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3755U - 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73755U
CN213973755U CN202022494341.2U CN202022494341U CN213973755U CN 213973755 U CN213973755 U CN 213973755U CN 202022494341 U CN202022494341 U CN 202022494341U CN 213973755 U CN213973755 U CN 213973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fagging
bottom suspension
steering
mining truck
truck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943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4943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73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73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73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包括:车架、下支撑件、上支撑件、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下支撑件通过转动副装配在车架的上表面,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中部凸起处通过铰轴进行铰接,上支撑件可绕铰轴相对下支撑件做纵向旋转,其中,上支撑件绕铰轴相对下支撑件旋转,使上支撑板与下支撑件相抵触、下支撑板与上支撑件相抵触,以对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形成旋转角度限制。该运梁车利用矿用卡车底盘进行改造,使改造后的运梁车兼具矿用卡车底盘的运载能力、稳定性和使用耐久度;除此之外,设置可关于车体进行纵向旋转的上支撑件,通过上支撑件以抵消运梁车主车与副车之间因上下坡造成的倾角,从而提高梁体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梁体运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业的飞速发展,桥梁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是将提前预制好的桥梁托运到桥进行固定,桥梁的预制一般在预制场地内进行,由于预制场地与安装位置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桥梁建设时,首要解决的是预制场地到桥梁施工位置之间的预制桥梁的运输问题。
运梁车是为公路桥梁架设专门设计的预制梁运输机械,由两个分别独立的运行机构(主车、副车)组成。主车设置柴油机经减速器减速后为整车提供驱动力,设置液压转向及气刹功能,一般都设有多个前进档和后退档;副车仅设单缸柴油机为液压转向提供动力。
运梁车兼有运梁和给架桥机喂梁(在预制梁场龙门吊下运出梁片,运到架桥机下面,它通俗说是辅助架桥机的运输工具)的功能,主要适用于架桥工地、预制梁场等。在运梁的过程中,因桥梁的建设中存在转弯和坡道,即在运梁及喂梁时,需要运梁车能沿不同方向偏转,并沿坡道上坡或者下坡;市场上常见的运梁车配置比较简陋,多采用车间转运平车类似的结构,车桥用螺栓固定在车架上,在行驶速度、上下坡能力、耐久度等各方面性能比较落后。这将导致运梁车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轮胎附着路面能力差,在有较大纵坡的道路上,运梁车会磕伤梁体,或造成车架局部应力集中,车身发生塑性变形。
并且现有的运梁车运输方式存在着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或不适合承载大吨位预制梁等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运梁车的缺陷,利用矿用卡车底盘进行改造,提供一种运输能力强,能够在上下坡过程中降低梁体应力损伤概率的运梁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所述运梁车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具有车轮;
下支撑件,所述下支撑件上方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中部凸起形成半梭形结构;
上支撑件,具有对梁体进行承载的承载面,所述上支撑件下方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中部凸起形成半梭形结构;
所述下支撑件通过转动副装配在所述车架的上表面,所述下支撑件可绕所述转动副做水平方向旋转;
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交错分布,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中部凸起处通过铰轴进行铰接,所述上支撑件可绕所述铰轴相对所述下支撑件做纵向旋转,其中,所述上支撑件绕所述铰轴相对所述下支撑件旋转,使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件相抵触、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上支撑件相抵触,以对所述上支撑件和所述下支撑件形成旋转角度限制。
如上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支撑件为板状结构,所述下支撑件的下表面通过所述转动副对应连接所述车架的上表面,所述下支撑件可绕所述转动副做水平方向旋转;
所述转动副为转盘轴承。
如上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轮包括转向轮和驱动轮,所述转向轮对应连接有转向装置,所述驱动轮对应连接有驱动装置。
如上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架下方设有对应连接所述转向轮的转向桥,所述转向装置对应连接所述转向桥。
如上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架具有驾驶位,所述驾驶位设有方向盘,所述方向盘对应连接所述转向装置,以驱动转向轮进行转向。
如上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向装置为方向机。
如上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驾驶位有两个,所述两个驾驶位对应分布在所述方向盘两侧。
如上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架下方设有对应连接所述驱动轮的后桥,所述后桥至少具有差速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差速器。
如上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内燃发动机和变速箱,所述内燃发动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通过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差速器。
如上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支撑件为板状结构,其上表面为所述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设有防滑纹。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由矿用卡车底盘改造而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运载能力和爬坡能力;
2、下支撑件可关于车体做水平方向旋转,以抵消转弯过程中主车和副车之间的水平方向倾角,提高运梁车转弯时梁体的稳定性;
