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15662U - 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15662U
CN214315662U CN202120545631.7U CN202120545631U CN214315662U CN 214315662 U CN214315662 U CN 214315662U CN 202120545631 U CN202120545631 U CN 202120545631U CN 214315662 U CN214315662 U CN 214315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dissipation
casing
air guide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56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标
沈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56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15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15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15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及烹饪器具,壳体内具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内具有散热风道(112),散热风道(112)位于壳体(10)的底部;壳体(10)的底部设有与散热风道(112)相对设置的散热口(16);壳体(10)包括装饰中框(14),装饰中框(14)位于壳体(10)的中部并位于散热口(16)之上,壳体(10)的内侧壁上具有导风部(15),导风部(15)位于散热口(16)之上并遮挡在装饰中框(14)的迎风面(141),用于阻挡散热风道(112)内的热风,并将热风引导至散热口(16)。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烹饪器具安全系数和用户体验度,而且能够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炉作为一种常用的家用烹饪器具,由于其无油烟、可移动、方便简洁的特点,已走进广大家庭,成为家庭厨房的必备品。
目前,传统的电磁炉的壳体都是采用分体式的上下盖结构,或者电磁炉的壳体采用上盖、金属中框和下盖相组合的结构,金属中框作为装饰件可拆卸的固定在上盖和下盖之间,对电磁炉的壳体起到装饰的作用,使得电磁炉更加美观。
然而,当电磁炉工作时,金属中框将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不仅具有安全隐患,而且金属中框的温度会辐射给电磁炉的内部电器件,缩短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及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电磁炉中的金属中框处于高温状态下将缩短电磁炉的使用寿命以及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壳体内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具有散热风道,散热风道位于壳体的底部;壳体的底部设有散热口,散热口与散热风道相对设置;壳体包括装饰中框,装饰中框位于壳体的中部并位于散热口之上,装饰中框上与散热风道相对的面为迎风面;壳体的内侧壁上具有导风部,导风部位于散热口之上并遮挡在迎风面,用于阻挡散热风道内的热风,并将热风引导至散热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壳体内侧壁上设置导风部,由于导风部位于散热口之上并遮挡在装饰中框的迎风面上,当散热风道内的热风吹向装饰中框上时,被导风部进行阻挡,并将热风引导至散热口,以便热风可以从壳体底部排出,这样热风不会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上,以避免装饰中框在热风的作用下温度升高,能够使装饰中框的温度处于安全限值内,从而解决了由于装饰中框温度过高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用户体验度和安全系数的同时,能够解决由于装饰中框温度过高而导致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以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部上具有导风面,导风面为导风部上与散热风道相对设置的面,用于阻挡热风,并将热风引导至散热口。这样可以通过导风面对散热风道内的热风进行阻挡并将热风导向至散热口,在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上的同时,以便壳体内的热量可以快速散出,有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散热效率,以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面为与散热风道相对设置的竖直面。这样通过导风面为竖直面的设置,在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上的同时,能够简化导风部的结构,降低壳体和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提高壳体和烹饪器具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部位于壳体内侧壁的边缘上。这样导风部在容纳腔能够更靠近散热风道,使得导风部能够阻挡更多的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上,以便导风部取得更好的挡风效果,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装饰中框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底部还设有电源线出口,电源线出口与散热风道相对设置,导风部和电源线出口位于壳体的同一侧。这样导风部可以阻挡散热风道内热风的流动,将热风直接引导至散热口排出壳体的外部,能够提升导风部的挡风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部为壳体的内侧壁在容纳腔内向下和/或向上延伸形成的延伸部。这样在导风部将热风阻挡引导至散热口,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上的同时,能够使得导风部和壳体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还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装饰中框夹设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散热口位于下壳体的底部;
