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3082U - 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13082U CN214013082U CN202023248589.7U CN202023248589U CN214013082U CN 214013082 U CN214013082 U CN 214013082U CN 202023248589 U CN202023248589 U CN 202023248589U CN 214013082 U CN214013082 U CN 2140130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fire
- battery pack
- battery
- directio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的侧壁内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灭火通道,所述侧壁设有与所述灭火通道连通的进火口;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的防护罩设有排爆出口;定向连接件,所述定向连接件设有中空通道和与所述中空通道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进火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排爆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当电池模组热失控时,所产生的气火流从排爆出口向外扩散,通过定向连接件将气火流直接导入至灭火通道内,从而减少热扩散和蔓延,防止相邻模组出现热失控,增加了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动力来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电动车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动力电池在过充电、碰撞等情况下易引起连锁放热反应,造成冒烟、失火甚至爆炸等热失控事故。现有技术中,缺乏保证在电池包热失控不起火、不爆炸的结构设计,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电池系统热失控后产生的气流、火焰可以直接通过定向连接件进入灭火通道,从而减少热扩散和蔓延,防止相邻模组出现热失控,增加了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的侧壁内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灭火通道,所述侧壁设有与所述灭火通道连通的进火口;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的防护罩设有排爆出口;定向连接件,所述定向连接件设有中空通道和与所述中空通道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进火口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排爆出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当电池模组热失控时,所产生的气火流从排爆出口向外扩散,通过连接结构将气火流直接导入至灭火通道内,从而减少热扩散和蔓延,防止相邻模组出现热失控,增加了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所述定向连接件构造为开口面积从所述第一开口到所述第二开口逐渐增大的扩口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所述定向连接件包括顶壁、底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所述顶壁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上侧边相连,所述底壁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下侧边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所述连接板构造为平面形板,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均构造为曲面型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两个所述连接板构造为从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到形成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朝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均构造为从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到形成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朝上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外翻的第一连接翻边,所述第一连接翻边与所述侧壁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外翻的第二连接翻边,所述第二连接翻边与所述防护罩固定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所述电池模组为多个,所述进火口为多个且均与所述灭火通道连通,所述定向连接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定向连接件、多个所述进火口和多个所述电池模组的排爆出口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所述定向连接件与所述安装腔的顶部和底部间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去除上盖后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中定向连接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中定向连接件与电池模组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中定向连接件与壳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中定向连接件的安装示意图(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中定向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定向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附图标记:
电池包100,
壳体1,安装腔11,灭火通道12,进火口13,
电池模组2,防护罩21,排爆出口211,
定向连接件3,第二开口31,第一开口32,顶壁33,底壁34,连接板35,第二连接翻边36,第一连接翻边37,
灭火盒4,上盖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100,电池模组2的排爆出口211与灭火通道12的进火口13之间设有定向连接件3,定向连接件3能够将排爆出口211处排出的气火流定向排入灭火通道12内,可避免电池模组2产生的气火流在安装腔11内扩散,提高电池箱体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100,包括:壳体1、电池模组2和定向连接件3。
其中,如图1所示,壳体1具有安装腔11,安装腔11用于安装电池模组2,壳体1 的侧壁内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灭火通道12,侧壁设有用于将灭火通道12与安装腔11连通的进火口13。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安装腔11内可安装两组电池模组2,两组电池模组2分别安装于壳体1的两侧,且在壳体1的两个侧壁均设有灭火通道12,且在壳体1的端部设有两个灭火盒4,两个灭火通道12间隔开且分别与两个灭火盒4 连通。
电池模组2套设有防护罩21,防护罩21罩设在电池模组2外对电池模组2产生的气火流进行束缚,电池模组2的防护罩21的一端设有排爆出口211,两个灭火通道12 的进火口13分别与两组电池模组2的排爆出口211正对设置,以使两组电池模组2产生的热失控气火流能够分别通过两个灭火通道12进入到对应的灭火盒4内,实现热失控气流排出的作用。
定向连接件3设有中空通道和与中空通道连通的第一开口32、第二开口31,第一开口32与进火口13连通,第二开口31与排爆出口211连通,且第一开口32的开口宽度小于第二开口31的开口宽度。也就是说,热失控气火流从防护罩21排出后,可从第二开口31进入中空通道并从第一出口流出到进火口13以从灭火流道排出,且在该过程中,热失控气火流的流动速度逐渐提高,以使得热失控气火流中所携带的可燃物或是灰烬不会堆积在第一出口处,从而保证了排火过程的流畅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安装时,可先将定向连接件3与模组防护罩21固定相连且二者为一体来料,在电池模组2安装至安装腔11的过程中,只需将定向连接件3背离电池模组2的一端与侧壁进行连接,即可完成固定,安装过程简便。其中,定向连接件3可构造为软质防火材料,使得定向连接件3在受到热失控气火流冲击时,可以吸收部分冲击力,从而降低对定向连接件3的冲击,提高了排火过程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设置,当电池模组2热失控并在安装腔11内产生高温的热失控气火流时,热失控气火流从排爆出口211进入第二开口31内,并沿中空通道定向流动,热失控气火流从第一开口32通过进火口13排入灭火通道12,且在灭火通道12内流动的过程中实现减速、散热、二次燃烧和气火分流,最后流至壳体1端部的灭火盒4内,从而使得经一定程度降温后的热失控气火流进入到灭火盒4内实现降温和灭火处理,有效避免排到外界气体带火焰引发二次燃烧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100,当电池模组2热失控时,其所产生的气火流从排爆出口211向外扩散,通过连接结构将气火流直接导入至灭火通道12内,从而减少热扩散和蔓延,防止相邻模组出现热失控,增加了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定向连接件3构造为开口宽度从第一开口32到第二开口31逐渐增大的扩口状结构。也就是说,通过扩口结构的设置,在热失控气火流在从第二开口31流动至第一开口32的过程中,使得热失控气火流的流动速度逐渐增快,从而避免其所携带的颗粒物在第一开口32处堆积,且避免了热失控气火流在流动过程中产生涡流,从而保证了热失控气火流的流动稳定性。
其中,将定向连接件3构造为朝向电池模组2的排爆出口211设置的扩口状结构,可使得电池模组2内产生的气火流能够更多地定向排入定向连接件3内,以对热失控气火流起到有效地定向导流作用,从而避免气火流大量扩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定向连接件3包括顶壁33、底壁34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35,顶壁33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连接板35的上侧边相连,底壁 34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连接板35的下侧边相连,由此形成两端敞开的中空通道。
也就是说,顶壁33、底壁34和连接板35共同构造出中空通道,通过顶壁33、底壁 34和两个连接板35对热失控气火流进行导流,使得热失控气火流沿中空通道通过进火口13流入灭火通道12内,从而减少了热失控气火流的扩散,降低了热失控气火流对其它电池模组2的危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连接板35构造为平面形板,顶壁33和底壁34均构造为曲面型板。也就是说,通过将顶壁33和底壁34构造为曲面型板,并将连接板35 构造为平面形板,以保证第一开口32到第二开口31的中空通道不产生凸起或是台阶面,以避免气火流产生紊流,从而保证了气火流导出的流畅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两个连接板35构造为从形成第一开口32的一端到形成第二开口31的一端朝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设置,也就是说,两个连接板35从第一开口32到第二开口31逐渐地朝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设置,以使中空通道从第一开口32 到第二开口31的开口宽度逐渐地增大,从而使得电池模组2内的气火流在排出过程中,更多的气火流能够沿着两个连接板35汇流至中空通道内,从而增大进入到定向连接件3 的导流效果,避免气火流过多的扩散至安装腔11内的其他区域内,进一步保证了电池模组2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顶壁33和底壁34均构造为从形成第一开口32的一端到形成第二开口31的一端朝上倾斜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定向连接件3的顶壁33靠近电池模组2的一端与防护罩21的侧面的上部区域贴合相连,以尽可能将更多的电池模组2产生的气火流导出,从而降低电池模组2的危险性,顶壁33靠近壳体1的一端与侧壁的中部区域贴合相连,且定向连接件3的底壁34靠近电池模组2的一端与防护罩21的中部区域贴合相连,底壁34靠近壳体1的一端与侧壁的下部区域贴合相连,即底壁34和顶壁33从第二开口 31到第一出口的高度逐渐降低。