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6429U - 扇叶加工设备及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扇叶加工设备及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56429U
CN214056429U CN202021840331.3U CN202021840331U CN214056429U CN 214056429 U CN214056429 U CN 214056429U CN 202021840331 U CN202021840331 U CN 202021840331U CN 214056429 U CN214056429 U CN 214056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ing
positioning
clamping
mold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403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生
梁健明
黄如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arro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arro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arro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arro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403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56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56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56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扇叶加工设备及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定型模具包括第一夹持模及第二夹持模,将待定型产品放入到第一夹持模的第一定型面上,将第二夹持模设置于第一夹持模上,以使第二夹持模的第二定型面贴合在待定型产品上。由于第一定型面与第二定型面围成容置腔,使待定型产品能够在容置腔内冷却定型。且由于容置腔的尺寸与待定型产品的尺寸相匹配,能够利用第一定型面与第二定型面的配合有效限制待定型产品的形状,使待定型产品在定型的过程保持形状稳定,避免形变。当产品定型完成后,相对于第一夹持模拆卸第二夹持模,即可由取出定型后的产品。利用上述定型模块,能够有效提高成型后产品的定型质量。

Description

扇叶加工设备及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扇叶加工设备及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通过注塑成型或冲压成型的产品,完成成型后的产品的温度较高,一般情况下会将产品由成型模具中取出,并将取出的产品摆放在室温中降温至常温状态。然而,成型后的产品在摆放中逐渐降温至室温放入过程中,将导致成型后的产品会受到应力影响,产品的形状会产生不受控的形变,进而导致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成型后产品的质量的扇叶加工设备及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
一种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所述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包括第一夹持模及第二夹持模,所述第一夹持模上形成有第一定型面;所述第二夹持模上形成有第二定型面,所述第二夹持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模上,以使所述第二定型面朝向所述第一定型面设置,所述第一定型面与所述第二定型面围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尺寸与待定型产品的尺寸相匹配。
上述定型模具在使用时,将成型后产品由成型模具中取出,使得该产品进入到定型阶段,成为待定型产品。将该待定型产品放入到第一夹持模的第一定型面上,将第二夹持模设置于第一夹持模上,以使第二夹持模的第二定型面贴合在待定型产品上。由于第一定型面与第二定型面围成容置腔,使得待定型产品能够在容置腔内冷却定型。且由于容置腔的尺寸与待定型产品的尺寸相匹配,进而能够利用第一定型面与第二定型面的配合有效限制待定型产品的形状,使待定型产品在定型的过程保持形状的稳定,避免在冷却降温的过程中发生形变。当产品定型完成后,相对于第一夹持模拆卸第二夹持模,即可由第一定型面上将产品取出。利用上述定型模块,能够有效提高成型后产品的定型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能够与所述待定型产品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模靠近所述第一定型面的部分上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冷却剂的流通;和/或
所述第二夹持模靠近所述第二定型面的部分上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冷却剂的流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夹持模上开设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道并列连通;若所述第二夹持模上开设有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道并列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型模具上还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模形成有所述第一定型面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排气槽,所述第一排气槽连通至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排气槽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夹持模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模的表面围成所述排气孔;和/或
所述第二夹持模形成有所述第二定型面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二排气槽连通至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排气槽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夹持模的朝向所述第二夹持模的表面围成所述排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模与所述第二夹持模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模上,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夹持模上,所述定位柱能够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或者
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模上,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模上,所述定位柱能够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数量相对应,每一所述第一定位部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配合,且不同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围绕所述第一定型面间隔设置。
一种扇叶加工设备,所述扇叶加工设备包括:
成型模具;及
