元件6-BE1對第一卡合元件6-EE1產生一第二作用力6-DF2,第一作用力6-DF1與第二作用力6-DF2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定位於所述第一位置。
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假想線6-IL1與第二方向6-D2不平行。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第一位置時,沿著第一方向6-D1觀察時,第一假想線6-IL1穿過第一導磁元件6-ME1。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第一位置時,沿著第一方向6-D1觀察時,第一假想線6-IL1穿過第二導磁元件6-ME2。
接著,請參考第60圖與第64圖,第64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之上視圖。如第64圖所示,所述驅動組件(未圖示)是用以驅動活動組件6-MA相對固定組件6-FA沿著一第四方向6-D4運動。當沿著一第五方向6-D5(Z軸)觀察時,固定組件6-FA之底座6-112具有一多邊形結構,例如矩形結構。
當沿著第五方向6-D5觀察時,固定組件6-FA之一第一側邊6-S1之長度與固定組件6-FA之一第二側邊6-S2之長度不同。具體而言,當沿著第五方向6-D5觀察時,固定組件6-FA之第一側邊6-S1之長度小於固定組件6-FA之第二側邊6-S2之長度。
第一側邊6-S1與第二側邊6-S2之延伸方向不平行。具體而言,第一側邊6-S1是沿著一第六方向6-D6延伸,第二側邊6-S2沿著第四方向6-D4延伸。第四方向6-D4、第五方向6-D5以及第六方向6-D6互相垂直。當沿著第五方向6-D5觀察時,驅動單元6-DU是位於第二側邊6-S2。
要說明的是,第四方向6-D4、第五方向6-D5以及第六方向6-D6是由底座6-112所定義,並且於此實施例中,第三方向6-D3與第四方向6-D4平行,並且第二方向6-D2與第五方向6-D5平行。
請參考第65圖,第65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之立體圖。於此實施例中,如第65圖所示,第一方向6-D1與第四方向6-D4平行,第三方向6-D3與第六方向6-D6平行,並且第二方向6-D2與第五方向6-D5平行。基於此結構配置,可以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卡合於第二卡合元件6-EE2時更穩固。
請參考第66圖,第66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之立體圖。於此實施例中,如第66圖所示,第二方向6-D2與第四方向6-D4平行,第一方向6-D1與第五方向6-D5平行,並且第三方向6-D3與第六方向6-D6平行。當沿著第五方向6-D5觀察時,驅動單元6-DU是位於固定組件6-FA之底座6-112之一角落(第一角落)。
請繼續參考第67圖至第69圖。第67圖為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A之部分結構的立體圖,第68圖與第69圖分別為第一卡合元件6-EE1位於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之示意圖。其中,第一卡合元件6-EE1可為一凸塊,而第二卡合元件6-EE2可為相對應之一開孔。當第一卡合元件6-EE1穿過第二卡合元件6-EE2後,驅動單元6-DU之第一線圈6-CL1與第二線圈6-CL2可停止通電。
於是,當驅動單元6-DU未驅動第一卡合元件6-EE1時,磁性單元6-MU與第二導磁元件6-ME2間之一第三作用力6-DF3,驅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所述第二位置。如第68圖所示,第二位置為鎖附位置。
再者,定位組件6-PA可更包括一第二阻擋元件6-BE2,用以限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於限定範圍運動。
如第67圖與第68圖所示,當驅動單元6-DU未驅動第一卡合元件6-EE1時,第二阻擋元件6-BE2對第一卡合元件6-EE1產生一第四作用力6-DF4,第三作用力6-DF3與第四作用力6-DF4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第二位置。
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一假想線6-IL1與第二方向6-D2不平行。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第二位置時,並且當沿著第一方向6-D1觀察時,第一假想線6-IL1穿過第一導磁元件6-ME1。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第二位置時,並且當沿著第一方向6-D1觀察時,第一假想線6-IL1穿過第二導磁元件6-ME2。
相似地,當驅動單元6-DU未驅動第一卡合元件6-EE1時,如第69圖所示,第一卡合元件6-EE1也可位於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也為鎖附位置,並且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不同。
另外,當第一卡合元件6-EE1欲脫離第二卡合元件6-EE2時,如第67圖所示,驅動單元6-DU可驅動第一卡合元件6-EE1位於第67圖之釋放位置。具體而言,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釋放位置時,第一假想線6-IL1與第三方向6-D3平行。
請繼續參考第70圖至第72圖。第70圖為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B之部分結構的立體圖,第71圖與第72圖分別為第一卡合元件6-EE1位於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之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第二卡合元件6-EE2的延伸方向不平行於第二方向6-D2(Z軸)。
相似於前述實施例,當驅動單元6-DU未驅動第一卡合元件6-EE1時,磁性單元6-MU與第二導磁元件6-ME2間之第三作用力6-DF3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第二位置,如第71圖所示。於此實施例中,第二位置為釋放位置。亦即,第一卡合元件6-EE1可穿過第二卡合元件6-EE2或由第二卡合元件6-EE2脫離。
相似地,定位組件6-PA包括第二阻擋元件6-BE2,用以限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於限定範圍運動。當驅動單元6-DU未驅動第一卡合元件6-EE1時,第二阻擋元件6-BE2對第一卡合元件6-EE1產生第四作用力6-DF4,並且第三作用力6-DF3與第四作用力6-DF4使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第二位置。
如第71圖所示,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一假想線6-IL1與第二方向6-D2不平行。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第二位置時,並且當沿著第一方向6-D1觀察時,第一假想線6-IL1穿過第一導磁元件6-ME1。當第一卡合元件6-EE1相對第二卡合元件6-EE2位於第二位置時,並且當沿著第一方向6-D1觀察時,第一假想線6-IL1穿過第二導磁元件6-ME2。
於此實施例中,當欲鎖定活動組件6-MA時,如第72圖所示,驅動單元6-DU可於第一卡合元件6-EE1穿過第二卡合元件6-EE2後驅動第一卡合元件6-EE1逆時針旋轉至第一位置,以達成鎖定的目的。其中,第一位置為鎖附位置。
本揭露提供了一種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包含一活動組件、一固定組件以及一驅動組件。活動組件配置以連接於一光學元件。活動組件可相對固定組件運動。驅動組件配置以驅動活動組件相對固定組件於一運動範圍運動。光學元件驅動機構更包括一定位組件,配置以在驅動組件未作動時將活動組件相對固定組件定位於一預定位置。
定位組件可包含一第一卡合元件、一第二卡合元件以及一驅動單元。第一卡合元件與該第二卡合元件是可分別設置於該固定組件以及該活動組件上。驅動單元可控制第一卡合元件相對於第二卡合元件至一鎖附位置。基於本揭露的結構設計,當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受到衝擊時,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卡合元件脫離第二卡合元件。另外本揭露之結構設計也可以節省成本,並且達成小型化的目的。
[第7實施例]
請參考第73圖至第75圖,第7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之立體圖,第74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之爆炸圖,並且第75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之部分結構的上視圖。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可為一光學攝像模組,配置以承載並驅動一光學元件。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是可安裝於各種電子裝置或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設置於智慧型手機,以供使用者執行影像擷取之功能。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可包含一固定組件7-FA、一活動組件7-MA以及一驅動組件7-DA。活動組件7-MA是活動地連接固定組件7-FA。驅動組件7-DA是配置以驅動活動組件7-MA相對固定組件7-FA運動。
於此實施例中,如第74圖所示,固定組件7-FA包含一蓋體7-102、一間隔元件7-104以及一底座7-112,活動組件7-MA可包含一第一活動部7-108、一第二活動部7-109、以及一第三活動部7-110。第一活動部7-108可包含一承載座7-1081以及一第一光學元件7-1082。
蓋體7-102是固定地設置於底座7-112上,可以容置活動組件7-MA以及驅動組件7-DA,並且間隔元件7-104是設置於蓋體7-102與底座7-112之間。
如第74圖所示,前述蓋體7-102具有一第一開口7-1021,並且底座7-112上具有一第二開口7-1120,並且底座7-112容置有一感光模組7-150(光學模組)。一外部光線可沿著一主軸7-AX行進並穿過第一開口7-1021以及第二開口7-1120後由前述感光模組7-150所接收,以產生一數位影像訊號。
另外,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可更包含一鎖附組件7-LA,當驅動組件7-DA未驅動第一活動部7-108相對固定組件7-FA運動時,鎖附組件7-LA用以使第一活動部7-108相對固定組件7-FA位於一第一位置,例如第75圖之位置。
於此實施例中,驅動組件7-DA包含一第一驅動元件7-DE1,用以驅動第一活動部7-108相對固定組件7-FA沿著一第一方向7-D1運動。其中,第一驅動元件7-DE1包含一第一線圈7-CL1以及一第一磁性單元7-MG1。
如第74圖所示,鎖附組件7-LA更包括一第一鎖附元件7-121以及一第二鎖附元件7-122。第一鎖附元件7-121是用以對應第一活動部7-108之第一光學元件7-1082之一第一卡勾部7-1083。第二鎖附元件7-122是用以對應第一活動部7-108之第一光學元件7-1082之一第二卡勾部7-1084。
再者,第二活動部7-109是連接第一鎖附元件7-121,第三活動部7-110是連接第二鎖附元件7-122。於此實施例中,第二活動部7-109與第一鎖附元件7-121具有一體化結構,並且第三活動部7-110與第二鎖附元件7-122具有一體化結構。
請參考第74圖至第76圖,第76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的部分結構的上視圖。於此實施例中,驅動組件7-DA可更包含一第二驅動元件,用以驅動第二活動部7-109相對固定組件7-FA運動。第一驅動元件例如可為一第二磁性單元7-MG2。
第二驅動元件是用以驅動第二活動部7-109相對固定組件7-FA沿著一第二方向7-D2(Y軸)運動。第二方向7-D2與主軸7-AX不平行。具體而言,第二方向7-D2與主軸7-AX垂直。第二方向7-D2與第一方向7-D1不平行。具體而言,第二方向7-D2與第一方向7-D1垂直。
再者,驅動組件7-DA可更包含一第三驅動元件,用以驅動第三活動部7-110相對固定組件7-FA運動。具體而言,第三驅動元件用以驅動第三活動部7-110相對固定組件7-FA沿著第二方向7-D2(Y軸)運動。第三驅動元件例如可為一第三磁性單元7-MG3。
再者,驅動組件7-DA可更包括一第二線圈7-CL2,對應第二磁性單元7-MG2,並且第二線圈7-CL2也對應第三磁性單元7-MG3。於此實施例中,第二磁性單元7-MG2與第三磁性單元7-MG3是分別設置於第二活動部7-109與第三活動部7-110上,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磁性單元與線圈的位置可以交換。
如第76圖所示,第一驅動元件7-DE1用以對第一活動部7-108之承載座7-1081產生一第一驅動力7-DF1,第二驅動元件用以對第二活動部7-109產生一第二驅動力7-DF2,並且第三驅動元件用以對第三活動部7-110產生一第三驅動力7-DF3。
第一驅動力7-DF1之方向與第二驅動力7-DF2之方向不同。具體而言,第一驅動力7-DF1之方向與第二驅動力7-DF2之方向垂直。第二驅動力7-DF2之方向與第三驅動力7-DF3之方向不同。具體而言,第二驅動力7-DF2之方向與第三驅動力7-DF3之方向相反。
於此實施例中,第二活動部7-109可相對第三活動部7-110運動。當沿著一第三方向7-D3(Z軸)觀察時,如第76圖所示,第一鎖附元件7-121之中心與第二鎖附元件7-122之中心之一中心連線7-CT1與第一方向7-D1不平行。當沿著第三方向7-D3觀察時,第一鎖附元件7-121之中心與第二鎖附元件7-122之中心之連線(中心連線7-CT1)與第二方向7-D2不平行。
其中,第三方向7-D3例如平行於Z軸,第二方向7-D2例如平行Y軸,第一方向7-D1例如平行於X軸。第三方向7-D3、第一方向7-D1以及第二方向7-D2相互垂直。
請參考第74圖至第77圖。第77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的部分結構的放大圖。如第77圖所示,該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更包含一第一彈性元件7-105以及一第二彈性元件7-106。第二活動部7-109是經由第一彈性元件7-105活動地連接於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並且第三活動部7-110是經由第二彈性元件7-106活動地連接於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
第一彈性元件7-105用以對第二活動部7-109產生一第一預壓力7-RF1,第一預壓力7-RF1例如為彈力。第二彈性元件7-106用以對第三活動部7-110產生一第二預壓力7-RF2。第一預壓力7-RF1之方向與第二預壓力7-RF2之方向不同。
具體而言,第一預壓力7-RF1之方向與第二預壓力7-RF2之方向相反。再者,第一預壓力7-RF1之方向與第一驅動力7-DF1之方向不同。舉例來說,如第76圖與第77圖所示,第一預壓力7-RF1之方向與第一驅動力7-DF1之方向垂直。
要注意的是,當驅動組件7-DA未驅動第一活動部7-108相對固定組件7-FA運動時,第一活動部7-108經由第一預壓力7-RF1相對固定組件7-FA位於所述第一位置。當驅動組件7-DA未驅動第一活動部7-108相對固定組件7-FA運動時,第一活動部7-108經由第二預壓力7-RF2相對固定組件7-FA位於所述第一位置。
如第77圖所示,第二活動部7-109(或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可更包括一第一收納槽7-1091,用以收納第一彈性元件7-105。在第一預壓力7-RF1之方向上(例如Y軸),第一收納槽7-1091之深度至少大於第一彈性元件7-105之最大尺寸之二分之一。
再者,第三活動部7-110(或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可包括一第二收納槽7-1101,用以收納第二彈性元件7-106。在第二預壓力7-RF2之方向(例如Y軸)上,第二收納槽7-1101之深度至少大於第二彈性元件7-106之最大尺寸之二分之一。
當沿著主軸7-AX觀察時,第一彈性元件7-105之中心與第二彈性元件7-106之中心之一連線7-CT2與第二方向7-D2不同。當沿著主軸7-AX觀察時,第一彈性元件7-105之中心與第二彈性元件7-106之中心之連線7-CT2與第二方向7-D2不垂直。當沿著主軸7-AX觀察時,第一彈性元件7-105之中心與第二彈性元件7-106之中心之連線7-CT2與第二方向7-D2不平行。
請回到第74圖。如第74圖所示,第一磁性單元7-MG1包括一第一N極7-N1以及一第一S極7-S1,沿著一第四方向7-D4排列。第二磁性單元7-MG2包括一第二N極7-N2以及一第二S極7-S2,沿著一第五方向7-D5依序排列。第三磁性單元7-MG3包括一第三N極7-N3以及一第三S極7-S3,沿著第五方向7-D5依序排列。
其中,第四方向7-D4與第五方向7-D5不平行。具體而言,第四方向7-D4與第五方向7-D5垂直。第四方向7-D4與第三方向7-D3平行。第五方向7-D5與第一方向7-D1平行。
再者,如第77圖所示,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可更包含一第一導引元件7-131以及一第二導引元件7-132。第一導引元件7-131是用以使第二活動部7-109可相對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沿著第二方向7-D2運動,並且第二導引元件7-132是用以使第三活動部7-110可相對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沿著第二方向7-D2運動。
第一導引元件7-131具有長條形結構且沿著第二方向7-D2延伸。第一導引元件7-131具有金屬材質。第一導引元件7-131穿過第一彈性元件7-105。第一導引元件7-131穿過第二活動部7-109。
此外,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更具有一第一定位槽7-1121,用以設置第一導引元件7-131。當沿著垂直第二方向7-D2之方向(例如主軸7-AX)觀察時,第一導引元件7-131之至少一部分位於第一定位槽7-1121。如第77圖所示,第一定位槽7-1121形成一開口結構,並且第一導引元件7-131由前述開口結構露出。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活動部7-109與第三活動部7-110是旋轉對稱(相對於第二線圈7-CL2),故相似的結構便在此省略說明。
請參考第78圖,第78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第二活動部7-109、第二磁性單元7-MG2以及第一導引元件7-131之立體圖。如第78圖所示,第二活動部7-109可更具有一第一容納部7-1093,用以容納第二磁性單元7-MG2之至少一部分。
當沿著第一方向7-D1觀察時,一第一迴避結構7-1095位於具有多邊形結構之第一容納部7-1093之角落。第一容納部7-1093可為一凹槽,並且第一迴避結構7-1095具有凹陷結構對應具有多邊形結構之第二磁性單元7-MG2之角落。
請參考第79圖,第79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沿著第73圖之線段7-A-7-A之立體剖面圖。如第79圖所示,間隔元件7-104是位於第一活動部7-108與第二活動部7-109之間。再者,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具有一固定組件表面7-1123,面朝第一活動部7-108之第一光學元件7-1082。
當沿著第三方向7-D3(Z軸)觀察時,固定組件表面7-1123重疊於第一活動部7-108之至少一部分。另外,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更包括一設置凹槽7-1124,用以容納間隔元件7-104,並且設置凹槽7-1124是由固定組件表面7-1123形成。如第79圖所示,第一活動部7-108之第一光學元件7-1082與固定組件表面7-1123之最短距離小於第一活動部7-108之第一光學元件7-1082與間隔元件7-104之最短距離。
於此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更包含一第一防扭組件7-BA,用以使第二活動部7-109可相對固定組件7-FA沿著第二方向7-D2運動。具體而言,第一防扭組件7-BA具有一第一突出結構7-112P,沿著第三方向7-D3延伸。另外,第一防扭組件7-BA更具有一第一擋止面7-112BS,對應第一突出結構7-112P。
第一擋止面7-112BS之延伸方向與第三方向7-D3平行。當沿著第三方向7-D3觀察時,第一突出結構7-112P與第一導引元件7-131不重疊。基於第一防扭組件7-BA的結構設計,可以避免第二活動部7-109繞Y軸旋轉。
請參考第79圖與第80圖,第80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於此實施例中,承載座7-1081是連接於第一光學元件7-1082。具體而言,如第79圖所示,第一光學元件7-1082之至少一部分是埋藏且不顯露於承載座7-1081 ,例如利用模塑成形技術(insert molding)。於此實施例中,承載座7-1081具有非金屬材質,例如由塑膠材質製成,而第一光學元件7-1082具有金屬材質。
再者,如第80圖所示,承載座7-1081具有一第一引導部7-1086,對應於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第一引導部7-1086可為一突出結構,形成於承載座7-1081之一第一表面7-108S1。再者,承載座7-1081可更具有一或多個第二引導部7-1087,對應於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
第二引導部7-1087可為一突出結構,形成於承載座7-1081之一第二表面7-108S2(底面)。如第80圖所示,第一引導部7-1086與第二引導部7-1087是沿著不同方向延伸。第一表面7-108S1與第二表面7-108S2不平行。具體而言,第一表面7-108S1與第二表面7-108S2垂直,並且第一表面7-108S1鄰接第二表面7-108S2。
