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5835U - 一种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45835U
CN214145835U CN202022041417.6U CN202022041417U CN214145835U CN 214145835 U CN214145835 U CN 214145835U CN 202022041417 U CN202022041417 U CN 202022041417U CN 214145835 U CN214145835 U CN 214145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iquid
chamber
outlet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414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亮辉
钟建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yu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yu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yu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yu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414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45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45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45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泵领域,该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包括:泵盖、隔膜组件、隔断组件以及驱动轴、所述泵盖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隔膜组件包括隔膜座和隔膜件,所述隔膜件设置在隔膜座上,所述隔膜座同所述泵盖连接,所述隔膜件包括至少两个隔膜;所述泵盖和所述隔膜形成泵腔;所述隔断组件在所述泵腔内分隔出气腔和液腔,所述气腔同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隔膜件同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气腔和所述液腔压缩和扩张。利用泵自身的结构进行主动补气,补气同输送液体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可以持续的向液瓶内补充气体,保证液体的稳定输送,尤其是可以稳定地从真空瓶内连续地抽出液体。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泵领域,具体涉及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微型水泵一般为隔膜泵;在上盖带有已注塑五金针用于进水使用的进水针,在上盖侧面还设有贯穿所述上盖的出水口,在泵内上面围绕进水口和出水口设有凹陷的分气室;在分气室与出水口之间设有隔断区隔开,用于进水与出水形成单独的腔体;但该微型水泵不能将带有真空的密封容器中的液体顺利抽出及在出液后会有虹吸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防虹吸带自动补气功能微型泵,通过结构的改进,使上盖的进气针和出水针同时连接密封的容器,以使进气针和出水针相互作用。且在阀板的内部增加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止流阀、弹簧装置,止流阀依托弹簧的自身阻力,使微型水泵设置的止流阀结构能将虹吸现象得到止制且能将带有真空密封容器中的液体循环抽出,但是这种补气方式依靠的是外界气压为补气动力,补气能力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如何从真空瓶内稳定抽取液体的问题,提供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包括:
泵盖,所述泵盖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隔膜组件,所述隔膜组件包括隔膜座和隔膜件,所述隔膜件设置在隔膜座上,所述隔膜座同所述泵盖连接,所述隔膜件包括至少两个隔膜;所述泵盖和所述隔膜形成泵腔;
隔断组件,所述隔断组件在所述泵腔内分隔出气腔和液腔,所述气腔同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气腔和所述液腔压缩和扩张。
通过泵自身的动力机构---驱动轴作用气腔,进行主动补气,没有利用外界的动力源。
利用泵自身的结构进行主动补气,补气同输送液体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可以持续的向液瓶内补充气体,保证液体的稳定输送,尤其是可以稳定地从真空瓶内连续地抽出液体。
