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6167U - 一种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6167U
CN214406167U CN202120546067.0U CN202120546067U CN214406167U CN 214406167 U CN214406167 U CN 214406167U CN 202120546067 U CN202120546067 U CN 202120546067U CN 214406167 U CN214406167 U CN 214406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heat dissipation
air
cooking applianc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4606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标
沈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4606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6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6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6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腔体(10)的壳体,腔体(10)内具有散热风道(11),散热风道(11)位于壳体的底部;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散热风道(11)相对设置散热口(41);壳体包括装饰中框(30),装饰中框(30)夹设在壳体的周侧上并位于散热口(41)的上方;腔体(10)内还设有与壳体的内侧壁(21)连接的导风件(50),导风件(50)位于散热口(41)的上方并遮挡在装饰中框(30)的迎风面(31),用于将散热风道(11)的热风引导至散热口(41)。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烹饪器具安全系数和用户体验度,而且能够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炉作为一种常用的家用烹饪器具,由于其无油烟、可移动、方便简洁的特点,已走进广大家庭,成为家庭厨房的必备品。
目前,传统的电磁炉的壳体都是采用分体式的上下盖结构,或者电磁炉的壳体采用上盖、金属中框和下盖相组合的结构,金属中框作为装饰中框可拆卸的固定在上盖和下盖之间,对电磁炉的壳体起到装饰的作用,使得电磁炉更加美观。
然而,当电磁炉工作时,金属中框将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不仅具有安全隐患,而且金属中框的温度会辐射给电磁炉的内部电器件,缩短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电磁炉中的金属中框处于高温状态下将缩短电磁炉的使用寿命以及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腔体的壳体,腔体内具有散热风道,散热风道位于壳体的底部;壳体的底部设有散热口,散热口与散热风道相对设置;
壳体包括装饰中框,装饰中框位于散热口的上方;腔体内还设有与壳体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的导风件,导风件位于散热口的上方并遮挡在装饰中框的迎风面,用于将散热风道内的热风引导至散热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烹饪器具的腔体内设置导风件,并将导风件设在散热口的上方,并遮挡在装饰中框比如金属中框的迎风面上,这样散热风道内吹向装饰中框上的热风会被导风件挡住,并将热风引导至散热口排出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的外部,不会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上,以避免装饰中框在热风的作用下温度升高,能够使装饰中框的温度处于安全限值内,从而解决了由于装饰中框温度过高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用户体验度和安全系数的同时,能够解决由于装饰中框温度过高而导致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以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件上具有导风面,导风面为朝向散热风道倾斜的倾斜面,用于将散热风道的热风引导至散热口。这样通过导风面为倾斜面的设置可以增大热风与导风件的接触面积,以便更多的热风可以直接作用在导风面上并在导风面的作用下引导至散热口,能够进一步避免装饰中框在热风的作用下温度升高超出安全限值,在不影响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使用寿命的同时,能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烹饪器具的安全系统和用户体验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件包括导风部,导风部上具有导风面,导风部位于散热口的正上方,至少部分导风部遮挡在装饰中框的迎风面,用于将散热风道的热风引导至散热口。这样通过导风部可以便于导风件上导风面的形成,并遮挡在装饰中框的迎风面上,从而更好的实现将散热风道内的热风引导至散热口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部在腔体内朝着散热风道倾斜设置。这样能够有助于导风面在腔体内形成朝向散热风道倾斜的倾斜面,以实现对热风更好的引导。