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6185U - 护腕 - Google Patents

护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6185U
CN214386185U CN201890001431.1U CN201890001431U CN214386185U CN 214386185 U CN214386185 U CN 214386185U CN 201890001431 U CN201890001431 U CN 201890001431U CN 214386185 U CN214386185 U CN 2143861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st
pressing
coupled
compression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900014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相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61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61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08Arm or hand
    • A41D13/081Hand protectors
    • A41D13/088Hand protectors especially for the wri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50Prostheses not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54Artificial arms or hands or parts thereof
    • A61F2/58Elbows; Wrists ; Other joints; Hands
    • A61F2/583Hands; Wrist joints
    • A61F2/585Wrist joi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102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recting deformities of the limbs or for supporting them; Ortheses, e.g. with articulations
    • A61F5/0104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recting deformities of the limbs or for supporting them; Ortheses, e.g. with articulations without articulation
    • A61F5/0118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recting deformities of the limbs or for supporting them; Ortheses, e.g. with articulations without articulation for the arms, hands or fi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4Devices for stretching or reducing fractured limbs; Devices for distractions; Splints
    • A61F5/05Devices for stretching or reducing fractured limbs; Devices for distractions; Splints for immobilising
    • A61F5/058Splints
    • A61F5/05841Splints for the limbs
    • A61F5/05858Splints for the limbs for the arms
    • A61F5/05866Splints for the limbs for the arms for wrists, hands, fingers or thu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30Pressure-pads
    • A61F5/32Adjustable pressure pa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garments
    • A41D2400/32Therapeutic u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腕,其被穿戴于手腕来保护手腕,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迫部件,其形成为能够包裹手腕的形态,并在内侧面的一侧以能够向手腕的中心方向压迫手腕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中的某一个的方式安装有第一压迫垫,且在内侧面的另一侧以能够向手腕的中心方向压迫手腕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中的其余一个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压迫垫;以及结合体,其在一侧能够转动地结合压迫部件的一端部,并在另一侧通过用户的操作结合或分离压迫部件的另一端部,护腕形成为除了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外不会压迫手腕,结合体以能够调节第一压迫垫及第二压迫垫对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的压迫荷重的方式形成为能够通过用户的操作来调节压迫部件的结合状态的形态。

Description

