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6090U - 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6090U
CN214386090U CN202120560968.5U CN202120560968U CN214386090U CN 214386090 U CN214386090 U CN 214386090U CN 202120560968 U CN202120560968 U CN 202120560968U CN 214386090 U CN214386090 U CN 214386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base
pin
rivete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09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春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nhu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nhu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nhu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nhu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609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6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6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6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包括杯体、发热组件,及底座组件,发热组件与于底座组件扣合连接,杯体罩设于发热组件及底座组件外;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及穿设于底座上下两端的用于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电杆;所述发热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发热件,发热件的两端设置有引脚;所述导电杆的上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导电圆管,所述发热件的引脚伸入所述导电杆的导电圆管内并与导电圆管铆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得雾化器组件的加热电路在雾化过程中保持阻值稳定,以保障雾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便携及维护方便,电加热雾化装置如电子烟一般将含有电池的主机和加热雾化的雾化器组件分开设置。
雾化器组件一般包括发热组件和底座组件,发热组件设置有发热件用于加热雾化,而底座组件设置有导电杆以连通主机的电池与发热件。发热件、导电杆、电池构成了加热电路。
现有技术中,雾化器组件内的发热件与导电杆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连接,由于焊接连接不耐高温,而发热件在加热雾化过程中会产生很高的温度,这样使得整个加热电路的阻值不稳定,而影响雾化性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旨在使得雾化器组件的加热电路在雾化过程中保持阻值稳定,保障雾化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包括杯体、发热组件,及底座组件,发热组件与底座组件扣合连接,杯体罩设于发热组件及底座组件外;
其中,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及穿设于底座上下两端的用于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电杆;
所述发热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发热件,发热件的两端设置有引脚;
所述导电杆的上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导电圆管,所述发热件的引脚伸入所述导电杆的导电圆管内并与导电圆管铆接连接。
其中,所述底座的上端形成有雾化腔体容置所述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孔排出雾化后的烟雾,所述底座的雾化腔体与发热组件的排气孔之间连接有倒置的U形排气腔道。
其中,所述底座的下端开设有进气孔与雾化腔体连通,所述雾化腔体内于进气孔位置向上延伸设置有上端开孔的进气管。
其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座,安装于发热座底端的吸液件,安装于吸液件底面的发热件,及套设在发热座外与杯体内壁密封连接的密封盖;
所述发热座的底端开设有安装腔用于容置所述吸液件,所述发热座的顶端开设有进油孔及排气孔,进油孔与安装腔连通,排气孔与底座的雾化腔体连通。
其中,所述吸液件为微孔陶瓷,所述微孔陶瓷的顶面开设有储油槽;
所述发热件来回曲折压铸成型于微孔陶瓷的底面。
其中,所述吸液件与发热座的安装腔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套。
其中,所述底座的底面还设置有吸合磁体。
其中,所述杯体包括储油腔,在储油腔内上下穿设的排气管,设置在杯体顶端的吸嘴;
储油腔的下端连通发热座的进油孔;
排气管的上端连接吸嘴,下端连接发热座的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通过在底座的导电杆上端设置一体成型的导电圆管,并将发热件两端的引脚插入导电杆的导电圆管内与导电圆管铆接连接,从而实现发热件与导电杆铆接连接。发热件与导电杆的铆接连接使得导电杆与发热件的引脚连接牢固,且能耐高温,保障了雾化器组件加热电路在加热雾化过程中的阻值稳定,从而使得雾化器组件的雾化性能稳定,提升雾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7为底座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发热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发热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雾化器组件,1-杯体,11-储油腔,12-排气管,13-吸嘴,2-发热组件,21-发热件,211-引脚,22-发热座,221-排气孔,222-安装腔,223-进油孔,224-U形排气腔道,23-吸液件,231-储油槽,24-密封套盖,25-密封套,3-底座组件,31-底座,32-导电杆,321-导电圆管,33-雾化腔体,34-进气孔,35-进气管,351-开孔,36-吸合磁体,3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100,