請參考第74圖與第81圖,並且第8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之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於此實施例中,固定組件7-FA可更包括一第一電性連接部7-EP1、一第二電性連接部7-EP2、一第三電性連接部7-EP3以及一第四電性連接部7-EP4。
第一電性連接部7-EP1是電性連接驅動組件7-DA之第一線圈7-CL1之一第一引線7-WR1,第二電性連接部7-EP2是電性連接驅動組件7-DA之第一線圈7-CL1之一第二引線7-WR2,第三電性連接部7-EP3是電性連接驅動組件7-DA之第二線圈7-CL2之一第三引線7-WR3,並且第四電性連接部7-EP4是電性連接驅動組件7-DA之第二線圈7-CL2之一第四引線7-WR4。
固定組件7-FA可更包括一絕緣部7-SP、一第一對外接點7-EC1、一第二對外接點7-EC2、一第三對外接點7-EC3以及一第四對外接點7-EC4。絕緣部7-SP具有突起結構,位於第三電性連接部7-EP3以及第四電性連接部7-EP4之間。
第一對外接點7-EC1是電性連接第一電性連接部7-EP1,第二對外接點7-EC2是電性連接第二電性連接部7-EP2,第三對外接點7-EC3是電性連接第三電性連接部7-EP3,並且第四對外接點7-EC4是電性連接第四電性連接部7-EP4。
請一起參考第75圖與第81圖。當沿著第三方向7-D3觀察時,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具有多邊形結構,例如矩形結構。第一電性連接部7-EP1與第二電性連接部7-EP2是位於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之一第一側邊7-112S1。
當沿著第三方向7-D3觀察時,第三電性連接部7-EP3以及第四電性連接部7-EP4位於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之第一側邊7-112S1。當沿著第三方向7-D3觀察時,固定組件7-FA之底座7-112更包括一第二側邊7-112S2,且第一側邊7-112S1大於第二側邊7-112S2。
再者,當沿著第三方向7-D3觀察時,第一對外接點7-EC1以及第二對外接點7-EC2位於第一側邊7-112S1。當沿著第三方向7-D3觀察時,第三對外接點7-EC3以及第四對外接點7-EC4位於第一側邊7-112S1。
舉例來說,請參考第75圖、第76圖、第77圖與第82圖,並且第82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第一活動部7-108移動到一第二位置之上視圖。本揭露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可作為一快門,以調整進入感光模組7-150之光線。
當要關閉第一開口7-1021以避免光線進入感光模組7-150時,如第76圖所示,第二線圈7-CL2通電以產生第二驅動力7-DF2以及第三驅動力7-DF3,使得第一鎖附元件7-121以及第二鎖附元件7-122釋放第一光學元件7-1082。接著,第一線圈7-CL1與第一磁性單元7-MG1產生第一驅動力7-DF1以驅動第一活動部7-108移動到第82圖中的第二位置。
最後,第一線圈7-CL1與第二線圈7-CL2停止通電,第一彈性元件7-105的第一預壓力7-RF1與第二彈性元件7-106的第二預壓力7-RF2則驅使第一鎖附元件7-121以及第二鎖附元件7-122鎖住第一光學元件7-1082而固定於第二位置,以達到關閉第一開口7-1021以及第二開口7-1120之目的。開啟第一開口7-1021與第二開口7-1120的步驟與關閉的步驟相似,故在此不再贅述。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鎖附元件7-121與第二鎖附元件7-122是朝向固定組件7-FA之一中心軸7-LX移動,以鎖定第一光學元件7-1082。在其他實施例中,是以遠離中心軸7-LX之方向形成,並且第一鎖附元件7-121與第二鎖附元件7-122是以遠離中心軸7-LX之方向移動,以分別卡合於第一卡勾部7-1083與第二卡勾部7-1084,藉以鎖定第一光學元件7-1082。
本揭露提供了一種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包含一第一活動部、一固定組件、一驅動組件以及一鎖附組件。第一活動部可相對固定組件運動。驅動組件配置以驅動第一活動部相對固定組件運動。鎖附組件,用以使該第一活動部相對該固定組件位於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鎖附組件7-LA包含第一鎖附元件7-121與第二鎖附元件7-122,配置以分別卡合於第一卡勾部7-1083與第二卡勾部7-1084,藉以鎖定第一光學元件7-1082。基於此結構設計,可以穩固地鎖定第一光學元件7-1082。當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受到衝擊時,可以有效防止鎖附組件7-LA脫離第一光學元件7-1082。
另外,經由特殊空間配置使光學元件驅動機構能夠達到小型化,元件採用不同材質的特殊搭配可以達到輕量化,同時更具有節能以及可以強化整體的機械強度的效果。再者,經由光量調整元件的特殊配置更可確保當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受到強烈衝擊時可以繼續維持遮蔽第一開口。
[第8實施例]
請參考第83圖至第85圖,第8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之立體圖,第84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之爆炸圖,並且第85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之部分結構的上視圖。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可為一光學攝像模組,配置以承載並驅動一光學元件。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是可安裝於各種電子裝置或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設置於智慧型手機,以供使用者執行影像擷取之功能。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可包含一固定組件8-FA、一活動組件8-MA以及一驅動組件8-DA。活動組件8-MA是活動地連接固定組件8-FA。驅動組件8-DA是配置以驅動活動組件8-MA相對固定組件8-FA運動。
於此實施例中,如第84圖所示,固定組件8-FA包含一蓋體8-102以及一底座8-112。蓋體8-102是固定地設置於底座8-112上,以容置活動組件8-MA以及驅動組件8-DA。
如第84圖所示,前述蓋體8-102具有一第一開口8-1021,並且底座8-112側邊設置有一光學模組8-150。外部光線可沿著一主軸8-AX行進並由第一開口8-1021進入後由光學模組8-150所接收,以產生一數位影像訊號。
活動組件8-MA具有一承載座8-1081以及一光量調整元件8-1082,並且光量調整元件8-1082連接於承載座8-1081。驅動組件8-DA具有一線圈8-CL、一導磁元件8-ME以及一第一磁性元件8-MG1。線圈8-CL纏繞導磁元件8-ME,並且第一磁性元件8-MG1固定於承載座8-1081。線圈8-CL可與第一磁性元件8-MG1產生一電磁驅動力,用以驅動活動組件8-MA之承載座8-1081相對固定組件8-FA於一第一位置(第85圖)以及一第二位置(第86圖)之間運動,以使光量調整元件8-1082調整一光線進入光學模組8-150之光通量。
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更包括一定位組件8-PA,用以在驅動組件8-DA未作動時使活動組件8-MA相對固定組件8-FA定位於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第二位置是沿著一第一方向8-D1排列。
請參考第84圖至第86圖,第86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承載座8-108的部分結構的上視圖。於此實施例中,定位組件8-PA可包含一第一彈性元件8-106以及一定位元件8-109,並且第一彈性元件8-106包含一定位基底8-1060、一第一定位部8-PP1、以及一第一彈性部8-EP1。
定位基底8-1060是固定地設置於固定組件8-FA之底座8-112,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定位基底8-1060可設置於活動組件8-MA上。第一定位部8-PP1是可相對定位基底8-1060運動。定位元件8-109是對應第一定位部8-PP1,以使活動組件8-MA相對固定組件8-FA位於第85圖中之第一位置。
第一彈性部8-EP1具有彈性材質,並且第一定位部8-PP1是經由第一彈性部8-EP1活動地連接定位基底8-1060。如第85圖所示,當活動組件8-MA在第一位置時,定位元件8-109直接接觸第一定位部8-PP1。
第一定位部8-PP1更包括一第一定位單元8-PU1以及一第二定位單元8-PU2,沿著一第二方向8-D2排列,並且第一方向8-D1、第二方向8-D2不平行。具體而言,第一方向8-D1、第二方向8-D2相互垂直。
第一彈性部8-EP1包括一第一彈性單元8-1061以及一第二彈性單元8-1062,第一定位單元8-PU1以及第二定位單元8-PU2分別經由第一彈性單元8-1061以及第二彈性單元8-1062活動地連接定位基底8-1060。
定位基底8-1060、第一定位部8-PP1、第一彈性部8-EP1皆位於具有一體成型結構之第一彈性元件8-106上。第一彈性元件8-106在第一方向8-D1上的彈性係數與第一彈性元件8-106在第二方向8-D2上的彈性係數不同。具體而言,第一彈性元件8-106在第一方向8-D1上的彈性係數大於第一彈性元件8-106在第二方向8-D2上的彈性係數。
另外,第一彈性元件8-106在一第三方向8-D3(Z軸)上的彈性係數小於第一彈性元件8-106在第一方向8-D1上的彈性係數以及第一彈性元件8-106在第二方向8-D2上的彈性係數。其中,第三方向8-D3與第一方向8-D1垂直。第三方向8-D3與第二方向8-D2垂直。
基於上述第一彈性元件8-106的結構設計,可以使定位元件8-109穩定地脫離第一位置而沿著第一方向8-D1朝向第二位置移動。
值得注意的是,本揭露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不具有任何用主動驅動第一定位部8-PP1相對定位基底8-1060運動之驅動手段。也就是說,當定位元件8-109沒有推擠第一定位部8-PP1時,第一定位部8-PP1不會自己相對於定位基底8-1060運動。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彈性元件8-106可具有板狀結構。第一彈性元件8-106可具有金屬材質。定位元件8-109可具有金屬材質。藉此,可以避免定位元件8-109與第一彈性元件8-106摩擦產生顆粒或碎屑的問題。
如第86圖所示,定位組件8-PA更包含一第二定位部8-PP2,對應第一定位部8-PP1,以使活動組件8-MA相對固定組件8-FA位於第二位置。第二定位部8-PP2包括一第三定位單元8-PU3以及一第四定位單元8-PU4,沿著第二方向8-D2排列。
定位組件8-PA更包含一第二彈性部8-EP2,具有彈性材質,第二定位部8-PP2是經由第二彈性部8-EP2活動地連接定位基底8-1060。
第二彈性部8-EP2更包括一第三彈性單元8-1063以及一第四彈性單元8-1064,並且第三定位單元8-PU3以及第四定位單元8-PU4分別經由第三彈性單元8-1063以及第四彈性單元8-1064活動地連接定位基底8-1060。
如第85圖與第86圖所示,當活動組件8-MA由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時,承載座8-1081會抵接底座8-112的一阻擋面8-112BS,並且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距離大致上等於一移動距離8-DS1。
再者,當驅動組件8-DA未作動以驅動活動組件8-MA時,定位組件8-PA將活動組件8-MA定位在相對固定組件8-FA之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並且此時活動組件8-MA可於一極小範圍內相對固定組件8-FA運動。此極小範圍小於或等於1mm,並且小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距離。基於上述結構設計,可以避免第一彈性元件8-106持續被擠壓而造成彈性疲乏的問題。
接著,請參考第87圖,第87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A的部分結構的上視圖。於此實施例中,當驅動組件8-DA未作動時,定位組件8-PA用以定位活動組件8-MA上之定位元件8-109相對固定組件8-FA之底座8-112位於一第三位置8-LT3。
第三位置8-LT3是位於第一位置8-LT1與第二位置8-LT2之間。基於此設計,可以使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A實現光圈或濾光片等功能。
再者,如第87圖所示,第一定位部8-PP1更包括一第一定位表面8-PS1,並且當活動組件8-MA以及定位元件8-109位於第一位置8-LT1時,第一定位表面8-PS1是面朝定位元件8-109。第一定位表面8-PS1與第一方向8-D1不平行。第一定位表面8-PS1與第二方向8-D2不平行。第一定位表面8-PS1位於第一定位單元8-PU1。
再者,第一定位部8-PP1更包括一第二定位表面8-PS2,並且當活動組件8-MA與定位元件8-109位於第一位置8-LT1時,第二定位表面8-PS2是面朝定位元件8-109。第二定位表面8-PS2與第一方向8-D1不平行。第二定位表面8-PS2與第二方向8-D2不平行。第二定位表面8-PS2位於第二定位單元8-PU2。
第二定位部8-PP2更包括一第三定位表面8-PS3,並且當活動組件8-MA與定位元件8-109位於第二位置8-LT2時,第三定位表面8-PS3是面朝定位元件8-109。第三定位表面8-PS3與第一方向8-D1不平行。第三定位表面8-PS3與第二方向8-D2不平行。第三定位表面8-PS3位於第三定位單元8-PU3。
第三定位表面8-PS3與第一定位表面8-PS1不平行。第三定位表面8-PS3與第二定位表面8-PS2面朝不同方向。第三定位表面8-PS3與第二定位表面8-PS2平行。
第二定位部8-PP2更包括一第四定位表面8-PS4,並且當活動組件8-MA與定位元件8-109位於第二位置8-LT2時,第四定位表面8-PS4是面朝定位元件8-109。第四定位表面8-PS4與第一方向8-D1不平行。第四定位表面8-PS4與第二方向8-D2不平行。第四定位表面8-PS4位於第四定位單元8-PU4。
第四定位表面8-PS4與第一定位表面8-PS1面朝不同方向。第四定位表面8-PS4與第二定位表面8-PS2不平行。第四定位表面8-PS4與第一定位表面8-PS1平行。
請參考第88圖,第88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B的部分結構的上視圖。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定位單元8-PU1與第三定位單元8-PU3具有一體化結構,並且第二定位單元8-PU2與第四定位單元8-PU4具有一體化結構。基於此結構設計,可以使定位元件8-109沿著第一方向8-D1移動時更穩定。
請參考第89圖與第90圖,第89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的部分結構的立體圖,並且第90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於此實施例中,承載座8-1081具有非金屬材質,用以承載光量調整元件8-1082。活動組件8-MA可更包含一強化元件8-1083,具有金屬材質並設置於承載座8-1081內。具體而言,強化元件8-1083之至少一部分是埋藏且不顯露於承載座8-1081。強化元件8-1083可具有導磁性材質。
另外,定位元件8-109是固定地設置於承載座8-1081,例如利用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之方式。相似地,光量調整元件8-1082也可利用嵌入成型(insert molding)連接於承載座8-1081。
如第90圖所示,底座8-112具有一容納空間8-AS用以容納驅動組件8-DA。具體而言,容納空間8-AS具有穿孔結構,並且可藉由一接著元件8-AD(例如膠水)直接接觸穿孔結構以及驅動組件8-DA,以使驅動組件8-DA可以固定於容納空間8-AS內。當沿著第三方向8-D3觀察時,接著元件8-AD完全覆蓋穿孔結構。
於此實施例中,導磁元件8-ME具有導磁性材質且用以對應第一磁性元件8-MG1(第84圖),並且底座8-112更包括一第一溝槽8-1121,用以容納線圈8-CL之一第一引線8-WR1。底座8-112可更包括一第二溝槽8-1122,用以容納線圈8-CL之一第二引線8-WR2。
第一溝槽8-1121之延伸方向與第一方向8-D1平行。第一溝槽8-1121與第二溝槽8-1122之延伸方向不同。於此實施例中,線圈8-CL與第一磁性元件8-MG1是分別設置於固定組件8-FA以及活動組件8-MA,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線圈8-CL與第一磁性元件8-MG1的位置可以互換。
如第89圖所示,底座8-112具有一軌道8-1124,對應承載座8-1081,以使承載座8-1081可沿著第一方向8-D1運動。承載座8-1081可更包括一第一滑動部8-MP1、一第二滑動部8-MP2以及一第三滑動部8-MP3。
第一滑動部8-MP1是對應軌道8-1124,並且第一滑動部8-MP1具有一第一滑動面8-MPS1面朝軌道8-1124。第二滑動部8-MP2是對應軌道8-1124,並且第二滑動部8-MP2具有一第二滑動面8-MPS2面朝軌道8-1124。第三滑動部8-MP3是對應軌道8-1124,並且第三滑動部8-MP3具有一第三滑動面8-MPS3面朝軌道8-1124。
第一滑動部8-MP1與第二滑動部8-MP2是沿著第一方向8-D1排列,並且第三滑動部8-MP3是位於第一滑動部8-MP1與第二滑動部8-MP2之間。
再者,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滑動部8-MP1、第二滑動部8-MP2可具有金屬材質,並且第一滑動部8-MP1(及/或第二滑動部8-MP2)與強化元件8-1083具有一體化結構。對應地,軌道8-1124可由金屬材質製成,並且一潤滑元件(未圖示,例如為潤滑油)可設置於第一滑動部8-MP1(及/或第二滑動部8-MP2)與軌道8-1124之間,以使承載座8-1081可以順暢地沿著軌道8-1124滑動。
請參考第83圖、第89圖與第91圖。第9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沿著第83圖之線段8-A-8-A之剖面圖。於此實施例中,蓋體8-102是固定地連接底座8-112。蓋體8-102具有板狀結構之一頂壁8-1023。蓋體8-102具有由頂壁8-1023之邊緣延伸之一側壁8-1025。
再者,承載座8-1081具有用以限制承載座8-1081相對蓋體8-102運動範圍之一止動組件8-SA。止動組件8-SA包括一第一止動部8-SP1、一第二止動部8-SP2以及一第三止動部8-SP3。
如第89圖與第91圖所示,第一止動部8-SP1具有一第一止動面8-SS1面朝側壁8-1025。相似地,第二止動部8-SP2具有一第二止動面8-SS2面朝側壁8-1025。第三止動部8-SP3具有一第三止動面8-SS3面朝側壁8-1025。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滑動部8-MP1與第一止動部8-SP1具有一體成形之結構。第一止動面8-SS1是鄰接第一滑動面8-MPS1。第一止動面8-SS1與第一滑動面8-MPS1不平行。第二滑動部8-MP2與第二止動部8-SP2具有一體成形之結構。第二止動面8-SS2是鄰接第二滑動面8-MPS2。第二止動面8-SS2與第二滑動面8-MPS2不平行。第三滑動部8-MP3與第三止動部8-SP3具有一體成形之結構。第三止動面8-SS3是鄰接第三滑動面8-MPS3。第三止動面8-SS3與第三滑動面8-MPS3不平行。
基於上述結構設計,可以使承載座8-1081平順地沿著第一方向8-D1方向移動。
請繼續參考第92圖,第92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沿著第83圖之線段8-B-8-B之剖面圖。如第92圖所示,導磁元件8-ME與第一磁性元件8-MG1產生一第一磁吸力8-MF1,用以穩定活動組件8-MA。於此實施例中,頂壁8-1023具有導磁性材質,且頂壁8-1023與第一磁性元件8-MG1產生一第二磁吸力8-MF2用以穩定活動組件8-MA。
第一磁吸力8-MF1與第二磁吸力8-MF2之方向不同。第一磁吸力8-MF1與第二磁吸力8-MF2之方向相反。第一磁吸力8-MF1與第二磁吸力8-MF2之大小不同。第一磁吸力8-MF1之大小大於第二磁吸力8-MF2之大小。
請參考第93圖,第93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的剖面示意圖。如第93圖所示,於此實施中,驅動組件8-DA包含有第一磁性元件8-MG1以及一第二磁性元件8-MG2,對應線圈8-CL。
導磁元件8-ME與第二磁性元件8-MG2產生一第三磁吸力8-MF3,用以穩定活動組件8-MA。第一磁吸力8-MF1與第三磁吸力8-MF3之方向不同。第一磁吸力8-MF1與第三磁吸力8-MF3之方向相反。第一磁吸力8-MF1與第三磁吸力8-MF3之大小相同。線圈8-CL是位於第一磁性元件8-MG1與第二磁性元件8-MG2之間。藉此,活動組件8-MA之承載座8-1081在移動時可以更穩定。
本揭露提供了一種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包含一活動組件8-MA、一固定組件8-FA以及一驅動組件8-DA。活動組件8-MA具有一光量調整元件8-1082,用以調整一光線進入一光學模組8-150之光通量。活動組件8-MA可相對固定組件8-FA運動。驅動組件8-DA用以驅動活動組件8-MA相對固定組件8-FA於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之間運動。光學元件驅動機構更包括一定位組件8-PA,用以在驅動組件8-DA未作動時使活動組件8-MA相對固定組件8-FA定位於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定位組件8-PA包含第一定位部8-PP1、第二定位部8-PP2以及定位元件8-109,定位元件8-109固定地連接於活動組件8-MA並且可卡合於第一定位部8-PP1或第二定位部8-PP2。基於本揭露上述之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且穩定地使活動組件8-MA定位於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另外也可以節省成本,並且達成小型化的目的。
[第9實施例]
