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03779U - 一种电芯及叠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及叠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03779U
CN214203779U CN202120428030.8U CN202120428030U CN214203779U CN 214203779 U CN214203779 U CN 214203779U CN 202120428030 U CN202120428030 U CN 202120428030U CN 214203779 U CN214203779 U CN 214203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polarity
membrane
pole piece
battery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280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凯
李昆芃
郑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280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03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03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0377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8009 priority patent/WO2022179621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3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with folded construction elements except wound ones, i.e. folded positive or negative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e.g. with "Z"-shaped electrodes or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芯及叠片装置。电芯包括呈Z型折叠的电池极片带料,电池极片带料包括第一极性带料、第一隔膜带料、第二隔膜带料和多个第二极性片,第一隔膜带料与第二隔膜带料分别覆盖在第一极性带料的两侧,第一极性带料包括带状集流体和间隔涂布在带状集流体上的多处第一极性敷料,第一隔膜带料和第二隔膜带料相背于第一隔膜带料的一侧上均设置第二极性片,且多个第二极性片与多处第一极性敷料一一对应;电池极片带料在相邻两处第一极性敷料之间的带状集流体处折叠。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的时间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及叠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及叠片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传统能源作为动力供给的汽车工业环境下,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减少对于环境的危害。锂离子设备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方形叠片的电池被广泛应用,其中,制造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整线产能与电芯制造成本。现有技术中一种电芯的制作过程是:先将正极片冲切成若干单片状正极,将负极片冲切成若干单片状负极,通过热压方式将间隔排布的若干单片状正极或间隔排布的若干单片状负极置于两片带胶隔膜之间以形成极片隔膜条袋,再将若干单片状负极或若干单片状正极置于极片隔膜条袋的两侧并加热压合形成极片料带,之后将该极片料带进行Z型折叠,形成叠片式电芯。此种Z型叠片电芯的制造速度较慢,且需要将每个正极片和每个负极片均冲切为片状,制造时间较长,且为了避免极片直角刺穿隔膜,在两片隔膜之间的正极片或负极片的拐角处需要进行V角处理,造成设备台数需求量大,占地面积大,延长了制造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基于此,亟需一种电芯及叠片装置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两片隔膜之间采用连续的带料,省略了冲切和加工圆角的过程,缩短了制造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包括呈Z型折叠的电池极片带料,所述电池极片带料包括第一极性带料、第一隔膜带料、第二隔膜带料和多个第二极性片,所述第一隔膜带料与所述第二隔膜带料分别覆盖在所述第一极性带料的两侧,所述第一极性带料包括带状集流体和沿所述带状集流体的延伸方向间隔涂布在所述带状集流体上的多处第一极性敷料,所述第一隔膜带料相背于所述第一极性带料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隔膜带料相背于所述第一极性带料的一侧均设置所述第二极性片,且多个所述第二极性片与多处所述第一极性敷料一一对应;所述电池极片带料在相邻两处所述第一极性敷料之间的所述带状集流体处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装置,提高了电芯的生产制造的效率,缩短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片装置,用于制造如上所述的电芯,所述叠片装置包括:
第一放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所述第一极性带料的第一放料辊;
