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28994U - 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28994U
CN214028994U CN202022375152.3U CN202022375152U CN214028994U CN 214028994 U CN214028994 U CN 214028994U CN 202022375152 U CN202022375152 U CN 202022375152U CN 214028994 U CN214028994 U CN 214028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vehicle
rocker arm
section
shock absorber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751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正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751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28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28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28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电动车包括:中通管,所述中通管仅为一个;减震器安装座,所述减震器安装座设置于所述中通管,所述减震器安装座呈管状;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上部安装在所述减震器安装座上。将中通管设置为一个,这样可以减小电动车的重量,使电动车更加轻量化,通过在中通管上设置管状的减震器安装座,可以解决减震器的安装问题。

Description

电动车
本申请为于2020年01月15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020091508.8”、名称为“车架和具有其的电动车”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支架是电动车的主要结构,可以起到支撑电动车和安装其他结构部件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车架大多采用两侧边梁式结构,此种车架与前转向管柱直接焊接,如此设置的车架结构复杂,且由于焊接精度和焊接品质的差异,产品一致性和车架强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车,该电动车可以解决减震器的安装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包括:中通管,所述中通管仅为一个;减震器安装座,所述减震器安装座设置于所述中通管,所述减震器安装座呈管状;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上部安装在所述减震器安装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将中通管设置为一个,这样可以减小电动车的重量,使电动车更加轻量化,通过在中通管上设置管状的减震器安装座,可以解决减震器的安装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通管包括:前倾斜段、中平直段和后倾斜段,所述中平直段连接在所述前倾斜段和所述后倾斜段之间,所述前倾斜段朝向前上方倾斜延伸,所述后倾斜段朝向后上方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倾斜段的后上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所述减震器安装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通管还包括:前弧形连接段和后弧形连接段,所述前弧形连接段连接在所述前倾斜段和所述中平直段之间,所述后弧形连接段连接在所述中平直段和所述后倾斜段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平直段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中轴座,相较于所述中平直段的前端,所述中轴座邻近所述中平直段的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平直段上设置有电池安装支架,所述电池安装支架位于所述中轴座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轴座与所述中平直段焊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减震器安装座设置有与所述电动车的座桶相对应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动车还包括:摇臂装置,所述摇臂装置包括:中轴、摇臂和电机固定座,所述中轴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中轴座处,所述摇臂的前端设置于所述中轴,所述电机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摇臂的后端;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固定座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摇臂为两个且分为左摇臂和右摇臂,所述左摇臂和所述右摇臂之间连接有连接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架、摇臂装置和中撑装置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摇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动车S;
车架100;
头管110;