3、上支撑件可关于下支撑件做纵向旋转,以抵消上下坡过程中主车和副车之间的纵向倾角,提高运梁车上下坡过程中梁体的稳定性。
4、设置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通过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对上支撑件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定,避免车架与梁体在上下坡过程中产生应力接触;
5、多个上支撑板和多个下支撑板交错分布,能够增强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的强度,提高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运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运梁车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车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提供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装配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车架;2、上支撑件;3、下支撑件;4、转盘轴承;5、转向轮;6、驱动轮;7、方向盘;8、驾驶位;9、变速箱;10、传动轴;11、后桥;12上支撑板;13、下支撑板;14、差速器;15、内燃发动机;16、转向桥;17、限位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该运梁车利用矿用卡车底盘进行改造,使改造后的运梁车兼具矿用卡车底盘的运载能力、稳定性和使用耐久度;除此之外,设置可关于车体进行纵向旋转的上支撑件2,通过上支撑件2以抵消运梁车主车与副车之间因上下坡造成的倾角,从而提高梁体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如图1-6所示,运梁车包括:车架1,该车架1以矿用卡车底盘为主体进行改造;下支撑件3,下支撑件3的上方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下支撑板13,下支撑板13的中部凸起形成半梭形结构;上支撑件2,具有对梁体进行承载的承载面,上支撑件2的下方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上支撑板12,上支撑板12的中部凸起形成半梭形结构;其中,下支撑件3通过转盘轴承4装配在车架1的上表面,使下支撑件3在运输过程中可以绕转盘轴承4做水平方向的旋转,以实现在运梁车转弯过程中主车和副车转弯产生的水平倾角抵消;上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3交错分布,上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3中部凸起处通过铰轴进行铰接,上支撑件2可绕铰轴相对下支撑件3做纵向旋转,以实现运梁车在上下坡过程中纵向倾角的抵消。
在上下坡过程中,上支撑板12中部中部设置凸起形成半梭形,上支撑板12两端较窄处为限位支撑部17;下支撑板13中部设置凸起形成半梭形,下支撑板13两端较窄处为限位支撑部,凸起处的中部设置铰轴铰接上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3,上支撑件2绕铰轴相对下支撑件3旋转,当旋转至一定角度,会使上支撑板12其中一端的限位支撑部17与下支撑件3相抵触、下支撑板13其中一端的限位支撑部17与上支撑件2相抵触,从而对上支撑件2和下支撑件3形成旋转角度限制,避免旋转角度过大造成车架1的后侧与梁体中部发生磕碰,降低梁体应力受损的概率。上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3限制上支撑件2相对下支撑件3的旋转角度为0-25°,上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3为半梭形结构,可以使上支撑件2相对下支撑件3旋转过程中,上支撑板12与下支撑件3、下支撑板13与上支撑件2之间具有较小间隙,从而避免因铰轴受梁体重力压迫断裂导致的上支撑件与下支撑件间距大幅缩小产生撞击或震动,从而减小梁体受损可能。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下支撑件3为板状结构,下支撑件3的下表面通过转盘轴承4对应连接车架1上表面,下支撑件3可绕转盘轴承4做水平方向旋转。转盘轴承4是一种能够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等综合载荷,集支承、旋转、传动、固定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特殊结构的大型轴承。一般情况下,转盘轴承4自身均带有安装孔、润滑油和密封装置,可以满足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工作的各类主机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转盘轴承4本身具有结构紧凑、引导旋转方便、安装简便和维护容易等特点。板状结构的下支撑件3便于进行转盘轴承4的安装,结构简单,且具有较强的旋转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车轮包括转向轮5和驱动轮6,转向轮5对应连接有转向装置,能够实现运梁车转向,以保证运梁车在运梁过程中的能够随道路弯道进行转弯;驱动轮6对应连接有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产生驱动力,以实现运梁车移动以及梁体的运输。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架1下方设有对应连接转向轮5的转向桥16,转向装置对应连接转向桥16。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架1具有驾驶位8,驾驶位8设有方向盘7,方向盘7对应连接转向装置,以驱动转向轮5进行转向。其中,转向装置为方向机。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驾驶位8有两个,两个驾驶位8对应分布在方向盘7两侧。通过设置两个驾驶员对运梁车进行驾驶,两个驾驶员可分别对运梁车前方路况和后方梁体与副车情况进行观察,从而保证运输过程中梁体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架1下方设有对应连接驱动轮6的后桥11,后桥11至少具有差速器14,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10连接差速器14。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内燃发动机15和变速箱9,内燃发动机15通过联轴器连接变速箱9的输入轴,变速箱9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10连接差速器14,由差速器14对驱动轮6进行驱动。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运梁车以原有矿用卡车底盘为基础,仅对方向盘7、驱动轮6、转向轮5、转向桥16、方向机、差速器14、内燃发动机15、减速箱和后桥11的安装位置或者型号进行适应性调整,不做结构和连接关系的改变。
