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5533U - 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车门外把手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车门外把手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5533U
CN214365533U CN202023334626.6U CN202023334626U CN214365533U CN 214365533 U CN214365533 U CN 214365533U CN 202023334626 U CN202023334626 U CN 202023334626U CN 214365533 U CN214365533 U CN 214365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wing arm
torsion spring
door
outer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46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同召
乔东
赵晨辉
张占东
靳桃春
董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46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5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5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5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车门外把手总成及汽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转轴、摆臂及安装部;转轴用于转动连接在把手骨架上,并且用于安装复位扭簧;摆臂与转轴固定连接;摆臂的侧面设有挡位部,挡位部具有至少两个挡位安装位;安装部与摆臂连接,具有用于装配配重块的容置腔;其中,复位扭簧的一端抵接于把手骨架上,复位扭簧的另一端抵接于其中一个挡位安装位上;容置腔能够盛装不同重量的配重块。本实用新型针对不同车型,可在容置腔内安装不同重量的配重块,以满足配重块重量变化的需求;复位扭簧的端部可设置在不同的挡位安装位,以满足复位扭簧初始扭转力可调的需求,提升了外把手总成的通用性能。

Description

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车门外把手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汽车外把手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门锁系统中,车门外把手一直是影响汽车使用体验,突出汽车外观的重要组成部件。车门外把手总成包括外把手、把手骨架、配重块、控制杆、解锁拉杆和复位扭簧。在拉动外把手时,外把手带动控制杆转动,控制杆能够带动解锁拉杆运动,从而实现车门解锁。其中,配重块起到平衡的作用,复位扭簧起到带动控制杆及外把手回位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配重块直接固定在把手骨架或控制杆上,复位扭簧套设在控制杆上,针对不同的车型,所需的配重块的重量以及复位扭簧的回转力均不同,因此需要设计多个方案、制作多套模具,导致通用性能差、投资大、变更过程复杂、灵活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针对不同车型需要设计不同的配重块及复位扭簧而导致的通用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包括:
转轴,用于转动连接在把手骨架上,并且用于安装复位扭簧;
摆臂,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用于与解锁拉杆连接;所述摆臂的侧面设有挡位部,所述挡位部具有至少两个挡位安装位;以及
安装部,与所述摆臂连接,具有用于装配配重块的容置腔;
其中,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把手骨架上,所述复位扭簧的另一端抵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挡位安装位上;所述容置腔能够盛装不同重量的所述配重块。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配重块夹紧配合的卡爪组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安装部还具有贯穿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退让孔,所述退让孔靠近所述卡爪组件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安装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的一端,所述转轴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的中部,所述摆臂的另一端用于与外把手的勾手抵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摆臂还连接有拉杆卡扣,所述拉杆卡扣用于与所述解锁拉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在摆臂上设置安装部,可利用安装部的容置腔盛装不同重量的配重块,由于配重块装配在容置腔内,没有直接固定在把手骨架或摆臂上,因此针对不同车型,可在容置腔内安装不同重量的配重块,以满足配重块重量变化的需求;另外,在摆臂上还设置挡位部,挡位部具有至少两个挡位安装位,可利用挡位安装位调节复位扭簧端部的固定位置,即调节复位扭簧的扭转力,针对不同的车型,复位扭簧的端部可设置在不同的挡位安装位,以满足复位扭簧初始扭转力可调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设计多种方案、开发多套模具,节省了成本,提升了外把手总成的通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门把手总成,包括:
把手骨架,用于安装在车门内钣金上;
外把手,与所述把手骨架连接;所述外把手设有穿过所述把手骨架的勾手;
上述的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
复位扭簧,套设在所述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的所述转轴上;以及
配重块,设置在所述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的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容置腔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把手骨架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转轴的安装槽。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把手骨架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勾手的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带有上述车门外把手总成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把手总成及汽车,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具有与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把手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圆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圆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把手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把手总成的把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外把手总成的外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杆结构;11、转轴;12、摆臂;121、挡位部;122、挡位安装位;123、拉杆卡扣;13、安装部;131、容置腔;132、卡爪组件;133、退让孔;2、把手骨架;21、安装槽;22、定位部;23、锁紧块;231、锁芯螺钉;3、外把手;31、勾手;4、配重块;5、复位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锁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进行说明。