由此,通过将顶壁33和底壁34均构造为从形成第一开口32的一端到形成第二开口31的一端朝上倾斜设置,从而实现了第一开口32和第二开口31的最短连接,且利于定向连接件3的结构设计适应排爆出口211与进火口13的高度差,从而保证灭火通道12内的可燃物不易返回至电池模组2,以进一步提高电池模组2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32的开口宽度小于进火口13的开口宽度,且第二开口31的开口宽度小于排爆出口211的开口宽度。
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第二开口31的开口宽度小于排爆出口211的开口宽度,排爆出口211的右侧避让有电池模组2的电极输出端,以使得电池模组2能够与外界实现电连接。且第一开口32的开口宽度小于进火口13的开口宽度,且第一开口32与进火口13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区域正对,即第一开口32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位于进火口13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之间,且对应侧边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得从排爆出口211蔓延至安装腔11的气火流能够沿着定向连接件3两侧的连接板35进入灭火通道12,避免出现气火流从电极输出端处进入到安装腔11内无法有效排出的情况,提高电池包100的安全性。
由此,当电池模组2热失控时且产生大量气火流时,大部分热失控气火流从第二出口进入中空通道内,少部分热失控气火流从电极输出端处进入安装腔11内的热失控气火流能够沿着定向连接件3两侧的连接板35进入灭火通道12内,利于实现气火流的有效排出,避免气火流在安装腔11内扩散和蔓延,从而提高电池模组2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开口32处设有外翻的第一连接翻边37,第一连接翻边37与侧壁固定相连,第二开口31处设有外翻的第二连接翻边36,第二连接翻边36与防护罩21固定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所示,第二开口31处在上下两侧及左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翻边36,其中,位于第二开口31上侧的第二连接翻边36用于与排爆出口211的上侧边沿贴合且固定相连,位于第二开口31下侧的第二连接翻边36用于与排爆出口211的下侧边沿贴合且固定相连,以及位于第二开口31左侧的第二连接翻边36用于与排爆出口211 的左侧边沿贴合且固定相连。其中,第二开口31的右侧未设置连接翻边,且排爆出口 211的右侧边沿与第二开口31的错开,以使电池模组2的电极输出端能够从排爆出口 211的右侧区域处伸出防护罩21,从而使得定向连接件3能够对电极输出端进行避让。其中,可以通过设置大号骑马钉将第二连接翻边36连接至防护罩21,从而完成第二开口31的固定。
如图5所示,第一开口32处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翻边37,且左右两侧未设置连接翻边,从而避让出进火口13,以使得未导入定向连接件3的气火流能够沿着定向连接件3两侧的连接板35进入灭火通道12内。其中,可以通过设置铆钉将第一连接翻边37连接至侧壁处,从而完成第一开口32的固定。
由此,在定向连接件3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定向连接件3的第二连接翻边36与防护罩21连接,电池模组2与定向连接件3通过一体来料安装至安装腔11中,只需将定向连接件3的第一连接翻边37与侧壁进行连接,即可完成固定,安装过程简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池模组2为多个,进火口13为多个且均与灭火通道12连通,定向连接件3为多个,且多个定向连接件3、多个进火口13和多个电池模组2的排爆出口211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每个电池模组2都连接有单独的定向连接件 3,且定向连接件3对应有进火口13,当某一电池模组2热失控产生气火流时,气火流通过该电池模组2对应的定向连接件3从进火口13进入灭火通道12内,气火流在灭火通道12内流动并最后排出,且通过定向连接件3的倾斜设置,使得气火流内的可燃物不易进入其他电池模组2,从而降低单个电池模组2热失控对其他电池模组2的影响,以提高整个电池包100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定向连接件3与安装腔11的顶部和底部间隔开,以使得定向连接件3中空通道的热量不会直接传递至壳体1处,以减小对安装腔11内其他电池模组2的影响,且从排爆出口211进入安装腔11的气火流只能沿连接板35进入进火口13内,从而避免气火流沿安装腔11蔓延至其他位置,进一步提高电池模组2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安装腔(11),所述壳体(1)的侧壁内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灭火通道(12),所述侧壁设有与所述灭火通道(12)连通的进火口(13);
电池模组(2),所述电池模组(2)的防护罩(21)设有排爆出口(211);
