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24302U - 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24302U
CN214324302U CN202022664618.1U CN202022664618U CN214324302U CN 214324302 U CN214324302 U CN 214324302U CN 202022664618 U CN202022664618 U CN 202022664618U CN 214324302 U CN214324302 U CN 214324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infrared
discharging
di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646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志勇
王天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c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c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c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c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646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24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24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24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包括壳体、输送组件、下模具、抖动组件、成型组件、上模具和控制器;输送组件贯穿壳体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下模具设置在输送组件上;与输送组件配合的抖动组件设置在壳体上;成型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位于输送组件的上方;上模具设置在成型组件上。本实用新型设置输送组件和成型组件配合,通过夹持件固定下模具,红外第一触发器、红外第二触发器和红外定位器配合自动压粉,卸料件自动卸料,实现自动化生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品质;设置抖动组件,通过抖动吸附板的抖动和吸附作用,减小下模具内粉底间的空隙,除去多余空气,使得粉底表面平整,优化了粉底成型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粉底,属于彩妆化妆品的一种类型,主要功能是调整肤色、掩盖皮肤缺陷,使皮肤爽滑等功能,根据剂型可以分为以粉体为主的固体粉底制品、乳化型粉底制品和油、水分散型粉底制品。其中固体粉底制品需要通过模具压制成型。现有的粉底成型过程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导致生产效率低,此外粉底压制时,粉底间空隙大,空气多,导致成型效果不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本实用新型设置输送组件和成型组件配合,通过夹持件固定下模具,红外第一触发器、红外第二触发器和红外定位器配合自动压粉,卸料件自动卸料,实现自动化生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品质;设置抖动组件,通过抖动吸附板的抖动和吸附作用,减小下模具内粉底间的空隙,除去多余空气,使得粉底表面平整,优化了粉底成型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包括壳体、输送组件、下模具、抖动组件、成型组件、上模具和控制器;输送组件贯穿壳体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下模具设置在输送组件上;与输送组件配合的抖动组件设置在壳体上;成型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位于输送组件的上方;上模具设置在成型组件上;控制器与输送组件、抖动组件、成型组件通讯连接;输送组件包括出料辊、进料辊、输送带、夹持件、红外定位器和卸料件;出料辊和进料辊分别转动设置在壳体的出料端和进料端上;出料辊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卸料件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内;输送带套在出料辊和进料辊上,并随之同步转动,输送带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位置匹配且用于下模具限位的限位通槽;夹持件设置在限位通槽内;红外定位器设置在输送带上;卸料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丝杠和卸料块;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传动的丝杠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内;沿第一安装孔内壁移动的卸料块螺纹连接丝杠;夹持件设置多组,多组夹持件分散设置在下模具的外围,每组夹持件包括伸缩杆、吸附盘和第一弹性件;限位通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弹性件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伸缩杆的一端伸入第二安装孔,且与第一弹性件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限位通槽,且与吸附盘转动连接;抖动组件包括抖动吸附板、偏心轮、真空泵和第二驱动电机;抖动吸附板水平设置在出料辊和进料辊之间,且位于输送带内部,抖动吸附板的上端设置有与真空泵连通的抽气孔;通过第二驱动电机传动的偏心轮转动设置在抖动吸附板的下端,且边缘始终与抖动吸附板的底部接触;成型组件包括驱动气缸、升降板、导向板、红外第一触发器和红外第二触发器;驱动气缸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上下移动的升降板上端连接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下端连接下模具;导向板设置在升降板的左右两侧;与红外定位器配合的红外第一触发器、红外第二触发器一一对应设置在两组导向板上;
优选的,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和第四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和第四驱动电机均设置在壳体上,且分别传动连接出料辊和进料辊;
优选的,卸料块靠近下模具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斜面;
优选的,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内部,且与丝杠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红外定位器设置多组,多组红外定位器等距离设置;
优选的,相邻红外定位器的间距与红外第一触发器、红外第二触发器的间距相等;
优选的,抖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抖动吸附板的下端;
优选的,偏心轮设置多组,多组偏心轮并排设置在抖动吸附板的下端;
优选的,升降板滑动连接两侧的导向板,升降板底部设置有与限位通槽位置对应的螺纹孔;上模具上端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螺纹孔;
优选的,壳体的出料端上设置有倾斜的导料板;导料板设置在出料辊的外围,且与卸料件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设置安装、拆卸方便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方便日常维护,也便于根据需要更换模具的规格,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
