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1161U - 电动垃圾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垃圾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91161U
CN214191161U CN202023062163.2U CN202023062163U CN214191161U CN 214191161 U CN214191161 U CN 214191161U CN 202023062163 U CN202023062163 U CN 202023062163U CN 214191161 U CN214191161 U CN 214191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electric
trash
bin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621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卿
房亮
袁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va Mechanic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va Mechanic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va Mechanic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va Mechanic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621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91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91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91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Collection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垃圾车,其包括:可枢转的至少两个垃圾箱;至少两个提料机构,其中,每个提料机构被配置成将垃圾桶在所述至少两个垃圾箱之一和地面之间移动;以及,电机泵,所述电机泵被配置成从所述电动垃圾车的动力电池处接收电力并向所述至少两个垃圾箱和所述至少两个提料机构输出动力。

Description

电动垃圾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收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垃圾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垃圾收集车是一种用于将生产生活等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垃圾收集并运输至处理场所的车辆。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收集车往往只能处理单一种类的垃圾,或者无法分开处理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垃圾,因此处理垃圾的效率低且运营成本高。而且,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收集车与对接设备的适应程度差,这导致在接收和倾泻垃圾时会产生垃圾泄漏和气味外逸,从而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现有技术中具有压缩功能的垃圾收集车均是在料斗口进行垃圾的压缩,这显然会在垃圾压缩期间在料斗口处产生污水撒漏,从而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传动动力的垃圾收集车的油泵往往从发动机轴处接收动力,因此需要在油泵和发动机轴之间设置减速结构,这导致油泵会在运转时发出很大的噪音,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
因此,在本领域中,亟需一种能够降低噪音污染并且能够应对多种垃圾的垃圾收集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垃圾车,其包括:
可枢转的至少两个垃圾箱;
至少两个提料机构,其中,每个提料机构被配置成将垃圾桶在所述至少两个垃圾箱之一和地面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电动垃圾车还包括:
电机泵,所述电机泵被配置成从所述电动垃圾车的动力电池处接收电力并向所述至少两个垃圾箱和所述至少两个提料机构输出动力。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垃圾箱中的第一垃圾箱包括第一箱体和可平移并且可枢转地结合至所述第一箱体的第一盖组件,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垃圾箱中的第二垃圾箱包括第二箱体和可枢转地结合至所述第二箱体的第二盖组件,所述第一盖组件和所述第二盖组件被配置成从所述电机泵处接收动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盖组件包括可平移地结合至所述第一箱体的第一平移部和可枢转地结合至所述第一平移部的第一枢转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盖组件包括可枢转地结合至所述第二箱体的第二枢转部。
可选地,所述电动垃圾车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所述电机泵的动力输出。
可选地,所述电机泵中的电机为变频电机;和/或,所述电机泵中的泵为变量泵。