微型水泵多采用隔膜泵的形式,隔膜泵也容易形成气腔和液腔,有两个隔膜就可以形成独立的气腔和独立的液腔。
现有技术中,通过泵,尤其是隔膜泵,分别抽取液体和气体并不鲜见,但是现有的技术通常将抽取的液体和气体混合以产生泡沫,没有将气体单独输出到真空瓶内。在具体的结构上,现有的泵通常将出气室和出液室合成一个气液混合室,而本申请中进气排气用的气腔和进液排液用液腔是独立的。
优选地,还包括:
阀板,所述阀板同所述泵盖连接,所述阀板同所述隔膜座连接。
在隔膜座和泵盖之间设置阀板,可以提高泵的稳定性,为进一步优化泵的结构提供了条件。
优选地,所述隔膜组件包括:
第一隔断件,所述第一隔断件在所述泵盖内分隔出第一液室和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液室同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气室同所述出气口连接;
第二隔断件,所述第二隔断件在所述隔膜件分隔出第二液室和第二气室,所述第二气室内至少有一个隔膜,所述第二液室内至少有一个隔膜。
优选地,所述隔断组件还包括:
第三隔断件,所述第三隔断件在所述阀板内分隔出第三液室和第三气室,所述第三液室内设置有液孔,所述第三气室中设置有气孔。
优选地,还包括进出液隔断组件,所述进出液隔断组件还包括:
第一进出液隔断件,所述进出液隔断件在所述第一液室分隔出第一进液室和第一出液室;
第三进出液隔断件,所述进出液隔断件在所述第三液室分隔出第三进液室和第三出液室。进液和出液分离,可以实现连续的输送液体。阀板和泵盖形成进液腔和出液腔,液体由进液口进入进液腔,再进入第二液室,完成吸液;从第二液室进入出液腔,再从出液腔排出出液口,完成出液。
优选地,还包括进出气隔断组件,所述进出气隔断组件包括:
第一进出气隔断件,所述第一进出气隔断件在所述第一气室分隔出第一进气室和第一出气室;
第三进出气隔断件,所述第三进出气隔断件将所述第三气室分隔为第三进气室和第三出气室。进气和出气分离,可以实现连续的输送气体。阀板和泵盖形成进气腔和出气腔,气体由进气口进入进气腔,再进入第二气室,完成吸气;从第二气室进入出气腔,再从出气腔排出出气口,完成出气。
优选地,所述液腔或/和气腔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其中一个或几个处。
优选地,所述单向阀包括: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其中一个或几个处。通常此种泵的应用场景中,液瓶是在上方的,且液瓶内的液体密度较大,没有单向阀容易从液瓶内缓慢的流出,导致液体浪费,也容易导致虹吸,具有弹性的单向阀可以提供更强的止流效果,有效地防止虹吸。
优选地,所述单向阀包括:
止流体,所述止流体设置在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其中一个或几个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泵自身的结构进行主动补气,补气同输送液体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可以持续的向液瓶内补充气体,保证液体的稳定输送,尤其是可以稳定地从真空瓶内连续地抽出液体。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的示意图。
图2为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的爆炸图。
图3为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的泵盖的示意图
图4为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的阀板的示意图。
图5为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的泵盖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的隔膜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的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的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2为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的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列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
泵盖1,出气口101、进气口103、进液口102、出液口104设置在所述泵盖1上;
隔膜组件,所述隔膜组件包括隔膜座31和隔膜件32,所述隔膜件32设置在隔膜座31上,所述隔膜座31同所述泵盖1连接,所述隔膜件32包括至少两个隔膜;所述隔膜件32同所述泵盖1形成泵腔;
隔断组件,所述隔断组件在所述泵腔内分隔出气腔和液腔,所述气腔同所述进气口103和所述出气口101连通;
驱动轴61,所述驱动轴61带动所述气腔和所述液腔压缩和扩张。
通过泵自身的动力机构---驱动轴作用气腔,进行主动补气,没有利用外界的动力源。
利用泵自身的结构进行主动补气,补气同输送液体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可以持续的向液瓶内补充气体,保证液体的稳定输送,尤其是可以稳定地从真空瓶内连续地抽出液体。
