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76904U - 骨架、骨架组件及电感器 - Google Patents

骨架、骨架组件及电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76904U
CN214476904U CN202120911343.9U CN202120911343U CN214476904U CN 214476904 U CN214476904 U CN 214476904U CN 202120911343 U CN202120911343 U CN 202120911343U CN 214476904 U CN214476904 U CN 214476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partition plate
partition
post
winding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113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鞠万金
邓雁军
谢光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gquanhua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gquanhua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gquanhua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gquanhua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113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76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76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76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分部和第二骨架分部。所述第一骨架分部包括第一绕线柱、第一隔板及第一凸条。所述第一绕线柱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隔板连接第一绕线柱。所述第一凸条凸设于第一隔板。所述第一凸条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二骨架分部包括与第一绕线柱连接的第二绕线柱、第二隔板及第二凸条。所述第二绕线柱开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隔板连接第二绕线柱远离第一绕线柱的一侧,并与第一隔板相对。所述第二凸条凸设于第二隔板。所述第二凸条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分别位于第一绕线柱和第二绕线柱的两侧。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骨架组件及具有所述骨架的电感器。

Description

骨架、骨架组件及电感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骨架、骨架组件及具有所述骨架的电感器。
背景技术
电感器在电力系统中起到限流、储能的作用。随着线圈立绕技术的发展,导线的截面越来越大,而产品的体积却越来越小,如此现有的电感器中所使用的常规的骨架结构已无法满足目前线圈立绕的各项需求,并极大限制了电感器的制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骨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骨架组件及具有所述骨架的电感器。
一种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分部和第二骨架分部,所述第一骨架分部包括第一绕线柱、第一隔板及第一凸条,所述第一绕线柱包括第一边缘及背对所述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绕线柱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第一边缘朝所述第二边缘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绕线柱,所述第一隔板环设于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一凸条凸设于所述第一隔板朝向所述第一绕线柱的表面,所述第一凸条包括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二骨架分部包括第二绕线柱、第二隔板及第二凸条,所述第二绕线柱包括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三边缘及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第四边缘,所述第三边缘连接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二绕线柱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由所述第三边缘朝所述第四边缘方向贯穿所述第二绕线柱,并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隔板环设于所述第四边缘,并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对,所述第二凸条凸设于所述第二隔板朝向所述第二绕线柱的表面,所述第二凸条包括背对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绕线柱和所述第二绕线柱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凸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减,所述第二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减;
或者,在所述第一凸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增,所述第二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骨架分部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由所述第二边缘朝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一起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二骨架分部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由所述第三边缘朝背对所述第二隔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一起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板包括朝向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上表面及背对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下表面,所述第一上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咬合槽,所述第一下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咬合槽,所述第二隔板包括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上表面及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下表面,所述第二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咬合槽配合的第三咬合槽,所述第二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咬合槽配合的第四咬合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绕线柱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绕线柱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或者,所述第一绕线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二绕线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一种骨架组件,包括多个骨架,每一所述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分部和第二骨架分部,所述第一骨架分部包括第一绕线柱、第一隔板及第一凸条,所述第一绕线柱包括第一边缘及背对所述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绕线柱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第一边缘朝所述第二边缘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绕线柱,所述第一隔板环设于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一凸条凸设于所述第一隔板朝向所述第一绕线柱的表面,所述第一凸条包括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二骨架分部包括第二绕线柱、第二隔板及第二凸条,所述第二绕线柱包括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三边缘及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第四边缘,所述第三边缘连接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二绕线柱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由所述第三边缘朝所述第四边缘方向贯穿所述第二绕线柱,并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隔板环设于所述第四边缘,并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对,所述第二凸条凸设于所述第二隔板朝向所述第二绕线柱的表面,所述第二凸条包括背对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绕线柱和所述第二绕线柱的两侧,每一所述骨架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对应连接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