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67419U - 一种座框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框骨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67419U
CN214267419U CN202023054373.7U CN202023054373U CN214267419U CN 214267419 U CN214267419 U CN 214267419U CN 202023054373 U CN202023054373 U CN 202023054373U CN 214267419 U CN214267419 U CN 214267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frame
sideboard
arc
connecting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543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德学
石章能
杨双华
苟华刚
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dien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anfeng Adien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anfeng Adien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anfeng Adien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543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67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67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67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框骨架,包括边板前横管、座框后围板和两个正对设置的座框边板,两个座框边板的前部通过边板前横管连接,两个座框边板的后部通过座框后围板连接,座框后围板包括一个直线段和两个弧形连接段,两个弧形连接段分别固定在直线段的两端,座框边板均位于直线段的前方,座框边板的后部与弧形连接段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框骨架,两个调节板向边板本体的内侧倾斜设置,能有助于加强对座椅前部的支撑,座框后围板由一个直线段和两个弧形连接段组成,在其本身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围成的座框面积,其结构简单,减小座椅骨架的重量的同时节约了空间,降低调角器安装位置的高度,改变滑轨安装的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座框骨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具体涉及一种座框骨架。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属于汽车的基本装置,是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在汽车中它将人体和车身联系在一起,直接关系到乘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使用者以及不同的使用环境,会不断的产生新的需求,面对各种需求,需要设计出大量应用于不同情况的座椅骨架,为此对应产生了各种新的结构,如座椅和靠背进行联动的座椅骨架,在设计这种产品时,需要重新设计新的零部件,为此在面对座椅和靠背进行联动的情况时,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汽车座椅属于汽车的基本装置,是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在汽车中它将人体和车身联系在一起,直接关系到乘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使用者以及不同的使用环境,会不断的产生新的需求,面对各种需求,需要设计出大量应用于不同情况的座椅骨架,为此对应产生了各种新的结构,如座椅和靠背进行联动的座椅骨架,而在设计这种产品时,由于新的需求和机构,需要重新设计相适应的新零部件,为此在面对座椅和靠背进行联动的情况时,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1、当座椅的前部上翘时,现有的支撑结构是无法保证对座椅前部的有效支撑;
2、座垫和靠背的联动结构复杂,而座椅下部通常无法转动,与座椅的靠背是分离开的,无法进行联动;
3、传统的调角器下连接板的前部是直接与座框边板连接,座框边板再与滑轨连接;调角器的位置较高,调角器位于座框以上或基本平齐,座框本体前部空间较小,足部空间不足。
4、在增大座框面积的时候,就需要增大座框后围板的长度,提高了成本,增大了重量和占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框骨架,有助于加强对座椅前部的支撑和增大座框面积,简化与滑轨的安装结构。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座框骨架,其关键在于,包括边板前横管、座框后围板和两个正对设置的座框边板,两个所述座框边板的前部分别向内弯折,两个所述座框边板的前部通过所述边板前横管连接,所述座框后围板的两端分别弧形过渡并向前延伸,两个所述座框边板的后部分别与所述座框后围板的两端连接。
采用以上方案的效果:座框后围板的两个弧形连接段,在座框后围板板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增大围成的座框面积,形成一个稳定的座框骨架。
所述座框后围板包括一个直线段和两个弧形连接段,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段分别固定在所述直线段的两端,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段的内弧面均朝向所述直线段的前方;
两个所述座框边板分别安装在所述弧形连接段的两端,所述座框边板均位于所述直线段的前方,所述座框边板的后部与所述弧形连接段连接。
所述直线段的上边缘水平翻折形成直线安装板,两个弧形连接段的上边缘分别水平翻折形成弧形安装板,所述直线安装板和所述弧形安装板均朝向所述后围板本体的后方。
所述座框边板包括边板本体、前横管连接板和调角器连接板,所述边板本体呈长条状,所述前横管连接部和所述调角器连接部分别通过调节板设置在所述边板本体的两端;
两个所述调节板向所述边板本体的内侧倾斜设置,两个所述调节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调节板与所述边板本体呈钝角连接,所述前横管连接板和所述调角器连接板相互平行。