包括杯体1、发热组件2,及底座组件3,发热组件2与底座组件3扣合连接,杯体1罩设于发热组件2及底座组件3外。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组件100的发热组件2扣合在底座组件3的上端。
杯体1内存储有烟油,其上端设置有吸嘴,下端内与发热组件2连接,杯体1内烟油流入发热组件2。发热组件2内设置有发热件21对油液进行加热雾化,底座组件3则用于连接主机以获取主机内电池的电能。
所述底座组件3包括底座31,及穿设于底座31上下两端的用于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电杆32。本实施例的电源正负极可以是主机中电池的正负极。
本实用新型发热组件2的底部设置有发热件21,发热件21的两端设置有引脚211。发热件21对油液进行加热雾化。
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杆32的上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导电圆管321,所述发热件21的引脚211伸入所述导电杆32的导电圆管321内并与导电圆管321铆接连接。
发热件21通过引脚211与导电杆32的连接将发热件21接入加热电路,以使得主机内的电池能给发热件21提供电能而进行加热雾化。
本实用新型雾化器组件100的引脚211与导电杆32采用铆接连接,替换现有技术中的焊接连接,使得引脚211与导电杆32之间能够牢固地连接,同时,由于铆接连接相对焊接连接,其能够耐高温,在高温的加热雾化过程中始终保证引脚211与导电杆32之间的良好连接,这样,使得雾化器组件100的加热电路在加热雾化过程中的阻值保持稳定,以提供稳定可靠的雾化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底座31的上端形成有雾化腔体33容置所述发热组2件,所述发热组件2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孔221排出雾化后的烟雾,所述底座31的雾化腔体33与发热组件2的排气孔221之间连接有倒置的U形排气腔道224。
本实用新型中倒置的U形排气腔道224的设置使得雾化腔体33内产生的烟雾被分成左右两个弯曲的气体腔道,然后再向上汇集至发热座22的排气孔221,这样使得烟雾的流动路径变长,使得烟雾与空气充分混合,改善了口感,同时使得烟雾中混合的液体能尽可能地附着在发热座22上,避免其向上随烟雾排出而影响口感。
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31的下端开设有进气孔34与雾化腔体33连通,所述雾化腔体33内于进气孔34位置向上延伸设置有上端开孔351的进气管35。
外部气体从底座31的进气孔34进入雾化器组件100后,先进入进气管35,然后通过进气管35上端的开孔351进入雾化腔体33内,与发热组件2底部的发热件21加热烟油后产生烟雾混合,并向上至杯体1的吸嘴排出。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组件2包括发热座22,安装于发热座22底端的吸液件23,安装于吸液件23底面的发热件21,及套设在发热座22外与杯体1内壁密封连接的密封盖24。密封盖24能密封杯体1内储油腔11的烟油。
所述发热座22的底端开设有安装腔222用于容置所述吸液件23,所述发热座22的顶端开设有进油孔223及排气孔221,进油孔223与安装腔222连通,排气孔221与底座31的雾化腔体33连通。
杯体1内的油液从发热座22顶端的进油孔223进入发热座22,并向下流入吸液件23内,吸液件23将烟油吸附并渗入至吸液件22的底部的发热件21进行加热雾化。雾化产生的烟雾在雾化腔体33与空气混合后向上经过发热座22顶端的排气孔221向上流出至杯体1的吸嘴后排出。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吸液件23为微孔陶瓷,所述微孔陶瓷的顶面开设有储油槽231。微孔陶瓷上端的储油槽231用于容置油杯1内排出的烟油,微孔陶瓷便于烟油的吸入渗透,同时微孔陶瓷耐热,能耐其底面发热件21工作时产生高温,延长吸液件2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件21来回曲折压铸成型于微孔陶瓷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件21设置在吸液件22的底部的表面上,露出于雾化腔体33内。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件21为来回曲折状的金属发热丝,并与微孔陶瓷压铸烧结成一体,使得两者连接牢固,发热丝的两端设置有引脚211,分别铆接连接底座31上的两个导电杆32。发热件21呈来回曲折状设置,增加了发热件21与油液的接触面积,增强雾化效果,增加烟雾量。
较佳地,所述吸液件23与发热座22的安装腔222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套25。密封套25避免了烟油在发热座22内从吸液件23外侧渗出,保证了发热座22内烟油的密封性能。
优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底座31的底面还设置有吸合磁体36。吸合磁体36能将雾化器组件2能快速吸合固定于主机上,便于雾化器组件2的安装及拆卸。底座31上还套设有密封圈37与杯体1内壁密封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3、图5和图6,所述杯体1包括储油腔11,在储油腔11内上下穿设的排气管12,设置在杯体1顶端的吸嘴13。
储油腔11的下端连通发热座22的进油孔223,排气管12的上端连接吸嘴13,下端连接发热座22的排气孔221。
