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4153U - 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4153U
CN214424153U CN202022158146.2U CN202022158146U CN214424153U CN 214424153 U CN214424153 U CN 214424153U CN 202022158146 U CN202022158146 U CN 202022158146U CN 214424153 U CN214424153 U CN 214424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parking space
stereo garage
cables
reinforc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581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强
覃克弘
章晗辰
周克雄
陈家禄
龙晓甜
罗顺
劳英慧
黄仲喜
朱卓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Wingood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Wingood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Wingood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Wingood Intelligent Park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581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4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4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4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n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的载车台板、移动机构和PLC控制单元,支架由两根前立柱、两根后立柱、前横梁、后横梁、纵梁组成,前后横梁上端面于立柱正上方分别直立设有一根前加固柱;前横梁的中部间隔连接四条前斜拉索的一端,两条前斜拉索的另一端与左侧的前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两条前斜拉索的另一端与右侧的前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前横梁的上端面两端各连接有一条前平衡索,前平衡索与相邻近的前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该立体车库用斜拉索方式进行加固,实现了立体车库的超大跨度;具备标准化程度高,安装方便,对梁体要求低且可施加预应力从而挠度可控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体车库一般采用大跨度设计,一般在不超过8米的间隔设置两根立柱,占地面积为3个车位。但是,在实际施工设计时,有时会遇到空间宽度超过8米达到10米以上的情况,设置两组立体车库空间不足,只设置一组立体车库则会浪费其余的空间。如果在现有车库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加宽,由于挠度过大,目前的立体车库结构类型基本难以适用。解决的方案有1、增加钢构梁的截面,提高单组承载。但现有跨距的梁部分,钢构轻量化优化空间很小,标准化程度低。且对材料要求较高,如截面属性不理想直接影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2、辅助设置立柱来进行支撑,但增加支撑就会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提出了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该立体车库用斜拉索方式进行加固,实现了立体车库的超大跨度;具备标准化程度高,安装方便,对梁体要求低且可施加预应力从而挠度可控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上的载车台板、移动机构和PLC控制单元,所述支架主要由两根前立柱、两根后立柱、前横梁、后横梁、四条以上的纵梁组成,其中,两根前立柱的上端之间与前横梁相连,两根后立柱的上端之间与后横梁相连;所述前横梁上端面于两根前立柱的正上方分别直立设有一根前加固柱,所述后横梁上端面于两根后立柱的正上方分别直立设有一根后加固柱;所述前横梁的中部间隔连接四条前斜拉索的一端,其中两条前斜拉索的另一端与左侧的前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两条前斜拉索的另一端与右侧的前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前横梁的上端面两端各连接有一条前平衡索,所述前平衡索与相邻近的前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的中部间隔连接有四条后斜拉索,其中两条后斜拉索的另一端与左侧的后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两条后斜拉索的另一端与右侧的后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后横梁的上端面两端各连接有一条后平衡索,所述后平衡索与相邻近的后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斜拉索与前加固柱之间、后斜拉索与后加固柱之间、前平衡索与前加固柱之间、后平衡索与后加固柱之间均通过连接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横移机构,所述支架内部从地面至横梁水平高度的空间内上下设置有上层存车空间和下层存车空间,所述上层存车空间和下层存车空间均并排设有多个车位,所述上层存车空间的车位数和下层存车空间的车位数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下层存车空间的车位中总有一个预留为空位,其余车位均放置一载车台板;所述升降机构与上层存车空间内的载车台板连接,用于驱动上层的载车台板做升降运动,横移机构与下层存车空间的载车台板连接,用于驱动下层的载车台板做横移运动;所述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均与所述PLC控制单元电路连接,所述PLC控制单元与车库总调度控制系统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存车空间前设有坡板。
进一步地,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的跨度为8-14米。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存车空间的车位数为N个,N取值为3-5,所述纵梁的数量为N+1个,纵梁的设置位置与上层存车空间的车位相对应,即每相邻两根纵梁之间下方的位置为一个车位。
