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5216U - 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5216U
CN214045216U CN202120042971.8U CN202120042971U CN214045216U CN 214045216 U CN214045216 U CN 214045216U CN 202120042971 U CN202120042971 U CN 202120042971U CN 214045216 U CN214045216 U CN 214045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rotor structure
hole
support frame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429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余生
陈彬
肖胜宇
高明世
刘丽刚
王庆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00429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5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5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5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电机转子结构包括:本体结构,本体结构包括外铁芯、磁体以及支撑架,外铁芯和磁体均安装于支撑架;支撑架具有通孔;通孔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多个第一凸起部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内铁芯,用于与转轴连接;内铁芯安装于通孔内,内铁芯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第二凸起部,多个第二凸起部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减震件,减震件由注入支撑架和内铁芯之间的缝隙内的胶材凝固后而成;减震件的至少部分由弹性体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电机转子结构的结构强度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
背景技术
在永磁同步电机使用时,容易因为转矩脉动而引起电机振动。相关技术中的电机通过在转子结构的内铁芯及外铁芯之间设置减震橡胶来减小转矩脉动输出振动,从而减小电机的噪音。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的上述电机结构中,减震橡胶难以实现内铁芯和外铁芯之间的稳定连接,从而导致电机转子结构承受切应力的能力较差。因此,会对电机转子的结构强度造成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机转子结构的结构强度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包括:本体结构,本体结构包括外铁芯、磁体以及支撑架,外铁芯和磁体均安装于支撑架;支撑架具有通孔;通孔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多个第一凸起部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内铁芯,用于与转轴连接;内铁芯安装于通孔内,内铁芯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第二凸起部,多个第二凸起部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减震件,减震件由注入支撑架和内铁芯之间的缝隙内的胶材凝固后而成;减震件的至少部分由弹性体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凸起部与多个第二凸起部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各个第一凸起部到预定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各个第二凸起部到预定轴线的最大距离。
进一步地,预定轴线沿预设方向设置;减震件包括与支撑架的端面接触的第一压设部和与内铁芯的端面接触的第二压设部;第一压设部沿预设方向的厚度为a,第二压设部沿预设方向的厚度为b;其中,b>2a;内铁芯上设有用于与转轴配合的轴孔,第一压设部上设有用于对轴孔进行避让的第一避让孔;第一压设部的直径为
Figure BDA0002888341260000011
第一避让孔的直径为
Figure BDA0002888341260000012
其中,
Figure BDA0002888341260000013
Figure BDA0002888341260000014
进一步地,减震件与本体结构的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为S1,减震件与内铁芯的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为S2;其中,S1>2×S2。
进一步地,支撑架在外铁芯和磁体的外表面注塑而成;外铁芯上设有定位槽,支撑架上与定位槽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孔。
进一步地,支撑架上与磁体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孔。
进一步地,外铁芯上设有连接孔,支撑架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与连接孔配合。
进一步地,内铁芯沿预定轴线所在方向的厚度小于本体结构沿预定轴线所在方向的厚度。
进一步地,外铁芯和磁体均为多个,多个外铁芯和多个磁体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交错设置;各个外铁芯均具有沿电机转子结构的径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外铁芯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卡设部,外铁芯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卡设部;第一卡设部和第二卡设部均与相应的磁体卡接,以限制磁体沿电机转子结构的径向运动。
进一步地,外铁芯到预定轴线的最大距离大于磁体到预定轴线的最大距离;支撑架包括多个沿预定轴线所在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加强部,多个加强部与多个磁体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加强部均位于相应的磁体的远离通孔的一侧。
