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64933U - 车辆及其侧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其侧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64933U
CN214164933U CN202022796336.7U CN202022796336U CN214164933U CN 214164933 U CN214164933 U CN 214164933U CN 202022796336 U CN202022796336 U CN 202022796336U CN 214164933 U CN214164933 U CN 214164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iece
connecting piece
plate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963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翔
吕子龙
孙金雷
张明国
孙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Wuhu CIMC Ruijia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Wuhu CIMC Ruijia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Wuhu CIMC Ruijia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963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64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64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64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侧防护装置。该侧防护装置连接于车辆的车架侧部。侧防护装置包括多个沿车架纵向间隔的固定架、与固定架翻转连接的防护架、设于固定架和防护架之间的调节支撑件和定位件。调节支撑件为气动件,可调节其活塞杆的伸缩长度,从而改变防护架的上下翻转状态,方便维修人员进入车辆底部进行维修保养等作业。

Description

车辆及其侧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及其侧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侧防护装置是安装在运输车的车架的侧面上的一种防护装置,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意外时,防止车辆外人员从侧面卷入车轮下,起到安全防护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车辆在出厂后,其侧防护装置采用固定安装在车架的方式,侧防护装置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已经固定。在进行车辆的维修保养时,尤其是在更换单胎备胎的过程中,由于固定的侧防护装置留给工作人员的操作空间较小,再加上单胎备胎的质量大、厚度大,导致更换备胎的操作极为不便,严重影响维修工人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侧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侧防护装置采用固定安装方式导致工人维修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侧防护装置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的侧防护装置,用于连接车辆的车架侧部,所述侧防护装置包括:固定架,其具有多个,沿所述车架的纵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车架连接固定,并沿所述车架的横向突伸出所述车架,所述固定架伸出所述车架外侧的端部上分别设有安装孔和定位孔;防护架,其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架铰接,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架上下翻转;调节支撑件,其为气动件,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下方,另一端具有可伸缩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防护架铰接;所述活塞杆伸长或者缩短以驱动所述防护架翻转;定位件,其设于所述防护架上;所述定位件用于在所述防护架向下转动时以对应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支撑件为气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梁、第一连接件和斜撑件;所述固定梁沿所述车架的横向延伸并与所述车架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梁的一端伸出所述车架的外侧并悬空,该悬空端上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固定梁连接固定并向下突伸出所述固定梁;所述斜撑件呈倾斜状设于所述固定梁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以围合形成三角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梁的悬空端连接固定;所述调节支撑件远离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铰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护架包括多个防护梁和多个第二连接件;多个所述防护梁间隔分布并均沿所述车架的纵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防护梁沿纵向间隔并一一与所述防护梁呈十字交叉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超出所述防护梁,且该端