导风部包括第一导风部,第一导风部为上壳体的内侧壁在容纳腔内向下延伸形成的延伸部,第一导风部遮挡在迎风面的上部区域。
这样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设置,能够便于装饰中框和壳体的组装,提升壳体的装配效率,便于烹饪器具的装配和维修。与此同时,通过第一导风部能够阻挡散热风道内的大量热风,避免该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上,使装饰中框的温度维持在安全限值以内,降低烫伤风险,从而提升壳体和烹饪器具的安全系统和用户体验度的同时,能够有助于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部还包括第二导风部,第二导风部为下壳体的内侧壁在容纳腔内向上延伸形成的延伸部,第二导风部遮挡在迎风面的下部区域,第二导风部的上边缘与第一导风部的下边缘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导风部位于第二导风部的迎风侧。
这样在第一导风部的基础上通过第二导风部可以对散热风道内的热风相应的进行封闭,以便将更多的热风引导至散热口排出,取得更好的散热效果。与此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能够有助于装饰中框取得更好的降温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烹饪器具的安全系数和用户体验度,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通过在第二导风部的上边缘与第一导风部的下边缘之间间隙的设置,能够避免热风在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之间形成死循环,进而提升烹饪器具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部位于上壳体的内侧壁的边缘上,第二导风部位于下壳体的内侧壁的边缘上,第二导风部与第一导风部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更靠近散热风道,以便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可以取得更好的挡风和导向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使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可以在容纳腔内形成双重挡风,以便导风部可以取得更好的挡风和导向效果,有效的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上,降低烫伤风险,从而进一步提升壳体和烹饪器具的安全系统和用户体验度的同时,能够有助于进一步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导风部与第一导风部在容纳腔内平行设置,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12mm-15mm中的任意值。这样首先通过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的平行结构,在确保挡风和导向效果的同时,能够简化壳体和烹饪器具的结构,便于烹饪器具的内部电器件在容纳腔内的布置;最后通过对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之间间距的设置,在有效的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上的同时,能够使得壳体和烹饪器具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助于壳体和烹饪器具的小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部的高度为10mm-14mm中的任意值,第一导风部的长度为180mm-220mm中的任意值;
第二导风部的高度为6mm-10mm中的任意值,第二导风部的长度为160mm-200mm中的任意值。
这样通过对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的长度和高度进行限定,一方面能够使得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具有较好的挡风和导向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容纳腔内的可利用空间,有助于壳体和烹饪器具的小型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部的高度为12mm,第一导风部的长度为200mm;
第二导风部的高度为8mm,第二导风部的长度为180mm。
这样在确保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具有更好挡风和导向效果的同时,能够使得壳体和烹饪器具的结构更加紧凑。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如上任意一项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采用上述任意一项的壳体,通过该壳体内侧壁上设置的导风部,当散热风道内的热风吹向装饰中框上时,可以被导风部进行阻挡,并将热风引导至散热口,以便热风可以从壳体底部排出,这样热风不会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上,能够使装饰中框的温度处于安全限值内,从而解决了由于装饰中框温度过高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用户体验度和安全系数的同时,能够解决由于装饰中框温度过高而导致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以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炉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磁炉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电磁炉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电磁炉B-B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电磁炉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磁炉;10-壳体;11-容纳腔;112-散热风道;12-上壳体;13-下壳体;14-装饰中框;141-迎风面;15-导风部;151-第一导风部;1511-避让缺口;152-第二导风部;153-导风面;16-散热口;17-电源线出口;