本申请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上支撑件2为板状结构,其上表面为承载面,承载面上设有防滑纹,通过防滑纹增加承载面与梁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提高梁体的稳定性,使快速移动、上下坡和长距离运输过程中梁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本申请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在上支撑件2两端设置丝杠,丝杠沿上支撑件2长度方向延伸,丝杠上螺纹装配定位板,通过定位板对梁体两侧进行限位,能够进一步增加梁体的稳定性,避免梁体在转弯或者道路倾斜时产生相对上支撑件2长度方向的位移;定位板通过螺纹装配在丝杠上,能够根据不同梁体的宽度进行适应性调整。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车体为运梁车主车,主车后方设置副车,副车同样包括车架1、车轮、上支撑件2和下支撑件3,其中上支撑件2和下支撑件3与运梁车主车结构相同,二者通过铰轴进行铰接,下支撑件3下方通过转盘轴承4连接车架1,上支撑件2上表面为承载面,其中下支撑件3可相对副车做水平方向旋转,上支撑件2可相对下支撑件3做纵向旋转,梁体对应放置在主车和副车的上支撑件2承载面上;不同之处在于,副车下方车轮均为转向轮5,该转向轮5对应设置在转向桥16上,转向桥16上设有方向机,通过方向机提供转向驱动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设置可进行纵向旋转抵消运梁车上下坡道所造成的纵向倾角,设置可进行水平方向旋转的下支撑件3抵消云两侧转弯造成的水平方向倾角,保证运梁过程中上下坡道和转弯的稳定性;除此之外,上支撑件2和下支撑件3通过上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3相互铰接,上支撑板12或下支撑板13均为半梭形,能够对上支撑件2和下支撑件3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进行限制,能够保证梁体不会因为道路颠簸的原因与车架1产生应力接触;利用矿用卡车底盘进行改造,使本申请具有较强的运输能力和耐久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在本实用新型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梁车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具有车轮;
下支撑件,所述下支撑件的上方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中部凸起形成半梭形结构;
上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具有对梁体进行承载的承载面,所述上支撑件的下方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的中部凸起形成半梭形结构;
所述下支撑件通过转动副装配在所述车架的上表面,所述下支撑件可绕所述转动副做水平方向的旋转;
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交错分布,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中部凸起处通过铰轴进行铰接,所述上支撑件可绕所述铰轴相对所述下支撑件做纵向旋转,其中,所述上支撑件绕所述铰轴相对所述下支撑件旋转,使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件相抵触、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上支撑件相抵触,以对所述上支撑件和所述下支撑件形成旋转角度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件为板状结构,所述下支撑件的下表面通过所述转动副对应连接所述车架的上表面,所述下支撑件可绕所述转动副做水平方向旋转;
所述转动副为转盘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转向轮和驱动轮,所述转向轮对应连接有转向装置,所述驱动轮对应连接有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下方设有对应连接所述转向轮的转向桥,所述转向装置对应连接所述转向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具有驾驶位,所述驾驶位设有方向盘,所述方向盘对应连接所述转向装置,以驱动所述转向轮进行转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为方向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位有两个,所述两个驾驶位对应分布在所述方向盘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下方设有对应连接所述驱动轮的后桥,所述后桥至少具有差速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差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内燃发动机和变速箱,所述内燃发动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通过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差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件为板状结构,其上表面为所述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设有防滑纹。
CN202022494341.2U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 Active CN213973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4341.2U CN213973755U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4341.2U CN213973755U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73755U true CN213973755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60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94341.2U Active CN213973755U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73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12C (zh) 由一系列车辆通过复合铰接件相互连接构成的车辆组
CN106080644B (zh) 一种铰接式轨道车辆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1105050C (zh) 用于车辆的模块式履带悬挂系统
CN202130495U (zh) 一种重载荷电动汽车底盘
CN87106981A (zh) 采用改进型转向架悬挂装置的公路挂车列车
CN1388022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低底板驱动单元组件
CN102303644A (zh) 一种重载荷电动汽车底盘
CN201015968Y (zh) 大吨位运梁车
CN204341079U (zh) 一种两对轮结构的跨座式单轨作业车
CN108819685B (zh) 一种前驱模式轻型防爆电动车辆底盘
WO2022199336A1 (zh) 公铁两用多轴动力平板车及车组
CN210665080U (zh) 一种重型卡车侧翻试验回正支架
CA2574785A1 (en) High tonnage ultra light mining truck of three axles
CN213973755U (zh) 一种基于矿用卡车底盘的运梁车
CN2858377Y (zh) 轮胎式运梁车
CN115503774A (zh) 转向架设计方法及转向架及微型架空齿轨游览列车系统
CN2853539Y (zh) 多单元集装箱关节车
CN213354606U (zh) 一种石油设备运输车底盘及石油设备运输车
CN212422825U (zh) 一种轨路两用六驱牵引机车
CN2737637Y (zh) 低底盘中置轴车辆运输挂车列车
Yang et al. Track Design of Track-Wheel Transport Vehicle and Strength Analysis of Important Components
CN87100350A (zh) 公路铁路两用车辆
CN109624700A (zh) 一种轮胎运梁车
CN219406689U (zh) 一种皮带输送车底盘
CN2540305Y (zh) 悬架可拆装的半挂汽车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