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件还包括与导风部连接的安装部,导风件通过安装部与壳体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这样导风件在实现对散热风道内热风进行引导的同时,能够通过安装部与壳体连接,从而实现导风件在腔体内的固定,一方面能够增强导风件在腔体内的稳固性,另一方面能够便于导风件的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部竖直安装在壳体的内侧壁上,安装部与导风部之间的夹角为140°-160°中的任意值。这样由于安装部与导风部之间夹角的存在,可以使得导风件通过安装部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上时,导风部可以朝着散热风道倾斜设置在腔体内,以便在对装饰中框的迎风面进行遮挡的同时,能够实现对热风的引导。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与导风部之间的夹角为150°。这样可以使得导风部对于散热风道内的热风具有更好导向效果的同时,能够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上,导致装饰中框在热风的作用下温度升高而超出安全限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壳体还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装饰中框夹设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导风件通过安装部与上壳体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
这样在确保导风件对于散热风道内热风导向效果的基础上,不仅能够便于导风件在腔体内的固定,降低导风件的安装强度,而且能够便于导风件的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槽,导风件通过安装部竖直插接在安装槽内并与上壳体卡接。这样通过插接和卡接的连接方式,在确保导风件与上壳体连接稳固性的同时,可以使得导风件的拆卸和安装更为方便快捷,有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壳体上设有卡扣,卡扣位于安装槽的两端,安装部的两端为卡合端,卡扣与卡合端相卡合,用于限制导风件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这样当导风件通过安装部插接在安装槽内时,导风件可以通过卡扣与上壳体卡接,便于导风件在上壳体上的快速安装固定,可以降低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件上还设有加强筋,加强筋连接在安装部和导风部之间,安装槽的一侧设有限位槽,导风件插接在安装槽内时,加强筋插接在限位槽内。
这样通过加强筋一方面可以增强导风件的机械强度,避免导风件在热风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另一方面可以与限位槽配合,从而在安装槽和卡扣的基础上,实现对导风件的进一步限位,以提高导风件与上壳体连接的稳固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件的高度为10mm-15mm中的任意值,和/或,
安装部的长度为150mm-220mm中的任意值,导风部的长度为140mm-210mm中的任意值。
这样通过对导风件的高度、安装部和导风部的长度中的至少部分进行限定,能够确保导风件可以遮挡装饰中框比如金属中框的迎风面的同时,能够对散热风道内的热风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能够进一步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上,导致装饰中框在热风的作用下温度升高而超出安全限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件的高度为12mm,安装部的长度为170mm,导风部的长度为160mm。这样导风件在对装饰中框进行遮挡的同时,能够对散热风道内的热风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确保装饰中框的温度处于安全限值内,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和安全系统,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导风件为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导风结构。这样可以使得导风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炉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磁炉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电磁炉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件与上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件与上壳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另一角度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磁炉;10-腔体;11-散热风道;20-上壳体;21-内侧壁;22-安装槽;23-卡扣;24-限位槽;30-装饰中框;31-迎风面;
40-下壳体;41-散热口;50-导风件;51-安装部;511-卡合端;52-导风部;521-导风面;522-缺口;53-加强筋;
60-风机;70-挡风板;80-线圈盘;90-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烹饪器具可以为电磁炉或者其他具有装饰中框且需要散热的烹饪器具。
下面以电磁炉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炉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电磁炉的拆分示意图,图3是图1中电磁炉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件与上壳体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件与上壳体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图6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另一角度导风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件的侧视图。