隔膜供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所述第一隔膜带料的第一隔膜辊和用于供给所述第二隔膜带料的第二隔膜辊,所述第一隔膜辊和所述第二隔膜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极性带料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一隔膜带料与所述第二隔膜带料覆盖在所述第一极性带料的两侧;
第二放料机构,置于所述第一隔膜带料相背于所述第一极性带料的一侧,用于向所述第一隔膜带料上供给所述第二极性片;
第三放料机构,置于所述第二隔膜带料相背于所述第一极性带料的一侧,用于向所述第二隔膜带料上供给所述第二极性片;
热合机构,所述热合机构包括压合组件和两组加热组件,两组所述加热组件均置于所述压合组件的上游且分别用于加热所述第一隔膜带料和所述第二隔膜带料,所述压合组件用于压合叠放的所述第一极性带料、所述第一隔膜带料、所述第二隔膜带料和所述第二极性片以形成所述电池极片带料;
叠片机构,置于所述热合机构下游,用于Z型折叠所述电池极片带料。
优选地,所述第二放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第二极性带料的第二放料辊和第一裁切件,所述第一裁切件用于裁切所述第二放料辊放出的所述第二极性带料以形成所述第二极性片。
优选地,所述第三放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第二极性带料的第三放料辊和第二裁切件,所述第二裁切件用于裁切所述第三放料辊放出的所述第二极性带料以形成所述第二极性片。
优选地,所述压合组件还包括置于所述加热组件下游的压合辊,所述压合辊平行且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压合辊分别置于所述电池极片带料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预压组件,所述预压组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预压辊,所述预压辊置于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压合辊之间,所述预压辊用于压合叠放的所述第一极性带料、所述第一隔膜带料和所述第二隔膜带料。
优选地,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置于所述热合机构与所述叠片机构之间。
优选地,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剔废件,所述剔废件用于剔除所述电池极片带料上的废料。
优选地,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件,所述图像采集件位于所述剔废件与所述热合机构之间,所述图像采集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图像采集件分别置于所述电池极片带料的两侧,以采集所述电池极片带料的两侧的图像。
优选地,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切割件,所述切割件置于所述叠片机构与所述剔废件之间,所述切割件能够切断所述电池极片带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在第一隔膜带料与第二隔膜带料之间采用带状的第一极性带料,相较现有技术中将间隔排布的若干单片状正极或间隔排布的若干单片状负极封装于两片隔膜之间以形成极片隔膜条袋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减少了第一隔膜带料与第二隔膜带料之间的尖角的结构,省略了对于第一极性带料的冲切和加工V角的过程,缩短了制造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降低了对于生产设备种类的需求,减小了生产所需要占用的面积,也减少了能源上的需求与后期维护的需求,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且第一极性带料采用在带状集流体上间隔设置第一极性敷料的结构,避免了在第一极性带料再次加工折叠痕迹,保证了电池极片带料能够在相邻两处第一极性敷料之间的带状集流体处折叠,简化了生产过程,也避免了再次加工的过程中对于第一极性带料上第一极性敷料的损伤,从而避免从第一极性敷料上向其他部分掉落粉料,保证了电芯的质量和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片装置,能够实现在第一极性带料的两侧同时向第一隔膜带料和第二隔膜带料上供给第二极性片,提高了电芯的生产制造的效率,缩短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设置热合机构实现第一极性带料、第一隔膜带料、第二隔膜带料和第二极性片形成电池极片带料,提高了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牢固程度,避免了在电池极片带料折叠形成电芯时各部分产生窜动,保证了电芯的合格率。此外,热合机构包括对第一隔膜带料和第二隔膜带料加热的加热组件以及处于加热组件下游的压合组件,能够在压合前对第一隔膜带料和第二隔膜带料进行加热,避免了将叠放的第一极性带料、第一隔膜带料、第二隔膜带料和第二极性片共同加热,降低了需要加热的材料的厚度,加快了加热速率,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极片带料部分折叠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极性带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极性带料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极性带料在模切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叠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叠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电池极片带料;10、第一极性带料;101、带状集流体;1011、极耳;102、第一极性敷料;20、第二极性片;21、第二极性带料;30、第一隔膜带料;40、第二隔膜带料;
1、第一放料辊;2、第二放料辊;3、第三放料辊;
