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6806U - 一种隔热装置和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热装置和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6806U
CN220286806U CN202321560590.4U CN202321560590U CN220286806U CN 220286806 U CN220286806 U CN 220286806U CN 202321560590 U CN202321560590 U CN 202321560590U CN 220286806 U CN220286806 U CN 220286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on
layer
waterway
holes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605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剑康
蔡东
项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6059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6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6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6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装置和模具,隔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有第一容纳空间,且壳体设有模具面;水路层,水路层设于第一容纳空间,且水路层与模具面设有第一间距;隔热层,隔热层设于第一容纳空间远离模具面的一侧,且隔热层与水路层之间设有第二间距,且隔热层还包括:多个第一隔热管,多个第一隔热管排列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一隔热管之间设有第三间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提高模具强度的同时,提高其保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隔热装置和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热装置和模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模具产业中,模具的制作技术一直在更新,模具在生产产品时,如何保温保热也是重中之重,因此保热方面的技术一直在更新换代。目前在保热技术这一块,常常采用将模具分为两半,并在中甲增加一块隔热板的方式或者采用扩散焊的方式来对模具内的产品和原料进行保热,但涉及到的问题就是由于将模具分为两半,导致模具本身的强度大大降低,同时保热性能也差强人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热装置和模具,在提高模具强度的同时,提高其保热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装置,隔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有第一容纳空间,且壳体设有模具面;水路层,水路层设于第一容纳空间,且水路层与模具面设有第一间距;隔热层,隔热层设于第一容纳空间远离模具面的一侧,且隔热层与水路层之间设有第二间距,且隔热层还包括:多个第一隔热管,多个第一隔热管排列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一隔热管之间设有第三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壳体中有第一容纳空间,并在第一容纳空间中设置水路层和隔热层,通过一体化的设置,使隔热装置不会被拆分,整体化程度更高,同时空间利用率也更高,而且将水路层和隔热层以及模具的一体化的设置,使模具本身的强度更加高,保障了模具成型时的稳定程度,同时还设置了水路层和模具面设有第一间距,使水路层能更好的对模具面进行冷却,同时设置隔热层与水路层有第二间距,保障了隔热层对模具的保温功能,同时设置了多个隔热管,并且多个第一隔热管排列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一隔热管之间设有第三间距,使隔热层的保热效果更加完善,同时通过增加了第三间距,使整个隔热层的导热面积大大减少,进一步提高了保热效果,使整个隔热装置的效果更加出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隔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开槽,第一开槽设于壳体靠近模具面的一侧,且第一开槽连接模具面;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设于壳体靠近第一开槽的一侧,且多个第一通孔连通水路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开槽在壳体上靠近模具面的一侧,同时第一开槽连接模具面,同时还设置多个第一通孔设于壳体靠近第一开槽的一侧,且多个第一通孔连通水路层,使水路层能对模具面进行更好的冷却,保障生产时的成型稳定程度,使模具生产产品时更加方便和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隔热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通孔沿第一开槽排列设置,且多个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通孔沿第一开槽排列设置,使后续连接水路层时使水路层更加的整齐,同时对整体内部的第一容纳空间的空间利用更好,能更好地对模具面进行全面冷却,保障生产时的稳定,同时还设置了多个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使水路层的排列更好,能更好,更全面地对模具面进行散热冷却,同时使隔热装置内部的排列更加整齐,方便后续的维修和保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隔热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设于壳体,且每个第二通孔连通一个第一隔热管,且多个第二