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2563U - 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 - Google Patents

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2563U
CN214292563U CN202120236915.8U CN202120236915U CN214292563U CN 214292563 U CN214292563 U CN 214292563U CN 202120236915 U CN202120236915 U CN 202120236915U CN 214292563 U CN214292563 U CN 214292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ox
vacuum pump
bearing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69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印进寨
陆志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yincheng Precision Mod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yincheng Precision Mod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yincheng Precision Mod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yincheng Precision Mod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69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2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2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2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过通孔、真空泵、出气罩、进气罩、安装支撑板、电动伸缩杆、夹持板、安装板、螺纹杆、弧形夹持板、分离框和过滤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研磨工装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不具备带动轴承转动的功能,使得其在研磨的过程中使用人工对其进行翻转,容易造成一定的人员浪费同时降低了生产的效率,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不具有对碎屑进行收集的功能,导致容易被工作人员吸入体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工装技术领域,具体为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在轴承生产的过程中,常需要使用研磨工装,现有的研磨工装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不具备带动轴承转动的功能,使得其在研磨的过程中使用人工对其进行翻转,容易造成一定的人员浪费同时降低了生产的效率,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不具有对碎屑进行收集的功能,导致容易被工作人员吸入体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具备带动轴承转动和对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研磨工装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不具备带动轴承转动的功能,使得其在研磨的过程中使用人工对其进行翻转,容易造成一定的人员浪费同时降低了生产的效率,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不具有对碎屑进行收集的功能,导致容易被工作人员吸入体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端贯穿至加工台的内腔并连通有进气罩,所述真空泵的出气端连通有出气罩,所述加工台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撑板,两个安装支撑板相反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两个安装支撑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相反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螺纹杆,两个螺纹杆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安装板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弧形夹持板,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横向设置有分离框,所述分离框的内腔的底部镶嵌安装有过滤板,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分离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靠近滑槽的一侧延伸至滑槽的内腔并与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存储箱。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动伸缩杆和真空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活动门的正面镶嵌安装有观察镜,活动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两个夹持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螺纹杆相反的一侧均固定套设有转盘。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过通孔、真空泵、出气罩、进气罩、安装支撑板、电动伸缩杆、夹持板、安装板、螺纹杆、弧形夹持板、分离框和过滤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研磨工装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不具备带动轴承转动的功能,使得其在研磨的过程中使用人工对其进行翻转,容易造成一定的人员浪费同时降低了生产的效率,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不具有对碎屑进行收集的功能,导致容易被工作人员吸入体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门,能够便于对箱体内进行清理,通过设置观察镜,能够对箱体内进行观察,通过设置把手,能够便于活动门的使用,通过设置限位槽,能够便于夹持板的使用,通过设置支撑块,能够对设备进行支撑,通过设置防滑纹,能够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通过设置滑槽,能够便于滑轮的使用,通过设置滑轮,能够便于分离框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工作台、3加工台、4通孔、5真空泵、6出气罩、7进气罩、8安装支撑板、9电动伸缩杆、10夹持板、11安装板、12螺纹杆、13弧形夹持板、14转盘、15分离框、16过滤板、17存储箱、18滑槽、19滑轮、2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1、工作台2、加工台3、通孔4、真空泵5、出气罩6、进气罩7、安装支撑板8、电动伸缩杆9、夹持板10、安装板11、螺纹杆12、弧形夹持板13、转盘14、分离框15、过滤板16、存储箱17、滑槽18、滑轮19和控制器20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4,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包括箱体1,箱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通过设置支撑块,能够对设备进行支撑,支撑块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能够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箱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0,控制器20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动伸缩杆9和真空泵5电性连接,箱体1的正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门,能够便于对箱体1内进行清理,活动门的正面镶嵌安装有观察镜,通过设置观察镜,能够对箱体1内进行观察,活动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设置把手,能够便于活动门的使用,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工作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台3,加工台3的顶部