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8099U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28099U CN214128099U CN202022460318.1U CN202022460318U CN214128099U CN 214128099 U CN214128099 U CN 214128099U CN 202022460318 U CN202022460318 U CN 202022460318U CN 214128099 U CN214128099 U CN 2141280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 cooking appliance
- steaming
- grid
- pot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14860 sensory perception of tast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5000019640 taste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5917 tast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41000238557 Decapod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780 sodium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5000014347 soup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1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9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9
- 235000019688 fish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681094 Zingel asper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600 saltines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0649 Hyperkerat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3613 Ipomoea batata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678 Ipomoea batata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00072000 POT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8042 Zea may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017 Zea mays subsp may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29 brea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22 cor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24 cor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96 flavor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34 flavo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具有蒸格,所述蒸汽烹饪器具设有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格的底部设有收水槽和过汽通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过汽通道实现连通,所述过汽通道的上端开口接近所述收水槽的槽口处。该收水槽可收纳锅盖的冷凝水,且过汽通道的上端开口接近所述收水槽的槽口处,使得冷凝水不会回流至锅体,影响锅体中食物的软硬咸淡等口味,当蒸鱼、蒸虾等口味较重时效果尤其显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厨房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每个家庭都对蒸馒头、包子、玉米、红薯、鱼、虾等以蒸为特色的食物烹饪方式有很广泛的使用。目前的厨房里,对蒸的需求一般是通过蒸锅或蒸箱来实现,二者具有容量大、速度快的优点,但蒸锅或蒸箱功能较为单一,普遍不具备或只有有限的煮饭、煲汤、炖羹等功能。而传统的饭煲一般能很好的满足家庭对煮饭、煲汤、炖羹等的需求,但普遍较少用于蒸食,因为其蒸架放置在内胆里,而内胆又内嵌在锅内,蒸食容量天然受到限制,食材稍多或大就无能为力,而且蒸食时不可避免的会影响煮饭、煲汤等功能。
一些用户可能同时拥有蒸锅和饭煲两种厨具,在执行煮或蒸的功能时,在两类厨具间频繁的切换,不但操作上比单一厨具复杂的多,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厨房空间,成为用户体验上的一大痛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烹饪器具,可在不影响煮饭、煲汤等功能的前提下,满足蒸食需求。
为了达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具有蒸格,所述蒸汽烹饪器具设有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格的底部设有收水槽和过汽通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过汽通道实现连通,所述过汽通道的上端开口接近所述收水槽的槽口处。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锅盖设有连通所述蒸汽烹饪器具的蒸汽入口,所述锅盖设有排汽口。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锅盖包括蒸格盖,所述蒸格盖盖设在所述蒸格上,所述蒸格上设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为所述蒸汽入口和排汽口。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蒸格包括分体的蒸架和层架,所述层架设置在所述蒸架内。