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97246U - 开卷装置的运送车 - Google Patents

开卷装置的运送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97246U
CN213997246U CN202022158438.6U CN202022158438U CN213997246U CN 213997246 U CN213997246 U CN 213997246U CN 202022158438 U CN202022158438 U CN 202022158438U CN 213997246 U CN213997246 U CN 213997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haft
bottom frame
support
transfer c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584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li New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li Pi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li Pi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li Pi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584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97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97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97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卷装置的运送车,其特征是:所述运送车包括底框和两根支撑辊;所述底框的底部具有滑轮,底框的上表面具有支撑壁,支撑壁上具有供支撑段支撑的支撑轮组;两个所述的支撑辊相互平行设置在底框内,并且形成钢卷支撑位。

Description

开卷装置的运送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卷装置的运送车。
背景技术
开卷机是焊管生产线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的作用一个是通过涨紧钢卷内孔来支撑住钢卷,另一个是通过旋转在直头机的配合下将钢带头部送入矫平机。因此开卷机性能的好坏对整个生产线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多年的设计实践中,对开卷机结构进行了不断地优化改进,使开卷机的性能得到了提高。
目前开卷机的主要结构包括机架、转轴和涨紧机构;转轴分为安装段和支撑段,安装段安装在机架内,同时机架内具有对安装段进行支撑的两块带轴承的立板以及带动转轴转动的电机;支撑段延伸至机架的外部并且为悬空状态,该支撑段供涨紧机构安装,同时通过该涨紧机构将钢卷撑紧。在实际运用时,为了方便将钢卷运送至支撑段上,会使用运送车进行运送,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运送车仅仅只能是起到运送的作用,结构较为单一,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卷装置的运送车,既能起到运送钢卷的作用,又能对支撑段起到支撑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卷装置的运送车,其特征是:所述运送车包括底框和两根支撑辊;
所述底框的底部具有滑轮,底框的上表面具有支撑壁,支撑壁上具有供支撑段支撑的支撑轮组;
两个所述的支撑辊相互平行设置在底框内,并且形成钢卷支撑位。
优选的,所述支撑轮组包括两块板体和设置在两块板体之间的两个支撑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壁上设置有扶手。
优选的,所述底框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支撑辊上包覆有海绵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既能起到运送钢卷的作用,又能对支撑段起到支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针对宽幅钢卷的开卷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涨紧机构以及支撑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针对窄幅钢卷的开卷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铰接座在支撑板上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运送车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开卷装置的运送车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开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2、转轴3、支撑轴4、运送车6和涨紧机构5。所述机架2的内部具有电机23以及两块平行的立板22,机架2的底部具有滑轨底座21。所述转轴3安装于机架2内,即转轴3靠近两端的位置处通过轴承装配在两块立板22上,转轴3的其中一端露于机架2的外部并且为连接端。所述支撑轴4同轴并且可拆卸连接在转轴3的连接端上。