二、本实用新型设置输送组件和成型组件配合,通过输送带转动,夹持件固定下模具,红外第一触发器、红外第二触发器和红外定位器配合自动压粉,卸料件自动卸料实现自动压粉,实现自动化生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设置抖动组件,通过抖动吸附板的抖动和吸附作用,减小下模具内粉底间的空隙,除去多余空气,使得粉底表面平整,优化了粉底成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中成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中A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中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壳体;2、输送组件;3、下模具;4、成型组件;5、上模具;6、出料辊;7、进料辊;8、输送带;9、第三驱动电机;10、第一驱动电机;11、丝杠;12、卸料块;13、第一安装孔;14、限位通槽;15、伸缩杆;16、吸附盘;17、第一弹性件;18、抖动组件;19、抖动吸附板;20、抽气孔;21、第二弹性件;22、偏心轮;23、真空泵;24、第二驱动电机;25、驱动气缸;26、升降板;27、导向板;28、红外第二触发器;29、红外第一触发器;30、导料板;31、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包括壳体1、输送组件2、下模具3、抖动组件18、成型组件4、上模具5和控制器31;输送组件2贯穿壳体1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下模具3设置在输送组件2上;与输送组件2配合的抖动组件18设置在壳体1上;成型组件4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输送组件2的上方;上模具5设置在成型组件4上;控制器31与输送组件2、抖动组件18、成型组件4通讯连接;输送组件2包括出料辊6、进料辊7、输送带8、夹持件、红外定位器和卸料件;出料辊6和进料辊7分别转动设置在壳体1的出料端和进料端上;出料辊6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3;卸料件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3内;输送带8套在出料辊6和进料辊7上,并随之同步转动,输送带8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13位置匹配且用于下模具3限位的限位通槽14;夹持件设置在限位通槽14内;红外定位器设置在输送带8上;卸料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丝杠11和卸料块12;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0传动的丝杠11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3内;沿第一安装孔13内壁移动的卸料块12螺纹连接丝杠11;夹持件设置多组,多组夹持件分散设置在下模具3的外围,每组夹持件包括伸缩杆15、吸附盘16和第一弹性件17;限位通槽14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弹性件17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伸缩杆15的一端伸入第二安装孔,且与第一弹性件17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限位通槽14,且与吸附盘16转动连接;抖动组件18包括抖动吸附板19、偏心轮22、真空泵23和第二驱动电机24;抖动吸附板19水平设置在出料辊6和进料辊7之间,且位于输送带8内部,抖动吸附板19的上端设置有与真空泵23连通的抽气孔20;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4传动的偏心轮22转动设置在抖动吸附板19的下端,且边缘始终与抖动吸附板19的底部接触;成型组件4包括驱动气缸25、升降板26、导向板27、红外第一触发器29和红外第二触发器28;驱动气缸25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上下移动的升降板26上端连接驱动气缸25的伸缩杆,下端连接下模具3;导向板27设置在升降板26的左右两侧;与红外定位器配合的红外第一触发器29、红外第二触发器28一一对应设置在两组导向板27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输送组件2还包括第三驱动电机9和第四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9和第四驱动电机均设置在壳体1上,且分别传动连接出料辊6和进料辊7;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卸料块12靠近下模具3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斜面;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10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3内部,且与丝杠11的一端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红外定位器设置多组,多组红外定位器等距离设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红外定位器的间距与红外第一触发器29、红外第二触发器28的间距相等;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抖动组件18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1设置在抖动吸附板19的下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偏心轮22设置多组,多组偏心轮22并排设置在抖动吸附板19的下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升降板26滑动连接两侧的导向板27,升降板26底部设置有与限位通槽14位置对应的螺纹孔;上模具5上端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螺纹孔;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出料端上设置有倾斜的导料板30;导料板30设置在出料辊6的外围,且与卸料件配合;
进行粉底压制之前,选择合适的上模具5,依次安装在升降板26上,接着工作日员站在进料端上,将填装粉底的下模具3一一放置在限位通槽14内,夹持件上的吸附盘16在伸缩杆15的推动下吸附下模具3的侧壁,对其限位,然后下模具3随着输送带8移动至壳体1内部,红外第一触发器29感应到红外定位器时,向控制器31发出信号,驱动气缸25带动升降板26复位,输送带8移动至抖动吸附板19上,红外第二触发器28感应到红外定位器时,向控制器31发出信号,输送带8停止移动,真空泵23启动,下模具3被固定在抖动吸附板19上,同时偏心轮22转动,不断敲打上方的抖动吸附板19,减小下模具3内粉底间的空隙,除去多余空气,使得粉底表面平整,然后升降板26下移,上模具5与下模具3一一对应、压合,粉底被压制、成型,输送带8继续移动直至移动至出料辊6端,此时卸料件作用,通过丝杠11转动,带动卸料块12朝向下模具3移动,将下模具3退出限位通槽14,并顺着导料板30滑入收集框内;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输送组件(2)、下模具(3)、抖动组件(18)、成型组件(4)、上模具(5)和控制器(31);输送组件(2)贯穿壳体(1)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下模具(3)设置在输送组件(2)上;与输送组件(2)配合的抖动组件(18)设置在壳体(1)上;成型组件(4)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输送组件(2)的上方;上模具(5)设置在成型组件(4)上;控制器(31)与输送组件(2)、抖动组件(18)、成型组件(4)通讯连接;