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和拆分示意图。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可以包括具有腔体10的壳体,腔体10内具有散热风道11,散热风道11位于壳体的底部,壳体的底部设有散热口41,散热口41与散热风道11相对设置。这样可以通过散热口41直接将散热风道11内的热风从壳体的底部排出壳体的外部,以提高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的散热效率,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散热口41与散热风道11相对设置可以理解为散热口41位于散热风道11的出风口,并与出风口相对设置,这样经散热风道11流出的热风可以直接通过散热口41排出,能够提高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的散热效率。
其中,散热口41可以包括多个散热孔,多个散热孔可以在壳体的底部按照一定的排布顺序(比如直线形或者矩形阵列等)从而形成壳体上的散热口41。散热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或者椭圆形等。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散热孔的形状和排布顺序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其中,参见图1和图2所示,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还可以包括线圈盘80。线圈盘80固定在腔体10内,其作为电磁炉100内部的主要电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该热量不及时排出电磁炉100的壳体外部,将会影响电磁炉100的使用寿命。
为此,参见图1和图2所示,电磁炉100内还可以设有风机60和挡风板70,风机60和挡风板70均设在腔体10内。风机60设在线圈盘80的一侧,挡风板70围设在风机60的周侧,并位于风机60和线圈盘80之间,这样挡风板70与壳体的底壁可以在腔体10内限定出一个散热风道11,挡风板70能够将风机60从外部引入的大部分冷风通过散热风道11导向至线圈盘80,以带走线圈盘80的热量,形成热风从散热口41排出,从而实现对电磁炉100内部的散热。
其中,从图1和图2中还可以看出,电磁炉100的内部还可以包括电源线90,电源线90设在壳体的后侧的一角,并与电磁炉100内部的电路板(在图中未标示)电连接,从而实现使电磁炉100可以和外部电路比如外部电源电连接。
为了烹饪器具更加美观,参考图1至图3所示,壳体包括装饰中框30,装饰中框30位于散热口41的上方。也就是说,装饰中框30可以看作壳体的中框结构。装饰中框30可以为金属中框或者其他的其他导热材料制作的中框结构。
由于腔体10内散热风道11和线圈盘80位置的设计,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腔体10内产生的大量高温热风会集中在烹饪器具的一侧比如烹饪器具后侧(比如电磁炉100设置电源线90的一侧)经散热口41散出(如图1中箭头所示)。由于热空气的物理特性,热风相较于冷风密度较轻,因此热风会漂浮在腔体10的中部,而非冷风位于腔体10的底部。这样在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工作时,腔体10内的热风会直接吹向装饰中框30,使得装饰中框30比如金属中框的温度会很高,超过安全限值(小于等于65℃),使用者不慎触碰时有烫伤风险,使得烹饪器具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烹饪器具工作时,装饰中框30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装饰中框30的温度会辐射给烹饪器具的内部元器件比如电路板等,导致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变短。
为此,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腔体10内还设有与壳体的内侧壁21可拆卸连接的导风件50,导风件50位于散热口41的上方并遮挡在装饰中框30的迎风面31上,用于将散热风道11内的热风引导至散热口41。需要说明的是,装饰中框30的迎风面31可以理解为装饰中框30上面对着散热风道11内热风的方向。也就是说,装饰中框30的迎风面31可以理解装饰中框30上位于烹饪器具后侧的一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腔体10内增设导风件50,并将导风件50设在散热口41的上方,并遮挡在装饰中框30比如金属中框的迎风面31,也就是说装饰中框30位于装饰中框30迎风面31的一侧。这样散热风道11内吹向装饰中框30上的热风会被导风件50挡住,并将热风引导至散热口41排出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的外部(如图3中箭头所示),不会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30上,以避免装饰中框30在热风的作用下温度升高,能够使装饰中框30的温度处于安全限值(小于等于65℃)内,降低使用者的烫伤风险,从而解决了由于装饰中框30温度过高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用户体验度和安全系数的同时,能够解决由于装饰中框30温度过高而导致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以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其中,散热口41在壳体上可以位于装饰中框30迎风面31的正下方(即壳体的后侧)。这样能够便于散热风道11内的热风可以快速的从壳体的后侧排出。