中通管120;前倾斜段121;前弧形连接段122;中平直段123;后弧形连接段124;后倾斜段125;中轴座126;电池安装支架127;减震器安装座128;通孔129;
尾管130;
摇臂装置200;
摇臂210;左摇臂211;右摇臂212;连接臂213;上钣金臂2131;下钣金臂2132;减震器支架214;减震器安装孔2141;减重孔2142;
支架220;
电机固定座230;紧固件安装槽231;插槽232;座板233;限位板234;
中轴240;后轮罩安装孔250;
中撑装置300;
安装支架310;底板311;第一侧板312;第二侧板313;
中撑件320;安装杆321;左连接杆322;左撑地杆323;右连接杆324;右撑地杆325;第一弧形连接杆326;第二弧形连接杆327;第三弧形连接杆328;第四弧形连接杆329;
左加强件330;第一板体331;第二板体332;右加强件340;第三板体341;第四板体342;
减震器400;后车轮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S。
如图1所示,电动车S包括:车架100、摇臂装置200、中撑装置300和轮毂电机,摇臂装置200设置于车架100上,轮毂电机设置于摇臂装置200上,中撑装置300也设置于摇臂装置200上,下面将分别描述上述各个结构。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车架100包括:头管110、中通管120和尾管130,中通管120仅为一个,中通管120与头管110相连接,而且中通管120从前向后延伸,尾管130与中通管120的后端相连接。头管110设置于中通管120的前端,尾管130设置于中通管120的后端。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电动车一般采用双管或者双梁的方式,这样占用左右空间大,本实用新型的车架100采用了单中通管120,解决了占用空间的问题,而且可以简化连接关系,可以实现车架100的轻量化设计目标。
由此,通过将中通管120与头管110直接相连接,可以简化车架100结构,为两侧布置其他件留出空间。并且,将中通管120设置为一个,可以减小电动车S的重量,使电动车S更加轻量化。
如图3所示,中通管120包括:前倾斜段121、中平直段123和后倾斜段125,在前后方向上,中平直段123连接在前倾斜段121和后倾斜段125之间,前倾斜段121朝向前上方倾斜延伸,并且前倾斜段121的前上端与头管110相连接,后倾斜段125朝向后上方倾斜延伸,并且后倾斜段125的后上端与尾管130相连接。如此设置的中通管120,可以使用户在骑乘时更贴合用户的姿势,使用户骑乘更舒适。还有,如此设置的中通管120可以通过前倾斜段121有效连接头管110,以及通过后倾斜段125有效连接尾管130,可以使得车架100整体结构布置合理,整体可靠性更好。其中,中平直段123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平直设置,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大体平直设置。
具体地,如图3所示,中通管120还可以包括:前弧形连接段122和后弧形连接段124,前弧形连接段122连接在前倾斜段121和中平直段123之间,后弧形连接段124连接在中平直段123和后倾斜段125之间。通过前弧形连接段122与后弧形连接段124,可以将前倾斜段121、中平直段123和后倾斜段125连接起来。并且弧形承受力的效果比板状更好,由此,把连接段设置为弧形,前弧形连接段122与后弧形连接段124可以承受更大的力。此外,使用前弧形连接段122与后弧形连接段124,可以使车辆的车架100更圆滑,整体性更好。
如图3所示,中平直段12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中轴座126,相较于中平直段123的前端,中轴座126邻近中平直段123的后端。通过中轴座126可以给脚踏板和中轴240提供安装,并且中轴座126邻近中平直段123的后端可以方便用户的骑乘,使用户在骑乘时省力。
如图3所示,中平直段123上设置有电池安装支架127,电池安装支架127位于中轴座126的上方或斜上方。通过在中平直段123上设置电池安装支架127,可以方便将电池安装在电动车S的车架100上。并且车架100的中平直段123可以承受较大的力,所以将电池集成在中平直段123上,可以提升电池的安装稳定性。
具体地,中轴座126与中平直段123焊接连接。通过焊接将中轴座126和中平直段123连接起来更加可靠,并且焊接方便。
此外,中轴座126形成为环状,中平直段123上形成有与中轴座126相对应的通孔129。
如图3所示,后倾斜段125的后上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减震器安装座128,减震器安装座128呈管状。通过在后倾斜段125的后上端上设置减震器安装座128,可以将减震器400与后倾斜段125连接,在遇到颠簸时,车架100与后车轮500之间有一定的变形量,使得用户在骑乘时更加舒适。两个减震器安装座128可以设置有通孔129,电动车S的座桶处也对应设置有穿孔,螺栓穿过对应的两个穿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地将座筒固定在减震器安装座128上。
结合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摇臂装置200包括:摇臂210、支架220和电机固定座230,支架220连接在摇臂210的前端,电机固定座230连接在摇臂210的后端,电机固定座230上形成有从后向前延伸的插槽232,且电机固定座230还设置有朝向外侧敞开的紧固件安装槽231,紧固件安装槽231和插槽232相连通。当轮毂电机设置于电机固定座230上时,固定件把轮毂电机卡接在紧固件安装槽231内,可以限制轮毂电机的移动和周向转动。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轮毂电机在安装时,需要使用止转螺栓和止转垫片,而在本实用新型的摇臂装置200中,由于选用了电机固定座230,可以将紧固件设置在紧固件安装槽231内,可以省略止转螺栓和止转垫片,从而可以简化轮毂电机的安装步骤,可以提高轮毂电机的安装便利性。