护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腕。更详细而言,涉及如下一种护腕,即,通过利用压迫垫仅对手腕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向手腕中心方向进行压迫,防止发生手麻或手肿等副作用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补充手腕的固定力,因而能够防止手腕过度弯折等,并缓解手腕疼痛,且能够调节对手腕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的压迫荷重,并且,顺畅地进行压迫部件插入结合于结合体的过程,从而提高操作感且能够进行稳定的使用的同时,可以防止干扰造成的损伤,另外,牵引压迫部件的连接线的牵引操作稳定且能够防止连接线的磨耗和损伤,此外,能够衰减对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的过度的压迫荷重,因而具有更惬意舒适的穿戴感的护腕。
背景技术
就组成人体的臂的关节而言,由桡骨和尺骨形成臂腕,由8个腕骨形成手腕,由能够进行旋转、弯曲、伸展的5个腕掌关节形成手掌,并由多个手指骨形成能够发挥把持物体的功能的手指。
这些关节组在进行用手把持而进行的运动或活动时会因反复持续的过使用而受到伤害,受到伤害时,有时会治愈得不完全的同时,持续地诱发疼痛。
因此,迄今,研究并使用穿戴于身体的手腕来保护上述关节及骨的护腕。
通常,护腕与护肘、护脚腕及护臂腕等一同被穿戴于人们软弱的关节部位来保护这些关节,而进行各种竞技的运动员或进行作业的作业者或玩乐的儿童会出于安全考虑穿戴护腕。
现有技术的一般的护腕形成为包裹手腕部位的带形态,并构成为由手腕的外侧面沿周围整体上均匀地压迫手腕部位的形态。通过这样的对手腕的压迫,执行保护手腕关节并防止手腕的过度弯折的功能。
然而,由于这样的现有技术中的护腕整体上均匀地压迫手腕部位,因而存在长时间穿戴会导致手腕动脉的血流不畅而发生手麻现象或手肿等问题,由于这种诸如手麻的不便,其利用度非常受限,比如,运动过程中会脱掉护腕或干脆不穿戴等,因此,从当前现状而言,在多种多样的运动或活动过程中手腕无法被安全地保护而暴露于负伤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研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压迫垫仅对手腕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向手腕中心方向进行压迫来防止发生手麻或手肿等副作用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补充手腕的固定力,因而可以稳定地执行能够防止手腕过度弯折等并能够缓解手腕疼痛等手腕保护功能的护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护腕,即,通过将压迫部件构成为能够转动地结合的形态,并通过用户的操作来调节对压迫部件的相互结合力,能够调节对手腕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的压迫荷重,从而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以更便利而优化的状态进行使用的护腕。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护腕,即,通过将压迫部件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材质的主环体和刚性材质的连接体能够相互转动地结合的形态,在进行利用连接线的牵引动作时顺畅地进行插入结合压迫部件的过程,从而提高操作感且能够进行稳定的使用,并能够防止干扰造成的损伤,因而耐久性被提高的护腕。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护腕,即,通过以对连接线的贯通路径进行导向的方式在压迫部件的连接体形成具有曲线路径的贯通导向孔,在进行利用连接线的牵引动作时,顺畅地进行连接线的移动,从而连接线的牵引操作稳定,且能够使连接线的磨耗及损伤最小化的护腕。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护腕,即,通过在压迫垫的中心部形成多个贯通孔,即使由压迫垫对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施加过度的压迫荷重,也能够通过压迫垫的贯通孔的弹性变形来衰减过度的压迫荷重,因而具有更惬意舒适的穿戴感的护腕。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腕,其被穿戴于手腕来保护手腕,所述护腕包括:压迫部件,其形成为能够包裹手腕的形态,并在内侧面的一侧以能够向手腕的中心方向压迫手腕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中的某一个的方式安装有第一压迫垫,且在内侧面的另一侧以能够向手腕的中心方向压迫手腕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中的其余一个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压迫垫;以及结合体,其在一侧能够转动地结合所述压迫部件的一端部,并在另一侧通过用户的操作结合或分离所述压迫部件的另一端部,所述护腕形成为除了所述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外不会压迫手腕,所述结合体以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压迫垫及所述第二压迫垫对所述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的压迫荷重的方式形成为能够通过用户的操作来调节所述压迫部件的结合状态的形态。
此时,所述压迫部件可以包括:主环体,其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质形成为部分区间被开放的环形状,并在内侧面安装所述第一压迫垫及所述第二压迫垫,且一端部能够转动地结合于所述结合体的一侧;以及连接体,其能够转动地结合于所述主环体的另一端部,所述连接体可以结合于所述结合体的另一侧或从所述结合体的另一侧分离。
此外,所述连接体可以由相比所述主环体不易弹性变形的刚性材质形成。
此外,可以在所述结合体的另一侧端部形成有使所述压迫部件的连接体能够插入结合的插入导向孔,在所述结合体的中心部安装有能够由用户操作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可以形成为能够调节所述连接体插入于所述插入导向孔的插入深度。
