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7126U - 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7126U
CN214477126U CN202120872536.8U CN202120872536U CN214477126U CN 214477126 U CN214477126 U CN 214477126U CN 202120872536 U CN202120872536 U CN 202120872536U CN 214477126 U CN214477126 U CN 214477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circuit board
wireless self
shell
switch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725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小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inp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inp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inp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inp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725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7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7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7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包括壳体、电路板以及至少一个按键,按键可拆卸的设置在壳体上;具体的,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按键对应的至少一个检测开关;壳体上设置有与按键对应的至少一个弹性部件;且任一按键被按下时能够直接或间接推动弹性部件自第一位置状态变化为第二位置状态,在弹性部件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检测开关被触发。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变更按键数时,只需更换按键部位即可实现按键数目的变更,而无需更换整个无线开关产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拆卸和组装,实用性极强。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
背景技术
传统墙壁开关的安装需要埋线布线,耗时耗力、耗费线材和人力成本,而且在用于如浴室、露天等潮湿环境时的风险较高,不利于多环境的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一些无线开关产品,该类产品能替代传统墙壁开关的使用并解决以上问题,然而现有的无线开关产品整体结构上颇为复杂,在按键的设计上则比较固定,基本都是单独设计出带一个按键的开关或带两个、带三个按键的开关,当使用者需要更换按键数目时,只能将原本的开关废弃,重新再购买一个其他按键数的开关,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加重了使用者的消费。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线开关产品结构复杂、按键数目固定的缺陷,提出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该无线自复位开关结构简单,且通过至少一个检测开关以及与之相对的至少一个按键的设计,在使用者需要变更按键数时,只需更换按键部位即可实现按键数目的变更,而无需更换整个无线开关产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包括壳体、电路板以及至少一个按键,所述按键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具体的:
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按键对应的至少一个检测开关;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按键对应的至少一个弹性部件;
且任一所述按键被按下时能够直接或间接推动所述弹性部件自第一位置状态变化为第二位置状态,在所述弹性部件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检测开关被触发。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能够提供使自身从第二位置状态复位至第一位置状态的复位作用力,所述按键能够随所述弹性部件一同发生位置状态的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检测开关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关通孔,所述按键在与所述开关通孔对应处设置有触碰开关结构,在所述弹性部件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检测开关被所述触碰开关结构触发。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以及中壳,所述中壳盖合在所述底壳上以形成内部凹腔,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内部凹腔中且与所述底壳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内侧设有供所述电路板安装固定的卡勾,所述卡勾分布在所述底壳上与所述电路板边缘的对应处,以将所述电路板固定。
优选的,所述卡勾设置在所述底壳上相对的两侧,所述底壳的另外两侧设置有螺钉安装孔,所述电路板的两侧被所述卡勾固定,所述电路板的另外两侧则设有与所述螺钉安装孔形状适配的缺口,以被所述螺钉安装孔限位固定。
另一优选的,所述卡勾围绕所述电路板设置有一圈,以将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底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外侧设有供所述中壳安装固定的卡槽,所述中壳在与所述卡槽对应处设有卡扣,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相配合以将所述中壳盖合固定在所述底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通孔设于所述中壳上,所述按键固定在所述中壳上,在所述弹性部件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按键上的触碰开关结构穿过所述中壳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中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按键对应的至少一对扣位式转轴,所述按键上设有与所述扣位式转轴相对应的带转轴孔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扣位式转轴配合连接以使按键可活动的安装在所述中壳上。
