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5513U - 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45513U
CN214245513U CN202023003968.XU CN202023003968U CN214245513U CN 214245513 U CN214245513 U CN 214245513U CN 202023003968 U CN202023003968 U CN 202023003968U CN 214245513 U CN214245513 U CN 214245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ing piece
stand
threaded rod
fixed mounting
fixe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039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兴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li Traffic Facilit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li Traffic Facilit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li Traffic Facilit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li Traffic Facilit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039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45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45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45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包括下层支撑杆、上层支撑杆和多个立柱,下层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对称布置于多个立柱的两侧,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与立柱的下侧固定连接,立柱的底端与公路路面接触,上层支撑杆与立柱的上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均设有脚轮组件,每个脚轮组件包括万向轮和螺纹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端之间均设有固定安装板,每个固定安装板上设有螺纹孔,螺纹杆的底端与万向轮固定连接,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配合,螺纹杆的顶端设有旋转把手。本实用新型安装有脚轮,可以进行移动,便于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维护护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迄今不过30年左右,而很多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发展史已经有七八十年,但是如今我国已经是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国家,而且每年都增加5000~6000公里左右,截至2020年11月,我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已超过15万公里,大幅度超过包括美国在内的各个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里程,这也是值得我们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事情。但是随着高速公路通车时间的增加,大部分高速公路慢慢出现各种病害,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必须进行各种养护作业,高速公路占道施工成为常态,经常发生各种交通事故,每年夺去数千上万人的宝贵生命。为尽量减少占道施工死伤事故,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高速公路占道施工施工规范和标准,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摆放施工标志和路锥,甚至施工警示路锥渐变段的间距从10米一直降低到4米。但是,现有的护栏往往需要使用拖车等进行移动,效率较低,给施工造成不便。鉴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加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安装有脚轮,可以进行移动,便于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包括下层支撑杆、上层支撑杆和多个立柱,所述下层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横向对称布置于多个所述立柱的两侧,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与立柱的下侧固定连接,立柱的底端与公路路面接触,所述上层支撑杆与立柱的上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均设有脚轮组件,每个所述脚轮组件包括万向轮和螺纹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端之间均设有固定安装板,每个所述固定安装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螺纹杆的顶端设有旋转把手。
通过设置脚轮组件,需要移动护栏时,旋转螺纹杆,使万向轮接地,即可将护栏推到适当位置,旋转螺纹杆,使万向轮悬空,通过立柱与路面接触进行支撑。轮子的数量和形式也可更改为前端安装两个定向轮,后端安装两个万向轮,通过钢板螺栓连接。通过脚轮组件,使得护栏需要变换位置时可以直接移动,不需要变更位置时采用比轮子支撑更为稳固的支撑方式,提高抗冲击能力,由此提高了施工效率。
优选地,所述固定安装板上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螺纹杆螺纹配合。
通过设置螺母,使得螺纹杆与螺母之间形成支撑,以便达到在采用脚轮支撑时的承受重力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固定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固定安装板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通过设置两个固定安装板,增加了螺纹杆与固定安装板之间的接触面,增加了在采用脚轮支撑时的承受重力的能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对称布置于多个立柱的两侧,且两个支撑板的截面形状呈“八”字形,两个支撑板的外侧面贴有警示反光膜。
