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4133U - 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4133U
CN214104133U CN202021761010.4U CN202021761010U CN214104133U CN 214104133 U CN214104133 U CN 214104133U CN 202021761010 U CN202021761010 U CN 202021761010U CN 214104133 U CN214104133 U CN 214104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steaming
rice
cookware
guid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610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贵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7610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4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4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4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包括蒸汽导管,其设置于蒸板中心处且上、下两端保持连通,该蒸汽导管下端伸入蒸板下方用于收集、引导堆积于蒸板下方的水蒸汽,蒸汽导管上端延伸至蒸板上方并且通过其上端的出气孔将水蒸汽导出至各个方向,从而于锅具内部形成水蒸汽循环系统;挡板,其固定于蒸汽导管上端,并且使出气孔导出的水蒸汽受因阻挡而转为向下方排出。本实用新型在锅具内部蒸汽形成有效循环的基础上,能够确保米饭蒸制的均匀度,大幅提升米饭的口感;同时,还可在锅具容量较大的基础上,在内壁层增设若干侧向导管,从而形成以蒸汽导管为中心且沿内壁层环形分布若干侧向导管的蒸汽内循环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
背景技术
蒸锅的种类繁多,其多是在一种在传统的具有木蒸笼、铝蒸笼、竹蒸笼等烹饪器具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些常见的蒸锅是通过采用电热蒸汽原理来直接清蒸各种美食,因而,是一种常用的厨房生活电器或商业烹饪器具。
显然,电蒸锅可用于家庭、饮食店、食堂、餐馆、饭店等场所煮饭,以及清蒸或清炖鱼虾类、禽蛋类、肉类、面食类等食物,也可用来快速加热饭菜和各种其它食物,另外,电蒸锅还可用于炖汤,煲粥,不失为一个具有多用途的做饭工具。
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主要以能够用于蒸饭的锅具结构进行优化,市面上现有的蒸饭工具都是米和水和在一起将米饭煮熟,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有过煮饭的经验,均知晓,如果水量掌握不好,即便是多么高级的锅具,那么蒸煮出来的饭食很可能会失去应有的口感,例如,水量过多则会导致饭过稀或者局部的饭粒产生大片的黏结,水量过少则会导致饭过硬或者锅具底部的饭粒已经烧糊,即便水量掌握的适当,蒸煮出来的米饭仍然夹杂着较大的水分,这些水分会在存放时渗透进米饭内,从而加重米饭的湿气,仍然会对米饭再次食用或进行其他烹饪时造成较大的影响。例如,传统煮饭器具煮熟的米饭由于过于黏连,需要打散,进行冰箱冷藏脱水,然后才能用于炒饭,否则如果米饭不够松散则无法轻松方便地制作炒饭,并且炒出的饭会呈块状,非常不均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在进行以上目前煮饭器具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导致以上现象的基本因素在于锅具内部的蒸汽循环较差,致使其对待蒸煮的食物特别是对米饭的蒸制的均匀度不够,使蒸制出来的米饭松软不一且缺乏弹性,具体包括以下因素:
(1)若采用直接煮饭的烹饪锅局,则必然会存在着以上所分析的煮出来的米饭过于黏连,水分过大,而不利于存放或再次进行炒饭烹饪,显然,如果要食用软硬度适中且便于再次利用进行炒饭的话吗,还是需要参考古法的蒸饭工艺,米和水分开烹饪,采用真正的分离式的蒸饭技术手段,才有利于蒸制出蒸熟蓬松、富有弹性的米饭且无需打散;
(2)若参考古法的蒸饭工艺,虽然目前也出现了一些用于该蒸饭工艺的烹饪锅具,尽管其外形设计的多么奇特或人性化,但仅仅依靠米、水分离式的蒸制工艺却无法实现米饭蒸制均匀的目的,其原因在于,蒸汽由下至上进行上升而对米饭进行蒸制时,因饭层上方的蒸汽循环较差或饭层上方的蒸汽弱于饭层下方的蒸汽,这便使蒸汽过多的凝结在饭层上表面或下表面,米饭蒸制的均匀度依然无法有效保证,仅仅是相对水煮方式产生了些许的一丝优势;
(3)目前所采用的一些蒸饭工艺的烹饪锅具,在进行蒸饭时,由于受到米粒的大量覆盖,蒸板下方产生的水蒸汽大量地堆积而无法顺畅地向上引导,使得蒸板上、下方的蒸制能力不一致,对米饭的蒸制不够均匀。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针对现有的蒸饭锅具应用的检测与蒸饭效果进行评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研发人员更加倾向于以较低的成本来实现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当然,在设计之前,设计人员也对于以往的同类锅具进行了优化,亦如为解决以上所发现的问题,在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方案,并且以所形成的这些蒸饭锅具的技术方案作为中间方案进一步优化,最终形成了如本实用新型趋于最佳应用效果的技术方案。