所述前横管连接板上贯穿有前横管连接孔,所述调角器连接部上贯穿有调角器下连接孔;
所述边板前横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前横管连接孔内。
所述边板本体上还贯穿有线束穿孔,所述线束穿孔靠近所述调角器连接板;
所述边板本体、所述前横管连接板、所述调角器连接板和所述调节板一体成型;
所述座框边板还包括翻边,所述翻边沿所述边板本体、所述前横管连接板、所述调角器连接板和所述调节板形成的整体结构边缘设置,所述翻边与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边板本体的两侧;
所述弧形安装板与所述翻边贴合,所述弧形安装板与所述翻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所述前横管连接板连接的所述调节板上还设有加强外凸部,所述加强外凸部的一端靠近所述前横管连接板,所述加强外凸部的另一端靠近所述边板本体;
与所述前横管连接板连接的所述调节板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所述调节板的长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所述调节板向所述边板本体的内侧倾斜设置,能有助于加强对座椅前部的支撑,所述座框后围板由一个直线段和两个弧形连接段组成,在其本身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围成的座框面积,其结构简单,减小座椅骨架的重量的同时节约了空间,降低调角器安装位置的高度,改变滑轨安装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座框边板3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座框后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X。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7所示,一种座框骨架,其主要包括边板前横管32、座框后围板和两个正对设置的座框边板31,两个所述座框边板31的前部分别向内弯折,两个所述座框边板31的前部通过所述边板前横管32连接,所述座框后围板的两端分别弧形过渡并向前延伸,两个所述座框边板31的后部分别与所述座框后围板的两端连接。
其中:
所述座框后围板包括一个直线段20和两个弧形连接段21,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段21分别固定在所述直线段20的两端,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段21的内弧面均朝向所述直线段20的前方;
两个所述座框边板31分别安装在所述弧形连接段21的两端,所述座框边板31均位于所述直线段20的前方,所述座框边板31的后部与所述弧形连接段21连接。
所述直线段20的上边缘水平翻折形成直线安装板,两个弧形连接段21 的上边缘分别水平翻折形成弧形安装板,所述直线安装板和所述弧形安装板均朝向所述后围板本体的后方。
所述座框边板31包括边板本体1、前横管连接板2和调角器连接板3,所述边板本体1呈长条状,所述前横管连接部2和所述调角器连接部3分别通过调节板4设置在所述边板本体1的两端;
两个所述调节板4向所述边板本体1的内侧倾斜设置,两个所述调节板4 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调节板4与所述边板本体1呈钝角连接,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和所述调角器连接板3相互平行。
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上贯穿有前横管连接孔2a,所述调角器连接部3上贯穿有调角器下连接孔3a;
所述边板前横管3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前横管连接孔2a内。
所述边板本体1上还贯穿有线束穿孔6,所述线束穿孔6靠近所述调角器连接板3;
所述边板本体1、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所述调角器连接板3和所述调节板4一体成型;
所述座框边板31还包括翻边1a,所述翻边1a沿所述边板本体1、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所述调角器连接板3和所述调节板4形成的整体结构边缘设置,所述翻边1a与所述调节板4位于所述边板本体1的两侧;
所述弧形安装板与所述翻边1a贴合,所述弧形安装板与所述翻边1a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连接的所述调节板4上还设有加强外凸部7,所述加强外凸部7的一端靠近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所述加强外凸部7的另一端靠近所述边板本体1;
与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连接的所述调节板4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所述调节板4的长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座框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板前横管(32)、座框后围板和两个正对设置的座框边板(31),两个所述座框边板(31)的前部分别向内弯折,两个所述座框边板(31)的前部通过所述边板前横管(32)连接,所述座框后围板的两端分别弧形过渡并向前延伸,两个所述座框边板(31)的后部分别与所述座框后围板的两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框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后围板包括一个直线段(20)和两个弧形连接段(21),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段(21)分别固定在所述直线段(20)的两端,两个所述弧形连接段(21)的内弧面均朝向所述直线段(20)的前方;
两个所述座框边板(31)分别安装在所述弧形连接段(21)的两端,所述座框边板(31)均位于所述直线段(20)的前方,所述座框边板(31)的后部与所述弧形连接段(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框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段(20)的上边缘水平翻折形成直线安装板,两个弧形连接段(21)的上边缘分别水平翻折形成弧形安装板,所述直线安装板和所述弧形安装板均朝向所述后围板本体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框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边板(31)包括边板本体(1)、前横管连接板(2)和调角器连接板(3),所述边板本体(1)呈长条状,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和所述调角器连接板(3)分别通过调节板(4)设置在所述边板本体(1)的两端;
