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5859U - 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5859U
CN214295859U CN202023194535.7U CN202023194535U CN214295859U CN 214295859 U CN214295859 U CN 214295859U CN 202023194535 U CN202023194535 U CN 202023194535U CN 214295859 U CN214295859 U CN 214295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water
connecting rod
door
pro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45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和金
张志强
刘育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20231945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5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5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5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和汽车,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包括落水检测装置和自动开门装置,自动开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驱动部件用于安装于车身,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用于与车门铰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连接杆在水平面上摆动而打开或关闭车门。汽车包括汽车落水保护装置。通过设置落水检测装置和自动开门装置,可在汽车落水后及时帮助落水人员逃离汽车,大大降低溺亡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在交通出行过程中经常碰到突发状况,每年都会有汽车落水、水浸事故的发生,造成车内人员死亡的悲剧,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当汽车发生突发事故落入水中后,由于汽车的质量很大,沉入水中的速度也很快,而水中的压力很大,使得车门难以打开,导致车内人员难以逃脱,进而导致溺水身亡。特别是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发生落水事故时,车内人员很难及时得到救助,溺亡的概率大大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和汽车,其具有自动打开车门的功能,及时帮助车内人员逃离汽车,大大降低溺亡概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包括:
落水检测装置,用于安装于汽车,并检测汽车是否落水;
自动开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安装于车身,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用于与车门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在水平面上摆动而打开或关闭车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安全带卡扣弹出装置,所述安全带卡扣弹出装置设置于车座的左侧和/或右侧,所述安全带卡扣弹出装置包括第二驱动部件、锁钩和弹性伸缩部件,所述弹性伸缩部件沿上下方向设置,并安装于安全带卡扣的底部,所述锁钩位于所述弹性伸缩部件的侧边,所述弹性伸缩部件的底部设有拉簧,所述锁钩通过所述拉簧与车座连接,所述锁钩于靠近所述弹性伸缩部件的一侧设有钩头,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锁钩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锁钩在竖直平面上转动,以使所述钩头卡入或脱出安全带卡扣的卡槽。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落水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汽车轮辋处。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气囊发生装置,所述气囊发生装置设置于汽车的前侧、左侧、右侧、顶部和底部,所述落水检测装置包括水浸传感器,所述水浸传感器安装于汽车的前侧、左侧、右侧、顶部和底部。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气囊发生装置包括供气装置、导气管和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所述导气管上设有电动阀门。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救生圈,所述救生圈设置于各车门的内侧,所述救生圈可拆卸连接充气装置,所述救生圈通过连通口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所述救生圈于所述连通口处设有开关阀门,所述充气装置通过连接绳与车门相连。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自动开门装置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安装于各车门的顶部,并位于车门的内侧,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安装于车身内,并与各车门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连接块铰接。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警报装置和自动报警装置,所述警报装置用于发出求救声响,所述自动报警装置用于向紧急联系人的手机发送求救信息和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防水应急电池,所述防水应急电池用于向汽车供电。