开设有通孔4,工作台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真空泵5,真空泵5的进气端贯穿至加工台3的内腔并连通有进气罩7,真空泵5的出气端连通有出气罩6,加工台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撑板8,两个安装支撑板8相反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电动伸缩杆9,电动伸缩杆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0,两个夹持板10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通过设置限位槽,能够便于夹持板10的使用,两个安装支撑板8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两个安装板11相反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螺纹杆12,两个螺纹杆12相反的一侧均固定套设有转盘14,两个螺纹杆12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安装板11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弧形夹持板13,箱体1内腔的两侧横向设置有分离框15,分离框15的内腔的底部镶嵌安装有过滤板16,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8,通过设置滑槽18,能够便于滑轮19的使用,分离框1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19,通过设置滑轮19,能够便于分离框15的使用,滑轮19靠近滑槽18的一侧延伸至滑槽18的内腔并与滑槽18的内壁活动连接,箱体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存储箱17。
使用时,使用者将轴承放置到加工台3上,随后使用者通过控制器20启动电动伸缩杆9,电动伸缩杆9的输出端带动夹持板10对轴承进行夹持,同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20启动真空泵5,真空泵5的进气端通过进气罩7将研磨产生的碎屑吸入,碎屑通过通孔4进入进气罩7,随后通过真空泵5的出气端导入出气罩6,出气罩6将碎屑导入分离框15,碎屑进入分离框15,将碎屑内的冷却液通过过滤板16进行分离,当需要转动轴承时,使用者通过旋转转盘14带动螺纹杆12进行转动,螺纹杆12带动弧形夹持板13进行对电动伸缩杆9的限位,随后使用者转动轴承,旋转至合适的位置后,使用者重新旋转转盘14通过螺纹杆12带动螺纹杆12对电动伸缩杆9进行限位。
综上所述:该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通过通孔4、真空泵5、出气罩6、进气罩7、安装支撑板8、电动伸缩杆9、夹持板10、安装板11、螺纹杆12、弧形夹持板13、分离框15和过滤板16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研磨工装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不具备带动轴承转动的功能,使得其在研磨的过程中使用人工对其进行翻转,容易造成一定的人员浪费同时降低了生产的效率,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不具有对碎屑进行收集的功能,导致容易被工作人员吸入体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台(3),所述加工台(3)的顶部开设有通孔(4),所述工作台(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真空泵(5),所述真空泵(5)的进气端贯穿至加工台(3)的内腔并连通有进气罩(7),所述真空泵(5)的出气端连通有出气罩(6),所述加工台(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撑板(8),两个安装支撑板(8)相反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电动伸缩杆(9),所述电动伸缩杆(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0),两个安装支撑板(8)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两个安装板(11)相反的一侧均贯穿设置有螺纹杆(12),两个螺纹杆(12)相对的一侧均贯穿安装板(11)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弧形夹持板(13),所述箱体(1)内腔的两侧横向设置有分离框(15),所述分离框(15)内腔的底部镶嵌安装有过滤板(16),所述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8),所述分离框(1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19),所述滑轮(19)靠近滑槽(18)的一侧延伸至滑槽(18)的内腔并与滑槽(18)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存储箱(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动伸缩杆(9)和真空泵(5)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活动门的正面镶嵌安装有观察镜,活动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夹持板(10)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螺纹杆(12)相反的一侧均固定套设有转盘(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CN202120236915.8U 2021-01-27 2021-01-27 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 Active CN214292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6915.8U CN214292563U (zh) 2021-01-27 2021-01-27 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6915.8U CN214292563U (zh) 2021-01-27 2021-01-27 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2563U true CN214292563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0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6915.8U Active CN214292563U (zh) 2021-01-27 2021-01-27 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2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5319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表面打磨装置
CN209110782U (zh) 一种可自动控制的磨床
CN112775745A (zh) 一种篮球馆地板加工用装置及制作流程
CN214292563U (zh) 轴承靠山超精研磨工装
CN212043996U (zh) 一种金属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5201061U (zh) 一种磁环生产用具有残渣收集机构的打磨装置
CN214722922U (zh) 一种室内装修装饰用墙面打磨装置
CN211966897U (zh) 用于具有镂空图案的铝制桌面的打磨装置
CN113681410A (zh) 一种模具生产制造用打磨装置
CN214869211U (zh) 一种管类零部件打磨设备
CN212020297U (zh) 一种电脑连接器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0281773U (zh) 一种胶芯轴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1103265U (zh) 一种高效铸造件用打磨装置
CN212351629U (zh) 一种可对方形部件的四周进行同时夹紧的磨床用固定装置
CN211029418U (zh) 一种基于轴承打磨用快速防滑固定装置
CN208196494U (zh) 一种轴瓦抛光装置
CN220660247U (zh) 一种铝型材毛刺去除装置
CN218192964U (zh) 一种具有夹持调节功能的齿轮齿面打磨机
CN218697621U (zh) 一种磨床加工零件固定装置
CN221065702U (zh) 一种建筑铝合金加工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14685633U (zh) 一种家具设计用便于调节的打磨装置
CN214323012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检测用状态轴打磨装配装置
CN217668597U (zh) 一种用于超薄刀加工的高效打磨设备
CN212399092U (zh) 一种用于冰箱生产的箱体打磨平台
CN217045972U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式打磨工作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