20-线圈盘;30-风机;40-挡风板;50-电源线;60-固定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烹饪器具可以为电磁炉或者其他具有装饰中框且需要散热的烹饪器具。
下面以电磁炉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的壳体及烹饪器具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炉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电磁炉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电磁炉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电磁炉B-B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电磁炉C部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内部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可以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具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内具有散热风道112,散热风道112位于壳体10的底部,壳体10的底部设有散热口16,散热口16与散热风道112相对设置。这样可以通过散热口16直接将散热风道112内的热风从壳体10的底部排出壳体10的外部,以提高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的散热效率,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散热口16与散热风道112相对设置可以理解为散热口16位于散热风道112的出风口,并与出风口相对设置,这样经散热风道112流出的热风可以直接通过散热口16排出,能够提高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的散热效率。
其中,散热口16可以包括多个散热孔,多个散热孔可以在壳体10的底部按照一定的排布顺序(比如直线形或者矩形阵列等)从而形成壳体10上的散热口16。散热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或者椭圆形等。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散热孔的形状和排布顺序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其中,参见图1所示,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还可以包括线圈盘20。线圈盘20固定在容纳腔11内,其作为电磁炉100内部的主要电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该热量不及时排出电磁炉100的壳体10外部,将会影响电磁炉100的使用寿命。
为此,参见图1所示,电磁炉100内还可以风机30和挡风板40,风机30和挡风板40均设在容纳腔11内。风机30设在线圈盘20的一侧,挡风板40围设在风机30的周侧,并位于风机30和线圈盘20之间,这样挡风板40与壳体10的底壁可以在容纳腔11内限定出一个散热风道112,挡风板40能够将风机30从外部引入的大部分冷风通过散热风道112导向至线圈盘20,以带走线圈盘20的热量,形成热风从散热口16排出,从而实现对电磁炉100内部的散热。
其中,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电磁炉100的内部还可以包括电源线50,电源线50设在壳体10的后侧的一角,并与电磁炉100内部的电路板(在图中未标示)电连接,从而实现使电磁炉100可以和外部电路比如外部电源电连接。
为了烹饪器具更加美观,参考图1至图5所示,壳体10可以包括装饰中框14,装饰中框14位于壳体10的中部并位于散热口16之上,装饰中框14上与散热风道112相对的面为迎风面141。其中,装饰中框14可以看作壳体10的中框结构。装饰中框14可以为金属中框或者其他导热材料制作的中框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装饰中框14的迎风面141可以理解为装饰中框14上面对着散热风道112内热风的方向。也就是说,装饰中框14的迎风面141可以理解装饰中框14上位于烹饪器具后侧的一面。
由于容纳腔11内散热风道112和线圈盘20位置的设计,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容纳腔11内产生的大量高温热风会集中在烹饪器具的一侧比如烹饪器具后侧(电磁炉100设置电源线50的一侧)经散热口16散出(如图1中箭头所示)。由于热空气的物理特性,热风相较于冷风密度较轻,因此热风会漂浮在容纳腔11的中部,而非冷风位于容纳腔11的底部。这样在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工作时,容纳腔11内的热风会直接吹向装饰中框14,使得装饰中框14比如金属中框的温度会很高,超过安全限值(小于等于65℃),使用者不慎触碰时有烫伤风险,使得烹饪器具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烹饪器具工作时,装饰中框14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装饰中框14的温度会辐射给烹饪器具的内部元器件比如电路板等,导致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变短。
为此,参考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10,通过该壳体10能够解决现有电磁炉100中的金属中框处于高温状态下将缩短电磁炉100的使用寿命以及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
下面以电磁炉100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的壳体10做进一步阐述。