第94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的立體圖。應先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例如為快門機構,且可設置於具有照相功能之電子裝置(未圖示)內,並可透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來驅動光學元件。藉由控制光學元件的位置,可使光線通過或遮擋光線,且可控制電子裝置的攝像模組的曝光時間。
第95圖繪示根據第94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的爆炸圖。如第95圖所示,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可包括:承載座9-M3、固定部9-F、驅動組件9-E3以及定位組件9-M4。在本實施例中,固定部9-F包括:本體9-310、頂蓋9-320以及底蓋9-410。頂蓋9-320和底蓋9-410固定地連接至本體9-310,且本體9-310可位於頂蓋9-320和底蓋9-410之間。本體9-310可配置以支撐承載座9-M3(其可與光學元件9-R構成活動部),且連接光學模組9-L。頂蓋9-320具有板狀結構,且此板狀結構之延伸方向(例如平行於X-Y平面)與一主軸(例如平行於光軸9-O’)垂直。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體9-310具有凹陷9-318及凸出於凹陷9-318的凸柱9-319,且凸柱9-319與凹陷9-318之間形成一圓角。如此一來,可使凸柱9-319能有效地設置於頂蓋9-320的定位孔9-329中,進而使頂蓋9-320能夠更精準地設置於本體9-3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部9-F和光學模組9-L可固定地設置於一基板(未圖示)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與光學模組9-L未直接接觸,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在平行於光軸9-O’的方向上,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之最大尺寸大於光學模組9-L之最大尺寸。舉例而言,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10沿光軸9-O’之高度大於光學模組9-L沿光軸9-O’之高度。此外,光學元件9-R可包括檔板,其包括SOMA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遮光材料。光學模組9-L可包括攝像模組,其包括透鏡或任何其他適合的透光材料,以使光線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9-O’的方向通過,進而達到攝像的功能。然而,本揭露並不限於此。
承載座9-M3可用以連接光學元件9-R,其中光學元件9-R可用以遮擋光線(例如沿大致上平行於光軸9-O’的方向行進的光線)。承載座9-M3可相對固定部9-F大致沿X軸(即第一方向)運動。驅動組件9-E3用以驅動承載座9-M3相對固定部9-F大致沿X軸(即第一方向)運動。在本實施例中,驅動組件9-E3包括第一導磁件9-340、第一線圈9-350以及對應於第一線圈9-350的第一磁性元件9-360,其中第一線圈9-350具有一繞線軸9-C3,大致平行於第一方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驅動組件9-E3可使承載座9-M3(及所連接的光學元件9-R)在第一位置(亦可稱作第一極限位置)和第二位置(亦可稱作第二極限位置)之間移動。舉例而言,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沿X軸排列(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可大致上平行於X軸)。亦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與光軸9-O’(Z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連線(例如X軸)與光軸9-O’(例如Z軸)大致垂直。
定位組件9-M4可用以在驅動組件9-E3未作動時將活動部(包括承載座9-M3及所連接的光學元件9-R)相對固定部9-F固定於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第二驅動組件9-E4可用以驅動定位組件9-M4大致上沿Z軸(即第二方向)相對固定部9-F運動。由此可知,定位組件9-M4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9-R之運動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定位組件9-M4之運動方向與光學元件9-R之運動方向大致垂直。在一些實施例中,定位組件9-M4可將光學元件9-R相對固定部9-F固定於前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更包括一施力組件9-400,抵接定位組件9-M4且對定位組件9-M4施加一作用力。在本實施例中,施力組件9-400包括彈性元件,且此作用力為一接觸力。在一些實施例中,施力組件9-400不包括任何以主動形式驅動定位組件9-M4的驅動手段。施力組件9-400可設置於底蓋9-4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施力組件9-400可驅動定位組件9-M4相對固定部9-F於第二方向(例如平行於Z軸)上運動。更具體而言,施力組件9-400可持續對定位組件9-M4施加平行於前述第二方向(例如朝向頂蓋9-320)的彈力。活動部運動的方向(第一方向)不同於施加作用力的方向(第二方向)。在一些實施例中,活動部運動的方向與施加作用力的方向垂直。
在其他一些實施例中,施力組件可包括電磁鐵,以對定位組件9-M4施加一超距力(例如一磁力)。此外,施力組件亦可改變對定位組件9-M4施加上述作用力的方向,進而可主動地驅動定位組件9-M4。更具體而言,定位組件9-M4可具有導磁性材質。
第96至98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的剖視圖。如第96圖所示,本體9-310具有第一光學孔洞9-311,對應於光學模組9-L(如第95圖所示)。頂蓋9-320具有第二光學孔洞9-321,對應於光學模組9-L及第一光學孔洞9-31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學孔洞9-311與第二光學孔洞9-321的形狀不同。如第96圖所示,光學元件9-R位於第一位置。此時,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光學元件9-R完全不遮蔽第二光學孔洞9-321,使得第一光學孔洞9-311完全顯露於第二光學孔洞9-321。
此外,本體9-310具有第一通孔9-313,用以容納定位組件9-M4。此外,光學元件9-R具有第二通孔9-R1和第三通孔9-R2,分別對應於定位組件9-M4。當光學元件9-R位於第一位置時(即未遮蓋第二光學孔洞9-321時),由於施力組件9-400持續對定位組件9-M4施加向上的彈力,使得定位組件9-M4可凸出於第一通孔9-313及第二通孔9-R1,進而使光學元件9-R固定於第一位置。藉由上述配置,可在驅動組件9-E3未作動時將活動部相對固定部9-F定位於第一位置,避免光學元件9-R因碰撞而移位,使得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失去原有的功能。
另外,本體9-310具有第一開口9-315,用以容納承載座9-M3,且驅動組件9-E3(包括第一導磁件9-340、第一線圈9-350以及第一磁性元件9-360)驅動承載座9-M3於第一開口9-315內運動。光學元件9-R具有第三開口9-R3,對應於承載座9-M3。在一些實施例中,承載座9-M3可套設於第三開口9-R3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9-315的尺寸與第三開口9-R3的尺寸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開口9-315的尺寸大於第三開口9-R3的尺寸。第一開口9-315具有第一定位面9-316和相對於第一定位面9-316的第二定位面9-317。第一定位面9-316和第二定位面9-317可構成止動部,用以限制承載座9-M3相對固定部9-F於一運動範圍內的運動。當定位組件9-M4位於第一位置時,承載座9-M3抵接第二定位面9-317。
接著,如第97圖所示,驅動組件9-E3可驅動承載座9-M3及光學元件9-R離開第一位置。更具體而言,可傳送電訊號至第一線圈9-350,使得第一導磁件9-340產生對應於第一磁性元件9-360的磁力。如此一來,第一導磁件9-340會與第一磁性元件9-360產生作用力,驅動承載座9-M3及光學元件9-R離開第一位置。此時,光學元件9-R會蓋過定位組件9-M4之顯露於第一通孔9-313的圓弧面,且將定位組件9-M4向下擠壓。此時,定位組件9-M4會離開第二通孔9-R1。在一些實施例中,頂蓋9-320具有一引導結構(未圖示),用以引導活動部(例如光學元件9-R)相對固定部9-F運動。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引導結構可由頂蓋9-320朝向光學元件9-R突出,藉此可使活動部更順利地運動。藉由上述配置,驅動組件9-E3能夠直接驅動光學元件9-R通過定位組件9-M4,避免因定位組件9-M4故障而卡死光學元件9-R。
在一些實施例中,定位組件9-M4的硬度可大於或等於光學元件9-R之硬度。舉例而言,定位組件9-M4具有金屬材質或陶瓷材質,光學元件9-R具有金屬材質,但本揭露並不限於此。藉由此配置,可降低定位組件9-M4受光學元件9-R撞擊而受損的機率,進而可避免光學元件9-R撞擊定位組件9-M4的受損處而降低其運動的順暢度。在本實施例中,定位組件9-M4具有球體結構。在其他實施例中,定位組件9-M4可具有平坦表面,設置以朝向施力組件9-400。如此一來,可降低在施力組件9-400上設置定位組件9-M4的難度。
如第98圖所示,在光學元件9-R抵達第二位置(例如承載座9-M3抵接第一定位面9-316時)之後,施力組件9-400可透過所施加的彈力驅動定位組件9-M4向上運動,使得定位組件9-M4通過第三通孔9-R2。當承載座9-M3位於第二位置時,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光學元件9-R完全遮蔽第二光學孔洞9-321,使得第一光學孔洞9-311完全不顯露於第二光學孔洞9-321。如此一來,光學元件9-R可遮擋光線,避免光線經由光軸9-O’進入光學模組9-L(如第95圖所示)。
第99圖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如第99圖所示,本體9-310具有第一側壁9-S1以及第二側壁9-S2,其中第一側壁9-S1對應定位組件9-M4,且第二側壁9-S2對應第一側壁9-S1。第一側壁9-S1形成第一凹槽9-312,用以容納至少部分定位組件9-M4。在一些實施例中,施力阻件9-400至少部分容納於第一凹槽9-312內。第二側壁形成第二凹槽9-314,且第一凹槽9-312位於第二凹槽9-314內。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側壁9-S1與第二側壁9-S2之間具有不為零之間隙(例如部分的第二凹槽9-314)。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凹槽9-312於第一方向(例如X軸)上的寬度不完全一致。第一凹槽9-312的寬度沿第二方向(例如Z軸)逐漸縮小。第一側壁9-S1具有第一段部9-S11、第二段部9-S12以及第三段部9-S13,其中第二段部9-S12位於第一段部9-S11和第三段部9-S13之間。由第二方向觀察,第一段部9-S11的最大寬度小於定位組件9-M4的最大寬度,第二段部9-S12的最大寬度可大於或等於定位組件9-M4的最大寬度,第三段部9-S13的最大寬度大於定位組件9-M4的最大寬度。此外,第三段部9-S13可具有一斜角。藉由上述配置,可更容易地將定位組件9-M4設置於第一凹槽9-312中,且可將定位組件9-M4設置於適當的位置。
此外,本體9-310更具有第一表面9-331,面朝活動部(例如光學元件9-R)且設置以與第二方向(例如Z軸)垂直。本體9-310更具有凹陷9-332,位於第一表面9-331。在本實施例中,定位組件9-M4至少部分位於凹陷9-332。本體9-310更具有第二表面9-333,面朝活動部且與第二方向垂直。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表面9-331大致平行於第二表面9-333。第一表面9-331與活動部之最短距離與第二表面9-333與活動部之最短距離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表面9-331與活動部之最短距離小於第二表面9-333與活動部之最短距離。本體9-310更具有一溝槽9-334,位於第二表面9-333。溝槽9-334位於定位組件9-M4之周圍。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二表面9-333至少部分位於溝槽9-334與定位組件9-M4之間,且第二表面9-333至少部分與定位組件9-M4重疊。第二表面9-334可位於活動部與第一側壁9-S1之間。藉由上述配置,可減少固定部9-F與光學元件9-R之間的摩擦,或可容納因固定部9-F與光學元件9-R摩擦所產生的碎屑,避免因摩擦影響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的運作。
此外,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更包括限位組件9-420,用以限制定位組件9-M4相對固定部9-F於一極限範圍運動。限位組件9-420更包括:第一限位元件9-421、第二限位元件9-422、第三限位元件9-423和第四限位元件9-424。第一限位元件9-421可用以限制定位組件9-M4在第三方向(例如Z軸)上相對固定部9-F之運動。更具體而言,第一限位元件9-421位於第一側壁9-S1上。第一限位元件9-421具有第一限位表面9-421A,面朝定位組件9-M4。第一限位表面9-421A與溝槽9-334的底面不平行。由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第一限位表面9-421A與溝槽9-334不重疊。由第一方向(例如X軸)觀察,第一限位表面9-421A與溝槽9-334不重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限位表面9-421A與第三方向不平行,且與第三方向不垂直。第三方向與第一方向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
第二限位元件9-422可用以限制定位組件9-M4在第三方向(例如正Z軸)上相對固定部9-F之運動。更具體而言,第二限位元件9-422位於頂蓋9-320上。第二限位元件9-422具有第二限位表面9-422A,面朝定位組件9-M4。第二限位表面9-422A與第一限位表面9-421A不平行,且可與第三方向垂直,其中第三方向與第二方向相同。當定位組件9-M4與第一限位表面9-421A接觸時,定位組件9-M4與第二限位表面9-422A具有不為零之間隙。
第三限位元件9-423可用以限制定位組件9-M4在第四方向(例如負Z軸)上相對固定部9-F之運動。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方向與第四方向平行且相反。第三限位元件9-423具有第三限位表面9-423A,面朝定位組件9-M4。第三限位表面9-423A與第一限位表面9-421A不平行,第三限位表面9-423A與第二限位表面9-422A平行,且第三限位表面9-423A與第四方向垂直。第三限位元件9-423位於底蓋9-41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限位元件9-423和底蓋9-410是以一體成型的方式形成。第三限位元件9-423具有朝向定位組件9-M4突出之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施力阻件9-400可設置於第三限位元件9-423周圍。施力阻件9-400可與第三限位元件9-423直接接觸。
第四限位元件9-424可用以限制定位組件9-M4在第五方向(例如X-Y平面)上相對固定部9-F之運動。第四限位元件9-424位於第一側壁9-S1。第五方向與第三方向、第四方向不平行。第四限位元件9-424具有第四限位表面9-424A,面朝定位組件9-M4。第四限位表面9-424A與第一限位表面9-421A不平行,第四限位表面9-424A與第二限位表面9-422A不平行,且第四限位表面9-424A與第二限位表面9-422A不垂直。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側壁9-S1更包括一斜面,對應定位結構9-M4。前述斜面連接第四限位表面9-424A,且前述斜面與第一限位表面9-421A、第二限位表面9-422A、第三限位表面9-423A和第四限位表面9-424A不平行。
此外,由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第二通孔9-R1的寬度大於第一限位元件9-421的最小寬度。當定位組件9-M4抵接第一限位元件9-421時,第二通孔9-R1的邊緣與定位組件9-M4之間具有不為零之間隙。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通孔9-R1可具有一圓角,其中圓角的半徑可介於約0.01mm至約0.1mm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二通孔9-R1可大於或等於第一通孔9-313。
第100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的局部仰視圖。如第100圖所示,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一凹槽9-312之中心9-N1與第二凹槽9-314之中心9-N2具有不為零之間距。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側壁9-312與第二側壁9-314之間的間隙寬度不完全一致。換言之,位於定位組件9-M4周圍的間隙寬度可不盡相同。藉由第一凹槽9-312與第二凹槽9-314的設置,可使本體9-310更容易成型,且可減少各元件公差所帶來的影響。
第10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9-20的俯視圖。如第101圖所示,當沿著第二方向(例如Z軸)觀察時,第二光學孔洞9-321之中心(例如光軸9-O’所示的位置)與定位結構9-M4之中心9-M42的連線與第一方向(例如X軸)不平行且不垂直。在本實施例中,本體9-310具有第一側面9-F1以及第二側面9-F2,分別位於定位組件9-M4的兩側,且第一側面9-F1、第二側面9-F2與第一方向平行。沿著第二方向觀察時,第一側面9-F1與定位結構9-M4之中心9-M42之最短距離與第二側面9-F2與定位結構9-M4之中心9-M42之最短距離不同。在光學元件9-R上可設置有標示元件9-500,可有利於光學元件9-R的組裝。在一些實施例中,光學元件9-R於第二方向上的厚度不完全一致。
綜上所述,本揭露實施例提供一種包括具有圓弧面的定位組件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由於定位組件位於特定的位置且具有圓弧面,驅動組件能夠直接驅動光學元件通過定位組件,避免因定位組件故障而卡死光學元件。如此一來,可使活動部相對固定部穩定地運動,有助於降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故障的機率。另外,固定部亦設有對應於定位組件的限位組件,藉此可確保定位組件位於適當的位置上。
[第10實施例]
首先請參閱第102圖,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一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可裝設於一電子裝置10-1內,用以照相或攝影,其中前述電子裝置10-1例如可為智慧型手機或是數位相機,但本揭露不限於此。應注意的是,第102圖中所示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與電子裝置10-1的位置及大小關係僅為一示例,而非限制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與電子裝置10-1的位置及大小關係。實際上,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可根據不同的需求而裝設在電子裝置10-1中的不同位置。
請參閱第103圖,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承載一光學元件10-11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的內部或外部可設置有一感光模組。感光模組可以位於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的光入射處的下游。一入射光10-L沿一光軸10-O入射穿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中的光學元件10-110後,抵達感光模組以進行成像。
請參閱第104圖及第105圖,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可以包括一固定部10-10、一活動部10-20、一驅動組件10-30、一接觸組件10-40、兩個導引組件10-50、一位置感測組件10-60、一光學模組10-70、以及一相機模組10-80。
請參閱第106圖及第107圖,固定部10-10可以包括一底座10-11、一外框10-12、一出射開口10-13、以及一止動結構10-14。
底座10-11可以包括一第一容納空間10-111、一第二容納空間10-112、一第三容納空間10-113、以及一底座擋牆10-114。第一容納空間10-111用以容納驅動組件10-30。第二容納空間10-112用以容納光學模組10-70。第三容納空間10-113位於底座擋牆10-114。第三容納空間10-113具有一第三容納表面10-113a。第三容納表面10-113a與一第一方向10-D1平行。底座擋牆10-114位於第一容納空間10-111及第二容納空間10-112之間。
外框10-12固定地連接底座10-11。外框10-12可以包括一迴避空間10-121、以及一加強固定結構10-122。加強固定結構10-122具有沿著第一方向10-D1排列之一突凹結構。加強固定結構10-122可以避免底座10-11與外框10-12分離,使得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的結構更加堅固。