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过汽通道包括开设在所述收水槽的侧壁的气孔,所述气孔靠近所述收水槽的槽口处。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蒸格包括一体的蒸架和层架,所述层架上设有所述蒸汽通道,所述排汽口面向所述锅体。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蒸汽通道内设置有蒸汽导流组件,所述蒸汽导流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蒸汽入口和排汽口。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蒸汽导流组件包括蒸汽管和两个接头,两个所述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蒸汽管的两端,两个所述接头分别固定在所述蒸汽入口和排汽口。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排汽口的直径设置为小于10mm。
一种可能的设计,还包括蒸笼,多个所述蒸笼叠放在所述蒸格上且顶部盖设有所述蒸格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烹饪器具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收水槽可收纳锅盖的冷凝水,且过汽通道的上端开口接近所述收水槽的槽口处,使得冷凝水不会回流至锅体,影响锅体中食物的软硬咸淡等口味,当蒸鱼、蒸虾等口味较重时效果尤其显著。
2.排汽口向下,朝向锅体,直径在10mm以内,使蒸汽有较高的向下喷出速度,可直达锅体底部,进而从底部扩散、上升,均匀的加热锅体和蒸格中的食材,避免了上下层食材受热不均问题。
3.多个蒸笼叠放在蒸格上且顶部盖设有蒸格盖,可进一步增加蒸食的容量,解决容量不足的问题。
4.蒸架在层架的下侧设有收水槽,收纳锅盖的冷凝水,使得冷凝水不会回流至锅体,影响锅体中食物的软硬咸淡等口味,当蒸鱼、蒸虾等口味较重时效果尤其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蒸汽烹饪器具截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蒸汽烹饪器具截拆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蒸格第一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蒸格第二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蒸架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蒸汽导流组件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蒸汽烹饪器具的锅盖截面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的蒸汽烹饪器具的蒸格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的蒸汽烹饪器具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四的蒸汽烹饪器具的蒸格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六的蒸汽烹饪器具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锅盖、2锅体、3蒸格盖、4层架、5蒸架、6蒸汽入口、7排汽口、8蒸汽导流组件、9蒸汽通道、10盖板、11定位筋、12出汽接头、13进汽接头、14蒸汽管、15收水槽、16过汽通道、17把手、20煲体、21蒸汽烹饪器具、22蒸汽导管、30第一腔体、31第二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6的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该蒸汽烹饪器具包括煲体20以及设置在煲体20内的锅体2,以及锅盖1,该锅盖1盖设在锅体1的锅口,并未伸入锅体1内,该锅盖1具体包括蒸格,同时,该蒸汽烹饪器具还设有产生蒸汽的蒸汽烹饪器具21,锅盖与下侧的锅体之间具有第一腔体30,锅盖上的蒸格内设有第二腔体31。
该锅盖1设有连通蒸汽烹饪器具21的蒸汽入口6,还设有排汽口7,而且排汽口7朝向第一腔体30并设置在锅盖底部,第一腔体30和第二腔体31相互连通。由此,该蒸汽烹饪器具可将通入其内的蒸汽通过排汽口6先导向锅体2中的第一腔体30中,实现锅体2内的煮饭、煲汤等功能,然后再进入蒸格内的第二腔体31中,对蒸格内的食材加热,实现蒸食,第一腔体30由于优先通入蒸汽,所以第一腔体30中的食物可以为更加难以熟化或热量需求大的食材,如制作米饭、煲汤等,进行加热,而第二腔体31则主要完成一些易熟、热量需求小的食材,如蒸菜、蒸鱼等。
如图1和图2所示,该锅盖1包括上下设置的蒸格盖3和上述蒸格,该蒸格可搭在上述锅体2上,蒸格并不占用锅体1的空间,不会影响整机正常的煮饭、炖汤等功能,而蒸格盖3盖设在蒸格上,起到盖封作用,可防止锅盖1内的蒸汽快速外溢。
如图2和图3所示,该蒸格具体包括分体的蒸架5和层架4,该层架4用于放置食材,其上均匀开设有孔,该层架4搭在蒸架5内且居中设置。该蒸架5在层架4的下侧设有蒸汽通道9,用以将蒸汽引入,该蒸汽通道9的两端分别设置为上述蒸汽入口6和排汽口7。如图4所示,该蒸架5的外壁设有突出的把手17,方便锅盖1取放。另外,该蒸架5在层架4的下侧还设有收水槽15,该收水槽15可收纳锅盖1的冷凝水,使得冷凝水不会回流至锅体2,影响锅体2中食物的软硬咸淡等口味,当蒸鱼、蒸虾等口味较重时效果尤其显著。
就蒸汽通道9而言,如图3和图5所示,蒸汽通道9是由蒸架5上的槽体和盖设在该槽体上的盖板10围成的空腔,该空腔沿蒸架5的径向设置,排汽口7开设在蒸架5的中央,且向下设置,该蒸汽入口6处于蒸架5的侧壁处,其也面向下侧。该蒸汽通道9还设有蒸汽导流组件8,即蒸汽通道9为蒸汽倒流组件8提供了安装空间,该蒸汽导流组件8可引导蒸汽快速通过蒸汽通道9,该蒸汽导流组件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蒸汽入口6和排汽口7处,上述盖板10的设置也方便了蒸汽导流组件8的安装。如图6所示,蒸汽导流组件8包括蒸汽管14和两个接头,这两个接头分别设置在蒸汽管14的两端,分别为出汽接头12和进汽接头13,进汽接头13和出汽接头12分别固定在蒸汽入口6和排汽口7,该出汽接头12伸出排汽口7,该出汽接头12的内径为8mm,使蒸汽有较高的向下喷出速度,可直达锅体2底部,进而从底部扩散、上升,均匀的加热锅体和蒸格中的食材,避免了上下层食材受热不均问题。该出汽接头12也可不伸出排汽口7,内径保持与排汽口7等同,都小于10mm,也可保证蒸汽有较高喷出速度。为了稳定出汽接头12和进汽接头13,该蒸汽通道9内还设有定位筋11,限定两个接头的位置,保持进出汽方向稳定。