41、第一隔膜辊;42、第二隔膜辊;51、第一裁切件;52、第二裁切件;
6、热合机构;61、加热组件;62、压合辊;
7、剔废件;8、图像采集件;9、切割件;11、预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具体地,如图1-图5所示,电芯包括呈Z型折叠的电池极片带料100。电池极片带料100包括第一极性带料10、多个第二极性片20,以及第一隔膜带料30和第二隔膜带料40,第一隔膜带料30与第二隔膜带料40分别覆盖在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两侧,第一极性带料10包括带状集流体101和沿带状集流体101的延伸方向间隔涂布在带状集流体101上的多处第一极性敷料102,第一隔膜带料30相背于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一侧和第二隔膜带料40相背于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一侧上均设置第二极性片20,且多个第二极性片20与多处第一极性敷料102一一对应;电池极片带料100在相邻两处第一极性敷料102之间的带状集流体101处折叠。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在第一隔膜带料30与第二隔膜带料40之间采用带状的第一极性带料10,相较现有技术中将间隔排布的若干单片状正极或间隔排布的若干单片状负极封装于两片隔膜之间以形成极片隔膜条袋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减少了第一隔膜带料30与第二隔膜带料40的尖角的结构,省略了对于第一极性带料10的冲切和加工V角的过程,缩短了制造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降低了对于生产设备种类的需求,减小了生产所需要占用的面积,也减少了能源上的需求与后期维护的需求,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且第一极性带料10采用在带状集流体101上间隔设置第一极性敷料102的结构,避免了在第一极性带料10再次加工折叠痕迹,保证了电池极片带料100能够在相邻两处第一极性敷料102之间的带状集流体101处折叠,简化了生产过程,也避免了再次加工的过程中对于第一极性带料10上第一极性敷料102的损伤,从而避免从第一极性敷料102上向其他部分掉落粉料,保证了电芯的质量和合格率。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处第一极性敷料102所对应的两个第二极性片20分别置于第一隔膜带料30和第二隔膜带料40上,保证折叠后第一极性敷料102和第二极性片20交替设置。本实施例使用的第一极性带料10中,第一极性敷料102间隔涂布在带状集流体101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极性敷料102连续涂布在带状集流体101上,仅需保证沿带状集流体101的延伸方向上的相邻两个第二极性片20之间的间隔相同即可,简化了第一极性带料10的加工过程。
具体地,第一极性与第二极性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极性为负极,第二极性为正极,则第一极性带料10为负极带料,第一极性敷料102为负极敷料,第二极性片20为正极片。此外,对于沿带状集流体101延伸的方向上而言,每一处的负极敷料的长度均相同,正极片的长度也相同,且负极敷料的长度大于正极片的长度。对于垂直于带状集流体101延伸的方向上而言,负极敷料的宽度不小于正极片的宽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极性还可以为正极,那么第二极性为负极,在此不作限定。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正极带料代替正极片,也就是说正极带料也包括用于正极的带状集流体101和沿带状集流体101的延伸方向间隔涂布在带状集流体101上的多处正极敷料,正极敷料与负极敷料的位置相对应,此时,正极带料有两条,分别位于第一隔膜带料30和第二隔膜带料40相背于第一隔膜带料30的一侧,相邻两处负极敷料所对应的两处正极敷料分别位于两条不同的正极带料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膜带料30为绝缘材质且采用涂胶隔膜,隔膜的两侧均涂覆有胶层,便于固定第一极性带料10和第二极性片20,避免在电池极片带料100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极性带料10和第二极性片20产生窜动,从而保证了负极敷料与正极片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保证了电芯的功能性。同理,第二隔膜带料40也为绝缘材质且采用涂胶隔膜,隔膜的两侧均涂覆有胶层,避免在电池极片带料100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极性带料10和第二极性片20产生窜动,从而保证了负极敷料与正极片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保证了电池的功能性。第一隔膜带料30与第二隔膜带料40上的胶层的厚度与材质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第二极性片20与第一极性带料10上的第一极性敷料102之间能够良好的绝缘,第一隔膜带料30和第二隔膜带料40均为连续的带状。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极性敷料102之间的间隔为0.5~10mm,具体可根据电芯尺寸等参数适应性调整。由于第一极性为负极,带状集流体101的材质为铜箔,第一极性敷料102的材质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为第一极性带料10在模切前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极性敷料102覆在带状集流体101上垂直于延伸方向的一端,另一端的带状集流体101凸出于第一极性敷料102,模切的过程中将凸出一侧的带状集流体101的多余材料切除。