微型水泵多采用隔膜泵的形式,隔膜泵也容易形成气腔和液腔,有两个隔膜就可以形成独立的气腔和独立的液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阀板2,所述阀板2同所述泵盖1连接,所述阀板2同所述隔膜座31连接。
在隔膜座31和泵盖1之间设置阀板2,可以提高泵的稳定性,为进一步优化泵的结构提供了条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断组件包括:
第一隔断件15,所述第一隔断件15在所述泵盖1内分隔出第一液室和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液室同所述进液口102连接,所述第一气室同所述出气口101连接;
第二隔断件35,所述第二隔断件35在所述隔膜件32分隔出第二液室34和第二气室33,所述第二气室33内至少有一个隔膜,所述第二液室34内至少有一个隔膜。
所述第二液室34同所述第一液室连通形成液腔,所述第二气室33同所述第一气室连通形成气腔。
微型水泵多采用隔膜泵的形式,隔膜泵也容易形成气腔和液腔,有两个隔膜就可以形成独立的气腔和独立的液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三隔断件25,所述第三隔断件25在所述阀板2分隔出第三液室和第三气室,所述第三液室内设置有液孔,所述第三气室中设置有气孔。
所述第三液室同所述第一液室、第二液室34连通形成液腔,所述第三气室同所述第一气室、第二气室33连通形成气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进出液隔断组件,所述进出液隔断组件包括:
第一进出液隔断件16,所述进出液隔断件在所述第一液室分隔出第一进液室12和第一出液室14;
第三进出液隔断件26,所述进出液隔断件在所述第三液室分隔出第三进液室22和第三出液室24;所述第三进液室22中设置有进液孔221,所述第三出液室24中设置有出液孔241。
所述第三进液室22同所述第一进液室12连通形成进液腔,所述第三出液室24同所述第一出液室14连通形成出液腔。
阀板2和泵盖1形成进液腔和出液腔,液体由进液口102进入进液腔,再进入第二液室34,完成吸液;从第二液室34进入出液腔,再从出液腔排出出液口104,完成出液。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进出气隔断组件,所述进出气隔断组件包括:
第一进出气隔断件17,所述第一进出气隔断件17将所述第一气室分隔为第一进气室13和第一出气室11;
第三进出气隔断件27,所述进出气隔断件将所述第三气室分隔为第三进气室23和第三出气室21。
所述第三进气室23同所述第一进气室13连通形成进气腔,所述第三出气室21同所述第一出气室11连通形成出气腔。
阀板2和泵盖1形成进气腔和出气腔,气体由进气口103进入进气腔,再进入第二气室33,完成吸气;从第二气室33进入出气腔,再从出气腔排出出气口101,完成出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腔或/和气腔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进液口102、所述出液口104、所述进气口103、所述出气口101其中一个或几个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包括: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进液口102、所述出液口104、所述进气口103、所述出气口101其中一个或几个处。
通常此种泵的应用场景中,液瓶是在上方的,且液瓶内的液体密度较大,没有单向阀容易从液瓶内缓慢的流出,导致液体浪费,也容易导致虹吸,具有弹性的单向阀可以提供更强的止流效果,有效地防止虹吸。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包括: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为弹性鸭嘴阀,所述弹性鸭嘴阀包括锥形件815和连接件825,所述锥形件815同所述进液口102或所述阀板2上的液孔连接,所述连接件825同所述隔膜座31、所述阀板2或所述泵盖1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包括: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为弹性球体,所述弹性球体设置在进水腔中。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腔内的单向阀同滤网84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设置在进液口102处。
单独采用具有弹性的鸭嘴阀也可以有效地止流。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包括:
止流体813,所述止流体813包括上突件8131和连接件8132,所述上突件8131同所述进液口102或所述出气口101连接;所述连接件8132同所述上突件8131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止流体可以具有弹性也可以不具有弹性;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为弹簧823,所述弹簧823同所述阀板2或所述隔膜座31连接,所述弹簧823同所述连接件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还包括:
止流体833,止流体833包括上突体8331和连接体8332,所述连接体8332同所述上突体8331连接,所述连接体8332同所述阀板2连接,所述止流体833上设置有通孔8333,所述上突体8331同所述弹簧823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包括:
止流体812,所述止流体812包括下突件8121和连接件8122,所述下突件8121同所述液孔连接;所述连接件8122同所述下突件8121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止流体可以具有弹性也可以不具有弹性;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为弹簧822,所述弹簧822同所述泵盖1连接,所述弹簧822同所述连接件8122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还包括止流盖832,所述止流盖832包裹所述下突件,所述止流盖832同所述阀板2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膜为皮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皮碗不少于2个,所述液腔内设有至少一个皮碗,所述气腔内设置至少一个皮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膜件32同摆动架41连接,所述摆动架41同销针连接,所述销针同偏心轮42连接,所述偏心轮42同所述驱动轴61连接。所述驱动轴61即马达62的转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型泵还包括泵座5,所述泵座5同所述隔膜座31连接,所述隔膜件32设置在所述隔膜座31与所述泵座5形成的腔体内。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微型泵包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地,还包括:
泵盖1,所述出气口101和所述进液口102设置在所述泵盖1上;
阀板2,所述阀板2同所述泵盖1连接,所述阀板2同所述隔膜座31连接;
隔膜组件,所述隔膜组件包括隔膜座31和隔膜件32,所述隔膜件32设置在隔膜座31上,所述隔膜件32同所述驱动轴61连接,所述隔膜座31同所述泵盖1连接,所述隔膜件32为3个皮碗;泵盖1、阀板2、隔膜件32形成泵腔。
所述皮碗同摆动架41连接,所述摆动架41同销针连接,所述销针同偏心轮42连接,所述偏心轮42同所述驱动轴61连接;所述驱动轴61即马达62的转轴;
所述微型泵还包括泵座5,所述泵座5同所述隔膜座31连接,所述皮碗、所述摆动架41、所述销针、所述偏心轮42设置在所述隔膜座31与所述泵座5形成的腔体内。
隔断组件,所述隔断组件包括第一隔断件15、第二隔断件35、第三隔断件25。
所述泵盖1内设置有第一隔断件15,所述第一隔断件15在所述泵盖1内分隔出第一液室和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液室同所述进液口102连接,所述第一气室同所述出气口101连接;
所述隔膜件32内设置有第二隔断件35,所述第二隔断件35在所述隔膜件32上分隔出第二液室34和第二气室33,所述第二气室33为一个皮碗,所述第二液室34为2个独立的皮碗;
所述阀板2内设置有第三隔断件25,所述第三隔断件25在所述阀板2上分隔出第三液室和第三气室,所述第三液室内设置有液孔,所述第三气室中设置有气孔;所述液孔包括进液孔221和出液孔241;所述气孔包括进气孔231和出气孔211;
所述第三液室同所述第一液室、第二液室34连通形成液腔,所述第三气室同所述第一气室、第二气室33连通形成气腔。
泵腔内设置进出液隔断组件,所述进出液隔断组件包括第一进出液隔断件16、第三进出液隔断件26。
所述第一液室内设置有第一进出液隔断件16,所述第一进出液隔断件16在所述第一液室分隔出第一进液室12和第一出液室14;
所述第三液室内设置有第三进出液隔断件26,所述第三进出液隔断件在所述第三液室分隔出第三进液室22和第三出液室24;所述第三进液室22内设置有进液孔221,所述第三出液室24内设置有出液孔241;
所述第三进液室22同所述第一进液室12连通形成进液腔,所述第三出液室24同所述第一出液室14连通形成出液腔。
泵腔内设置进出气隔断组件,所述进出气隔断组件包括第一进出气隔断件17、第三进出气隔断件27。
所述第一气室内设置有第一进出气隔断件17,所述第一进出气隔断件在所述第一气室分隔出第一进气室13和第一出气室11;
所述第三气室内设置有第三进出气隔断件27,所述第一进出气隔断件在所述第三气室分隔出第三进气室23和第三出气室21;所述第三进气室23内设置有进气孔231,所述第三出气室21内设置有出气孔211;
所述第三进气室23同所述第一进气室13连通形成进气腔,所述第三出气室21同所述第一出气室11连通形成出气腔。
阀板2和泵盖1形成进液腔和出液腔,液体由进液口102进入进液腔,再进入第二液室34,完成吸液;从第二液室34进入出液腔,再从出液腔排出出液口104,完成出液;阀板2和泵盖1形成进气腔和出气腔,气体由进气口103进入进气腔,再进入第二气室33,完成吸气;从第二气室33进入出气腔,再从出气腔排出出气口101,完成出气。