显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技术人员正是在结合目前蒸饭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对本技术领域内的水蒸汽隔水将米饭蒸熟的烹饪器具提出进一步优化,提出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通过设置于蒸板中心处装配蒸汽导管的方式,将蒸板下方堆积的蒸汽穿过蒸板向上引导至锅具内腔上部,再由出气口均匀分散,从而在锅具内部蒸汽有效循环的基础上,能够确保米饭蒸制的均匀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要所实施的技术方案不仅能为日常有蒸饭需求的使用者提供必要的方便,也可通过增加容量扩展为不同型号来满足商业烹饪的实际工作需求,所带来的优点是面向多方面的。经过实际应用便可以知晓,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部分解决或能够完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通过于蒸板中心处装配垂直向上的蒸汽导管,可将蒸板下方堆积的蒸汽穿过蒸板向上引导至锅具内腔上部,再由出气口均匀分散,从而在锅具内部蒸汽形成有效循环的基础上,能够确保米饭蒸制的均匀度,大幅提升米饭的口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锅具壳体内部具有用于内腔隔热的内壁层,锅具壳体内部水平铺设可灵活取放的一蒸板,蒸板下方的内腔区域设置为储水槽,蒸板表面均匀分布若干蒸汽孔,以便于在应用时通过加热形成大量水蒸汽而对蒸板上表面需蒸制的食物进行烹饪,该锅具包括:
蒸汽导管,其设置于蒸板中心处且上、下两端保持连通,该蒸汽导管下端伸入蒸板下方用于收集、引导堆积于蒸板下方的水蒸汽,蒸汽导管上端延伸至蒸板上方并且通过其上端的出气孔将水蒸汽导出至各个方向,从而于锅具内部形成水蒸汽循环系统;
挡板,其固定于蒸汽导管上端,并且使出气孔导出的水蒸汽受因阻挡而转为向下方排出。
结合以上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在同一个构思的基础上,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能够通过一些常规手段的配置,来实现满足自身应用需求的技术方案,包括:
若实施容量较大的锅具,可在内壁层均匀增设若干垂直设置的侧向导管,每个侧向导管均具有一设置于管段下端的侧向进气孔以及分布于管段的若干侧向出气孔,其中的侧向进气孔处于蒸板下方用于收集、引导堆积于内腔下方的水蒸汽,其中的侧向出气孔由下至上分布于内壁层表面,从而形成以蒸汽导管为中心且沿内壁层环形分布若干侧向导管的蒸汽内循环系统。
对于蒸汽导管的固定方式,其上端通过支撑片固定连接挡板。
对于蒸汽导管,其上端设置一上固定套,其中的支撑片固定连接于上固定套,通过于蒸汽导管上端插入或拔出上固定套来实现挡板的拆装;
对于蒸汽导管,其中段表面开设用于导出蒸汽的中段出气孔,用于在内腔中部与顶部同步引导蒸汽循环。
其中,上固定套外围均匀设置若干导向管段并且每个导向管段里端与蒸汽导管连通,从而使导出的蒸汽沿着各个导向管段分流分向而导出。
根据不同设计者的应用需求,还可实施相应的技术手段,包括:
其中的挡板,可优选采用弧形挡件;
其中的侧向导管,其外表面设置隔热层。
对于蒸汽导管,其下端增设一下固定套;
其中的下固定套外围均匀设置若干进气管段并且每个进气管段里端与蒸汽导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于蒸板中心处装配垂直向上的蒸汽导管,可将蒸板下方堆积的蒸汽穿过蒸板向上引导至锅具内腔上部,再由出气口均匀分散,从而在锅具内部蒸汽形成有效循环的基础上,能够确保米饭蒸制的均匀度,大幅提升米饭的口感;同时,还可在锅具容量较大的基础上,在内壁层均匀增设若干垂直设置的侧向导管,每个侧向导管的侧向进气孔处于蒸板下方用于收集、引导堆积于内腔下方的水蒸汽,侧向出气孔则由下至上分布于内壁层表面,从而形成以蒸汽导管为中心且沿内壁层环形分布若干侧向导管的蒸汽内循环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侧向导管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侧向导管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蒸汽导管与支撑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蒸汽导管顶部所设置的导向管段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可供选择实施的弧形挡件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蒸汽导管所设置的进气管段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蒸汽导向示意图。
图中:
1、锅具壳体;
2、内壁层;
3、蒸板;
4、储水槽;
5、蒸汽导管;
6、挡板;
7、支撑片;
8、出气孔;
9、侧向导管;
10、侧向出气孔;
11、侧向进气孔;
12、隔热层;
13、上固定套;
14、中段出气孔;