进一步地,两条所述前平衡索关于前横梁的中垂线对称;四个所述前斜拉索的一端与前横梁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中间N-1个纵梁的外侧;两条所述后平衡索关于后横梁的中垂线对称;四个所述后斜拉索的一端与后横梁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中间N-1个纵梁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前平衡索与前横梁的夹角大于任一前斜拉索与前横梁的夹角;所述后平衡索与后横梁的夹角大于任一后斜拉索与后横梁的夹角。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车库用斜拉索和平衡索方式对立体车库进行加固,可以将原有的横梁最大跨度由8米左右增加至跨度为8-14米,从而实现了立体车库的超大跨度,在设计立体车库时可以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空间。
2、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车库的支架所用钢材料的截面规格无需进行改变,具备标准化程度高,安装方便,对梁体要求低且可施加预应力从而挠度可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其中,1-前立柱;2-前平衡索;3-前加固柱;4-前斜拉索;5-后平衡索;6-后加固柱;7-后斜拉索;8-升降机构;9-连接座;10-后横梁;11-纵梁;12-前横梁;13-空位;14-载车台板;15-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部件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其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上的载车台板14、升降机构8、横移机构和PLC控制单元。支架主要由两根前立柱1、两根后立柱、前横梁12、后横梁10、四条以上的纵梁11组成,支架的用料均采用现有的钢架结构,连接方式采用角钢和螺栓的固定连接方式。其中,两根前立柱1的上端之间与前横梁12相连,两根后立柱的上端之间与后横梁10相连,前后横梁10相互平行;前横梁12上端面于两根前立柱1的正上方分别直立设有一根前加固柱3,后横梁10上端面于两根后立柱的正上方分别直立设有一根后加固柱6;前加固柱3和后加固柱6为立柱的延伸,用于为斜拉索和平衡索提供受力点。前横梁12的中部间隔连接四条前斜拉索4的一端,其中两条前斜拉索4的另一端与左侧的前加固柱3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两条前斜拉索4的另一端与右侧的前加固柱3顶端固定连接;前横梁12的上端面两端各连接有一条前平衡索2,前平衡索2与相邻近的前加固柱3顶端固定连接;后横梁10的中部间隔连接有四条后斜拉索7,其中两条后斜拉索7的另一端与左侧的后加固柱6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两条后斜拉索7的另一端与右侧的后加固柱6顶端固定连接;后横梁10的上端面两端各连接有一条后平衡索5,后平衡索5与相邻近的后加固柱6顶端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斜拉索和平衡索共同对立体车库的横梁进行加固,可以将原有的最大跨度由8米左右增加至跨度为8-14米,从而实现了立体车库的超大跨度,在设计立体车库时可以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空间,又不用另外增加立柱影响用户体验。
具体地,前斜拉索4与前加固柱3之间、后斜拉索7与后加固柱6之间、前平衡索2与前加固柱3之间、后平衡索5与后加固柱6之间均通过连接座9连接。连接座9与前横梁12、后横梁10以及前加固柱3、后加固柱6之间通过螺栓安装紧固。具体的连接座9结构可以多样变化,不作具体详述。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适合于现有多种立体车库,典型地,适合层数为两层的立体车库,更优选地,适合于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是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其结构可以为:移动机构包括升降机构8、横移机构,支架内部从地面至横梁水平高度的空间内上下设置有上层存车空间和下层存车空间,上层存车空间和下层存车空间均并排设有多个车位,上层存车空间的车位数和下层存车空间的车位数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下层存车空间的车位中总有一个预留为空位13,其余车位均放置一载车台板14;升降机构8与上层存车空间内的载车台板14连接,用于驱动上层的载车台板14做升降运动,横移机构(图未示出)与下层存车空间的载车台板14连接,用于驱动下层的载车台板14做横移运动;升降机构8和横移机构均与所述PLC控制单元电路连接,PLC控制单元与车库总调度控制系统无线通信连接。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的变换,设计其他结构类型的立体车库,如果采用本实用新型斜拉索结构,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下层存车空间前设有坡板15,从而便于小车开至载车台板14上。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前横梁12和后横梁10的跨度可以增加至8-14米,跨度越大。则上层存车空间的车位数为N个,N取值可以为3-5,优选为图1所示的5个车位,从而总体可以增加4个车位,而不会影响用户存取车的体验感。基于该横梁的长度,对于纵梁11的数量为N+1个,纵梁11的设置位置与上层存车空间的车位相对应,即每相邻两根纵梁11之间下方的位置为一个车位。纵梁11不仅起到加固支架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一些辅助设置如升降装置提供安装点。
对于平衡索和斜拉索的具体设置,根据力学原理,本实用新型将两条前平衡索2设置为关于前横梁12的中垂线对称;四个前斜拉索4的一端与前横梁12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中间N-1个纵梁11的外侧;两条后平衡索5关于后横梁10的中垂线对称;四个后斜拉索7的一端与后横梁10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中间N-1个纵梁11的外侧。这样设置,为横梁各受力较大部位施加预应力,从而实现挠度可控。前平衡索2与前横梁12的夹角大于任一前斜拉索4与前横梁12的夹角;后平衡索5与后横梁10的夹角大于任一后斜拉索7与后横梁10的夹角,减少横梁在立柱外侧的长度,从而对空间进行更合理利用。