具体的,参考图1至图7所示,壳体10的内侧壁上具有导风部15,导风部15位于散热口16之上并遮挡在装饰中框14的迎风面141,用于阻挡散热风道112内的热风,并将热风引导至散热口1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壳体10内侧壁上设置导风部15,由于导风部15位于散热口16之上并遮挡在装饰中框14的迎风面141上,当散热风道112内的热风吹向装饰中框14上时,被导风部15进行阻挡,并将热风引导至散热口16,以便热风可以从壳体10底部排出,这样热风不会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14上,以避免装饰中框14在热风的作用下温度升高,能够使装饰中框14的温度处于安全限值内,从而解决了由于装饰中框14温度过高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用户体验度和安全系数的同时,能够解决由于装饰中框14温度过高而导致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以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其中,导风部15上具有导风面153,导风面153为导风部15上与散热风道112相对设置的面,用于阻挡热风,并将热风引导至散热口16。也就是说,导风面153为导风部15上朝向散热风道112的面。这样可以通过导风面153对散热风道112内的热风进行阻挡并将热风导向至散热口16(如图4和图5中箭头所示),在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14上的同时,以便壳体10内的热量可以快速散出,有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散热效率,以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导风面153可以为与散热风道112相对设置的竖直面。这样通过导风面153为竖直面的设置,在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14上的同时,能够简化导风部15的结构,降低壳体10和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提高壳体10和烹饪器具的生产效率。
或者,导风面153还可以为导向部上朝向散热风道112倾斜的倾斜面。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导风面153的结构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下面以导风面153为竖直面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壳体10做进一步阐述。
由于散热风道112在容纳腔11的内部,为了实现更好的挡风效果,如图2至图5中所示,导风部15可以位于壳体10内侧壁的边缘上。也可以说,导风部15沿着壳体10内侧壁的边缘上设置。这样导风部15在容纳腔11能够更靠近散热风道112,使得导风部15能够阻挡更多的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14上,以便导风部15取得更好的挡风效果,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装饰中框14的温度。
其中,壳体10的底部还设有电源线出口17,电源线出口17可以与散热风道112相对设置,这样散热风道112内的热风将在吹向壳体10的设有电源线出口17的一侧。为此,本实施例将导风部15和电源线出口17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如图1中所示的壳体10的后侧),这样导风部15可以阻挡散热风道112内热风的流动,将热风直接引导至散热口16排出壳体10的外部,能够提升导风部15的挡风效果。
电源线50可以通过固定筋60固定在容纳腔11内并通过电源线出口17伸出壳体1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为烹饪器具提供工作电源。导风部15上靠近电源线50的一端还设有避让缺口1511(如图1中所示),以避免导风部15和电源线50装配时相互干扰。
进一步的,参考图1至图7所示,导风部15可以为壳体10的内侧壁在容纳腔11内向下和/或向上延伸形成的延伸部。也就是说,壳体10的内侧壁上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比如两个)导风部15。导风部15可以是壳体10的内侧壁在容纳腔11内向下延伸形成的延伸部,也可以是向上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或者是两者的组合。这样在导风部15将热风阻挡引导至散热口16,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14上的同时,能够使得导风部15和壳体10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需要说明的是,导风部15可以看作壳体10内侧壁上形成的竖直结构,比如挡风筋。这样在实现挡风作用的同时,能够简化导风部15和壳体10的结构,降低壳体10和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
为了便于烹饪器具的壳体10的组装,壳体10还可以包括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装饰中框14夹设在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之间;散热口16位于下壳体13的底部。这样通过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的设置,能够便于装饰中框14和壳体10的组装,提升壳体10的装配效率,便于烹饪器具的装配和维修。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至图5中所示,至少部分装饰中框14需外露在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之间。这样可以装饰中框14在利用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固定的同时,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使得烹饪器具更加美观。装饰中框14可以通过卡接、插接或者其他的方式夹设并固定在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之间,且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之间还可以通过紧固件比如螺栓或者卡接的方式固定。装饰中框14与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参见现有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的结构。
鉴于热空气的密度较低的物理特性,散热风道112内的热气可以在散热风道112内的上部区域流动。