15、导向管段;
16、弧形挡件;
17、下固定套;
18、进气管段;
19、水;
20、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所实施的技术手段要达到的目的在于,解决以往因采用煮饭锅具而致使煮出的饭粒黏连以及无法确保饭粒均匀的问题、以及因现有的蒸饭锅具内部蒸汽循环较差而导致蒸板上、下方的米饭蒸制不均匀且口感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实施之技术方案,主要通过于蒸板中心处装配垂直向上的蒸汽导管,将蒸板下方堆积的蒸汽穿过蒸板向上引导至锅具内腔上部,再由出气口均匀分散,达到锅具内部蒸汽循环。另外,由于不同需求的技术人员设计锅具的各个参数不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重点在于增加蒸汽导管、及蒸汽挡板相应部位产品结构设计,对于可设计成的各种尺寸或材质、型号等相比现有常规技术手段均无改进。当然,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也就不涉及包括锅具尺寸、蒸板尺寸等在内的相应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晓,只要能够按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施具体结构,对于有关尺寸、材质、型号等常规选择都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来选择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更加无必要将通过不同材质、型号等实施的结构细化出来,例如,锅具外层可优选设置一些保温隔热结构,这些均可参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来加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利用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来完成;当然,不仅限于型号等,若要全部列举出来是不现实的。因而,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实际上是一种能够让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常规技术手段参照及实施的大幅提升蒸蒸制均匀度的锅具,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应用条件以及应用需求,按照本申请形成的产品结构进行实际应用与测试,能够实际获得其带来的一系列优势,这些优势将会在以下对系统结构的解析中逐步体现出来。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锅具壳体1内部具有用于内腔隔热的内壁层2,锅具壳体1内部水平铺设可灵活取放的一蒸板3,该蒸板3下方的内腔区域设置为储水槽4用于在应用时通过加热形成大量水蒸汽而对蒸板3上表面放置的大米等需蒸制的食物进行加热烹饪,当然,根据常规技术手段可知,所设置的蒸板3表面均匀分布若干直径至少要小于米粒的蒸汽孔,以便于蒸板3下方的蒸汽能够透过这些蒸汽孔对食物进行蒸制,当然,鉴于本实用新型所实施之技术方案的出发点是以蒸饭为例,因此,以下所列举的蒸制食物均以米饭为例,但并不局限于米饭这一种食物。
相应地,由于所实施的蒸板3中心位置处通常具有与手指直径尺寸相近的中心孔,可于该中心孔位置处装配一垂直向上的上、下两端连通的蒸汽导管5该蒸汽导管5下端通过固定组件锁紧(如螺母等),所实施的蒸汽导管5下端伸入蒸板3下方用于收集、引导堆积于内腔下方的水蒸汽,所实施的蒸汽导管5上端延伸至蒸板3上方一定高度的位置处,并且通过其上端的出气孔8将水蒸汽导出、分散至各个方向,从而促使水蒸汽形成循环,使米饭蒸制均匀,特别是上表面米饭层以及贴近蒸板3的米饭层蒸制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大量水汽凝结而使米饭黏连的现象。
进一步地,为使由蒸汽导管5向上引导而出的水蒸汽不会大量堆积在内腔上方,所实施的蒸汽导管5上端通过支撑片7固定设置一挡板6并且该挡板6完全遮挡于出气孔8上方,从而使经由出气孔8导出的水蒸汽受到挡板6的阻挡而转为向下方排出,可直接作用于米饭。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所实施的技术方案可满足居家或小型的厨房进行米饭的蒸制,在锅具内部蒸汽形成有效循环的基础上,能够确保米饭蒸制的均匀度,大幅提升米饭的口感,米粒的弹性较佳,所蒸制出的米饭无需打散或冷藏脱水即可直接用于后续的炒饭等进一步的烹饪,无论是进行后续何种进一步的烹饪,均能确保米饭的均匀度而不会出现黏连或烧糊的现象。
实施例二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技术人员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用于辅助该技术方案实施的其它相应的技术特征,进行相应的改进,特别是当锅具用于商业厨房或蒸制大量米饭时,锅具的容量增大,则应当另外增设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蒸汽循环效果的技术手段,包括,在实施例一所实施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于内壁层2均匀增设若干侧向导管9,每个侧向导管9设置于内壁内部且各自均具有一设置于管段下端的侧向进气孔11以及设置于管段的若干侧向出气孔10,其中的侧向进气孔11处于蒸板3下方用于收集、引导堆积于内腔下方的水蒸汽,其中的侧向出气孔10由下至上按照设计数量与设计需求而设置并且处于内壁层2表面,从而形成了以蒸汽导管5为中心沿内壁层2呈环形阵列式布置若干侧向导管9的蒸汽循环单元。
