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0887U - 一种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0887U
CN214290887U CN202022695138.1U CN202022695138U CN214290887U CN 214290887 U CN214290887 U CN 214290887U CN 202022695138 U CN202022695138 U CN 202022695138U CN 214290887 U CN214290887 U CN 214290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groove
accommodating groove
edge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951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安红
赵广镇
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iz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Liz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Liz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Liz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951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0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0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0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刀具,其中,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所述第一切削部的侧面上螺旋式设有用于排削的第一容削槽;所述第二切削部的侧面上螺旋式设有用于排削的第二容削槽,所述第一容削槽与所述第二容削槽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切削部上与所述第二切削部连接的一侧还设有导削槽,所述导削槽连通所述第一容削槽和所述第二容削槽。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被挤压到第二切削部连接第一切削部的位置时,设置导削槽可以及时将废屑排出,防止废屑在第二切削部连接第一切削部的位置堆积,进而保护加工产品的表面,提高产品表面光洁度。

Description

一种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刀具。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在制造业中使用的材料种类越来越丰富,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性能,可以应用到特定领域,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对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外观效果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为此,现有的加工刀具也不断地在被改良和设计,现有的设计双螺旋切削刃的刀具可以对加工效果进一步提升。
但是,双螺旋切削刃的刀具在不同螺旋段的连接处容易堆积废屑,导致加工产品的表面产生毛刺,光洁度得不到要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旨在获得一种加工时废屑排出及时,可抑制加工表面产生毛刺的刀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刀具,其中,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所述第一切削部的侧面上螺旋式设有用于排削的第一容削槽;所述第二切削部的侧面上螺旋式设有用于排削的第二容削槽,所述第一容削槽与所述第二容削槽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切削部上与所述第二切削部连接的一侧还设有导削槽,所述导削槽连通所述第一容削槽和所述第二容削槽。
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第一切削部上设有第一切削侧刃,所述第一容削槽位于所述第一切削侧刃沿切削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切削部上设有第二切削侧刃,所述第二容削槽位于所述第二切削侧刃沿切削方向的一侧。
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第一切削侧刃左旋,所述第二切削侧刃右旋。
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第一切削侧刃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切削侧刃相互背离设置在所述第一切削部两侧;所述第二切削侧刃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切削侧刃相互背离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削部两侧。
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第二切削部背离所述第一切削部的一端还设有切削端刃。
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切削端刃上背离所述第二切削部中心的位置设有弧形刃口。
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切削端刃上设有第三容削槽,所述第三容削槽一端连接至所述弧形刃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导削槽。
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第一切削部的刃径与所述第二切削部的刃径大小相等。
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第一切削部和所述第二切削部的刃径大小均为0.8-3毫米。
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刀具还包括被夹持部,所述被夹持部设于所述第一切削部背离所述第二切削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切削部、所述第二切削部和所述被夹持部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中的刀具在使用时第二切削部先与被切削物接触,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屑沿第二容削槽向第一容削槽的方向排出,由于第二容削槽与第一容削槽的旋向相反,当废屑被挤压到第二切削部连接第一切削部的位置时,容易被切断,产生的断屑更方便排出,而设置导削槽可以及时将断屑排出到第一容削槽中,防止废屑在第二切削部连接第一切削部的位置堆积,进而保护加工产品的表面,减少产生毛刺,提高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另外,减少废屑堆积,也可以防止刀具切口崩边,减少刀具在第二切削部连接第一切削部的位置处产生断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刀具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刀具的仰视图。