通孔沿模具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多个第二通孔设于壳体,并且设置每个第二通孔连通一个第一隔热管,使第一隔热管能连通外部,能接入不同的隔热材料对第一隔热管进行填充,使整个隔热装置的隔热效果更加全面以及实用性更强,还通过设置多个第二通孔沿模具面设置,使多个第一隔热管连接多个第二通孔后形成的隔热层能更好地对模具面进行保热,使模具面在生产时的温度更加稳定,使产品的成型更加好,保障了隔热装置的隔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隔热装置还包括:水路层设有多个水路管;第一间距的宽度与水路管直径成比例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水路层有多个水路管,并设置第一间距的宽度与水路管直径成比例关系,使第一间距的设置于实际情况相结合,能有更好的冷却效果,保障水路管能对模具面进行更好的冷却,使模具面上的产品在成型时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隔热装置还包括:第二间距的宽度与水路管直径成比例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二间距的宽度与水路管直径成比例关系,使隔热层和水路层之间的距离和水路管相关,使隔热层能更好地达到其隔热的效果,同时也不会对水路层产生很大的影响,使水路层和隔热层能各司其职,保障整个隔热装置的正常运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隔热装置还包括:第三间距的宽度与第一隔热管的直径成比例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三间距的宽度与第一隔热管的直径成比例关系,使多个第一隔热管之间的距离和实际情况结合,能在最佳程度上减少导热面积,同时又不会使间距过大,导致无法正常完成隔热工作,使整个隔热装置的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隔热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三通孔,多个第三通孔设于多个第一通孔两侧;多个第二隔热管,多个第二隔热管一一对应连通多个第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多个第三通孔,并且设置多个第三通孔在多个第一通孔两侧,还连接第二隔热管在第三通孔上,使水路层两侧也有隔热管,同时也保障在水路层上方覆盖不到的地方由两侧的第二隔热管来进行隔热,使整个隔热装置的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具,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如上述中的隔热装置,隔热装置设于模具本体。
本实施例中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如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隔热装置,且隔热装置设于模具本体上,因此其具有如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隔热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壳体中有第一容纳空间,并在第一容纳空间中设置水路层和隔热层,通过一体化的设置,使隔热装置不会被拆分,整体化程度更高,同时空间利用率也更高,而且将水路层和隔热层以及模具的一体化的设置,使模具本身的强度更加高,保障了模具成型时的稳定程度,同时还设置了水路层和模具面设有第一间距,使水路层能更好的对模具面进行冷却,同时设置隔热层与水路层有第二间距,保障了隔热层对模具的保温功能,同时设置了多个隔热管,并且多个第一隔热管排列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一隔热管之间设有第三间距,使隔热层的保热效果更加完善,同时通过增加了第三间距,使整个隔热层的导热面积大大减少,进一步提高了保热效果,使整个隔热装置的效果更加出色;
(2)通过设置水路层有多个水路管,并设置第一间距的宽度与水路管直径成比例关系,使第一间距的设置于实际情况相结合,能有更好的冷却效果,保障水路管能对模具面进行更好的冷却,使模具面上的产品在成型时更加稳定;通过设置第二间距的宽度与水路管直径成比例关系,使隔热层和水路层之间的距离和水路管相关,使隔热层能更好地达到其隔热的效果,同时也不会对水路层产生很大的影响,使水路层和隔热层能各司其职,保障整个隔热装置的正常运作;通过设置第三间距的宽度与第一隔热管的直径成比例关系,使多个第一隔热管之间的距离和实际情况结合,能在最佳程度上减少导热面积,同时又不会使间距过大,导致无法正常完成隔热工作,使整个隔热装置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待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图3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为隔热装置;110为壳体;111为第一容纳空间;112为模具面;120为水路层;121为水路管;130为隔热层;131为第一隔热管;140为第一开槽;150为第一通孔;160为第二通孔;170为第三通孔;180为第二隔热管;H1为第三间距;H2为第二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装置100,隔热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设有第一容纳空间111,且壳体110设有模具面112;水路层120,水路层120设于第一容纳空间111,且水路层120与模具面112设有第一间距;隔热层130,隔热层130设于第一容纳空间111远离模具面112的一侧,且隔热层130与水路层120之间设有第二间距H2,且隔热层130还包括:多个第一隔热管131,多个第一隔热管131排列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一隔热管131之间设有第三间距H1。
优选的,通过设置壳体110中有第一容纳空间111,并在第一容纳空间111中设置水路层120和隔热层130,通过一体化的设置,使隔热装置100不会被拆分,整体化程度更高,同时空间利用率也更高,而且将水路层120和隔热层130以及模具的一体化的设置,使模具本身的强度更加高,保障了模具成型时的稳定程度,同时还设置了水路层120和模具面112设有第一间距,使水路层120能更好的对模具面112进行冷却,同时设置隔热层130与水路层120有第二间距H2,保障了隔热层130对模具的保温功能,同时设置了多个隔热管,并且多个第一隔热管131排列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一隔热管131之间设有第三间距H1,使隔热层130的保热效果更加完善,同时通过增加了第三间距H1,使整个隔热层130的导热面积大大减少,进一步提高了保热效果,使整个隔热装置100的效果更加出色。