出射開口10-13用以對應光學模組10-70,並可讓入射光10-L通過(見第103圖)。止動結構10-14位於底座擋牆10-114,且止動結構10-14用以限制活動部10-20相對固定部10-10之運動範圍。止動結構10-14具有一止動表面10-141。止動表面10-141與第一方向10-D1不平行。止動表面10-141與第一方向10-D1垂直。止動表面10-141相接於第三容納表面10-113a。止動表面10-141與第三容納表面10-113a不平行。如此一來,可以減少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的元件數量,達到使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小型化的效果。
請參閱第108圖及第109圖,活動部10-20連接到光學元件10-110,且活動部10-20可相對固定部10-10運動。具體地說,活動部10-20經由一摩擦力安定於固定部10-10上(亦即,活動部10-20經由一摩擦力而緊靠或停留在固定部10-10上)。在一實施例中,活動部10-20可以包括一彈性元件10-21。
彈性元件10-21可以包括一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0-211、一彈性元件止動組件10-212、一第一定位元件10-213、一第二定位元件10-214、一彈性元件開口10-215、一第一側邊10-216、一第二側邊10-217、一第三側邊10-218、一第四側邊10-219。
彈性元件10-21具有非金屬材質。具體地說,彈性元件10-21具有塑膠材質或為樹脂材質。沿著第一方向10-D1觀察時,彈性元件10-21大致具有多邊形結構。外框10-12的迴避空間10-121對應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0-211(可以參考第117圖)。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0-211具有一突起結構,且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0-211用以連接光學元件10-110。彈性元件止動組件10-212用以限制活動部10-20相對固定部10-10之運動範圍。第一定位元件10-213具有一突起結構,且第二定位元件10-214也具有一突起結構。第一定位元件10-213之突起結構及第二定位元件10-214之突起結構延伸方向不同。具體地說,第一定位元件10-213之突起結構及第二定位元件10-214之突起結構延伸方向垂直。如此一來,可以使得彈性元件10-21的重量分布更為平均,使得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更為穩定。
第一側邊10-216、第二側邊10-217、第三側邊10-218、以及第四側邊10-219圍繞彈性元件開口10-215。第一側邊10-216不平行於第二側邊10-217。第二側邊10-217不平行於第三側邊10-218。第一側邊10-216及第三側邊10-218互相平行。第二側邊10-217及第四側邊10-219互相平行。
沿著第一方向10-D1觀察時,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0-211位於彈性元件10-21之第一側邊10-216。沿著第一方向10-D1觀察時,彈性元件止動組件10-212位於彈性元件10-21之第二側邊10-217。如此一來,可以使得彈性元件10-21的重量分布更為平均,使得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更為穩定。
請參閱第110圖,在一實施例中,活動部10-20還可以包括一承載座10-22、以及一活動部連接結構10-23。承載座10-22可以用以連接光學元件10-110(未表示)。承載座10-22具有非金屬材質。具體地說,承載座10-22具有塑膠材質。彈性元件10-21可以設置於承載座10-22。承載座10-22之楊氏模數與彈性元件10-21之楊式模數可以不同。具體地說,承載座10-22之楊氏模數可以大於彈性元件10-21之楊式模數。
承載座10-22可以包括一承載座延伸部10-221。承載座延伸部10-221可以沿著第一方向10-D1延伸。承載座延伸部10-221用以對應彈性元件10-21。承載座延伸部10-221可以具有朝向彈性元件10-21突起之突起結構10-221a,以更穩定地固持彈性元件10-21。
沿著與第一方向10-D1不同之一第二方向10-D2觀察時,彈性元件10-21可以至少部分裸露於承載座10-22。於第二方向10-D2上,承載座10-22之最大尺寸10-S1可以小於彈性元件10-21之最大尺寸10-S2。於與第一方向10-D1及第二方向10-D2不平行之一第三方向10-D3上,承載座10-22之最大尺寸10-S3可以大於彈性元件10-21之最大尺寸10-S4。第一方向10-D1、第二方向10-D2以及第三方向10-D3互相不平行。第一方向10-D1、第二方向10-D2以及第三方向10-D3可以互相垂直。
活動部連接結構10-23可以具有突起結構。活動部連接結構10-23用以連接光學元件10-110(未表示)。沿著第二方向10-D2觀察時,外框10-12至少部分與活動部連接結構10-23重疊。
請參閱第108圖,驅動組件10-30驅動活動部10-20相對固定部10-10運動。而且,沿著第二方向10-D2觀察時,驅動組件10-30可以至少部分顯露於底座10-11(可以同時參考第110圖)。驅動組件10-30可以包括一電機轉換元件10-31、一傳輸元件10-32、一配重元件10-33、一第一接著元件10-34、一第二接著元件10-35、一第三接著元件10-36、一第四接著元件10-37、以及一第五接著元件10-38。電機轉換元件10-31可以包括一壓電構件10-311。
電機轉換元件10-31用以提升一驅動力。此驅動力用於驅動光學元件10-110。傳輸元件10-32具有長條形結構,並沿著一第一方向10-D1延伸。
請參考第108圖及第109圖,彈性元件10-21圍繞接觸組件10-40,且接觸組件10-40圍繞傳輸元件10-32。傳輸元件10-32還穿過彈性元件10-21之彈性元件開口10-215。而且,彈性元件10-21產生一壓力,以使接觸組件10-40直接接觸傳輸元件10-32。
電機轉換元件10-31設置於配重元件10-33上。電機轉換元件10-31經由第一接著元件10-34設置於配重元件10-33上。傳輸元件10-32設置於電機轉換元件10-31上。傳輸元件10-32經由第二接著元件10-35設置於電機轉換元件10-31上。傳輸元件10-32可以經由第三接著元件10-36設置於固定部10-10上或活動部10-20上(請參考第108圖或第110圖)。
請參考第110圖,第三容納空間10-113用以容納至少部分傳輸元件10-32。第三容納空間10-113的第三容納表面10-113a面朝傳輸元件10-32。傳輸元件10-32可以經由第三接著元件10-36設置於固定部10-10。第三接著元件10-36直接接觸第三容納表面10-113a。
請參考第108圖,配重元件10-33可以經由第四接著元件10-37設置於固定部10-10上或活動部10-20上。第三接著元件10-36未直接接觸止動表面10-141。配重元件10-33經由第四接著元件10-37設置於固定部10-10。第四接著元件10-37未直接接觸電機轉換元件10-31。如此一來,可以使得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更為穩定。
第一接著元件10-34之楊式模數與第二接著元件10-35之楊式模數可以不同。第一接著元件10-34之楊式模數可以大於第二接著元件10-35之楊式模數。第三接著元件10-36之楊式模數與第四接著元件10-37之楊式模數可以不同。第三接著元件10-36之楊式模數可以小於第四接著元件10-37之楊式模數。第三接著元件10-36之楊式模數可以小於第一接著元件10-34之楊式模數。第三接著元件10-36之楊式模數可以小於第二接著元件10-35之楊式模數。如此一來,可以避免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的內部元件彼此分離。
請參考第108圖,沿著第一方向10-D1觀察時,配重元件10-33之投影面積可以大於電機轉換元件10-31之投影面積。沿著第一方向10-D1觀察時,配重元件10-33之投影面積可以至少為電機轉換元件10-31之投影面積之數倍以上(舉例來說,可以是1倍、2倍、3倍、4倍、5倍、6倍、7倍、8倍、9倍、或10倍)。於第一方向10-D1上,配重元件10-33之最大尺寸10-S5可以小於電機轉換元件10-31之最大尺寸10-S6。如此一來,當電機轉換元件10-31接收電流而產生形變時,可以避免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產生震動或是運動,進而使得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更為穩定。
請參閱第109圖及第111圖,接觸組件10-40直接接觸傳輸元件10-32,且接觸組件10-40具有金屬材質。在一實施例中,接觸組件10-40可以包括一第一接觸部10-41、一第二接觸部10-42、一第一間隙10-43。第一間隙10-43沿著第一方向10-D1延伸。第一接觸部10-41及第二接觸部10-42為分離之結構。第一間隙10-43位於第一接觸部10-41及第二接觸部10-42之間。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接觸部10-41及第二接觸部10-42為一體成形之結構。
第一接觸部10-41可以包括一第一接觸構件10-411、一第一固定構件10-412、一第一定位構件10-413、一第一連接構件10-414。第二接觸部10-42可以包括一第二接觸構件10-421、一第二固定構件10-422、一第二定位構件10-423、以及一第二連接構件10-424。
第一接觸構件10-411可以具有一第一接觸表面10-411a。第一接觸表面10-411a直接接觸傳輸元件10-32。彈性元件10-21至少部分位於第一接觸構件10-411以及第一固定構件10-412之間。第一接觸構件10-411經由第一連接構件10-414連接第一固定構件10-412。第一固定構件10-412固定於彈性元件10-21。第一定位構件10-413具有開口或凹槽結構。第一定位構件10-413對應彈性元件10-21之第一定位元件10-213。第一連接構件10-414可以具有彎曲結構。第一接觸構件10-411、第一固定構件10-412以及第一連接構件10-414可以皆具有板狀結構。第一連接構件10-414之厚度可以小於第一接觸構件10-411之厚度。第一連接構件10-414之厚度可以小於第一固定構件10-412之厚度。如此一來,可以使得第一接觸部10-41更易於固定到彈性元件10-21上,並且可以達到小型化的效果。
第二接觸構件10-421可以具有一第二接觸表面10-421a。第二接觸表面10-421a直接接觸傳輸元件10-32。彈性元件10-21至少部分位於第二接觸構件10-421以及第二固定構件10-422之間。第二接觸構件10-421經由第二連接構件10-424連接第二固定構件10-422。第二固定構件10-422固定於彈性元件10-21。第二定位構件10-423具有開口或凹槽結構。第二定位構件10-423對應彈性元件10-21之第二定位元件10-214。第二連接構件10-424可以具有彎曲結構。第二接觸構件10-421、第二固定構件10-422以及第二連接構件10-424可以皆具有板狀結構。第二連接構件10-424之厚度可以小於第二接觸構件10-421之厚度。第二連接構件10-424之厚度可以小於第二固定構件10-422之厚度。如此一來,可以使得第二接觸部10-42更易於固定到彈性元件10-21上,並且可以達到小型化的效果。
第一接觸表面10-411a及第二接觸表面10-421a可以互相不平行。第一接觸表面10-411a及第二連接構件10-424之彎折方向可以不同。第一接觸表面10-411a及第二連接構件10-424之彎折方向可以相反。沿著第一方向10-D1觀察時,第一連接構件10-414位於彈性元件10-21之第三側邊10-218。沿著第一方向10-D1觀察時,第二連接構件10-424位於彈性元件10-21之第四側邊10-219。如此一來,可以使得接觸組件10-40更平均地接收彈性元件10-21的壓力,使得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更為穩定。
請參閱第112圖及第113圖,導引組件10-50用以限制活動部10-20相對固定部10-10之運動模式。導引組件10-50沿著第三方向10-D3排列。沿著第三方向10-D3觀察時,導引組件10-50與驅動組件10-30至少部分重疊。沿著第二方向10-D2觀察時,導引組件10-50與驅動組件10-30不重疊。如此一來,可以降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在第二方向10-D2上的尺寸,進而達到使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小型化的效果。
請參閱第114圖,導引組件10-50包括複數個第一導引元件10-51、複數個中間元件10-52、以及複數個第二導引元件10-53。第一導引元件10-51包括一隔離擋牆10-511。隔離擋牆10-511設置於中間元件10-52之間。因此,中間元件10-52未直接互相接觸。如此一來,可以避免中間元件10-52彼此摩擦而造成損傷。
第一導引元件10-51具有金屬材質。第一導引元件10-51固定地設置於活動部10-20。第一導引元件10-51可相對中間元件10-52運動。中間元件10-52對應第一導引元件10-51。第二導引元件10-53固定地設置於固定部10-10,且第二導引元件10-53用以對應中間元件10-52。中間元件10-52可相對第二導引元件10-53運動。第二導引元件10-53具有金屬材質。第二導引元件10-53具有沿著第一方向10-D1延伸之溝槽結構。
請參閱第108圖,位置感測組件10-60用以感測活動部10-20相對固定部10-10之運動。沿著第一方向10-D1觀察時,位置感測組件10-60可以位於第二側邊10-217。位置感測組件10-60可以包括一位置感測磁鐵10-61、以及一位置感測感應器10-62。在本實施例中,位置感測磁鐵10-61設置在彈性元件10-21上,而位置感測感應器10-62設置在固定部10-10上。當彈性元件10-21相對於固定部10-10運動時,位置感測感應器10-62可以感測位置感測磁鐵10-61的磁力變化,以得知彈性元件10-21的所在位置。在另一實施例中,位置感測磁鐵10-61及位置感測感應器10-62的位置可以互換(未表示)。
請參閱第115圖,光學模組10-70包括一驅動系統10-71以及一鏡頭10-72。驅動系統10-71用以驅動鏡頭10-72相對底座10-11運動。驅動系統10-71包括一驅動線圈10-711、以及一驅動磁鐵10-712。驅動線圈10-711纏繞在鏡頭10-72上,且鏡頭10-72可以設置在相機模組10-80中(圖未示)。驅動線圈10-711對應於驅動磁鐵10-712。驅動線圈10-711可透過與驅動磁鐵10-712的磁場產生作用,並產生電磁驅動力以驅使鏡頭10-72相對於底座10-11運動。
請參閱第116圖,相機模組10-80可以包括一接收開口10-81。沿著入射光10-L之行進方向(可以平行於第二方向10-D2)觀察時,接收開口10-81之最大尺寸10-S7可以不同於出射開口10-13之最大尺寸10-S8。沿著入射光10-L之行進方向(可以平行於第二方向10-D2)觀察時,接收開口10-81之最大尺寸10-S7可以小於出射開口10-13之最大尺寸10-S8。如此一來,可以有效控制射入到相機模組10-80的光線量。
請參閱第117圖,光學元件10-110可以包括一光學元件本體10-110a、一第一引導結構10-110b、一第二引導結構10-110c、一入射開口10-110d、以及一固定結構10-110e。
第一引導結構10-110b用以限制活動部10-20相對固定部10-10之運動模式。第一引導結構10-110b限制活動部10-20不易於沿著第二方向10-D2運動。第一引導結構10-110b具有一第一引導表面10-110b’。 第一引導表面10-110b’面朝固定部10-10。第一引導表面10-110b’不平行第二方向10-D2。第一引導表面10-110b’垂直第二方向10-D2。
第二引導結構10-110c用以限制活動部10-20相對固定部10-10之運動模式。第二引導結構10-110c限制活動部10-20不易於沿著第三方向10-D3運動。第二引導結構10-110c具有一第二引導表面10-110c’。 第二引導表面10-110c’面朝固定部10-10。第二引導表面10-110c’不平行第三方向10-D3。第二引導表面10-110c’垂直第三方向10-D3。
第一引導結構10-110b及第二引導結構10-110c沿著第一方向10-D1排列。於第三方向10-D3上,第一引導結構10-110b之最大尺寸10-S9可以不同於第二引導結構10-110c之最大尺寸10-S10。於第三方向10-D3上,第一引導結構10-110b之最大尺寸10-S9可以大於第二引導結構10-110c之最大尺寸10-S10。
入射開口10-110d用以讓入射光10-L通過。沿著入射光10-L之行進方向(可以是第二方向10-D2)觀察時,入射開口10-110d之最大尺寸10-S11可以不同於出射開口10-13之最大尺寸10-S12。沿著入射光10-L之行進方向觀察時,入射開口10-110d之最大尺寸10-S11可以大於出射開口10-13之最大尺寸10-S12。
固定結構10-110e具有一開口或一凹槽結構。固定結構10-110e用以對應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0-211。固定結構10-110e也用以對應活動部連接結構10-23。在一實施例中,沿著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0-211突起之方向觀察時,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0-211可以至少部分大於固定結構10-110e。
如第118圖所示,沿著活動部連接結構10-23所突起之方向觀察時,活動部連接結構10-23可以小於固定結構10-110e。活動部連接結構10-23經由第五接著元件10-38固定地連接固定結構10-110e。第五接著元件10-38至少部分位於活動部連接結構10-23與固定結構10-110e之間。
請參閱第118圖,在一實施例中,光學元件10-110還可以包括一結構強化部10-110f。結構強化部10-110f可以朝向與第一方向10-D1不平行之方向延伸。結構強化部10-110f可以朝向與第三方向10-D3不平行之方向延伸。結構強化部10-110f可以朝向第二方向10-D2延伸。結構強化部10-110f可以使光學元件10-110的結構更為堅固,不易受到損傷或與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中的其他元件分離。
總的來說,本揭露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係藉由驅動組件10-30來驅動活動部10-20相對固定部10-10運動。如此一來,可以使活動部10-20更快速且有效地相對固定部10-10運動。而且,可以藉由驅動連接到活動部10-20的光學元件10-110來快速並有效地控制入射到相機模組10-80的光線量。再者,本揭露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0-100具有小型化及穩定的優點,有利於電子裝置的輕薄化。
[第11實施例]
首先請參閱第119圖,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一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可裝設於一電子裝置11-1內,用以照相或攝影,其中前述電子裝置11-1例如可為智慧型手機或是數位相機,但本揭露不限於此。應注意的是,第119圖中所示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與電子裝置11-1的位置及大小關係僅為一示例,而非限制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與電子裝置11-1的位置及大小關係。實際上,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可根據不同的需求而裝設在電子裝置11-1中的不同位置。
請參閱第120圖,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承載一光學元件11-11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的內部或外部可設置有一感光模組。感光模組可以位於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的光入射處的下游。一入射光11-L沿一光軸11-O入射穿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中的光學元件11-110後,抵達感光模組以進行成像。
請參閱第121圖及第122圖,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可以包括一固定部11-10、一活動部11-20、一驅動組件11-30、一位置感測組件11-40、一第一止動組件11-50、一第二止動組件11-60、以及一控制組件11-70(未表示在第121圖及第122圖中)。
請參閱第123圖,固定部11-10可以包括一底座11-11、以及一外框11-12。
底座11-11可以包括一第一容納空間11-111、一第二容納空間11-112、一第一底座擋牆11-113、以及一第二底座擋牆11-114。第一容納空間11-111位於第一底座擋牆11-113及第二底座擋牆11-114之間。第一容納空間11-111用以容納驅動組件11-30。第二容納空間11-112可以容納外部光學模組。第一底座擋牆11-113位於第一容納空間11-111及第二容納空間11-112之間。第一底座擋牆11-113與第二底座擋牆11-114可以彼此相對。
外框11-12可以藉由一固定結構而固定地連接到底座11-11。外框11-12可以包括一外框本體11-121、以及一光接收開口11-122。光接收開口11-122設置在外框本體11-121上。光接收開口11-122可以是貫穿外框本體11-121的孔洞。光接收開口11-122可以是具有圓形形狀的孔洞。光接收開口11-122可以用以接收光線11-L(請參考第120圖)。
請參閱第124圖,活動部11-20可相對固定部11-10運動,且活動部11-20可以用以連接光學元件11-110(未表示)。光學元件11-110可以是SOMA(遮版、快門、光圈)、稜鏡、鏡片、相機模組、感光元件等與光學有相關之元件。在一實施例中,活動部11-20可以包括一彈性元件11-21。
請參閱第125圖,彈性元件11-21可以包括一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1-211、一彈性元件止動組件11-212、一彈性元件開口11-213、一第一側邊11-214、一第二側邊11-215、一第三側邊11-216、以及一第四側邊11-217。
彈性元件11-21具有非金屬材質。具體地說,彈性元件11-21具有塑膠材質或為樹脂材質。沿著一第一方向11-D1觀察時,彈性元件11-21大致具有多邊形結構。
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1-211用以連接光學元件11-110(未表示)。彈性元件開口11-213可以是貫穿彈性元件11-21的孔洞,且彈性元件開口11-213可以具有任何合適的形狀。
第一側邊11-214不平行於第二側邊11-215。彈性元件止動組件11-212用以限制活動部11-20相對固定部11-10之運動範圍。請參閱第124圖,彈性元件止動組件11-212可以包括一第一彈性元件止動表面11-212a、以及兩個第二彈性元件止動表面11-212b。