如图3所示,经过模切后,凸出一侧的带状集流体101形成极耳1011,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为负极极耳。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叠片装置,用于制造如上的电芯。具体地,如图6所示,叠片装置包括第一放料机构、隔膜放料机构、第二放料机构、第三放料机构、热合机构6和叠片机构。第一放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第一极性带料10的第一放料辊1;隔膜放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第一隔膜带料30的第一隔膜辊41和用于供给第二隔膜带料40的第二隔膜辊42,第一隔膜辊41和第二隔膜辊42分别设置在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两侧,以使第一隔膜带料30与第二隔膜带料40覆盖在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两侧;第二放料机构置于第一隔膜带料30相背于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一侧,用于向第一隔膜带料30上供给第二极性片20;第三放料机构置于第二隔膜带料40相背于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一侧,用于向第二隔膜带料40上供给第二极性片20;热合机构6包括压合组件和两组加热组件61,两组加热组件61均置于压合组件的上游且分别用于加热第一隔膜带料30和第二隔膜带料40,压合组件用于压合叠放的第一极性带料10、第一隔膜带料30、第二隔膜带料40和第二极性片20以形成电池极片带料100。叠片机构置于热合机构6下游,用于Z型折叠电池极片带料10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叠片装置,能够实现在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两侧同时向第一隔膜带料30和第二隔膜带料40上供给第二极性片20,提高了电芯的生产制造的效率,缩短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设置热合机构实现第一极性带料10、第一隔膜带料30、第二隔膜带料40和第二极性片20形成电池极片带料100,提高了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牢固程度,避免了在电池极片带料100折叠形成电芯时各部分产生窜动,保证了电芯的合格率。此外,热合机构6包括对第一隔膜带料30和第二隔膜带料40加热的加热组件61以及处于加热组件61下游的压合组件,能够在压合前对第一隔膜带料30和第二隔膜带料40进行加热,避免了将叠放的第一极性带料10、第一隔膜带料30、第二隔膜带料40和第二极性片20共同加热,降低了需要加热的材料的厚度,加快了加热速率,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现有技术中用作热压机构的装置的结构也相对复杂,将加热组件61与压合组件分开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简化装置结构,减少了占地面积。两组加热组件61分别用于加热第一隔膜带料30和第二隔膜带料40,分别加热第一隔膜带料30与第二隔膜带料40,保证加热效果,便于后续压合形成电池极片带料100。在本实施例中,每组加热组件61均包括两个加热件,两个加热件间隔且相对设置,第一隔膜带料30或第二隔膜带料40穿设于同组加热组件61的间隔,便于对第一隔膜带料30与第二隔膜带料40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放料辊1放出的第一极性带料10沿水平方向输送,第一隔膜辊41和第二放料机构设置在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上方,第二隔膜辊42和第三放料机构设置在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下方,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放料机构用于向第一隔膜带料30的上方供给第二极性片20,第三放料机构用于向第二隔膜带料40的下方供给第二极性片20。
具体地,叠片机构包括料盒和用于喷气的气嘴,料盒的顶端开口,气嘴设置在料盒的侧壁上,电池极片带料100通过开口进入料盒,且电池极片带料100的一侧正对于气嘴。当在制造电芯时,电池极片带料100的端部进入料盒,气嘴向电池极片带料100吹气,使得电池极片带料100在位于端部的第一处和第二处第一极性敷料102之间的带状集流体101处折叠,剩余的电池极片带料100由于重力作用自动折叠。其中折叠机构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且折叠机构在图6中未示出。
具体地,第二放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第二极性带料21的第二放料辊2和第一裁切件51,第一裁切件51用于裁切第二放料辊2放出的第二极性带料21以形成第二极性片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裁切件51为裁切刀,且裁切刀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由于第二极性为正极,那么第二极性带料21为正极带料。在其他实施例中,若使用带状的正极带料代替正极片参与电池极片带料100的折叠过程,也可不设置第一裁切件51。
具体地,第三放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第二极性带料21的第三放料辊3和第二裁切件52,第二裁切件52用于裁切第三放料辊3放出的第二极性带料21以形成第二极性片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裁切件52为裁切刀,且裁切刀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由于第二极性为正极,那么第二极性带料21为正极带料。在其他实施例中,若使用带状的正极带料代替正极片参与电池极片带料100的折叠过程,也可不设置第二裁切件52。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正极片可同时在负极带料的上方与下方供给,那么第一极性带料10的输送速度为第二极性带料21的输送速度的两倍,也就是说第一放料辊1的线速度为第二放料辊2的线速度的两倍,且第三放料辊3的线速度与第二放料辊2的线速度相同。