此外,在所述连接体的末端部可以贯通结合有另外的连接线而连接于所述结合体的操作部,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牵引所述连接线,使得所述连接体插入结合于所述插入导向孔。
此外,可以在所述连接体形成有对所述连接线所贯通结合的路径进行导向的贯通导向孔,所述贯通导向孔可以形成为具有向牵引所述连接线的方向的反方向凸状地弯曲的曲线路径的形态。
此外,所述操作部可以包括:固定体,其固定结合于所述结合体,并且在被开放的上端部,在内周面形成有棘轮;旋转体,其能够上下移动和旋转地结合于所述固定体,并以在向下移动时约束单向旋转的方式在一侧形成有啮合于所述棘轮的限位器突起,且形成为在向上移动时解除所述限位器突起与棘轮的啮合状态,从而能够进行双向旋转;以及旋钮,其以随同所述旋转体一体地上下移动和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旋转体的上部,并由用户操作,贯通结合于所述连接体的连接线单向地卷绕于所述旋转体。
此外,所述第一压迫垫及所述第二压迫垫可以沿所述压迫部件的长度方向形成在规定区间内,并在中心部形成有向宽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
此外,可以沿所述压迫部件的长度方向隔开地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压迫垫及所述第二压迫垫的贯通孔。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压迫垫仅对手腕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向手腕中心方向进行压迫,防止发生手麻或手肿等副作用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补充手腕的固定力,因而具有可以稳定地执行能够防止手腕过度弯折等并能够缓解手腕疼痛等手腕保护功能的效果。
此外,通过将压迫部件构成为能够转动地结合的形态,并通过用户的操作来调节对压迫部件的相互结合力,能够调节对手腕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的压迫荷重,从而具有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以更便利而优化的状态进行使用的效果。
此外,通过将压迫部件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材质的主环体和刚性材质的连接体能够相互转动地结合的形态,在进行利用连接线的牵引动作时顺畅地进行插入结合压迫部件的过程,从而提高操作感且能够进行稳定的使用,并能够防止干扰造成的损伤,因而具有提高耐久性的效果。
此外,通过以对连接线的贯通路径进行导向的方式在压迫部件的连接体形成具有曲线路径的贯通导向孔,在进行利用连接线的牵引动作时,顺畅地进行连接线的移动,从而具有连接线的牵引操作稳定,且能够使连接线的磨耗及损伤最小化的效果。
此外,通过在压迫垫的中心部形成多个贯通孔,即使由压迫垫对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施加过度的压迫荷重,也能够通过压迫垫的贯通孔的弹性变形来衰减过度的压迫荷重,因而具有拥有更惬意舒适的穿戴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穿戴解除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压迫荷重调节状态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操作部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压迫垫的多样的形态的图。
图6和图7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压迫垫的移动结构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辅助压迫垫的结合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各图的构成要素附以参照符号时,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即使标示于不同的图中,也应尽量使其具有相同的符号。此外,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时,当判断为对相关公知配置或功能的具体说明可能使本实用新型的要旨不清楚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形状的立体图,图2 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穿戴解除状态的立体图,图3 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压迫荷重调节状态的图,图4 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操作部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可以被穿戴于用户的手腕H来稳定地保护手腕,而不会有手麻之类的副作用,所述护腕包括安装有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压迫部件100和结合体300而构成。
压迫部件100呈能够包裹手腕H的形态,其可以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质形成为一侧区间被开放的环形态,并在内侧面的一侧以能够向手腕的中心方向压迫手腕的桡骨H1部位及尺骨H2部位中的某一个的方式安装有第一压迫垫 210,且在内侧面的另一侧以能够向手腕的中心方向压迫手腕的桡骨H1部位及尺骨H2部位中的其余一个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压迫垫220。
例如,第一压迫垫210可以配置为包裹手腕H的尺骨H2部位而向手腕的中心方向进行压迫,第二压迫垫220可以配置为与第一压迫垫210相向的方式包裹手腕H的桡骨H1部位而向手腕的中心方向进行压迫。
结合体300形成为,压迫部件100的一端部能够转动地结合于结合体300 的一侧,且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通过用户的操作来结合于结合体300的另一侧或从结合体300的另一侧分离。