請參閱第124圖及第125圖,沿著第一方向11-D1觀察時,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1-211位於彈性元件11-21之第一側邊11-214。沿著第一方向11-D1觀察時,第一彈性元件止動表面11-212a可以位於彈性元件11-21之第二側邊11-215。沿著第一方向11-D1觀察時,兩個第二彈性元件止動表面11-212b可以分別位於彈性元件11-21之第二側邊11-215及第四側邊11-217。如此一來,可以使得彈性元件11-21的重量分布更為平均,使得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更為穩定。
請參閱第125圖,第一側邊11-214、第二側邊11-215、第三側邊11-216、以及第四側邊11-217圍繞彈性元件開口11-213。第一側邊11-214不平行於第二側邊11-215。第二側邊11-215不平行於第三側邊11-216。第一側邊11-214及第三側邊11-216互相平行。第二側邊11-215及第四側邊11-217互相平行。
請參閱第124圖,驅動組件11-30驅動活動部11-20相對固定部11-10沿著一第一維度運動運動。第一維度可以是平行於第一方向11-D1的方向,或是圍繞垂直於第一方向11-D1的一第二方向11-D2的轉動。
驅動組件11-30可以包括一電機轉換元件11-31、一傳輸元件11-32、一配重元件11-33。電機轉換元件11-31可以包括一壓電構件11-311。壓電構件11-311可以在接收電流後伸展或壓縮。傳輸元件11-32具有長條形結構,並沿著第一方向11-D1延伸。
傳輸元件11-32穿過彈性元件11-21之彈性元件開口11-215。電機轉換元件11-31設置於配重元件11-33上。傳輸元件11-32設置於電機轉換元件11-31上。配重元件11-33可以設置於固定部11-10上。
位置感測組件11-40用以感測活動部11-20相對固定部11-10之運動,並輸出一感測訊息11-40a。
請參閱第126圖及第127圖,位置感測組件11-40可以包括一第一感測元件11-41、一第二感測元件11-42、一第一被感測物11-43、以及一第二被感測物11-44。
如第126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二被感測物11-44。第一感測元件11-41及第二感測元件11-42可以設置在固定部11-10(未表示)上。而第一被感測物11-43可以設置在活動部11-20之彈性元件11-21上。第一被感測物11-43可以是反光板或是磁性元件,且第一被感測物11-43用以對應第一感測元件11-41及第二感測元件11-42。第一被感測物11-43可相對第一感測元件11-41及第二感測元件11-42運動。
如第127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二感測元件11-42。第一感測元件11-41可以設置在活動部11-20之彈性元件11-21上。而第一被感測物11-43可以設置在固定部11-10(未表示)上。第一被感測物11-43及第二被感測物11-44可以是反光板或是磁性元件,且第一被感測物11-43及第二被感測物11-44用以對應第一感測元件11-41。第一被感測物11-43及第二被感測物11-44可相對第一感測元件11-41運動。
如第128圖所示,位置感測組件11-40可以更包括複數個感測元件11-45,以更準確的感測被感測物的位置。
請參閱第126圖及第127圖,第一感測元件11-41可以包括一第一感測訊息發送器11-411、以及一第一感測訊息接收器11-412。第一感測訊息發送器11-411可以發射感測訊息11-40a,而感測訊息11-40a被第一被感測物11-43或第二被感測物11-44反射後,可以被第一感測訊息接收器11-412所接收。之後,再將感測訊息11-40a傳送至控制組件11-70。第一感測訊息接收器11-412可以設置鄰近於第一感測訊息發送器11-411。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感測訊息接收器11-412可以設置抵靠第一感測訊息發送器11-411。如此一來,第一感測訊息接收器11-412可以更迅速地接收第一感測訊息發送器11-411所發出的感測訊息11-40a,減少感測誤差。
請參閱第126圖,第二感測元件11-42可以包括一第二感測訊息發送器11-421、以及一第二感測訊息接收器11-422。第二感測訊息發送器11-421可以發射感測訊息11-40a,而感測訊息11-40a被第一被感測物11-43或第二被感測物11-44反射後(未表示在第126圖中),可以被第二感測訊息接收器11-422所接收。之後,再將感測訊息11-40a傳送至控制組件11-70。第二感測訊息接收器11-422可以設置鄰近於第二感測訊息發送器11-421。在一實施例中,第二感測訊息接收器11-422可以設置抵靠第二感測訊息發送器11-421。如此一來,第二感測訊息接收器11-422可以更迅速地接收第二感測訊息發送器11-421所發出的感測訊息11-40a,減少感測誤差。
請參閱第128圖,感測元件11-45也發射感測訊息11-40a,並接收所反射的感測訊息11-40a。之後,感測元件11-45可以將感測訊息11-40a傳送至控制組件11-70。
請參閱第123圖,第一止動組件11-50設置於固定部11-10,且第一止動組件11-50用以限制活動部11-20相對固定部11-10之運動範圍。第一止動組件11-50可以位於第一底座擋牆11-113上。
第一止動組件11-50具有一第一止動表面11-51。第一止動表面11-51可以接觸第一彈性元件止動表面11-212a,以限制活動部11-20之彈性元件11-21之運動範圍。
第二止動組件11-60設置於固定部11-10,且第二止動組件11-60用以限制活動部11-20相對固定部11-10之運動範圍。第二止動組件11-60可以位於第二底座擋牆11-114上。
第二止動組件11-60具有一第二止動表面11-61。第二止動表面11-61可以接觸第二彈性元件止動表面11-212b,以限制活動部11-20之彈性元件11-21之運動範圍。
第一止動表面11-51及第二止動表面11-61面朝不同方向。具體地說,第一止動表面11-51及第二止動表面11-61可以彼此相對。
請參閱第129圖,控制組件11-70可以根據感測訊息11-40a、或一外部指令而輸出一驅動訊號11-70a,以驅動驅動組件11-30。也就是說,控制組件11-70可以參考感測訊息11-40a後,輸出驅動訊號11-70a至驅動組件11-30。
請參閱第130圖,控制組件11-70可以包括一第一預設資訊11-71、一第二預設資訊11-72、一極限運動範圍11-73、一預設時間11-74、一第一時間11-75、一初始校正程序11-76、以及一驅動程序11-77。
第一預設資訊11-71可以包括一第一目標位置11-711、以及一第一預設訊息11-712。
第一目標位置11-711為活動部11-20相對固定部11-10處於一第一狀態時的位置。第一目標位置11-711可以經由一外部量測設備感測而得。第一預設訊息11-712為活動部11-20處於第一狀態時,感測訊息11-40a所輸出之值。於第一狀態時,第一預設訊息11-712的值可以是二位元計算機中的1。
於第一狀態時,活動部11-20與第一止動組件11-50具有一第一間隙。於第一狀態時,活動部11-20與第二止動組件11-60具有一第二間隙。第一間隙小於第二間隙,而且第一間隙不為零。第一間隙之最短距離小於光接收開口11-122之最小尺寸。
第二預設資訊11-72可以包括一第二目標位置11-721、以及一第二預設訊息11-722。
第二目標位置11-721為活動部11-20相對固定部11-10處於一第二狀態時的位置。第二目標位置11-721可以經由外部量測設備感測而得。第二預設訊息11-722為活動部11-20處於第二狀態時,感測訊息11-40a所輸出之值。於第二狀態時,第二預設訊息11-722的值可以是二位元計算機中的1。
於第二狀態時,活動部11-20與第一止動組件11-50具有一第三間隙。於第二狀態時,活動部11-20與第二止動組件11-60具有一第四間隙。第四間隙小於第三間隙,而且第四間隙不為零。第四間隙之最短距離小於光接收開口11-122之最小尺寸。
在接收驅動訊號11-70a之後,驅動組件11-30可以用以驅動活動部11-20相對固定部11-10移動至第一目標位置11-711以及第二目標位置11-721。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預設訊息11-712及第二預設訊息11-722可以彼此相同(如上所述,第一預設訊息11-712及第二預設訊息11-722的值都可以是二位元計算機中的1)。
極限運動範圍11-73為活動部11-20相對固定部11-10沿著第一維度可運動之最大範圍。
預設時間11-74定義為驅動組件11-30驅動活動部11-20相對固定部11-10於極限運動範圍11-73之一起點(可以位於第一底座擋牆11-113及第二底座擋牆11-114中之一者處)至極限運動範圍11-73之一終點(可以位於第一底座擋牆11-113及第二底座擋牆11-114中之另一者處)之所需時間。
第一時間11-75為驅動組件11-30驅動活動部11-20由第一目標位置11-711移動至第二目標位置11-721之所需時間。
初始校正程序11-76係用以確認活動部11-20相對固定部11-10之初始狀態。初始校正程序11-76包括步驟11-SP1、以及步驟11-SP2。
在步驟11-SP1中,驅動活動部11-20相對固定部11-10沿著第一維度往反向運動至起點。在步驟11-SP1中,驅動組件11-30驅動活動部11-20的時間至少等於或大於預設時間11-74。如此一來,可以確保活動部11-20抵達起點。
在步驟11-SP2中,驅動活動部11-20相對固定部11-10沿著第一維度往正向運動,直到感測訊息11-40a對應第一預設訊息11-712。在操作步驟11-SP2之後,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已經完成初始校正程序11-76,並且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已回到初始狀態。
在第一維度為直線運動的實施例中,活動部11-20在第一維度上的運動為可以是上下或左右等。而在第一維度為轉動運動的實施例中,活動部11-20在第一維度上的運動可以是以同一軸心之正轉及反轉。
於驅動程序11-77中,控制組件11-70可以持續輸出驅動訊號11-70a至驅動組件11-30,直到依序滿足條件11-C1、條件11-C2、以及條件11-C3為止。
條件11-C1為感測訊息11-40a對應第一預設訊息11-712或第二預設訊息11-722中之一者(活動部11-20可以位於起點或終點中之一者)。條件11-C2為感測訊息11-40a不對應第一預設訊息11-712及第二預設訊息11-722(活動部11-20並不位於起點或終點)。條件11-C3為感測訊息11-40a對應至第一預設訊息11-712或第二預設訊息11-722中之另一者(活動部11-20可以位於起點或終點中之另一者)。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組件11-70還可以包括一第三預設資訊11-78。第三預設資訊11-78可以包括一第三目標位置11-781。第三目標位置11-781可以位於第一目標位置11-711與第二目標位置11-721之間。第三目標位置11-781可以是第一目標位置11-711與第二目標位置11-721之間的任何位置。控制組件11-70可以藉由與上述步驟類似的步驟來控制驅動組件11-30,將活動部11-20驅動到第三目標位置11-781。
總的來說,本揭露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可以藉由控制組件11-70來控制驅動組件11-30,並驅動活動部11-20。本揭露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的位置感測組件11-40可以精準並快速地感測活動部11-20的位置,使得誤差最小化。而且本揭露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的控制組件11-70的初始校正程序11-76可以確保活動部11-20位於正確的位置,進一步減小誤差。本揭露的驅動組件11-30、位置感測組件11-40以及控制組件11-70還可以減少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所需要的元件數量、降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的重量及體積,達到使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1-100小型化的效果。
[第12實施例]
首先請參閱第131圖,本揭露一實施例之一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可裝設於一電子裝置12-1內,用以照相或攝影,其中前述電子裝置12-1例如可為智慧型手機或是數位相機,但本揭露不限於此。應注意的是,第131圖中所示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與電子裝置12-1的位置及大小關係僅為一示例,而非限制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與電子裝置12-1的位置及大小關係。實際上,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可根據不同的需求而裝設在電子裝置12-1中的不同位置。
請參閱第132圖,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承載一光學元件12-11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的內部或外部可設置有一感光模組。感光模組可以位於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的光入射處的下游。一入射光12-L沿一光軸12-O入射穿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中的光學元件12-110後,抵達感光模組以進行成像。
請參閱第133圖及第134圖,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可以包括一固定部12-10、一活動部12-20、一驅動組件12-30、一位置感測組件12-40、一第一止動組件12-50、一第二止動組件12-60、以及一控制組件12-70(未表示在第133圖及第134圖中)。
請參閱第135圖,固定部12-10可以包括一底座12-11、以及一外框12-12。
底座12-11可以包括一第一容納空間12-111、一第二容納空間12-112、一第一底座擋牆12-113、以及一第二底座擋牆12-114。第一容納空間12-111位於第一底座擋牆12-113及第二底座擋牆12-114之間。第一容納空間12-111用以容納驅動組件12-30。第二容納空間12-112可以用以容納外部光學模組。第一底座擋牆12-113位於第一容納空間12-111及第二容納空間12-112之間。第一底座擋牆12-113與第二底座擋牆12-114可以彼此相對。
外框12-12可以包括一外框本體12-121、一光接收開口12-122、以及一加強固定結構12-123。光接收開口12-122設置在外框本體12-121上。光接收開口12-122可以是貫穿外框本體12-121的孔洞。光接收開口12-122可以是具有圓形形狀的孔洞。光接收開口12-122可以用以接收光線12-L(請參考第132圖)。加強固定結構12-123具有沿著一第一方向12-D1排列之一突凹結構。加強固定結構12-123可以避免底座12-11與外框12-12分離,使得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的結構更加堅固。
請參閱第136圖,活動部12-20可相對固定部12-10運動,且活動部12-20可以用以連接光學元件12-110(未表示)。光學元件12-110可以是SOMA(遮版、快門、光圈)、稜鏡、鏡片、相機模組、感光元件等與光學有相關之元件。在一實施例中,活動部12-20可以包括一彈性元件12-21。
請參閱第137圖,彈性元件12-21可以包括一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2-211、一彈性元件止動組件12-212、一彈性元件開口12-213、一第一側邊12-214、一第二側邊12-215、一第三側邊12-216、以及一第四側邊12-217。
彈性元件12-21具有非金屬材質。具體地說,彈性元件12-21具有塑膠材質或為樹脂材質。沿著第一方向12-D1觀察時,彈性元件12-21大致具有多邊形結構。
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2-211用以連接光學元件12-110(未表示)。彈性元件開口12-213可以是貫穿彈性元件12-21的孔洞,且彈性元件開口12-213可以具有任何合適的形狀。
第一側邊12-214不平行於第二側邊12-215。彈性元件止動組件12-212用以限制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之運動範圍。請參閱第136圖,彈性元件止動組件12-212可以包括一第一彈性元件止動表面12-212a、以及兩個第二彈性元件止動表面12-212b。
請參閱第136圖及第137圖,沿著第一方向12-D1觀察時,彈性元件連接結構12-211位於彈性元件12-21之第一側邊12-214。沿著第一方向12-D1觀察時,第一彈性元件止動表面12-212a可以位於彈性元件12-21之第二側邊12-215。沿著第一方向12-D1觀察時,兩個第二彈性元件止動表面12-212b可以分別位於彈性元件12-21之第二側邊12-215及第四側邊12-217。如此一來,可以使得彈性元件12-21的重量分布更為平均,使得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更為穩定。
請參閱第137圖,第一側邊12-214、第二側邊12-215、第三側邊12-216、以及第四側邊12-217圍繞彈性元件開口12-213。第一側邊12-214不平行於第二側邊12-215。第二側邊12-215不平行於第三側邊12-216。第一側邊12-214及第三側邊12-216互相平行。第二側邊12-215及第四側邊12-217互相平行。
請參閱第138圖,在一實施例中,活動部12-20還可以包括一承載座12-22、以及一活動部連接結構12-23。承載座12-22可以用以連接光學元件12-110(未表示)。承載座12-22具有非金屬材質。具體地說,承載座12-22具有塑膠材質。彈性元件12-21可以設置於承載座12-22。承載座12-22之楊氏模數與彈性元件12-21之楊式模數可以不同。具體地說,承載座12-22之楊氏模數可以大於彈性元件12-21之楊式模數。
承載座12-22可以包括一承載座延伸部12-221。承載座延伸部12-221可以沿著第一方向12-D1延伸。承載座延伸部12-221用以對應彈性元件12-21。承載座延伸部12-221可以具有朝向彈性元件12-21突起之突起結構12-221a,以更穩定地固持彈性元件12-21。
請參閱第136圖,驅動組件12-30驅動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沿著一第一維度運動運動。第一維度可以是平行於第一方向12-D1的方向,或是圍繞垂直於第一方向12-D1的一第二方向12-D2的轉動。
驅動組件12-30可以包括一電機轉換元件12-31、一傳輸元件12-32、一配重元件12-33。電機轉換元件12-31可以包括一壓電構件12-311。壓電構件12-311可以在接收電流後伸展或壓縮。傳輸元件12-32具有長條形結構,並沿著第一方向12-D1延伸。
傳輸元件12-32穿過彈性元件12-21之彈性元件開口12-215。電機轉換元件12-31設置於配重元件12-33上。傳輸元件12-32設置於電機轉換元件12-31上。配重元件12-33可以設置於固定部12-10上。
位置感測組件12-40用以感測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之運動,並輸出一感測訊息12-40a。
請參閱第139圖及第140圖,位置感測組件12-40可以包括一第一感測元件12-41、一第二感測元件12-42、一第一被感測物12-43、以及一第二被感測物12-44。
如第139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二被感測物12-44。第一感測元件12-41及第二感測元件12-42可以設置在固定部12-10(未表示)上。而第一被感測物12-43可以設置在活動部12-20之彈性元件12-21上。第一被感測物12-43可以是反光板或是磁性元件,且第一被感測物12-43用以對應第一感測元件12-41及第二感測元件12-42。第一被感測物12-43可相對第一感測元件12-41及第二感測元件12-42運動。
如第140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二感測元件12-42。第一感測元件12-41可以設置在活動部12-20之彈性元件12-21上。而第一被感測物12-43可以設置在固定部12-10(未表示)上。第一被感測物12-43及第二被感測物12-44可以是反光板或是磁性元件,且第一被感測物12-43及第二被感測物12-44用以對應第一感測元件12-41。第一被感測物12-43及第二被感測物12-44可相對第一感測元件12-41運動。
如第141圖所示,位置感測組件12-40可以更包括複數個感測元件12-45,以更準確的感測被感測物的位置。
請參閱第139圖及第140圖,第一感測元件12-41可以包括一第一感測訊息發送器12-411、以及一第一感測訊息接收器12-412。第一感測訊息發送器12-411可以發射感測訊息12-40a,而感測訊息12-40a被第一被感測物12-43或第二被感測物12-44反射後,可以被第一感測訊息接收器12-412所接收。之後,再將感測訊息12-40a傳送至控制組件12-70。第一感測訊息接收器12-412可以設置鄰近於第一感測訊息發送器12-411。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感測訊息接收器12-412可以設置抵靠第一感測訊息發送器12-411。如此一來,第一感測訊息接收器12-412可以更迅速地接收第一感測訊息發送器12-411所發出的感測訊息12-40a,減少感測誤差。
請參閱第139圖,第二感測元件12-42可以包括一第二感測訊息發送器12-421、以及一第二感測訊息接收器12-422。第二感測訊息發送器12-421可以發射感測訊息12-40a,而感測訊息12-40a被第一被感測物12-43或第二被感測物12-44反射後(未表示在第139圖中),可以被第二感測訊息接收器12-422所接收。之後,再將感測訊息12-40a傳送至控制組件12-70。第二感測訊息接收器12-422可以設置鄰近於第二感測訊息發送器12-421。在一實施例中,第二感測訊息接收器12-422可以設置抵靠第二感測訊息發送器12-421。如此一來,第二感測訊息接收器12-422可以更迅速地接收第二感測訊息發送器12-421所發出的感測訊息12-40a,減少感測誤差。
請參閱第141圖,感測元件12-45也發射感測訊息12-40a,並接收所反射的感測訊息12-40a。之後,感測元件12-45可以將感測訊息12-40a傳送至控制組件12-70。