可选地,所述第一垃圾箱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垃圾箱的容积,并且所述第一垃圾箱的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垃圾箱的枢转轴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垃圾箱的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电动垃圾车的前后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垃圾箱的容积等于所述第二垃圾箱的容积,并且所述第一垃圾箱的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垃圾箱的枢转轴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垃圾箱的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电动垃圾车的前后方向。
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附图中的示意性的实施例。然而,应注意的是,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设想到的变化都应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这些附图不应被解释为必然地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垃圾车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垃圾车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电动垃圾车处于可从对接设备处接收垃圾的状态下;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动垃圾车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电动垃圾车处于可从对接设备处接收垃圾的状态下;
图4是图1所示的电动垃圾车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电动垃圾车处于将垃圾朝向箱体前部压缩的状态下;
图5是图1所示的电动垃圾车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电动垃圾车处于运输状态下;
图6是图1所示的电动垃圾车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电动垃圾车处于将垃圾倾泻至对接设备中的状态下;以及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垃圾车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考附图进行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各个附图并不必然地按照实际比例绘制。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解释为必然地限制于这里示出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相反,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仅仅被提供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以及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传递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
现在参考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垃圾车100,图1中所示的电动垃圾车100是分体式垃圾收集车,其包括底盘130和分开设置在底盘130上的两个垃圾箱,即第一垃圾箱110和第二垃圾箱120,以便分别处理(例如收集、压缩和/或倾倒)两种不同种类的垃圾。例如,第一垃圾箱110可用于处理可回收垃圾,而第二垃圾箱120可用于处理不可回收垃圾。特别地,第一和第二垃圾箱110、120可根据实际需要独立地运行。例如,在第一垃圾箱110接收一种类型的垃圾(例如,可回收垃圾)时,第二垃圾箱120可倾泻另一种类型的垃圾(例如,不可回收垃圾),反之亦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车可以具有三个或更多个垃圾箱,以便分别处理(例如收集、压缩和/或倾倒)三种或更多种不同种类的垃圾。因此,与现有技术中只能处理单一种类的垃圾的垃圾收集车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垃圾车能够显著提高垃圾收集效率,同时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参考图2,电动垃圾车100的第一垃圾箱110具有第一箱体111和第一盖组件112,其中,第一箱体111设有第一开口1112,第一开口1112由第一箱体111的后边缘1113、两个侧边缘的一部分以及与后边缘1113相对的前边缘限定,第一盖组件112具有第一枢转部1121和第一平移部1122。在一特定配置下,第一枢转部1121通过一枢转轴与第一平移部1122相连接,因此,第一枢转部1121可以相对于第一平移部1122枢转,从而至少部分地打开和/或关闭第一开口1112。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枢转部1121可以通过其他使得其能够相对于第一平移部1122枢转的机构(例如,铰链)与第一平移部1122相连接。另外,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枢转部1121和第一平移部1122之间还设有一液压驱动机构,所述液压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枢转部1121,以使其围绕所述枢转轴相对于第一平移部1122枢转。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枢转部1121和第一平移部1122之间可以设有其他类型的驱动机构,例如气动驱动机构、电机驱动机构等,以驱动第一枢转部1121围绕所述枢转轴相对于第一平移部1122枢转。第一平移部1122按照以下方式布置在第一箱体111上,即,使得第一平移部1122可以相对于第一箱体111平移,从而至少部分地打开和/或关闭第一开口1112。在一特定配置下,第一平移部1122在两侧设有滚轮,第一箱体111在两侧设有导轨,其中,所述滚轮可以在所述导轨中滑动,以此方式,第一平移部1122可以相对于第一箱体111平移。