如此构成的护腕通过压迫部件100的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 压迫手腕H的桡骨H1部位及尺骨H2部位,此时,形成为除了桡骨H1部位及尺骨H2部位外不会压迫手腕H。即,可以形成为,在桡骨H1部位及尺骨 H2部位外的区域,从手腕H隔开或不进行压迫而单纯接触的形态。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中,由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压迫手腕H的桡骨H1部位和尺骨H2部位,因而能够补充手腕H的固定力,从而可以稳定地执行能够防止手腕H过度弯折等并能够缓解手腕疼痛等手腕保护功能。此时,除了通过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压迫桡骨 H1部位和尺骨H2部位外,不会压迫手腕H的别的部位,因而不会妨碍血液循环,从而不会发生手麻或手肿等副作用。
此外,在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可以在内部插入由锆(Zr) 或锗(Ge)等形成的健康辅助装置(未图示),由此可以附加对手腕部位的多种多样的健康辅助效能。
此外,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沿压迫部件100的长度方向形成在规定区间内,且可以在中心部形成有向宽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201。可以沿压迫部件100的长度方向隔开地形成多个这样的贯通孔201。通过如此形成贯通孔201,在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压迫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的过程中,相对容易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即使在使用过程中施加过度的压迫也会发生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贯通孔201引起的弹性变形,从而衰减压迫荷重。
另一方面,结合体300形成为,在压迫部件100的一端部能够转动地结合于结合体300的一侧,且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结合于结合体300的另一侧或从结合体300的另一侧分离,此时,以调节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对桡骨H1部位及尺骨H2部位的压迫荷重的方式形成为能够通过用户的操作来调节压迫部件100的结合状态。
更具体而言,在结合体300的另一侧端部形成有能够插入结合压迫部件 100的另一端部的插入导向孔310,在结合体300的中心部安装有能够由用户操作的操作部400,操作部400形成为能够调节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插入于插入导向孔310的插入深度。
此时,可以构成为,另外的连接线W贯通结合于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而连接于结合体300的操作部400,并通过操作部400的操作来牵引连接线 W,使得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插入结合于插入导向孔310。
基于这样的结构,通过操作结合体300的操作部400来对连接线W进行牵引解除,可以如图2所图示使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从结合体300分离;相反,通过操作结合体300的操作部400来牵引连接线W,可以如图1所图示使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结合于结合体300。
这样的护腕即使在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从结合体300分离的情况下也通过连接线W进行连接,因而护腕会整体上始终维持环形状,如图2所图示,在将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从结合体300分离的开放状态下使手腕位于贯通护腕的内部空间的方向之后,通过牵引操作部400牵引牵引线W,可以如图1 所图示压迫手腕H。
此时,由于在压迫部件100以压迫部件100相对于结合体300的旋转轴M 为中心转动的同时,压迫部件100会弹性变形,因而护腕可以整体上在扩展或缩小内部空间,因此,当将手腕H伸入护腕的内部空间或从护腕的内部空间抽出时,能够更自如地移动手腕。
此外,由于通过操作部400操作来调节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向插入导向孔310的插入深度来调节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桡骨H1部位及尺骨H2部位的压迫荷重,例如,如图3的(a)所图示,当以使压迫部件 100的另一端部相对深地插入于插入于导向孔310的方式操作操作部400时,对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桡骨H1部位及尺骨H2部位的压迫荷重相对增加;如图3的(b)所图示,当以使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相对浅地插入于插入导向孔310的方式操作操作部400时,对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桡骨H1部位及尺骨H2部位的压迫荷重会相对减少。
另一方面,压迫部件100可以一体式地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环形态,但是,如图1和图2所图示,主环体110和连接体120也可以分离而形成。