骨架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板包括朝向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上表面及背对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下表面,所述第一上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咬合槽,所述第一下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咬合槽,所述第二隔板包括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上表面及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下表面,所述第二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咬合槽配合的第三咬合槽,所述第二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咬合槽配合的第四咬合槽,每一所述骨架中第一隔板上的第一咬合槽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骨架中第一隔板上的第二咬合槽配合连接,每一所述骨架中第二隔板上的第三咬合槽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骨架中第二隔板上的第四咬合槽配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凸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减,所述第二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减;
或者,在所述第一凸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增,所述第二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骨架分部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由所述第二边缘朝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一起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二骨架分部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由所述第三边缘朝背对所述第二隔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一起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一种电感器,包括铁芯、线圈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骨架,所述铁芯收容于连通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线圈绕设于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绕线柱和所述第二绕线柱。
本申请中骨架的设计,可以将所述线圈和所述铁芯进行有效的绝缘隔离。此外,借助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的斜面设计,可使得立绕至所述第一绕线柱和所述第二绕线柱的所述线圈紧贴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保证所述线圈装配时不歪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骨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骨架在另一视角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感器的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骨架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感器 1
骨架 10
第一骨架分部 11
第一绕线柱 111
第一边缘 1111
第二边缘 1112
第一通孔 1113
第一侧板 1114
第二侧板 1115
第三侧板 1116
第四侧板 1117
第一隔板 112
第一上表面 1121
第一下表面 1122
第一咬合槽 1123
第二咬合槽 1124
第一槽底面 1125
第一卡条 1126
第二槽底面 1127
第二卡条 1128
第一凸条 113
第一表面 1131
第一连接部 114
第一卡槽 115
第二骨架分部 12
第二绕线柱 121
第三边缘 1211
第四边缘 1212
第二通孔 1213
第五侧板 1214
第六侧板 1215
第七侧板 1216
第八侧板 1217
第二隔板 122
第二上表面 1221
第二下表面 1222
第三咬合槽 1223
第四咬合槽 1224
第三槽底面 1225
第三卡条 1226
第四槽底面 1227
第四卡条 1228
第二凸条 123
第二表面 1231
第二连接部 124
第二卡槽 125
铁芯 20
线圈 30
骨架组件 4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阅图1,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骨架10,包括第一骨架分部11及第二骨架分部12。请一并参图2和图3,所述第一骨架分部11包括第一绕线柱111、第一隔板112及第一凸条113。所述第一绕线柱111包括第一边缘1111及背对所述第一边缘1111的第二边缘1112。所述第一绕线柱111开设有第一通孔1113。所述第一通孔1113由所述第一边缘1111朝所述第二边缘1112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绕线柱111。所述第一隔板112绕设于所述第一边缘1111。所述第一凸条113凸设于所述第一隔板112朝向所述第一绕线柱111的表面。所述第一凸条113包括背对所述第一隔板112的第一表面1131。所述第一表面1131为斜面。所述第二骨架分部12包括第二绕线柱121、第二隔板122及第二凸条123。所述第二绕线柱121包括朝向所述第一隔板112的第三边缘1211及背对所述第一隔板112的第四边缘1212。所述第三边缘1211连接所述第二边缘1112。所述第二绕线柱121开设有第二通孔1213。所述第二通孔1213由所述第三边缘1211朝所述第四边缘1212方向贯穿所述第二绕线柱121,并与所述第一通孔1113连通。所述第二隔板122环设于所述第四边缘1212,并与所述第一隔板112相对。所述第二凸条123凸设于所述第二隔板122朝向所述第二绕线柱121的表面。所述第二凸条123包括背对所述第二隔板122的第二表面1231。所述第二表面1231为斜面。所述第一凸条113和所述第二凸条12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绕线柱111和所述第二绕线柱121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1至图4,所述骨架10可应用至电感器1中。所述电感器1还包括铁芯20和线圈30。其中,所述铁芯20收容于连通的所述第一通孔1113和所述第二通孔1213内。所述线圈30绕设于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绕线柱111和所述第二绕线柱121。
可以理解,参图1至图4,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的骨架10的设计,可以将所述线圈30和所述铁芯20进行有效的绝缘隔离。此外,借助所述第一凸条113和所述第二凸条123的斜面设计,可使得立绕至所述第一绕线柱111和所述第二绕线柱121的所述线圈30紧贴所述第一凸条113和所述第二凸条123,保证所述线圈30装配时不歪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1至图3,所述第一绕线柱111和所述第二绕线柱121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绕线柱111和所述第二绕线柱121的横截面形状还不限于为圆形,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1至图3,所述第一通孔1113和所述第二通孔1213的形状为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1113和所述第二通孔1213的形状不限于为圆形。其中,所述第一通孔1113和所述第二通孔1213的形状可依据所述铁芯20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调整,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2和图3,所述第一绕线柱111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绕线柱111包括第一侧板1114、与所述第一侧板1114相对的第二侧板1115、第三侧板1116及与所述第三侧板1116相对的第四侧板1117。所述第一侧板1114和所述第二侧板1115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侧板1116和所述第四侧板1117之间,以与所述第一侧板1114和所述第二侧板1115一起围设形成所述第一通孔1113。其中,所述第一侧板1114和所述第一凸条113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凸条113凸设于所述第一隔板112朝向所述第一绕线柱111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一侧板1114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2和图3,所述第二绕线柱121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绕线柱121包括第五侧板1214、与所述第五侧板1214相对的第六侧板1215、第七侧板1216及与所述第七侧板1216相对的第八侧板1217。所述第七侧板1216和所述第八侧板1217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五侧板1214和所述第六侧板1215之间,以与所述第五侧板1214和所述第六侧板1215一起围设形成所述第二通孔1213。所述第五侧板1214还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114,所述第六侧板1215还连接所述第二侧板1115,所述第七侧板1216还连接所述第三侧板1116,所述第八侧板1217还连接所述第四侧板1117。其中,所述第六侧板1215和所述第二凸条123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凸条123凸设于所述第二隔板122朝向所述第二绕线柱121的表面,并与所述第六侧板1215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2和图3,在所述第一凸条113的延伸方向(即X轴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1131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112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减,所述第二表面1231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112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减。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凸条113的延伸方向(即X轴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1131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112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增,所述第二表面1231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112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增。