通过设置支撑板,支撑板的形状使得护栏放置在公路上后更为稳定,采用立柱与支撑板共同支撑的方式,护栏可以稳稳安放在施工人员前侧,同时也增加了抗冲击的能力。
优选地,所述上层支撑杆包括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沿横向对称布置于多个立柱的两侧,且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均与立柱的上侧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增加整个护栏的强度。
优选地,每个所述立柱的中部均设有旋转桶,每个所述旋转桶与每个立柱同轴向中心线转动连接,每个旋转桶的周向贴有警示反光膜。
通过设置旋转桶,且贴上警示反光膜,警示过往各种车辆,万一有车冲入施工区域,当车头撞向护栏的同时轮胎会轧到支撑钢板从而保证护栏受力后不会被撞倒,当车头部位撞到旋转桶的瞬间,巨大的冲击力会使圆柱形的旋转桶通体发生快速旋转,从而迫使车辆转向,回到正常行驶车道,有效保护施工人员与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优选地,所述立柱的底端设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固定安装每个立柱,支撑底板与地面接触。
通过设置支撑底板,加大了护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护栏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外侧面均贴有警示反光膜,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旗杆支撑筒。
通过设置警示反光膜,警示过往各种车辆。通过设置旗杆支撑筒,可在旗杆支撑筒内插上醒目的红旗,以使司机在较远的距离时即可看到警示的红旗,并提高警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通过设置脚轮组件,需要移动护栏时,旋转螺纹杆,使万向轮接地,即可将护栏推到适当位置,旋转螺纹杆,使万向轮悬空,通过立柱与路面接触进行支撑。轮子的数量和形式也可更改为前端安装两个定向轮,后端安装两个万向轮,通过钢板螺栓连接。通过脚轮组件,使得护栏需要变换位置时可以直接移动,不需要变更位置时采用比轮子支撑更为稳固的支撑方式,提高抗冲击能力,由此提高了施工效率。
2、通过设置旋转桶,且贴上警示反光膜,警示过往各种车辆,万一有车冲入施工区域,当车头撞向护栏的同时轮胎会轧到支撑钢板从而保证护栏受力后不会被撞倒,当车头部位撞到旋转桶的瞬间,巨大的冲击力会使圆柱形的旋转桶通体发生快速旋转,从而迫使车辆转向,回到正常行驶车道,有效保护施工人员与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3、通过设置支撑板,支撑板的形状使得护栏放置在公路上后更为稳定,采用立柱与支撑板共同支撑的方式,护栏可以稳稳安放在施工人员前侧,同时也增加了抗冲击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支撑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轮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层支撑杆;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脚轮组件;131、万向轮;132、螺纹杆;133、固定安装板;14、支撑板;2、上层支撑杆;21、第三支撑杆;22、第四支撑杆;3、立柱;31、支撑底板;4、旋转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包括下层支撑杆1、上层支撑杆2和多个立柱3,下层支撑杆1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沿横向对称布置于多个立柱3的两侧,且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均与立柱3的下侧固定连接,立柱3的底端与公路路面接触,上层支撑杆2与立柱3的上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均设有脚轮组件13,每个脚轮组件13包括万向轮131和螺纹杆132;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的两端之间均设有固定安装板133,每个固定安装板133上设有螺纹孔,螺纹杆132的底端与万向轮131固定连接,螺纹杆132与螺纹孔螺纹配合,螺纹杆132的顶端设有旋转把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脚轮组件13,需要移动护栏时,旋转螺纹杆132,使万向轮131接地,即可将护栏推到适当位置,旋转螺纹杆132,使万向轮131悬空,通过立柱3与路面接触进行支撑。轮子的数量和形式也可更改为前端安装两个定向轮,后端安装两个万向轮131,通过钢板螺栓连接。通过脚轮组件13,使得护栏需要变换位置时可以直接移动,不需要变更位置时采用比轮子支撑更为稳固的支撑方式,提高抗冲击能力,由此提高了施工效率。
固定安装板133上设有螺母,螺母与螺纹杆132螺纹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螺母,使得螺纹杆132与螺母之间形成支撑,以便达到在采用脚轮支撑时的承受重力的要求。
固定安装板133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固定安装板133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固定安装板133,增加了螺纹杆132与固定安装板133之间的接触面,增加了在采用脚轮支撑时的承受重力的能力。
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支撑板14,两个支撑板14对称布置于多个立柱3的两侧,且两个支撑板14的截面形状呈“八”字形,两个支撑板14的外侧面贴有警示反光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形状使得护栏放置在公路上后更为稳定,采用立柱3与支撑板14共同支撑的方式,护栏可以稳稳安放在施工人员前侧,同时也增加了抗冲击的能力。
上层支撑杆2包括第三支撑杆21和第四支撑杆22,第三支撑杆21和第四支撑杆22沿横向对称布置于多个立柱3的两侧,且第三支撑杆21和第四支撑杆22均与立柱3的上侧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支撑杆21和第四支撑杆22,增加整个护栏的强度。