主环体110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质形成为部分区间被开放的环形状,并在内侧面安装有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且一端部能够转动地结合于结合体300的一侧。连接体120能够转动地结合于主环体110的另一端部,且形成为连接体120插入结合于结合体300的插入导向孔310。此时,连接体120 的旋转轴M形成在相对于主环体110的长度方向的直角方向,连接体120由相比主环体110不易弹性变形的刚性材质形成。例如,主环体110可以由聚氨酯材质形成,连接体120可以由刚性塑料材质形成。此外,通过操作部400 牵引的连接线W构成为贯通结合于连接体120的末端而牵引连接体120。
如此,压迫部件100形成为主环体110和连接体120分离,从而能够顺畅地插入于结合体300的插入导向孔310。
即,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被连接线W牵引而插入于结合体300的插入导向孔310,此时,若压迫部件100一体式地形成,则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所朝向的方向可能与连接线W的牵引方向相差规定角度,从而在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插入于结合体300的插入导向孔310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干扰。由于这样的干扰,不但操作不顺畅且操作感下降,而且还存在长时间使用会发生损伤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对于压迫部件100,通过在安装有第一压迫垫210和第二压迫垫220的环形状的主环体110的末端部能够转动地结合刚性材质的连接体120,并使连接线W贯通结合于连接体120的末端部,当通过连接线W牵引压迫部件100的另一端部,即连接体120时,连接体120会通过连接线W的牵引力以旋转轴M为中心旋转,且会朝向与连接线W的牵引方向相同的方向。从而,连接体120无干扰地顺畅地插入于结合体300的插入导向孔310。
此外,连接线W贯通结合于连接体120,为此,在连接体120形成有对连接线W所贯通结合的路径进行导向的贯通导向孔121。贯通导向孔121形成为向连接体120的宽度方向贯通连接体120,此时,形成为具有向牵引连接线W的方向的反方向凸状地弯曲的曲线路径而不是具有直线路径的形态。
如此,通过使贯通导向孔121形成为具有曲线路径,在连接线W被牵引的过程中能够沿贯通导向孔121顺畅地移动,可以使牵引过程进行得更为柔和,从而使连接线W的移动所产生的摩擦等最小化,因而可以防止磨耗和损伤。
另一方面,操作部400包括:固定体410,其固定结合于结合体300,并且,在被开放的上端部,在内周面形成有棘轮411;旋转体430,其能够上下移动和旋转移动地结合于固定体410,并以在向下移动时约束单向旋转的方式在一侧形成啮合于棘轮411的限位器突起431,且形成为向上移动时解除限位器突起431与棘轮411的啮合状态,从而能够进行双向旋转;以及旋钮420,其随同旋转体430一体地进行上下移动和旋转移动的方式结合于旋转体430 的上部,且形成为由用户操作,贯通结合于连接体120的连接线W构成为单向地卷绕于旋转体430。
因此,在对旋钮420加压而使其向下移动的状态下,当例如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旋钮420时,旋转体430会与旋钮420一同旋转,且连接线W卷绕于旋转体430。从而,连接线W被牵引至结合体300侧,使得连接体120插入结合于插入导向孔310。在该状态下,由于限位器突起431啮合于固定体410的棘轮411,会反向地约束旋转体430的旋转,因而连接体120随着对旋钮420 进行旋转操作而继续更深地插入于插入导向孔310,致使对桡骨H1部位及尺骨H2部位的压迫荷重增加,并维持该状态。
相反,为了减少对桡骨H1部位及尺骨H2部位的压迫荷重或将连接体120 从结合体300分离,向上引出旋钮420来解除旋转体430的限位器突起431 与固定体410的棘轮411的啮合状态,在该状态下,可以向从结合体300分离的方向旋转移动连接体120或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420。
另一方面,可以在结合体300的插入导向孔310形成线导向部320,该线导向部320以使连接体120的连接线W以卷绕于旋转体430的形态连接于操作部400的方式对连接线W的连接路径进行导向。线导向部320可以形成为向插入导向孔310的两侧面边缘部分对贯通连接体120的连接线W进行导向。
此外,可以在固定体410形成线引入口412,该线引入口412以使从连接体120连接的连接线W能够贯通而卷绕于旋转体430的方式对连接线W的贯通路径进行导向。线引入口412可以以与线导向部320对应的形态分别形成在与插入导向孔310的两侧面边缘部分相邻的位置。
通过这样的线导向部320和线引入口412,可以使连接线W以规定的路径维持配置状态,因而即使在连接体120结合于结合体300或从结合体300 分离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维持,而不会存在相互拧绕或扭结等问题。
图5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压迫垫的多样的形态的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可以如图5 所图示形成为多样的形态。
例如,如图5的(a)所图示,压迫桡骨H1部位的第二压迫垫220的长度L1可以形成为比压迫尺骨H2部位的第一压迫垫210的长度L2长。构成臂的骨有桡骨H1和尺骨H2,在手腕H部位,这样的桡骨H1和尺骨H2向外部凸出。桡骨H1形成为比尺骨H2粗,并且,在手腕H部位,也同样在更宽的范围显示凸出区域。因此,由于桡骨H1部位占相对宽的区域,将压迫桡骨H1部位的第二压迫垫220的长度形成得更长可能更适合于压迫桡骨H1和尺骨H2部位。
此外,如图5的(b)所图示,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可以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形成为与手腕H接触的表面凹陷地弯曲的形态。即,当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以均一的厚度形成时,与手腕H的接触面与第一压迫部件110及第二压迫部件120的内侧面曲线平行地沿S1线形成,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与手腕H的接触面可以以凹陷地弯曲的形态沿S2线形成。如此,通过使与手腕H的接触面形成为凹陷地弯曲的形态,使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能够更贴紧于手腕H,且能够更稳定地压迫手腕H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
