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76107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6107U
CN214176107U CN202023170006.3U CN202023170006U CN214176107U CN 214176107 U CN214176107 U CN 214176107U CN 202023170006 U CN202023170006 U CN 202023170006U CN 214176107 U CN214176107 U CN 214176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onnecting rod
battery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700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亦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1700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6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6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6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底端上的方形块与插装在方形块内壁上的电池主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盖体,且壳体的前端两侧上均设有吹风机构,所述吹风机构包括连通在壳体前端外壁上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通过驱动机构转动设置有连杆,且筒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连杆活动贯穿于滤网,且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风扇,且连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块刮板,多块所述刮板的侧面均呈斜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能源汽车在不断行驶的过程中其内部的电池可实现提高散热性能的效果,且外界灰尘不易附着在电池表面,保证电池的正常使用,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起动的起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新能源汽车在不断行驶的过程中,其内部的电池也会不断的发热,这些热量若不及时排出,不仅会影响到电池的正常使用,而且也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新能源汽车内部电池易被外界的灰尘所附着,更加影响电池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底端上的方形块与插装在方形块内壁上的电池主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盖体,且壳体的前端两侧上均设有吹风机构,所述吹风机构包括连通在壳体前端外壁上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通过驱动机构转动设置有连杆,且筒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连杆活动贯穿于滤网,且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风扇,且连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块刮板,多块所述刮板的侧面均呈斜面,且多块刮板均与滤网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筒体外壁两端对应刮板的位置上均贯穿开设有排尘槽,所述电池主体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片散热片,且壳体的后部设有出风机构。
优选的,所述盖体包括通过紧固机构可拆卸安装在壳体上端面的壳盖,所述壳盖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电池主体的上端插装在固定块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连接块与两块对称设置的拼接块,两块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两端侧壁上部边缘处上,两块所述拼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壳盖的两端侧壁上,相邻的所述连接块与拼接块的内壁上共同活动穿插有螺栓,所述螺栓的端部螺纹套接有螺母。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筒体内部,且电机位于滤网的后方,且电机与筒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三块支撑杆,且电机的输出轴端与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部底端边缘处上的弧形板与两根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分别竖直连接在壳体的上端面两侧边缘处上,且两根连接杆的外壁上共同滑动套设有遮盖板,且两根连接杆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遮盖板的下端面与壳体的上端面边缘处相贴合,且遮盖板的前端面与壳盖的后端面相贴合,且遮盖板与弧形板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连杆与多块刮板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多块所述刮板围绕连杆的中心环形阵列布设在连杆的外壁上,多片所述散热片线性阵列布设在电池主体的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盖体、吹风机构、驱动机构、散热片与出风机构,新能源汽车在不断行驶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其内部的电池的散热性能,而且外界的灰尘不易粘附在电池的表面上,防止灰尘影响电池的散热效果,从而达到了新能源汽车在不断行驶的过程中其内部的电池可实现提高散热性能的效果,且外界灰尘不易附着在电池表面,保证电池的正常使用,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中:1、壳体;2、遮盖板;3、限位块;4、连接杆;5、壳盖;6、螺栓;7、拼接块;8、连接块;9、筒体;10、风扇;11、排尘槽;12、弧形板;13、固定块;14、电池主体;15