由此,通过在摇臂210上设置电机固定座230,可以省掉止转螺栓和止转垫片,使轮毂电机与摇臂210的连接更加方便快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4所示,电机固定座230包括:座板233和带有缺口的限位板234,插槽232形成于座板233上,限位板234连接在摇臂210的后端,而且限位板234与座板233相连接,缺口与插槽232的后端相对应。由此,在将轮毂电机设置于电机固定座230上时,轮毂电机的轴端可以穿过缺口进入到紧固件安装槽231内,通过限位板234和紧固件可以将轮毂电机的轴端固定住。
具体地,限位板234的横截面可以为优弧形。通过将限位板234的横截面设置为优弧形,可以使限位板234形成的插槽232小,使得紧固件连接在插槽232上时可以将轮毂电机固定住,防止轮毂电机产生位移与周向旋转。由此,电机固定座230可以使得电动车S省掉止转螺栓和止转垫片,可以使得电动车S结构简单,使得摇臂装置200的重量轻,使电动车S符合轻量化设计要求。
如图4所示,摇臂210为两个,而且两个摇臂210分别为左摇臂211和右摇臂212,左摇臂211和右摇臂212之间连接有连接臂213,左摇臂211和右摇臂212的前端均设置有支架220,并且后端均设置有电机固定座230。通过连接臂213可以将左摇臂211和右摇臂210连接起来,而且可以保证左摇臂211和右摇臂2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可以进一步地保证摇臂装置200的结构可靠性。
此外,摇臂210可以是圆管、方管或异型管中的一种。电机固定座230和连接臂213可以是钢材、铝合金或钛合金中的一种。
如图4可知,连接臂213包括:上钣金臂2131和下钣金臂2132,上钣金臂2131和下钣金臂2132上下相对相连接,上钣金臂2131和下钣金臂2132均连接在左摇臂211和右摇臂212之间。通过将连接臂213分为上钣金臂2131和下钣金臂2132,可以使连接臂213的结构强度更高,使得电动车S在骑乘时更加安全。
参照图4可知,车辆的摇臂装置200还包括:中轴240,中轴240穿设在左摇臂211和右摇臂212的支架220内。通过中轴240可以将摇臂装置200安装在中轴座126上,并且中轴240也是曲柄链轮中轴,也就是说,脚踏板可以安装在中轴240上,由此可以节省摇臂轴,使电动车S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节省成本。
如图4所示,车辆的摇臂装置200还包括:减震器支架214,减震器支架214设置于摇臂210上,相对于支架220,减震器支架214邻近电机固定座230,即相较于摇臂210的前端,减震器支架214邻近摇臂210的后端。通过在摇臂210上设置减震器支架214,可以解决减震器400的安装问题,可以保证减震器500的安装可靠性,而且将减震器支架214设置在邻近电机固定座230的位置处,可以使减震效果更好,用户在骑乘会更舒服。
具体地,如图4所示,减震器支架214构造为板状,并且减震器支架214上设置有减震器安装孔2141。将减震器支架214构造为板状,可以便于生产,而且在减震器支架214上设置减震器安装孔2141,可以将减震器400安装在减震器支架214上,使得电动车S在骑乘过程中更加舒适。
如图4所示,减震器支架214上设置有减重孔2142,减重孔2142为长条形。通过在减震器支架214上设置减重孔2142,可以减小电动车S的重量,使电动车S设计得更加轻量化。其中,减重孔2142设置在减震器安装孔2141的后侧,而且其长度方向与减震器支架214的长度方向相同。
此外,如图4所示,后车轮500的上方还设置有后轮罩,减震器支架214还设置有后轮罩安装孔250,紧固件可以穿过后轮罩安装孔250将后轮罩安装在后车轮500的上方,这样可以使得减震器支架214具有集成的功能,可以使得电动车S的整体结构布置更加合理。
结合图2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中撑装置300包括:安装支架310和中撑件320,安装支架310安装在中撑件320上,中撑件320可以起到中撑的作用,安装支架310可以起到安装连接的作用,安装支架310可以安装在摇臂装置200的连接臂213上,两者之间可以通过枢转轴相连接,枢转轴处可以设置有扭簧,这样可以保证处于收起位置的中撑件320不随意晃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中撑件320包括:安装杆321、左连接杆322、左撑地杆323、右连接杆324和右撑地杆325,安装杆321连接在左连接杆322和右连接杆324之间,并且安装杆321相对左连接杆322和右连接杆324弯折设置,安装杆321设置有安装支架310,左撑地杆323连接在左连接杆322上,而且左撑地杆323相对左连接杆322弯折设置,右撑地杆325连接在右连接杆324上,而且右撑地杆325相对右连接杆324弯折设置,其中,中撑件320为一体成型件,也就是说,安装杆321、左连接杆322、左撑地杆323、右连接杆324和右撑地杆325为一体成型结构,而非管和钣金拼焊而成。
由此,中撑件320采用一体式成型工艺,可以降低中撑装置300的加工难度,而且结构可靠性更高,以及可以使得中撑件320加工方便精度高。
具体地,如图5所示,左连接杆322和安装杆321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连接杆326,右连接杆324和安装杆321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形连接杆327。左连接杆322和左撑地杆323之间设置有第三弧形连接杆328,右连接杆324和右撑地杆325之间设置有第四弧形连接杆329。通过第一弧形连接杆326与第二弧形连接杆327,可以将安装杆321和左连接杆322与右连接杆324连接起来,并且可以改变安装杆321的延伸方向,可以使得安装杆321和连接杆之间过渡顺畅自然。通过第三弧形连接杆328与第四弧形连接杆329,可以将左撑地杆323和左连接杆322连接起来,以及将右撑地杆325与右连接杆324连接起来,以及可以使得连接杆和对应的撑地杆之间过渡顺畅自然。并且由于弧形承受力的效果比板状更好,把连接杆设置为弧形,连接段可以承受更大的力。此外,弧形连接杆可以使中撑件320更圆滑,整体性更好。
并且,如图5所示,左连接杆322和右连接杆324在从前往后方向上间距呈扩大趋势。如此设置电动车S在驻车时稳定性更好。
具体地,如图5所示,车辆的中撑装置300还包括:左加强件330和右加强件340,左加强件330设置于第三弧形连接杆328上,右加强件340设置于第四弧形连接杆329上。通过设置左加强件330和右加强件340,可以提升第三弧形连接杆328和第四弧形连接杆329的强度,而且在中撑件320与地面接触时,加强件也一起与地面接触,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中撑装置300的支撑稳定性。