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包括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上的载车台板、移动机构和PLC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要由两根前立柱、两根后立柱、前横梁、后横梁、四条以上的纵梁组成,其中,两根前立柱的上端之间与前横梁相连,两根后立柱的上端之间与后横梁相连;所述前横梁上端面于两根前立柱的正上方分别直立设有一根前加固柱,所述后横梁上端面于两根后立柱的正上方分别直立设有一根后加固柱;所述前横梁的中部间隔连接四条前斜拉索的一端,其中两条前斜拉索的另一端与左侧的前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两条前斜拉索的另一端与右侧的前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前横梁的上端面两端各连接有一条前平衡索,所述前平衡索与相邻近的前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后横梁的中部间隔连接有四条后斜拉索,其中两条后斜拉索的另一端与左侧的后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两条后斜拉索的另一端与右侧的后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后横梁的上端面两端各连接有一条后平衡索,所述后平衡索与相邻近的后加固柱顶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拉索与前加固柱之间、后斜拉索与后加固柱之间、前平衡索与前加固柱之间、后平衡索与后加固柱之间均通过连接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横移机构,所述支架内部从地面至横梁水平高度的空间内上下设置有上层存车空间和下层存车空间,所述上层存车空间和下层存车空间均并排设有多个车位,所述上层存车空间的车位数和下层存车空间的车位数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下层存车空间的车位中总有一个预留为空位,其余车位均放置一载车台板;所述升降机构与上层存车空间内的载车台板连接,用于驱动上层的载车台板做升降运动,横移机构与下层存车空间的载车台板连接,用于驱动下层的载车台板做横移运动;所述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均与所述PLC控制单元电路连接,所述PLC控制单元与车库总调度控制系统无线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的跨度为8-14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存车空间前设有坡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存车空间的车位数为N个,N取值为3-5,所述纵梁的数量为N+1个,纵梁的设置位置与上层存车空间的车位相对应,即每相邻两根纵梁之间下方的位置为一个车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前平衡索关于前横梁的中垂线对称;四个所述前斜拉索的一端与前横梁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中间N-1个纵梁的外侧;两条所述后平衡索关于后横梁的中垂线对称;四个所述后斜拉索的一端与后横梁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中间N-1个纵梁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平衡索与前横梁的夹角大于任一前斜拉索与前横梁的夹角;所述后平衡索与后横梁的夹角大于任一后斜拉索与后横梁的夹角。
CN202022158146.2U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 Active CN214424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58146.2U CN214424153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58146.2U CN214424153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4153U true CN214424153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8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58146.2U Active CN214424153U (zh) 2020-09-27 2020-09-27 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41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5817A (zh) * 2023-04-17 2023-05-23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柔性索封边的索网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5817A (zh) * 2023-04-17 2023-05-23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柔性索封边的索网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CN116145817B (zh) * 2023-04-17 2023-08-15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柔性索封边的索网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46165U (zh) 简支变连续箱梁结构
CN214424153U (zh) 一种超大跨度的立体车库
CN207209679U (zh) 一种现有建筑加装梯
CN109944371B (zh) 超高层大板块幕墙的双索网钢梁组合结构
CN211034837U (zh) 一种应用于大载重货梯上的带单套安全钳的轿架结构
CN207192547U (zh) 一种现有建筑加装梯及停车库
CN107253652A (zh) 一种现有建筑加装梯
CN114400958A (zh) 一种太阳能支架系统
CN211056496U (zh) 一种应用于大载重货梯上的8:1双排对重架结构
CN211446563U (zh) 一种斜拉式桥堆
CN211338438U (zh) 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
CN210214463U (zh) 一种曳引驱动汽车电梯
CN210001391U (zh) 无机房电梯立式曳引机底座
CN210508034U (zh) 一种具有高支撑强度的钢结构梁及其所形成的储罐塔
CN209413381U (zh)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支撑架
CN219157758U (zh) 一种单柱双纵梁地铁结构
CN218931398U (zh) 顶吊式有机房载货电梯的轿厢架
CN115977147A (zh) 一种单柱双纵梁地铁结构
CN217264122U (zh) 一种电梯轿架的上梁结构
CN204531535U (zh) 一种无基础单边导轨双电机两层立体车库
CN218324157U (zh) 四柱三车位叠板式液压停车装置
CN211364255U (zh) 一种长油箱高位支撑架
CN219217318U (zh) 提升装置
CN216038024U (zh) 一种家用电梯背包架组件
CN217296857U (zh) 一种吊挂式背包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