进一步地,本体结构具有沿预定轴线所在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本体结构的第一端和/或本体结构的第二端设有挡片,挡片上设有用于对转轴进行避让的第二避让孔;挡片与本体结构连接,挡片与减震件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电机包括电机转子结构和围绕电机转子结构设置的电机定子结构,电机转子结构为上述的电机转子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电机转子结构包括:本体结构,本体结构包括外铁芯、磁体以及支撑架,外铁芯和磁体均安装于支撑架;支撑架具有通孔;通孔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多个第一凸起部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内铁芯,用于与转轴连接;内铁芯安装于通孔内,内铁芯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第二凸起部,多个第二凸起部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减震件,减震件由注入支撑架和内铁芯之间的缝隙内的胶材凝固后而成;减震件的至少部分由弹性体材料制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胶材注入支撑架与内铁芯之间的缝隙并凝固后形成可变形的减震件,通过减震件可减小电机转子结构的转矩输出振动,从而减小电机转子结构工作时的噪音。由于支撑架上的通孔的内壁面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且内铁芯的外壁设有多个第二凸起部,这样,支撑架与内铁芯之间注胶后,能够有效地增大减震件与支撑架、内铁芯之间的附着力,从而提高电机支撑架、减震件以及内铁芯连接的位置处承受切应力的能力,兼顾了电机转子结构的减震效果和电机转子结构的强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结构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结构的实施例去除减震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结构的实施例去除减震件和支撑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结构的实施例的本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结构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结构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本体结构;11、外铁芯;111、定位槽;112、第一卡设部;113、第二卡设部;114、连接孔;12、磁体;13、支撑架;130、通孔;131、第一凸起部;132、第一定位孔;133、第二定位孔;134、加强部;2、内铁芯;21、第二凸起部;3、减震件;31、第一压设部;32、第二压设部;4、挡片;41、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包括:本体结构1,本体结构1包括外铁芯11、磁体12以及支撑架13,外铁芯11和磁体12均安装于支撑架13;支撑架13具有通孔130;通孔130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131,多个第一凸起部131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内铁芯2,用于与转轴连接;内铁芯2安装于通孔130内,内铁芯2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第二凸起部21,多个第二凸起部21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减震件3,减震件3由注入支撑架13和内铁芯2之间的缝隙内的胶材凝固后而成;减震件3的至少部分由弹性体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结构包括:本体结构1,本体结构1包括外铁芯11、磁体12以及支撑架13,外铁芯11和磁体12均安装于支撑架13;支撑架13具有通孔130;通孔130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131,多个第一凸起部131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内铁芯2,用于与转轴连接;内铁芯2安装于通孔130内,内铁芯2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第二凸起部21,多个第二凸起部21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减震件3,减震件3由注入支撑架13和内铁芯2之间的缝隙内的胶材凝固后而成;减震件3的至少部分由弹性体材料制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胶材注入支撑架13与内铁芯2之间的缝隙并凝固后形成可变形的减震件3,通过减震件3可减小电机转子结构的转矩输出振动,从而减小电机转子结构工作时的噪音。由于支撑架13上的通孔130的内壁面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131且内铁芯2的外壁设有多个第二凸起部21,这样,支撑架13与内铁芯2之间注胶后,能够有效地增大减震件3与支撑架13、内铁芯2之间的附着力,从而提高电机支撑架13、减震件3以及内铁芯2连接的位置处承受切应力的能力,兼顾了电机转子结构的减震效果和电机转子结构的强度。
对于电机转子结构,可以理解的是,预定轴线与电机转子结构的旋转轴重合。也就是说,电机转子结构具有旋转轴(即电机转子结构的中心轴线),电机转子结构工作时绕旋转轴转动,通孔130的孔心线与电机转子结构的旋转轴重合。当电机转子结构使用时,内铁芯2与转轴连接,从而带动转轴旋转,转轴的轴线与电机转子结构的旋转轴重合。由于支撑架13上设有第一凸起部131,内铁芯2上设有第二凸起部21,当胶材注入支撑架13和内铁芯2之间的缝隙后,支撑架13和内铁芯2能够形成嵌设在减震件3内的安装方式,有效地提高前两者与后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实现减震功能的基础上,保证电机转子结构的结构强度。减震件3的至少部分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即减震件3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力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从而实现减震的作用。