为此,参考图1至图6所示,导风部15可以包括第一导风部151,第一导风部151为上壳体12的内侧壁在容纳腔11内向下延伸形成的延伸部,第一导风部151遮挡在迎风面141的上部区域。这样通过第一导风部151能够阻挡散热风道112内的大量热风(如图4和图5中箭头所示),避免该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14上,使装饰中框14的温度维持在安全限值以内,降低烫伤风险,从而提升壳体10和烹饪器具的安全系统和用户体验度的同时,能够有助于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为了避免热风不经第一导风部151并从第一导风部151的下方吹向装饰中框14的迎风面141,导风部15还可以包括第二导风部152,第二导风部152可以为下壳体13的内侧壁在容纳腔11内向上延伸形成的延伸部,第二导风部152遮挡在迎风面141的下部区域,第一导风部151可以位于第二导风部152的迎风侧,即沿着散热风道112内热风的流道方向,第一导风部151位于第二导风部152的前端。这样在第一导风部151的基础上通过第二导风部152可以对散热风道112内的热风相应的进行封闭,以便将更多的热风引导至散热口16排出,取得更好的散热效果。与此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能够有助于装饰中框14取得更好的降温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烹饪器具的安全系数和用户体验度,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第二导风部152的上边缘与第一导风部151的下边缘之间具有间隙,即第二导风部152和第一导风部151在竖直方向上不重合。这样能够避免热风在第一导风部151和第二导风部152之间形成死循环,进而提升烹饪器具的散热效果。
示例性的,第二导风部152的上边缘与第一导风部151的下边缘之间可以存着1mm或者其他高度的间隙。
具体的,参考图2至图7所示,第一导风部151可以位于上壳体12的内侧壁的边缘上,第二导风部152可以位于下壳体13的内侧壁的边缘上,第二导风部152与第一导风部151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如图2至图5中所示),即第二导风部152与第一导风部151在水平方向相互错开。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导风部151和第二导风部152更靠近散热风道112,以便第一导风部151和第二导风部152可以取得更好的挡风和导向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使第一导风部151和第二导风部15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可以在容纳腔11内形成双重挡风,以便导风部15可以取得更好的挡风和导向效果,有效的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14上,降低烫伤风险,从而进一步提升壳体10和烹饪器具的安全系统和用户体验度的同时,能够有助于进一步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导风部152可以与第一导风部151在容纳腔11内平行设置(如图2至图5中所示),这样通过第一导风部151和第二导风部152的平行结构,在确保挡风和导向效果的同时,能够简化壳体10和烹饪器具的结构,便于烹饪器具的内部电器件在容纳腔11内的布置。
或者,在不影响挡风和导风效果的同时,第二导风部152也可以与第一导风部151在容纳腔11内呈一定角度设置。示例性的,第一导风部151和第二导风部152中的一个竖直设置,一个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导风部151和第二导风部152的夹角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其中,第一导风部151和第二导风部152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h为12mm-15mm中的任意值,比如13mm。这样通过对第一导风部151和第二导风部152之间间距的设置,在有效的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14上的同时,能够使得壳体10和烹饪器具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助于壳体10和烹饪器具的小型化。
其中,第一导风部151的高度H1可以为10mm-14mm中的任意值,第一导风部151的长度L1可以为180mm-220mm中的任意值。第二导风部152的高度H2可以为6mm-10mm中的任意值,第二导风部152的长度L2可以为160mm-200mm中的任意值。这样通过对第一导风部151和第二导风部152的长度和高度进行限定,一方面能够使得第一导风部151和第二导风部152具有较好的挡风和导向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容纳腔11内的可利用空间,有助于壳体10和烹饪器具的小型化。
优选的,第一导风部151的高度H1为12mm,第一导风部151的长度L1为200mm。第二导风部152的高度H2为8mm,第二导风部152的长度L2为180mm。这样在确保第一导风部151和第二导风部152具有更好挡风和导向效果的同时,能够使得壳体10和烹饪器具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侧壁上设置导风部,由于导风部位于散热口之上并遮挡在装饰中框的迎风面上,这样热风可以被导风部进行阻挡,并将热风引导至散热口不会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上,能够使装饰中框的温度处于安全限值内,从而解决了由于装饰中框温度过高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用户体验度和安全系数的同时,能够解决由于装饰中框温度过高而导致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以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具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内具有散热风道(112),所述散热风道(112)位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所述壳体(10)的底部设有散热口(16),所述散热口(16)与所述散热风道(112)相对设置;所述壳体(10)包括装饰中框(14),所述装饰中框(14)位于所述壳体(10)的中部并位于所述散热口(16)之上,所述装饰中框(14)上与所述散热风道(112)相对的面为迎风面(141);所述壳体(10)的内侧壁上具有导风部(15),所述导风部(15)位于所述散热口(16)之上并遮挡在所述迎风面(141),用于阻挡所述散热风道(112)内的热风,并将所述热风引导至所述散热