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梁沿车架的纵向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固定梁沿纵向的另一侧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间隔相对;所述定位件突出设于一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与该第二连接件相对的第一连接件上对应设有定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件设于位于所述防护梁的纵向中部上的第二连接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角钢,包括一体折弯相连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两个板件均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板件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梁的悬空端的侧壁贴合固定,所述第一板件的下端设有所述定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件亦为角钢,包括一体折弯相连的第三板件和第四板件;所述第三板件与所述防护梁贴合固定,所述第四板件在所述防护架向下翻转至竖直状态时与所述第一板件间隔平行;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第四板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梁为方管,具有沿所述车架的纵向间隔相对的两个立板;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设于两个所述立板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分设于所述车架两侧上的侧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侧或者两侧的侧防护装置为上述的侧防护装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侧防护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防护架通过安装孔与固定架铰接,并利用气动的调节支撑件作为驱动防护架翻转的动力部件,从而使得防护架可上下翻转。通过向上翻转防护架,可以方便维修人员进入车辆底部进行维修保养等作业,提高作业效率;维修完毕后,将防护架向下翻转恢复至防护状态。
2、在防护架上增设有定位件。该定位件用于在防护架向下转动时以对应插入固定架上的定位孔中,从而将防护架定位固定在固定架的外侧上,以保持防护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防护装置设于车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防护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00-车架、
1-固定架、10-固定梁、11-第一连接件、111-第一板件、112-第二板件、13-斜撑件、101-定位孔、102-安装孔、
2-防护架、20-防护梁、22-第二连接件、223-第三板件、224-第四板件、
3-调节支撑件、31-缸体、33-活塞杆、
4-气弹簧安装座、
5-定位件、
6-弹簧销插孔座。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及其侧防护装置。该侧防护装置连接于车辆的车架侧部。侧防护装置包括多个沿车架纵向间隔的固定架、与固定架翻转连接的防护架以及设于固定架和防护架之间的调节支撑件。调节支撑件为气动件,可调节其活塞杆的伸缩长度,从而改变防护架的上下翻转状态,方便维修人员进入车辆底部进行维修保养等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车辆一般需要在车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侧防护装置。其中一侧的侧防护装置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能够上下翻转的侧防护装置,另一侧可以采用固定式的不可翻转的侧防护装置。当然,根据使用需求两侧的侧防护装置均可以采用上下翻转的防护结构。
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侧防护装置的具体结构,其包括多个固定架1、防护架2和调节支撑件3。
为了便于理解,以车辆的车架200的长度方向定义纵向,以垂直于纵向的水平方向定义横向。
多个固定架1沿车架200的纵向间隔设置。每一固定架1与车架200连接固定,并沿车架200的横向突伸出车架200,固定架1伸出车架200外侧的端部上设有安装孔102。该安装孔102供防护架2铰接用。
请参照图2,固定架1包括固定梁10、第一连接件11和斜撑件13。
固定梁10沿车架200的横向延伸并与车架200连接固定,固定梁10的一端伸出车架200的外侧,该端上设有安装孔102。第一连接件11与固定梁10连接固定并向下突伸出固定梁10。斜撑件13呈倾斜状设于固定梁10和第一连接件11之间,以围合形成三角状结。三角状结构稳固,利于在车辆运输过程中保持固定架1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1呈竖直状,可以将固定梁10、第一连接件11和斜撑件13围合形成的结构视为直角三角形结构。
优选地,固定梁10为方管结构,具有沿车架200的纵向间隔相对的两个立板、连接两个立板的上下两端的顶板和底板。其中,顶板和车架200的纵梁的底部贴合并固定连接。固定梁10伸出纵梁的一端悬空。
第一连接件11为角钢,包括一体折弯相连的第一板件111和第二板件112。两个板件均呈竖直状,第一板件111的上端与固定梁10的悬空端的侧壁(立板)贴合固定,第一板件111的下端设有一定位孔101。以图2的视图方向为准,第二板件112垂直于立板,并超出悬空端的端部的右侧面。
斜撑件13亦为角钢,包括一体折弯相连的两个板件。其一个板件与固定梁10的左端的侧壁相贴合固定,另一板件与该侧壁垂直。
防护架2能够通过安装孔102与固定架1铰接,并相对于固定架1上下翻转。
请返回参照图1,防护架2包括多个防护梁20和多个第二连接件22。
多个防护梁20间隔分布并均沿车架200的纵向延伸,多个第二连接件22在防护梁20上沿纵向间隔并一一与防护梁20呈十字交叉连接固定。第二连接件22的一端超出防护梁20,且该端上设有连接孔,并通过对应的安装孔102和适配螺栓件与固定梁10的悬空端铰接。
第二连接件22和第一连接件11对应设于固定梁10沿纵向的两个立板上。