减震件3的厚度最小的位置的厚度为h,h的取值范围为0.8mm至1.5mm。即内铁芯2与支撑架13之间的最小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8mm至1.5mm,这样,能够实现好的减震效果,减小电机转子结构使用时的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减震件3由三元乙丙橡胶或硅橡胶制成。
具体地,多个第一凸起部131与多个第二凸起部21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错位设置。
也就是说,沿电机转子结构的周向,第一凸起部131和第二凸起部21错位布置,任意两个第一凸起部131之间具有一个第二凸起部21,任意两个第二凸起部21之间具有一个第一凸起部131。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减震件3与支撑架13以及内铁芯2之间的连接效果,提高电机转子结构的强度。
具体地,各个第一凸起部131到预定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各个第二凸起部21到预定轴线的最大距离。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各个第一凸起部131的端部会插入相邻的两个第二凸起部21之间的间隙,各个第二凸起部21的端部会插入相邻的两个第一凸起部131之间的间隙;再配合支撑架13和内铁芯2之间的注胶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连接位置处承受切向应力的能力,提高电机转子结构工作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预定轴线沿预设方向设置;减震件3包括与支撑架13的端面接触的第一压设部31和与内铁芯2的端面接触的第二压设部32;第一压设部31沿预设方向的厚度为a,第二压设部32沿预设方向的厚度为b;其中,b>2a;内铁芯2上设有用于与转轴配合的轴孔,第一压设部31上设有用于对轴孔进行避让的第一避让孔;第一压设部31的直径为
Figure BDA0002888341260000041
第一避让孔的直径为
Figure BDA0002888341260000042
其中,
Figure BDA0002888341260000043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电机转子结构的轴向承载能力,提高电机转子结构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时,当第一压设部31为环形结构时,
Figure BDA0002888341260000052
为该环形结构的外径,当第一压设部31不是环形结构时,
Figure BDA0002888341260000051
为第一压设部31的等效直径(与第一压设部31具有相同横截面的环形结构的外径)。同样的,当第一避让孔为圆孔时,
Figure BDA0002888341260000053
为该圆孔的直径,当第一避让孔不是圆形时,
Figure BDA0002888341260000054
为第一避让孔的等效直径(与第一避让孔具有相同横截面积的圆孔的直径)。
具体地,减震件3与本体结构1的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为S1,减震件3与内铁芯2的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为S2;其中,S1>2×S2。
具体地,支撑架13在外铁芯11和磁体12的外表面注塑而成;外铁芯11上设有定位槽111,支撑架13上与定位槽111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孔132。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在本体结构1加工过程中,将外铁芯11与磁体12装配后,可通过注塑模具上的第一定位部插入外铁芯11上的定位槽111内从而对外铁芯11起到定位和固定的效果,从而能够保证外铁芯11、磁体12与注塑模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保证注塑后形成的支撑架13能够均匀地对外铁芯11和磁体12进行包裹,方便本体结构1的加工并可以提高本体结构1的加工效果。当注塑完成后,由于第一定位部的作用,支撑架13上便会形成对第一定位部进行避让的第一定位孔132。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3由尼龙、PET或PBT材料制成。
具体地,支撑架13上与磁体1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孔133。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在注塑时,可通过注塑模具上的第二定位部与磁体12接触从而对磁体12进行进一步的定位,提高对磁体12的定位精度和定位可靠性,确保外铁芯11和磁体12的相对位置精度,从而提高电机转子结构的加工精度。当注塑完成后,由于第二定位部的作用,支撑架13上便会形成对第二定位部进行避让的第二定位孔133。
具体地,外铁芯11上设有连接孔114,支撑架13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与连接孔114配合。
由于外铁芯11上设有连接孔114,当向外铁芯11和磁体12上注塑时,材料会进入连接孔114内,凝固后形成穿设在连接孔114内的连接柱,从而使外铁芯11与支撑架13更稳定地连接,保证本体结构1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内铁芯2沿预定轴线所在方向的厚度小于本体结构1沿预定轴线所在方向的厚度。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可在内铁芯2的端部形成更大的填充空间来工胶材注入并形成减震件3,从而提高减震件3的厚度,提升电机转子结构的轴向承载能力。
具体地,外铁芯11和磁体12均为多个,多个外铁芯11和多个磁体12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交错设置;各个外铁芯11均具有沿电机转子结构的径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外铁芯1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卡设部112,外铁芯11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卡设部113;第一卡设部112和第二卡设部113均与相应的磁体12卡接,以限制磁体12沿电机转子结构的径向运动。
具体地,外铁芯11到预定轴线的最大距离大于磁体12到预定轴线的最大距离;支撑架13包括多个沿预定轴线所在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加强部134,多个加强部134与多个磁体1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加强部134均位于相应的磁体12的远离通孔130的一侧。