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15)上具有导风面(153),所述导风面(153)为所述导风部(15)上与所述散热风道(112)相对设置的面,用于阻挡所述热风,并将所述热风引导至所述散热口(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面(153)为与所述散热风道(112)相对设置的竖直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15)位于所述壳体(10)内侧壁的边缘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还设有电源线出口(17),所述电源线出口(17)与所述散热风道(112)相对设置,所述导风部(15)和所述电源线出口(17)位于所述壳体(10)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15)为所述壳体(10)的内侧壁在所述容纳腔(11)内向下和/或向上延伸形成的延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包括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所述装饰中框(14)夹设在所述上壳体(12)和所述下壳体(13)之间;所述散热口(16)位于所述下壳体(13)的底部;
所述导风部(15)包括第一导风部(151),所述第一导风部(151)为所述上壳体(12)的内侧壁在所述容纳腔(11)内向下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第一导风部(151)遮挡在所述迎风面(141)的上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15)还包括第二导风部(152),所述第二导风部(152)为所述下壳体(13)的内侧壁在所述容纳腔(11)内向上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第二导风部(152)遮挡在所述迎风面(141)的下部区域,所述第二导风部(152)的上边缘与所述第一导风部(151)的下边缘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导风部(151)位于所述第二导风部(152)的迎风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151)位于所述上壳体(12)的内侧壁的边缘上,所述第二导风部(152)位于所述下壳体(13)的内侧壁的边缘上,所述第二导风部(152)与所述第一导风部(151)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部(152)与所述第一导风部(151)在所述容纳腔(11)内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风部(151)和所述第二导风部(152)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为12mm-15mm中的任意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151)的高度为10mm-14mm中的任意值,所述第一导风部(151)的长度为180mm-220mm中的任意值;
所述第二导风部(152)的高度为6mm-10mm中的任意值,所述第二导风部(152)的长度为160mm-200mm中的任意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151)的高度为12mm,所述第一导风部(151)的长度为200mm;
所述第二导风部(152)的高度为8mm,所述第二导风部(152)的长度为180mm。
13.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10)。
CN202120545631.7U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14315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5631.7U CN214315662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5631.7U CN214315662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15662U true CN214315662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6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5631.7U Active CN214315662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15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2984B (zh) 自然散热型节能电陶炉
CN110754931B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4315662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及烹饪器具
CN208968041U (zh) 一种踢脚线对流取暖器
CN101737814A (zh) 一种嵌入式微波炉
CN201973758U (zh) 一种电磁炉
CN211399901U (zh) 电磁炉
CN21440616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951425U (zh) 电磁炉
CN212261176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7279715U (zh) 电磁炉
CN203744316U (zh) 自然散热型节能电陶炉
CN209310070U (zh) 电磁炉
CN212057413U (zh) 电磁炉
CN203642255U (zh) 微波炉
CN217274309U (zh)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CN210219896U (zh) 一种嵌入式双头灶具
CN217356979U (zh) 烹饪器具底壳及烹饪器具
CN204494521U (zh) 一种电磁炉
CN216431828U (zh) 烹调器和烹饪器具
CN218186364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624611U (zh) 电陶炉
CN210717691U (zh) 电磁炉
CN213395439U (zh) 烹饪器具
CN217013641U (zh) 烹饪隔热结构及烹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