、方形块;16、散热片;17、刮板;18、电机;19、支撑杆;20、滤网;21、连杆;2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部底端上的方形块15与插装在方形块15内壁上的电池主体14,壳体1的上端设有盖体,且壳体1的前端两侧上均设有吹风机构,吹风机构包括连通在壳体1前端外壁上的筒体9,筒体9的内部通过驱动机构转动设置有连杆21,且筒体9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滤网20,连杆21活动贯穿于滤网20,且连杆2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风扇10,且连杆2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块刮板17,多块刮板17的侧面均呈斜面,且多块刮板17均与滤网20的外表面相贴合,筒体9外壁两端对应刮板17的位置上均贯穿开设有排尘槽11,电池主体14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片散热片16,且壳体1的后部设有出风机构。
盖体包括通过紧固机构可拆卸安装在壳体1上端面的壳盖5,壳盖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电池主体14的上端插装在固定块13的内壁上,通过设置紧固机构、壳盖5与固定块13,可打开壳盖5将电池主体14在壳体1内取出,同时电池主体14在壳体1内部更加稳定。
紧固机构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连接块8与两块对称设置的拼接块7,两块连接块8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两端侧壁上部边缘处上,两块拼接块7分别固定连接在壳盖5的两端侧壁上,相邻的连接块8与拼接块7的内壁上共同活动穿插有螺栓6,螺栓6的端部螺纹套接有螺母22,通过设置连接块8、拼接块7、螺栓6与螺母22,转出螺母22并拔出螺栓6可将壳盖5在壳体1上拆卸下来。
动机构包括电机18,电机18设置在筒体9内部,且电机18位于滤网20的后方,且电机18与筒体9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三块支撑杆19,且电机18的输出轴端与连杆21的端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机18与支撑杆19,支撑杆19可将电机18固定在筒体9内部,将电机18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电机18可驱使连杆21转动。
出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底端边缘处上的弧形板12与两根连接杆4,两根连接杆4分别竖直连接在壳体1的上端面两侧边缘处上,且两根连接杆4的外壁上共同滑动套设有遮盖板2,且两根连接杆4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遮盖板2的下端面与壳体1的上端面边缘处相贴合,且遮盖板2的前端面与壳盖5的后端面相贴合,且遮盖板2与弧形板12相对应,通过设置弧形板12、连接杆4、遮盖板2与限位块3,当电机18驱使风扇10对壳体1内部吹风时,风吹至弧形板12表面时可沿弧形板12表面向上冒出,向上冒出的风可将滑动套设在两根连接杆4上的遮盖板2向上吹起,遮盖板2与壳体1之间形成的空隙可供风排出,限位块3可防止遮盖板2滑出两根连接杆4外,电池主体14不需要散热时,则电机18关闭,遮盖板2则会因重力影响而落在壳体1上,使壳体1保持一个密闭状态,可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壳体1内部粘附在电池主体14表面。
连杆21与多块刮板17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多块刮板17围绕连杆21的中心环形阵列布设在连杆21的外壁上,多片散热片16线性阵列布设在电池主体14的侧壁上,增加了连杆21与多块刮板17之间的稳定性,多块刮板17在连杆21排列均与,多片散热片16在电池主体14侧壁上排列均匀。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盖体、筒体9、驱动机构、连杆21、滤网20、风扇10、刮板17、排尘槽11、散热片16与出风机构,新能源汽车在不断行驶的过程中,首先电池主体14上的散热片16可将电池主体14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此时通过驱动机构可驱使连杆21带动风扇10转动,对壳体1内部进行吹风,风经过散热片16可将热量带走,并且风可通过出风机构排出壳体1外,可提高电池主体14的散热性能,连杆21转动时也会带动刮板17在筒体9内部的滤网20表面不断转动,滤网20表面在拦截外界灰尘的同时也会不断的被侧面呈斜面设置的刮板17所清理,可防止滤网20造成堵塞,影响进风量,清理下来的灰尘可沿筒体9上的排尘槽11排出,当电池主体14不要散热时,壳体1内部会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外界的灰尘不易粘附在电池的表面上,防止灰尘影响电池的散热效果,从而达到了新能源汽车在不断行驶的过程中其内部的电池可实现提高散热性能的效果,且外界灰尘不易附着在电池表面,保证电池的正常使用,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部底端上的方形块(15)与插装在方形块(15)内壁上的电池主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盖体,且壳体(1)的前端两侧上均设有吹风机构,所述吹风机构包括连通在壳体(1)前端外壁上的筒体(9),所述筒体(9)的内部通过驱动机构转动设置有连杆(21),且筒体(9)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滤网(20),所述连杆(21)活动贯穿于滤网(20),且连杆(2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风扇(10),且连杆(2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块刮板(17),多块所述刮板(17)的侧面均呈斜面,且多块刮板(17)均与滤网(20)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筒体(9)外壁两端对应刮板(17)的位置上均贯穿开设有排尘槽(11),所述电池主体(14)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多片散热片(16),且壳体(1)的后部设有出风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通过紧固机构可拆卸安装在壳体(1)上端面的壳盖(5),所述壳盖(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电池主体(14)的上端插装在固定块(13)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连接块(8)与两块对称设置的拼接块(7),两块所述连接块(8)