图6和图7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压迫垫的移动结构的图。
如图6及图7所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可以沿压迫部件100的长度方向能够移动规定区间地进行安装,由此,能够调节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位置,从而能够准确地压迫可能每个用户皆不同的桡骨及尺骨部位。
当将护腕穿戴于手腕H时,第一压迫垫210和第二压迫垫220彼此相向地配置而压迫手腕H的桡骨H1部位及尺骨H2部位,此时,由于手腕H的形状、桡骨H1及尺骨H2的位置等可能对每个人都略微不同,因此,根据用户,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可能无法压迫准确的位置。
因此,通过让用户能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移动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移动来调节位置,可以使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位于准确的位置,由此能够准确地压迫桡骨H1及尺骨H2部位。
为了进行这样的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位置移动,可以在与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压迫部件100的接触面形成能够插入于压迫部件100的内部空间的插入突出部230。此外,在压迫部件100以使插入突出部230能够插入并被容纳而移动的方式形成垫容纳部101,在垫容纳部101 的内部空间以使插入突出部230能够以啮合的状态通过外力移动的方式形成移动导向部102。此时,可以在压迫部件100的内侧面以插入第一压迫垫210 及第二压迫垫220的插入突出部230的方式沿长度方向形成开口部103。插入突出部230通过开口部103插入容纳于垫容纳部101,且能够沿配置于垫容纳部101的内部的移动导向部102在长度方向上移动。在移动导向部102的边缘部分形成凹凸部,且插入突出部230可以构成为以与凹凸部啮合的状态通过外力进行分离移动。
通过这样的结构,用户可以在将护腕穿戴于手腕H的状态下沿长度方向推或拉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来调节位置,由此能够压迫准确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
图8是示意性地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护腕的辅助压迫垫的结合结构的图。
如图8所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 220还可以包括另外的辅助压迫垫250。
辅助压迫垫250可以构成为能够拆装地结合于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与手腕H的接触面。这样的辅助压迫垫250构成为结合于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与手腕H的接触面而实质上压迫手腕H的桡骨H1 部位及尺骨H2部位,且可以由诸如皮或硅的软性材质形成。
通过将这样的辅助压迫垫250结合于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 或从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去除这样的辅助压迫垫250,可以调节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厚度。即,当将辅助压迫垫250结合于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时,整体上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 的厚度变厚;当从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去除辅助压迫垫250时,整体上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厚度变薄。
如此,可以利用辅助压迫垫250来调节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 的整体的厚度,由此,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或环境条件等将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厚度调节为适当的厚度。
此时,可以在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与手腕H的接触面形成结合槽240,并在辅助压迫垫250的一面形成能够插入结合于结合槽240的结合突起251,且可以构成为通过结合槽240与结合突起251的结合使辅助压迫垫250能够拆装地结合于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
此外,也可以通过对结合辅助压迫垫250的结合位置的调节来调节对实质上压迫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的部位的位置。为此,可以沿长度方向在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形成多个结合槽240。
即,如图8所图示,通过将辅助压迫垫250的结合突起251选择性地结合于第一压迫垫210及第二压迫垫220的多个结合槽240中的某一个,可以调节辅助压迫垫250的结合位置,基于这样的结构,能够便利地调节通过辅助压迫垫250压迫手腕H的压迫位置。