储油腔11用于存储烟油,并通过发热座22的进油孔223进入发热组件2的吸液件23内。排气管12则用于将发热座22的排气孔221排出的烟雾向上排出至吸嘴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100,通过在底座31的导电杆32上端设置一体成型的导电圆管321,并将发热件21两端的引脚211插入导电杆32的导电圆管321内与导电圆管321铆接连接,从而实现发热件21与导电杆32铆接连接。发热件21与导电杆32的铆接连接使得导电杆32与发热件21的引脚211连接牢固,且能耐高温,保障了雾化器组件100的加热电路在加热雾化过程中的阻值稳定,使得雾化器组件100的雾化性能稳定,提升了产品的雾化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包括杯体、发热组件,及底座组件,发热组件与底座组件扣合连接,杯体罩设于发热组件及底座组件外;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及穿设于底座上下两端的用于连接电源正负极的导电杆;
所述发热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发热件,发热件的两端设置有引脚;
所述导电杆的上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导电圆管,所述发热件的引脚伸入所述导电杆的导电圆管内并与导电圆管铆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形成有雾化腔体容置所述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孔排出雾化后的烟雾,所述底座的雾化腔体与发热组件的排气孔之间连接有倒置的U形排气腔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端开设有进气孔与雾化腔体连通,所述雾化腔体内于进气孔位置向上延伸设置有上端开孔的进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座,安装于发热座底端的吸液件,安装于吸液件底面的发热件,及套设在发热座外与杯体内壁密封连接的密封盖;
所述发热座的底端开设有安装腔用于容置所述吸液件,所述发热座的顶端开设有进油孔及排气孔,进油孔与安装腔连通,排气孔与底座的雾化腔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为微孔陶瓷,所述微孔陶瓷的顶面开设有储油槽;
所述发热件来回曲折压铸成型于微孔陶瓷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与发热座的安装腔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面还设置有吸合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包括储油腔,在储油腔内上下穿设的排气管,设置在杯体顶端的吸嘴;
储油腔的下端连通发热座的进油孔;
排气管的上端连接吸嘴,下端连接发热座的排气孔。
CN202120560968.5U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 Active CN214386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0968.5U CN214386090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0968.5U CN214386090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6090U true CN214386090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9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0968.5U Active CN214386090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6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39298U (zh) 具有v形陶瓷雾化芯的电子雾化器
CN214962604U (zh) 具有支架的雾化芯
CN216019106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6019105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144930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12931972A (zh) 雾化芯的内底部设有雾化腔的雾化器
CN214386090U (zh) 一种引脚铆接的雾化器组件
CN113854631A (zh) 多孔陶瓷雾化芯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4903780U (zh) 雾化腔设于支架内的雾化器
CN219146766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5013593U (zh) 一种稳定阻值的雾化器组件及电加热雾化装置
CN218104905U (zh) 雾化组件及具有该雾化组件的电子烟雾化器
CN215775546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821782U (zh) 一种雾化芯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723145U (zh) 具有横置雾化芯的雾化器
CN212971653U (zh)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1910512U (zh) 电子雾化器
CN113974226A (zh) 一种雾化芯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2161014A1 (zh) 具有开放式雾化腔的雾化芯
CN216255452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5775548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124323U (zh) 一种防冷凝水下溢的雾化器组件及电加热雾化装置
CN215224796U (zh) 一种改进气流道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059231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7509900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