第二方面,一种汽车,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汽车落水保护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落水检测装置检测出汽车落水后,第一驱动部件驱动第二连接杆朝靠近车门与车身连接的位置摆动,并带动第一连接杆向外推动车门。当车门打开到一定程度时,落水人员即可根据自身体型情况先逃离车内;当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位于同一直线上时,车门处于完全被打开的状态,均可满足车内不同落水人员的逃脱需求,解决了因汽车落水后水压过大导致的车内人员无法顺利打开车门的问题。通过设置落水检测装置和自动开门装置,可在汽车落水后及时帮助落水人员逃离汽车,大大降低溺亡概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落水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安全带卡扣弹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自动开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救生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包括落水检测装置和自动开门装置。其中,落水检测装置用于安装于汽车,并检测汽车是否落水,当检测出汽车为落水状态时,即可由自动开门装置将车门打开,帮助落水人员逃离汽车。自动开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件11、第一连接杆12和第二连接杆13,第一驱动部件11用于安装于车身14,第一连接杆12的一端用于与车门15铰接,第一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3的一端铰接,第一驱动部件11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接杆13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连接杆13在水平面上摆动而打开或关闭车门15。
落水检测装置检测出汽车落水后,第一驱动部件11驱动第二连接杆13朝靠近车门15与车身14连接的位置摆动,并带动第一连接杆12向外推动车门15。参见图1和图4,当车门15打开到一定程度时,落水人员即可根据自身体型情况先逃离车内;当第一连接杆12与第二连接杆13位于同一直线上时,车门15处于完全被打开的状态,均可满足车内不同落水人员的逃脱需求,解决了因汽车落水后水压过大导致的车内人员无法顺利打开车门15的问题。通过设置落水检测装置和自动开门装置,可在汽车落水后及时帮助落水人员逃离汽车,大大降低溺亡概率。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开门装置还包括连接块16,连接块16安装于各车门15的顶部,并位于车门15的内侧,第一驱动部件11安装于车身14内,并位于车身14顶部,且与各车门15相对应,第一连接杆12与连接块16铰接。通过将自动开门装置设置在车顶部,可避免在正常乘车状态下对乘车人员造成不便,方便上下车。
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落水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21,压力传感器21安装于汽车轮辋处,可用于感应轮胎处受到的压力,可为汽车是否落水的判断提供信息。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汽车落水保护装置还包括气囊发生装置3,气囊发生装置3设置于汽车的前侧、左侧、右侧、顶部和底部。落水检测装置包括水浸传感器22,水浸传感器22安装于汽车的前侧、左侧、右侧、顶部和底部,可通过各方位的水浸传感器22判断汽车是否落水以及落水的方向,气囊发生装置3即可根据落水的方向优先做出动作,以快速将气囊弹出,使气囊接触水并对汽车产生浮力,降低汽车落水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囊发生装置3包括供气装置、导气管和气囊,气囊通过导气管与供气装置连接,导气管上设有电动阀门。供气装置通过导气管向气囊中供气,使气囊迅速充气,从而增大对汽车的浮力,减缓汽车下降速度。通过电动阀门的设置,方便对气囊供气进行控制。可以理解的是,供气装置可采用压缩空气瓶、储气罐等。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汽车落水保护装置还包括安全带卡扣弹出装置,安全带卡扣弹出装置设置于车座的左侧和/或右侧,具体设置位置可根据车座的安全带位置进行相应设置。安全带卡扣弹出装置包括第二驱动部件41、锁钩42和弹性伸缩部件43,弹性伸缩部件43沿上下方向设置,并安装于安全带卡扣44的底部,锁钩42位于弹性伸缩部件43的侧边,弹性伸缩部件43的底部设有拉簧45,锁钩42通过拉簧45与车座连接,以将锁钩42拉向弹性伸缩部件43一侧。锁钩42于靠近弹性伸缩部件43的一侧设有钩头421,安全带卡扣44上设有卡槽441,第二驱动部件41的输出端与锁钩42传动连接,以驱动锁钩42在竖直平面上转动,以使钩头421卡入或脱出安全带卡扣44的卡槽441。正常行车状态下,乘客系上安全带,安全带卡扣44向下并压住弹性伸缩部件43,弹性伸缩部件43处于被压缩状态,锁钩42在拉簧45的作用下被拉向弹性伸缩部件43,钩头421即可卡入安全带卡扣44的卡槽441中;汽车落水后,第二驱动部件41驱动锁钩42向远离弹性伸缩部件43的一侧转动,钩头421脱出安全带卡扣44的卡槽441,安全带卡扣44即可在弹性伸缩部件43的作用下向上弹出,实现安全带卡扣44自动弹出的功能,为落水人员节省逃生时间,避免落水人员因慌乱而错失逃离现场的时机,提高逃生概率。
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汽车落水保护装置还包括救生圈5,救生圈5设置于各车门15的内侧,救生圈5可拆卸连接充气装置6,救生圈5通过连通口与充气装置6连通,救生圈5于连通口处设有开关阀门,充气装置6通过连接绳7与车门15相连。落水人员逃出车后,可利用救生圈5进行自救。通过连接绳7与车门15相连,可避免因水流湍急将落水人员及救生圈5冲走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救生圈5与充气装置6可拆卸连接,方便落水人员根据实际需求,以将救生圈5与充气装置6拆开,落水人员即可借助救生圈5离开汽车。其中,可拆卸连接包括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充气装置6上设有握把61,方便落水人员通过握把61将救生圈5与充气装置6分开,提高自救速度。
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汽车落水保护装置还包括警报装置8和自动报警装置,警报装置8用于发出求救声响,吸引过往车辆及行人的注意,以快速实施落水救助的工作。自动报警装置用于向紧急联系人的手机发送求救信息和位置信息,以使救助人员快速得知落水信息,方便找到落水车辆的位置,确保在人烟荒芜的地方实现及时救援的目的。其中,警报装置8和自动报警装置可由汽车ECU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汽车落水保护装置还包括防水应急电池,防水应急电池用于向汽车供电。更具体地,当电源检测电路检测到汽车本身的蓄电池由于进水而失电时,即可自动启用防水应急电池,实现设备继续供电。
