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84384U - 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84384U
CN214084384U CN202023290483.3U CN202023290483U CN214084384U CN 214084384 U CN214084384 U CN 214084384U CN 202023290483 U CN202023290483 U CN 202023290483U CN 214084384 U CN214084384 U CN 214084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conveying
rod
platform
conveying platform
fly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904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跃旭
朱树瑞
王宁
朱树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aishan Lixin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aishan Lixin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aishan Lixin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aishan Lixin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904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84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84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84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包括运料台和螺栓,所述运料台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螺栓贯穿限位杆与连接孔进行连接,所述移动杆的顶端固定有扶手,所述运料台靠近限位杆的相邻两侧边缘连接有活动轴,所述运料台通过活动轴与挡板进行连接,所述运料台靠近挡板的两端连接有移动轴,所述移动轴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杆。该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用力拉动把手,使得把手带动活动板沿着移动槽向外侧移动,使得活动板一端的凸起脱离卡槽,之后活动板绕着连接轴旋转并使其一侧与地面贴合,然后推动货物沿着倾斜的活动板移动到运料台上,从而方便该转运车进行上料。

Description

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转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
背景技术
物流仓储行业近些年来不断发展,由于制造行业的技术和能力不断进步以及国内外需求进一步的加大,对物料或者零件的配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力运输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种类繁杂和效率要求日益提高的现代化物流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转运车来对货物进行运输,随着科技的发展,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人们在对铸件进行转运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但是这种转运车仍然存在着不方便进行上料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有这样的缺点:转运车不方便上料,转运车上的货物容易掉落和转运车不方便不同身高的人进行使用。因此要对现在的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转运车不方便上料,转运车上的货物容易掉落和转运车不方便不同身高的人进行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包括运料台和螺栓,所述运料台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螺栓贯穿限位杆与连接孔进行连接,所述移动杆的顶端固定有扶手,所述运料台靠近限位杆的相邻两侧边缘连接有活动轴,所述运料台通过活动轴与挡板进行连接,所述运料台靠近挡板的两端连接有移动轴,所述移动轴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杆;
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有卡座,所述挡板通过插杆与卡座进行对接,所述插杆伸出卡座的一端贯穿连接有螺母,所述运料台远离限位杆的一侧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连接轴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远离连接轴的一侧中部安装有把手,所述活动板远离把手的一侧固定有凸起,所述运料台通过卡槽与凸起进行对接,所述运料台的顶端拐角安装有脚轮。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中心线与限位杆的中心线重合,且移动杆与限位杆的连接尺寸相匹配,并且移动杆表面的连接孔呈等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挡板关于运料台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挡板的长度与运料台的长度相等,并且挡板通过活动轴与运料台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座关于固定杆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卡座的截面形状为“C”字型,且卡座的开口宽度小于插杆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最大宽度大于移动槽的开口宽度,且活动板的厚度与移动槽的高度相匹配,并且活动板通过移动槽与运料台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凸起关于活动板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凸起的最大宽度大于卡槽的开口宽度,并且凸起通过卡槽与运料台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用力拉动把手,使得把手带动活动板沿着移动槽向外侧移动,使得活动板一端的凸起脱离卡槽,之后活动板绕着连接轴旋转并使其一侧与地面贴合,然后推动货物沿着倾斜的活动板移动到运料台上,从而方便该转运车进行上料;
(2)、该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将挡板绕着活动轴向上进行旋转,然后将固定杆绕着移动轴逆向旋转向上,从而使得固定杆一端的卡座分别与挡板两侧的插杆进行卡合连接,再旋转拧紧螺母,通过挡板对货物进行限位,进而防止该转运车上的货物掉落;
(3)、该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通过旋转拧松螺栓,再将移动杆沿着限位杆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通过螺栓与移动杆不同距离的连接孔进行对接,从而调节移动杆的高度,进而方便不同身高的人使用该转运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运料台;2、限位杆;3、移动杆;4、连接孔;5、螺栓;6、扶手;7、活动轴;8、挡板;9、移动轴;10、固定杆;11、卡座;12、插杆;13、螺母;14、移动槽;15、活动板;16、连接轴;17、把手;18、凸起;19、卡槽;20、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包括运料台1、限位杆2、移动杆3、连接孔4、螺栓5、扶手6、活动轴7、挡板8、移动轴9、固定杆10、卡座11、插杆12、螺母13、移动槽14、活动板15、连接轴16、把手17、凸起18、卡槽19和脚轮20,所述运料台1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2,所述限位杆2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杆3,所述移动杆3的中心线与限位杆2的中心线重合,且移动杆3与限位杆2的连接尺寸相匹配,并且移动杆3表面的连接孔4呈等间隔分布,通过移动杆3沿着限位杆2内部进行上下移动,方便对移动杆3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移动杆3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螺栓5贯穿限位杆2与连接孔4进行连接,所述移动杆3的顶端固定有扶手6,所述运料台1靠近限位杆2的相邻两侧边缘连接有活动轴7,所述运料台1通过活动轴7与挡板8进行连接,所述挡板8关于运料台1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挡板8的长度与运料台1的长度相等,并且挡板8通过活动轴7与运料台1之间构成旋转结构,通过挡板8绕着活动轴7进行旋转关闭,方便对运料台1上的货物进行限位防护,所述运料台1靠近挡板8的两端连接有移动轴9,所述移动轴9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杆10;