在此基础上,散热口41还可以位于壳体的其他位置,比如装饰中框30迎风面31的两侧(即图1中壳体的左右两侧),以便加快烹饪器具腔体10内热量的散出,有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散热效率。具体的,导风件50上具有导风面521,导风面521可以为朝向散热风道11倾斜的倾斜面,用于将散热风道11的热风引导至散热口41。这样通过将导风面521设置为倾斜面,相较于竖直面可以增大热风与导风件50的接触面积,以便吹向装饰中框30迎风面31上的更多的热风可以直接作用在导风面521上,被导风面521挡住,并在导风面521的作用下引导至散热口41,从而排出烹饪器具的外部,能够进一步避免装饰中框30在热风的作用下温度升高而超出安全限值。这样烹饪器具内的热量不会聚集在装饰中框30上,能够使得装饰中框30的温度处于安全限制内,从而解决由于装饰中框30温度过高而引发的缩短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使用寿命问题的同时,通过将导风面521设置为倾斜面,还能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烹饪器具的安全系统和用户体验度。
或者,导风面521还可以为与散热风道11相对的竖直面,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该导风面521为竖直面的方式不再做进一步限定。
下面以导风面521为倾斜面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做进一步阐述。
进一步的,参考图1至图10所示,导风件50还可以包括导风部52,导风部52上具有导风面521,导风部52位于散热口41的正上方,至少部分导风部52遮挡在装饰中框30的迎风面31上,用于将散热风道11的热风引导至散热口41。这样通过导风部52可以便于导风件50上导风面521的形成,并通过导风部52遮挡住装饰中框30的迎风面31,从而更好的实现将散热风道11内的热风引导至散热口41排出,使装饰中框30的温度处于安全限值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中所示,导风部52在腔体10内朝着散热风道11倾斜设置。也就是说,导风部52在腔体10内为一个朝着散热风道11倾斜的倾斜结构。这样能够有助于导风面521在腔体10内形成朝向散热风道11倾斜的倾斜面,以实现对热风更好的引导。
或者,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导风部52也可以为腔体10内的竖直结构。该竖直结构与散热风道11相对的一面上设有一个上述的导风面521,也就是说,该竖直结构与散热风道11相对的一面上设有一个倾斜面。这样可以使得导风部52和导风件50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下面以导风部52在腔体10内朝着散热风道11倾斜设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做进一步阐述。
为了便于导风件50与壳体的连接,参考图2至图10所示,导风件50还可以包括与导风部52连接的安装部51,导风件50可以通过安装部51与壳体的内侧壁21可拆卸连接。这样导风件50在实现对散热风道11内热风进行引导的同时,能够通过安装部51与壳体连接,从而实现导风件50在腔体10内的固定,一方面能够增强导风件50在腔体10内的稳固性,另一方面能够便于导风件50的安装和拆卸。
由于导向部在腔体10内的倾斜角度会影响导向部对热风的引导效果,为此,安装部51可以竖直安装在壳体的内侧壁21上(如图3至图5中所示),即安装部51垂直安装在壳体的内侧壁21上。安装部51与导风部52之间的夹角α可以为140°-160°中的任意值(如图8和图10中所示)。这样在安装部51竖直安装在壳体上的基础上,由于安装部51与导风部52之间夹角α的存在,可以使得导风件50通过安装部51固定在壳体的内侧壁21上时,导风部52可以朝着散热风道11倾斜设置在腔体10内,以便在对装饰中框30的迎风面31进行遮挡的同时,能够实现对热风的引导。
优选的,安装部51与导风部52之间的夹角α可以为150°。这样可以使得导风部52对于散热风道11内的热风具有更好导向效果的同时,能够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30上,导致装饰中框30在热风的作用下温度升高而超出安全限值。
为了便于烹饪器具壳体的组装,壳体还可以包括上壳体20和下壳体40,装饰中框30可以夹设在上壳体20和下壳体40之间,并至少部分装饰中框30需外露在上壳体20和下壳体40之间。这样可以装饰中框30在利用上壳体20和下壳体40固定的同时,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使得烹饪器具更加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装饰中框30可以通过卡接、插接或者其他的方式夹设并固定在上壳体20和下壳体40之间,且上壳体20和下壳体40之间还可以通过紧固件比如螺栓或者卡接的方式固定。装饰中框30与上壳体20和下壳体40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参见现有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的结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导风件50可以通过安装部51与上壳体20的内侧壁21可拆卸连接。这样在确保导风件50对于散热风道11内热风导向效果的基础上,不仅能够便于导风件50在腔体10内的固定,降低导风件50的安装强度,而且能够便于导风件50的拆卸。
或者,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导风件50还可以与下壳体40或者装饰中框30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不在对其做进一步限定。
下面以导风件50固定在上壳体20上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做进一步阐述。
具体的,上壳体20的内侧壁21上可以设有安装槽22,导风件50通过安装部51竖直插接在安装槽22内并与上壳体20卡接(如图4和图5中所示)。这样通过插接和卡接的连接方式,在确保导风件50与上壳体20连接稳固性的同时,可以使得导风件50的拆卸和安装更为方便快捷,有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生产效率。