参见图1,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行车摄像头9,以便于判断汽车是否落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落水保护装置。由于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已在前文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示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落水检测装置,用于安装于汽车,并检测汽车是否落水;
自动开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安装于车身,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用于与车门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杆在水平面上摆动而打开或关闭车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带卡扣弹出装置,所述安全带卡扣弹出装置设置于车座的左侧和/或右侧,所述安全带卡扣弹出装置包括第二驱动部件、锁钩和弹性伸缩部件,所述弹性伸缩部件沿上下方向设置,并安装于安全带卡扣的底部,所述锁钩位于所述弹性伸缩部件的侧边,所述弹性伸缩部件的底部设有拉簧,所述锁钩通过所述拉簧与车座连接,所述锁钩于靠近所述弹性伸缩部件的一侧设有钩头,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锁钩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锁钩在竖直平面上转动,以使所述钩头卡入或脱出安全带卡扣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汽车轮辋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发生装置,所述气囊发生装置设置于汽车的前侧、左侧、右侧、顶部和底部,所述落水检测装置包括水浸传感器,所述水浸传感器安装于汽车的前侧、左侧、右侧、顶部和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发生装置包括供气装置、导气管和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所述导气管上设有电动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救生圈,所述救生圈设置于各车门的内侧,所述救生圈可拆卸连接充气装置,所述救生圈通过连通口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所述救生圈于所述连通口处设有开关阀门,所述充气装置通过连接绳与车门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门装置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安装于各车门的顶部,并位于车门的内侧,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安装于车身内,并与各车门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连接块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报装置和自动报警装置,所述警报装置用于发出求救声响,所述自动报警装置用于向紧急联系人的手机发送求救信息和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应急电池,所述防水应急电池用于向汽车供电。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落水保护装置。
CN202023194535.7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和汽车 Active CN214295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4535.7U CN214295859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4535.7U CN214295859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5859U true CN214295859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62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4535.7U Active CN214295859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58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7862B (zh) 一种汽车落水预警救生系统与方法
US20090111341A1 (en) Floating air bag
CN206049590U (zh) 一种汽车落水保护与报警装置
CN214295858U (zh) 车辆落水预警救生系统及汽车
CN109130807B (zh) 一种家用汽车逃生车身装置
CN107640117A (zh) 汽车落水逃生系统及其超音波构件
CN115610363A (zh) 一种汽车落水安全智能自救系统及自救方法
CN202686255U (zh) 一种汽车落水安全系统
CN203854542U (zh) 内置于车辆头枕的落水救生装置及相应的车辆头枕
CN108248793B (zh) 一种落水物浮起法及落水物浮起装置
CN214295859U (zh) 一种汽车落水保护装置和汽车
CN207594862U (zh)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车门
CN210970965U (zh) 一种汽车落水逃生装置
JP2009116728A (ja) 事故車両への追突防止装置
CN112918418A (zh) 一种应用于公交车落水后的辅助乘客自救设备
CN112092782A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防水淹装置
CN114056275B (zh) 一种车辆落水生命维护系统
CN114604384A (zh) 一种船艇用气囊式安全装置
CN214001579U (zh) 汽车救生装置
CN114889544A (zh) 一种落水可自救的无人驾驶汽车系统
CN103010142B (zh) 防水汽车的供氧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汽车
CN104494552A (zh) 防水汽车的供氧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汽车
CN111483423A (zh)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
CN208530393U (zh) 一种水域类专项抢险救援车
CN218172192U (zh) 一种车辆落水缓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