优选地,压合组件还包括置于加热组件61下游的压合辊62,压合辊62平行且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压合辊62分别置于电池极片带料100的两侧。设置压合辊62,能够实现第一极性带料10、第一隔膜带料30、第二隔膜带料40和第二极性片20形成电池极片带料100,提高了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牢固程度,避免了在电池极片带料100折叠形成电芯时各部分产生窜动,保证了电芯的合格率。第一极性带料10、第一隔膜带料30、第二隔膜带料40和第二极性片20能够穿设于两个压合辊62之间的间隙处,且两个压合辊62用于夹紧并压合叠放的第一极性带料10、第一隔膜带料30、第二隔膜带料40和第二极性片20以形成电池极片带料100。为了在压合前对隔膜加热,加热组件61设置在压合辊62与隔膜放料机构之间。
进一步地,还可包括压合保护机构,压合保护机构设有两个,两个压合保护机构分别设置在电池极片带料100的两侧,即电池极片带料100的上方和下方,位于电池极片带料100上方的压合保护机构包括PET膜放料辊和PET膜收卷辊,PET膜放料辊用于供给PET膜,PET膜收卷辊用于卷收PET膜。PET膜放料辊位于电池极片带料100上方的压合辊62的上游,PET膜收卷辊位于电池极片带料100上方的压合辊62的下游,且PET膜放料辊放出的PET膜能够穿设于第二极性片20与电池极片带料100上方的压合辊62之间并被PET膜收卷辊收回,避免了压合辊62与第二极性片20之间直接接触。位于电池极片带料100下方的压合保护机构与上述结构相同,也包括PET膜放料辊和PET膜收卷辊,PET膜放料辊用于供给PET膜,PET膜收卷辊用于卷收PET膜。PET膜放料辊位于电池极片带料100下方的压合辊62的上游,PET膜收卷辊位于电池极片带料100下方的压合辊62的下游,且PET膜放料辊放出的PET膜能够穿设于第二极性片20与电池极片带料100下方的压合辊62之间并被PET膜收卷辊收回,避免了压合辊62与第二极性片20之间直接接触。
优选地,叠片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置于热合机构6与叠片机构之间。驱动机构用于为叠片装置中电池极片带料100的输送提供动力。具体地,驱动机构包括两组传送带,每组传送带上均设置有一个主动轮一个从动轮,传动带绕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两组传送带分别设置在电池极片带料100的两侧,即电池极片带料100的上侧和下侧,电池极片带料100穿设于两组传送带之间的间隔,利用摩擦力驱动电池极片100的输送。
优选地,叠片装置还包括剔废件7,剔废件7用于剔除电池极片带料100上的废料,设置剔废件7,避免了电池极片带料100上的废料被折叠在电芯中,保证了电芯的合格率。此外,剔废件7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若将相邻两处第一极性敷料102以及所对应的两个第二极性片20看作一组电池极片分支带料,多组电池极片分支带料依次连接形成电池极片带料100,那么剔废件7在剔废的过程中能够将废料所处的电池极片分支带料同时从电池极片带料100上剪切并剔除。
优选地,叠片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件8。图像采集件8位于剔废件7与热合机构6之间,图像采集件8设置有两个,两个图像采集件8分别置于电池极片带料100的两侧,以采集电池极片带料100的两侧的图像。设置图像采集件8能够检测电池极片带料100上的废料,便于剔废件7将废料剔除。由于相邻两处第一极性敷料102所对应的两个第二极性片20分别置于第一隔膜带料30和第二隔膜带料40上,具体地,相邻两处负极敷料所对应的两个正极片分别位于第一隔膜带料30的上方以及第二隔膜带料40的下方,且负极敷料的长度大于正极片的长度,负极敷料的宽度不小于正极片的宽度,也就是说,在第二隔膜带料40的下方的正极片能够被与其对应的负极敷料从上方完全覆盖,同理在第一隔膜带料30的上方的正极片能够被与其对应的负极敷料从下方完全覆盖,因此本实施里设置两个图像采集件8,能够在电池极片带料100的两侧采集图像,从而更准确的判断电池极片带料100上废料的位置,保证了电芯的合格率。在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件8为CCD相机,在其他实施例中,图像采集件8还可采用其他相机,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叠片装置还包括切割件9。切割件9置于叠片机构与剔废件7之间,切割件9能够切断电池极片带料100,设置切割件9能够在预设长度处切断电池极片带料100,便于调整用于折叠形成电芯的电池极片带料100的长度,扩大了叠片装置的适用范围。可以理解是,切割件9的切割位置为相邻两处负极敷料之间的间隔处。在本实施例中,切割件9可为激光切割装置,且激光切割装置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其他实施例中,切割件9还可为其他装置,在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相较实施例一而言,如图7所示,在叠片装置上还设置有预压组件。预压组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预压辊11,预压辊11置于加热组件61和压合辊62之间,预压辊11用于压合叠放的第一极性带料10、第一隔膜带料30和第二隔膜带料40。