請參閱第135圖,第一止動組件12-50設置於固定部12-10,且第一止動組件12-50用以限制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之運動範圍。第一止動組件12-50可以位於第一底座擋牆12-113上。
第一止動組件12-50具有一第一止動表面12-51。第一止動表面12-51可以接觸第一彈性元件止動表面12-212a,以限制活動部12-20之彈性元件12-21之運動範圍。
第二止動組件12-60設置於固定部12-10,且第二止動組件12-60用以限制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之運動範圍。第二止動組件12-60可以位於第二底座擋牆12-114上。
第二止動組件12-60具有一第二止動表面12-61。第二止動表面12-61可以接觸第二彈性元件止動表面12-212b,以限制活動部12-20之彈性元件12-21之運動範圍。
第一止動表面12-51及第二止動表面12-61面朝不同方向。具體地說,第一止動表面12-51及第二止動表面12-61可以彼此相對。
請參閱第142圖,控制組件12-70可以根據感測訊息12-40a、或一外部指令而輸出一驅動訊號12-70a,以驅動驅動組件12-30。也就是說,控制組件12-70可以參考感測訊息12-40a後,輸出驅動訊號12-70a至驅動組件12-30。
請參閱第143圖,控制組件12-70可以包括一第一預設資訊12-71、一第二預設資訊12-72、一極限運動範圍12-73、一預設時間12-74、一初始校正程序12-75、以及一驅動程序12-76。
第一預設資訊12-71可以包括一第一目標位置12-711、以及一第一預設訊息12-712。
第一目標位置12-711為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處於一第一狀態時的位置。第一目標位置12-711可以經由一外部量測設備感測而得。第一預設訊息12-712為活動部12-20處於第一狀態時,感測訊息12-40a所輸出之值。於第一狀態時,第一預設訊息12-712的值可以是二位元計算機中的1。
於第一狀態時,活動部12-20與第一止動組件12-50具有一第一間隙。於第一狀態時,活動部12-20與第二止動組件12-60具有一第二間隙。第一間隙小於第二間隙,而且第一間隙不為零。第一間隙之最短距離小於光接收開口12-122之最小尺寸。
第二預設資訊12-72可以包括一第二目標位置12-721、以及一第二預設訊息12-722。
第二目標位置12-721為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處於一第二狀態時的位置。第二目標位置12-721可以經由外部量測設備感測而得。第二預設訊息12-722為活動部12-20處於第二狀態時,感測訊息12-40a所輸出之值。於第二狀態時,第二預設訊息12-722的值可以是二位元計算機中的0。
於第二狀態時,活動部12-20與第一止動組件12-50具有一第三間隙。於第二狀態時,活動部12-20與第二止動組件12-60具有一第四間隙。第四間隙小於第三間隙,而且第四間隙不為零。第四間隙之最短距離小於光接收開口12-122之最小尺寸。
在接收驅動訊號12-70a之後,驅動組件12-30可以用以驅動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移動至第一目標位置12-711以及第二目標位置12-721。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預設訊息12-712及第二預設訊息12-722可以彼此不同(如上所述,第一預設訊息12-712的值可以是二位元計算機中的1,而第二預設訊息12-722的值可以是二位元計算機中的0)。
極限運動範圍12-73為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沿著第一維度可運動之最大範圍。
預設時間12-74定義為驅動組件12-30驅動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於極限運動範圍12-73之一起點(可以位於第一底座擋牆12-113及第二底座擋牆12-114中之一者處)至極限運動範圍12-73之一終點(可以位於第一底座擋牆12-113及第二底座擋牆12-114中之另一者處)之所需時間。
初始校正程序12-75係用以確認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之初始狀態。初始校正程序12-75包括步驟12-SP1、步驟12-SP2、以及步驟12-SP3。在一實施例中,初始校正程序12-75只需要施行步驟12-SP1及步驟12-SP2。在本實施例中,初始校正程序12-75只需要施行步驟12-SP3。在一實施例中,初始校正程序12-75可以施行12-SP1、步驟12-SP2、及步驟12-SP3中的任意組合。
在步驟12-SP1中,驅動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沿著第一維度往反向運動至起點。在步驟12-SP1中,驅動組件12-30驅動活動部12-20的時間至少等於或大於預設時間12-74。如此一來,可以確保活動部12-20抵達起點。
在步驟12-SP2中,驅動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沿著第一維度往正向運動,直到感測訊息12-40a對應第一預設訊息12-712。在操作步驟12-SP2之後,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已經完成初始校正程序12-75,並且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已回到初始狀態。
在步驟12-SP3中,驅動活動部12-20相對固定部12-10沿著第一維度運動,直到感測訊息12-40a對應第一預設訊息12-712或第二預設訊息12-722。在一實施例中,在施行步驟12-SP3之後,可以進入驅動程序12-76。
在第一維度為直線運動的實施例中,活動部12-20在第一維度上的運動為可以是上下或左右等。而在第一維度為轉動運動的實施例中,活動部12-20在第一維度上的運動可以是以同一軸心之正轉及反轉。
在一實施例中,於驅動程序12-76中,控制組件12-70可以持續輸出驅動訊號12-70a至驅動組件12-30,直到依序滿足條件12-C1、條件12-C2、以及條件12-C3為止。在本實施例中,於驅動程序12-76中,控制組件12-70可以持續輸出驅動訊號12-70a至驅動組件12-30,而不用滿足條件12-C1、條件12-C2、或條件12-C3。
條件12-C1為感測訊息12-40a對應第一預設訊息12-712或第二預設訊息12-722中之一者(活動部12-20可以位於起點或終點中之一者)。條件12-C2為感測訊息12-40a不對應第一預設訊息12-712及第二預設訊息12-722(活動部12-20並不位於起點或終點)。條件12-C3為感測訊息12-40a對應至第一預設訊息12-712或第二預設訊息12-722中之另一者(活動部12-20可以位於起點或終點中之另一者)。
在一實施例中,控制組件12-70還可以包括一第三預設資訊12-77。第三預設資訊12-77可以包括一第三目標位置12-771。第三目標位置12-771可以位於第一目標位置12-711與第二目標位置12-721之間。第三目標位置12-771可以是第一目標位置12-711與第二目標位置12-721之間的任何位置。控制組件12-70可以藉由與上述步驟類似的步驟來控制驅動組件12-30,將活動部12-20驅動到第三目標位置12-771。
總的來說,本揭露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可以藉由控制組件12-70來控制驅動組件12-30,並驅動活動部12-20。本揭露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的位置感測組件12-40可以精準並快速地感測活動部12-20的位置,使得誤差最小化。而且本揭露的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的控制組件12-70的初始校正程序12-75可以確保活動部12-20位於正確的位置,進一步減小誤差。本揭露的驅動組件12-30、位置感測組件12-40以及控制組件12-70還可以減少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所需要的元件數量、降低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的重量及體積,達到使光學元件驅動機構12-100小型化的效果。
雖然本揭露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揭露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揭露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揭露使用。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揭露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1-10、1-2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1-110:本體 1-111:第一光學孔洞 1-113:第一容納部 1-115:第一開口 1-116:第一側壁 1-117:第二側壁 1-120:頂蓋 1-121:第二光學孔洞 1-123:第二容納部 1-125:第二開口 1-130:電路組件 1-131:第一接點 1-132:第二接點 1-140:第一導磁件 1-150:第一線圈 1-151:第一側邊 1-160:第一磁性元件 1-170:第二導磁件 1-180:第二線圈 1-190:第二磁性元件 1-200:彈性元件 1-210:底蓋 1-220:止動組件 1-230:第一止動元件 1-231、1-232:第一止動單元 1-240:第二止動元件 1-241、1-242:第二止動單元 1-250:第三止動元件 1-251、1-252:第三止動單元 1-C1:第一繞線軸 1-C2:第二繞線軸 1-E1:第一驅動組件 1-E2:第二驅動組件 1-F:固定部 1-L:光學模組 1-M1:第一活動部 1-M12:凹槽 1-M2:第二活動部 1-O:光軸 1-S:光學元件 1-S1:第三容納部 1-S2:第四容納部 1-S3:第三開口 1-310:本體 1-311:第一光學孔洞 1-313:第一容納部 1-315:第一開口 1-316:第一側壁 1-317:第二側壁 1-318:凹陷 1-319:凸柱 1-320:頂蓋 1-321:第二光學孔洞 1-323:第二容納部 1-325:第二開口 1-329:定位孔 1-340:第一導磁件 1-350:第一線圈 1-360:第一磁性元件 1-370:第二導磁件 1-380:第二線圈 1-390:第二磁性元件 1-400:彈性元件 1-410:底蓋 1-C3、1-C4:繞線軸 1-E3:第一驅動組件 1-E4:第二驅動組件 1-M3:第一活動部 1-M4:第二活動部 1-O’:光軸 1-R:光學元件 1-R1:第三容納部 1-R2:第四容納部 1-R3:第三開口 2-2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2-310:本體 2-311:第一光學孔洞 2-313:第一容納部 2-315:第一開口 2-316:第一側壁 2-317:第二側壁 2-318:凹陷 2-319:凸柱 2-320:頂蓋 2-321:第二光學孔洞 2-323:第二容納部 2-325:第二開口 2-329:定位孔 2-330:控制組件 2-340:第一導磁件 2-350:第一線圈 2-360:第一磁性元件 2-370:第二導磁件 2-380:第二線圈 2-390:第二磁性元件 2-400:彈性元件 2-410:底蓋 2-C4:繞線軸 2-E3:第一驅動組件 2-E4:第二驅動組件 2-L:光學模組 2-M3:第一活動部 2-M4:第二活動部 2-O’:光軸 2-R:光學元件 2-R1:第一卡勾結構 2-R2:第二卡勾結構 2-R3:第三開口 2-800、2-900、2-1000:圖表 2-801、2-901、2-1001:第一時間點 2-802、2-902、2-1002:第二時間點 2-803、2-903、2-1003:第三時間點 2-804、2-904、2-1004:第四時間點 2-805、2-905、2-1005:第五時間點 2-806、2-906、2-1006:第六時間點 2-807、2-907、2-1007:第七時間點 2-808、2-908、2-1008:第八時間點 2-809、2-909、2-1009:第九時間點 2-810、2-910、2-1010:第十時間點 3-10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3-102:蓋體 3-1021:第一開口 3-104:隔板 3-106:第一光量調整元件 3-1061:第一接合部 3-108:第一活動部 3-109:第二活動部 3-110:第二光量調整元件 3-1101:第二接合部 3-112:底座 3-150:感光模組 3-AX:主軸 3-CL:線圈 3-CNL:中心連線 3-CX:繞線軸 3-D1:第一方向 3-D2:第二方向 3-D3:第三方向 3-D4:第四方向 3-DA:驅動組件 3-F1:第一驅動力 3-F2:第二驅動力 3-FA:固定組件 3-LG:光線 3-MA:活動組件 3-ME:導磁性元件 3-ME1:第一端 3-ME2:第二端 3-MG1:第一磁性元件 3-MG2:第二磁性元件 3-OP:開口 3-OP2:第二開口 3-OP3:第三開口 3-RX1:第一轉軸 3-RX2:第二轉軸 4-10、4-2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4-110:本體 4-111:第一光學孔洞 4-113:第一容納部 4-115:第一開口 4-116:第一側壁 4-117:第二側壁 4-120:頂蓋 4-121:第二光學孔洞 4-123:第二容納部 4-125:第二開口 4-130:電路組件 4-131:第一接點 4-132:第二接點 4-140:第一導磁件 4-150:第一線圈 4-151:第一側邊 4-160:第一磁性元件 4-170:第二導磁件 4-180:第二線圈 4-190:第二磁性元件 4-200:彈性元件 4-210:底蓋 4-220:止動組件 4-230:第一止動元件 4-231、4-232:第一止動單元 4-240:第二止動元件 4-241、4-242:第二止動單元 4-250:第三止動元件 4-251、4-252:第三止動單元 4-C1:第一繞線軸 4-C2:第二繞線軸 4-E1:第一驅動組件 4-E2:第二驅動組件 4-F:固定部 4-L:光學模組 4-M1:第一活動部 4-M12:凹槽 4-M2:第二活動部 4-O:光軸 4-S:光學元件 4-S1:第三容納部 4-S2:第四容納部 4-S3:第三開口 4-310:本體 4-311:第一光學孔洞 4-313:第一容納部 4-315:第一開口 4-316:第一側壁 4-317:第二側壁 4-318:凹陷 4-319:凸柱 4-320:頂蓋 4-321:第二光學孔洞 4-323:第二容納部 4-325:第二開口 4-329:定位孔 4-340:第一導磁件 4-350:第一線圈 4-360:第一磁性元件 4-370:第二導磁件 4-380:第二線圈 4-390:第二磁性元件 4-400:彈性元件 4-410:底蓋 4-C3、4-C4:繞線軸 4-E3:第一驅動組件 4-E4:第二驅動組件 4-M3:第一活動部 4-M4:第二活動部 4-O’:光軸 4-R:光學元件 4-R1:第三容納部 4-R2:第四容納部 4-R3:第三開口 5-2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5-310:本體 5-311:第一光學孔洞 5-313:第一容納部 5-315:第一開口 5-316:第一側壁 5-317:第二側壁 5-318:凹陷 5-319:凸柱 5-320:頂蓋 5-321:第二光學孔洞 5-323:第二容納部 5-325:第二開口 5-329:定位孔 5-340:第一導磁件 5-350:第一線圈 5-360:第一磁性元件 5-370:第二導磁件 5-380:第二線圈 5-390:第二磁性元件 5-400:彈性元件 5-410:底蓋 5-420:預壓力組件 5-421:第一預壓力元件 5-422:第二預壓力元件 5-C3:繞線軸 5-E3:第一驅動組件 5-E4:第二驅動組件 5-M3:承載座 5-M4:定位組件 5-O’:光軸 5-R:光學元件 5-R1:第三容納部 5-R2:第四容納部 5-R3:第三開口 6-100、6-100A、6-100B: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6-108:承載座 6-109:鏡片 6-111:轉軸 6-112:底座 6-1121:軌道 6-113:凸出座 6-BE1:第一阻擋元件 6-BE2:第二阻擋元件 6-CL1:第一線圈 6-CL2:第二線圈 6-D1:第一方向 6-D2:第二方向 6-D3:第三方向 6-D4:第四方向 6-D5:第五方向 6-D6:第六方向 6-DF1:第一作用力 6-DF2:第二作用力 6-DF3:第三作用力 6-DF4:第四作用力 6-DU:驅動單元 6-EE1:第一卡合元件 6-EE2:第二卡合元件 6-FA:固定組件 6-FS1:第一固定結構 6-FS2:第二固定結構 6-IL1:第一假想線 6-MA:活動組件 6-MB1:第一本體 6-MB2:第二本體 6-ME1:第一導磁元件 6-ME2:第二導磁元件 6-MEP1:第一端部 6-MEP2:第二端部 6-MEP3:第三端部 6-MEP4:第四端部 6-MU:磁性單元 6-PA:定位組件 6-S1:第一側邊 6-S2:第二側邊 6-SG1:第一段部 6-SG2:第二段部 6-NP1:第一N極 6-NP2:第二N極 6-SP1:第一S極 6-SP2:第二S極 7-10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7-102:蓋體 7-1021:第一開口 7-104:間隔元件 7-105:第一彈性元件 7-106:第二彈性元件 7-108:第一活動部 7-1081:承載座 7-1082:第一光學元件 7-1083:第一卡勾部 7-1084:第二卡勾部 7-1086:第一引導部 7-1087:第二引導部 7-108S1:第一表面 7-108S2:第二表面 7-109:第二活動部 7-1091:第一收納槽 7-1093:第一容納部 7-1095:第一迴避結構 7-110:第三活動部 7-1101:第二收納槽 7-112:底座 7-1120:第二開口 7-1121:第一定位槽 7-1123:固定組件表面 7-1124:設置凹槽 7-112BS:第一擋止面 7-112P:第一突出結構 7-112S1:第一側邊 7-112S2:第二側邊 7-121:第一鎖附元件 7-122:第二鎖附元件 7-131:第一導引元件 7-132:第二導引元件 7-150:感光模組 7-AX:主軸 7-BA:第一防扭組件 7-CL1:第一線圈 7-CL2:第二線圈 7-CT1:中心連線 7-CT2:連線 7-D1:第一方向 7-D2:第二方向 7-D3:第三方向 7-D4:第四方向 7-D5:第五方向 7-DA:驅動組件 7-DE1:第一驅動元件 7-DF1:第一驅動力 7-DF2:第二驅動力 7-DF3:第三驅動力 7-EC1:第一對外接點 7-EC2:第二對外接點 7-EC3:第三對外接點 7-EC4:第四對外接點 7-EP1:第一電性連接部 7-EP2:第二電性連接部 7-EP3:第三電性連接部 7-EP4:第四電性連接部 7-FA:固定組件 7-LA:鎖附組件 7-LX:中心軸 7-MA:活動組件 7-MG1:第一磁性單元 7-MG2:第二磁性單元 7-MG3:第三磁性單元 7-RF1:第一預壓力 7-RF2:第二預壓力 7-SP:絕緣部 7-WR1:第一引線 7-WR2:第二引線 7-WR3:第三引線 7-WR4:第四引線 7-N1:第一N極 7-N2:第二N極 7-N3:第三N極 7-S1:第一S極 7-S2:第二S極 7-S3:第三S極 8-100、8-100A、8-100B: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8-102:蓋體 8-1021:第一開口 8-1023:頂壁 8-1025:側壁 8-106:第一彈性元件 8-1060:定位基底 8-1061:第一彈性單元 8-1062:第二彈性單元 8-1063:第三彈性單元 8-1064:第四彈性單元 8-1081:承載座 8-1082:光量調整元件 8-1083:強化元件 8-109:定位元件 8-112:底座 8-1121:第一溝槽 8-1122:第二溝槽 8-1124:軌道 8-112BS:阻擋面 8-150:光學模組 8-AD:接著元件 8-AS:容納空間 8-AX:主軸 8-CL:線圈 8-D1:第一方向 8-D2:第二方向 8-D3:第三方向 8-DA:驅動組件 8-DS1:移動距離 8-EP1:第一彈性部 8-EP2:第二彈性部 8-FA:固定組件 8-LT1:第一位置 8-LT2:第二位置 8-LT3:第三位置 8-MA:活動組件 8-ME:導磁元件 8-MF1:第一磁吸力 8-MF2:第二磁吸力 8-MF3:第三磁吸力 8-MG1:第一磁性元件 8-MG2:第二磁性元件 8-MP1:第一滑動部 8-MP2:第二滑動部 8-MP3:第三滑動部 8-MPS1:第一滑動面 8-MPS2:第二滑動面 8-MPS3:第三滑動面 8-PA:定位組件 8-PP1:第一定位部 8-PP2:第二定位部 8-PS1:第一定位表面 8-PS2:第二定位表面 8-PS3:第三定位表面 8-PS4:第四定位表面 8-PU1:第一定位單元 8-PU2:第二定位單元 8-PU3:第三定位單元 8-PU4:第四定位單元 8-SA:止動組件 8-SP1:第一止動部 8-SP2:第二止動部 8-SP3:第三止動部 8-SS1:第一止動面 8-SS2:第二止動面 8-SS3:第三止動面 8-WR1:第一引線 8-WR2:第二引線 9-2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9-310:本體 9-311:第一光學孔洞 9-312:第一凹槽 9-313:第一通孔 9-314:第二凹槽 9-315:第一開口 9-316:第一定位面 9-317:第二定位面 9-318:凹陷 9-319:凸柱 9-320:頂蓋 9-321:第二光學孔洞 9-325:第二開口 9-329:定位孔 9-331:第一表面 9-332:凹陷 9-333:第二表面 9-334:溝槽 9-340:第一導磁件 9-350:第一線圈 9-360:第一磁性元件 9-400:施力組件 9-410:底蓋 9-420:限位組件 9-421:第一限位元件 9-421A:第一限位表面 9-422:第二限位元件 9-422A:第二限位表面 9-423:第三限位元件 9-423A:第三限位表面 9-424:第四限位元件 9-424A:第四限位表面 9-500:標示元件 9-C3:繞線軸 9-E3:驅動組件 9-F1:第一側面 9-F2:第二側面 9-L:光學模組 9-M3:承載座 9-M4:定位組件 9-M42、9-N1、9-N2:中心 9-O’:光軸 9-R:光學元件 9-R1:第二通孔 9-R2:第三通孔 9-R3:第三開口 9-S1:第一側壁 9-S11:第一段部 9-S12:第二段部 9-S13:第三段部 9-S2:第二側壁 10-1:電子裝置 10-10:固定部 10-11:底座 10-12:外框 10-13:出射開口 10-14:止動結構 10-20:活動部 10-21:彈性元件 10-22:承載座 10-23:活動部連接結構 10-30:驅動組件 10-31:電機轉換元件 10-32:傳輸元件 10-33:配重元件 10-34:第一接著元件 10-35:第二接著元件 10-36:第三接著元件 10-37:第四接著元件 