如图10所示,以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由蒸汽导管5与若干侧向导管9所形成的蒸汽循环单元具体的蒸汽循环方向可参照图10,不仅能够令蒸板3下方的蒸汽引导至蒸板3上方而得到有效的循环利用,还通过蒸汽的循环,使容量较大的锅具的米饭蒸制更加均匀。
如图5所示,以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可于每个侧向导管9外表面设置相应的隔热层12或在每个侧向导管9所装配的空间内填充隔热材料,以减少每个侧向导管9的热量流失,当然,此处所提到的隔热材料可为隔热块、隔热条等而并非对材料进行任何改进,以此解释来避免歧义。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技术人员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实施用于辅助该技术方案实施的其它相应的技术特征,进行相应的改进,所实施的蒸汽导管5上端与支撑片7之间可拆接,具体可设置一个上固定套13,其中的支撑片7固定连接于上固定套13,通过于蒸汽导管5上端插入或拔出上固定套13来依次实现挡板6的安装于拆卸,并且利于在非应用状态下,对挡板6或蒸汽导管5相应部位进行方便的清洗。
进一步地,根据不同设计需求,技术人员也可酌情在蒸汽导管5中段表面开设用于导出蒸汽的中段出气孔14,用于在内腔中部与顶部同步引导蒸汽循环,以便进一步提升蒸汽循环。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技术人员可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实施用于辅助该技术方案实施的其它相应的技术特征,进行相应的改进,所实施的上固定套13外围均匀设置若干导向管段15并且每个导向管段15里端与蒸汽导管5连通,从而使导出的蒸汽沿着各个导向管段15分流分向而导出。
实施例五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技术人员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用于辅助该技术方案实施的其它相应的技术特征,进行相应的改进,所实施的挡板6可改进为弧形挡件16,有利于进一步阻挡蒸汽向上导出,使蒸汽引导的方向更加明确。
实施例六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技术人员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用于辅助该技术方案实施的其它相应的技术特征,进行相应的改进,所实施的蒸汽导管5下端可增设一下固定套17,该下固定套17外围均匀设置若干进气管段18并且每个进气管段18里端与蒸汽导管5连通,从而使蒸板3下方的蒸汽沿着各个进气管段18进入蒸汽导管5下端。
当然,以上实施例中,无论对于下固定套17,还是上固定套13,其尺寸均与蒸汽导管5相匹配并且可与蒸汽导管5固定稳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具体实施″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或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所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恰当的方式结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具有″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以下几种情形的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①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并结合现有公知常识所实施的新的技术方案,该新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并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之外,例如,于蒸饭锅具内部的蒸板中心处采用蒸汽导管与挡板相结合用以增强蒸汽循环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并且所形成的技术方案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之外;②采用公知技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部分特征的等效替换,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相同,例如,对锅具的尺寸、导管的材质等进行等效替换;③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进行拓展,拓展后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外;④利用本实用新型文本记载内容或说明书附图所作的等效变换,将所得技术手段应用在其它相关技术领域的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锅具壳体内部具有用于内腔隔热的内壁层,锅具壳体内部水平铺设可灵活取放的一蒸板,蒸板下方的内腔区域设置为储水槽,蒸板表面均匀分布若干蒸汽孔,以便于在应用时通过加热形成大量水蒸汽而对蒸板上表面需蒸制的食物进行烹饪,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包括:
蒸汽导管,其设置于所述蒸板中心处且上、下两端保持连通,所述蒸汽导管下端伸入所述蒸板下方用于收集、引导堆积于所述蒸板下方的水蒸汽,所述蒸汽导管上端延伸至所述蒸板上方并且通过其上端的出气孔将水蒸汽导出至各个方向,从而于锅具内部形成水蒸汽循环系统;
挡板,其固定于所述蒸汽导管上端,并且使所述出气孔导出的水蒸汽受因阻挡而转为向下方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壁层均匀增设若干垂直设置的侧向导管,每个侧向导管均具有一设置于管段下端的侧向进气孔以及分布于管段的若干侧向出气孔,其中的侧向进气孔处于蒸板下方用于收集、引导堆积于内腔下方的水蒸汽,其中的侧向出气孔由下至上分布于内壁层表面,从而形成以蒸汽导管为中心且沿内壁层环形分布若干侧向导管的蒸汽内循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管上端通过支撑片固定连接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管上端设置一上固定套,其中的支撑片固定连接于上固定套,通过于蒸汽导管上端插入或拔出上固定套来实现挡板的拆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管中段表面开设用于导出蒸汽的中段出气孔,用于在内腔中部与顶部同步引导蒸汽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套外围均匀设置若干导向管段并且每个导向管段里端与蒸汽导管连通,从而使导出的蒸汽沿着各个导向管段分流分向而导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弧形挡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侧向导管外表面设置隔热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管下端增设一下固定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套外围均匀设置若干进气管段并且每个进气管段里端与蒸汽导管连通。
CN202021761010.4U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 Active CN214104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1010.4U CN214104133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1010.4U CN214104133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4133U true CN214104133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84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61010.4U Active CN214104133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4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04133U (zh) 一种可优化蒸汽循环且大幅提升食物蒸制均匀度的锅具
CN110403459A (zh) 柜式卤煮机
CN205338628U (zh) 一种新型子母多胆电饭煲
CN113440020A (zh) 一种多功能炉
CN20803094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7707763U (zh) 一种方便卫生分格烧烤火锅
CN215190881U (zh) 一种多功能火锅器具
CN110811305B (zh) 一种甘薯蒸烤器具
CN214128099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1331946A (zh) 节能型多用蒸锅
CN209733579U (zh) 蒸格及具有它的蒸锅
CN209499463U (zh) 一种多用途锅
CN215687023U (zh) 一种可蒸加工的煎烤机
CN219835502U (zh) 一种组合型多功能电蒸锅
CN214631628U (zh) 一种用于粉蒸羊肉的蒸笼设备
CN214128103U (zh)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CN210276910U (zh) 蒸笼和烹饪器具
CN216221227U (zh) 一种多功能炉
CN214128100U (zh)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
CN217610640U (zh) 一种多功能烤架
CN214017200U (zh) 一种烹调用具
CN216534900U (zh) 一种组合式蒸笼
CN210227774U (zh) 一种新型火锅电烤炉
CN214548839U (zh) 一种利用灶具余热的蒸锅
CN217852515U (zh) 一种陶瓷烧烤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