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4125U - 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44125U
CN214144125U CN202023016929.3U CN202023016929U CN214144125U CN 214144125 U CN214144125 U CN 214144125U CN 202023016929 U CN202023016929 U CN 202023016929U CN 214144125 U CN214144125 U CN 214144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block
fixedly connected
beam body
clamping piece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169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超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0169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44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44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44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构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片、第一防滑纹和贯穿孔,所述夹片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防滑纹,所述夹片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块的一侧通过夹持机构固定连接有梁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夹持机构,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在使用时,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和夹持机构,在安装固定时,将梁体放置在夹持机构上,然后使用工具将梁体砸入夹持机构中,即可对梁体进行固定,即在进行预固定时,依靠夹持机构对梁体进行预固定,预固定的稳定性较好,便于实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构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打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目前钢结构建筑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上的运用日益成熟,逐渐成为主流的建筑工艺,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梁柱结构为钢结构建筑中的主要结构,在搭建梁柱结构时,将主体埋设完成后,需要梁体固定在柱体上,即可完成搭建,在实际搭建时,将柱体埋设完成后,将梁体放置在柱体上,然后对梁体进行预固定,然后在将梁体与柱体进行焊接,现有的梁柱结构在进行预固定时,一般直接将梁体放置在柱体上,无其他结构对其进行辅助固定,预固定的稳定性较差,不便于实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片、第一防滑纹和贯穿孔,所述夹片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防滑纹,所述夹片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块的一侧通过夹持机构固定连接有梁体;
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块的内部通过连接孔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盖板、连接柱、第二防滑纹和倒角,所述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部开设有第二防滑纹,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开设有倒角。
可选的,所述夹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片对称设置在连接块的一侧,两个所述夹片之间的最小间距与梁体的宽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贯穿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贯穿孔对称设置在夹片上,所述第一防滑纹设置在夹片靠近梁体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连接孔的直径与连接柱的直径相同,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连接孔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通过连接柱和连接孔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
可选的,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孔对称设置在连接块的内部,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与连接柱的数量相同,两个所述连接柱对称设置在盖板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第二防滑纹位于连接柱远离盖板一端的外部,所述倒角位于连接柱远离盖板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夹持机构,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夹片、第一防滑纹和贯穿孔,夹片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防滑纹,夹片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连接块的一侧通过夹持机构固定连接有梁体,在使用时,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和夹持机构,在安装固定时,将梁体放置在夹持机构上,然后使用工具将梁体砸入夹持机构中,即可对梁体进行固定,即在进行预固定时,依靠夹持机构对梁体进行预固定,预固定的稳定性较好,便于实际使用。
2、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块的内部通过连接孔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盖板、连接柱、第二防滑纹和倒角,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部开设有第二防滑纹,连接柱的一端开设有倒角,在将梁体固定在夹持机构中后,将固定机构通过连接孔固定在连接块上,使盖板压覆在梁体的顶部,即在预固定时,夹持机构防止梁体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固定机构防止梁体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预固定更加稳定,便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柱体,2-连接块,3-夹持机构,301-夹片,302-第一防滑纹,303-贯穿孔,4-梁体,5-连接孔,6-固定机构,601-盖板,602-连接柱,603-第二防滑纹,604-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3所示,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它包括柱体1,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3,夹持机构3包括夹片301、第一防滑纹302和贯穿孔303,夹片3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防滑纹302,夹片30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303,连接块2的一侧通过夹持机构3固定连接有梁体4,在使用时,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和夹持机构3,在安装固定时,将梁体4放置在夹持机构3上,然后使用工具将梁体4砸入夹持机构3中,即可对梁体4进行固定,即在进行预固定时,依靠夹持机构3对梁体进行预固定,预固定的稳定性较好,便于实际使用;
