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1924U - 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1924U
CN214361924U CN202120013086.7U CN202120013086U CN214361924U CN 214361924 U CN214361924 U CN 214361924U CN 202120013086 U CN202120013086 U CN 202120013086U CN 214361924 U CN214361924 U CN 214361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yarn
water smoke
yarn production
smoke passag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130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占海
谭冠辉
李朝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Guang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Guang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Guang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Guang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130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1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1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1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包括并捻机机架和水雾通道,所述水雾通道为管状结构,所述水雾通道设置在纱线上方,并且所述水雾通道固定安装在所述并捻机机架顶板上,所述水雾通道上设有进雾孔、多组出雾孔和多个湿度感应器探头。本实用新型对纱线加湿,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或者消除内部应力,改善拉伸的不均匀性,有效降低初捻部静电值,大幅度减少毛羽,使纱线表面光洁,有效提高成品纱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并捻纱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并捻纱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并捻纱的流程为:首先每个初捻筒退解气圈,向上引伸出一根玻璃纤维单纱,至少两根玻璃纤维单纱从离复捻侧最近的导纱轮上汇合,经过并丝器和超喂辊,最后到达复捻锭位设备捻成一根复捻的玻璃纤维纱。
目前并捻机虽经过单机加装静电装置吸附毛羽,但毛羽、破丝不能全部消除,因纱线干化纺纱过程中纱线退解会产生毛羽、破丝,大部分毛羽的产生源自加捻三角区,对于一些特殊的纱线需要一定回潮率,因此在加湿三角区适当的加湿能够有效的减少毛羽的产生。
纺纱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毛羽,不仅影响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影响成品外观质量和并捻纱经济效益。毛羽产生受车间湿度影响,车间湿度较低时,空气干燥,纱线在梳理牵伸过程中,毛羽增多严重影响成品质量。现并捻机分布车间2/3区,2区整体湿度在50±5%,3区湿度40± 10%,并捻与初捻2/3共用一套大环境空调调节系统,通过对大环境湿度调整难以实现;通过对纱线退解通络即加捻前增加一并捻纱加湿装置,可有效减少纱线干化产生的毛羽,从而提高成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实用性强,对纱线加湿效果极佳,只改变超喂辊和初捻部导纱轮之间的湿度,不影响车间整体湿度,减少了纺纱过程中产生的毛羽,减小空气干燥对并捻纱的影响,从而提高成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包括并捻机机架和水雾通道,所述水雾通道为管状结构,所述水雾通道设置在纱线上方,并且所述水雾通道固定安装在所述并捻机机架的下方,所述水雾通道上设有进雾孔,所述水雾通道的两侧设有多组出雾孔,所述水雾通道的下方设有多个湿度感应器探头。
进一步地,所述进雾孔连接有进雾管道,所述进雾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雾孔连接,所述进雾管道的另一端与雾化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雾通道的一端设有出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水雾通道设有所述出水孔的一端的高度小于所述水雾通道另一端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孔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孔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集水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湿度感应器探头位于所述纱线上方。
进一步地,每股所述纱线上方均设有一组所述出雾孔。
进一步地,所述水雾通道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出雾孔,且所述出雾孔关于所述水雾通道的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水雾通道的一侧设有超喂辊,所述超喂辊活动连接在所述并捻机机架上,所述水雾通道的另一侧设有过丝圈,所述过丝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并捻机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出雾孔喷出的加湿水雾介于所述超喂辊与所述过丝圈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雾化设备生成加湿水雾,加湿水雾经过进雾管道到达水雾通道,加湿水雾从出雾孔中散出,对纱线加湿,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或者消除内部应力,湿润的纱线经过超喂辊时克服了拉伸的不均匀性,有效降低初捻部静电值,加湿工作减少了纺纱过程中产生的毛羽,使纱线表面光洁,减小对后期工序的影响,有效提高成品纱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并捻纱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初捻-复捻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初捻纱线、2-导纱轮、3-第一过丝圈、4-水雾通道、5-超喂辊、 6-第二过丝圈、7-复捻锭子、8-雾化器、9-进雾管道、10-出雾孔、11-加湿水雾、12-湿度感应器探头、13-排水管、14-集水槽、15-并捻机机架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 "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 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包括水雾通道4、雾化器8、进雾管道9、出雾孔10、湿度感应器探头12、排水管13和集水槽14,水雾通道4是管状结构,水雾通道4下方倾斜设置,水雾通道4的下侧面左侧高,右侧低,水雾通道4内壁的冷凝水滑到右侧,方便冷凝水汇集,在水雾通道4右侧下方的出水孔排出,通过排水管13流入集水槽14。
水雾通道4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并捻机机架顶板15上,并捻机机架顶板 15与水雾通道4之间留有空间,水雾通道4上方开有一个进雾孔,出雾通道9的一端与进雾孔固定连接,出雾通道9的另一端与雾化器8连接,进雾管道9设置在并捻机机架顶板15与水雾通道4间留有的空间中;水雾通道4的下方,靠近右端面的地方设有一个出水孔,排水管13与出水孔固定连接,排水管13的另一端与集水槽14连接。