每个立柱3的中部均设有旋转桶4,每个旋转桶4与每个立柱3同轴向中心线转动连接,每个旋转桶4的周向贴有警示反光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旋转桶4,且贴上警示反光膜,警示过往各种车辆,万一有车冲入施工区域,当车头撞向护栏的同时轮胎会轧到支撑钢板从而保证护栏受力后不会被撞倒,当车头部位撞到旋转桶4的瞬间,巨大的冲击力会使圆柱形的旋转桶4通体发生快速旋转,从而迫使车辆转向,回到正常行驶车道,有效保护施工人员与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立柱3的底端设有支撑底板31,支撑底板31上固定安装每个立柱3,支撑底板31与地面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底板31,加大了护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护栏的稳定性。
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21和第四支撑杆22的外侧面均贴有警示反光膜,第三支撑杆21和第四支撑杆22的顶部设有旗杆支撑筒。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警示反光膜,警示过往各种车辆。通过设置旗杆支撑筒,可在旗杆支撑筒内插上醒目的红旗,以使司机在较远的距离时即可看到警示的红旗,并提高警惕。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包括下层支撑杆、上层支撑杆和多个立柱,所述下层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横向对称布置于多个所述立柱的两侧,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与立柱的下侧固定连接,立柱的底端与公路路面接触,所述上层支撑杆与立柱的上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均设有脚轮组件,每个所述脚轮组件包括万向轮和螺纹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端之间均设有固定安装板,每个所述固定安装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螺纹杆的顶端设有旋转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安装板上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螺纹杆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固定安装板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对称布置于多个立柱的两侧,且两个支撑板的截面形状呈“八”字形,两个支撑板的外侧面贴有警示反光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层支撑杆包括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沿横向对称布置于多个立柱的两侧,且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均与立柱的上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立柱的中部均设有旋转桶,每个所述旋转桶与每个立柱同轴向中心线转动连接,每个旋转桶的周向贴有警示反光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的底端设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上固定安装每个立柱,支撑底板与地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外侧面均贴有警示反光膜,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旗杆支撑筒。
CN202023003968.XU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 Active CN214245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3968.XU CN214245513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3968.XU CN214245513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45513U true CN214245513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38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03968.XU Active CN214245513U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455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45513U (zh) 一种公路用活动防撞护栏
CN214143461U (zh) 一种道路桥梁的防撞保护栏杆
CN209652819U (zh) 一种防撞性能好的道路护栏
CN207376525U (zh) 一种防碰撞的人行道路障
CN213804877U (zh) 一种道路桥梁防撞护栏
CN111501529A (zh) 一种桥梁防撞的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288036A (zh) 一种转体钢结构桥梁支座安装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4401548U (zh) 一种道路交通工程防撞缓冲护栏
CN211818575U (zh) 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CN213571540U (zh) 一种公路桥梁安全防撞护栏装置
CN21159657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拼接式防护栏安装结构
CN211420863U (zh) 一种道路桥梁用防撞护栏
CN113155256A (zh) 一种磁性材料称重仪
CN210368765U (zh) 一种道路隔离用护栏
CN209941535U (zh) 一种道路安全防撞公路指示牌
CN215366954U (zh) 一种防撞限高架
CN219410660U (zh) 一种公路缓冲防撞护栏
CN218622016U (zh) 一种道路中分带构造物防护装置
CN210288104U (zh) 一种拥有新型防护栏的立交桥
CN219992303U (zh) 一种钢制路桥护栏
CN216615617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的防撞中央护栏
CN218952982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防撞护栏
CN220132787U (zh) 一种道路限高架
CN215405778U (zh) 一种道路防蹭护栏
CN213973936U (zh) 一种易于拆解和安装的车辆侧翻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