在将叠放的第一极性带料10、第一隔膜带料30、第二隔膜带料40和第二极性片20以形成电池极片带料100之前,能够将叠放的第一极性带料10、第一隔膜带料30和第二隔膜带料40进行预压合,保证了在后续压合辊62压合时,第一极性带料10、第一隔膜带料30和第二隔膜带料40发生位置移动,进一步保证了使用本装置加工的电芯的合格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包括呈Z型折叠的电池极片带料(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带料(100)包括第一极性带料(10)、第一隔膜带料(30)、第二隔膜带料(40)和多个第二极性片(20),所述第一隔膜带料(30)与所述第二隔膜带料(40)分别覆盖在所述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两侧,所述第一极性带料(10)包括带状集流体(101)和沿所述带状集流体(101)的延伸方向间隔涂布在所述带状集流体(101)上的多处第一极性敷料(102),所述第一隔膜带料(30)相背于所述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隔膜带料(40)相背于所述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一侧均设置所述第二极性片(20),且多个所述第二极性片(20)与多处所述第一极性敷料(102)一一对应;所述电池极片带料(100)在相邻两处所述第一极性敷料(102)之间的所述带状集流体(101)处折叠。
2.一种叠片装置,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包括:
第一放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所述第一极性带料(10)的第一放料辊(1);
隔膜供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所述第一隔膜带料(30)的第一隔膜辊(41)和用于供给所述第二隔膜带料(40)的第二隔膜辊(42),所述第一隔膜辊(41)和所述第二隔膜辊(4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一隔膜带料(30)与所述第二隔膜带料(40)覆盖在所述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两侧;
第二放料机构,置于所述第一隔膜带料(30)相背于所述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一侧,用于向所述第一隔膜带料(30)上供给所述第二极性片(20);
第三放料机构,置于所述第二隔膜带料(40)相背于所述第一极性带料(10)的一侧,用于向所述第二隔膜带料(40)上供给所述第二极性片(20);
热合机构(6),所述热合机构(6)包括压合组件和两组加热组件(61),两组所述加热组件(61)均置于所述压合组件的上游且分别用于加热所述第一隔膜带料(30)和所述第二隔膜带料(40),所述压合组件用于压合叠放的所述第一极性带料(10)、所述第一隔膜带料(30)、所述第二隔膜带料(40)和所述第二极性片(20)以形成所述电池极片带料(100);
叠片机构,置于所述热合机构(6)下游,用于Z型折叠所述电池极片带料(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第二极性带料(21)的第二放料辊(2)和第一裁切件(51),所述第一裁切件(51)用于裁切所述第二放料辊(2)放出的所述第二极性带料(21)以形成所述第二极性片(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放料机构包括用于供给第二极性带料(21)的第三放料辊(3)和第二裁切件(52),所述第二裁切件(52)用于裁切所述第三放料辊(3)放出的所述第二极性带料(21)以形成所述第二极性片(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置于所述加热组件(61)下游的压合辊(62),所述压合辊(62)平行且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压合辊(62)分别置于所述电池极片带料(100)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预压组件,所述预压组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预压辊(11),所述预压辊(11)置于所述加热组件(61)和所述压合辊(62)之间,所述预压辊(11)用于压合叠放的所述第一极性带料(10)、所述第一隔膜带料(30)和所述第二隔膜带料(4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置于所述热合机构(6)与所述叠片机构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剔废件(7),所述剔废件(7)用于剔除所述电池极片带料(100)上的废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图像采集件(8),所述图像采集件(8)位于所述剔废件(7)与所述热合机构(6)之间,所述图像采集件(8)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图像采集件(8)分别置于所述电池极片带料(100)的两侧,以采集所述电池极片带料(100)的两侧的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切割件(9),所述切割件(9)置于所述叠片机构与所述剔废件(7)之间,所述切割件(9)能够切断所述电池极片带料(100)。
CN202120428030.8U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电芯及叠片装置 Active CN214203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8030.8U CN214203779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电芯及叠片装置
PCT/CN2022/078009 WO2022179621A1 (zh) 2021-02-26 2022-02-25 电芯及叠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8030.8U CN214203779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电芯及叠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03779U true CN214203779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39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28030.8U Active CN214203779U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电芯及叠片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03779U (zh)