具体的,隔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开槽140,第一开槽140设于壳体110靠近模具面112的一侧,且第一开槽140连接模具面112;多个第一通孔150,多个第一通孔150设于壳体110靠近第一开槽140的一侧,且多个第一通孔150连通水路层120。
优选的,通过设置第一开槽140在壳体110上靠近模具面112的一侧,同时第一开槽140连接模具面112,同时还设置多个第一通孔150设于壳体110靠近第一开槽140的一侧,且多个第一通孔150连通水路层120,使水路层120能对模具面112进行更好的冷却,保障生产时的成型稳定程度,使模具生产产品时更加方便和稳定。
具体的,隔热装置100还包括:多个第一通孔150沿第一开槽140排列设置,且多个第一通孔150之间的间距相等。
优选的,通过设置多个第一通孔150沿第一开槽140排列设置,使后续连接水路层120时使水路层120更加的整齐,同时对整体内部的第一容纳空间111的空间利用更好,能更好地对模具面112进行全面冷却,保障生产时的稳定,同时还设置了多个第一通孔150之间的间距相等,使水路层120的排列更好,能更好,更全面地对模具面112进行散热冷却,同时使隔热装置100内部的排列更加整齐,方便后续的维修和保养。
具体的,隔热装置100还包括:多个第二通孔160,多个第二通孔160设于壳体110,且每个第二通孔160连通一个第一隔热管131,且多个第二通孔160沿模具面112设置。
优选的,通过设置多个第二通孔160设于壳体110,并且设置每个第二通孔160连通一个第一隔热管131,使第一隔热管131能连通外部,能接入不同的隔热材料对第一隔热管131进行填充,使整个隔热装置100的隔热效果更加全面以及实用性更强,还通过设置多个第二通孔160沿模具面112设置,使多个第一隔热管131连接多个第二通孔160后形成的隔热层130能更好地对模具面112进行保热,使模具面112在生产时的温度更加稳定,使产品的成型更加好,保障了隔热装置100的隔热效果。
具体的,隔热装置100还包括:水路层120设有多个水路管121;第一间距的宽度与水路管121直径成比例关系。
具体的,第一间距的宽度可为水路管121直径的1-2倍,此间距下的冷却效果最佳,不会使得模具面112上的产品冷却过快导致碎裂,也不会过远导致无法冷却,同时第一间距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应性调整。
优选的,通过设置水路层120有多个水路管121,并设置第一间距的宽度与水路管121直径成比例关系,使第一间距的设置于实际情况相结合,能有更好的冷却效果,保障水路管121能对模具面112进行更好的冷却,使模具面112上的产品在成型时更加稳定。
具体的,隔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二间距H2的宽度与水路管121直径成比例关系。
具体的,第二间距H2的宽度可为水路管121直径的1-2倍,此间距下的水路管121之间的间距设置效果最好,不仅不会浪费每个水路管121的冷却效果,同时还能减少水路管121的铺设,减少成本,同时第二间距H2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应性调整
优选的,通过设置第二间距H2的宽度与水路管121直径成比例关系,使隔热层130和水路层120之间的距离和水路管121相关,使隔热层130能更好地达到其隔热的效果,同时也不会对水路层120产生很大的影响,使水路层120和隔热层130能各司其职,保障整个隔热装置100的正常运作。
具体的,隔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三间距H1的宽度与第一隔热管131的直径成比例关系。
具体的,第三间距H1的宽度可为第一隔热管131的直径的1-2倍,通常可取1.5倍左右,在间距的设置下,使隔热层130内的第一隔热管131之间的距离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在保证隔热效果的同时,尽可能的增大导热面积,同时也不会使得间距过大,导致隔热效果变差,同时也能减少隔热管的铺设,进一步的减少成本,同时第三间距H1还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宜性的调整。
优选的,通过设置第三间距H1的宽度与第一隔热管131的直径成比例关系,使多个第一隔热管131之间的距离和实际情况结合,能在最佳程度上减少导热面积,同时又不会使间距过大,导致无法正常完成隔热工作,使整个隔热装置100的效果更好。
具体的,隔热装置100还包括:多个第三通孔170,多个第三通孔170设于多个第一通孔150两侧;多个第二隔热管180,多个第二隔热管180一一对应连通多个第三通孔170。
优选的,通过设置多个第三通孔170,并且设置多个第三通孔170在多个第一通孔150两侧,还连接第二隔热管180在第三通孔170上,使水路层120两侧也有隔热管,同时也保障在水路层120上方覆盖不到的地方由两侧的第二隔热管180来进行隔热,使整个隔热装置100的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具,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如上述中的隔热装置100,隔热装置100设于模具本体。
本实施例中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如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隔热装置100,且隔热装置100设于模具本体上,因此其具有如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隔热装置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包括:
壳体(110),所述壳体(110)设有第一容纳空间(111),且所述壳体(110)设有模具面(112);
水路层(120),所述水路层(120)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且所述水路层(120)与所述模具面(112)设有第一间距;
隔热层(130),所述隔热层(130)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远离所述模具面(112)的一侧,且所述隔热层(130)与所述水路层(120)之间设有第二间距(H2),且所述隔热层(130)还包括:
多个第一隔热管(131),所述多个第一隔热管(131)排列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热管(131)之间设有第三间距(H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还包括:
第一开槽(140),所述第一开槽(140)设于所述壳体(110)靠近所述模具面(112)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开槽(140)连接所述模具面(112);
多个第一通孔(150),所述多个第一通孔(150)设于所述壳体(110)靠近所述第一开槽(140)的一侧,且所述多个第一通孔(150)连通所述水路层(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还包括:
所述多个第一通孔(150)沿所述第一开槽(140)排列设置,且所述多个第一通孔(150)之间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还包括:
多个第二通孔(160),所述多个第二通孔(160)设于所述壳体(110),且每个所述第二通孔(160)连通一个所述第一隔热管(131),且所述多个第二通孔(160)沿所述模具面(11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还包括:
所述水路层(120)设有多个水路管(121);
所述第一间距的宽度与所述水路管(121)直径成比例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还包括:
所述第二间距(H2)的宽度与所述水路管(121)直径成比例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还包括:
所述第三间距(H1)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隔热管(131)的直径成比例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还包括:
多个第三通孔(170),所述多个第三通孔(170)设于所述多个第一通孔(150)两侧;
多个第二隔热管(180),所述多个第二隔热管(180)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多个第三通孔(170)。
9.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
模具本体;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装置,所述隔热装置设于所述模具本体。
CN202321560590.4U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隔热装置和模具 Active CN220286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0590.4U CN220286806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隔热装置和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0590.4U CN220286806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隔热装置和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6806U true CN220286806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2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60590.4U Active CN220286806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隔热装置和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6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7525B2 (en) Base plate for heat sink as well as heat sink and IGBT module having the same
CN220286806U (zh) 一种隔热装置和模具
CN209773412U (zh) 一种连铸机及其近终型异形坯连铸结晶器
CN205980847U (zh) 一种生产塑料助剂用冷却设备
CN210547098U (zh) 一种高倍齿散热器挤压模具
CN211165192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水路机构
CN113083928A (zh) 一种挤压模具冷却通道结构及冷却方法
CN211276435U (zh) 板栅铸造模具
CN207581649U (zh) 手机3d曲面玻璃屏加工用模具
CN111590044A (zh) 一种铜铝结合5g天线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CN217597703U (zh)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隔热介子
CN219648652U (zh) 一种铜管坯水平连铸用一次冷却装置
CN218461194U (zh) 一种用于激光蚀刻打标机的辅助散热装备
CN210150949U (zh) 玻璃成型堵头
CN221388829U (zh) 一种新型高拉速结晶器铜管二次冷却装置
CN210390095U (zh) 一种热成型直冷模具
CN218963643U (zh) 一种散热型拉丝模具
CN221365924U (zh) 一种热熔器电热板及热熔器
CN209940832U (zh) 热弯机用循环水路系统
CN211842965U (zh)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功能的精密模具
CN220216447U (zh) 一种冰箱配件生产用模具的冷却装置
CN210848225U (zh) 一种具有局部隔热功能的水冷式轮毂铸造模具
CN212554919U (zh) 一种透气阀注塑成型装置
CN213614011U (zh) 一种多孔水平连铸结晶器
CN215543810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用边框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