所述涨紧机构5安装于在支撑轴4上。所述运送车6安装在滑轨底座21上,并且朝向或是背向支撑轴4可滑动设置,以及运送车6上设置有支撑壁7,所述支撑壁7的顶部设置有供支撑轴4远离转轴3的一端架设的支撑轮组7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轴3与支撑轴4为分体式结构,同时转轴3靠近两端的位置均有立板22固定,受力稳定,因此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转轴3并不会发生变形;即使变形也是发生在支撑轴4上,并位于与转轴3的连接处,而支撑轴4位于机架2的外部,更换方便。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的运送车6不但具有运送钢卷1的作用,其上还设置有支撑轮组71,以供支撑轴4的端部支撑,以提升支撑轴4受力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支撑轴4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为转轴3与支撑轴4的连接结构:所述转轴3的连接端上套装有第一连接法兰31,同时该第一连接法兰31通过螺栓紧固,所述支撑轴4对应连接端的端部上套装有第二连接法兰42,同样的第二连接法兰42通过螺栓固定。第一连接法兰31上的连接孔和第二连接法兰42上的连接孔对接,穿入螺栓后实现转轴3与支撑轴4的固定。第一连接法兰31和第二连接法兰42均通过螺栓固定在转轴3或是支撑轴4上,具有拆装便利的特点。
如图2所示为涨紧机构5的结构:所述涨紧机构5包括定位环56、移动环55、调节环54、支撑板51、左连杆52和右连杆53。所述支撑板51具有四块,并且沿着支撑轴4的轴心呈圆周均匀排列,每块支撑板51的截面为圆弧形结构,以适应钢卷1中心孔的内壁。所述定位环56的右侧贴靠在第二连接法兰42上,左侧通过卡簧固定,所述移动环55滑动配合在支撑轴4上,并位于定位环56的左侧,所述调节环54螺纹配合在支撑轴4上,并且位于移动环55的左侧;在定位环56和移动环55上均具有由铰接轴561/551形成的铰接位。所述左连杆52和右连杆53的第一端铰接在支撑板51上的铰接座513上,第二端分别铰接在移动环55和定位环56的铰接位561/551上,并且左连杆52和右连杆53形成八字形结构。上述结构下,转动调节环54后,在螺纹配合力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调节环54左右移动,从而带动移动环55以及左连杆52的第二端左右移动,以带动支撑板51涨紧或是收缩,既能便于钢卷1的装入,又能对装入后的钢卷1涨紧。
如图4所示,铰接座513为一底块,底块上具有铰接槽5131,铰接槽5131内设置有供左连杆52或是右连杆的第一端铰接的铰接轴5132;在底块背向铰接槽5131的一侧上具有凸起部5133,在支撑板51朝向支撑轴4的侧面上具有供该凸起部5133嵌入的凹槽51212,同时在凹槽51212内以及凸起5133部上均具有连接孔51211、51311,因此相应的螺栓5122从支撑板51背向支撑轴4的一侧旋如到支撑板51和底块的连接孔内,以将底块可拆卸固定在支撑板51上。该结构下能够便于铰接座513在支撑板51上的拆装。连接孔与凹槽51212在支撑板51上形成铰接座装配位5121。
为了便于调节环的转动,在调节环上设置有握杆544。
如图3所示,调节环54内具有第一孔541和第二孔542,第一孔541的直径大于第二孔542的直径,第二孔542内具有与支撑轴4上的螺纹配合的调节螺纹,第一孔541的内壁与支撑轴4的侧壁为非接触状态,便于其对移动环55的支撑。
如图2所示,支撑轴4和支撑板51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支撑轴4包括第一轴体42和第二轴体41,所述支撑板51包括第一板体512和第二板体511。所述第一轴体42和第二轴体41同轴可拆卸连接,并且在第一轴体42和第二轴体41靠近左端面的侧壁上均具有供调节环54配合的螺纹段(附图未标注),其余部分为光滑段,螺纹段用于供调节环54装配,光滑段用于供移动环55装配。所述第一板体512的左侧面与第二板体511的右侧面可拆卸连接,并且在第一板体512和第二板体511上均具有两个铰接座装配位。基于该结构,当钢卷1的轴向距离较长时如图1所示,使用第一轴体42、第二轴体41以及第一板体512和第二板体511共同对钢卷1进行支撑;当钢卷1的轴向尺寸较小时如图3所示,可将第二板体511以及第二轴体41卸下,然后将调节环54以及移动环55配合至第一轴体42上,同时将左连杆52上端的铰接座513装配至第一板体512上的铰接座装配位5121上,即降低支撑轴4以及支撑板51的轴向长度以适应钢卷1的尺寸,而且还能降低支撑轴4以及涨紧机构的重量,进一步提升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性显著提升。
第一轴体42和第二轴体41的左端面上均具有装配孔421,第二轴体41的右端面上具有与第一轴体42上的装配孔421插接的插接段411,当插接段411与第一轴体42上的装配孔421插装后通过螺栓进一步固定,第二连接法兰42固定于第一轴体42的右端,第二轴体41上的装配孔421供相应的支撑杆8插装,同时支撑杆8的部分位置位于装配孔421的外部并且支撑在支撑轮组71上。
如图5所示,第一板体512的左侧面上具有卡槽5124,第二板体511的右侧面上具有卡条5114,所述卡条511卡接于卡槽5124内,并且通过螺栓5125固定。该结构下,能够实现第一板体512和第二板体511的拆装。
如图6所示,运送车6的具体结构为:所述运送车6包括底框61和两根支撑辊62;所述底框61的底部具有滑轮,并且通过滑轮滑动配合在滑轨底座21上的滑槽211内,两个所述的支撑辊62相互平行设置在底框61内,并且形成钢卷支撑位,以供钢卷1放入支撑。该结构下,运送车6便可实现对支撑轴4运送钢卷1的功能。
所述支撑壁7上设置有扶手72。该扶手72能够方便操作人员推动运送车6。需说明的是,运送车6的驱动方式也可以是在滑轨底座21与运送车6之间设置滚珠丝杠副,通过该滚珠丝杠副带动运送车6的移动。