如上所述的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所述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位于所述成型模具的工位后方。
上述扇叶加工设备在使用时,利用成型模具实现扇叶的成型,将成型后扇叶由成型模具中取出,使得该扇叶进入到定型阶段,成为待定型扇叶。将该待定型扇叶放入到第一夹持模的第一定型面上,以使扇叶的一表面能够贴合在第一定型面上。将第二夹持模设置于第一夹持模上,以使第二夹持模的第二定型面能够贴合在待定型扇叶另一表面上,使得待定型扇叶能够在第一定型面与第二定型面围成容置腔内冷却定型。且由于容置腔的尺寸与待定型扇叶的尺寸相匹配,进而能够利用第一定型面与第二定型面的配合有效限制扇叶的形状,使扇叶在定型的过程保持形状的稳定,避免在冷却降温的过程中发生形变。当扇叶定型完成后,相对于第一夹持模拆卸第二夹持模,即可由第一定型面上将扇叶取出。利用上述使得待定型扇叶能够在,能够有效提高扇叶的成型后定型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定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夹持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夹持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100、第一夹持模,110、第一定型面,120、第一通道,130、第一排气槽,140、第一容置槽,150、定位孔,200、第二夹持模,210、第二定型面,220、第二通道,230、第二排气槽,240、第二容置槽,250、定位柱,300、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10,能够用于产品成型后,将成型后的产品设置在定型模具10中,并在定型模具10中降温定型,能够有效避免产品的形变,提高产品的质量的。
具体地,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10包括第一夹持模100及第二夹持模200,所述第一夹持模100上形成有第一定型面110;所述第二夹持模200上形成有第二定型面210,所述第二夹持模20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模100上,以使所述第二定型面210朝向所述第一定型面110设置,所述第一定型面110与所述第二定型面210围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尺寸与待定型产品的尺寸相匹配。
上述定型模具10在使用时,将成型后产品由成型模具中取出,使得该产品进入到定型阶段,成为待定型产品。将该待定型产品放入到第一夹持模100的第一定型面110上,将第二夹持模200设置于第一夹持模100上,以使第二夹持模200的第二定型面210贴合在待定型产品上。由于第一定型面110与第二定型面210围成容置腔,使得待定型产品能够在容置腔内冷却定型。且由于容置腔的尺寸与待定型产品的尺寸相匹配,进而能够利用第一定型面110与第二定型面210的配合有效限制待定型产品的形状,使待定型产品在定型的过程保持形状的稳定,避免在冷却降温的过程中发生形变。当产品定型完成后,相对于第一夹持模100拆卸第二夹持模200,即可由第一定型面110上将产品取出。利用上述定型模块,能够有效提高成型后产品的定型质量。
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能够与所述待定型产品过盈配合。当将待定型产品设置于容置腔内后,使得设置在容置腔内的产品在降温定型的过程中,能够受到第一定型面110与第二定型面210的压力,使得定型中的产品在受压的情况下冷却定型,能够有效保证产品形状的一致性,进而降低后续该产品的返修,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2,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模100靠近所述第一定型面110的部分上开设有第一通道120,所述第一通道120用于冷却剂的流通。通过第一通道120能够便于冷却剂的流通,进而利用冷却剂能够将第一夹持模100的热量带走,进而能够将与第一定型面110相贴合的产品的热量带走,缩短产品冷却时间,进而提高定型效率。
具体地,第一通道120的相对两端连接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利用冷却水循环流通至第一通道120,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并缩短产品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场地的占用。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热水泵、冷水泵及冷却塔。由第一通道120流出吸热后的热水经热水泵提升后流入冷却塔进行冷却,经冷却后的冷水经冷水泵提升送入第一通道120实现对产品的降温冷却,连续不断地进行往复循环,从而冷却水能带走更多热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20还可以连接在其他的冷却循环系统中,只要能够通过第一通道120实现冷却剂的流通,进而实现对定型产品的降温冷却即可。
可选地,第一通道120为多个,多个第一通道120并列连通。每一第一通道120均能够供冷却剂的流通。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通道120,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降温速度。进一步地,不同的第一通道120并列设置于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中,能够使得不同的第一通道120同时对第一夹持模100进行加温,提高对第一夹持模100的降温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产品的降温的均匀性。
请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模200靠近所述第二定型面210的部分上开设有第二通道220,所述第一通道120用于冷却剂的流通。通过第二通道220能够便于冷却剂的流通,利用冷却剂能够将第二夹持模200的热量带走,进而能够将与第一定型面110相贴合的产品的热量带走,缩短产品冷却时间,进而提高定型效率。
具体地,第二通道220的相对两端连接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利用冷却水循环流通至第二通道220,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并缩短产品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场地的占用。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热水泵、冷水泵及冷却塔。由第二通道220流出吸热后的热水经热水泵提升后流入冷却塔进行冷却,经冷却后的冷水经冷水泵提升送入第二通道220实现对产品的降温冷却,连续不断地进行往复循环,从而冷却水能带走更多热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通道220还可以连接在其他的冷却循环系统中,只要能够通过第二通道220实现冷却剂的流通,进而实现对定型产品的降温冷却即可。
可选地,第二通道220为多个,多个第二通道220并列连通,每一第二通道220均能够供冷却剂的流通。进一步地,不同的第二通道220并列设置于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中,能够使得不同的第二通道220同时对第二夹持模200进行加温,进而提高产品的降温的均匀性。
一实施例中,所述定型模具10采用导热材质制成。定型模具10采用导热材质制成,有利于产品的热量快速导出,进而提高定型效率。例如,定型模具10采用铜制成,或者也可以采用铝、合金等其他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
一实施例中,定型模具10上还设有排气孔300,所述排气孔300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由于排气孔300与容置腔相连通,进而当待定型产品设置于容置腔内,通过排气孔300能够利于将容置腔内的空气排气,便于第一定型面110与第二定型面210有效贴合在待定型产品上,提高对待定型产品的定型效果。