所述第一进液室12和所述第一出气室11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进液室12内设置有液用容置腔19,所述进液口102设置在所述液用容置腔19内,所述液用容置腔19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室11内设置有气用容置腔18,所述出气口101设在在气用容置腔18内,所述气用容置腔18内设置有单向阀。
所述第一进液室12内的单向阀包括:
第一止流体81和第二止流体83,所述第一止流体81设置在进液口102处,所述第二止流体83同所述阀板2上的安装位28连接;所述第二止流体83同所述阀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滤网84;所述第一止流体81上设置有突起811,所述突起811设置在进液口102处,所述第一止流体81中心设置有通孔,相应地,所述第二止流体83中心设置有凹槽831,所述第一止流体81在泵不工作时,弹簧82挤压第一止流体81,突起811堵住进液口102,形成止流效果;泵吸液时,第一止流体81因负压而压缩弹簧82,突起811同进液口102分离,液体由通孔流入第一进液室12;
弹簧82,所述弹簧82设置在所述进液口102处,所述弹簧82同所述第一止流体81和所述第二止流体83连接。
所述第一出气室11内的单向阀包括:
弹性盖71,所述弹性盖71同所述泵盖1连接,所述弹性盖71中心设置有通气孔711;
第三止流体72,所述第三止流体72内中空,所述第三止流体72内部设置有堵头721,所述堵头721同所述通气孔711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第三止流体72同所述泵盖1固定连接;在泵不工作时,所述堵头721封堵所述通气孔711,液瓶内的液体无法进入第一出气室11;当泵排气时,所述气体进入中空的第三止流体72,顶起弹性盖71,堵头721同所述通气孔711分离,气体由通气孔711进入出气口101;
通常此种泵的应用场景中,液瓶是在上方的,且液瓶内的液体密度较大,没有单向阀容易从液瓶内缓慢的流出,导致液体浪费,也容易导致虹吸,具有弹性的单向阀可以提供更强的止流效果,有效地防止虹吸。
工作时马达62带动偏心轮42转动,偏心轮42推动摆架41往复运动,摆架41向下运动时,皮碗由压缩状态变为张开状态,在负压作用下,大气压通过泵盖1设有的进气口103进入泵盖1中的进气腔13,再通过阀板上设有的进气孔231进入一个皮碗(第二气腔),压缩室由张开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同时气腔中的弹性盖71打开,气体由出气口101进入到密封的容器中。同时使密封容器中的液体通过泵盖1的进液口102将泵盖中第一进液室12内设有的单向阀打开,弹簧83压缩,进入的液体经第二止流体83固定的滤网84后再通过阀板2进入皮碗32的压缩室,摆架41向上运动时,压缩室由张开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其内部的液体在摆架向上、向下运动时压缩皮碗向上、向下运动,液体由泵盖的出液口104排出;微型泵在停止工作时,单向阀中的弹簧恢复到原来的伸开状态,单向阀依托弹簧83的自身阻力,使微型泵设置的第一止流体81在弹簧83的作用下复位,以达到密封的状态;同时泵盖1第一出气腔11的橡胶弹性盖71在液体的自然压力下,使弹性盖与第三止流体72的堵头721密封。
现有技术中,通过泵,尤其是隔膜泵,分别抽取液体和气体并不鲜见,但是现有的技术通常将抽取的液体和气体混合以产生泡沫,没有将气体单独输出到真空瓶内。在具体的结构上,现有的泵通常将出气室和出液室合成一个气液混合室,而本申请中进气排气用的气腔和进液排液用液腔是独立的。
CN210290079U公开了一种微型水泵的防虹吸机构及微型水泵,其在阀板上设置了出气腔,但没有公开出气腔怎么同液瓶连通,CN210290079U只是为了防虹吸,且只是在阀板上进行了改进,本申请主要是在泵盖上改进,以及与泵盖相匹配的隔膜组件。现有的泡沫泵或者CN210290079U都没有公开在泵盖上进行改进,尤其是没有公开泵盖和独立的隔膜(皮碗)来供气,CN210290079U是较为粗放的供气,供气效果不好,本申请对泵内部结构进行了大量的优化,使得流体的流动更加稳定,补气效果更好。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以上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9)

1.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盖,所述泵盖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液口以及出液口;
隔膜组件,所述隔膜组件包括隔膜座和隔膜件,所述隔膜件设置在隔膜座上,所述隔膜座同所述泵盖连接,所述隔膜件包括至少两个隔膜;所述泵盖和所述隔膜形成泵腔;
隔断组件,所述隔断组件在所述泵腔内分隔出气腔和液腔,所述气腔同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
驱动轴,所述隔膜件同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气腔和所述液腔压缩和扩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阀板,所述阀板同所述泵盖连接,所述阀板同所述隔膜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组件包括:
第一隔断件,所述第一隔断件在所述泵盖内分隔出第一液室和第一气室,所述第一液室同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气室同所述出气口连接;