为了增加握持扶手时的舒适性,扶手上包覆有海绵层。
支撑轮组71包括两块板体711和设置在两块板体711之间的两个支撑轮712,两块支撑轮平行设置,供支撑杆8的端部放入。从而对支撑轴4起到支撑的作用。
所述底框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定位销。当支撑杆8支撑在两个支撑轮上时,该定位孔与滑轨底座上的定位孔对接,然后将定位销插入到两个对接的定位孔内进行定位,提升支撑杆支撑的稳定性。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开卷装置的运送车,其特征是:所述运送车包括底框和两根支撑辊;
所述底框的底部具有滑轮,底框的上表面具有支撑壁,支撑壁上具有供支撑段支撑的支撑轮组;
两个所述的支撑辊相互平行设置在底框内,并且形成钢卷支撑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卷装置的运送车,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轮组包括两块板体和设置在两块板体之间的两个支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卷装置的运送车,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壁上设置有扶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卷装置的运送车,其特征是:所述底框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定位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卷装置的运送车,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辊上包覆有海绵层。
CN202022158438.6U 2020-09-27 2020-09-27 开卷装置的运送车 Active CN213997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58438.6U CN213997246U (zh) 2020-09-27 2020-09-27 开卷装置的运送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58438.6U CN213997246U (zh) 2020-09-27 2020-09-27 开卷装置的运送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97246U true CN213997246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97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58438.6U Active CN213997246U (zh) 2020-09-27 2020-09-27 开卷装置的运送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97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97246U (zh) 开卷装置的运送车
WO2021086881A1 (en) Universal root end support fixture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JP5181591B2 (ja) 長尺管ワークの内面塗装用支持装置
CN213997249U (zh) 开卷装置的可调式支撑结构
CN110758224A (zh) 一种轮胎式隧道管廊运架车
CN208320287U (zh) 一种用于降霾除尘机上的俯仰机构
CN201240671Y (zh) 通用型拼装带式输送机
CN109095070A (zh) 一种链轮输送机
CN112222225A (zh) 开卷机
CN113232467B (zh) 车钩装卸辅助设备
CN211164315U (zh) 聚乙烯缠绕管切割装置
CN214526397U (zh) 一种用于管道uv修复材料输送的输送机
JP3532863B2 (ja) 管搬送台車
CN217837047U (zh) 一种12#槽钢配辊机构
CN110775077A (zh) 一种软平面运输车系统
CN220296537U (zh) 一种管材切割机的输送架
CN112278769A (zh) 一种机械领域的圆管抬升运输设备
CN214217986U (zh) 便携液压摇臂式胶接绝缘夹板安装工具
CN219560917U (zh) 一种轧辊快速拆装结构
CN110668303A (zh) 轮胎式隧道管廊运架机
CN218094627U (zh) 一种石油管道安装可调式支架
CN219649088U (zh) 支撑定位架、定位装置和焊接系统
CN219990947U (zh) 一种支撑辊换辊装置
CN215665469U (zh) 一种双向顶紧装置及输送装置
CN218464590U (zh) 旋转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300 south side of new salt lake line, Wuyuan street, Haiy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eli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300 south side of new salt lake line, Wuyuan street, Haiy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eli Pip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