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两端侧壁上部边缘处上,两块所述拼接块(7)分别固定连接在壳盖(5)的两端侧壁上,相邻的所述连接块(8)与拼接块(7)的内壁上共同活动穿插有螺栓(6),所述螺栓(6)的端部螺纹套接有螺母(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8),所述电机(18)设置在筒体(9)内部,且电机(18)位于滤网(20)的后方,且电机(18)与筒体(9)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三块支撑杆(19),且电机(18)的输出轴端与连杆(21)的端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部底端边缘处上的弧形板(12)与两根连接杆(4),两根所述连接杆(4)分别竖直连接在壳体(1)的上端面两侧边缘处上,且两根连接杆(4)的外壁上共同滑动套设有遮盖板(2),且两根连接杆(4)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所述遮盖板(2)的下端面与壳体(1)的上端面边缘处相贴合,且遮盖板(2)的前端面与壳盖(5)的后端面相贴合,且遮盖板(2)与弧形板(12)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1)与多块刮板(17)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多块所述刮板(17)围绕连杆(21)的中心环形阵列布设在连杆(21)的外壁上,多片所述散热片(16)线性阵列布设在电池主体(14)的侧壁上。
CN202023170006.3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Active CN214176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0006.3U CN214176107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70006.3U CN214176107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6107U true CN214176107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08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70006.3U Active CN214176107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61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2414A (zh) * 2021-10-12 2022-01-25 宜春市新恒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散热装置
CN115675042A (zh) * 2022-12-01 2023-02-03 四川吉利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机电控制式底盘散热稳定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2414A (zh) * 2021-10-12 2022-01-25 宜春市新恒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散热装置
CN113972414B (zh) * 2021-10-12 2024-04-09 宜春市新恒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散热装置
CN115675042A (zh) * 2022-12-01 2023-02-03 四川吉利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机电控制式底盘散热稳定装置
CN115675042B (zh) * 2022-12-01 2024-02-02 四川吉利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机电控制式底盘散热稳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7610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CN212516831U (zh) 一种自耦变压器用的高效散热装置
CN20784264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固定装置
CN211150651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防撞型石墨烯电池
CN110370908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箱
CN208343964U (zh) 一种多功能双枪直流充电桩
CN109216615A (zh) 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箱
CN209169761U (zh) 一种开关柜散热罩
CN21356541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油电混合系统
CN210517948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电动汽车马达安装结构
CN213016972U (zh) 一种无刷冷凝风机
CN211830957U (zh) 一种带外置补光灯的监控摄像机
CN21293063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制冷机组
CN207316806U (zh) 一种便于散热型灯具外壳
CN209767326U (zh) 一种有刷发电机的散热结构
CN211152383U (zh) 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业机柜
CN220628026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机器人电池仓
CN220273434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汽车发电机
CN217623391U (zh) 一种车载mp5多功能播放器
CN216750058U (zh) 一种带有全自动降温机构的储能电源
CN11161375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20420669U (zh) 一种风冷式电池包
CN220111837U (zh) 一种激光清洗机
CN21867879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防尘矢量型变频器
CN217468665U (zh) 一种新能源锂电池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