进一步的,每对所述扣位式转轴的根部均设有限位筋,以保证按键的左右位置安装正确。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复位弹片、弹性臂、弹簧以及软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复位弹片,所述中壳在至少一对所述扣位式转轴的中部设有预留孔,所述电路板在与所述预留孔对应处设有定位柱,所述复位弹片的安装部穿过所述预留孔并卡接固定在所述定位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与至少一个检测开关相对应的至少一个LED指示灯,所述中壳上设有与至少一个所述LED指示灯位置相对应的至少一个LED通光孔,至少一个所述按键上设有与至少一个所述LED通光孔位置相对应的导光件。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件热熔固定在所述按键上。
进一步的,所述触碰开关结构上套设有软胶帽。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在背面设有粘胶。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电池放置部,所述电池放置部内安装有给所述电路板供电的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至少一个检测开关以及与之相对的至少一个按键的设计,在使用者需要变更按键数时,只需更换按键部位即可实现按键数目的变更,而无需更换整个无线开关产品;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拆卸和组装,适用于多种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壳与电路板固定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壳与底壳固定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部件处于第一位置状态的简单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部件处于第二位置状态的简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包括壳体、电路板2以及至少一个按键7,所述电路板2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按键7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具体的,所述电路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按键7对应的至少一个检测开关;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按键7对应的至少一个弹性部件;且任一所述按键7被按下时能够直接或间接推动所述弹性部件自第一位置状态变化为第二位置状态,在所述弹性部件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检测开关被触发。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位置状态为按键7未被按压的状态,第二位置状态为按键7被按下后的状态。(具体情况参考图7、图8以及后续对图7、图8的描述。)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能够提供使自身从第二位置状态复位至第一位置状态的复位作用力,所述按键7能够随所述弹性部件一同发生位置状态的变化。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壳1以及中壳4,所述中壳4盖合在所述底壳1上以形成内部凹腔,所述电路板2设置在所述内部凹腔中且与所述底壳1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将壳体分为底壳1以及中壳4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壳体也可以为一个整体,相应的只需将电路板2设置在壳体内即可。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检测开关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关通孔401(参考图4),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部件;所述按键7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按键7在与所述开关通孔401对应处设置有触碰开关结构701(参考图6),在所述弹性部件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检测开关被所述触碰开关结构701触发。
本实施例在具体设置时,检测开关可以设置为任意多个,而按键则根据需要设置,当只需要一个按键时,只采用一个按键来对应一个检测开关即可,当需要两个或多个按键时,采用两个或多个按键来对应两个或多个检测开关。如本实施例的附图所示,均为采用一个按键的示例,需要说明的是,图示仅仅为示例,并非对内容的限定。
如图2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外侧设有供所述中壳4安装固定的卡槽102,卡槽102设置有一圈,每圈设有两个(该数量为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只需是能使中壳4与底壳1固定的数量即可),所述底壳1内侧设有供所述电路板2安装固定的卡勾101,所述卡勾101分布在底壳1上与所述电路板2边缘的对应处,以将所述电路板2固定。本实施例中卡勾101具有四个,分别在上下两端设有两个,另外,本实施例的底壳1还在左右两侧设有螺钉安装孔103,以供需要时,采用螺钉将其安装在传统的开关底盒中。(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壳1还可以直接在背面设置粘胶或双面胶等任意可粘贴固定的物品,以供其粘贴在墙体上或其他地方,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视情况而定。)
如图3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卡勾101设置在所述底壳1上下相对的两侧,在将电路板2安装在底壳1上后,电路板2的上下两端被四个卡勾101卡住,而电路板2的左右两侧则设计为与螺钉安装孔103形状相适应的缺口,从而使电路板2的左右两端被螺钉安装孔103限位,这样一来,在螺钉安装孔103与卡勾101的作用下,电路板2便被固定在了底壳1上且不会因撞动、晃动等情况而发生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比如底壳1上并未设置螺钉安装孔103时,可以在底壳1上设置一圈的卡勾101,以实现对电路板2的固定。)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2上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放置部202,电池用于给电路板2供电。具体的,电池选用纽扣电池,安装时,在安装好电池后,才将中壳4盖在底壳1上。