仍然参考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一箱体111的后边缘1113和第一枢转部1121的与连接至第一平移部112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后边缘1123限定了一料斗口,第一垃圾箱110可以经由所述料斗口接收和/或倾泻垃圾,第一盖组件112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一箱体111的枢转和平移运动来调整所述料斗口的配置,例如料斗口的大小和取向等。备选地,第一箱体111的后部侧壁1114(见图6)是倾斜的,从而在接收垃圾时便于垃圾进入箱体内部,并且在倾泻垃圾时便于垃圾流出箱体。
参考图3,电动垃圾车100的第二垃圾箱120具有第二箱体121和第二盖组件122,其中,第二箱体121设有第二开口1212,第二开口1212由第二箱体121的后边缘1213、两个侧边缘的一部分以及与后边缘1213相对的前边缘限定,第二盖组件122具有第二枢转部1221。在一特定配置下,第二枢转部1221通过一枢转轴与第二箱体121相连接,因此,第二枢转部1221可以相对于第二箱体121枢转,从而至少部分地打开和/或关闭第二开口1212。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枢转部1221可以通过其他使得其能够相对于第二箱体121枢转的机构(例如,铰链)与第二箱体121相连接。另外,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二枢转部1221和第二箱体121之间还设有一液压驱动机构,所述液压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二枢转部1221,以使其围绕所述枢转轴相对于第二箱体121枢转。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枢转部1221和第二箱体121之间可以设有其他类型的驱动机构,例如气动驱动机构、电机驱动机构等,以驱动第二枢转部1221围绕所述枢转轴相对于第二箱体121枢转。在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盖组件122可以与第一盖组件112类似地包括第二平移部,从而使得第二盖组件122不仅能够相对于第二箱体121枢转,还能够相对于第二箱体121平移。
仍然参考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第二箱体121的后边缘1213和第二枢转部1221的与连接至第二箱体12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后边缘1222限定了一料斗口,第二垃圾箱120可以经由所述料斗口接收和/或倾泻垃圾,第二盖组件122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二箱体121的枢转和平移运动来调整所述料斗口的配置,例如料斗口的大小和取向等。备选地,第二箱体121的后部侧壁1214是倾斜的,从而在接收垃圾时便于垃圾进入箱体内部,并且在倾泻垃圾时便于垃圾流出箱体。
下面参考图2-6来描述第一垃圾箱110和第二垃圾箱120的各种工作状态。
参考图2,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垃圾车100的接收状态的示意图,所谓接收状态是指电动垃圾车100从对接设备处接收垃圾。
在图2中,第一垃圾箱110的第一盖组件112的第一平移部1122相对于第一箱体111平移至远离后边缘1113的位置,第一盖组件112的第一枢转部1121围绕所述枢转轴向上枢转,以至少部分地打开第一开口1112,从而通过料斗口接收来自对接设备的垃圾。其中,第一平移部1122与后边缘1113的距离以及第一枢转部1121向上枢转的角度可以根据对接设备的类型来调整,以实现第一垃圾箱110的料斗口与各种对接设备的几乎无缝接合。例如,当对接设备较大时,第一平移部1122可以平移至与后边缘1113相距较远甚至最远的位置处,并且第一枢转部1121可以以较大角度甚至最大角度向上枢转,以部分地甚至完全打开第一开口1112以便获得较大甚至最大的料斗口,从而实现第一垃圾箱110的料斗口与较大对接设备的无缝接合。反之,当对接设备较小时,第一平移部1122可以平移至与后边缘1113相距较近的位置处,并且第一枢转部1121可以以较小角度向上枢转,以获得较小的料斗口,从而实现第一垃圾箱110的料斗口与较小对接设备的无缝接合。在该实施例中,无论对接设备尺寸如何,第一垃圾箱110的料斗口都可以与对接设备几乎无缝接合,从而在对接设备将垃圾倾泻至第一垃圾箱110中时能够使得垃圾从外部较不可见并且限制垃圾的气味向外逸出,这能够有效地避免垃圾接收过程中的视觉污染和臭气污染。