其中,10、第一切削部;11、第一容削槽;12、第一切削侧刃;13、导削槽;20、第二切削部;21、第二容削槽;22、第二切削侧刃;23、切削端刃;231、弧形刃口;232、第三容削槽;30、被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人们对生活中产品的形状、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对机械加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而切削加工又包括车、刨、铣、锉等等。
目前市场上常规刀具多为单独左旋和单独右旋刀具,少部分有双向螺旋刀具,特别是随着手机行业、高端木工私人订制行业等高外观要求、高效率加工、刀具要求越来越细小化的市场环境下,对产品加工表面的光洁度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双向螺旋的刀具在排屑方面的表现不是很好,容易出现废屑堆积,表面毛刺,无法满足加工要求。
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刀具,其中,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切削部10和第二切削部20,所述第一切削部10的侧面上螺旋式设有用于排削的第一容削槽11;所述第二切削部20的侧面上螺旋式设有用于排削的第二容削槽21,所述第一容削槽11与所述第二容削槽21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切削部10上与所述第二切削部20连接的一侧还设有导削槽13,所述导削槽13连通所述第一容削槽11和所述第二容削槽21。
本申请中的刀具在使用时第二切削部20先与被切削物接触,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屑沿第二容削槽21向第一容削槽11的方向排出,由于第二容削槽21与第一容削槽11的旋向相反,当废屑被挤压到第二切削部20连接第一切削部10的位置时,容易被切断,产生的断屑更方便排出,而设置导削槽13可以及时将断屑排出到第一容削槽11中,防止废屑在第二切削部20连接第一切削部10的位置堆积,进而保护加工产品的表面,减少产生毛刺,提高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另外,减少废屑堆积,也可以防止刀具切口崩边,减少刀具在第二切削部20连接第一切削部10的位置处产生断裂。
如图2所示,可见设置导削槽13即削去第一切削部10连接第二切削部20的一部分,使第一切削部10与第二切削部20连接的位置更加尖锐,当废料碰撞到该位置时更容易被切断,提高断屑效率。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第一切削部10上设有第一切削侧刃12,所述第一容削槽11位于所述第一切削侧刃12沿切削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切削部20上设有第二切削侧刃22,所述第二容削槽21位于所述第二切削侧刃22沿切削方向的一侧。第二切削侧刃22在切削过程中沿切削方向产生的废料直接进入第二容削槽21,同样的,第一切削侧刃12在切削过程中沿切削方向产生的废料直接进入第一容削槽11,方便加速废料排出,减少废料堆积的情况发生,保护刀具的刀刃。另外,设置第一切削侧刃12在第二切削侧刃22上方,在插铣加工过程中,随着刀具不断深入被切削物,第二切削侧刃22加工过的地方经过第一切削侧刃12二次加工,相当于第二切削侧刃22进行开粗,而第一切削侧刃12进行精修;而且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第二切削侧刃22即使产生部分磨损也可以通过第一切削侧刃12二次加工进行修正,相当于修光作用,可以很好的保证孔的尺寸精度要求,并进一步提高产品加工表面的光洁度。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第一切削侧刃12左旋,所述第二切削侧刃22右旋。第一切削侧刃12与第二切削侧刃22旋向相反,便于断屑,而加工时第二切削侧刃22先接触被切削物,设置第二切削侧刃22右旋,第二容削槽21同样配合第二切削侧刃22也是右旋,右旋的排削槽在转动过程中会将废屑向上挤压排出,即向第一容削槽11方向排出,所以可以加速排削,减少第二容削槽21内的废料堆积。并且,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切削侧刃12和第二切削侧刃22的旋向相反,右螺旋的第二切削侧刃22切入材料时会产生向第一切削部10的力,而左螺旋的第一切削侧刃12切入材料时会产生向第二切削部20方向的力,所以此刀具加工产品时正好二个方向的力可抵削一些,可以避免对产品的拉裂和损坏。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第一切削侧刃1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切削侧刃12相互背离设置在所述第一切削部10两侧;所述第二切削侧刃2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切削侧刃22相互背离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削部20两侧。设置两个相互背离的第二切削侧刃22,也就是两个第二切削侧刃22之间夹角为180°,在加工过程中,两个第二切削侧刃22对应的两个第二容削槽21所占用的空间相等,排削功能都比较优良,而且两者相近,减少出现刀具一侧堆积废料,另一侧清空的情况,防止第二切削部20弯曲;同理,第一切削侧刃12设置两个也是同理,防止第一切削部10弯曲。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平衡加工时刀具上整体的受力情况,可以设置第一切削侧刃12和第二切削侧刃22交错设置,相邻的第一切削侧刃12和第二切削侧刃22之间的夹角为90°,这样在加工时,特别是加工深度较深时,第一切削侧刃12和第二切削侧刃22都进入被切削物中进行切削,第一切削侧刃12上与第二切削侧刃22上同时产生阻力,致使刀具沿径向方向受到的作用力平衡,不容易断裂,所以此类结构的刀具更适合高速加工,不容易崩断,提高加工效率。
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第二切削部20背离所述第一切削部10的一端还设有切削端刃23。切削端刃23设置在第二切削部20的端部,给刀具增加冲钻的功能,减少加工过程中更换刀具的工序,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切削端刃23的设置减少了第二切削部20的端部在加工过程中与被切削物的接触,减小刀具受到的阻力,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切削端刃23上背离所述第二切削部20中心的位置设有弧形刃口231。切削端刃23在刀具高速旋转进行切削时,越远离第二切削部20中心的位置受到的离心力越大,越容易产生刃口断裂,设置弧形刃口231,弧形刃口231的抗冲击性能更好,减小断刃的风险。