如图4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通孔401设于所述中壳4上且与所述检测开关位置相对应,所述按键7固定在所述中壳4上,在所述弹性部件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按键7上的触碰开关结构701穿过所述中壳4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中壳4上还设有用于安装至少一个按键7的至少一对扣位式转轴402,在每对扣位式转轴402的根部还设有限位筋403,以保证按键7安装的左右位置正确。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扣位式转轴402设有三对,开关通孔401设有三个,与开关通孔401相对应的检测开关也至少设有三个。(检测开关并未在图中示出,其为现有技术常用手段,在此不需赘述。)
如图5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中壳4在与所述卡槽102对应处设有卡扣,通过位置对应的卡扣与卡槽102的配合,使中壳4能盖在底壳1上且固定。(卡扣结构在图中未示出,其为现有技术常用手段,在此不需赘述。)
参考图5、图3、图1,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为复位弹片3,所述中壳4在至少一对所述扣位式转轴402的中部设有预留孔405,所述电路板2在与所述预留孔405对应处设有定位柱201,所述复位弹片3的安装部穿过所述预留孔405并卡接固定在所述定位柱201上。复位弹片3安装固定好后,其复位部分的弹片朝斜上方延伸,其自然状态下刚好与按键7的底部接触,按键7下压时,弹片也受力下压,撤销按压力后,弹片的复位弹力使其自身复位,并带动按键7也复位到原来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部件不限于复位弹片3,也可以是弹簧、软胶等各种弹性结构。
如图6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选用单按键的按键7为例(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多按键的按键7),所述按键7上设有与所述扣位式转轴402相对应的带转轴孔的弹性臂702。通过带转轴孔的弹性臂702与扣位式转轴402的配合安装,能使按键7可活动的卡装在中壳上,并使按键7能够绕由两个转轴孔为支点的连线所构成的转轴进行枢转式的往复运动,该往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表现为按压与复位,按压时,按键7由第一位置状态变化为第二位置状态,复位时,按键7由第二位置状态变化为第一位置状态。
参考图7弹性部件(即本实施例的复位弹片3)处于第一位置状态的简单示意图,此时的按键7还未被按压,所以也还处于第一位置状态,其触碰开关结构701与检测开关203处于分开状态,检测开关不会被触发。
参考图8弹性部件(即本实施例的复位弹片3)处于第二位置状态的简单示意图,此时的按键7被按压,其按压端往下移动,使触碰开关结构701与检测开关203接触,从而触发检测开关203,同时,按键7的另一端以弹性臂702的转轴孔为支点向上移动,使按键7整体处于第二位置状态。复位时,弹性部件、按键7重新回到图7的状态。
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键7的安装不仅限于通过轴与轴孔的配合来安装,还可以通过活动卡扣等方式来装配。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触碰开关结构701为一个圆柱形的凸起结构,当按键7被下压时,该凸起结构穿过对应的开关通孔401触发对应的检测开关。为了提升按压手感,以及避免硬性接触损坏检测开关,本实施例中的凸起结构上还套有一层软胶帽5。
参考图6、图4、图1,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2上设有与至少一个检测开关相对应的至少一个LED指示灯,所述中壳4上设有与至少一个所述LED指示灯位置相对应的至少一个LED通光孔404,至少一个所述按键7上设有与至少一个所述LED通光孔404位置相对应的导光件6。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导光件6热熔到按键7上。本实施例中,上述LED指示灯、LED通光孔404均为三个,按键7与导光件6为一个,若有需要,可随时更换为多个按键并与指示灯和通光孔对应。
在本优选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中,当按压按键7时,按键7绕转轴进行翘板式转动,按键7的凸起结构上的软胶帽5下压触发与之对应的检测开关,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识别该检测开关,从而发射信号,同时,控制电路还控制与检测开关相对应的LED指示灯闪灯一次,通过导光件传导至开关外,给出使用者提示。(需要说明的是,导光件和LED指示灯的设计并非必须,可以根据需要选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至少一个检测开关以及与之相对的至少一个按键的设计,在使用者需要变更按键数时,只需更换按键部位即可实现按键数目的变更,而无需更换整个无线开关产品;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拆卸和组装,实用性极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路板(2)以及至少一个按键(7),所述按键(7)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具体的:
所述电路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按键(7)对应的至少一个检测开关;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按键(7)对应的至少一个弹性部件;
且任一所述按键(7)被按下时能够直接或间接推动所述弹性部件自第一位置状态变化为第二位置状态,在所述弹性部件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检测开关被触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能够提供使自身从第二位置状态复位至第一位置状态的复位作用力,所述按键(7)能够随所述弹性部件一同发生位置状态的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检测开关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关通孔(401),所述按键(7)在与所述开关通孔(401)对应处设置有触碰开关结构(701),在所述弹性部件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检测开关被所述触碰开关结构(701)触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1)以及中壳(4),所述中壳(4)盖合在所述底壳(1)上以形成内部凹腔,所述电路板(2)设置在所述内部凹腔中且与所述底壳(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内侧设有供所述电路板(2)安装固定的卡勾(101),所述卡勾(101)分布在所述底壳(1)上与所述电路板(2)边缘的对应处,以将所述电路板(2)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101)设置在所述底壳(1)上相对的两侧,所述底壳(1)的另外两侧设置有螺钉安装孔(103),所述电路板(2)的两侧被所述卡勾(101)固定,所述电路板(2)的另外两侧则设有与所述螺钉安装孔(103)形状适配的缺口,以被所述螺钉安装孔(103)限位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101)围绕所述电路板(2)设置有一圈,以将所述电路板