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表面1131和所述第二表面1231的不同的倾斜方向,可适配不同绕向(例如:顺时针绕向或逆时针绕向)的线圈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2和图3,所述第一骨架分部11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14。所述第一连接部114由所述第二边缘1112朝背对所述第一隔板112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边缘1111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14一起形成第一卡槽115。所述第二骨架分部12还包括第二连接部124。所述第二连接部124由所述第三边缘1211朝背对所述第二隔板122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边缘12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4一起形成第二卡槽125。所述第二连接部124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115内,所述第一连接部114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125内。如此,借助所述第一连接部114和所述第一卡槽115的配合,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124和所述第二卡槽125的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一骨架分部11和所述第二骨架分部12实现固定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4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4可省略,如此可借助粘接、焊接等方式来连接所述第三边缘1211和所述第二边缘1112,从而实现所述第一骨架分部11和所述第二骨架分部12的连接。
参图1、图2、图3和图5,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骨架组件40。所述骨架组件40包括多个上述所述的骨架10。其中,每一所述骨架10的第一隔板112和第二隔板122分别对应连接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骨架10的第一隔板112和第二隔板12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图1、图2、图3和图5,所述第一隔板112包括朝向所述第二隔板122的第一上表面1121及背对所述第二隔板122的第一下表面1122。所述第一上表面1121上开设有第一咬合槽1123。所述第一下表面1122上开设有第二咬合槽1124。所述第二隔板122包括背对所述第一隔板112的第二上表面1221及朝向所述第一隔板112的第二下表面1222。所述第二上表面1221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咬合槽1123配合的第三咬合槽1223。所述第二下表面1222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咬合槽1124配合的第四咬合槽1224。如此,在所述骨架组件40中,每一所述骨架10中第一隔板112上的第一咬合槽1123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骨架10中第一隔板112上的第二咬合槽1124配合连接,每一所述骨架10中第二隔板122上的第三咬合槽1223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骨架10中第二隔板122上的第四咬合槽1224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1、图2、图3和图5,所述第一咬合槽1123的开槽方向和所述第二咬合槽1124的开槽方向,与所述第一凸条113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咬合槽1123位于所述第二侧板1115远离所述第一凸条113的一侧。所述第二咬合槽1124位于所述第一凸条113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114的一侧。所述第一咬合槽1123包括第一槽底面1125及凸设于所述第一槽底面1125的第一卡条1126。所述第二咬合槽1124包括第二槽底面1127及2凸设于所述第二槽底面1127的第二卡条1128。其中,在所述骨架组件40中,每一所述骨架10中的第一卡条1126卡接于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骨架10中的第二咬合槽1124,同时,每一所述骨架10中的第一咬合槽1123内卡接有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骨架10中的第二卡条1128,如此以实现各个骨架10之间的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图1、图2、图3和图5,所述第三咬合槽1223的开槽方向和所述第四咬合槽1224的开槽方向,与所述第二凸条123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三咬合槽1223位于所述第二凸条123远离所述第六侧板1215的一侧。所述第四咬合槽1224位于所述第五侧板1214远离所述第二凸条123的一侧。所述第三咬合槽1223包括第三槽底面1225及凸设于所述第三槽底面1225的第三卡条1226。所述第四咬合槽1224包括第四槽底面1227及凸设于所述第四槽底面1227的第四卡条1228。其中,在所述骨架组件40中,每一所述骨架10中的第三卡条1226卡接于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骨架10中的第四咬合槽1224,同时,每一所述骨架10中的第三咬合槽1223内卡接有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骨架10中的第四卡条1228,如此以实现各个骨架10之间的连接。
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的骨架组件40,借助相邻骨架10之间的咬合槽设计,在实现了各个骨架10连接的同时,还一并增加了所述铁芯20和所述线圈30的爬电距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是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
第一骨架分部,包括第一绕线柱、第一隔板及第一凸条,所述第一绕线柱包括第一边缘及背对所述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绕线柱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第一边缘朝所述第二边缘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绕线柱,所述第一隔板环设于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一凸条凸设于所述第一隔板朝向所述第一绕线柱的表面,所述第一凸条包括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斜面;
第二骨架分部,包括第二绕线柱、第二隔板及第二凸条,所述第二绕线柱包括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三边缘及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第四边缘,所述第三边缘连接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二绕线柱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由所述第三边缘朝所述第四边缘方向贯穿所述第二绕线柱,并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隔板环设于所述第四边缘,并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对,所述第二凸条凸设于所述第二隔板朝向所述第二绕线柱的表面,所述第二凸条包括背对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绕线柱和所述第二绕线柱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凸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减,所述第二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减;