优选地,防护梁20为方管结构。
请结合图2,第二连接件22为角钢,包括一体折弯相连的第三板件223和第四板件224。第三板件223和第四板件224均与防护梁20为相互垂直的关系。第三板件223与防护梁20的侧面贴合固定,第四板件224在防护架2向下翻转至竖直状态时与第一板件111间隔平行。
调节支撑件3为气动件,其一端与固定架1连接,且连接处位于安装孔102的下方;另一端具有可伸缩的活塞杆33。
活塞杆33与防护架2铰接;活塞杆33伸长以驱动防护架2向上翻转呈展开状,并支撑防护架2,或者活塞杆33缩短以拉动防护架2向下转动以收拢在车架200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支撑件3选用气动件,其利用压缩空气作为驱动源,能够有效的支撑起防护架2,保持防护架2稳定在所需要的向上翻转的状态,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其他辅助支撑部件,高效简洁,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具体地,调节支撑件3为气弹簧,具有缸体31、可活动的内置于缸体31中的活塞以与活塞相连并从缸体31伸出的活塞杆33。
活塞杆33可沿缸体31的轴线伸缩运动。调节支撑件3的缸体31与固定架1的第一连接件11连接,活塞杆33与防护架2铰接。活塞杆33伸长以驱动防护架2向上翻转并支撑防护架2,使得防护架2保持翻起的状态,无需其他辅助件支撑防护架2。活塞杆33缩短以拉动防护架2向下转动,使得防护架2呈竖直状,从而起到防护作用。
对应的,调节支撑件3还配设有两个气弹簧安装座4。一气弹簧安装座4设于第一连接件11的下端,用以与调节支撑件3的缸体31部分铰接;另一气弹簧安装座4设于防护架2上,用以与活塞杆33的端部铰接。
在维修人员需要进入车辆底部时,先将防护架2向上翻转;在这个翻转的过程中,调节支撑件3的活塞杆33随着防护架2的向上翻转而伸长,并在防护架2翻转至一预定角度时,活塞杆33的伸出长度不变,用以支撑起防护架2,对防护架2进行限位,防止防护架2向下落。当维修完毕后,反向翻转防护架2,使得防护架2呈竖直状位于车架200的外侧,恢复防护状态;活塞杆33也随之缩回,直至整个调节支撑件3呈竖直状。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调节支撑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支撑件3分别设于防护架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侧防护装置还设有一定位件5。
定位件5设于防护架2上,通过与相适配的固定架1上的定位孔101连接固定,对防护架2处于防护状态时进行定位,防止防护架2因车辆的颠簸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翻转。
具体为,一第一连接件11的第一板件111的下端设有一定位孔101。定位件5突出设于对应的第二连接件22朝向第一连接件11的一侧上,并对应插入并固定于定位孔101中。
优选地,上述定位件5设于位于防护梁20沿纵向的中部的一第二连接件22上,即在防护架2上呈居中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5选用弹簧插销,该弹簧插销垂直突出于第四板件224上。
对应的,第一板件111上适配设有一弹簧销插孔座6。弹簧销插孔座6的截面呈半工字型,具有一体折弯的腹板和从腹板的两端折弯出的两个翼板,翼板垂直连接于第一板件111。定位孔101贯穿腹板。
在第二连接件22处于竖直状态下,弹簧插销能够进至弹簧销插孔座6的定位孔101内。
如此,在防护架2处于防护状态时,弹簧插销穿设于定位孔101内,将防护架2定位在固定架1的外侧,防止防护架2转动。在维修人员需要进入车辆底部时,可将弹簧插销由定位孔101内拔出,防护架2可自由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架2的防护梁20采用碳钢材质,可有效增加侧防护强度。活动部件如第二连接件22可采用铝合金材质,可以在安全达标的前提下减重,同时操作轻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侧防护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首先,防护架2通过安装孔102与固定架1铰接,从而可相对于固定架1上下翻转。通过向上翻转防护架2,可以方便维修人员进入车辆底部进行维修保养等作业,提高作业效率;维修完毕后,将防护架2向下翻转恢复至防护状态。
其次,采用调节支撑件3作为驱动防护架2翻转的动力部件。调节支撑件3选用气动件,其利用压缩空气作为驱动源,根据需要调节其活塞杆33的伸缩长度,从而改变防护架2的上下翻转状态,简单便捷。该活塞杆33由于压缩空气的压力能够有效的支撑起防护架2,保持防护架2稳定在所需要的向上翻转的状态,自动化程度较高,无需其他辅助支撑部件,高效简洁,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侧防护装置,用于连接车辆的车架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防护装置包括:
固定架,其具有多个,沿所述车架的纵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车架连接固定,并沿所述车架的横向突伸出所述车架,所述固定架伸出所述车架外侧的端部上分别设有安装孔和定位孔;
防护架,其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架铰接,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架上下翻转;
调节支撑件,其为气动件,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连接,且连接处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下方,另一端具有可伸缩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防护架铰接;所述活塞杆伸长或者缩短以驱动所述防护架翻转;
定位件,其设于所述防护架上;所述定位件用于在所述防护架向下转动时以对应插入所述定位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支撑件为气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梁、第一连接件和斜撑件;