10-38:第五接著元件 10-40:接觸組件 10-41:第一接觸部 10-42:第二接觸部 10-43:第一間隙 10-50:導引組件 10-51:第一導引元件 10-52:中間元件 10-53:第二導引元件 10-60:位置感測組件 10-61:位置感測磁鐵 10-62:位置感測感應器 10-70:光學模組 10-71:驅動系統 10-72:鏡頭 10-80:相機模組 10-81:接收開口 10-10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10-110:光學元件 10-110a:光學元件本體 10-110b:第一引導結構 10-110b':第一引導表面 10-110c:第二引導結構 10-110c':第二引導表面 10-110d:入射開口 10-110e:固定結構 10-110f:結構強化部 10-111:第一容納空間 10-112:第二容納空間 10-113:第三容納空間 10-113a:第三容納表面 10-114:底座擋牆 10-121:迴避空間 10-122:加強固定結構 10-141:止動表面 10-211:彈性元件連接結構 10-212:彈性元件止動組件 10-213:第一定位元件 10-214:第二定位元件 10-215:彈性元件開口 10-216:第一側邊 10-217:第二側邊 10-218:第三側邊 10-219:第四側邊 10-221:彈性元件連接結構 10-221a:突起結構 10-311:壓電構件 10-411:第一接觸構件 10-411a:第一接觸表面 10-412:第一固定構件 10-413:第一定位構件 10-414:第一連接構件 10-421:第二接觸構件 10-421a:第二接觸表面 10-422:第二固定構件 10-423:第二定位構件 10-424:第二連接構件 10-511:隔離擋牆 10-711:驅動線圈 10-712:驅動磁鐵 10-D1:第一方向 10-D2:第二方向 10-D3:第三方向 10-L:入射光 10-O:光軸 10-S1:最大尺寸 10-S2:最大尺寸 10-S3:最大尺寸 10-S4:最大尺寸 10-S5:最大尺寸 10-S6:最大尺寸 10-S7:最大尺寸 10-S8:最大尺寸 10-S9:最大尺寸 10-S10:最大尺寸 10-S11:最大尺寸 10-S12:最大尺寸 11-1:電子裝置 11-10:固定部 11-11:底座 11-12:外框 11-20:活動部 11-21:彈性元件 11-30:驅動組件 11-31:電機轉換元件 11-32:傳輸元件 11-33:配重元件 11-40:位置感測組件 11-40a:感測訊息 11-41:第一感測元件 11-42:第二感測元件 11-43:第一被感測物 11-44:第二被感測物 11-45:感測元件 11-50:第一止動組件 11-51:第一止動表面 11-60:第二止動組件 11-61:第二止動表面 11-70:控制組件 11-70a:驅動訊號 11-71:第一預設資訊 11-72:第二預設資訊 11-73:極限運動範圍 11-74:預設時間 11-75:第一時間 11-76:初始校正程序 11-77:驅動程序 11-78:第三預設資訊 11-10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11-110:光學元件 11-111:第一容納空間 11-112:第二容納空間 11-113:第一底座擋牆 11-114:第二底座擋牆 11-121:外框本體 11-122:光接收開口 11-211:彈性元件連接結構 11-212:彈性元件止動組件 11-212a:第一彈性元件止動表面 11-212b:第二彈性元件止動表面 11-213:彈性元件開口 11-214:第一側邊 11-215:第二側邊 11-216:第三側邊 11-217:第四側邊 11-311:壓電構件 11-411:第一感測訊息發送器 11-412:第一感測訊息接收器 11-421:第二感測訊息發送器 11-422:第二感測訊息接收器 11-711:第一目標位置 11-712:第一預設訊息 11-721:第二目標位置 11-722:第二預設訊息 11-781:第三目標位置 11-C1:條件 11-C2:條件 11-C3:條件 11-D1:第一方向 11-D2:第二方向 11-L:入射光 11-O:光軸 11-SP1:步驟 11-SP2:步驟 12-1:電子裝置 12-10:固定部 12-11:底座 12-12:外框 12-20:活動部 12-21:彈性元件 12-22:承載座 12-23:活動部連接結構 12-30:驅動組件 12-31:電機轉換元件 12-32:傳輸元件 12-33:配重元件 12-40:位置感測組件 12-40a:感測訊息 12-41:第一感測元件 12-42:第二感測元件 12-43:第一被感測物 12-44:第二被感測物 12-45:感測元件 12-50:第一止動組件 12-51:第一止動表面 12-60:第二止動組件 12-61:第二止動表面 12-70:控制組件 12-70a:驅動訊號 12-71:第一預設資訊 12-72:第二預設資訊 12-73:極限運動範圍 12-74:預設時間 12-75:初始校正程序 12-76:驅動程序 12-77:第三預設資訊 12-10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12-110:光學元件 12-111:第一容納空間 12-112:第二容納空間 12-113:第一底座擋牆 12-114:第二底座擋牆 12-121:外框本體 12-122:光接收開口 12-123:加強固定結構 12-211:彈性元件連接結構 12-212:彈性元件止動組件 12-212a:第一彈性元件止動表面 12-212b:第二彈性元件止動表面 12-213:彈性元件開口 12-214:第一側邊 12-215:第二側邊 12-216:第三側邊 12-217:第四側邊 12-221:承載座延伸部 12-221a:突起結構 12-311:壓電構件 12-411:第一感測訊息發送器 12-412:第一感測訊息接收器 12-421:第二感測訊息發送器 12-422:第二感測訊息接收器 12-711:第一目標位置 12-712:第一預設訊息 12-721:第二目標位置 12-722:第二預設訊息 12-771:第三目標位置 12-C1:條件 12-C2:條件 12-C3:條件 12-D1:第一方向 12-D2:第二方向 12-L:入射光 12-O:光軸 12-SP1:步驟 12-SP2:步驟 12-SP3:步驟 X:X軸 Y:Y軸 Z:Z軸
第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2圖繪示根據第1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爆炸圖。 第3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4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內部結構的立體圖。 第5至8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剖視圖。 第9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仰視圖。 第10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11圖繪示根據第10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爆炸圖。 第12至15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剖視圖。 第16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第二驅動組件和底蓋的立體圖。 第17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第二驅動組件和底蓋的俯視圖。 第18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19圖繪示根據第18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爆炸圖。 第20至24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剖視圖。 第25至27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圖。 第28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3-100之立體圖。 第29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3-100之爆炸圖。 第30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3-100沿第28圖中3-A-3-A線段之剖視圖。 第3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3-100的部分結構的上視圖。 第32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3-100之上視圖。 第3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第一開口3-1021未被遮蔽時之上視圖。 第34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35圖繪示根據第34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爆炸圖。 第36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37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內部結構的立體圖。 第38至4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剖視圖。 第42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仰視圖。 第43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44圖繪示根據第45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爆炸圖。 第46至48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剖視圖。 第49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第二驅動組件和底蓋的立體圖。 第50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第二驅動組件和底蓋的俯視圖。 第5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52圖繪示根據第51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爆炸圖。 第53至58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剖視圖。 第59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仰視圖。 第60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之立體圖。 第6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之部分結構之側視圖。 第62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之部分結構於另一視角之立體圖。 第6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磁性單元6-MU之放大圖。 第64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之上視圖。 第65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之立體圖。 第66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之立體圖。 第67圖為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A之部分結構的立體圖。 第68圖與第69圖分別為第一卡合元件6-EE1位於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之示意圖。 第70圖為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6-100B之部分結構的立體圖。 第71圖與第72圖分別為第一卡合元件6-EE1位於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之示意圖。 第7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之立體圖。 第74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之爆炸圖。 第75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之部分結構的上視圖。 第76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的部分結構的上視圖。 第77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的部分結構的放大圖。 第78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第二活動部7-109、第二磁性單元7-MG2以及第一導引元件7-131之立體圖。 第79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沿著第73圖之線段7-A-7-A之立體剖面圖。 第80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第8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7-100之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第82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第一活動部7-108移動到一第二位置之上視圖。 第83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之立體圖。 第84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之爆炸圖。 第85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之部分結構的上視圖。 第86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承載座8-108的部分結構的上視圖。 第87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A的部分結構的上視圖。 第88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B的部分結構的上視圖。 第89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的部分結構的立體圖。 第90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第91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沿著第83圖之線段8-A-8-A之剖面圖。 第92圖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沿著第83圖之線段8-B-8-B之剖面圖。 第93圖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8-100的剖面示意圖。 第94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立體圖。 第95圖繪示根據第94圖所示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爆炸圖。 第96至98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剖視圖。 第99圖繪示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第100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局部仰視圖。 第101圖繪示根據本揭露一些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的俯視圖。 第102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具有一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一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第103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及一光學元件之立體圖。 第104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及光學元件之立體圖,其中一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05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及光學元件之爆炸圖。 第106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外框及一底座之立體圖,其中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07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另一視角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外框及底座之立體圖,其中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08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立體圖,其中外框係以虛線表示並省略底座。 第109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一彈性元件、一傳輸元件、以及一接觸組件之示意圖。 第110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立體圖,其中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11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彈性元件以及傳輸元件之示意圖,其中彈性元件係以虛線表示。 第112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立體圖,其中省略外框。 第113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立體圖,其中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14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立體圖,其中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15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立體圖,其中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16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立體圖,其中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17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及光學元件之立體圖,其中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18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及光學元件之立體圖,其中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19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具有一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一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第120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及一光學元件之立體圖。 第121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及光學元件之立體圖,其中一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22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爆炸圖。 第123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外框、一底座、一第一止動組件、及一第二止動組件之立體圖,其中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24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立體圖,其中底座係以虛線表示並省略外框。 第125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一彈性元件、以及一傳輸元件之示意圖。 第126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一驅動組件、及一位置感測組件之示意圖。 第127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驅動組件、及位置感測組件之示意圖。 第128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驅動組件、及位置感測組件之示意圖。 第129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一感測訊息、及一驅動訊號之傳遞之示意圖。 第130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一控制組件示意圖。 第131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具有一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一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第132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及一光學元件之立體圖。 第133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及光學元件之立體圖,其中一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34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爆炸圖。 第135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外框、一底座、一第一止動組件、及一第二止動組件之立體圖,其中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36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立體圖,其中底座係以虛線表示並省略外框。 第137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一彈性元件、以及一傳輸元件之示意圖。 第138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之示意圖,其中底座及外框係以虛線表示。 第139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一驅動組件、及一位置感測組件之示意圖。 第140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驅動組件、及位置感測組件之示意圖。 第141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驅動組件、及位置感測組件之示意圖。 第142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一感測訊息、及一驅動訊號之傳遞之示意圖。 第143圖係表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例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之一控制組件示意圖。