连接块2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5,连接块2的内部通过连接孔5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包括盖板601、连接柱602、第二防滑纹603和倒角604,盖板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02,连接柱602的外部开设有第二防滑纹603,连接柱602的一端开设有倒角604,在将梁体4固定在夹持机构3中后,将固定机构6通过连接孔5固定在连接块2上,使盖板601压覆在梁体4的顶部,即在预固定时,夹持机构3防止梁体4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固定机构6防止梁体4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预固定更加稳定,便于实际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夹片3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夹片301对称设置在连接块2的一侧,两个夹片301之间的最小间距与梁体4的宽度相同,贯穿孔3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贯穿孔303对称设置在夹片301上,第一防滑纹302设置在夹片301靠近梁体4的一侧,连接孔5的直径与连接柱602的直径相同,连接柱602固定连接在连接孔5的内部,固定机构6通过连接柱602和连接孔5固定连接在连接块2上,连接孔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孔5对称设置在连接块2的内部,连接孔5的数量与连接柱602的数量相同,两个连接柱602对称设置在盖板601的一侧,第二防滑纹603位于连接柱602远离盖板601一端的外部,倒角604位于连接柱602远离盖板601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使用时,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和夹持机构3,在安装固定时,将梁体4放置在夹持机构3上,然后使用工具将梁体4砸入夹持机构3中,即可对梁体4进行固定,在将梁体4固定在夹持机构3中后,将固定机构6通过连接孔5固定在连接块2上,使盖板601压覆在梁体4的顶部,即可完成预固定,在需要进行焊接固定时,直接将梁体4分别与夹持机构3和固定机构6焊接固定在一起,然后将连接柱602焊接在连接孔5的内部,即可完成焊接固定。
综上所述,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使用时,通过设置夹持机构3,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3,夹持机构3包括夹片301、第一防滑纹302和贯穿孔303,夹片3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防滑纹302,夹片30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303,连接块2的一侧通过夹持机构3固定连接有梁体4,在使用时,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和夹持机构3,在安装固定时,将梁体4放置在夹持机构3上,然后使用工具将梁体4砸入夹持机构3中,即可对梁体4进行固定,即在进行预固定时,依靠夹持机构3对梁体进行预固定,预固定的稳定性较好,便于实际使用,通过设置固定机构6,连接块2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5,连接块2的内部通过连接孔5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包括盖板601、连接柱602、第二防滑纹603和倒角604,盖板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02,连接柱602的外部开设有第二防滑纹603,连接柱602的一端开设有倒角604,在将梁体4固定在夹持机构3中后,将固定机构6通过连接孔5固定在连接块2上,使盖板601压覆在梁体4的顶部,即在预固定时,夹持机构3防止梁体4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固定机构6防止梁体4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使预固定更加稳定,便于实际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1),所述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夹片(301)、第一防滑纹(302)和贯穿孔(303),所述夹片(3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防滑纹(302),所述夹片(301)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孔(303),所述连接块(2)的一侧通过夹持机构(3)固定连接有梁体(4);
所述连接块(2)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5),所述连接块(2)的内部通过连接孔(5)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6),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盖板(601)、连接柱(602)、第二防滑纹(603)和倒角(604),所述盖板(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02),所述连接柱(602)的外部开设有第二防滑纹(603),所述连接柱(602)的一端开设有倒角(6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3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片(301)对称设置在连接块(2)的一侧,两个所述夹片(301)之间的最小间距与梁体(4)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3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贯穿孔(303)对称设置在夹片(301)上,所述第一防滑纹(302)设置在夹片(301)靠近梁体(4)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5)的直径与连接柱(602)的直径相同,所述连接柱(602)固定连接在连接孔(5)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6)通过连接柱(602)和连接孔(5)固定连接在连接块(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孔(5)对称设置在连接块(2)的内部,所述连接孔(5)的数量与连接柱(602)的数量相同,两个所述连接柱(602)对称设置在盖板(60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滑纹(603)位于连接柱(602)远离盖板(601)一端的外部,所述倒角(604)位于连接柱(602)远离盖板(601)的一端。
CN202023016929.3U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 Active CN214144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6929.3U CN214144125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6929.3U CN214144125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44125U true CN214144125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87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16929.3U Active CN214144125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441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3964A (zh) * 2022-04-19 2022-07-05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3964A (zh) * 2022-04-19 2022-07-05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39833U (zh) 一种用于在用房屋建筑施工的悬挑脚手架
CN204850414U (zh) 一种悬挑型钢斜拉钢丝绳工具式锚固装置
CN214144125U (zh) 一种钢构建筑的梁柱结构
CN106703306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女儿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04584622U (zh) 钢梁结构板防变形夹具
CN208534081U (zh) 一种老建筑构造柱的改造结构
CN205088950U (zh) 工具式爬模附着装置
CN202627540U (zh) 一种预应力张拉辅助施工台架装置
CN204299162U (zh) 悬挑工字钢梁锚固结构
CN207620504U (zh) 一种装配式栏杆
CN201474703U (zh) 一种水工隧洞固结圈承力结构
CN204266571U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工字钢预埋装置
CN208516837U (zh) 一种用于钻孔灌注桩钢筋笼搭接的吊装装置
CN211006352U (zh) 一种墩柱模板加固结构
CN209589694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钢筋强度检测装置
CN208294057U (zh) 一种脚手架连墙件及其安装结构
CN210713535U (zh) 一种灌浆套筒-钢筋连接件样品制作的辅助装置
CN106089267A (zh) 挖掘机辅助钢拱架安装工艺
CN206503311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女儿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13328677U (zh) 一种预埋梁板一侧铰缝钢筋的下弯调节装置
CN221001651U (zh) 一种高层建筑结构连梁
CN212772467U (zh) 波纹钢结构
CN220620679U (zh) 一种钢梁吊杆结构装置
CN213226891U (zh) 一种预制构件用钢筋定位夹具
CN205444459U (zh) 双对位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