输送组件(2)包括出料辊(6)、进料辊(7)、输送带(8)、夹持件、红外定位器和卸料件;出料辊(6)和进料辊(7)分别转动设置在壳体(1)的出料端和进料端上;出料辊(6)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3);卸料件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3)内;输送带(8)套在出料辊(6)和进料辊(7)上,并随之同步转动,输送带(8)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13)位置匹配且用于下模具(3)限位的限位通槽(14);夹持件设置在限位通槽(14)内;红外定位器设置在输送带(8)上;
卸料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丝杠(11)和卸料块(12);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0)传动的丝杠(11)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3)内;沿第一安装孔(13)内壁移动的卸料块(12)螺纹连接丝杠(11);
夹持件设置多组,多组夹持件分散设置在下模具(3)的外围,每组夹持件包括伸缩杆(15)、吸附盘(16)和第一弹性件(17);限位通槽(14)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弹性件(17)设置在第二安装孔内;伸缩杆(15)的一端伸入第二安装孔,且与第一弹性件(17)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限位通槽(14),且与吸附盘(16)转动连接;
抖动组件(18)包括抖动吸附板(19)、偏心轮(22)、真空泵(23)和第二驱动电机(24);抖动吸附板(19)水平设置在出料辊(6)和进料辊(7)之间,且位于输送带(8)内部,抖动吸附板(19)的上端设置有与真空泵(23)连通的抽气孔(20);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4)传动的偏心轮(22)转动设置在抖动吸附板(19)的下端,且边缘始终与抖动吸附板(19)的底部接触;
成型组件(4)包括驱动气缸(25)、升降板(26)、导向板(27)、红外第一触发器(29)和红外第二触发器(28);驱动气缸(25)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上下移动的升降板(26)上端连接驱动气缸(25)的伸缩杆,下端连接下模具(3);导向板(27)设置在升降板(26)的左右两侧;与红外定位器配合的红外第一触发器(29)、红外第二触发器(28)一一对应设置在两组导向板(2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输送组件(2)还包括第三驱动电机(9)和第四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9)和第四驱动电机均设置在壳体(1)上,且分别传动连接出料辊(6)和进料辊(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卸料块(12)靠近下模具(3)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电机(10)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3)内部,且与丝杠(11)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红外定位器设置多组,多组红外定位器等距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红外定位器的间距与红外第一触发器(29)、红外第二触发器(28)的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抖动组件(18)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1)设置在抖动吸附板(19)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偏心轮(22)设置多组,多组偏心轮(22)并排设置在抖动吸附板(19)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升降板(26)滑动连接两侧的导向板(27),升降板(26)底部设置有与限位通槽(14)位置对应的螺纹孔;上模具(5)上端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螺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出料端上设置有倾斜的导料板(30);导料板(30)设置在出料辊(6)的外围,且与卸料件配合。
CN202022664618.1U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 Active CN214324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4618.1U CN214324302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4618.1U CN214324302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24302U true CN214324302U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95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64618.1U Active CN214324302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243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9143A (zh) * 2022-10-17 2022-11-15 昌乐县人民医院 一种片质药物加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39143A (zh) * 2022-10-17 2022-11-15 昌乐县人民医院 一种片质药物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2686B (zh) 塑料堵头密封圈自动装配机
CN107494801B (zh) 一套机械化茶砖生产系统
CN214324302U (zh) 一种渐变粉底的成型模具
CN109834231B (zh) 一种用于砂型铸造型腔成型装置
CN111661558A (zh) 一种全自动模切下料机构
CN215743831U (zh) 一种立式铝银浆生产球磨装置
CN105562498A (zh) 一种连续铜带冲压工作台
CN212400603U (zh) 一种改良型纸箱涂层印刷设备
CN209886428U (zh) 一种光伏焊带裁切机用校直设备
CN210391790U (zh) 一种物料整型下料装置
CN108466392B (zh) 自动化pvc手套生产线
CN210820137U (zh) 一种移动式布料压坯装置
CN210911379U (zh) 一种用于内衬纸生产设备的压印装置
CN210553233U (zh) 成型收坯一体的全自动盘式蚊香生产装置
CN114208512A (zh) 一种林业作物回收用压制成型运输装置
CN217722539U (zh) 一种规格可调饺子皮加工装置
CN210160397U (zh) 一种用于高精密粉体模压成形的伺服压机
CN210418449U (zh) 一种电动垂直提升上料机
CN113732222A (zh) 一种可调节的计算机罩壳面板加工用锻压装置
CN209238681U (zh) 一种压线机
CN208896177U (zh) 一种中药饮片生产用刨片机
CN104149166A (zh) 卧式移动自动压坯装置
CN219600535U (zh) 一种纸箱高效成型设备
CN217020903U (zh) 一种可调式氧化铝撒粉装置
CN107009661B (zh) 一种滑块柱塞式生物质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