所述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1,包括转轴11、摆臂12以及安装部13。转轴11用于转动连接在把手骨架2上,并且用于安装复位扭簧5;摆臂12与转轴11固定连接,用于与解锁拉杆连接;摆臂12的侧面设有挡位部121,挡位部121具有至少两个挡位安装位122;安装部13与摆臂12连接,具有用于装配配重块4的容置腔131;其中,复位扭簧5的一端抵接于把手骨架2上,复位扭簧5的另一端抵接于其中一个挡位安装位122上;容置腔131能够盛装不同重量的配重块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杆结构1主要用于与解锁拉杆连接,对解锁拉杆施力使其运动,进而实现车门解锁。具体为:在人为拉动外把手3时,外把手3的勾手31会带动摆臂12绕转轴11转动,摆臂12转动带动解锁拉杆运动,从而实现车门解锁。摆臂12摆动还会使复位扭簧5发生扭转,在撤销拉力后,摆臂12在复位扭簧5扭转力的作用下回位,并推动外把手3回位。
针对不同车型,用户在拉动外把手3时所需的感知操作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感知操作可以体现在配重块4的重量及复位扭簧5的初始扭转力上。配重块4在车门外把手总成中起平衡的作用,它主要是为了满足车辆受到撞击时能够承受30g的加速度而门锁在撞击过程中不会打开而设计的。人为在拉动外把手3时,需要克服配重块4的重量,配重块4越重,需要拉力也就越大,也就是说,人为操作感知越强。复位扭簧5起到带动控制杆结构1及外把手3回位的作用。人为在拉动外把手3时,还需要克服复位扭簧5的初始扭转力,复位扭簧5的初始扭转力越大,需要拉力也就越大,人为操作感知越强。
因此,针对不同车型,通过调节配重块4的重量以及复位扭簧5的初始扭转力,可以调节用户在拉动外把手3时所需的感知操作。具体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摆臂12上设置安装部13,可利用安装部13的容置腔131盛装不同重量的配重块4,由于配重块4装配在容置腔131内,没有直接固定在把手骨架2或摆臂12上,因此针对不同车型,可在容置腔131内安装不同重量的配重块4,以满足配重块4重量可调的需求;另外,在摆臂12上还设置挡位部121,挡位部121具有至少两个挡位安装位122,可利用挡位安装位122调节复位扭簧5端部的固定位置,即调节复位扭簧5的初始扭转力,针对不同的车型,复位扭簧5的端部可设置在不同的挡位安装位122,以满足复位扭簧5初始扭转力可调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设计多种方案、开发多套模具,节省了成本,提升了外把手总成的通用性能。
由于容置腔131能够装配不同重量的配重块4,为了能够更换配重块4,要求配重块4与容置腔131为可拆卸连接,并且在配重块4装入容置腔131后,还要实现稳固连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请参阅图1与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容置腔13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配重块4夹紧配合的卡爪组件132。卡爪组件132用于夹紧配重块4的外壁,保证配重块4装配后稳固。
具体地,卡爪组件132包括多个沿容置腔131的周向等间隔排布的卡爪。在配重块4上设计一圈卡槽,多个卡爪卡紧在卡槽内,从而实现配重块4的固定。
为了能够快速地更换配重块4,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与图4,安装部13还具有贯穿容置腔131的腔壁且与容置腔131连通的退让孔133,退让孔133靠近卡爪组件132设置。
在需要更换配重块4时,可以从退让孔133处掰动卡爪组件132,使卡爪组件132脱离与配重块4的卡接,并且从退让孔133处推动配重块4,使配重块4脱离容置腔131。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部13上增设退让孔133,方便对卡爪组件132及配重块4进行操作,能够实现配重块4的快速装配及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安装部1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安装部13不影响摆臂12摆动即可。容置腔131的结构与配重块4的结构相适配,二者之间可为过渡配合。
优选地,安装部13设计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内腔即为容置腔131。筒状结构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并且封闭端设计退让孔133。卡爪组件132固定在容置腔131的内壁上,并伸入到退让孔133内。
为了进一步优化挡位部121的结构,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挡位部121为块状结构,其每两个相对的侧面均能形成挡位安装位122。在装配复位扭簧5时,先将复位扭簧5套在转轴11上,再令转轴11安装到把手骨架2上,调整复位扭簧5的位置,使一端根据把手骨架2的结构进行定位,另一端抵接在块状结构的其中一个侧面上。
本实施例将挡位部121设计为块状结构,结构简单,挡位部121优选与摆臂12一体成型,易于制作。
为了进一步优化控制杆结构1的具体结构,避免控制杆结构1在转动时与其他构件发生干涉,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部13固定设置在摆臂12的一端,转轴11固定设置在摆臂12的中部,摆臂12的另一端用于与外把手3的勾手31抵接。
转轴11的两端分别垂直穿过摆臂12而与把手骨架2转动连接。安装部13优先地安装在摆臂12的上端,这样安装部13不会与把手骨架2发生干涉,能够保证摆臂12正常摆动。
摆臂12的下端与勾手31抵接,并且勾手31伸至摆臂12的内侧,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内外方向的定义是以车身为参照物,朝向车内的一侧为内侧,朝向车外的一侧为外侧。
在向外拉动外把手3时,勾手31会带动摆臂12的下端向外摆动,并且使复位扭簧5产生扭转,在撤销拉动力后,复位扭簧5回弹,带动摆臂12回转,摆臂12的下端推动勾手31向内移动,从而使外把手3回位。
请参阅图3与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摆臂12还连接有拉杆卡扣123,拉杆卡扣123用于与解锁拉杆连接。具体地,拉杆卡扣123装配在安装部13及挡位部121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门外把手总成,包括把手骨架2、外把手3和上述的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1,把手骨架2用于安装在车门内钣金上;外把手3与把手骨架2连接;外把手3设有穿过把手骨架2的勾手31;其中,勾手31与摆臂12抵接,转轴11上套设有复位扭簧5,容置腔131内放置有配重块4。