水雾通道4侧面偏下的位置设置有五组出雾孔10,每组出雾孔10位于初捻纱线1的正上方,每组出雾孔10前后两侧对称设置;在水雾通道4的每组出雾孔10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一个湿度感应器探头12,用于监测空间湿度,加湿湿度保持在湿度65±5%。
本装置安装在超喂辊5和第一过丝圈3之间,导纱轮2对初捻纱线1 进行牵引,初捻纱线1绕过两个导纱轮2,经过第一过丝圈3,第一过丝圈 3固定安装在并捻机机架侧板上,初捻纱线1从竖直方向转为水平方向,初捻纱线1从加湿装置下经过,加湿装置喷出加湿水雾11对初捻纱线1进行加湿,降低初捻纱线1的静电值,有效减少初捻纱线1上的毛羽,初捻纱线1进行加湿工作后,到达超喂辊5处,超喂辊5与辊子支撑板活动连接,辊子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并捻机机架侧板上,超喂辊5对初捻纱线1进行超喂,降低初捻纱线1的不稳定变化,超喂后的初捻纱线1经过第二过线圈6,第二过线圈6固定安装在并捻机机架侧板上,到复捻装置,复捻锭子7进行复捻工作,复捻锭子7固定连接在并捻机机架底座上,第二过线圈6有效克服初捻纱线1在复捻工作中的晃动。
本装置中雾化器8的起停和并捻机的起停由总开关一同控制,打开总开关,并捻机延时启动,雾化器8开始工作,雾化器8中生成加湿水雾11,加湿水雾11从进雾管道9到达水雾通道4,再从水雾通道4上的出雾孔10 散出,对初捻纱线1进行加湿,这时并捻机才开始带动初捻纱线1运动,随着并捻机的驱动,初捻纱线1各处均被湿润;随着加湿装置工作时间增长,水雾通道4中的一部分加湿水雾11在水雾通道4内壁上变成冷凝水,水雾通道4倾斜设置,水雾通道4内壁的冷凝水会流向水雾通道4右侧,在右侧的出水孔流出,从排水管13流入集水槽14;关闭总开关,并捻机和雾化器8同时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雾化设备生成加湿水雾,加湿水雾经过进雾管道到达水雾通道,加湿水雾从出雾孔中散出,对纱线加湿,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或者消除内部应力,湿润的纱线经过超喂辊时克服了拉伸的不均匀性,有效降低初捻部静电值,加湿工作减少了纺纱过程中产生的毛羽,使纱线表面光洁,减小对后期工序的影响,有效提高成品纱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并捻纱的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捻机机架和水雾通道,所述水雾通道为管状结构,所述水雾通道设置在纱线上方,并且所述水雾通道固定安装在所述并捻机机架的下方,所述水雾通道上设有进雾孔,所述水雾通道的两侧设有多组出雾孔,所述水雾通道的下方设有多个湿度感应器探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雾孔连接有进雾管道,所述进雾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雾孔连接,所述进雾管道的另一端与雾化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通道的一端设有出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通道设有所述出水孔的一端的高度小于所述水雾通道另一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孔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集水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感应器探头位于所述纱线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股所述纱线上方均设有一组所述出雾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通道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出雾孔,且所述出雾孔关于所述水雾通道的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对称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通道的一侧设有超喂辊,所述超喂辊活动连接在所述并捻机机架上,所述水雾通道的另一侧设有过丝圈,所述过丝圈固定连接在所述并捻机机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孔喷出的加湿水雾介于所述超喂辊与所述过丝圈之间。
CN202120013086.7U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 Active CN214361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3086.7U CN214361924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3086.7U CN214361924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1924U true CN214361924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53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13086.7U Active CN214361924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19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4302A (zh) * 2024-02-02 2024-03-12 江苏利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纱机用喷雾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4302A (zh) * 2024-02-02 2024-03-12 江苏利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纱机用喷雾装置
CN117684302B (zh) * 2024-02-02 2024-04-16 江苏利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纱机用喷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61924U (zh) 一种并捻纱生产加湿装置
CN101100774A (zh) 一种紧密赛络纺生产股线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8618017U (zh) 一种新型喷气式纺纱装置
CN110904544A (zh) 一种纺纱断线率低的气流纺纱装置
CN104630941A (zh) 一种可以提高环锭细纱质量的装置及应用
CN209779084U (zh) 一种原液多彩同向同步加捻ab纱装置
WO2014206161A1 (zh) 新型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CN107313199A (zh) 一种纺织烧毛生产工艺流程
CN210341208U (zh) 转杯纺长丝与短纤维包芯纱和包覆纱生产装置
CN104947217B (zh) 一种喷雾加湿器及化学纤维纺丝机
CN214938072U (zh) 一种渐变透气高强度竹节纱的高效率纺纱装置
CN213570887U (zh) 一种带有减少毛羽的静电集聚装置的环锭纺纱机
CN2294967Y (zh) 连续式粘胶长丝纺丝机
CN218880201U (zh) 一种多纤维混纺的纱线加捻装置
CN103103660A (zh) 一种前罗拉加湿装置
CN112080828B (zh) 一种具有纺线除尘功能的粗纱机
CN110093692B (zh) 一种纤维须条集聚装置
CN211895505U (zh) 一种并线机的纱线处理装置
CN219174700U (zh) 双芯纱纺纱装置
CN219385455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的喷气纺纱机
CN110894631B (zh) 一种加捻机的加湿梳毛装置
CN219470418U (zh) 一种纺织用加湿装置
CN111876866A (zh) 一种气流纺纱用加湿防断及自动去湿调节装置
CN219930368U (zh) 一种加捻机的加湿梳毛装置
CN209412385U (zh) 一种减震型气流纺包缠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