另外,为了使得通入锅体2的蒸汽可以再加热层架4上的食材,该蒸架3在收水槽15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过汽通道16,该过汽通道16由收水槽15的底部一直延伸到接近收水槽15的槽口处,避免冷凝水由过汽通道16流下。而且,三个过汽通道16沿周向均匀布置,保证蒸汽量均匀。过汽通道可以不用上下贯通,过汽通道包括开设在所述收水槽的侧壁的气孔,所述气孔靠近所述收水槽的槽口处,如此第二腔体31中烹饪过程中的汤汁不会回流至第一腔体30中,而是进入收水槽中。
该蒸汽烹饪器具可同时进行蒸食和煮饭,当该蒸汽烹饪器具工作时,如图1所示,蒸汽烹饪器具21产生的蒸汽会如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流动,首先,通过蒸汽入口6进入到蒸汽导流组件8中,随后经排汽口7流入到锅体2内,可对锅体内的食材加热,而在锅体2内扩散后上升的蒸汽又通过过汽通道16引向层架4,加热层架4上的其他食材,在不影响锅体2煮饭、煲汤等功能的前提下,满足了蒸食需求,而且蒸格并不占用锅体2的空间,不会降低蒸食或煮饭的可烹饪食材量。
由于蒸汽烹饪器具产生蒸汽的速度较快,所以从排汽口排出的蒸汽在容易使得食物受热不均,比如图7所示,层架上靠近中部排汽孔的食物将更容易熟化,远离中部排汽孔的食物将不容易熟化。
为此排汽口朝向第一腔体30,使蒸汽依次先后通过下侧的所述第一腔体30和上侧的所述第二腔体31。如此可以解决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太急,不能直接通入上层第二腔体31,导致上侧腔体中食物受热不均的问题,所以先通过第二腔体31进行缓冲,以均匀扩散开,那么再次进入第二腔体31中时,就能提高第二腔体31中食物的烹饪效果。
排汽口除设置在顶部外,还可设置在侧部,只要利用第一腔体的缓冲能力,便可减缓第二腔体中的蒸汽速度,实现第二腔体中的均匀加热。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的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二。本实施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排汽口设置在锅盖内。
如图7所示,上述蒸汽入口6仍处于蒸架5的侧壁处,而该排汽口7却设置在蒸架5内,并未在蒸架5的底部,排汽口7处于层架4的下侧且设置为面向层架4,使得蒸汽直接加热层架4的食材,仅少量蒸汽由过汽通道16进入锅体2内。由此,使用该蒸汽烹饪器具只能实现蒸食,蒸食的加热效果也相对较高,但是其并不能进行锅体2内的烹饪。
另外,该蒸汽烹饪器具排汽口7还可面向蒸架5的侧壁,只要可为层架4提供蒸汽即可。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8和图9的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三。本实施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蒸架和层架为一体件。
如图8和图9所示,该蒸格包括一体的蒸架5和层架4,两者一体加工成型,该层架4上设有蒸汽通道9,该蒸汽通道9由层架4的中心延伸至蒸架5的侧壁。该蒸汽通道9是由层架4上的槽体和盖设在该槽体上的盖板10围成的空腔,该空腔沿层架4的径向设置,排汽口7开设在层架4的中央,且向下设置,该蒸汽入口6处于蒸架5的侧壁处,其也面向下侧,该蒸汽通道9也设有蒸汽导流组件8。该蒸格未设置收水槽,零部件少,结构及工艺简单,成本也较低。
使用该蒸汽烹饪器具进行烹饪时,蒸汽导流组件8会将蒸汽导入到锅体2内,可对锅体内的食材加热,而在锅体2内扩散后上升的蒸汽又通过层架4,加热层架4上的其他食材,同样可在不影响锅体2煮饭、煲汤等功能的前提下,满足了蒸食需求。但是,蒸格直接和高温蒸汽接触,对材料高温环境下受力抗变形能力及寿命要求较高,而且冷凝水直接回流至锅体2,将或多或少的影响了锅体2中煮饭炖汤的口感风味。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0的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四。本实施相对于实施例三的主要区别在于:蒸汽通道内未设置蒸汽导流组件。
如图10所示,蒸架5和层架4也是一体加工成型,该层架4上设有蒸汽通道9,该蒸汽通道9是由层架4上开口向下的槽体和盖设在该槽体上的盖板10围成的空腔,该空腔作为蒸汽流通路径,其内不再设置蒸汽导流组件。排汽口7作为蒸汽出口,蒸汽入口6则与蒸汽烹饪器具21连接。在使用该蒸汽烹饪器具进行烹饪时,蒸汽通道9直接将蒸汽导入到锅体2内,可对锅体2内的食材加热。由此,该蒸汽烹饪器具零部件更少,结构及工艺简单,成本也较低,但是加热效率有限。
实施例五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五。本实施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蒸格与蒸格盖之间添加蒸笼。
该蒸汽烹饪器具的锅盖还包括多个蒸笼,多个蒸笼大小与蒸格相匹配,多个蒸笼叠放可叠放并搭在蒸格上,在叠放的蒸笼的顶部盖设有蒸格盖。由此,可通过增加蒸笼,进一步增加蒸食的容量,解决容量不足的问题。
实施例六
本实施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如图11所示,出汽接头12上连接有可拆卸的蒸汽导管22,该蒸汽导管22伸入第一腔体30中,用于直接对第一腔体30中液体进行加热。第一腔体30主要烹饪带液体的食物,如制作米饭、煲汤等,设置的蒸汽导管22能够使得蒸汽在进入第一腔体30时,便于锅体中的液体直接接触,完成热交换,因此热量散热小,方便对热量需求大、熟化慢且带液体、汤汁的食材的烹饪,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蒸汽导管22的出汽口设置在靠近锅体底壁的一侧,从而满足锅体内食物量较少是也能直接对食材进行加热。由于蒸汽导管22烹饪时直接与食材相接触,所以为了方便清洗,蒸汽导管22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锅盖上。