其中,安装槽22的结构应与安装部51的结构相匹配。示例性的,安装部51为条形结构时,安装槽22可以为与安装部51结构相适配的条形槽(如图6和图7中所示)。
进一步的,上壳体20上可以设有卡扣23,卡扣23可以位于安装槽22的两端,安装部51的两端为卡合端511,卡扣23与卡合端511相卡合,用于限制导风件50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这样当导风件50通过安装部51插接在安装槽22内时,导风件50可以通过卡合端511与上壳体20的卡扣23进行卡接,便于导风件50在上壳体20上的快速安装固定,可以降低烹饪器具比如电磁炉100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导风件50的装配,参考图8和图9所示,导风件50的两端还设有缺口522,这样可以使得导风件50安装在上壳体20上时,导风部52与卡扣23之间存在间隙,以便于导风件50在上壳体20上的快速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导风件50可以采用厚度w为1mm、2mm或者其他厚度的板状结构。也就是说,导风件50可以看作折线形的导风板结构。
由于导风件50较薄,为了增强导风件50的机械强度,导风件50上还设有加强筋53,加强筋53连接在安装部51和导风部52之间,安装槽22的一侧设有限位槽24,导风件50插接在安装槽22内时,加强筋53插接在限位槽24内。这样通过加强筋53一方面可以增强导风件50的机械强度,避免导风件50在热风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另一方面可以与限位槽24配合,从而在安装槽22和卡扣23的基础上,实现对导风件50的进一步限位,以提高导风件50与上壳体20连接的稳固性能。
其中,加强筋53可以与安装部51和导风部52的同一面相贴合。由于安装部51和导风部52之间具有夹角,加强筋53可以采用折线形结构以便与安装部51和导风部52的同一面相贴合(如图6至图10中所示)。
具体的,考虑到导风件50的尺寸比如高度和长度会影响导向部对热风的引导效果。
为此,导风件50的高度H为10mm-15mm中的任意值,安装部51的长度L1为150mm-220mm中的任意值,比如170mm或者200mm,导风部52的长度L2为140mm-210mm中的任意值,比如160mm或者190mm。这样通过对导风件50的高度H、安装部51和导风部52的长度中的至少部分进行限定,能够确保导风件50可以遮挡装饰中框30比如金属中框的迎风面31的同时,能够对散热风道11内的热风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能够进一步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装饰中框30上,导致装饰中框30在热风的作用下温度升高而超出安全限值。与此同时,通过对安装部51的长度L1进行限定,可以使得导向件与上壳体20的连接更为稳固,以保证导向件对于散热风道11内的热风的导向效果的一致性。
优选的,导风件50的高度H可以为12mm,安装部51的长度L1可以为170mm,导风部52的长度L2可以为160mm。这样导风件50在对装饰中框30进行遮挡的同时,能够对散热风道11内的热风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确保装饰中框30的温度处于安全限值内,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和安全系统,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由于散热风道11内热风的温度较高,导风件50可以为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导风结构。这样可以使得导风件50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的,耐高温材料可以为PPT塑胶原料或者其他的耐高温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导风件50的材料并不做进一步限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烹饪器具的腔体内增设导风件,并将导风件设在散热口的上方,并遮挡在装饰中框的迎风面,这样散热风道内吹向装饰中框上的热风会被导风件挡住,并将热风引导至散热口排出烹饪器具的外部,以避免装饰中框在热风的作用下温度升高,能够使装饰中框的温度处于安全限值内,从而解决了由于装饰中框温度过高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的同时,能够解决由于装饰中框温度过高而导致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腔体(10)的壳体,所述腔体(10)内具有散热风道(11),所述散热风道(11)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散热口(41),所述散热口(41)与所述散热风道(11)相对设置;
所述壳体包括装饰中框(30),所述装饰中框(30)位于所述散热口(41)的上方;所述腔体(10)内还设有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21)可拆卸连接的导风件(50),所述导风件(50)位于所述散热口(41)的上方并遮挡在所述装饰中框(30)的迎风面(31),用于将所述散热风道(11)内的热风引导至所述散热口(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50)上具有导风面(521),所述导风面(521)为朝向所述散热风道(11)倾斜的倾斜面,用于将所述散热风道(11)的热风引导至所述散热口(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50)包括导风部(52),所述导风部(52)上具有所述导风面(521),所述导风部(52)位于所述散热口(41)的正上方,至少部分所述导风部(52)遮挡在所述装饰中框(30),用于将所述散热风道(11)的热风引导至所述散热口(