所述固定杆10的顶端固定有卡座11,所述卡座11关于固定杆10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卡座11的截面形状为“C”字型,且卡座11的开口宽度小于插杆12的直径,通过卡座11分别与挡板8两侧的插杆12进行卡合连接,方便对挡板8进行固定,所述挡板8通过插杆12与卡座11进行对接,所述插杆12伸出卡座11的一端贯穿连接有螺母13,所述运料台1远离限位杆2的一侧内部开设有移动槽14,所述移动槽14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的最大宽度大于移动槽14的开口宽度,且活动板15的厚度与移动槽14的高度相匹配,并且活动板15通过移动槽14与运料台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通过活动板15绕着连接轴16旋转与地面贴合,方便将物料推送到运料台1上方,所述活动板15与连接轴16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5远离连接轴16的一侧中部安装有把手17,所述活动板15远离把手17的一侧固定有凸起18,所述凸起18关于活动板15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凸起18的最大宽度大于卡槽19的开口宽度,并且凸起18通过卡槽19与运料台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通过凸起18与卡槽19进行卡合连接,方便对活动板15进行固定,所述运料台1通过卡槽19与凸起18进行对接,所述运料台1的顶端拐角安装有脚轮20。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时,首先将运料台1通过脚轮20摆放在指定位置,用力拉动把手17,使得把手17带动活动板15沿着移动槽14向外侧移动,使得活动板15一端的凸起18脱离卡槽19,之后活动板15绕着连接轴16旋转并使其一侧与地面贴合,然后推动货物沿着倾斜的活动板15移动到运料台1上,从而方便该转运车进行上料,上料结束后,将活动板15逆向旋转与移动槽14重合,再将活动板15推回移动槽14内部,使得活动板15通过凸起18与卡槽19进行卡合连接,再将挡板8绕着活动轴7向上进行旋转,然后将固定杆10绕着移动轴9逆向旋转向上,从而使得固定杆10一端的卡座11分别与挡板8两侧的插杆12进行卡合连接,再旋转拧紧螺母13,通过挡板8对货物进行限位,进而防止该转运车上的货物掉落,当有不同身高的人使用该转运车时,通过旋转拧松螺栓5,再将移动杆3沿着限位杆2的内部进行上下移动,通过螺栓5与移动杆3不同距离的连接孔4进行对接,从而调节移动杆3的高度,进而方便不同身高的人使用该转运车。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包括运料台(1)和螺栓(5),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台(1)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2),所述限位杆(2)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杆(3),所述移动杆(3)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螺栓(5)贯穿限位杆(2)与连接孔(4)进行连接,所述移动杆(3)的顶端固定有扶手(6),所述运料台(1)靠近限位杆(2)的相邻两侧边缘连接有活动轴(7),所述运料台(1)通过活动轴(7)与挡板(8)进行连接,所述运料台(1)靠近挡板(8)的两端连接有移动轴(9),所述移动轴(9)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杆(10);
所述固定杆(10)的顶端固定有卡座(11),所述挡板(8)通过插杆(12)与卡座(11)进行对接,所述插杆(12)伸出卡座(11)的一端贯穿连接有螺母(13),所述运料台(1)远离限位杆(2)的一侧内部开设有移动槽(14),所述移动槽(14)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与连接轴(16)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5)远离连接轴(16)的一侧中部安装有把手(17),所述活动板(15)远离把手(17)的一侧固定有凸起(18),所述运料台(1)通过卡槽(19)与凸起(18)进行对接,所述运料台(1)的顶端拐角安装有脚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3)的中心线与限位杆(2)的中心线重合,且移动杆(3)与限位杆(2)的连接尺寸相匹配,并且移动杆(3)表面的连接孔(4)呈等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8)关于运料台(1)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挡板(8)的长度与运料台(1)的长度相等,并且挡板(8)通过活动轴(7)与运料台(1)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11)关于固定杆(10)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卡座(11)的截面形状为“C”字型,且卡座(11)的开口宽度小于插杆(1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5)的最大宽度大于移动槽(14)的开口宽度,且活动板(15)的厚度与移动槽(14)的高度相匹配,并且活动板(15)通过移动槽(14)与运料台(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8)关于活动板(15)的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凸起(18)的最大宽度大于卡槽(19)的开口宽度,并且凸起(18)通过卡槽(19)与运料台(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CN202023290483.3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 Active CN214084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90483.3U CN214084384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90483.3U CN214084384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84384U true CN214084384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3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90483.3U Active CN214084384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84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10264U (zh) 物料转运车
CN202181191U (zh) 筐类搬运车
CN208632019U (zh) 一种高效自卸搬运车
CN214084384U (zh) 一种铸造用便于上料的转运车
CN103802523B (zh) 一种胶订包本机新型翻转机构
CN212354054U (zh) 一种高效运输车
CN206126315U (zh) 一种料盒上料搬运机构
CN211969515U (zh) 一种用于智慧黑板的转运千层架
CN214492982U (zh) 一种涂料原料转运车
CN211442402U (zh) 一种铸造铝合金专用模具转运小车
CN211197519U (zh) 饮品流水线通过夹持装置
CN206842089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板材转运架
CN216548588U (zh) 自动化叠料设备rgv对接整体布局
CN207932918U (zh) 一种pcb板电镀用天车
CN220809507U (zh) 一种树脂砂轮转运装置
CN215045089U (zh) 一种中性笔生产用成品运输装置
CN218316788U (zh) 一种塞棒生产用转运装置
CN216232304U (zh) 桶装原料转运车
CN220906561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运输的钢卷卸货系统
CN221092389U (zh) 一种新能源危险电池传送机构
CN209382025U (zh) 一种用于装载和运输轮胎模具零部件的专用推车
CN220220854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长度运输的便携式流转车
CN213831796U (zh) 一种物流运输装置
CN216359965U (zh) 一种用于风电叶片运输装置
CN212195539U (zh) 锂电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