参照图5可知,左加强件330和右加强件340构造为板状,左加强件330包括:第一板体331和第二板体332,第一板体331和第二板体332相连接,并且左加强件330整体呈弯折设置,第一板体331和第二板体332的端部连接在第三弧形连接杆328上。右加强件340包括:第三板体341和第四板体342,第三板体341和第四板体342相连接,并且右加强件340整体呈弯折设置,第三板体341的端部和第四板体342的端部连接在第四弧形连接杆329上。
通过将左加强件330和右加强件340构造为板状,可以使左加强件330和右加强件340生产方便,易于取得。此外,将左加强件330分为第一板体331和第二板体332,以及将右加强件340分为第三板体341和第四板体342,并且将第一板体331和第二板体332弯折设置,以及将第三板体341和第四板体342弯折设置,可以使得在驻车时第二板体332和第四板体342能够辅助左撑地杆323和右撑地杆325撑地,从而可以提升电动车S在驻车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板体331和第二板体332的端部焊接连接在第三弧形连接杆328上,第三板体341的端部和第四板体342的端部焊接连接在第四弧形连接杆329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左加强件330和右加强件340连接在第三弧形连接杆328和第四弧形连接杆329上,可以提高弧形连接杆和对应的加强件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降低连接难度。
如图5所示,安装支架310包括:底板311、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13,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13相对设置,底板311连接在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13之间,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13均与安装杆321相连接。通过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13可以将安装支架310安装在摇臂210上,由此可以将中撑装置300固定在电动车S上。其中,第一侧板312和第二侧板313上可以设置有供枢转轴穿过的穿孔。底板311也可以与安装杆321相连接,提升安装支架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第一侧板312设置有第一弧形槽,第二侧板313设置有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配合在安装杆321处。安装杆321为圆形管,通过在第一侧板312上设置第一弧形槽,以及在第二侧板313上设置第二弧形槽,并且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可以与安装杆321的表面贴合,由此可以便于将安装支架310焊接在安装杆321上,并且焊接强度高,可以使得安装支架310不易脱落。
具体地,安装支架310可以为一体成型件。将安装支架310设置为一体成型件,可以使安装支架310的结构强度更好,加工方便,以及可以提升安装支架310的加工精度。此外,一体成型件的安装支架310可以减小模具的使用,减小生产成本。
如图5所示,安装支架310位于安装杆321的长度方向中部。将安装支架310设置在安装杆321长度方向的中部,可以使中撑装置300放下与地面接触时电动车S更加稳定。而且如此设置的安装支架310可以减少与连接臂213之间的连接点,但同样可以保证连接强度。
具体地,如图5所示,左连接杆322和右连接杆324左右对称设置,左撑地杆323和右撑地杆325左右对称设置。由此,电动车S左右均能打开中撑装置300,可以提升提高驻车的灵活性,并且驻车时电动车S的稳定性更好。进一步地,中撑装置300可以为整体左右对称的结构,这样中撑装置300的整体可靠性更好,而且驻车灵活性更高。
还有,摇臂210上还可以设置有单撑杆,这样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撑地方式,从而可以增加电动车S的驻车灵活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通管,所述中通管仅为一个;
减震器安装座,所述减震器安装座设置于所述中通管,所述减震器安装座呈管状;
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上部安装在所述减震器安装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通管包括:前倾斜段、中平直段和后倾斜段,所述中平直段连接在所述前倾斜段和所述后倾斜段之间,所述前倾斜段朝向前上方倾斜延伸,所述后倾斜段朝向后上方倾斜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倾斜段的后上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所述减震器安装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通管还包括:前弧形连接段和后弧形连接段,所述前弧形连接段连接在所述前倾斜段和所述中平直段之间,所述后弧形连接段连接在所述中平直段和所述后倾斜段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平直段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中轴座,相较于所述中平直段的前端,所述中轴座邻近所述中平直段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平直段上设置有电池安装支架,所述电池安装支架位于所述中轴座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座与所述中平直段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安装座设置有与所述电动车的座桶相对应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摇臂装置,所述摇臂装置包括:中轴、摇臂和电机固定座,所述中轴设置于所述中通管的中轴座处,所述摇臂的前端设置于所述中轴,所述电机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摇臂的后端;