定向连接件(3),所述定向连接件(3)设有中空通道和与所述中空通道连通的第一开口(32)、第二开口(31),所述第一开口(32)与所述进火口(13)连通,所述第二开口(31)与所述排爆出口(2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连接件(3)构造为开口面积从所述第一开口(32)到所述第二开口(31)逐渐增大的扩口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连接件(3)包括顶壁(33)、底壁(34)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35),所述顶壁(33)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35)的上侧边相连,所述底壁(34)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35)的下侧边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5)构造为平面形板,所述顶壁(33)和所述底壁(34)均构造为曲面型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35)构造为从形成所述第一开口(32)的一端到形成所述第二开口(31)的一端朝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33)和所述底壁(34)均构造为从形成所述第一开口(32)的一端到形成所述第二开口(31)的一端朝上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32)处设有外翻的第一连接翻边(37),所述第一连接翻边(37)与所述侧壁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开口(31)处设有外翻的第二连接翻边(36),所述第二连接翻边(36)与所述防护罩(21)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2)为多个,所述进火口(13)为多个且均与所述灭火通道(12)连通,所述定向连接件(3)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定向连接件(3)、多个所述进火口(13)和多个所述电池模组(2)的排爆出口(211)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连接件(3)与所述安装腔(11)的顶部和底部间隔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48589.7U CN214013082U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电池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48589.7U CN214013082U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13082U true CN214013082U (zh) | 2021-08-20 |
Family
ID=77293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48589.7U Active CN214013082U (zh) | 2020-12-29 | 2020-12-29 | 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1308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78034A1 (zh) * | 2021-11-02 | 2023-05-1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定向排气装置、电池及储能预制仓 |
-
2020
- 2020-12-29 CN CN202023248589.7U patent/CN21401308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78034A1 (zh) * | 2021-11-02 | 2023-05-1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定向排气装置、电池及储能预制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254574U (zh) | 电池箱体和电池包 | |
CN110444835B (zh) | 电池包和车辆 | |
CN114566741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结构 | |
CN112701394B (zh) | 用于车辆的电池包以及车辆 | |
CN214013082U (zh) | 电池包 | |
CN217589301U (zh) | 一种动力电池及电动车辆 | |
CN111668423B (zh) |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 |
CN112701410B (zh) | 电池包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EP3955333B1 (en) | Upper cover assembly and battery pack | |
EP3731301B1 (en) | Energy storage device | |
CN213752873U (zh) | 电池箱体和电池包 | |
CN216354512U (zh) |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 |
CN213752877U (zh) | 电池包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1126103U (zh) |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
CN214254573U (zh) | 电池箱体和电池包 | |
JP2007172982A (ja) | 電池パック | |
CN214013053U (zh) | 电池包的箱体以及车辆 | |
CN216698640U (zh) | 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定向排气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 |
CN214898636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热失控电池包的气体流道结构 | |
CN214505644U (zh) | 电池箱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
JP5303925B2 (ja) | ボイラ | |
CN111799409A (zh) | 一种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 |
CN220018161U (zh) | 炉台中心盖板水路构造 | |
CN217239639U (zh) | 电池包托盘 | |
CN217903349U (zh) | 一种线束板及电池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