6-100: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6-108:承載座
6-109:鏡片
6-111:轉軸
6-112:底座
6-1121:軌道
6-113:凸出座
6-BE1:第一阻擋元件
6-D1:第一方向
6-D2:第二方向
6-D3:第三方向
6-D4:第四方向
6-D5:第五方向
6-D6:第六方向
6-FA:固定組件
6-MA:活動組件
6-PA:定位組件
X:X軸
Y:Y軸
Z:Z軸

Claims (10)

  1. 一種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包括: 一活動組件,配置以連接於一光學元件; 一固定組件,其中該活動組件可相對該固定組件運動 以及 一驅動組件,配置以驅動該活動組件相對該固定組件於一運動範圍運動; 其中該光學元件驅動機構更包括一定位組件,配置以在該驅動組件未作動時將該活動組件相對該固定組件定位於一預定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其中該定位組件包括: 一第一卡合元件; 一第二卡合元件,其中該第一卡合元件與該第二卡合元件分別設置於該活動組件與該固定組件上;以及 一驅動單元,用以驅動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運動; 其中當該驅動單元驅動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一釋放位置時,該活動組件可相對該固定組件運動; 其中當該驅動單元驅動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一鎖附位置時,該活動組件固定於該固定組件。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其中該驅動單元包括: 一第一導磁元件,具有導磁性材質; 一第一線圈,設置於該第一導磁元件; 一磁性單元,對應該第一線圈且具有一第一N極與一第一S極沿著一第一假想線排列; 一第二導磁元件,具有導磁性材質;以及 一第二線圈,設置於該第二導磁元件; 其中,該第一線圈纏繞於該第一導磁元件; 其中該第一導磁元件具有長條結構之一第一段部,該第一線圈纏繞於該第一段部; 其中該磁性單元更包括一第二N極與該第二S極沿著該第一假想線排列; 其中該第一S極位於該第一N極以及該第二N極之間; 其中該第一導磁元件更包括一第一本體、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位於該第一本體之兩側; 其中該第一段部位於該第一本體; 其中該驅動單元用以驅動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以一第一方向為軸心轉動; 其中在一第二方向上,該第一導磁元件之最大尺寸大於該磁性單元之最大尺寸; 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垂直; 其中當沿著一第三方向觀察時,在該第二方向上,該磁性單元未超出該第一導磁元件; 其中該第一方向、該第二方向以及該第三方向互相垂直; 其中當沿著該第二方向觀察時,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皆重疊於該磁性單元之至少一部分; 其中該第一導磁元件更包括一第一固定結構,用以固定該第一線圈; 其中該第一固定結構具有一突起結構,朝向與該第一段部之延伸方向不平行之一方向突出; 其中當沿著該第三方向觀察時,該第一固定結構位於該第一線圈與該磁性單元之間; 其中該第二導磁元件更包括一第二本體、一第三端部以及一第四端部,該第三端部與該第四端部位於該第二本體之兩側; 其中當沿著該第二方向觀察時,該磁性單元位於該第一導磁元件與該第二導磁元件之間; 其中該第一端部以及該第三端部沿著該第三方向排列; 其中當沿著該第二方向觀察時,該第一端部以及該第三端部之間具有一間隔; 其中當沿著該第一方向觀察時,該磁性單元之中心位於該第一端部以及該第三端部之間; 其中在該第二方向上,該第二導磁元件之最大尺寸大於該磁性單元之最大尺寸; 其中當沿著該第三方向觀察時,在該第二方向上,該磁性單元未超出該第二導磁元件; 其中該第二線圈纏繞於該第二導磁元件; 其中該第二導磁元件具有長條結構之一第二段部,該第二線圈纏繞於該第二段部; 其中該第一段部與該第二段部之延伸方向相同; 其中該第二導磁元件更包括一第二固定結構,用以固定該第二線圈; 其中該第二固定結構具有一突起結構,朝向與該第二段部之延伸方向不平行之方向突出; 其中當沿著該第三方向觀察時,該第二固定結構位於該第二線圈與該磁性單元之間; 其中當沿著該第三方向觀察時,該第一線圈之中心與該第一端部的最短距離不同於該第一線圈之中心與該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 其中當沿著該第三方向觀察時,該第一線圈之中心與該第一端部的最短距離大於該第一線圈之中心與該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 其中當沿著該第三方向觀察時,該磁性單元之中心與該第一端部的最短距離不同於該磁性單元之中心與該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 其中當沿著該第三方向觀察時,該磁性單元之中心與該第一端部的最短距離小於該磁性單元之中心與該第二端部的最短距離。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其中該第二端部連接該第四端部; 其中該第一導磁元件與該第二導磁元件具有一體化結構; 其中,當該驅動單元未驅動該第一卡合元件時,該磁性單元與該第一導磁元件間之一第一作用力使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一第一位置; 其中該第一位置為該釋放位置或該鎖附位置; 其中該定位組件更包括一第一阻擋元件,用以限制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於一限定範圍運動; 其中當該驅動單元未驅動該第一卡合元件時,該第一阻擋元件對該第一卡合元件產生一第二作用力,該第一第二作用力與該第二作用力使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該第一位置; 其中當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一假想線與該第二方向不平行; 其中當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沿著該第一方向觀察時,該第一假想線穿過該第一導磁元件; 其中當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該第一位置時,沿著該第一方向觀察時,該第一假想線穿過該第二導磁元件。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其中該驅動組件用以驅動該活動組件相對該固定組件沿著一第四方向運動; 其中當沿著一第五方向觀察時,該固定組件具有一多邊形結構; 其中當沿著該第五方向觀察時,該固定組件之一第一側邊之長度與該固定組件之一第二側邊之長度不同; 其中當沿著該第五方向觀察時,該固定組件之該第一側邊之長度小於該固定組件之該第二側邊之長度; 其中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之延伸方向不平行; 其中該第一側邊沿著一第六方向延伸,該第二側邊沿著該第四方向延伸; 其中該第四方向、該第五方向以及該第六方向互相垂直; 其中當沿著該第五方向觀察時,該驅動單元位於該第二側邊。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四方向平行; 其中該第三方向與該第六方向平行。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其中該第三方向與該第四方向平行; 其中該第二方向與該第五方向平行。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其中該第二方向與該第四方向平行; 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五方向平行; 其中當沿著該第五方向觀察時,該驅動單元位於該固定組件之一第一角落。
  9.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其中 當該驅動單元未驅動該第一卡合元件時,該磁性單元與該第二導磁元件間之一第三作用力,使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一第二位置; 其中該第一位置為該鎖附位置; 其中該第二位置為該鎖附位置; 其中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不同; 其中該定位組件更包括一第二阻擋元件,用以限制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於該限定範圍運動; 其中當該驅動單元未驅動該第一卡合元件時,該第二阻擋元件對該第一卡合元件產生一第四作用力,該第三作用力與該第四作用力使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該第二位置; 其中當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假想線與該第二方向不平行; 其中當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當沿著該第一方向觀察時,該第一假想線穿過該第一導磁元件; 其中當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當沿著該第一方向觀察時,該第一假想線穿過該第二導磁元件; 其中當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該釋放位置時,該第一假想線與該第三方向平行。
  10.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機構,其中 當該驅動單元未驅動該第一卡合元件時,該磁性單元與該第二導磁元件間之一第三作用力使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一第二位置; 其中該第一位置為該鎖附位置; 其中該第二位置為該釋放位置; 其中該定位組件更包括一第二阻擋元件,用以限制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於該限定範圍運動; 其中當該驅動單元未驅動該第一卡合元件時,該第二阻擋元件對該第一卡合元件產生一第四作用力,該第三作用力與該第四作用力使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該第二位置; 其中當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假想線與該第二方向不平行; 其中當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當沿著該第一方向觀察時,該第一假想線穿過該第一導磁元件; 其中當該第一卡合元件相對該第二卡合元件位於該第二位置時,當沿著該第一方向觀察時,該第一假想線穿過該第二導磁元件。
TW109139777A 2019-11-15 2020-11-13 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TW2021210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35926P 2019-11-15 2019-11-15
US62/935,926 2019-11-15
US201962944496P 2019-12-06 2019-12-06
US62/944,496 2019-12-06
US201962950520P 2019-12-19 2019-12-19
US62/950,520 2019-12-19
US202062972259P 2020-02-10 2020-02-10
US62/972,259 2020-02-10
US202062986039P 2020-03-06 2020-03-06
US62/986,039 2020-03-06
US202063000604P 2020-03-27 2020-03-27
US63/000,604 2020-03-27
US202063017313P 2020-04-29 2020-04-29
US63/017,313 2020-04-29
US202063041459P 2020-06-19 2020-06-19
US63/041,459 2020-06-19
US202063058932P 2020-07-30 2020-07-30
US63/058,932 2020-07-30
US202063065865P 2020-08-14 2020-08-14
US63/065,865 2020-08-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043A true TW202121043A (zh) 2021-06-01

Family

ID=73138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9777A TW202121043A (zh) 2019-11-15 2020-11-13 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1409069B2 (zh)
EP (1) EP3822684A1 (zh)
CN (3) CN112882315B (zh)
TW (1) TW20212104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423564U (zh) * 2020-02-10 2021-06-11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US11899274B2 (en) 2020-09-15 2024-02-13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US11662649B2 (en) * 2021-08-12 2023-05-30 Plantronics, Inc. Camera privacy shut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803B1 (zh) * 1969-09-17 1975-01-29
JPH0579542U (ja) * 1992-03-27 1993-10-29 株式会社精工舎 カメラ用シャッタ
JP3180201B2 (ja) * 1992-09-14 2001-06-25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シャッタ
SE9700434L (sv) * 1997-02-06 1998-08-07 Hasselblad Ab Victor Elektromagnetiskt förskjutningsorgan
JP4637724B2 (ja) * 2005-11-10 2011-02-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移動装置
CN101266386A (zh) * 2007-03-15 2008-09-17 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小型照相机的光圈快门装置
KR100931721B1 (ko) * 2009-06-29 2009-12-14 동인하이텍주식회사 카메라용 렌즈 도어 개폐장치
JP6311604B2 (ja) * 2012-06-27 2018-04-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顕微鏡、シャッタ機構及び顕微鏡用撮影装置
JP2015125430A (ja) * 2013-12-27 2015-07-06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遮光羽根駆動装置
JP2017003742A (ja) * 2015-06-09 2017-01-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5086530A (zh) * 2018-01-26 2022-09-20 苹果公司 具有用于移动光学器件的致动器的折叠式相机
US11555981B2 (en) 2019-06-14 2023-01-17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49143A1 (en) 2021-05-20
US20220334338A1 (en) 2022-10-20
US11852886B2 (en) 2023-12-26
CN112882315A (zh) 2021-06-01
US20240069299A1 (en) 2024-02-29
US11409069B2 (en) 2022-08-09
CN214504084U (zh) 2021-10-26
CN112882315B (zh) 2024-06-11
EP3822684A1 (en) 2021-05-19
CN113985555A (zh) 2022-01-28
CN113985555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2121043A (zh) 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TWI778061B (zh) 驅動機構
CN115145016B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US11714332B2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JP4276914B2 (ja) 振動波リニアモータ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20200081221A1 (en) Dual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US20220294951A1 (en) Camera module
US11106000B2 (en) Driving mechanism
EP4130836A2 (en) Optical system
EP3751323A1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CN112711112B (zh) 光学系统、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及控制方法
KR101431182B1 (ko) 모바일 기기용 렌즈 액추에이터
WO2018076141A1 (zh) 一种相机模块
JP2007041616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290816A (ja) 固定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手振れ補正可能な撮像装置
WO2023184853A1 (zh)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TW202206875A (zh) 光學元件驅動機構
JP2007108413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US10684447B2 (en) Optical driving mechanism
EP3702822B1 (en) Optical system
JP2005070609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ならびにカメラ
TW202132884A (zh) 光學系統
JP2006317723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187592B2 (ja) レンズ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331531B2 (ja) 振動波リニアモ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レン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