所述固定梁沿所述车架的横向延伸并与所述车架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梁的一端伸出所述车架的外侧并悬空,该悬空端上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固定梁连接固定并向下突伸出所述固定梁;所述斜撑件呈倾斜状设于所述固定梁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以围合形成三角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梁的悬空端连接固定;
所述调节支撑件远离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架包括多个防护梁和多个第二连接件;多个所述防护梁间隔分布并均沿所述车架的纵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在所述防护梁沿纵向间隔并一一与所述防护梁呈十字交叉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超出所述防护梁,且该端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梁沿车架的纵向的一侧铰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固定梁沿纵向的另一侧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间隔相对;所述定位件突出设于一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与该第二连接件相对的第一连接件上对应设有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设于位于所述防护梁的纵向中部上的第二连接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角钢,包括一体折弯相连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两个板件均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板件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梁的悬空端的侧壁贴合固定,所述第一板件的下端设有所述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亦为角钢,包括一体折弯相连的第三板件和第四板件;所述第三板件与所述防护梁贴合固定,所述第四板件在所述防护架向下翻转至竖直状态时与所述第一板件间隔平行;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第四板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梁为方管,具有沿所述车架的纵向间隔相对的两个立板;
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设于两个所述立板上。
10.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分设于所述车架两侧上的侧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侧或者两侧的侧防护装置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侧防护装置。
CN202022796336.7U 2020-11-27 2020-11-27 车辆及其侧防护装置 Active CN214164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6336.7U CN214164933U (zh) 2020-11-27 2020-11-27 车辆及其侧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6336.7U CN214164933U (zh) 2020-11-27 2020-11-27 车辆及其侧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64933U true CN214164933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02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96336.7U Active CN214164933U (zh) 2020-11-27 2020-11-27 车辆及其侧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64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5970B (zh) 大型客机中机身高速运输车
CN106481061B (zh) 爬架
CN214164933U (zh) 车辆及其侧防护装置
CN215439175U (zh) 一种建筑电梯用顶部外扩式防护架
WO2024065963A1 (zh) 一种智能建造集成平台及使用方法
CN211997929U (zh) 一种移动式登车桥用高度调节装置
CN217438677U (zh) 一种可移动天桥的稳固装置
CN213572923U (zh) 便携式楼梯脚手架
CN204279247U (zh) 翻转梯及工程机械车辆
CN212836610U (zh) 一种安全性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CN209457354U (zh) 一种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
CN209430104U (zh) 一种可伸缩的车载电动翻折梯
JP3968362B2 (ja) トンネル補修作業車
CN210067396U (zh) 一种钢结构折叠悬挂式高空作业篮
CN107806235B (zh) 一种用于安装地铁车辆前挡风玻璃的施工平台
CN213168245U (zh) 带履带收放机构的履带式爬楼机
CN219690309U (zh) 一种回转过墩检查车的辅助固定装置
CN218621907U (zh) 一种铁路桥梁侧部和底部防护维修用移动架
CN211524683U (zh) 一种电梯施工检修用折叠式登高架
CN217782034U (zh) 一种护栏安装用高效打桩机
CN218091937U (zh) 一种用于罐体移动式安全操作平台装置
CN220317080U (zh) V型杆吊装装置
CN218624959U (zh) 一种挡风板自锁结构
CN219839389U (zh) 一种重型风炮升降工装
CN219839436U (zh) 一种多功能作业绝缘操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