参考图3,其中也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垃圾车100的从对接设备处接收垃圾的接收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3中,第二垃圾箱120的第二盖组件122的第二枢转部1221围绕所述枢转轴向上枢转,以至少部分地打开第二开口1212,从而通过料斗口接收来自对接设备的垃圾。其中,第二枢转部1221向上枢转的角度可以根据对接设备的类型来调整,以实现第二垃圾箱120的料斗口与各种对接设备的几乎无缝接合。例如,当对接设备较大时,第二枢转部1221可以以较大角度甚至最大角度向上枢转,以至少部分地甚至完全打开第二开口1212以便获得较大甚至最大的料斗口,从而实现第二垃圾箱120的料斗口与较大对接设备的无缝接合。反之,当对接设备较小时,第二枢转部1221可以以较小角度向上枢转,以获得较小的料斗口,从而实现第二垃圾箱120的料斗口与较小对接设备的无缝接合。在该实施例中,无论对接设备尺寸如何,第二垃圾箱120的料斗口都可以与对接设备几乎无缝接合,从而在对接设备将垃圾倾泻至第二垃圾箱120中时能够使得垃圾从外部较不可见并且限制垃圾的气味向外逸出,这能够有效地避免垃圾接收过程中的视觉污染和臭气污染。然而,在其中第二盖组件122包括第二平移部的实施例(未示出)中,第二盖组件122可以与第一盖组件112类似地在更大的范围中改变第二垃圾箱120的料斗口以适应更多类型的对接设备。
参考图4,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垃圾车100的压缩状态的示意图,所谓压缩状态是指电动垃圾车100在接收垃圾后将所接收的垃圾压缩至箱体前部。在本文中,箱体前部是指箱体的远离开口的部分,例如对于第一垃圾箱110来说,箱体前部是指第一箱体111的靠近车头的部分。
在图4中,第一垃圾箱110的第一盖组件112的第一枢转部1121向下朝向第一箱体111内部枢转,从而将所接收的垃圾推动至第一箱体111的内部。进而,第一平移部1122相对于第一箱体111向远离后边缘1113的方向平移,即,朝向第一箱体111的前部平移,从而通过第一箱体111的前部侧壁和第一枢转部1121朝向第一箱体111的前部压缩垃圾。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所接收的垃圾进行压缩,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用于接收垃圾的空间,这使得能够显著地提高垃圾收运效率,同时由于在第一箱体111的前部而非在料斗口处对垃圾进行压缩而能够避免在料斗口处压缩垃圾时出现的污水撒漏的问题。
仍然参考图4,在图4中,第二垃圾箱120的第二盖组件122的第二枢转部1221向下朝向第二箱体121的内部枢转,从而将所接收的垃圾推动至第二箱体121的内部,同时与第二箱体121的前部侧壁一起朝向第二箱体121的前部压缩垃圾。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所接收的垃圾进行压缩,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用于接收垃圾的空间,这使得能够显著地提高垃圾收运效率,同时由于在第二箱体121的前部而非在料斗口处对垃圾进行压缩而能够避免在料斗口处压缩垃圾时出现的污水撒漏的问题。然而,在其中第二盖组件122包括第二平移部的实施例(未示出)中,可以进一步通过第二平移部朝向第二箱体121的前部的平移来在第二箱体121的前部压缩垃圾。
参考图5,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垃圾车100的运输状态的示意图,所谓运输状态是指电动垃圾车100在压缩垃圾之后将垃圾运输至目的地。
在图5中,第一垃圾箱110的第一盖组件112的第一平移部1122相对于第一箱体111平移至靠近后边缘1113的位置,第一盖组件112的第一枢转部1121围绕所述枢转轴枢转,以使得第一枢转部1121的后边缘1123抵接第一箱体111,特别地抵接第一箱体111的后边缘1113,从而完全闭合第一开口1112。此外,第二垃圾箱120的第二盖组件122的第二枢转部1221围绕所述枢转轴枢转,以使得第二枢转部1221的后边缘1222抵接第二箱体121,特别地抵接第二箱体121的后边缘1213,从而完全闭合第二开口1212。然而,在其中第二盖组件122包括第二平移部的实施例(未示出)中,第二盖组件122可以通过第二平移部的平移和第二枢转部1221的枢转来完全闭合第二开口121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完全闭合开口,从而使得能够控制装载的垃圾的高度以防止因箱体装载过量而造成超载,并且在箱体闭合后能够解决运输过程中的抛洒滴漏的问题,从而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同时由于垃圾箱的结构设计合理,外型美观,并且在箱体闭合后其内部不可见,从而能够解决视觉污染的问题。
参考图6,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垃圾车100的倾泻状态的示意图,所谓倾泻状态是指电动垃圾车100在将垃圾运输至目的地之后将垃圾倾泻至对接设备中。
在图6中,第一垃圾箱110相对于车身以一定角度(例如,90°)围绕与车辆的前后方向XX’垂直的枢转轴向上枢转,这使得当具有较大容积因此具有较大重量的第一垃圾箱110竖起时,电动垃圾车100能够更好地凭借自身重量防止侧翻。此外,第一盖组件112的第一平移部1122相对于第一箱体111平移至远离后边缘1113的位置,第一盖组件112的第一枢转部1121围绕其枢转轴向上枢转,以至少部分地打开第一开口1112,从而通过料斗口向对接设备倾泻垃圾。其中,第一平移部1122与后边缘1113的距离以及第一枢转部1121向上枢转的角度可以根据对接设备的类型来调整,以实现第一垃圾箱110的料斗口与各种对接设备的几乎无缝接合。例如,当对接设备较大时,第一平移部1122可以平移至与后边缘1113相距较远甚至最远的位置处,并且第一枢转部1121可以以较大角度甚至最大角度向上枢转,以至少部分地甚至完全打开第一开口1112以便获得较大甚至最大的料斗口,从而实现第一垃圾箱110的料斗口与较大对接设备的无缝接合。反之,当对接设备较小时,第一平移部1122可以平移至与后边缘1113相距较近的位置处,并且第一枢转部1121可以以较小角度向上枢转,以获得较小的料斗口,从而实现第一垃圾箱110的料斗口与较小对接设备的无缝接合。在该实施例中,无论对接设备尺寸如何,第一垃圾箱110的料斗口都可以与对接设备几乎无缝接合,从而在第一垃圾箱110将垃圾倾泻至对接设备中时能够使得垃圾从外部较不可见并且限制垃圾的气味向外逸出,这能够有效地避免垃圾倾泻过程中的视觉污染和臭气污染。在一特定实施例中,第一枢转部1121具有朝向第一箱体111的外部凸出的凸形形状,由此能够更好地控制倾泻至对接设备中的垃圾流,从而进一步避免垃圾倾泻过程中的视觉污染和臭气污染。