以上说明只不过是示例性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进行了描述,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一般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实施多样的修改和变形。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不为这样的实施例所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解释,且与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应解释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护腕,其被穿戴于手腕来保护手腕,所述护腕的特征在于,包括:
压迫部件,其形成为能够包裹手腕的形态,并在内侧面的一侧以能够向手腕的中心方向压迫手腕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中的某一个的方式安装有第一压迫垫,且在内侧面的另一侧以能够向手腕的中心方向压迫手腕的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中的其余一个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压迫垫;以及
结合体,其在一侧能够转动地结合所述压迫部件的一端部,并在另一侧通过用户的操作结合或分离所述压迫部件的另一端部,
所述护腕形成为除了所述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外不会压迫手腕,所述结合体以能够调节所述第一压迫垫及所述第二压迫垫对所述桡骨部位及尺骨部位的压迫荷重的方式形成为能够通过用户的操作来调节所述压迫部件的结合状态的形态,
所述压迫部件包括:
主环体,其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质形成为部分区间被开放的环形状,并在内侧面安装所述第一压迫垫及所述第二压迫垫,且一端部能够转动地结合于所述结合体的一侧;以及
连接体,其能够转动地结合于所述主环体的另一端部,
所述连接体结合于所述结合体的另一侧或从所述结合体的另一侧分离,
所述连接体由相比所述主环体不易弹性变形的刚性材质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结合体的另一侧端部形成有使所述压迫部件的连接体能够插入结合的插入导向孔,
在所述结合体的中心部安装有能够由用户操作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形成为能够调节所述连接体插入于所述插入导向孔的插入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体的末端部贯通结合有另外的连接线而连接于所述结合体的操作部,
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牵引所述连接线,使得所述连接体插入结合于所述插入导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体形成有对所述连接线所贯通结合的路径进行导向的贯通导向孔,
所述贯通导向孔形成为具有向牵引所述连接线的方向的反方向凸状地弯曲的曲线路径的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腕,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包括:
固定体,其固定结合于所述结合体,并且在被开放的上端部,在内周面形成有棘轮;
旋转体,其能够上下移动和旋转地结合于所述固定体,并以在向下移动时约束单向旋转的方式在一侧形成有啮合于所述棘轮的限位器突起,且形成为在向上移动时解除所述限位器突起与棘轮的啮合状态,从而能够进行双向旋转;
以及
旋钮,其以随同所述旋转体一体地上下移动和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旋转体的上部,并由用户操作,贯通结合于所述连接体的连接线单向地卷绕于所述旋转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护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迫垫及所述第二压迫垫沿所述压迫部件的长度方向形成在规定区间内,并在中心部形成有向宽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腕,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压迫部件的长度方向隔开地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压迫垫及所述第二压迫垫的贯通孔。
CN201890001431.1U 2017-12-18 2018-10-17 护腕 Active CN21438618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74371A KR101892573B1 (ko) 2017-12-18 2017-12-18 조작 성능이 향상된 손목 보호대
KR10-2017-0174371 2017-12-18
PCT/KR2018/012237 WO2019124698A1 (ko) 2017-12-18 2018-10-17 조작 성능이 향상된 손목 보호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6185U true CN214386185U (zh) 2021-10-15

Family

ID=63434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90001431.1U Active CN214386185U (zh) 2017-12-18 2018-10-17 护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571029B2 (zh)
EP (1) EP3729986B1 (zh)
JP (1) JP6986635B2 (zh)
KR (1) KR101892573B1 (zh)
CN (1) CN214386185U (zh)
WO (1) WO20191246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92573B1 (ko) * 2017-12-18 2018-08-29 이상진 조작 성능이 향상된 손목 보호대