(2)固定在所述底壳(1)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外侧设有供所述中壳(4)安装固定的卡槽(102),所述中壳(4)在与所述卡槽(102)对应处设有卡扣,所述卡槽(102)与所述卡扣相配合以将所述中壳(4)盖合固定在所述底壳(1)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通孔(401)设于所述中壳(4)上,所述按键(7)固定在所述中壳(4)上,在所述弹性部件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按键(7)上的触碰开关结构(701)穿过所述中壳(4)并触发所述检测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4)上设置有与所述按键(7)对应的至少一对扣位式转轴(402),所述按键(7)上设有与所述扣位式转轴(402)相对应的带转轴孔的弹性臂(702),所述弹性臂(702)与所述扣位式转轴(402)配合连接以使按键(7)可活动的安装在所述中壳(4)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每对所述扣位式转轴(402)的根部均设有限位筋(403),以保证按键(7)的左右位置安装正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复位弹片(3)、弹性臂、弹簧以及软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复位弹片(3),所述中壳(4)在至少一对所述扣位式转轴(402)的中部设有预留孔(405),所述电路板(2)在与所述预留孔(405)对应处设有定位柱(201),所述复位弹片(3)的安装部穿过所述预留孔(405)并卡接固定在所述定位柱(201)上。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上设有与至少一个检测开关相对应的至少一个LED指示灯,所述中壳(4)上设有与至少一个所述LED指示灯位置相对应的至少一个LED通光孔(404),至少一个所述按键(7)上设有与至少一个所述LED通光孔(404)位置相对应的导光件(6)。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6)热熔固定在所述按键(7)上。
16.根据权利要求3-15任一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碰开关结构(701)上套设有软胶帽(5)。
17.根据权利要求4-15任一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在背面设有粘胶。
18.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所述的无线自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上还设有电池放置部(202),所述电池放置部(202)内安装有给所述电路板(2)供电的电池。
CN202120872536.8U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 Active CN214477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2536.8U CN214477126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2536.8U CN214477126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7126U true CN214477126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9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72536.8U Active CN214477126U (zh) 2021-04-26 2021-04-26 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71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647A1 (zh) * 2021-12-27 2023-07-06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开关组件、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收发系统
WO2024007255A1 (zh) * 2022-07-07 2024-01-11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墙壁智能开关、无线智能开关及开关安装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647A1 (zh) * 2021-12-27 2023-07-06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开关组件、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收发系统
WO2024007255A1 (zh) * 2022-07-07 2024-01-11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墙壁智能开关、无线智能开关及开关安装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77126U (zh) 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
JP4184821B2 (ja) ロータリープッシュスイッチ装置
US6005308A (en) Electrical switch and dimmer control device
US3996441A (en) Switch with rocker actuator having detachable cover
US5453586A (en) Appliance control panel assembly
JP2556126Y2 (ja) カメラの操作部材
EP1843367A2 (en) Remote controller
JP4217531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CN201282044Y (zh) 一种新型防水开关
JPH11353976A (ja) 照明機能付き回転式電子部品
CN216698159U (zh) 可切换静音和有声的按键开关
CN211376507U (zh) 一种带按键开关的编码器
JPH08329790A (ja) タッチセンサ付き回転操作型電気部品
US20030016530A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JP4467423B2 (ja) 多方向押圧型スイッチ
CN220504078U (zh) 旋钮结构及坐便器
CN211062621U (zh) 一种手持组合按键结构及手持设备
CN219998090U (zh) 按键结构及智能坐便器
CN111128589A (zh) 一种多功能开关
CN218826761U (zh) 一种升降车窗拨动开关
JP6057851B2 (ja) 扇風機
CN220553379U (zh) 一种操作按钮
CN219457403U (zh) 一种按键防水结构
CN212352107U (zh) 一种用于电动剃须刀的开关组件
KR900005488Y1 (ko) 조광식 푸시버튼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