具体地,本体结构1具有沿预定轴线所在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本体结构1的第一端和/或本体结构1的第二端设有挡片4,挡片4上设有用于对转轴进行避让的第二避让孔;挡片4与本体结构1连接,挡片4与减震件3抵接。
在具体实施时,挡片4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本体结构1连接,例如挤压、铆接、螺接等等。在本实施例中,挡片4具有卡接部41,卡接部41卡设在定位槽111内或第一定位孔132内,从而实现挡片4与本体结构1的卡接配合,方便了电机转子结构的装配或拆卸。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电机包括电机转子结构和围绕电机转子结构设置的电机定子结构,电机转子结构为上述的电机转子结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结构包括:本体结构1,本体结构1包括外铁芯11、磁体12以及支撑架13,外铁芯11和磁体12均安装于支撑架13;支撑架13具有通孔130;通孔130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131,多个第一凸起部131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内铁芯2,用于与转轴连接;内铁芯2安装于通孔130内,内铁芯2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第二凸起部21,多个第二凸起部21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减震件3,减震件3由注入支撑架13和内铁芯2之间的缝隙内的胶材凝固后而成;减震件3的至少部分由弹性体材料制成。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胶材注入支撑架13与内铁芯2之间的缝隙并凝固后形成可变形的减震件3,通过减震件3可减小电机转子结构的转矩输出振动,从而减小电机转子结构工作时的噪音。由于支撑架13上的通孔130的内壁面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131且内铁芯2的外壁设有多个第二凸起部21,这样,支撑架13与内铁芯2之间注胶后,能够有效地增大减震件3与支撑架13、内铁芯2之间的附着力,从而提高电机支撑架13、减震件3以及内铁芯2连接的位置处承受切应力的能力,兼顾了电机转子结构的减震效果和电机转子结构的强度。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结构(1),所述本体结构(1)包括外铁芯(11)、磁体(12)以及支撑架(13),所述外铁芯(11)和所述磁体(12)均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具有通孔(130);所述通孔(130)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凸起部(131),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31)沿环绕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
内铁芯(2),用于与转轴连接;所述内铁芯(2)安装于所述通孔(130)内,所述内铁芯(2)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第二凸起部(21),多个所述第二凸起部(21)沿环绕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间隔布置;
减震件(3),所述减震件(3)由注入所述支撑架(13)和所述内铁芯(2)之间的缝隙内的胶材凝固后而成;所述减震件(3)的至少部分由弹性体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31)与多个所述第二凸起部(21)沿环绕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凸起部(131)到所述预定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各个所述第二凸起部(21)到所述预定轴线的最大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轴线沿预设方向设置;所述减震件(3)包括与所述支撑架(13)的端面接触的第一压设部(31)和与所述内铁芯(2)的端面接触的第二压设部(32);所述第一压设部(31)沿所述预设方向的厚度为a,所述第二压设部(32)沿所述预设方向的厚度为b;其中,b>2a;
所述内铁芯(2)上设有用于与转轴配合的轴孔,所述第一压设部(31)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轴孔进行避让的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压设部(31)的直径为
Figure FDA0002888341250000011
所述第一避让孔的直径为
Figure FDA0002888341250000012
其中,
Figure FDA00028883412500000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3)与所述本体结构(1)的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为S1,所述减震件(3)与所述内铁芯(2)的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为S2;其中,S1>2×S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在所述外铁芯(11)和所述磁体(12)的外表面注塑而成;
所述外铁芯(11)上设有定位槽(111),所述支撑架(13)上与所述定位槽(111)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孔(1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上与所述磁体(1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孔(13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铁芯(11)上设有连接孔(114),所述支撑架(13)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114)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铁芯(2)沿所述预定轴线所在方向的厚度小于所述本体结构(1)沿所述预定轴线所在方向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铁芯(11)和所述磁体(12)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外铁芯(11)和多个所述磁体(12)沿环绕所述预定轴线的方向交错设置;