KR102208621B1 (ko) * 2018-08-23 2021-01-28 주식회사 휴먼자숨 개량된 조임구조를 갖는 건근육통 완화장치
KR102208625B1 (ko) * 2018-08-23 2021-01-28 주식회사 휴먼자숨 조임구조와 통점 압박구조가 일체로 형성된 건근육통 완화장치
KR102143991B1 (ko) * 2018-08-28 2020-08-12 피코코리아 주식회사 손목 보호대
KR102208627B1 (ko) * 2018-11-19 2021-01-28 주식회사 휴먼자숨 개량된 압박구조를 갖는 건근육 접합부 압박밴드
KR102286063B1 (ko) 2019-11-12 2021-08-04 주식회사 휴먼자숨 향상된 착용감을 갖는 건근육 접합부용 국부 압박 밴드장치
KR102286062B1 (ko) 2019-11-12 2021-08-04 주식회사 휴먼자숨 개량된 압박 조임구조를 갖는 건근육 접합부용 국부 압박 밴드장치
KR102345636B1 (ko) 2019-12-03 2021-12-31 중앙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모터 자동제어시스템을 적용한 가변압박슬리브 및 그 가변압박슬리브의 제어방법
KR102368941B1 (ko) * 2020-03-03 2022-03-03 이상진 손목 보호대
KR20220141708A (ko) 2021-04-13 2022-10-20 주식회사 프리락 글로벌 국부 압박 조임구조를 갖는 국부 압박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037181U (de) * 1971-01-21 Tigges M Vorrichtung zum Schutz des Handge lenkes
JPH03114740A (ja) * 1989-09-28 1991-05-15 Asahi Chem Ind Co Ltd 多孔織物弾性体の製造方法
US5921949A (en) * 1996-02-12 1999-07-13 Dray; James A. Carpal tunnel wrist corrective support
JP2007508047A (ja) * 2003-10-10 2007-04-05 バイオサイバネティクス・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メカニカルアドバンテージを有する止血帯
BRPI0912379A2 (pt) 2008-05-06 2015-10-13 Merit Medical Systems Inc dspositivo de compressão de artéria radial
KR200448284Y1 (ko) 2009-09-11 2010-03-29 주식회사 아이엠티메디칼 압박조절이 용이한 지혈 밴드 세트
US20140358054A1 (en) * 2013-06-04 2014-12-04 Boa Technology Inc. Straps for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for
US10470525B2 (en) * 2014-09-05 2019-11-12 Chin-Chu Ch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ightening and loosening lace
KR101559109B1 (ko) 2014-12-10 2015-10-13 구연욱 볼링용 손목 보호대
KR101607695B1 (ko) 2015-06-05 2016-03-30 구연욱 볼링용 손목보호대
KR101837187B1 (ko) * 2016-11-08 2018-03-09 이상진 손목 보호대
KR300923966S (zh) * 2017-07-21 2017-09-21
KR101892573B1 (ko) * 2017-12-18 2018-08-29 이상진 조작 성능이 향상된 손목 보호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29986A1 (en) 2020-10-28
EP3729986A4 (en) 2021-01-27
US20200383401A1 (en) 2020-12-10
US11571029B2 (en) 2023-02-07
JP6986635B2 (ja) 2021-12-22
EP3729986B1 (en) 2024-02-14
JP2021507743A (ja) 2021-02-25
KR101892573B1 (ko) 2018-08-29
WO2019124698A1 (ko) 2019-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86185U (zh) 护腕
JP6865292B2 (ja) 手首保護帯
KR102121933B1 (ko) 팔꿈치 보호대
KR101853070B1 (ko) 엄지보호부가 구비된 손목 보호대
JP2014509551A (ja) 整形外科用加圧装置
CN110996701A (zh) 手腕保护带
KR102368941B1 (ko) 손목 보호대
KR101849639B1 (ko) 손목 보호용 장갑
KR102143991B1 (ko) 손목 보호대
TWI719634B (zh) 具有可拆卸式襯墊的外骨骼機械手
KR102283579B1 (ko) 기능성 손목 보호대
KR20180026925A (ko) 찜질 밴드 모듈
KR102545049B1 (ko) 손목 보호대
CN215013778U (zh) 用于虎口的防磨保护套及防磨保护套套件
CN218922926U (zh) 一种用于治疗桡骨茎突腱鞘炎的护具
KR20240065720A (ko) 동맥혈 측정이 가능한 밴드
CN219614159U (zh) 一种约束手套
CN216628845U (zh) 一种腕部护具及关节保护装置
CN115300330B (zh) 采用连续柔性体驱动的手部灵巧康复机器人
KR102532890B1 (ko) 모듈형 장갑 로봇
CN201042554Y (zh) 一种留置针保护装置
KR20210091630A (ko) 착용위치와 결속방식을 자유롭게 선택할 수 있는 밴드형 보호대
JP2018007773A (ja) 母指cm関節症装具
KR20110017298A (ko) 커팅용 보호장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