两个所述调节板(4)向所述边板本体(1)的内侧倾斜设置,两个所述调节板(4)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调节板(4)与所述边板本体(1)呈钝角连接,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和所述调角器连接板(3)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框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上贯穿有前横管连接孔(2a),所述调角器连接板(3)上贯穿有调角器下连接孔(3a);
所述边板前横管(3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前横管连接孔(2a)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座框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本体(1)上还贯穿有线束穿孔(6),所述线束穿孔(6)靠近所述调角器连接板(3);
所述边板本体(1)、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所述调角器连接板(3)和所述调节板(4)一体成型;
所述座框边板(31)还包括翻边(1a),所述翻边(1a)沿所述边板本体(1)、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所述调角器连接板(3)和所述调节板(4)形成的整体结构边缘设置,所述翻边(1a)与所述调节板(4)位于所述边板本体(1)的两侧;
所述弧形安装板与所述翻边(1a)贴合,所述弧形安装板与所述翻边(1a)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座框骨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连接的所述调节板(4)上还设有加强外凸部(7),所述加强外凸部(7)的一端靠近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所述加强外凸部(7)的另一端靠近所述边板本体(1);
与所述前横管连接板(2)连接的所述调节板(4)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所述调节板(4)的长度。
CN202023054373.7U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座框骨架 Active CN214267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4373.7U CN21426741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座框骨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4373.7U CN21426741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座框骨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67419U true CN214267419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99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54373.7U Active CN21426741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座框骨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67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88134A (en) Seat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seat cushion and seat track frame
CN102923030B (zh) 一种汽车双人座座椅骨架
CN106627264B (zh) 一种可折叠翻转的座椅及汽车
CN214267419U (zh) 一种座框骨架
CN214215539U (zh) 一种座框安装结构
CN112498193B (zh) 座框安装结构
CN214028350U (zh) 一种座框边板
CN213973686U (zh) 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
CN201325486Y (zh) 一种前座椅安装后横梁结构
CN209467023U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固定结构
CN213973709U (zh) 一种靠背连接板
CN113771963A (zh) 一种分体式驾驶室及其装配方法和一种工程车辆
CN213973715U (zh) 一种座框后围板
CN112550099B (zh) 汽车座椅
KR20030060643A (ko) 차량용 리어 시트의 시트백 프레임
CN216231813U (zh) 一种座椅滑轨加强结构
JPH10211889A (ja) 低床型キャブ用シャシ
JP3137381B2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スライド構造
CN108284775A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
CN212579844U (zh) 一种座椅脚踏结构
CN217575186U (zh) 一种脚踏安装座及脚踏安装结构
CN218805372U (zh) 一种汽车座椅及车辆
CN207826044U (zh) 新型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结构
CN214565708U (zh) 一种前地板总成结构
CN209381949U (zh) 一种集成式乘客中间座椅安全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99, Pingtai Road, huangmaoping,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andotuo Auto Parts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 Pingtai Road, huangmaoping, Liangjiang New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Yanfeng Johnson Automotive Parts System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