WO (1) WO202217962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79621A1 (zh) * 2021-02-26 2022-09-01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及叠片装置
CN116759655A (zh) * 2023-08-14 2023-09-15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叠片电芯的制备工艺、叠片电芯及电池
WO2023185203A1 (zh) * 2022-03-30 2023-10-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尺寸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叠片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94232U (zh) * 2011-06-10 2011-12-28 山东同大新能源有限公司 锰酸锂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4716389A (zh) * 2015-03-05 2015-06-17 深圳市吉阳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的电芯叠片系统
CN205452465U (zh) * 2015-12-29 2016-08-10 深圳市格林晟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锂离子电池制造的单体电芯
CN106532129B (zh) * 2016-12-06 2019-05-31 海亿新能源扬州有限公司 锂电芯叠片机及叠片工艺
JP2021036484A (ja) * 2017-10-11 2021-03-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二次電池およ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14203779U (zh) * 2021-02-26 2021-09-14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及叠片装置
CN113611916A (zh) * 2021-08-04 2021-11-05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叠片式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79621A1 (zh) * 2021-02-26 2022-09-01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及叠片装置
WO2023185203A1 (zh) * 2022-03-30 2023-10-0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尺寸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叠片设备
CN116759655A (zh) * 2023-08-14 2023-09-15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叠片电芯的制备工艺、叠片电芯及电池
CN116759655B (zh) * 2023-08-14 2024-01-26 深圳海辰储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叠片电芯的制备工艺、叠片电芯及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79621A1 (zh) 202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03779U (zh) 一种电芯及叠片装置
CN112310423B (zh) 叠片电芯生产系统以及叠片电芯成型方法
CN108878988B (zh) 一种叠片带、叠片带制作设备和叠片设备
CN108352492B (zh) 二次电池电芯
WO2022206195A1 (zh) 叠片方法、电芯及叠片系统
KR20150037089A (ko) 전극 가이드를 포함하는 라미네이션 장치
EP4120410A1 (en) Unit cell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13889600A (zh) 一种预锂工艺、预锂装置及叠片工艺、叠片装置
CN114976188A (zh) 循环式多工位叠片电芯流转生产线
CN211654975U (zh) 一种锂硫电池制袋叠片装置
CN211700479U (zh) 一种热复合高速叠片机
CN217881611U (zh) 一种叠片生产线
CN208423084U (zh) 一种叠片带、叠片带制作设备和叠片设备
JP6702126B2 (ja) 積層電池製造装置
CN114122484B (zh) 极片贴片系统、叠片机及极片贴片方法
CN212625734U (zh) 叠片单元生产系统
CN114583284A (zh) 一种叠片设备
CN111129607A (zh) 一种锂硫电池制袋叠片方法及装置
CN218414715U (zh) 预锂叠片一体设备及锂离子电池
CN217485522U (zh) 循环式多工位叠片电芯流转生产线
CN217691274U (zh) 一种叠片生产线
CN217848053U (zh) 隔膜双放卷电芯循环式多工位多片叠切一体设备
CN112864471B (zh) 一种电芯成型方法
CN219534589U (zh) 一种热复合叠片结构
CN116207330B (zh) 一种固态电池微电芯的制作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