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50489U - 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50489U
CN214350489U CN202022591168.8U CN202022591168U CN214350489U CN 214350489 U CN214350489 U CN 214350489U CN 202022591168 U CN202022591168 U CN 202022591168U CN 214350489 U CN214350489 U CN 214350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late
lifting
mounting table
special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911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DAOJIAOT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IDAOJIAOT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DAOJIAOT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IDAOJIAOT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225911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50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50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50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在焊接过程中,将两个待焊接工件分别对应放置在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上;再分别驱动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使得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分别进行升高或者下降,保证第一承载板上的工件表面与第二承载板上的工件表面保持齐平;接着,分别调节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使得两个工件稳定固定;最后,将两个固定的工件进行相应的焊接操作。由于本申请的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在两个升降组件的驱动下,能够上下高度调节,因此,对于异形工件或者厚度尺寸不一的工件,能够实现稳定对齐,便于异形件的焊接工作稳定开展,有效提高焊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焊接,也称作熔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随着焊接技术的日益更新,焊接技术分为激光焊、摩擦搅拌焊、电弧焊、超声波焊等,这些不同类型的焊接方式出现,不仅扩大焊接的操作环境;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焊接品质,保证焊接工件的平整度。
然而,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要求,则需要一个稳定的焊接工装。传统的焊接工装通常为桌面结构,将两个待焊接工件并排放置在桌面上;再用焊接固定钳进行固定。由于待焊接工件通常为异形件(如:非正规方形板结构),因此,两个工件的焊接的表面并不处于同一平面,导致焊接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大大降低焊接作业效率。另外,即便强行焊接,工件的焊接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方便异形件的焊接操作,提高焊接效率;同时,也能保证异形件的焊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包括:底座;第一安装台与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台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两者之间围成有固定工位;第一升降组件与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间隔设置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工位的相对两侧;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升降配合,所述第二承载板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升降配合,所述第一承载板一端与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一端均伸入至所述固定工位上;第一锁定件与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所述第二锁定件分别对应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上,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锁定端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的锁定端均能伸入所述固定工位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座、第一摇柄、第一螺杆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装设在所述第一升降座内,所述第一滑块螺接在所述第一螺杆上,并与所述第一升降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承载板装设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摇柄与所述第一螺杆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导块,所述第一升降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块导向配合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沿所述第一升降座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摇柄可转动装设在所述第一升降座上,所述第一摇柄与所述第一螺杆通过绕设第一同步带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升降座、第二摇柄、第二螺杆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螺杆转动装设在所述第二升降座内,所述第二滑块螺接在所述第二螺杆上,并与所述第二升降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承载板装设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摇柄与所述第二螺杆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二导块,所述第二升降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块导向配合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沿所述第二升降座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台朝向所述固定工位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三导槽,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导槽导向配合的第三导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台之间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朝向所述固定工位的一侧面上设有第四导槽,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导槽导向配合的第四导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台上设有第一伸出臂,所述第一伸出臂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一伸出臂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锁定件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台上设有第二伸出臂,所述第二伸出臂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二伸出臂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锁定件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焊接过程中,将两个待焊接工件分别对应放置在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上;再分别驱动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使得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分别进行升高或者下降,保证第一承载板上的工件表面与第二承载板上的工件表面保持齐平;接着,分别调节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使得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分别伸入固定工位上,并对应作用在两个待焊接工件表面上,以使两个工件稳定固定;最后,将两个固定的工件进行相应的焊接操作。