仍然参考图6,在图6中,第二垃圾箱120相对于车身以一定角度(例如,90°)围绕与车辆的前后方向XX’平行的枢转轴向上枢转,第二盖组件122的第二枢转部1221围绕其枢转轴向上枢转,以至少部分地打开第二开口1212,从而通过料斗口向对接设备倾泻垃圾。其中,第二枢转部1221向上枢转的角度可以根据对接设备的类型来调整,以实现第二垃圾箱120的料斗口与各种对接设备的几乎无缝接合。例如,当对接设备较大时,第二枢转部1221可以以较大角度甚至最大角度向上枢转,以至少部分地甚至完全打开第二开口1212以便获得较大甚至最大的料斗口,从而实现第二垃圾箱120的料斗口与较大对接设备的无缝接合。反之,当对接设备较小时,第二枢转部1221可以以较小角度向上枢转,以获得较小的料斗口,从而实现第二垃圾箱120的料斗口与较小对接设备的无缝接合。在该实施例中,无论对接设备尺寸如何,第二垃圾箱120的料斗口都可以与对接设备几乎无缝接合,从而在第二垃圾箱120将垃圾倾泻至对接设备中时能够使得垃圾从外部较不可见并且限制垃圾的气味向外逸出,这能够有效地避免垃圾倾泻过程中的视觉污染和臭气污染。在一特定实施例中,第二枢转部1221具有朝向第二箱体121的外部凸出的凸形形状,由此能够更好地控制倾泻至对接设备中的垃圾流,从而进一步避免垃圾倾泻过程中的视觉污染和臭气污染。然而,在其中第二盖组件122包括第二平移部的实施例(未示出)中,第二盖组件122可以与第一盖组件112类似地在更大的范围中改变第二垃圾箱120的料斗口以适应更多类型的对接设备。
在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垃圾箱110和第二垃圾箱120具有相同的容积,其相应的枢转轴都平行于前后方向XX’,并且第一垃圾箱110和第二垃圾箱120被配置成围绕相应的枢转轴枢转至电动垃圾车100的左右两侧。这使得第一和第二垃圾箱110、120在竖起时能够互为配重,从而有效地防止侧翻。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动垃圾车100还包括固定在底盘130上的提料机构140、150,其中,提料机构140、150可以在地面上夹持住垃圾桶,然后将垃圾桶举升至垃圾箱110、120,进而翻转垃圾桶以便将垃圾桶中的垃圾倾倒至垃圾箱110、120中,在倾倒完成后,将垃圾桶移回地面。电动垃圾车100包括至少两个提料机构140、150,其中每个提料机构与垃圾箱110、120之一相配合,具体地,第一提料机构140与第一垃圾箱110相配合,而第二提料机构150与第二垃圾箱120相配合。类似于垃圾箱110、120的盖组件112、122,提料机构140、150也可以由液压驱动机构来驱动。特别地,电动垃圾车100包括用于驱动垃圾箱110、120、盖组件112、122和提料机构140、150的电机泵160。值得一提的是,电机泵160的电力来自于电动垃圾车100的动力电池(主电池)170,因此电机泵160在运转时(例如,提料机构移动垃圾桶时,盖组件移动时)发出的噪音非常小,而传统动力垃圾车的油泵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发动机轴,因此需要在油泵和发动机轴之间设置减速机构,这造成油泵在运转时发出非常大的噪音,从而对周围环形造成噪音污染。特别地,电动垃圾车100还包括用于控制电机泵160的动力输出的控制器180,因此通过操作控制器180既可控制盖组件112、122和提料机构140、150的运转。
所述电机泵包括由电机驱动的泵。可选地,所述电机泵中的电机为变频电机。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电机泵中的泵为变量泵。
以上借助于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垃圾车的可选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内的那些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技术和结构的修改和补充以及对各实施例中的特征的重新组合显然都应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能够设想到的这些修改和补充都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日时已知的等效技术和尚未预见的等效技术。

Claims (10)

1.电动垃圾车(100),其包括:
可枢转的至少两个垃圾箱(110、120);
至少两个提料机构(140、150),其中,每个提料机构(140、150)被配置成将垃圾桶在所述至少两个垃圾箱(110、120)之一和地面之间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垃圾车(100)还包括:
电机泵(160),所述电机泵(160)被配置成从所述电动垃圾车(100)的动力电池(170)处接收电力并向所述至少两个垃圾箱(110、120)和所述至少两个提料机构(140、150)输出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垃圾车(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垃圾箱(110、120)中的第一垃圾箱(110)包括第一箱体(111)和可平移并且可枢转地结合至所述第一箱体(111)的第一盖组件(112),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垃圾箱(110、120)中的第二垃圾箱(120)包括第二箱体(121)和可枢转地结合至所述第二箱体(121)的第二盖组件(122),所述第一盖组件(112)和所述第二盖组件(122)被配置成从所述电机泵(160)处接收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垃圾车(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组件(112)包括可平移地结合至所述第一箱体(111)的第一平移部(1122)和可枢转地结合至所述第一平移部(1122)的第一枢转部(1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垃圾车(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组件(122)包括可枢转地结合至所述第二箱体(121)的第二枢转部(122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垃圾车(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垃圾车(100)还包括控制器(180),所述控制器(180)被配置成控制所述电机泵(160)的动力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垃圾车(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泵(160)中的电机为变频电机;和/或,所述电机泵(160)中的泵为变量泵。