或者,在所述第一凸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增,所述第二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分部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由所述第二边缘朝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一起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二骨架分部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由所述第三边缘朝背对所述第二隔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一起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包括朝向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上表面及背对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下表面,所述第一上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咬合槽,所述第一下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咬合槽,所述第二隔板包括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上表面及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下表面,所述第二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咬合槽配合的第三咬合槽,所述第二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咬合槽配合的第四咬合槽。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柱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绕线柱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或者,所述第一绕线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二绕线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6.一种骨架组件,包括多个骨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分部和第二骨架分部,所述第一骨架分部包括第一绕线柱、第一隔板及第一凸条,所述第一绕线柱包括第一边缘及背对所述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绕线柱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第一边缘朝所述第二边缘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绕线柱,所述第一隔板环设于所述第一边缘,所述第一凸条凸设于所述第一隔板朝向所述第一绕线柱的表面,所述第一凸条包括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二骨架分部包括第二绕线柱、第二隔板及第二凸条,所述第二绕线柱包括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三边缘及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第四边缘,所述第三边缘连接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二绕线柱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由所述第三边缘朝所述第四边缘方向贯穿所述第二绕线柱,并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隔板环设于所述第四边缘,并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对,所述第二凸条凸设于所述第二隔板朝向所述第二绕线柱的表面,所述第二凸条包括背对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斜面,所述第一凸条和所述第二凸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绕线柱和所述第二绕线柱的两侧,每一所述骨架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对应连接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骨架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包括朝向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上表面及背对所述第二隔板的第一下表面,所述第一上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咬合槽,所述第一下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咬合槽,所述第二隔板包括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上表面及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第二下表面,所述第二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咬合槽配合的第三咬合槽,所述第二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咬合槽配合的第四咬合槽,每一所述骨架中第一隔板上的第一咬合槽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骨架中第一隔板上的第二咬合槽配合连接,每一所述骨架中第二隔板上的第三咬合槽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骨架中第二隔板上的第四咬合槽配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骨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凸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减,所述第二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减;
或者,在所述第一凸条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增,所述第二表面上各点至所述第一隔板的垂直距离依次递增。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骨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分部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由所述第二边缘朝背对所述第一隔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一起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二骨架分部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由所述第三边缘朝背对所述第二隔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三边缘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一起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10.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包括铁芯、线圈及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骨架,所述铁芯收容于连通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线圈绕设于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绕线柱和所述第二绕线柱。
CN202120911343.9U 2021-04-29 2021-04-29 骨架、骨架组件及电感器 Active CN214476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1343.9U CN214476904U (zh) 2021-04-29 2021-04-29 骨架、骨架组件及电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1343.9U CN214476904U (zh) 2021-04-29 2021-04-29 骨架、骨架组件及电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76904U true CN214476904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0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11343.9U Active CN214476904U (zh) 2021-04-29 2021-04-29 骨架、骨架组件及电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76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17686U (zh) 压缩机用永磁电动机定子
CN203722351U (zh) 分块电机的定子总成及分块电机
CN214476904U (zh) 骨架、骨架组件及电感器
CN210378713U (zh) 一种谐振式变压器
JP2013026492A (ja) リアクトル及びこのリアクトルを搭載した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TW201331963A (zh) 變壓器鐵芯之改良結構
CN210039876U (zh) 铁芯和变压器
EP2814045A1 (en) Compact low-loss triangular transform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M491932U (zh) 扼流器
CN202307468U (zh) 变压器骨架
TW201434062A (zh) 磁性元件及其繞線基座
US20040046464A1 (en) Resolver terminal attachment structure
CN213025643U (zh) 一种e型卧式电感元件
CN219800633U (zh) 一种线圈骨架及电抗器
CN220085814U (zh) 一种辅源变压器
CN219678226U (zh) 绝缘骨架、定子、电动机以及压缩机
CN212461350U (zh) 一种贴片变压器骨架
CN214377956U (zh) 变压器
CN218351232U (zh) 电感装置及太阳能储能装置
CN220821277U (zh) 三相电感器
CN215007858U (zh) 一种类eq型磁粉芯及新型三相电感
CN213150546U (zh) 一种隔爆变压器的相间隔板
CN212750577U (zh) 一种轻型试验变压器铁芯结构
CN211701636U (zh) 一种定子铁芯
CN217933436U (zh) 一种车载三合一pfc电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