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52)在所述腔体(10)内朝着所述散热风道(11)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50)还包括与所述导风部(52)连接的安装部(51),所述导风件(50)通过所述安装部(51)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21)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51)竖直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21)上,所述安装部(51)与所述导风部(52)之间的夹角为140°-160°中的任意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51)与所述导风部(52)之间的夹角为15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上壳体(20)和下壳体(40),所述装饰中框(30)夹设在所述上壳体(20)和所述下壳体(40)之间,所述导风件(50)通过所述安装部(51)与所述上壳体(20)的内侧壁(21)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0)的内侧壁(21)上设有安装槽(22),所述导风件(50)通过所述安装部(51)竖直插接在所述安装槽(22)内并与所述上壳体(20)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0)上设有卡扣(23),所述卡扣(23)位于所述安装槽(22)的两端,所述安装部(51)的两端为卡合端(511),所述卡扣(23)与所述卡合端(511)相卡合,用于限制所述导风件(50)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50)上还设有加强筋(53),所述加强筋(53)连接在所述安装部(51)和所述导风部(52)之间,所述安装槽(22)的一侧设有限位槽(24),所述导风件(50)插接在所述安装槽(22)内时,所述加强筋(53)插接在所述限位槽(24)内。
12.根据权利要求5-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50)的高度为10mm-15mm中的任意值,和/或,
所述安装部(51)的长度为150mm-220mm中的任意值,所述导风部(52)的长度为140mm-210mm中的任意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50)的高度为12mm,所述安装部(51)的长度为170mm,所述导风部(52)的长度为16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50)为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导风结构。
CN202120546067.0U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烹饪器具 Active CN214406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6067.0U CN214406167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46067.0U CN214406167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6167U true CN214406167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9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46067.0U Active CN214406167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6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79574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US3097287A (en) Panel type heating apparatus and air circulating means therefor
CN1195755A (zh) 加热烹调器
CN21440616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WO2020151260A1 (zh) 电磁加热盘及电饭煲
CN214315662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壳体及烹饪器具
CN210951427U (zh) 电磁炉
CN210891802U (zh) 用于烹饪装置的门体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11399901U (zh) 电磁炉
CN210951422U (zh) 电磁炉
KR100214627B1 (ko) 전자레인지의 공기흐름장치
CN204084498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电磁炉
CN213810743U (zh) 烹饪器具
CN210717691U (zh) 电磁炉
CN203642255U (zh) 微波炉
CN210004463U (zh) 一种电陶炉
CN217959649U (zh) 一种微蒸烤箱
CN213395439U (zh) 烹饪器具
CN211781282U (zh) 电磁炉
CN209310059U (zh) 电磁炉
CN215637381U (zh) 烹饪器具
CN112167955B (zh) 烹饪器具的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066208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电陶炉
CN213630555U (zh) 烹饪器具
KR100485572B1 (ko) 벽걸이형 전자렌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