参阅图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切削端刃23上设有第三容削槽232,所述第三容削槽232一端连接至所述弧形刃口231,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导削槽13。切削端刃23冲钻产生的废料直接进入第三容削槽232,然后排至导削槽13,进入第一容削槽11,并排出,减少占用第二容削槽21内的空间,合理分配加工过程中刀具上的空间,减少废料局部堆积。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第一切削部10的刃径与所述第二切削部20的刃径大小相等。在切削过程中第一切削部10和第二切削部20受力大小近似,刀具各处受力更加平衡,不易产生断裂;所述第一切削部10和所述第二切削部20的刃径大小均为0.8-3毫米。制作小直径的刀具方便加工更加小巧的物品,提高加工精度。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孔径的加工,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材质为超细晶粒的进口硬质合金材料制造,比如使用钨钢材料制造,增加刀具力学强度;将刀具的切削端刃23、第一切削侧刃12和第二切削侧刃22通过D7高温树脂砂轮高速抛光,使得刃口锋利、微观无掉块,从而保证被加工件的表面质量。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第一切削侧刃12的刃口和第二切削侧刃22的刃口处均可以设置倒角,如图3中所示,当刀具的刃径很小时,刀刃也比较薄,设置倒角可以增加刃口处的结构强度,减少刀口卷刃或者崩裂的情况产生。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刀具还包括被夹持部30,所述被夹持部30设于所述第一切削部10背离所述第二切削部20的一侧,所述第一切削部10、所述第二切削部20和所述被夹持部30一体成型。可以设置被夹持部30大于或者等于4毫米,稍粗于第一切削部10和第二切削部20,提高刀具的结构强度。一体成型同样是可以提高刀具的结构强度,减少刀具上的结构裂缝,使刀具在使用过程中减小断裂的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所述第一切削部的侧面上螺旋式设有用于排削的第一容削槽;所述第二切削部的侧面上螺旋式设有用于排削的第二容削槽,所述第一容削槽与所述第二容削槽的旋向相反;
所述第一切削部上与所述第二切削部连接的一侧还设有导削槽,所述导削槽连通所述第一容削槽和所述第二容削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部上设有第一切削侧刃,所述第一容削槽位于所述第一切削侧刃沿切削方向的一侧;
所述第二切削部上设有第二切削侧刃,所述第二容削槽位于所述第二切削侧刃沿切削方向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侧刃左旋,所述第二切削侧刃右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侧刃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切削侧刃相互背离设置在所述第一切削部两侧;
所述第二切削侧刃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切削侧刃相互背离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削部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削部背离所述第一切削部的一端还设有切削端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端刃上背离所述第二切削部中心的位置设有弧形刃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端刃上设有第三容削槽,所述第三容削槽一端连接至所述弧形刃口,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导削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部的刃径与所述第二切削部的刃径大小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部和所述第二切削部的刃径大小均为0.8-3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还包括被夹持部,所述被夹持部设于所述第一切削部背离所述第二切削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切削部、所述第二切削部和所述被夹持部一体成型。
CN202022695138.1U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刀具 Active CN214290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5138.1U CN214290887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95138.1U CN214290887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0887U true CN214290887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43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95138.1U Active CN214290887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08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51065A (zh) * 2023-03-13 2023-08-08 东莞市赛仑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齿轮加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51065A (zh) * 2023-03-13 2023-08-08 东莞市赛仑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齿轮加工装置
CN116551065B (zh) * 2023-03-13 2024-02-06 东莞市赛仑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齿轮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94092B1 (ko) 고 이송 정면 밀링을 위한 절삭 인서트
JP5803647B2 (ja) エンドミル
JPWO2005102572A1 (ja) 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EP1908543B1 (en) Radius end mill and cutting method
EP2181787B1 (en) End mill
JP3111276U (ja) 面取りエンドミル
CN214290887U (zh) 一种刀具
JPS625726B2 (zh)
CN217095852U (zh) 一种具有排屑功能的钻铣一体复合刀具
JP2003071626A (ja) ラジアスエンドミル
JPH06335816A (ja) 極小径エンドミル
JPH023377Y2 (zh)
CN211939225U (zh) 一种硬质合金铣刀
CN218192776U (zh) 一种球头型铣刀
CN220659319U (zh) 一种带断屑槽硬质合金阶梯钻
CN217492830U (zh) 一种锯片铣刀
CN217193102U (zh) 一种新型多牙螺纹铣刀
JP6968933B2 (ja) カッターヘッド構造及び切削ツール
CN215199816U (zh) 一种圆形刀片及其刀具
CN219112975U (zh) 钻头和钻孔机
CN212945664U (zh) 一种强力切削圆鼻铣刀
CN217913010U (zh) 一种复合刃深孔麻花钻
CN219648789U (zh) 三刃pcd立铣刀
CN214291011U (zh) 一种刀具
CN214488963U (zh) 一种带断屑槽三刃钻尖的钻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