在实现多功能的过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蒸汽导管22拆下,实现如图1所示的烹饪,此时排汽口并没有探入第一腔体30的深处。所以相对而言对液体内食材的烹饪效果较差,优点是此时第一腔体30可像第二腔体31一样实现蒸的功能,这样可同时在第一腔体30中和第二腔体31中进行蒸食功能。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烹饪器具可通过排汽口向锅体内通入蒸汽,实现锅体内的煮饭、煲汤等功能,而且蒸格并不占用锅体的空间,同时还能加热蒸格内的食材,实现蒸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汽口向下,朝向锅体,直径在10mm以内,使蒸汽有较高的向下喷出速度,可直达锅体底部,进而从底部扩散、上升,均匀的加热锅体和蒸格中的食材,避免了上下层食材受热不均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个蒸笼叠放在蒸格上且顶部盖设有蒸格盖,可进一步增加蒸食的容量,解决容量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架在层架的下侧设有收水槽,收纳锅盖的冷凝水,使得冷凝水不会回流至锅体,影响锅体中食物的软硬咸淡等口味,当蒸鱼、蒸虾等口味较重时效果尤其显著。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蒸汽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具有蒸格,所述蒸汽烹饪器具设有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与下侧的锅体之间具有第一腔体,所述锅盖上的蒸格内设有第二腔体;
所述蒸格的底部设有收水槽和过汽通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过汽通道实现连通,所述过汽通道的上端开口接近所述收水槽的槽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设有连通所述蒸汽烹饪器具的蒸汽入口,所述锅盖设有排汽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蒸格盖,所述蒸格盖盖设在所述蒸格上,所述蒸格上设有蒸汽通道,所述蒸汽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为所述蒸汽入口和排汽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格包括分体的蒸架和层架,所述层架设置在所述蒸架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汽通道包括开设在所述收水槽的侧壁的气孔,所述气孔靠近所述收水槽的槽口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格包括一体的蒸架和层架,所述层架上设有所述蒸汽通道,所述排汽口面向所述锅体。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通道内设置有蒸汽导流组件,所述蒸汽导流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蒸汽入口和排汽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流组件包括蒸汽管和两个接头,两个所述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蒸汽管的两端,两个所述接头分别固定在所述蒸汽入口和排汽口。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口的直径设置为小于10mm。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笼,多个所述蒸笼叠放在所述蒸格上且顶部盖设有所述蒸格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60318.1U CN214128099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60318.1U CN214128099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28099U true CN214128099U (zh) | 2021-09-07 |
Family
ID=77561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60318.1U Active CN214128099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28099U (zh) |
-
2020
- 2020-10-30 CN CN202022460318.1U patent/CN2141280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11121B1 (ko) | 멀티 쿠커 | |
CN214128099U (zh)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
CN214128101U (zh)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
CN214128103U (zh)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
CN210169732U (zh) | 一种蒸汽加热的烹饪器具 | |
CN214128100U (zh) |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 | |
CN212261140U (zh) | 多功能肠粉机 | |
CN211795829U (zh) | 锅具组件及烹饪设备 | |
CN213850036U (zh) | 一种可蒸煮的食品加工机 | |
CN212261123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09219930U (zh) | 一种家用肠粉机 | |
CN208030945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113142987A (zh) | 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
CN215190881U (zh) | 一种多功能火锅器具 | |
CN205018803U (zh) | 一种多功能的套装锅 | |
CN217510311U (zh) | 一种电炖锅的炖盅支架 | |
CN211722775U (zh) | 分格电饭煲 | |
CN214571811U (zh) | 家用小型酿酒器 | |
CN211609145U (zh) | 一种具有米汤收集功能的蒸笼及电饭煲 | |
CN212186169U (zh) | 一种具有蒸煮功能的热水壶 | |
CN212878919U (zh) |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 |
CN214104133U (zh) | 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 | |
CN211269968U (zh) | 一种低糖烹饪器具 | |
CN214017200U (zh) | 一种烹调用具 | |
CN216221227U (zh) | 一种多功能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