由于本申请的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在两个升降组件的驱动下,能够上下高度调节,因此,对于异形工件或者厚度尺寸不一的工件,能够实现稳定对齐,便于异形件的焊接工作稳定开展,有效提高焊接效率。同时,齐平后的两个工件在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的作用下被锁定,有效避免焊接过程中发生晃动或者偏移,如此,极大提高异形件的焊接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焊接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隐藏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后的焊接工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隐藏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后的焊接工装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号说明:
100为焊接工装,110为底座,111为固定工位,112为第一支撑座,1121为第四导槽,113为第二支撑座,1131为第六导槽,120为第一安装台,121为第三导槽,130为第二安装台,131为第五导槽,140为第一升降组件,141为第一升降座,1411为第一导槽,142为第一摇柄,143为第一螺杆,144为第一同步带,150为第二升降组件,151为第二升降座,1511为第二导槽,152为第二摇柄,153为第二螺杆,154为第二同步带,160为第一承载板,161为第一滑块,162为第一导块,163为第三导块,164为第四导块,170为第二承载板,171为第二滑块,180为第一锁定件,181为第一伸出臂,1811为第一螺纹孔,190为第二锁定件,191为第二伸出臂,1911为第二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至图3,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100,包括:底座110;第一安装台120与第二安装台130,所述第一安装台120与所述第二安装台130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110上,且两者之间围成有固定工位111;第一升降组件140与第二升降组件150,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40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150间隔设置与所述底座110上,且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40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150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工位111的相对两侧;第一承载板160与第二承载板170,所述第一承载板160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40升降配合,所述第二承载板170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150升降配合,所述第一承载板160一端与所述第二承载板170的一端均伸入至所述固定工位111上;第一锁定件180与第二锁定件190,所述第一锁定件180与所述第二锁定件190分别对应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台120、所述第二安装台130上,所述第一锁定件180的锁定端与所述第二锁定件190的锁定端均能伸入所述固定工位111上。
上述的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100,在焊接过程中,将两个待焊接工件分别对应放置在第一承载板160和第二承载板170上;再分别驱动第一升降组件140和第二升降组件150,使得第一承载板160和第二承载板170分别进行升高或者下降,保证第一承载板160上的工件表面与第二承载板170上的工件表面保持齐平;接着,分别调节第一锁定件180和第二锁定件190,使得第一锁定件180和第二锁定件190分别伸入固定工位111上,并对应作用在两个待焊接工件表面上,以使两个工件稳定固定;最后,将两个固定的工件进行相应的焊接操作。由于本申请的第一承载板160和第二承载板170在两个升降组件的驱动下,能够上下高度调节,因此,对于异形工件或者厚度尺寸不一的工件,能够实现稳定对齐,便于异形件的焊接工作稳定开展,有效提高焊接效率。同时,齐平后的两个工件在第一锁定件180和第二锁定件190的作用下被锁定,有效避免焊接过程中发生晃动或者偏移,如此,极大提高异形件的焊接品质。
需要解释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升降组件140和第二升降组件150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只需满足第一承载板160和第二承载板170能够上下高度调节即可,比如:第一升降组件140和第二升降组件150均为丝杆升降结构、链条滑轮结构、气缸伸缩设备、直线模组结构等。同时,第一锁定件180和第二锁定件190分别对第一承载板160和第二承载板170的锁定方式有多种,比如第一锁定件180和第二锁定件190均螺接在第一安装台120和第二安装台130上;或者,第一锁定件180和第二锁定件190均活动销接、活动卡扣方式安装在第一安装台120和第二安装台130上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40包括第一升降座141、第一摇柄142、第一螺杆143及第一滑块161,所述第一螺杆143转动装设在所述第一升降座141内,所述第一滑块161螺接在所述第一螺杆143上,并与所述第一升降座14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承载板160装设在所述第一滑块161上,所述第一摇柄142与所述第一螺杆143传动连接。由此可知,在调节第一承载板160的高度过程中,转动第一摇柄142,带动第一螺杆143转动;转动后的第一螺杆143利用丝杆传动原理,驱使第一滑块161在第一升降座141上滑动;滑动后的第一滑动最终带动第一承载板160上滑动,从而实现第一承载板160在第一升降座141上的高度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161上设有第一导块162,所述第一升降座14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块162导向配合的第一导槽1411,所述第一导槽1411沿所述第一升降座14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如此,通过第一导块162和第一导槽1411配合,使得第一承载座的上下滑动更加平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摇柄142可转动装设在所述第一升降座141上,所述第一摇柄142与所述第一螺杆143通过绕设第一同步带144连接。
需要解释的是,第一螺杆143和第一摇柄142分别在第一升降座141上的转动安装通过轴承实现,通过轴承使得第一螺杆143和第一摇柄142在第一升降座141上平稳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组件150包括第二升降座151、第二摇柄152、第二螺杆153及第二滑块171,所述第二螺杆153转动装设在所述第二升降座151内,所述第二滑块171螺接在所述第二螺杆153上,并与所述第二升降座15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承载板170装设在所述第二滑块171上,所述第二摇柄152与所述第二螺杆153传动连接。同样,在调节第二承载板170的高度过程中,转动第二摇柄152,带动第二螺杆153转动;转动后的第二螺杆153利用丝杆传动原理,驱使第二滑块171在第二升降座151上滑动;滑动后的第二滑动最终带动第二承载板170上滑动,从而实现第二承载板170在第二升降座151上的高度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块171上设有第二导块,所述第二升降座15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块导向配合的第二导槽1511,所述第二导槽1511沿所述第二升降座15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台120朝向所述固定工位111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三导槽121,所述第一承载板160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导槽121导向配合的第三导块163。本实施例在第一安装台120上设置第三导槽121,其目的在于使得第一承载板160靠近第一安装台120的一端也具有相应的导向力,避免第一承载板160因受力不均导致向一端倾斜而滑动卡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台130朝向所述固定工位111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五导槽131,所述第二承载板170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导槽121导向配合的第五导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台120与所述第二安装台130之间设有第一支撑座112,所述第一支撑座112朝向所述固定工位111的一侧面上设有第四导槽1121,所述第一承载板160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导槽1121导向配合的第四导块164。