第二隔断件,所述第二隔断件在所述隔膜件分隔出第二液室和第二气室,所述第二气室内至少有一个隔膜,所述第二液室内至少有一个隔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组件还包括:
第三隔断件,所述第三隔断件在所述阀板内分隔出第三液室和第三气室,所述第三液室内设置有液孔,所述第三气室中设置有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出液隔断组件,所述进出液隔断组件还包括:
第一进出液隔断件,所述进出液隔断件在所述第一液室分隔出第一进液室和第一出液室;
第三进出液隔断件,所述进出液隔断件在所述第三液室分隔出第三进液室和第三出液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出气隔断组件,所述进出气隔断组件包括:
第一进出气隔断件,所述第一进出气隔断件在所述第一气室分隔出第一进气室和第一出气室;
第三进出气隔断件,所述第三进出气隔断件将所述第三气室分隔为第三进气室和第三出气室。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腔或/和气腔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其中一个或几个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其中一个或几个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
止流体,所述止流体设置在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其中一个或几个处。
CN202022041417.6U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 Active CN214145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1417.6U CN214145835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1417.6U CN214145835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45835U true CN214145835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56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41417.6U Active CN214145835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458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7290A (zh) * 2021-11-24 2022-02-08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排水结构及立式旋转隔膜真空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7290A (zh) * 2021-11-24 2022-02-08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排水结构及立式旋转隔膜真空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45835U (zh) 一种具有补气功能的微型泵
CN108799072A (zh) 一种自带止流功能的高可靠度微型水泵
US20220090694A1 (en) Anti-siphon mechanism of miniature water pump, and miniature water pump
CN109139438A (zh) 一种隔膜泵
JP4120621B2 (ja) 口腔洗浄器
CN111588927A (zh) 一种吸奶器用奶碗及吸奶器
CN209058996U (zh) 一种泵内混合气液的泡沫气泵
CN212508787U (zh) 一种用于密闭液瓶的多出液口微型泵
CN213625887U (zh) 一种发泡装置及马桶
CN106115062B (zh) 活塞泵喷头
CN214145867U (zh) 一种多出液口微型泵
CN204961249U (zh) 一种扁平式双出气口微型气泵
CN215805090U (zh) 一种泵头及包含该泵头的泵阀一体结构
CN213016733U (zh) 一种带有快速排气阀的隔膜泵
CN212631316U (zh) 一种吸奶器用奶碗及吸奶器
CN210290080U (zh) 一种微型水泵的防虹吸机构以及微型水泵
CN211573746U (zh) 一种双头气泵
CN211174542U (zh) 防滴漏微型水泵
CN204961250U (zh) 一种扁平式微型真空泵
CN208669560U (zh) 一种新型造泡机构
CN208918800U (zh) 一种隔膜泵
CN209826479U (zh) 可以出泡沫的微型泵
CN111743437A (zh) 一种水液自混合发泡装置
CN215333344U (zh) 一种微型水气一体真空泵
CN215333685U (zh) 一种按压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