图2所示,具体地,所述第一夹持模100形成有所述第一定型面110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排气槽130,所述第一排气槽130连通至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排气槽130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夹持模200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模100的表面围成所述排气孔3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型面110围成第一容置槽140,其中第一排气槽130与第一容置槽140相连通,进而便于待定型产品贴合在第一定型面110上时,能够将待定型产品与第一定型面110之间的空气排出。
如图3所示,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模200形成有所述第二定型面210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排气槽230,所述第二排气槽230连通至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排气槽230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夹持模100的朝向所述第二夹持模200的表面围成所述排气孔30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型面210围成第二容置槽240,其中第二排气槽230与第二容置槽240相连通,进而便于待定型产品贴合在第二定型面210上时,能够将待定型产品与第二定型面210之间的空气排出。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模100上开设有第一排气槽130,第二夹持模200上开设有第二排气槽230,所述第一排气槽130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排气槽230的内表面围成所述排气孔300。
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3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排气孔300位于所述容置腔的相背对的两侧。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排气孔300,能够进一步便于将容置腔内的空气排出。
请参阅图2及图3,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模100与所述第二夹持模200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定位。当第二夹持模200设置于第一夹持模100上时,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配合能够提高第一定型面110与第二定型面210围成容置腔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模100上,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夹持模200上,所述定位柱能够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通过定位部与定位孔的配合,便于提高第二夹持模200在第一夹持模100上定位的准确性,具体地,所述定位柱为圆柱体,定位孔的尺寸与定位柱的尺寸相匹配。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柱250,所述定位柱250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模200上,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孔150,所述定位孔150开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模100上,所述定位柱250能够穿设于所述定位孔150内。通过定位柱250与定位孔150的配合,便于提高第二夹持模200在第一夹持模100上定位的准确性,具体地,所述定位柱250为圆柱体,定位孔150的尺寸与定位柱250的尺寸相匹配。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数量相对应,每一所述第一定位部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配合。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能够提高进一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的数量为四个,每一第一定位部能够与对应的第二定位部相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目个。
具体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第一夹持模100上,不同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围绕所述第一定型面110间隔设置。第二定位部设置于第二夹持模200上,不同的所述第二定位部围绕所述第二定型面210间隔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夹持模100与第二夹持模200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定位的准确性。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定位部围绕第一定型面110间隔设置。
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扇叶加工设备包括成型模具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10,所述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10位于所述成型模具的工位后方。通过成型模具成型后的扇叶能够在放置懂啊定型模具10中进行定型,使得扇叶在定型模具10中降温冷却,利用定型模具10保持扇叶在定型过程中形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扇叶的加工质量。
利用上述定型模具10,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降温并消除扇叶内部应力。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定型模具10用于扇叶的降温定型,利用定型模具10降温定型相对于自然降温冷却能够缩短冷却时间20分钟左右,进而能够降低对生产场地的占用,提高生产场地利用率,提高扇叶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由于扇叶在定型模具10内受压冷却定型,使扇叶形状的一致性好,进而使得定型后的扇叶在装配成吊扇或风机后,吊扇或风机的合格率也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减少返修,从而也降低了吊扇或风机的生产费用。
在一实施例中,扇叶还可以通过冲压成型,成型模具为冲压模具。只要能够实现扇叶的成型即可。例如,上述成型模具用于通过热压成型的形成扇叶。
在另一实施例中,扇叶通过注塑成型,成型模具为注塑模具。例如,扇叶通过注塑成型,在扇叶的注塑成型过程中,将熔融的材料注射于成型模具的模腔内,扇叶在成型模具内冷却成型。传统的扇叶从生产时的约220℃的温度降低到约60℃~70℃的温度时,才能从成型模具取出,从成型模具中取出后的扇叶还需要摆放2~3小时,使得扇叶达到室温后才能包装入仓。进而导致扇叶在降温的过程中,不仅长时间的占用成型模具,影响下一个扇叶的成型;同时扇叶取出后降温至常温的过程中,不仅会大量占用生产场地,且扇叶会受到内部应力影响,到时扇叶形状会产生不受控的形变,进而导致扇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摇摆不平稳的问题,影响设置有该扇叶的吊扇或风机的质量。进而扇叶形状尺寸的稳定直接影响设置有该扇叶的吊扇或风机的质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在扇叶生产完成后,对扇叶进行动平衡测试,对扇叶进行挑选配套使用,会耗用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设置有该扇叶的吊扇或风机的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通过上述定型模具10能够在扇叶生产阶段提高扇叶的生产质量,避免在后续扇叶的装配阶段进行测试后挑选。由于扇叶的质量得到保证,进而能够对应提高设置有该扇叶的吊扇或分机的质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定型模具10还可以用于其他产品成型后的降温定型阶段。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包括:
第一夹持模,所述第一夹持模上形成有第一定型面;及
第二夹持模,所述第二夹持模上形成有第二定型面,所述第二夹持模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模上,以使所述第二定型面朝向所述第一定型面设置,所述第一定型面与所述第二定型面围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尺寸与待定型产品的尺寸相匹配;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模靠近所述第一定型面的部分上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冷却剂的流通;和/或所述第二夹持模靠近所述第二定型面的部分上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用于冷却剂的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能够与所述待定型产品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夹持模上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相对两端用于连接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若所述第二夹持模上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相对两端用于连接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夹持模上开设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道并列连通;若所述第二夹持模上开设有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道并列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模具上还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模形成有所述第一定型面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排气槽,所述第一排气槽连通至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排气槽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夹持模的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模的表面围成所述排气孔;和/或
所述第二夹持模形成有所述第二定型面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二排气槽连通至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排气槽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夹持模的朝向所述第二夹持模的表面围成所述排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模与所述第二夹持模通过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模上,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夹持模上,所述定位柱能够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或者
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模上,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模上,所述定位柱能够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数量相对应,每一所述第一定位部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部相配合,且不同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围绕所述第一定型面间隔设置。
10.一种扇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加工设备包括:
成型模具;及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所述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位于所述成型模具的工位后方。
CN202021840331.3U 2020-08-28 2020-08-28 扇叶加工设备及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 Active CN214056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0331.3U CN214056429U (zh) 2020-08-28 2020-08-28 扇叶加工设备及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40331.3U CN214056429U (zh) 2020-08-28 2020-08-28 扇叶加工设备及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56429U true CN214056429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85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40331.3U Active CN214056429U (zh) 2020-08-28 2020-08-28 扇叶加工设备及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564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56429U (zh) 扇叶加工设备及用于成型后的定型模具
CN219705860U (zh) 一种快速冷却成型塑封压机
CN21266662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快速冷却机构
CN110450368B (zh) 一种高散热注塑模具
CN213079792U (zh) 一种降温效果好的五金加工模具
CN217121705U (zh) 边模分段式矩阵水冷镶块
CN212948800U (zh) 一种低压吹气的热压成型机
CN211218353U (zh) 一种5g fpc软性线路板补强冲压模具温控装置
CN213891045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2070321U (zh) 一种铸造模具内部用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US20210050151A1 (en) Jig for wireless charging coil winding machine
CN111590044B (zh) 一种铜铝结合5g天线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CN102946173B (zh) 一种磁瓦外套热压工装
CN207418579U (zh) 用于3d曲面玻璃热弯机的均热板
CN207682769U (zh) 车灯外壳制造设备用热板模具
CN109065909B (zh) 燃料电池用散热器结构
CN220075296U (zh) 一种鞋底冷却装置
CN220920457U (zh) 一种多孔型铝材模具
CN217803252U (zh) 一种smd载带吹气成型模具
CN220534909U (zh) Ttp热成型模具加热管冷却装置
CN220286806U (zh) 一种隔热装置和模具
KR100801634B1 (ko) 사출성형 팬의 냉각장치
CN214324090U (zh) 一种高散热精密模具
CN214901853U (zh) 一种3d打印的水冷板
CN220879958U (zh) 一种底部采用双系统降温的低铝铜合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