同样,所述第一安装台120与所述第二安装台130之间还设有第二支撑座113,所述第二支撑座113朝向所述固定工位111的一侧面上设有第六导槽1131,所述第二承载板170上设有与所述第六导槽1131导向配合的第六导块。如此,保证第一承载板160和第二承载板170的滑动和受力更加均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台120上设有第一伸出臂181,所述第一伸出臂181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工位111的上方,所述第一伸出臂18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1811,所述第一锁定件180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1811内,如此,在锁定过程中,旋转第一锁定件180,使得第一锁定件180在螺纹的作用下压在第一承载板160上的工件表面,以实现锁定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台130上设有第二伸出臂191,所述第二伸出臂191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工位111的上方,所述第二伸出臂191上设有第二螺纹孔1911,所述第二锁定件190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1911内。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第一安装台与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台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两者之间围成有固定工位;
第一升降组件与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间隔设置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工位的相对两侧;
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升降配合,所述第二承载板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升降配合,所述第一承载板一端与所述第二承载板的一端均伸入至所述固定工位上;
第一锁定件与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与所述第二锁定件分别对应装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上,所述第一锁定件的锁定端与所述第二锁定件的锁定端均能伸入所述固定工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座、第一摇柄、第一螺杆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装设在所述第一升降座内,所述第一滑块螺接在所述第一螺杆上,并与所述第一升降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承载板装设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摇柄与所述第一螺杆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导块,所述第一升降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块导向配合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沿所述第一升降座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摇柄可转动装设在所述第一升降座上,所述第一摇柄与所述第一螺杆通过绕设第一同步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升降座、第二摇柄、第二螺杆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螺杆转动装设在所述第二升降座内,所述第二滑块螺接在所述第二螺杆上,并与所述第二升降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承载板装设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摇柄与所述第二螺杆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二导块,所述第二升降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块导向配合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沿所述第二升降座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台朝向所述固定工位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三导槽,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导槽导向配合的第三导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安装台之间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朝向所述固定工位的一侧面上设有第四导槽,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导槽导向配合的第四导块。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台上设有第一伸出臂,所述第一伸出臂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一伸出臂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锁定件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台上设有第二伸出臂,所述第二伸出臂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二伸出臂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锁定件螺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CN202022591168.8U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 Active CN214350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1168.8U CN214350489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1168.8U CN214350489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50489U true CN214350489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77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91168.8U Active CN214350489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50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50489U (zh) 一种应用于异形件的焊接工装
CN10730962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装配线托盘专用抬起定位承载装置
CN214056834U (zh) 基板玻璃分离装置以及基板玻璃分离机
CN212682929U (zh) 一种履带吊转台焊接工装
CN213827724U (zh) 一种防错边的焊接夹持装置
CN109794721B (zh) 一种随动夹紧装置
CN209859623U (zh) 一种移位精确的轻便导轨
CN114147369A (zh) 一种便于激光头移动对焦的钢结构激光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19485479U (zh) 一种异形零部件高效定位装置
CN111168257A (zh) 一种激光切割用固定支架
CN111098511A (zh) 用于铆接的平面移动载具
CN214519713U (zh) 夹具
CN211102184U (zh) 一种激光雕刻机
CN110682101A (zh) 一种雕刻机
CN213916689U (zh) 用于异形件余料切割的升降机构
CN220178508U (zh) 一种焊接组件工装
CN217895027U (zh) 一种升降平台装置
TWI820726B (zh) 定負荷摩擦攪拌銲接裝置
CN214684727U (zh) 一种搅拌摩擦焊异形夹持装置
CN214080141U (zh) 一种装配机的打螺丝机构
CN220659645U (zh) 一种用于激光焊接的焊接件夹持组件
CN210119342U (zh) 一种耐疲劳测试设备
CN212552802U (zh) 一种c形零件铣槽定位装置
CN209503339U (zh) 一种焊接定位夹具
CN214845536U (zh) 一种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