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垃圾车(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箱(110)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垃圾箱(120)的容积,并且所述第一垃圾箱(110)的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垃圾箱(120)的枢转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垃圾车(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箱(110)的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电动垃圾车(100)的前后方向(XX’)。
9.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垃圾车(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箱(110)的容积等于所述第二垃圾箱(120)的容积,并且所述第一垃圾箱(110)的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垃圾箱(120)的枢转轴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垃圾车(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垃圾箱(110)的枢转轴线平行于所述电动垃圾车(100)的前后方向(XX’)。
CN202023062163.2U 2020-12-17 2020-12-17 电动垃圾车 Active CN214191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2163.2U CN214191161U (zh) 2020-12-17 2020-12-17 电动垃圾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2163.2U CN214191161U (zh) 2020-12-17 2020-12-17 电动垃圾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91161U true CN214191161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54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62163.2U Active CN214191161U (zh) 2020-12-17 2020-12-17 电动垃圾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91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97834U (zh) 一种垃圾分类车
CN111086807A (zh) 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的垃圾车
CN111252420A (zh) 一种垃圾清运装备
CN214191161U (zh) 电动垃圾车
CN111573087A (zh) 一种餐厨垃圾车
CN210175700U (zh) 垃圾分类收集车
CN200961046Y (zh) 提斗刮压式垃圾收集机
CN203255599U (zh) 一种带顶部投料功能的密封自卸式垃圾车
US9358746B1 (en)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container configured for removable disposition within a refuse collection vehicle
CN213595134U (zh) 电动压缩垃圾车和对接式电动垃圾收集装置
CN114030793A (zh) 一种分体式垃圾压缩站及系统
CN210047931U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车
CN209889571U (zh) 垃圾压缩运输车
CN113104453A (zh) 一种新型压缩式自动化垃圾分类收集车及系统
KR200485264Y1 (ko) 압축 및 덤핑식 쓰레기 수거차량
CN207791770U (zh) 一种设有智能化卸料联动系统的吊装式垃圾压缩车
CN114906514B (zh) 一种城市管理垃圾分类运输装置
CN112407707B (zh) 一种适用于后装式垃圾车的多功能地埋式垃圾站
CN219135284U (zh) 一种新型垃圾站
CN208994429U (zh) 可实现垃圾斗翻转功能和车盖同步分体功能的环卫车
CN214826248U (zh) 一种侧装垃圾车及其用垃圾箱
CN216510619U (zh) 一种挂车式垃圾处理中转站及系统
CN216071451U (zh) 一种垃圾收集集装箱
CN210026428U (zh) 地埋式大型高效餐厨垃圾处理压实机
CN216334401U (zh) 垃圾清理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垃圾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