针对不同车型,通过调节配重块4的重量以及复位扭簧5的初始扭转力,可以调节用户在拉动外把手3时所需的感知操作。具体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摆臂12上设置安装部13,可利用安装部13的容置腔131盛装不同重量的配重块4,由于配重块4装配在容置腔131内,没有直接固定在把手骨架2或摆臂12上,因此针对不同车型,可在容置腔131内安装不同重量的配重块4,以满足配重块4重量可调的需求;另外,在摆臂12上还设置挡位部121,挡位部121具有至少两个挡位安装位122,可利用挡位安装位122调节复位扭簧5端部的固定位置,即调节复位扭簧5的初始扭转力,针对不同的车型,复位扭簧5的端部可设置在不同的挡位安装位122,以满足复位扭簧5初始扭转力可调的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设计多种方案、开发多套模具,节省了成本,提升了外把手总成的通用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把手骨架2在装配时,先将锁芯螺钉231卡装到锁紧块23再一体卡装到把手骨架2上,拉杆卡扣123及配重块4分别卡装到容置腔131及摆臂12上,复位扭簧5套到转轴11上,然后一体装配到把手骨架2上,最后将把手骨架2固定在车门内钣金上。
具体地,把手骨架2上设有用于装配转轴11的安装槽21,如图3及图6所示。安装槽21只设置在转轴11的两端,安装槽21的结构与转轴11的结构相适配。安装槽21具有两面槽口,一面槽口朝向转轴11,另一面槽口朝向车身内侧。
具体地,把手骨架2上还设有用于定位勾手31的定位部22,如图2、图6及图7所示。由于勾手31要穿过把手骨架2,因此在把手骨架2上设置了用于使勾手31穿过的通孔,又为了避免在拉动勾手31时产生沿外把手3的上下方向的晃动,在通孔的外围设置定位部2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定位部22为两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且向把手骨架2的内侧凸出的凸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门外把手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车门外把手总成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用于转动连接在把手骨架上,并且用于安装复位扭簧;
摆臂,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用于与解锁拉杆连接;所述摆臂的侧面设有挡位部,所述挡位部具有至少两个挡位安装位;以及
安装部,与所述摆臂连接,具有用于装配配重块的容置腔;
其中,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把手骨架上,所述复位扭簧的另一端抵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挡位安装位上;所述容置腔能够盛装不同重量的所述配重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配重块夹紧配合的卡爪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还具有贯穿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退让孔,所述退让孔靠近所述卡爪组件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的一端,所述转轴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的中部,所述摆臂的另一端用于与外把手的勾手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还连接有拉杆卡扣,所述拉杆卡扣用于与所述解锁拉杆连接。
6.车门外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骨架,用于安装在车门内钣金上;
外把手,与所述把手骨架连接;所述外把手设有穿过所述把手骨架的勾手;
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
复位扭簧,套设在所述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的所述转轴上;以及
配重块,设置在所述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的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容置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外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骨架上设有用于装配所述转轴的安装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外把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骨架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勾手的定位部。
9.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外把手总成。
CN202023334626.6U 2020-12-31 2020-12-31 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车门外把手总成及汽车 Active CN214365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4626.6U CN214365533U (zh) 2020-12-31 2020-12-31 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车门外把手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4626.6U CN214365533U (zh) 2020-12-31 2020-12-31 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车门外把手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5533U true CN214365533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52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4626.6U Active CN214365533U (zh) 2020-12-31 2020-12-31 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车门外把手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5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2120B (zh) 門用裝置
CN214365533U (zh) 车门外把手的控制杆结构、车门外把手总成及汽车
CN106627389B (zh) 一种汽车杂物箱总成及汽车
CN215803915U (zh) 汽车门锁解锁用滑动操纵机构、汽车门锁系统及汽车
CN213391665U (zh) 一种扶手箱铰链转轴
CN209780523U (zh) 一种用于电磁阀驱动开启前机舱盖锁的开启结构
CN211776652U (zh) 一种防止碰撞打开的汽车门把手
CN211038221U (zh) 一种手压式汽车门拉手
CN217917790U (zh) 一种车载自行车托架
CN208564188U (zh) 一种门窗锁闭用单向传动器
CN201240477Y (zh) 折叠接头
CN218661508U (zh) 拉手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082761U (zh) 一种邮轮上使用的滑轮座
CN220522301U (zh) 一种应用于卡车顶柜储物盒的新型锁机构
CN216887046U (zh) 一种头盔挂钩机构
CN114991598B (zh) 汽车车门把手的装配结构
CN212454038U (zh) 一种汽车尾门鹅颈式铰链
CN216110215U (zh) 一种自带销轴结构的车门外开把手
CN218347153U (zh) 电池仓盖及非机动车
CN219045369U (zh) 一种旋转式电动隐藏门把手结构
CN219605098U (zh) 一种纱窗传动盒
CN217558015U (zh) 一种新型驾驶位门锁
CN219953043U (zh) 一种工具箱盖辅助开启装置及工具箱
CN212529878U (zh) 一种滑板车便捷开盖结构
CN219359381U (zh) 一种汽车行李箱弹簧助力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