各个所述外铁芯(11)均具有沿所述电机转子结构的径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外铁芯(1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卡设部(112),所述外铁芯(11)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卡设部(113);所述第一卡设部(112)和所述第二卡设部(113)均与相应的所述磁体(12)卡接,以限制所述磁体(12)沿所述电机转子结构的径向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铁芯(11)到所述预定轴线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磁体(12)到所述预定轴线的最大距离;
所述支撑架(13)包括多个沿所述预定轴线所在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加强部(134),多个所述加强部(134)与多个所述磁体(1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加强部(134)均位于相应的所述磁体(12)的远离所述通孔(130)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结构(1)具有沿所述预定轴线所在的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本体结构(1)的第一端和/或所述本体结构(1)的第二端设有挡片(4),所述挡片(4)上设有用于对转轴进行避让的第二避让孔;所述挡片(4)与所述本体结构(1)连接,所述挡片(4)与所述减震件(3)抵接。
13.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转子结构和围绕所述电机转子结构设置的电机定子结构,所述电机转子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转子结构。
CN202120042971.8U 2021-01-07 2021-01-07 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 Active CN214045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2971.8U CN214045216U (zh) 2021-01-07 2021-01-07 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2971.8U CN214045216U (zh) 2021-01-07 2021-01-07 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5216U true CN214045216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6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42971.8U Active CN214045216U (zh) 2021-01-07 2021-01-07 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52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8085A1 (zh) * 2021-01-07 2022-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8085A1 (zh) * 2021-01-07 2022-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37169A (zh) 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
US9071107B2 (en) Rotor unit,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otor unit
US10020701B2 (en) Brushless motor having first adhesive part bonding magnet to core and second adhesive part bonding end surface of rotor core to end surface of magnet
US10177632B2 (en) Brushless motor
CN109980821B (zh) 一种减震转子组件及其应用的电机
CN112737170A (zh) 转子结构及电机
CN211557066U (zh) 电动致动器
CN214045216U (zh) 电机转子结构及电机
CN105099019A (zh)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其永磁电机、外壳组件
JP2015220794A (ja) 電動機の回転子、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5117825B2 (ja)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ステータ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10176700B (zh) 一种电滑环及其固定套
US10958139B2 (en) Sensor magnet assembly and motor
JP5387929B2 (ja) 回転電機
CN213402668U (zh) 一种抗高冲击电机
EP1760860B1 (en) Permanent-magnet rotor for an external-rotor electric motor particularly for washing machines and similar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4045217U (zh) 转子结构及电机
WO2020195400A1 (ja) モータ
CN111884370B (zh) 一种转子组件和电机
JP4568983B2 (ja) 電動機の回転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276694A (ja) 電動機
CN212063658U (zh) 转子和马达
JPH0731088A (ja) 合成樹脂モールド構造を有する回転子構造
KR100861610B1 (ko) 진동모터
CN217388349U (zh) 步进电机转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