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固定座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为两个且分为左摇臂和右摇臂,所述左摇臂和所述右摇臂之间连接有连接臂。
CN202022375152.3U 2020-01-15 2020-01-15 电动车 Active CN214028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5152.3U CN214028994U (zh) 2020-01-15 2020-01-15 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5152.3U CN214028994U (zh) 2020-01-15 2020-01-15 电动车
CN202020091508.8U CN211996001U (zh) 2020-01-15 2020-01-15 车架和具有其的电动车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1508.8U Division CN211996001U (zh) 2020-01-15 2020-01-15 车架和具有其的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28994U true CN214028994U (zh) 2021-08-24

Family

ID=73427080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1508.8U Active CN211996001U (zh) 2020-01-15 2020-01-15 车架和具有其的电动车
CN202022375812.8U Active CN214028995U (zh) 2020-01-15 2020-01-15 电动车
CN202022376313.0U Active CN213948670U (zh) 2020-01-15 2020-01-15 电动车
CN202022375824.0U Active CN214493205U (zh) 2020-01-15 2020-01-15 电动车
CN202022375152.3U Active CN214028994U (zh) 2020-01-15 2020-01-15 电动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1508.8U Active CN211996001U (zh) 2020-01-15 2020-01-15 车架和具有其的电动车
CN202022375812.8U Active CN214028995U (zh) 2020-01-15 2020-01-15 电动车
CN202022376313.0U Active CN213948670U (zh) 2020-01-15 2020-01-15 电动车
CN202022375824.0U Active CN214493205U (zh) 2020-01-15 2020-01-15 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21199600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8887B (zh) * 2021-12-28 2023-05-02 台铃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电动车单管车架
CN114889736A (zh) * 2022-03-30 2022-08-12 重庆隆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倒三轮摩托车后摆臂及倒三轮电动摩托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3205U (zh) 2021-10-26
CN213948670U (zh) 2021-08-13
CN214028995U (zh) 2021-08-24
CN211996001U (zh)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28994U (zh) 电动车
JPH11208508A (ja) 自動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H026670B2 (zh)
US7441830B2 (en) Dual tube lower frame midrail structure
CN212074264U (zh) 车辆的中撑装置和电动车
CN212074324U (zh) 车辆的摇臂装置和电动车
CN212022874U (zh) 一种两轮摩托车主车架
CN203766973U (zh) 三轮摩托车
CN215663800U (zh) 一种轻量化车架
CN111361678A (zh) 电动车车架
CN219257597U (zh) 摩托车及其车体框架
CN210309802U (zh) 全地形车
CN214565612U (zh) 一种汽车转向支撑结构
CN111994193B (zh) 摩托车加强型车架
CN220518469U (zh) 摩托车
CN220577447U (zh) 摩托车
CN212500832U (zh) 一种摩托车的车架
CN212243673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17892993U (zh) 集成支架、悬架系统和车辆
CN218786053U (zh) 一种摩托车架
CN220662740U (zh)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车架
CN220518485U (zh) 摩托车
CN201863956U (zh) 一种机动两轮车车架
CN219154569U (zh) 一种新型副车架结构
CN216102529U (zh) 代步车的货架以及代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